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后感500字三年級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榮國府為中心,以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愛情婚姻凄慘劇為主線,敘述了金領貴族名門賈、王、史、薛四咱們族由鼎盛轉至衰落的進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紅樓夢讀后感500字三年級例文,希望你喜歡。
紅樓夢讀后感500字三年級精選篇1
這個寒假中,我閱讀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書中人物的塑造、刻畫生動: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追求完美的賈寶玉,風風火火的王熙鳳,心胸寬廣的薛寶釵特別是林黛玉和賈寶玉這兩個人物,是那么深入人心,可以讓人為之研究一生。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每當我讀到多愁善感的黛玉時,我總會情不自禁地落淚。一定是“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她令我產生了無比的憐愛。她,無論是自己的離別仇恨,自己的傷心往事,還是草木枯榮,四季更替。她都會黯然淚下。也許她真如書中所寫的絳珠草,來到世間“還淚”一般。她切實地向人們顯示了那水一般的柔腸,她對于一切世間的丑陋、難堪,就只能是暗自落淚,這不禁讓人覺得她有那么點“窩囊”,當然,這詞兒并不怎么適合她。哎,黛玉真叫我又愛又恨啊!
相對于書中另一個主人公賈寶玉,他雖不是女孩,但一樣是那么細膩柔腸。他與那些靈氣、清秀的女孩相差無幾,寶玉厭惡他人“男尊女卑”的思想,他對丫環毫不歧視,反而他會挺起胸膛保護她們,憐愛她們當寶玉得知無力幫助她們時,他傷心欲絕。當他失去迎春、晴雯、黛玉時,他比任何人都想挽回這一切,但是他追求完美,他追求獨道的美!內心的美,行為的美,在他身上散發著一種別人沒有的美。他不是一位女子,但他更像一位愿意拯救那些女子“美”的勇士。與其他兩相比,薛寶釵那寬豁開朗的胸襟無疑讓人產生敬佩之情。而心狠手辣的王熙鳳恰恰相反,心胸狹窄,貪財,潑辣讓人發指!
《紅樓夢》,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果然內藏真經,對情節的描述蕩氣回腸,對人物的刻畫細致入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管誰看了都會像我一樣愛不釋手的!
紅樓夢讀后感500字三年級精選篇2
《紅樓夢》是一部流芳千古的書籍,其中講述的不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又不是“春風不度玉門關”;也沒有同為四大名著《西游記》中“九九八十一難”的驚心動魄。
那么,《紅樓夢》為什么可以受到數以萬計的廣大民眾的喜歡呢?我覺得,因為它所講述的是一時代人的愛恨情仇吧。
書中的他,是一個封建家庭中的不肖子。這個人隨心所欲,集萬千榮華為一身。但他不愿做溫室里的花朵,“叛逆的性格”使他不同于普通人。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有他那樣的優裕生活呢?
即使如此,如果可以把現代社會的生活比作大棚,那我們就像溫室里的花朵,受到父母長輩的百般呵護寵愛。其實,我們應該做一棵野草,如春天的野草一般,像賈寶玉一樣,做一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野草。
當然,我們還可以做一只雄鷹,翱翔天空的雄鷹。
當我從書中看到那個流芳千古的才女,仿佛感覺到她的笑看云卷云舒,靜觀花開花落,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做出令人津津樂道的含淚葬花。
那么,我們是不是也要和林黛玉一樣,讀盡四書五經,玩盡琴棋書畫呢?
我想,她那的好書精神這一點,就值得我們學習了。一個多愁善感,對萬物保持著憐憫之心女孩,那是怎樣的一種心境啊!
作為二十一世紀青少年的我們,是否也應該如她一般有著一顆“嚴于律己,寬于待人”的精神,對萬物保持著愛的心呢?
讀黛玉,但我們不能去做一個傻子,做一個只懂琴棋書畫,安靜的坐著的“傻子”,我們要做做一個遇到了老人,會去問他需不需要幫助“傻子”。
讀《紅樓夢》讓我十分受益。從書中每一個人物間,似乎都能窺視到自己。愿我們如林黛玉一般聰慧,薛寶釵一樣優雅,賈寶玉一般隨性,寶黛一樣天真!
紅樓夢讀后感500字三年級精選篇3
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是曹雪芹所著的,該書開頭利用林黛玉與賈寶玉的一段前世情緣讓事情發展下去,講述了賈、王、薛、史四大家族的全部生活和榮辱興敗。
賈寶玉是榮國府的嫡派子孫,銜玉而生,神異之極。按書中所述,他的前世是女媧補天的時候剩下的一塊靈石,幻化成人形來到人間,他備受賈母寵愛,他與林黛玉青梅竹馬,兩情相悅,卻因為林黛玉的家境沒落而被逼取了薛寶釵,最后落得黛玉孤苦而死,寶玉出家為僧,賈家也徹底沒落了。
在封建社會中,娶妻生子都是要家長決定的,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就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
我看了《紅樓夢》后覺得王熙鳳這個人很討厭,她是賈府的管家,精明強干,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對上阿諛分奉承,對下驕橫跋扈,行事潑辣,見風轉舵,外號“鳳辣子”。她每天都要收取賄賂,她貪財斂權,還逼死了很多人,最后“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她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保證自己在榮國府的地位,為了金錢,為了權勢,這是她生活的方式。但是她用各種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滿足自己的愿望,確實用心太險惡了。
人要生活下去,是要錢的,要獲得錢,也是要付出代價的,你學習,換來好的工作,你工作,換來生活需要的錢,只要你獲得的方式是正大光明的,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紅樓夢讀后感500字三年級精選篇4
說到經典,我認為非《紅樓夢》莫屬。它不僅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燦爛的明珠。
記得我第一次讀《紅樓夢》是在二年級的時候。那時,我雖是在媽媽的陪讀下讀完整部經典的,但已經被其中鮮明的人物形象、生動的故事所吸引。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黛玉葬花,至今那場景仍然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中:桃花樹下滿地落花,黛玉肩上擔著花鋤,鋤上掛著花籃,手中拿著花帚。她把花都掃了,放到花冢拿土埋上,那是多么美的一幅畫面!黛玉最憐惜花,覺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凈,可以看出她對美有獨特的見解。
今天,我再次閱讀《紅樓夢》,覺得葬花并不只是一幅美的畫面,里面有著黛玉極度的悲傷。她失去了父母,又體弱多病,只能投奔賈家。在賈府中,雖有寶玉的照顧,賈母的疼愛,但按照當時的禮教觀念,畢竟是外孫女,總有一點寄人籬下的滋味,加上她性格的悲觀,以及婚姻悲劇,讓她見到花就好像看到自己,最后以花來喻自己,把花和自己埋葬在泥土里,以求心靈的潔凈。我還是有些似懂非懂的感覺,就去問教初中語文的姐姐,姐姐告訴我:黛玉葬花不僅僅是她悲憤的一種宣泄,更是她對世事的一個無聲的控訴和反抗。啊,原來黛玉葬花還有這層意思!
我覺得,在閱讀中,我不僅閱讀著他們的故事,也在品讀著他們的人生,了解著那年那時的一段歷史。好書不厭百回讀,名著不厭百回品,我會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斷反復地品讀經典,以求真正讀懂、讀透名著。
紅樓夢讀后感500字三年級精選篇5
以前,讀《紅樓夢》時,對它的認識始終停留在,大皆不過談愛情上,對它產生興趣的原因也完全是因為中間摻雜了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直到現在,取下這束之高閣的《紅樓夢》,如品茶一般,細細品讀,忽覺愛情不過是一味不可缺少的香料。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圍繞兩個主要人物的情感糾葛,描寫了大觀園內外眾多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古典小說的巔峰巨著。書中刻畫了眾多人物形象: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王熙鳳·······盡管他們的生活境遇和理想追求各不相同,他們的愛與恨、痛苦與歡樂也呈現在不同的情節,但他們的悲劇命運卻是相同的。《紅樓夢》通過愛情悲劇產生的社會環境的描繪,深刻而尖銳地批判了封建社會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滿腔悲憤地控訴了封建主義的慘酷無情和滅絕人性,大膽地預示了封建社會必然走向滅亡。
與其說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的軌道推向萬惡的封建社會。以無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地扼殺了賈寶玉和林黛玉之產的愛情。使她們在花季般的年齡里享受不到應該享受的快樂與幸福。我可以體會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在這本書中,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幾代人的命運沉浮,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世態人情值得我們去反復品味,咀嚼一生。
紅樓夢讀后感500字三年級精選篇6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林黛玉。”
后人百年揣測,或依詩文或依背景。
因為曹雪芹的不完而終,《紅樓夢》便沒有了結局。
也許就是如此,《紅樓夢》更有意蘊。
高鶚的續寫,大多數人都有所否定,而他只是寫了自己心中的結局,僅為一本小說,我們又何能言其對錯,從一開始這就無以深究,因為沒有結果。
更不可深究的是其內容,文章每一處都步步牽引,字字相加。
以往讀書,匆匆而過。
有些一旦知曉了開端,那結局也有些了然,余了那些穿插進的情節,有時也會讓人有些唐突,但《紅樓夢》卻不會。
若有,則只能說明你未曾仔細的品,那如同一張早已織好的網,每一處都必不可少,前一筆都是下一筆的暗示。
早在開始,曹雪芹就埋下了引子,“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不算美好的隱示或亦說只是讀之人感覺的隱示,可那就是清楚的一根線,所有的針都被系在其上。
細品每一個字義,似乎總有些道不盡的意味,然后所引發深層意思越來越多,每一種都有依有據,對立、矛盾觀點的證據卻都出自于《紅樓夢》原文。
很多時候,也許刻意的暗示意義,都是我們的想象,可這所有的想象最后都又會變成“可能的”“不是妄談的”,我想,這才是《紅樓夢》的偉大之處。
越是深究,意味就越多,可以說是無盡。
曹雪芹的十年,又是多少人終生都究不透的“霧”。
“紅學家”太多,“一百二十回”的章體被他們評了又評,他們本知沒有結果,可總是致力于一生,這就是《紅樓夢》所下的“毒”。
“任務解析”“背后意義|”、情節分析”……前人說的太多。
而我讀后之感僅是:無以深究。
無以深究,這里,是褒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