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紅樓夢讀后感500字一年級
《紅樓夢》所描寫的不是“洞房花燭、金榜題名”的愛情故事;而是寫封建貴族青年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戀愛和婚姻悲劇。寫一篇作文談談你對《紅樓夢》的看法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名著紅樓夢讀后感500字一年級范文,歡迎查看和收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名著紅樓夢讀后感500字一年級(篇1)
這個暑假,我讀了四大名著的其中一本《紅樓夢》?!都t樓夢》又名《石頭記》作者是清朝的曹雪芹。
《紅樓夢》主要講述的是賈政的妹妹賈敏是林黛玉的母親。黛玉自幼喪母,便投靠了外婆賈母。到了榮國府,賈母對黛玉倍加疼愛。黛玉與家中的“混世魔王”也是賈政的二兒子賈寶玉相見,似曾面熟,便慢慢建立起友誼和感情。最后,二人不得以分開,一個離世,一個出家,命運太殘酷呀......
這本書我當初看時,很矛盾,既被人物關系的復雜而頭暈,又被感人的情節給吸引了。于是,每當“蹦”出一個人物時,我就不得不翻到人物出場時介紹,并在人物關系圖上記下來。
這個故事很憂傷,甚至有點慘兮兮的感覺。最后黛玉的死,就像黑夜里一株小草一樣,無人知曉。
這本書有三個亮點;它們分別是:人物的刻畫、插入的詩句、場景與景色描寫。人物的刻畫中,王熙鳳和劉姥姥這兩個人刻畫的入木三分,活靈活現!插入的詩句也有很多,大多出自寶玉、黛玉和寶釵之手,簡直是爐火純青!場景與景色的描寫更是身臨其境!
被人稱作為,“不可超越的文學作品”的《紅樓夢》在這個暑假,我總算領悟到了,什么叫經典,什么叫“不可超越”了。
名著紅樓夢讀后感500字一年級(篇2)
“花飛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這是我第一次讀完《紅樓夢》的真實感受。有的人喜歡喝咖啡,濃烈而厚重;有的人喜歡喝茶,清新而恬淡。那么,品《紅樓夢》是咖啡還是茶呢?答案只有自己才知道了。
一開始,我認為《紅樓夢》是一本枯燥的古書,可越讀越被它吸引,它不僅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盛到衰的生活,而且贊美了封建禮教下純真的感情。是作家曹雪芹老先生嘔心瀝血創造出來的,被列為四大名著之首。
《紅樓夢》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情節是“黛玉葬花”?;w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也許有人會說花謝是自然規律,又那樣假惺惺的葬花呢?你們不懂,黛玉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嘆自己會不會這些花一樣,等到花期一過,也會像花兒一樣孤零零的落下,沒人問?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經暗示了最后她悲慘的結局。
在那個黑暗渾濁的社會,在那個爭風逐月的大觀園,想要獲得幸福與自由,那簡直是不可能。而書中的主人公――黛玉卻恰恰擁有。“黛玉葬花人笑癡,他年葬花依知是誰?”黛玉葬花,是她不忍看美好的被污濁吞噬。而黛玉所展示的,便是一個很簡單,卻沒有多少人做到的——初心。初心一直存在,只是沒有人發覺,甚至開始慢慢地被別人遺忘,我想做的,就是想用這篇文章喚起你的初心,你壓在心底的財富。黛玉的行為對我有啟迪,每當我想放棄的時候,靜靜地看上一會兒《紅樓夢》,就能平靜許多,心中的斗志又能熊熊燃燒起來。
當物欲橫流,世事變遷,圓滑易,守心難。那么初心,就更是值得珍藏的財富了。有了這筆財富,即使貧寒也不愧,即使受困也自由?!都t樓夢》博大精深,次次讀次次悟,不正是它的不朽魅力?
名著紅樓夢讀后感500字一年級(篇3)
中國上下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這淵遠流長的歷史中發光發亮的名著不計其數,但我認為其中最優秀的作品,當屬于清朝時的《紅樓夢》。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從這些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染著他的讀者,使人感動,叫人沉默。
作者曹雪芹,在我看來他一生是凄慘的。少年時父親被革職,全家北遷,生活貧困。后又流落到北京西郊,家徒四壁,愛子重病,卻因無錢醫治而身亡。在這無奈的一生中,他經歷了人生百態,體會到世態炎涼,所以才能寫出這樣不朽的名著。
說到《紅樓夢》,很多人都認為它是一篇以寶玉、黛玉、寶釵之間的愛情糾葛為主題的悲劇。但在我看來,它其實遠遠沒有那么簡單。作者通過各種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各種復雜的社會背景來寫這個看似和平安寧,實則早已暗潮洶涌的賈府,也成就了很多經典文學人物,比如潑辣有心計的鳳姐,老實懦弱的迎春,天真伶俐的晴雯,以及那位可笑的劉姥姥,但讓我最難以忘懷又沉思良久的女子,莫過于黛玉和寶釵了。
薛寶釵,出身于豪門世家,所以具有濃厚的封建意識以及圓滑處事的為人。她對寶玉有著朦朧的愛情,所以最終他才愿意假扮黛玉嫁給寶玉,從而導致林黛玉死亡。當她在游玩時無意撞見兩個丫頭在密談時,她為了脫身,居然可以把問題全部丟給黛玉,足見她的心計和城府。她勸寶玉去博取功名利祿,學習應酬世務以便飛黃騰達,可是寶玉一向是厭惡那些官場腐敗之人,自然不悅,這其中也可以看出她與寶玉在思想上的分歧,所以她注定了不可能成為保育思想上的共鳴者。但是她的才干、能力以及出生都是最適合當寶玉妻子的人,而且賈薛聯姻也可進一步擴大賈家勢力。所以賈府的人為了自身利益,用一記偷梁換柱讓寶釵嫁給了寶玉。
相比薛寶釵,黛玉的家世就略顯清寒了。她出身于書香世家,早期喪母,隨后父親也身亡,寄居在賈府中,所以她有著極強的自尊心。她的性格與寶釵截然不同,她不會刻意討好別人,不懂世故,她孤高自許,多愁善感,當她聽到寶玉要娶寶釵時,氣急攻心,最后身亡。但她和寶玉都是一樣的,都是那個時代的背叛者,有這思想上的共鳴。但由于時代的局限,以及賈府人的自私,致使他們的愛情以悲劇收場。
在這兩個女子身上也可以看出一個道理,人的性格會決定她一生的結局。寶釵能干,她成為寶玉的妻子,黛玉清高,成為了寶玉的戀人。如果將角色互換一下,那三個人都不會幸福的。
名著紅樓夢讀后感500字一年級(篇4)
說到中國著名文學,每個人都肯定會說是中國四大名著,分別是《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與《紅樓夢》而這四本名著每一本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學表現方法,每個名著作者都十分會使用語言,濃縮了其他書容納不了的知識文學語言,讓世界都紛紛稱贊,而這四大名著中有一本乃是中國文學之最,想必大家都已經想到了,沒錯就是《紅樓夢》,作為一個中國人《紅樓夢》這本書可是耳融目染,聞名千里了。
在世界上創建了專門研究《紅樓夢》的一個大組織,在《紅樓夢》中,他雖然沒有《水滸傳》《三國演義》那些緊張刺激的場面,也沒有《西游記》那么有想象力,情節波蕩起伏,但是《紅樓夢》卻一直在文學之巔。或許很多人都不解,雖然我也不是特別的清楚。但是一定有他的原因,但是我們不得否認在《紅樓夢》中的語言是我們現代人無法形容,媲美的,十幾年來,還是沒有什么文學巨作比得上這本《紅樓夢》現在在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沒有看過《紅樓夢》,也不能說沒看過,應該說是絕大部分只看了一點,所以現在在我們生活中漸漸地,全是科技,沒有曾經的書香,沒有曾經的禮儀,禮儀之邦的名字也漸漸淡忘。
在整部《紅樓夢》中,全程都是以榮府與寧府中的賈寶玉,薛寶釵,林黛玉三人的愛恨情仇(額,這詞用的不一定好)為一條線索,來宣揚我們的'中國文化,在這本書中濃縮了我們中國的美食文化,文學文化,服裝文化……等各種中國特色文化,在其中包含了最少186中中華美食的介紹,等豐富的服裝文化,在書中許多人,作者都十分細致的描寫了穿著長相,從側面推廣了我們的中國古裝,而在這本書中,包含了許多深意,要讓人們慢慢摸索,讀這本書不能像讀其他書那樣讀一遍就說自己讀完了,在這本《紅樓夢》中,讀第一遍,懵懵懂懂記得些情節,讀第二遍,熟悉了全文思路,讀第三遍,還有點意思,讀第四遍,就可以感覺出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好書,或許有時候你覺得《紅樓夢》如天書一般無聊無趣,情節平平淡淡,但是這本書只能用一句話形容“表面風平浪靜,內地波濤洶涌。”
或許在這么多書中唯一看不懂的就是《紅樓夢》,但是如果你仔細摸索,你或許會發現其中奧秘。
名著紅樓夢讀后感500字一年級(篇5)
《紅樓夢》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讀過《紅樓夢》的人無不贊嘆作者曹雪芹的文采,更感慨賈府人物的命運!
小說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故事為主線,寫出了一個封建社會貴族之家由勝而衰的命運。寶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是來自天上的愛情,象征著感情的高尚與純粹;寶玉與寶釵之間的“金玉良緣”,則是賈府的權勢與薛家財富的結合,把可怕的現實原則,帶到了愛情之中。
《紅樓夢》,刻畫了多少鮮明的人物:寶玉的天真、叛逆和軟弱;黛玉的多愁善感,詩人氣質;寶釵的深沉,世故與冷靜。在充滿著詩情畫意的大觀園,青春的歡笑和煩惱都是那么動人心弦的;然而,花樣年華的“大觀園”,卻被殘酷的現實社會輕而易舉地摧毀。
《紅樓夢》成為萬千少女心中的一曲哀歌。黛玉的《葬花吟》,唱出了小說中所有天真少年的共同心音“花謝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書中,有神話式的高遠奇特的想象,讓我們的心靈仰望無限的天空;又有童話般美麗純潔的愛情,使我們的情感凈化,升華;更有一樣抒情的境界,大觀園的每一片風景,都象征著一種人生!
名著紅樓夢讀后感500字一年級(篇6)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边@一經典名句出自曹雪芹的《紅樓夢》。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偉大文學作品。它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他們都各自具有自己獨特而又鮮明的個性特征,成為不朽的藝術形象。
故事的中心地位,是賈寶玉和他的堂妹林黛玉,表姐薛寶釵的愛情婚姻糾葛。寶玉越來越發現黛玉是唯一的知己,寶釵雖也可愛可敬,但心靈上總有一層隔膜。賈府的當權者們則是越來越發現寶釵符合賢惠兒媳的標準,而黛玉的性格和氣質,卻隱含著叛逆性。
針對這兩大女主角,我認可寶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欣賞黛玉的才氣,欣賞她對自由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淡泊名利的品性。但我更喜歡任是無情也動人的薛寶釵,我格外欣賞她的才情,與黛玉的詩的風流別致相比,我更喜歡寶釵的詩的含蓄渾厚,欣賞她“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遠大理想,欣賞寶釵滴翠亭戲蝶后所表現的聰明細致,欣賞她對黛玉刻薄她卻不放在心上的寬宏大量,欣賞她對母親的孝順尊敬,欣賞她對下人的體貼關心。
讀完全書,我才了解《紅樓夢》是一部悲劇作品,青春守寡的是史湘云,李紈,出嫁不久就被丈夫折磨而死的是迎春,遠嫁的是探春,跳井而死的是金釧兒,被趕出大觀園的是晴雯,撞墻而死的是司棋……真是“千紅一窟(哭),萬艷同杯(悲)。”賈家最后家破人亡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敗和黑暗及社會道德觀念的落后。
雖然是悲劇,但是她們曾經擁有的,在大觀園里吟詩作畫,開宴會,品茶的自由快樂,追求理想的堅定信念,珍貴的友誼……這些回憶,是她們心中最美的畫面,是悲劇也不能改變的美麗的記憶。她們的人生是有意義,有價值的,這種無愧于生命和時代的聲音,創造出了缺憾中的美麗。我們的生活也同樣,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即使沒有獲得成功,但曾經為之努力,不斷奮斗的記憶和經歷的過程是美麗的,給人生以啟迪,讓你積累經驗。像俄國詩人普希金說的:“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p>
“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p>
我愛《紅樓夢》,愛它文字的精彩細膩,愛其中不朽的藝術形象,愛它反映的社會現實,愛它對女子的贊頌,愛它悲劇給人帶來的驚心動魄,更愛它所創造的缺憾中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