江西景點的導游詞
江西景點的導游詞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江西景點的導游詞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江西景點的導游詞(通用10篇)】,供你選擇借鑒。
江西景點的導游詞篇1
各位游客:
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來到“中國魅力城市”——九江觀光旅游。
九江位于江西省最北端,長江中下游南岸、鄱陽湖之濱、廬山之畔。總面積1.88萬平方千米,總人口475.56萬。
九江歷史悠久。九江稱謂的來歷大致有兩種說法,一是“九”為數字之最,“九江”的意思是眾水匯集的地方,“九”是虛指;二是指九條江河(即贛江、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匯集的地方,“九”是實指。
山水蘊靈秀,人物自風流。九江先后出現過陶淵明、黃庭堅、楊萬里等歷史文化名人,還有民國時期的李烈鈞、陳三立也都是出自九江的杰出人士。
九江是一座旅游資源豐富的城市。
下面我為大家詳細介紹下九江市的廬山景區。廬山位于九江市南,據傳因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結廬為舍而得名。廬山是一座融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旅游名山。其中的自然風光又以“秀、奇、險”等特征著稱于世,故自古就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說。而自然風光中又蘊涵著豐富的文化韻味和文化積淀,這也是廬山旅游的一大特色。同時廬山是世界級文化景觀,人文景觀不僅數量多,而且文化味也十足。因而,由各景點共同形成的廬山風光就具備了自然與人文輝映的格局,這個格局中蘊藏著極高的旅游價值。好了,廬山就先介紹到這了。
游客朋友們,好酒需要品嘗,好景點也需要親臨觀賞,祝愿大家在這次旅行中能夠玩的開心和盡興,我相信,大家一定會不虛此行!
江西景點的導游詞篇2
各位游客,
我們現在由婺源縣城紫陽鎮乘車前往一個景點小橋流水人家——李坑。車程大概十來分鐘。現在我把李坑村落的形成給大家作個簡單的介紹。
李坑,是個李姓聚居的村落(木子李)。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10年,由一個叫李洞的人建村,距今有千年的歷史。村子原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為什么叫理田呢?拒村子里的老人說:他們現在的姓氏“木子李”是因為遠祖在堯帝為部落首領是任大理(掌管刑法的大官),所以以官職為姓。同時,因遠祖唐末由北方遷到南方曾“占得從田之簽”。李洞建村是不忘祖,取村名為“理田”。到了近代人們漸漸以李姓居住于小溪兩岸。在婺源,溪流又被稱為“坑”,便俗稱為李坑。
各位游客,這里就是李坑村的“水口”。婺源人把村口稱為水口,原因是這里的村里全是依山傍水而建,水從這里流出村子。古時候,水口往往成為一個村子莊的標志。村中有人出遠門,家人必送到水口,千叮萬囑,揮淚灑別。在外多年的游子重返家鄉,走著走著,一望見水口,便會激動不已,分外親切.
1、李翼高故居:這幢古名居建于清初,是一個名叫李翼高的木材商人的居所。因為有錢財,他著意配置了精美的三雕(磚雕、石雕和木雕)裝飾房屋,讓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進入雕刻的藝術畫廊。在房子翹角飛檐的門罩下,垂花柱式門枋上的磚雕十分精細,下枋上精雕細刻著古戲文圖幅、人物圖案各異,栩栩如生;垂花柱下端雕琢著荷花,象征純潔和吉祥,這邊的蓮蓬,則是期望多子多孫。各位游客,我們再來看看正門兩邊各有一個石墩。現在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兩個石墩的作用是什么?——那是主人的下馬石。我們再來看看屋子里的構造。由于主人的富裕,左右廂房的`隔扇門窗上,木雕精致、完善。,充分體現了婺源古代勞動人民的智能和技藝。整幢宅子上、下兩層,每層分為三部分:前面的這間稱前堂,是小姐的房間。因為小姐是不能隨便出閨房的,所以門窗上是鏤空的雕刻圖案,方便小姐從屋內往外看。正中間的這兩間稱正堂,是屋子的主人居住的。后面兩間稱后堂,那是兒子們的房間。當兒子長大成人后,娶妻生子就搬到正堂,父母則搬入后堂,所以后堂又稱為高堂。
2、大夫第:這座“大夫第”建于清朝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是一個五品奉直大夫李文進的官邸。李文進的大夫官銜并不是通過科舉考試取得的,他本是個在廣東經營茶葉的富商。太平軍起事后,清朝政府的正規軍根本沒有作戰能力,完全靠曾國藩的湘軍,國庫又沒有大量的錢財做軍餉,當時的徽州同知鼓勵商人捐錢作軍餉,捐得多就封官,李文進的官銜就是那時侯捐來的。從這幢房子的門面上來看,沿襲了婺源古民居的建造特點。大門為石庫門枋,水磨青磚門面,大門上方砌筑門罩。門罩上黛瓦鋪蓋,戧角飛檐,不僅能遮擋雨水,還能起美化的作用。飛檐下方,門枋上磚雕圖案細膩精美,極富裝飾趣味。石庫門柱礎上的石雕,是民間較為常見的“獅子滾繡球”圖案,表達了主人期望生活充滿歡樂的心態。我們再仔細看看這石雕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橫著雕刻的繁體“書”字,它代表了主人的心聲: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屋子的上方有一個天井,這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采光、通風。同時它還有一層含義,既是把人和天銜接起來——“天人合一“,也就是說不管任何生物都不能脫離大自然而獨立存在。同時,在徽州人的眼里,水源就是財源,雨天,水不停地從天井向家里流,四水歸堂,蘊涵著“財源滾滾而來”的意思。再看地上的下水道孔,也被鑿成銅錢樣式,古時候人們疏通下水道用的是什么辦法呢?大家可以猜猜看。——是在下水道里養一只千年烏龜。烏龜在下水道里爬來爬去,下水道就永遠暢通無阻。這座大夫第取名“春藹堂”,一則體現出家庭融樂的氣氛,二則飽含長輩對子孫后代的關愛之情。屋內的木構件上,同樣雕似著精美圖案,這些木雕有文武百官、八仙過海、琴棋書畫等內容,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主人對功名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子孫后代能憑借自己的真憑實學考取功名的美好心愿。
各位游客,房屋右側的這間跨院當地稱做“小姐繡樓”。看,樓上這座向河街挑出許多的亭閣式建筑,小巧玲瓏、古樸典雅,原本用于觀景,但傳說也是小姐拋繡球的地方。這里有一扇古代百葉窗,向上翻可以采光,向下翻小姐可以窺視樓底的過往人群。小姐拋繡球的故事,在小說和戲劇情節中常有記載,因為有些待字閨中的小姐,或者求婚者多,且又多有權貴,如何選擇左右為難,或者因小姐的擇婚主張與父母意見不合,愛女也許早有意中人,于是便出現了拋繡球選女婿這種戲劇性的做法。小姐的繡球拋給誰,,一般是有目標的,也就是小姐一般已經選定了一個意中人,而不是隨隨便便亂拋的
3、申明亭:各位游客,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我們剛剛經過的這個亭子,它是李坑村宗法制度的見證,取名“申明亭”,建于明朝末年。亭子的功能史書上記載得非常詳細:如果村中有人為非作歹,就把他的惡行書寫出來,張貼在亭子中,以達到懲戒的效果。古時候村中的建設和管理主要是宗祠負責,因李坑過去的村規民約頗多,村民一般都能自覺遵守,但地方大,人口多,難免有爭議,家庭有糾紛,遇到這種情況,宗祠就鳴鑼在申明亭聚眾,村人均可參加評議,對誰是誰非進行公斷,排解糾紛,批評和懲辦違反村規民約的人。
4、通濟橋:各位游客,我們現在來看看旁邊的這兩條溪流。這是李坑過去“十二景”之一的“兩澗流清”。其中一條溪流前方有兩個小石墩,這條就是公龍,有石墩為龍角。這邊沒有石墩的是母龍,兩條龍在此橋處匯為一條溪流,構成“雙龍戲珠”的美好寓意。按古時候風水村中兩水相激本來不利,但這里用通濟橋鎖住,用申明亭鎮住,也就化解了。通濟橋跨度約5米,始建的年代已難以查考,不過最后一次維修是在250年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石拱橋。
5、李書麟故居:這幢民居是“八字門”,別具一格,并正對著一面照壁。照壁就是大門前這扇墻壁,又稱為蕭墻。,一般是建在院子里的。但在婺源,蕭墻都建在門外,因為本地人以天為院子,以門前山水為院子,所以把蕭墻建于大門口。蕭墻的作用一般是辟邪、擋風及隔音,有的人家的照壁上書寫著‘福’字意味著“開門見福”。這幢民居建于清朝同治年間,門樓上的雕刻也很精細,進入房子內部后,大家可以發現這個條案與眾不同,特別長,有4米多長,這在婺源現有的古建筑中可算是罕見的,此外,這幢房子原有三十六個戧角,四個天井,從這一點就可看出房子主人的富有。
6、魚塘屋:這是一所不知名的書齋,村子里的人都叫它魚塘屋。從風格看是明朝建造的,一是前堂的地面用方磚鋪成,當地稱‘金磚鋪地’,不象清朝一般用青石板鋪地;二是采用木柱礎,不象后來的房屋一律采用石礎;三是隔扇很樸素,格心用橫直欞子,沒有雕飾。連著它的是南宋武狀元李知誠故居的后花園,園內有一個石砌的魚池,用青石板將周圍圍住,繞池的小徑以塊石鋪墊。池內的魚就是婺源的四大特產之一的荷包紅鯉魚,池水與外面的溪流是相通的,活水。這邊是花壇,花壇中的這棵紫薇樹,相傳是李知誠親手栽種,算起來樹齡已有800多年了,當年茂盛是樹干胸徑有0.4米,經一次雷擊后現雖只殘存半邊,但每年都回新枝萌發,紅花滿樹。旁邊那棵枯死的是桂花樹,樹干上長滿靈芝,使人覺得這里充滿了靈氣。
7、蕉泉:各位游客,我們眼前的這眼泉水叫“蕉泉”。這眼泉水雖然流量不大,卻一年四季不會干涸,泉水清澈涼洌,甘醇可口。二十多年前有一次大旱,河水斷流,蕉泉供應了全村人的用水,所以在李坑村人的眼里這是他們的救命泉。這眼泉水是從石縫中流出來的,在這有帶還流傳一個神化故事。傳說,李坑村曾有一個叫李祈福的人,此人是張天師的徒弟,天性聰悟卻心術不正。相傳張天師養著幾條小龍,李祈福趁他不注意悄悄地偷走了一條,回家養在墨盒里。張天師聞訊趕來索要,李祈福反問他龍是什么顏色,張天師說是黃色的,李祈福說:我這里有條黑龍,沒有你的黃龍。張天師無奈,就把這條龍送給了他。龍養在墨盒里越來越大,終不是辦法,李祈福就想為它找個好的生存之地。一日他來到這里見這石壁上有水滲出,便拔劍直插進去,頓時縫中流出清澈泉水,他一興奮一拳砸在水中,石壁上凹出一個洞,他趁勢往地上一坐,坐出一個大陷坑,水不斷流入坑中,形成這個水池。李祈福把龍養在池中,長大以后不斷興風作浪,尾巴一掃把附近的這些房子的馬頭墻全鏟平了。大家看,這一帶房子都沒有馬頭墻。李祈福聽到村民怨聲連連,于是把龍帶走了,最后把它放入浙江開化的一條江中,至今這條江仍叫烏龍江,而蕉泉也因為曾養過龍,成為古時候人們求雨必拜的地方。
這座宅子的內部擺設,在婺源屋內的擺設是很有講究的。我們看這中間是一個高高的馬頭座鐘,左右兩邊,一邊是花瓶,一邊是鏡子,它的寓意很深,即“左平右靜,終身平靜”。對于李坑的介紹就到這里,接下來請大家自由欣賞,下午兩點半準時集中茶法下一個景區。
江西景點的導游詞篇3
上饒市位于江西省東北部,東臨浙江,南接福建,北連安徽,西瀕鄱陽湖,處于長江三角經濟區,海西經濟區,鄱陽湖經濟生態區交匯處,素有第一門戶之稱。總面積為2.28萬平方千米,總人口為約為649萬人。上饒有婺源縣,弋陽縣,鉛山縣等十縣,德興市,信州區。
上饒擁有眾多特色鮮明的風景名勝和文明古跡,有世界自然遺產三清山,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世界自然遺產弋陽龜峰,景觀綺麗,使人目不暇接而流連忘返。
說起上饒,大家肯定對上饒的三清山印象最為深刻吧,那么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三清山是中國第七個,目前江西唯一一個世界自然遺產,集泰山之雄偉,華山之俊俏,衡山之煙云和廬山之飛瀑于一體。三清山是道教名山,素有“江南第一仙峰,天下無雙福地”的美譽。
傳說啊,有一位六十多歲的琵琶和尚來到三清山,如到了人間仙境一般,于是打開琵琶,端坐封頂,回憶人生,彈起琵琶,一時鳳凰,百鳥跟著飛到了三清山,此時九天仙女正在瑤池采集仙露,聽得如癡如迷,一時不小心把手中的鮮花跌落三清山,也就是先今三清山留有的珍奇花卉,名叫天女花。這一驚天地的彈奏驚動了玉驚風的三清教主,他睜開慧眼一看,好一個佛門弟子便派仙童去告知佛祖如來。觀音菩薩出班說吾與三清道教素有往來,愿去點化琵琶和尚。腳踏金蓮,駕起彩云飛抵三清山,聽得了那感人肺腑的琵琶聲,深深撥動了觀音菩薩那顆慈悲善良的心。菩薩聽了先為之唏噓嘆息,再聽下去就為之憂傷垂淚,聽著聽著,竟忘了自己來點化他的使命。也不知彈了多少年久而久之,觀音菩薩和琵琶和尚都在三清山留下了莊嚴的化身。
上饒物產豐富,游客來到上饒,當然要帶些土特產品回家,這里有豐富的土特產品,如萬年貢米,三清山紅花茶油,婺源綠茶,上饒白眉,靈山石茶,鉛山苦甘茶,弋陽扣肉,橫峰葛根,橫峰葛粉,鉛山竹編,玉山羅文硯,婺源龍尾硯,婺源甲路紙傘。
江西景點的導游詞篇4
歡迎大家到江西來旅游!江西是個好地方,這里山青水秀、人美茶香。我們今天將去看看“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婺源。
婺源,位于江西東北部。在唐代開元20_年設縣(即公元740年)是一個有著壹仟貳佰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縣級行政區。因其“地當婺水之源”而得名。
婺源與安徽、浙江相鄰,這里文風鼎盛,古跡遍布,尤其是明清古建筑群更為經典,這里田園、小溪、古木、翠竹環繞村落,飛瀑、驛道、路亭、拱橋散布鄉野…,自然風光如詩如畫。有著豐富的人文和自然風光。
全婺源縣方園貳仟玖佰肆拾柒平方公里,現下轄十一個鎮和十五個鄉。素有“八分半山-分田,半分水路和莊園”之說。
這里是受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的區域。年平均氣溫在攝氏16.7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821毫米以上。婺源是現代中國的速生豐產林基地縣及生態農業先進縣之一。擁有“全國綠化百佳縣”和“全國民俗文化村”的桂冠。
這里是中國的茶鄉,中國茶文化之鄉…
婺源縣在唐朝到五代時期隸屬江南道歙州、宋代屬徽州新安郡,元朝屬徽州路,明清時期屬徽州府…,這里是徽商的發源地之一,當年商人們在外掙錢,回家投資興學,沖破了封建政治制度的斥商情結,走出了一條“以商養儒”、“以儒揚商”、“儒商互補”的生財之路。當年的婺源,行商的人多,讀書的人多,做官的人也多。在“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的訓示下,使婺源“-室之內,必有俊才”。在訓示的影響下,婺源之人讀書成風,并且久盛不衰。從讀書好的氛圍中走出了宋代文學家朱弁、南宋教育家理學家朱熹,走出了纂刻家何震、走出了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現代大學者胡適,現代教育家江謙、現代著名醫學家程門雪......。據史書上的記載:自宋代至清未,全婺源縣考取進士的有550人,出任各級官吏的人多達2665人,出現過“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的勝況…。
自古“無徽不成商”,然而在徽商之中的勁旅卻是在婺源,當年在徽商里有“無婺不成徽”之說,來自婺源的商人是徽商中的木商、茶商盟主。這足以說明當年婺源商人的地位。
這也使得今日的婺源,明清建筑遍布全縣。官宦府第、家族祠堂、商人住宅、鄉民故居,應有盡有。這些建筑,有前堂后堂先后序列者,有數十棟連片者,街巷均由青石板鋪成。石建筑以沱川、思口、江灣、流頭、浙源、龍山、許村和清華等鄉鎮的某些村莊更為集中,此外尚有廊橋、路亭、門樓、店面、戲臺等。 婺源是我國古建筑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青林古木之間處處掩映著飛檐翹角的民居,這里是“最后的香格里拉”。
婺源物產豐富,當地的綠茶“婺綠”,是明清時期的貢品;獨特的荷包紅鯉魚是國宴上的珍品;龍尾硯是中國傳統的四大名硯之一;被譽為“江南梨王”的是江灣雪梨。
婺源文化與生態旅游區現已開放了“一區四線”20個旅游景區,這里我們可以欣賞到“京劇老祖宗”徽劇的韻味、粗獷原始的“舞蹈活化石”儺舞、這有清純迷人的山村姑娘的茶藝表演…。
江西景點的導游詞篇5
各位游客: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我們南昌旅游,今天我們參觀的景點是,她位于南昌南郊8公里處的梅湖定山橋畔青云譜。是一紀念,紀念一位在中國美術史上承前啟后的大書畫家―八大山人。那里的陳列室內有系統的展示了八大山人的書畫藝術和生平史料,并時常展出歷代畫壇高手的佳作。在園林里,有以碑刻方式展示八大山人藝術精品的書畫碑廊,我們將置身于古色古香,人文氣息濃郁,曲徑幽幽,機具逸趣的,我想我們的八大山人紀念館之游,將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現在我們來到了八大山人紀念館,這是一處極具江南特色的園林建筑。院內有數百年的古樟樹,苦櫧樹,羅漢松,青葉蒼干,繁陰廣被,覆護著青磚灰瓦白墻紅柱的殿宇,顯得格外清靜。密葉篩過的天光灑在小徑上,明暗閃爍,野趣橫生。一灣荷池倒映著籠籠修竹,魚兒嬉戲,花影搖曳。園外清溪蜿蜒,微波蕩漾,溪畔農田,農舍炊煙縷縷,環境非常優雅。八大山人紀念館成立于1959年10月,是國內第一座古代畫家紀念館。她的前身是青云譜道院。現在我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青云譜的概況。青云譜道院的創立有著久遠的歷史文化背景。相傳早在2500年前,周靈王之子此開基煉丹,西漢末年,南昌郡尉梅福曾棄官隱釣于此,后人為了紀念他建了“梅仙祠”。東晉始有道教凈明派,在此建“太極觀”。唐代時易名“太乙觀”,宋朝時為“天寧觀”;直至清代時定名為“青云圃”,這時的“圃”為苗圃的.“圃”,而現在的“譜”是家譜的“譜”。
遺址現存大門、二門建筑,大門石額刻有“青云圃”三個大字。
二門前后額分別刻有“凈明真境”,“眾秒之門”字樣,整個建筑于1957年定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南昌積淀深厚,凈明道教產生形成于此。現在我們所見的建筑基本上是明清建筑。主要三大殿依次是關帝殿、呂祖殿、許祖殿(現已經改為陳列室)。三殿前后之間有天井內院,種植古樹,形成前后四合院布局,古樸幽雅,整個紀念館占地約11000平方米。建筑與園林透露出蒼莽野逸的情趣,不同于各地達觀顯貴的私家園林,在文史價值方面,具有十分典型的代表意義。
現在我們來到了陳列館,這里陳列著八大山人生平事跡和他的繪畫、書法作品,在欣賞他的書畫作品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的國粹之一,中國畫,又簡稱國畫。它在世界美術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國畫根據其表現形式可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八大山人擅長水墨大寫意,是中國畫壇三百余年來很有影響的人物。
八大山人,姓朱名耷(da),生于明天啟六年(1626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享年80歲。是第十六子朱權的九世孫,世居南昌。他幼時,承襲儒學,受過良好的藝術熏陶,過著王孫貴族生活.(1644年),明朝滅亡,清政權建立,使當時只有19歲的八大山人承受著國破家亡的沉重打擊。擁有特權的貴族家庭破落了,美好理想破滅了,他從赫赫皇族論為逃避殺身之禍的遺民一員,先是躲進深山老林,后剃發為僧,?依佛門,苦心修煉,成為禪門之中的佼佼者.50多歲還俗.他一生隱于書畫,并將儒、釋道思想融通在其書畫藝術當中。集遺民、禪師、畫家于一身,以那奇情逸韻,拔立塵表的手筆,屹立于藝術之林,成為一位承前啟后的藝術巨匠。八大山人作品幽深宏遠,寧靜純潔,超凡脫俗,渾然天成,形成了“八大”獨特風格。大家看,他畫的鳥,鼓腹聳背,白眼向人,寥寥數筆勾勒出的花草樹石,清新、自然,以最簡省的筆墨,表現大千世界豐富的氣象。再來看看他的題款,他將自己的身世遭遇,玩世不恭的態度表現在“八大山人”這四個字的連草書寫中,酷像“哭之”,“笑之”,寓意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后人評八大畫“松、蓮、石”最佳,我們看他畫的荷花,長長的荷柄頂著片片荷葉,迎風搖曳,喻意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風范。再來看所畫松樹,虬枝蒼干一氣呵成,筆簡意賅,筆墨無多,氣勢磅礴,姿態非凡。他的畫面中常常只有,一只鳥,一拳石,一尾魚,簡潔凝煉,留出許多空白,使其余意豐富,供人們有開闊的想象空間。
八大山人書法成就也很高,他徹底摒棄了一切世俗功利觀念,而進入忘我之境。
他的字氣舒神斂八大山人為清代初畫壇革新派“四大畫僧”之一,其人品、畫品啟迪著三百年來畫壇上“”、、齊白石、潘天壽、張大千、李苦禪等一代又一代畫家,藝術生命力經久不衰。
走出陳列室,我們來到園林中,這里有一座銅像―八大山人像。于1986年為紀念他誕辰360周年而立,八大山人面目清秀卻又十分倔強,微笑著迎接大家的到來。兩棵古樟守護在他的身邊,與他朝夕相伴。在園林的東面建有一座八大山人書畫碑廊,將八大山人部分精美作品篆刻在石碑上,供大家欣賞、學習。
八大山人紀念館自1959年開館以來,受到各級人民政府的支持,國內外賓客參觀后都贊不絕口。今天我們的八大山人紀念館之游就要結束了,不知大家是否有了一個較完整地認識。目前八大山人紀念館成了我市與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進行文化藝術交流的窗口,所以說八大山人藝術,不光屬于江西,中國,也正逐步走向世界。
最后,請大家對我的講解多提寶貴意見,也祝大家在我們南昌玩得愉快、盡興!謝謝大家!
江西景點的導游詞篇6
贛州,簡稱“虔”,別稱“虔城”,也稱“贛南”,是中國七十個大中都市之一,位于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門,是江西省面積最大、生齒和下轄縣市最多的地級市。贛州是江西省省域副中心都市,擁有三個國度級經濟技能開拓區和全省獨一的綜合保稅區。贛州是世界罕有金屬財富基地和先輩制造業基地、赤色文化傳承創新區和聞名的赤色旅游目標地、地區性綜合交通關節、贛粵閩湘四省通衢的地區性當代化中心都市。贛州汗青久長,有著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國度汗青文假名城,有著千里贛江第一城、天下鎢都、稀土王國、堪輿文化劈頭地等美譽。2012年6月,國務院正式出臺《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成長的多少意見》,旨在全方位多規模全力敦促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實現全面振興。
贛州汗青久長,素來為江南政治經濟軍事重鎮。文天祥、周敦頤、海瑞、辛棄疾、蔣經國和中共第一代焦點率領人皆在贛南主政過,贛南照舊理學和心學的重要形成地。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周敦頤的《愛蓮說》和陳毅元帥的《梅嶺三章》皆創作于贛南。
贛南是世界三大客家人聚居地之一。客家人有五次大遷徙,個中第一次首要到江西九江,吉安;第二次到江西贛州和福建汀州。贛州是客家民系的發祥地和客家人的首要聚居地之一,贛州的客家生齒占贛州市95%以上,有“客家搖籃”之稱。據統計,贛南籍客家人在港臺及外洋有20多萬,個中華僑漫衍在東南亞及東瀛鬼子、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等20多個國度和地域。贛州境內仍有600余幢客家圍屋,至此生涯最齊備、最具代表性的有龍南關西新圍、燕翼圍和安遠的東升圍。贛州有客家文化城,也有很多客家古村莊如白鷺村。贛南籍客家人中也有很多紳士如:江南第一宰相鐘紹京、盛唐墨客綦毋潛、北宋名醫陳恕、宋代墨客曾幾、散文家魏禧、字畫家徐思莊和羅牧、孫中山老師的先祖孫?以及近代經濟學家郭大力大舉等。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贛南客家人也發生出了一大批將軍,如古柏、肖華等。發生了54名將軍的興國縣,有“將軍縣”之稱。
江西景點的導游詞篇7
旅客朋友們,你們好!我是你們這天的導游高瑩麗,大家能夠叫我高導也行。我將陪伴大家游玩這天的主要景點——廬山瀑布。期望大家能開開心心地度過這一天。
廬山瀑布歷史悠久,歷代諸多文人騷客在此賦詩題詞,贊頌其壯觀雄偉,給廬山瀑布帶來了極高的聲譽。最有名的自然是唐代詩人李白的《題廬山瀑布》,已成千古絕唱。
廬山聳峙于長江中下游平原與鄱陽湖畔,多峭壁懸崖,瀑布飛瀉。余邵詩云:“長江南岸鄱湖畔,拔地廬山風景妍;峭壁陡崖飛瀑布,奇峰秀嶺繞云煙”,瀑布是廬山的一大奇觀。
瀑布最著名的應數三疊泉,被稱為廬山第一奇觀,舊有“未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三疊泉瀑布之水,自大月山流出,緩慢流淌一段后,再過五老峰背,經過山川石階,折成三疊,故得名三疊泉瀑布。
站在三疊泉瀑布前的觀景石臺上舉目望去,但見全長近百米的白練由北崖口懸注于大盤石之上,白練懸掛于空中,三疊分明,正如古人所云:“上級如飄云拖練,中級如碎石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而在水流飛濺中,遠隔十幾米仍覺濕意撲面。
此刻大家能夠去盡情的游玩了,玩完后記得到大門口集合。在景點不要亂扔垃圾、煙頭。祝大家玩得愉快。
江西景點的導游詞篇8
各位游客朋友們,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瑞金旅游風景區,我是你們的地陪導游,我姓彭,你們可以叫我小彭或彭導。在這段旅途中,我將以熱情優質的服務帶領大家參觀游覽,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與合作,預祝大家旅途愉快順利。下面請允許我向你們簡要介紹一下這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
瑞金位于江西省東南部,武夷脈西麓,與福建相鄰。瑞金歷史悠久,唐代天佑元年置瑞金監,因“掘地得金,金為瑞”故叫做瑞金,中央蘇區時期曾改名為“瑞京”并成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首都。
瑞金是著名的紅色故都,1931年11月7日,第一個全國性的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瑞金成立,成為了全國的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瑞金葉坪宣布成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不僅探索了治國理政的新方略,也為黨和國家培養了大批高級人才。瑞金是共和國的搖籃,紅色故都,中央紅軍長征的出發地以及毛澤_思_和黨的群眾路線的主要發源地,在中國革命史和中共上的占有重要地位。
瑞金風景名勝區主要有葉坪,沙洲壩,,中國共產黨蘇維埃區域中央局舊址,紅井,云石山等,現在我們主要談談沙洲壩。沙洲壩舊址在瑞金市區的西南,頭枕觀音山,背靠鵝公山,地勢險要。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中華蘇維埃政府從葉坪遷至此辦公,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34年在此召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立了中央執行委員會,選舉毛澤_為主席。
美好的時光總是這樣短暫,我們今天的行程就要結束了,希望我今天的講解為大家帶來美好的回憶,也希望你們提出寶貴的意見,期待我們再次重逢,我將以更熱情優質的服務接待大家。謝謝你們,再見!
江西景點的導游詞篇9
關于繡樓,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那是大戶人家的小姐拋繡球選夫君的地方。但婺源沒有這樣的風俗,婺源過去特別重視禮法,兒女婚姻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門當戶對,等級森嚴”,不會拋繡球選夫君。
第二種說法是,富家小姐繡花綴朵的地方。富家太太、小姐們閑來無事,就在高樓上繡著花,順便看看樓下走過的人,還有樓外的風景,以此來排解心中的寂寞,打發無聊的時光。
作為了解(當前婺源的主要休閑娛樂場所40余家,主要旅游購物場所400余家。賓館200余家。其中四星5家,三星7家,國際大酒店、婺源賓館正在創評五星級賓館,總床位1.7萬張;全縣共有農家樂3300余戶,床位1.6萬張,餐位11萬個,解決了1.8萬名農民就業,平均戶經營凈收入達到6萬多元。)
各位領導,現在我走在的是天街商鋪最為集中的一段,兩旁商鋪林立,商鋪里商品琳瑯滿目,展示了婺源豐富的物產,說到物產就要說說我們婺源的“四色”特產了,“四色”指的就是“綠、黑、紅、白”。綠就是婺源綠茶,婺源綠茶唐載茶經,宋稱絕品,明清入貢,以“口味香而濃郁。水葉清而潤厚”的特點被譽為中國綠茶品質最優者,黑則說的是中國四大名硯中的歙硯,因婺源唐代隸屬于歙州管轄,物以州名而得名歙硯。紅就是大家現在看見的池塘中的中華荷包紅魚了,它是我們婺源獨有的一種優良食用魚,明萬歷年間由沱川人余懋學從宮廷傳入婺源民間。因頭小尾短,背高腹園而得名荷包紅魚,荷包紅魚肉質鮮美,營養價值豐富,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江西景點的導游詞篇10
位于南昌市西郊西山梅嶺腳下,距南昌市區60公里,昌北機場35公里。可乘南昌至石鼻的客車通過南安一級公路直達景區。屬于以明清古民居為主要特色的生態旅游區。景區由京臺、羅田和水南三個自然古村落組成,三村呈鼎足之勢,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有一千二百至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至今保存有明清宅院古屋120余幢。景區內古民居規模宏大,裝飾考究,雕刻精美。有古街、古井、古樟、古牌坊、古戲臺、寺廟、祠堂、香火堂、祖先堂十余處,還有保存完好的世大夫第宅院、四十八天井豪宅以及400多年前形成的極為科學的排污、排灌工程等,滲透著濃郁的贛商文化氣息。
古羅田為永修吳城的各地商人去萬壽宮朝拜的進香古道,也是安義至南昌的必經之地,形成的集鎮有前街(各類商鋪)、橫街(茶館飯莊)、后街(倉庫客棧),至今仍保存完整,街道下面擁有布局完整、合理且貫通全村的排水系統。“世大夫第”為黃秀文歷時三十八年建成,占地約5000平方米,擁有48個天井。在贛派建筑中,以天井的數量顯示主人的財富,如此多的天井數的建筑非常少見。保存完好的主體建筑,氣勢恢弘的正中堂(接官廳)門楣上還保存完好的官帽狀的三層石雕:鯉魚跳龍門、狀元打馬逛街、丹鳳朝陽。水南村現存有20多棟古民居,民居內的雕刻精美、別致,有“百花圖”、“百鳥圖”、“百鼠圖”、“百福圖”、“詩對聯”等,構思奇妙,被專家譽為“中國古木雕一絕”。
閨秀樓位于迄今已有180年歷史的“余慶堂”的后堂,裝飾精美,花窗雕刻圖案精美。古代贛西北民間習俗,名門閨秀16歲開始上秀樓,習練琴棋書畫、女工刺繡,18歲擇如意郎君出閣。京臺村“曦廬”的“墨莊”為景區中規模最大的私塾。歷時三十年建成的“曦廬”擁有48個天井,現今“曦廬”主體建筑破損較為嚴重,附屬建筑“墨莊”則保存相當完整。有四間教室、先生居室、書屋、“養拙齋”(藏書室)、“守誠齋”(練習室)。
目前,安義千年古村群已被評為江西歷史文化名村、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南昌“新豫章十景”和江西“十大鄉村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