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簡單介紹導游詞
泰山簡單介紹導游詞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泰山簡單介紹導游詞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泰山簡單介紹導游詞(精品10篇)】,供你選擇借鑒。
泰山簡單介紹導游詞篇1
晴空萬里,我們伴隨著鳥兒美妙的歌聲。來到泰山腳下。我是你的導游曹原!
泰山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在那里你會發現很多樂趣。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以盤古田凱東岳為首,世界名山數不勝數。為什么歷代帝王眾生都獨尊東岳泰山?這要從創造世界的盤古說起。
傳說很久以前,世界剛形成,天地剛分,一個叫盤古的人在天地之間長大。天每天漲一尺,地每天厚一尺,盤古每天長一尺。所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以不屈不撓的精神活著。漫長的一萬八千年后,天極高,地極厚,盤古也極高。他呼吸的氣化產生了風,他呼吸的聲音變成了雷聲。他的眼睛眨啊眨,藍光一閃。這是閃電。他高興的時候,天空變得晴朗,陽光燦爛,他生氣的時候,天空變得陰雨連綿。后來盤古慢慢老了,終于去世了。突然巨人倒在地上,頭變成東岳,肚子變成中岳,左臂變成南岳,右臂變成北岳,腳變成西岳,眼睛變成日月,頭發變成草木,油脂變成江河。
因為盤古創造了世界,后人尊稱其為人類的始祖,他的頭像變成了泰山,所以泰山被稱為至高無上的“天下第一山”,成為五岳之首。
好了,我們去想去的地方玩吧,一定要注意安全。再見!
大家好,歡迎來到泰山。這座高大古老的山有豐富的自然和文化遺產。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泰山,感受它的“天空下的其他山峰都顯得矮小”方位。
從戴寺出發,經過代宗方拱、天門、鴻門、中天門、圣賢坊,到達南天門,是古代帝王封泰山的必經之路。現在叫“登山景區”,又叫中路,是登山六路中最古老的一條。我們將從這條路爬到泰山頂。
瑤池閣是古代帝王禪修的起點。從藥參亭到戴宗方拱,我們來到了泰山御道的起點。我們過了18盤,“緊18盤,慢18盤,不慌不忙,18盤”,而“緊18盤”是整個攀登路線中最艱難的一段路。如你所見,懸崖上的題目是“力爭登高”、“見千山”、“綠梯”,鼓勵我們只有仁義。
18盤后,我們到了南門,傳說中的“天堂”。站在這里,我們可以領略到“登泰山,縮小世界”的英氣。
沿著大觀峰西側盤旋而上,我們將到達泰山之巔——玉皇頂,那些看似無盡的石階終于走到了盡頭。這里是著名的“極限頂石”。頂石位于一圈石條中,高度不到米,表面粗糙。如果它位于別處,它將是最常見的石頭,但在這里,它的亭子旁邊有一座紀念碑,上面寫著“泰山之巔1545米”。據地質學家分析,它是3000萬年前第一個從槽中拱起的。它扎根于一萬米的地殼深處,整座山都在捧著它,讓它高聳入云。
這是泰山。希望大家在這里玩得開心。
大家好,我是導游馮千燁。今天,我帶你去參觀五岳之首泰山。
泰山,古稱岱宗,位于山東省東部,泰安市北部,面積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泰山雄偉壯觀,歷史悠久,文物眾多。以“獨五山”著稱。泰山如魚。就像一個民族的紀念碑矗立在中國的土地上。
當我們從山腳爬上石階時,我們會看到蜿蜒的驛道,翠綠的古樹,松柏小徑,沿路的野花五彩繽紛,別具一格。從戴宗芳牌坊到王牧塘、鴻門、萬仙樓,再到中天門,名勝古跡數不勝數。
站在迎客松下,隱約可以看到18套,因為古人說:“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十八級臺階,1594級臺階,400多米的高度,可以說是泰山的“脊梁”。
18盤之后,我們就更慘了。看,山路中間有一座高樓,矗立在山頂上。這就是著名的南天門。純金打造的“最差”三個字,令人印象深刻。
塔的墻壁都是紅、黃、藍三色,色彩搭配和諧,明亮耀眼,莊重大方。
最終目的是玉皇頂,可以在那里看泰山日出。明天早上可以早起看日出。伴隨著初升的太陽撕裂黎明前黑暗的第一縷曙光,東方天幕逐漸由暗變紅,直到耀眼的金黃色,噴射出數千縷陽光,最后,一個火球竄了出來,騰空而起。
我希望你們能一起努力保護我們的自然環境和文化遺產,成為文明的游客。謝謝!
泰山簡單介紹導游詞篇2
大家好!我叫宋姿瑩,很高興今天帶大家游覽泰山的奇異景觀。
大家先從中天門開始出發吧,一會兒就到十八盤了。大家站在迎客松下,隱隱約約就可以看見十八盤。因為古人說:“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十八盤的臺階共1594級,高約400多米,可以說是泰山的“脊梁”。大約在25億年前,有一次被地質學家稱作泰山運動的造山運動中,古泰山第一次從一片汪洋中崛起,以后幾度滄桑,泰山升起又沉沒,沉沒又升起,終于在3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中,泰山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模樣。古老的造山運動造就了泰山南麓階梯式上升的三個斷裂帶,最上一層從云步橋斷帶到極頂,海拔陡然上升了400多米,使得這一層地帶與四周群峰產生強烈對比,猶如寶塔之剎,形成了東天一柱的氣勢。
接著就到南天門了。我們現在已置身天界了。雖然我們并沒有成仙,但我們在這里領略到了登山而小天下的豪邁。
沿大觀峰西側盤道而上,至最高處,大家覺得那些一路上看似走不完的石階終于到了盡頭,這就是泰山的極頂—玉皇頂了。
玉皇廟建在極頂上,紅墻綠瓦像是給泰山戴了一頂桂冠。由山門近廟最先看到的是院中央的極頂石,極頂石臥在一圈石欄中,高約一米,表面粗糙,如果在別處,外表是最普通不過的了,但是在這里,它的旁邊有碑文,上面寫著泰山極頂1545米。根據地質學分析,就是它有著數百平方公里的基座,整座大山托舉著它,使它高聳云天。以至于玉皇大帝簡直就成了它的守護神。
朋友們,一天的行程已經結束,謝謝大家!
泰山簡單介紹導游詞篇3
山東泰安的泰山是我國有名的文化遺產。
各位游客,你們好!我很榮幸做你們今天泰山游的導游,你們叫我鄭導游就可以了。
好了,這就是泰山了。泰山是我國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又稱東岳,是中國最美的,最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從紅門上去,走不遠就來到了條紋西,這個景色可以分成三個玩法:1、當你不高興時就可以看到這里的溪水;2、你若高興,就可以爬上西亭,在上面玩樂,休息一會兒;3、要是在酷夏,你可以嘗嘗這個泉水,純正的地下泉,喝一口包你滿意、清涼。
再向前走走,走過仙人橋、三潭飛瀑、望人松林、千孔廟和一線天就來到了山東第一大高瀑:龍潭飛瀑。龍潭飛瀑總高1027米。遠望,如飛龍般沖向下方的虎潭中;走近了(離瀑布二十多米)就有許多水珠打到你身上,可以洗一個浴了。有些靠山的人民一大清早就來這里近離八米多來蹲馬步強身壯骨,水如億萬個小針一般射下來。
最美麗的地方就是泰山最高處的.日觀峰。這里可以看到日出、日落、云海,還有泰山全峰以及對面的最大金雞叫天都。聽說在這里看到日出的人會走運,看到日落會長壽。這些云海浩浩蕩蕩如天際,會感覺此時你仿佛在這仙境之中享受這天倫之樂。再聽聽周圍的叮咚泉吧!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你能聽見花兒被風吹過的“沙沙”聲和在荷葉上正在滾動的露珠聲,這時你微閉雙眼,就能陶醉在這天籟之音中。
……
“登泰山而小天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泰山風光,講也講不完,游也游不盡,但希望您有機會還是再來泰山細細游賞!
很高興做你們這次泰山導游,再見了!
泰山簡單介紹導游詞篇4
大家好,我是導游張智堃。今天,我要帶領著大家一起到五岳之一的泰山觀光。
泰山古稱岱宗,它位于山東省東部,華北大平原的東側,面積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泰山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眾多,以“五岳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巍巍泰山就像一座民族的豐碑屹立于中華大地,舉世矚目。
再往上走,大家就到了主峰部位。主峰的東側有一個觀日石。在原來,傳說古人因為爬山時很多人看不到日出,人們齊心協力從山上搬來一塊大石頭,大家把它放在觀日點,人們站著或者坐在上面,就看到了日出。主峰的西側有一塊石碑,上面雕刻著四個鮮紅的大字:“五岳獨尊”,這四個大字時古代文學家孟子(孟軻)說出的,意思是:“五岳之中,排名榜首”。從古至今,這四個字成了千古佳來到泰山面前,站在迎客松下,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十八盤。因為古人說:“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十八盤的.臺階共1594級。高約400多米,可以說是泰山的“脊梁”。如果你從下面的中天門順著十八盤一直登上南天門,你就會感覺到小腿肚子一直在不停的打哆嗦,這是因為十八盤很陡。登上了南天門,大家先休息一下,留個影,休息一會我們再向上爬。大家請繼續跟我向上爬。爬上一小段距離以后,便到了天街。天街位于泰山海拔1250米的高空中。因為天街已經話。再往上走,就到了泰山的最高點——玉皇頂。從玉皇頂的觀望臺往下走,就看到了泰山的全景。正如大詩人杜甫在《望岳》一詩中所講:“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曉”。游客們,泰山的景色確實很雄偉,希望您帶著親朋好友再來光臨泰山!
泰山簡單介紹導游詞篇5
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這次帶領你們游玩泰山風景名勝區的導游,朱潁童。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泰山風景名勝區。在我們正前方就有一個泰山石刻:秦泰山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就是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
泰山刻石,根據其用途、目的、手段的不同,又形成了不同的門類。一是碑碣石刻。二是畫像石刻。三是佛教造像石刻。四是摩崖石刻。五是典籍石刻。六是墓志墓塔銘石刻。七是題詠石刻。八是建筑石刻。
泰山石刻中石雕的人物、動物,浮雕的人物車馬、屋宇、禽獸等圖像,石刻的文字等,既是中國古代美術歷史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有哲學、文學、史學、禮儀等方面的內容,是中國古代精神文明的集中體現。同時,泰山石刻中的漢畫像石,反映出漢代的生產和生活水平,又是中國古代物質文明的集中體現。正如李羨林先生所說:“泰山是中國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與弘揚中華文化,必先弘揚泰山文化,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還有一個關于泰山的傳說:當盤古倒下時,他的頭,變成東岳,腹變成了中岳,左臂變成南岳,右臂變成北岳,兩腳變成西岳。
最后祝大家玩得愉快,謝謝
泰山簡單介紹導游詞篇6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泰山,這座高大而古老的山蘊合了豐富的自然與文化積淀,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泰山,感受它“會當絕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度。
從岱廟開始,經岱宗坊、一天門、紅門、中天門,升仙坊至南天門,是古代皇帝封禪泰山所走過的路,現在被稱為“登山景區”,也稱中路,是登山六條路中最古老的一條,我們將從這條路登上泰山極頂。
遙參亭是古代皇帝封禪的起點,從遙參亭經岱廟再到岱宗坊,我們就來到了泰山御道的起點,我們途經十八盤,“緊十八盤,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緊十八”是整個登山盤路中最為難走的路段,大家看,石壁上的題到“努力登高”“看出萬山”“青云梯”那是勉勵我們只有義無反顧地向上,才能戰勝險阻,到達最高境界。
走過十八盤,我們就到了南天門,這就是傳說中的“天界”站在這里,我們可以領會到“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邁。
沿大觀峰西側盤旋而上,我們會到達泰山的最高處——玉皇頂,那些一路上看似走不完的石階終于走到了盡頭。這里有著名的`“極頂石”。極頂石臥在一圈石欄中,高不足米,表面粗糙,如果在別處,將是一塊最普通不過的石頭了,但在這里,它的亭邊有一塊碑寫著“泰山極頂1545米”根據地質學家分析,就是它,在3000萬年前從海槽中率先拱起,它根植于1萬米的地殼深處,整座大山在托舉著它,使它高聳入云,成了名副其實的“極頂石”。
這就是泰山,希望大家在這里玩的愉快。
泰山簡單介紹導游詞篇7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開心旅行社的趙婷,大家叫我趙導好了。我們今天要游覽的景點是聞名中外的泰山。因為路很難走,請大家小心摔倒,而且要保持游覽景點的衛生,不要在物品上亂刻亂畫,不要隨地亂扔果皮紙屑,不要隨的吐痰。
泰山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歷史長河,是泰山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而且它氣勢磅礴,知名度可與萬里長城媲美。司馬遷有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到“有眼不識泰山”
泰山簡單介紹導游詞篇8
尊敬的各位游客:
我們將要游覽的景點是泰山。泰山,是中國五岳之首,古稱“岱宗”,位于山東省中部,海拔1545米,東威滄海,西鎮大河,山勢挺拔,奇峰突兀,是我國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載人《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的單位。游覽時請大家注意安全,自覺保持它的清潔。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登泰山的起點—岱宗坊。岱宗坊是一座流傳有許多美麗神話的四柱三間式古代牌樓,圓形的脊獸和微微翹起的檐角,增加了坊的流動與飄逸,造型粗獷、簡潔,額題篆書“岱宗坊”三個金色大字。
岱宗坊是泰山的山門,一天門則是天梯的開始。沿登山公路直上到登山盤道,就是紅門宮。登上臺階映入眼簾的是四座石坊,前后相連,故有“小坊群”之稱。第一座牌坊為“一天門坊”;其后緊連著就是“孔子登臨處”石坊,此處古藤掩映,典雅端莊。泰山經石峪石刻,其中鐫刻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部分經文,是現存摩崖石刻中規模空前的巨制。
我們現在來到了位于泰山中、西兩路交匯處的中天門,也叫二天門,為泰山主峰屏障。登上此處,仰觀岱頂,蓮花峰前危崖萬仞,云煙橫鎖;南天門形如天闕,門下天梯倒掛,似一條白色彩帶。俯視腳下,中溪山水曲折蜿蜒,奔流而下。中天門石坊旁有巨石仆臥如虎,因名伏虎石,石壁上有大篆“虎”字,古樸雄健。接著來到位于中天門上的云步橋,因石橋飛架在云霧繚繞的斷崖之上,人行至此如在云中漫步,故名。云橋高懸如虹,百丈崖瀑布似白練傾瀉而下,是為“云橋飛瀑”,乃泰山十大自然景觀之一。
我們就要登泰山的十八盤。泰山有3個十八盤之說,自開山至龍門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為“不緊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門為“緊十八”,共計1630余階。“緊十八”西崖有巨巖懸空,側影佛頭側枕,高鼻禿頂,慈顏微笑,名迎客佛。
登上山頂,我們將來到坐落在登山盤道的盡處的南天門,又名三天門,門分兩層,下為拱形門洞,上為閣樓,名摩云閣。此處兩峰雄峙東西,天門扼隘口而立,險中出奇,氣度非凡。
進了南天門再上兩層臺階就是天街,在長約千米的天街上布滿了賓館、飯店、商鋪,自古以來就似懸在天上的一條街市。
泰山歷史悠久,文物眾多,雄偉、奇特、古老、秀麗,我說也說不盡,請你們慢慢游賞吧!
泰山簡單介紹導游詞篇9
各位,游客你們好!很榮幸給大家介紹泰山的風光。
泰山——五岳之首,海拔1500多米。
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勢,擎天捧日之姿"巍然屹立在齊魯大地上,古人盛贊泰山“萬古此山先得日,諸峰無雨亦生云。”所以,歷代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此吟詩作畫,留下佳作,謳歌祖國的大好河山,秀麗風光。
從山腳下沿著石砌的臺階向上攀登,會看到一路蜿蜒,古木蒼翠,松柏夾道,路旁的野花萬紫千紅,各具特色。古樸典雅的古代建筑一個接一個,隨時映入你的眼簾。從岱宗坊向上便是王母池,紅門,萬仙樓,再往上是中天門,對松亭,名勝古跡數不勝數。此時,你定會自豪地想到,我國不愧為世界文明古國,它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更有著勤勞而又心靈手巧的炎黃子孫。
泰山的美景數不勝數,希望各位玩的高興,玩的愉快!
泰山簡單介紹導游詞篇10
今天,我帶你去看泰山南天門。
南天門位于龍飛山和向峰嶺之間的低洼地,兩座山峰夾在風景之中,仿佛天門自己打開了。自下而上,猶如天上的宮殿,是泰山的門戶。
門內有一個小院,正殿是三陵后殿,是宋真宗封東泰山,拜唐晨、葛勇、吳州,后改關帝廟時所建。這是東岳大帝的銅像。正殿前有東西副殿,1984年重修,內有明代萬歷時期女神銅像。正廳后面是新建的觀景臺,開闊寬敞,有半封閉式的石欄,可以看到黛銀的各種景致。天街南天門東北有一個石坊,明代“升中”,清末廢棄。1986年重建,現在武中奇被稱為“天街”。
南門分為兩層。下層為拱形門洞,由石塊砌成,券石拱起,石頂覆蓋,冰盤檐圍,東西總長9.65米,南北深6.26米,高4.7米。拱形門道寬3.7米,高3.25米,石匾“南天門”上貼有泰山南天門的指路文字。兩側石刻對聯:“九步開門三日,拜級千般奇觀。”墨空館建在上層,3個房間,寬8.43米,深5.2米,高5.3米。兩柱五檁條五梁豎起,重梁豎起。黃色的琉璃瓦滾動棚坐落在山頂上。下檐在墻的上部,南向中間開拱形門,兩次之間開一扇窗。門上的石匾“磨空閣”,以白底金紅墻襯托,以黃琉璃瓦頂映,更顯雄偉壯觀。
南天門下部西側有一石棚,內墻上鑲嵌有元代杜、顏仲范所創南天門碑。根據碑文記載,南天門在元代以前是沒有房的,是元代道士張志春準備的,幾年后修建的。南天門以北有3座關帝廟,寬11.7米,深9.6米,高7.4米。有四柱五梁七檁前后廊重梁五脊。圓形石柱、盆蓋柱基礎、檐檁條、橫膈膜等。用墨線裝飾,并涂上金色的小圓點。在前廊,皇帝的雕像被譽為紀念碑,像一個銀線雕刻。南天門和關帝廟中間兩側,有三座原東西寺廟,均為建國前被毀,1984年以原城墻基礎重建。
今天的旅程到此結束。歡迎再次光臨南天門!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
南天門位于泰山十八盤的末端,是登山之路的頂端,山峰夾在風景之間,仿佛天門自己打開了。從底部往上看就像是天上的宮殿,所以得名于仙境。穿過南天門就是泰山之巔,登山之旅正式完成。
南門分為兩層。下層為拱形門道,上面有一塊“南天門”的石匾,兩側有石對聯:“門開三日,拜級千般奇觀。”莫空閣建在上層,門上的石匾是“莫空閣”,由白色地面上的金紅墻襯托,與黃色琉璃瓦頂輝映,更加雄偉壯觀。
南天門北面有關帝廟,前廊皇帝像碑,像陰仙雕。南天門和關帝廟中間兩側,有三座原東西向寺廟,均為建國前被毀,1984年以原城墻基礎重建。
今天的旅行到此結束。歡迎再次光臨!
山東省泰安市泰山上的18座景區,原名三天門、天門關,海拔1460米,面積約1.6平方公里。這里山最危險,山頂極高。它建在龍飛山和向峰嶺之間的低洼地里,雙峰夾在風景之間,仿佛天門自己打開了。
門為閣樓式建筑,拱形石門洞,名曰“南天門”。它用紅色的墻壁裝飾,上面覆蓋著黃色的.琉璃瓦。門邊有對聯,上書“門開三日;階拜千課,俯視千奇觀。”泰山南天門導游。
《泰山簡史》贊南天門。“18盤上,天高兩山對,中學鳥道100%,危險級別1000盤。寬松的云層,衣袂間迷離的眼睛和耳朵
遙望下界,山崩崗落,河環拉伸,世界開闊,無法形容。"
南天門是泰山的驕傲。南天門之上的泰山之巔周圍的區域稱為戴頂風景區。戴頂海拔已經很高了。由于氣壓和溫度的影響,景觀和山大不相同,很奇妙。因此,人們也稱代頂為“妙區”。身在戴頂,只覺得天近云低。千百年來,人類社會不斷構建的“天府仙境”與大自然賦予的奇景相得益彰,讓人感覺虛幻縹緲。不知道這個地方是在天堂還是在天堂。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如此之快,歡迎再次光臨南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