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精選
讀書筆記也是一種有效的輸出,當帶著這樣的目的來閱讀時,會提高輸入的質量。優秀的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精選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精選,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精選篇1
“我要的就是這個,”桑丘說,“我想知道,請您告訴我,既不添油加醋,也別故意隱瞞,實話實說,希望您就像過去和現在所有那些跟老爺您一樣入了道、有了游俠騎士頭銜的人那樣是怎么回事就怎么講……”
“我保證不說半點兒假話,”堂吉訶德說,“你就快點兒問吧,桑丘,那么多祈望、祝愿和要求真的都快把我煩死了。”
“我承認對自家主人的好心和坦誠深信不疑,所以,我就問了,這事兒關系到咱們的處境,我還是說得文雅一些為好:自從您老人家進了籠子,按照您的說法是被魔法困在了籠子里,您有沒有過想要大方便和小方便的感覺?”
“桑丘,我不清楚大方便、小方便是什么意思。若想讓我照直回答,你就講得明白一點兒。”
“您老人家怎么會不知道大方便、小方便呢?小孩子頭一天上學,人家就教他們這么說的呀……那么,直說吧,我是問您有沒有過想做那件沒人能夠不做的事情。”
“哦,我明白了,桑丘。想了好多次啊,現在還想呢。快幫我救救急吧,這可不是一件能夠讓人保持體面的事情啊。”
三、
誰都不必覺得作者將這兩頭牲口的情誼跟人的交情相提并論有點兒離譜,其實人從動物身上得到很多教益、學到不少重要東西,比方:鸛的清腸,狗的反哺與知恩,鶴的警覺,螞蟻的謀略,大象的耿直,戰馬的忠誠。
四、
“世界上沒有一條道兒能夠沒有溝溝坎坎,”桑丘說,“麻煩家家有,我家特別多。瘋狂一定比清醒更容易得寵、更招人喜愛。人們常說:有人陪著受苦,心里就會覺得舒服。這話如果是真的,遇見了您,我該感到寬慰才是,因為您的東家跟我的那個一樣渾。”
“渾是渾,不過挺勇敢,”林中侍從說,“跟渾和勇敢相比,更要命的還得說是奸詐。”
“我的那位倒不,”桑丘說,“我是說,他一點兒都不奸詐,相反,心腸特別好,不會害人,只知行善。他從來都是人家說什么就信什么,連一個小孩子都能騙得他把大白天當成為半夜。正是因為這種憨厚勁兒,我才打心眼里喜歡他,甭管干了多少傻事,我也沒動過離開他的心思。”
五、
欲火中燒的阿爾蒂西多拉唱完了,使那少女春心萌動的罪魁堂吉訶德驚訝不已,于是長嘆一聲,自言自語地說道:
“我真算得上是個倒霉的游俠了,見過我的姑娘竟然就沒有一個會不生情!舉世無雙的托博索的杜爾西內婭也真是不幸,竟然不能獨享我無與倫比的堅貞!王妃們啊,你們想讓她怎么樣呢?女皇們啊,你們為什么要跟她作對?十四五歲的少女們啊,你們為什么要難為她呀?你們就放了她吧,放了她吧,讓那可憐的人兒得勝和獨享愛神令我奉獻給她的癡心和靈魂的愉悅吧。癡心的女子們啊,你們應該知道:只有在杜爾西內婭的面前我才會成為面團和飴糖,在別的任何人身邊我都是冰冷的巖石;對她,我是蜂蜜,對你們,我是黃連;對我,只有杜爾西內婭才最美麗、最聰明、最貞潔、最嫻雅、最高貴,而其他的人全都丑陋、蠢笨、輕浮而又低賤。造化是專為她而不是別人才讓我來到這人世的啊。阿爾蒂西多拉啊,想哭就哭、想唱就唱吧;害得我在摩爾人的魔堡里遭受肌膚之苦的姑娘啊,你就死了心吧。不管這世界上有多少魔法,無論是煮是烤,我都必定是干干凈凈、完完整整、清清白白地屬于杜爾西內婭。”
六、
我還是覺得,除了希臘和拉丁這兩種經典語言之外,將一種語言譯成另一種語言猶如反看佛蘭德壁毯,雖然看得見花紋圖案,但卻綴滿使之大為失色的線頭,見不到正面的光潔與絢麗。迻譯相近的語言無須才思與文采,就跟從一張紙上抄錄和謄寫到另外一張紙上一樣。我并非因此而就認為翻譯不是一件值得稱頌的事業,更為卑微、更少收益的事情也是會有人干的。有兩位著名譯者不在此列:一位是翻譯《忠實的牧人》的克里斯托瓦爾·德·費蓋羅亞,另一位是翻譯《阿明達》的胡安·德·豪雷基。他們的譯作簡直同原作沒有區別。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精選篇2
堂吉訶德,一位拉·曼卻地區無名的紳士;堂吉訶德,一位對騎士道走火入魔的瘋子;堂吉訶德,一位被人恥笑,一生荒.唐的怪人。這就是堂吉訶德·臺·拉·曼卻。
在塞萬提斯的筆下,他將風車當作巨人,將客店當成堡壘,將砑布機當作妖魔。他放囚犯,助貧農,與騎士決斗。他只為了心中的夢想:能夠鏟除世間不平等,匡扶正義。但塞萬提斯描述他的離奇經歷的本初卻是為了諷刺騎士小說。這無疑一開始就是杯具。
魯迅先生說:“堂吉訶德是立志打不平,是不能說他錯誤的;不自量力,也并非錯誤。錯誤是在他的打法。因為糊涂的思想,引出了錯誤的打法。并且是‘非徒無益,而又害之’的。”
魯迅先生的評價,我實在不敢茍同,堂吉訶德的思想境界就比其余那些渾渾噩噩混日子之人要高出一層。他的做法雖然有點欠缺,可他的初衷,他的行為是無比高尚而可愛的。不是“并非錯誤”而是至高無上!不是“非徒無益,而又害之”而是“醒世警人,功德無量。”
堂吉訶德的傻又可愛的無畏行動,也深深地驚醒了我,讓我體會到這當好男兒就不能渾渾噩噩,以至于讓我想起在學校里混日子,上課搗亂的日子就不禁后悔萬分。而堂吉訶德的行為被人唾棄與嘲笑也讓我認識到,做任何一件事,無論你的初衷是多么的高尚,你也要講究做事的方法,做事后的影響,否則不但一事無成,并且還會損人損己。這也讓我明白為什么我的好心好意對同學進行管制,同學們反倒大怒不堪。
我敬仰堂吉訶德,但絕不做堂吉訶德。我要當一位無論主客觀都清醒處事的智者,讓生活變得如堂吉訶德所期望的那樣美麗。
雨果曾說過:“塞萬提斯的創作是如此地巧妙,可謂天衣無縫;主角與桑丘,騎著各自的牲口,渾然一體,可笑又可悲,感人至極……”《堂吉訶德》不愧為一部經典之作。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精選篇3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堂吉訶德》。
這本書的作者是西班牙文藝復興時代的偉大作家塞萬提斯,他在五十多歲的時候才開始了這本書的創作。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年過半百的單身漢,愛讀騎士小說,滿腦子盡是些魔術呀、比武呀、打仗呀、戀愛呀、痛苦呀等荒誕無稽的故事。他又十分迂腐,認為書上所寫的都是千真萬確的。于是,他想入非非,要去做個游俠騎士,冒險、闖蕩天涯、扶困濟危。三次出行,均以失敗告終,他一直執迷不悟,一直到臨終的時候方才覺醒,可一切已經晚了。
看完了這本書后,我看書中的人說堂吉訶德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瘋子,可是我并不這樣認為,我認為他只是在騎士小說和中他自己的騎士世界中是個瘋子,而在其他世界卻是個巨人,甚至每一句話似乎都蘊含著哲理。因此,他令我愛不釋手,如饑似渴的讀完了它。
這本書也令我感悟到了一些道理:做事要果斷。一件事如果確定了,就要立刻去執行,不要光說不做,這樣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
我認為這本書很好,我也推薦大家去看一看這本書。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精選篇4
《堂吉訶德》的作者是塞萬堤斯,一位出生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家,在他寫《堂吉訶德》之前,他一生坎坷多多,原先參軍,在戰爭中,被奪去了左手,經過四年的軍旅生活,他踏上了返回的旅途,不幸的是途中又遭遇了土耳其海盜船,在那他都被做了奴隸,他幾次試圖想逃跑,都是以失敗告終,但他的勇氣和膽識都被和他一起居住的俘虜們和那些土耳其人的佩服和贊美。直到他34歲時(被俘是28歲)才回到了國家。以一個英雄身份回國的他并沒有受到西班牙國主的重用,他整日為生活忙碌奔波,回國后他依然多次入獄,原因是沒有繳納應繳的稅,甚至就連《堂吉訶德》幾乎都是在獄中完成的。他的學歷只是中學學歷,他為了生活寫過無數篇的商業廣告詞,也寫過許許多多的抒情詩和一些小說,但是當時都沒得到重視。年過50的塞萬堤斯,他對待文學依然持著一顆熱愛的心,完成了這部巨作。這部書終于得到了好評,在1650年它持續六次被再版,此書風靡全國他為塞萬堤斯贏得了不少榮譽。
《堂吉訶德》被譽為第一部現代小說。在其內有男男女女不同階級的人物七百多個,他批判了那時期的政治、法律、道德、文學等多個階層,反應了勞動人民的苦難,生動形象的描寫了主人公堂吉訶德和桑喬,在其序言里有段話是這么說:“我不想強調是我向你介紹了這么尊貴善良的騎士,但希望你感謝我讓你即將認識他的侍從,那么著名的桑喬·潘塞。”可見塞萬堤斯的態度是想將桑喬那個騎士階層的侍從的丑陋的一面,從他身上都能看到。從而也想引起人們的反響,對騎士階層的瓦解起到一點作用。然而這些還不止,在描寫堂吉訶德英語桑喬一路從家里鄉村出發,一路上所遇到的人和事,都一一寫到,或從堂吉訶德口中說出的一些騎士小說的內容,以及兩位主人公的所作所為所說,都在塞萬堤斯的筆下被寫的十分精彩、鮮明,對比十分強烈,諷刺的辛辣無比厚重。然而這被讀者看見后,這也給了騎士階層重重一棒。這第一部《堂吉訶德》的成功,卻帶來了教會與貴族階級將小說的續篇進行偽造,并對塞萬堤斯進行了一番惡毒的誹謗和攻擊。這讓塞萬堤斯提筆回擊,他在1615年推出了《堂吉訶德》第二部。在此書中之外,他也寫了許多優秀的懲惡揚善的小說集,在里面有寫愛情,也有寫社會風俗,也寫了西班牙下層人民的生活貧困,肯定了人性的自由和對社會的不公正發出了憤怒的抗議。
《堂吉訶德》在每個人中的樣子都不一樣,在我看來,堂吉訶德的性格,他的言語間,他的想法,都透露出一股天真的傻勁兒。他渴望能拯救別人,渴望能成為一位英勇無畏的游俠騎士,當他被封為騎士的那一刻,他就似乎變得面對所有的困境和阻礙時以自己的自信和那原始的恐懼一一在膽怯的桑喬面前越過。也許他的體格差,身板小,也許他的羅西南多不是一匹千里好馬,也許他的甲胄與長槍都是破舊的,再也許他的侍從桑喬是個丟三落四,膽小如鼠的低等侍從,但起碼我看見了他的熱血赤誠。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精選篇5
最近兩天翻閱了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現實主義小說家塞萬提斯寫的代表作《堂吉訶德》,感受深刻。
唐吉訶德,一個沉迷于其實小說的窮鄉紳,他有一個自認為偉大的夢想:成為一位勇敢的游俠騎士,披著盔甲,騎著戰馬走遍世界,行俠仗義、鏟奸除惡、劫富濟貧,救助所有深陷不幸境地的人,以騎士精神作為他最高的信仰。為了將自己的夢想付諸行動,他以利相誘,居然說動了鄰居桑丘作他的奴仆。就這樣,一個瘋子和一個傻瓜開始了他們的騎士冒險旅程。唐吉訶德也許是對騎士傳奇的極度狂熱,以致走火入魔,一直處在瘋狂的夢幻之中。站在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他就是個典型的重度的狂想癥患者,以致可以把一群羊想象成一支軍隊,把一架架風車當成可以助他建功立業的巨人。也許唐吉訶德的行為在我們讀者的眼中是多么的荒謬,多么的可笑。然而我以為我們并不能因此去嘲諷他。我們可以說他無知,但不可以說他無聊,至少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自己內心的沖動和對夢想的實踐。我想一個擁有夢想并沉溺于其中的人是幸福的。夢想可以讓自己體會到生命的價值。唐吉訶德的這個騎士夢,讓他每一天都充滿了力量,充滿了希望,盡管他已經是一個瘦骨嶙峋的老頭了。當然我們可以說,他——唐吉訶德的夢想是荒謬的,他的實踐是盲目的。但我們面對自己真實的夢想時,卻又能否下決心去實踐呢。當唐吉訶德把羊群當成軍隊,把貴婦的車隊當做被強盜劫持時,他面對自己的敵人(事實上他很認真的把羊群當成了軍隊,把車隊當成了強盜,而非我們眼中的羊群和軍隊)絲毫沒有一絲懼色,仍然義無反顧,拔刀相助。其實我們應該明白我們自己也許并沒有唐吉訶德的天真和勇氣。當我們現代人不再需要唐吉訶德那樣英雄式的任務是,他就被我們拋棄在書堆與網絡的深處,翻閱也是偶爾一刻。然而,當唐吉訶德手持著長矛沖向他心中的魔鬼——風車時,我們是否會感到一種莫名的缺失呢?或許是夢想,或許是正義,或許是勇氣。亦或僅僅是一點點的`天真而已。
作者以犀利的諷刺筆鋒對西班牙的上層統治階級進行了無情的鞭撻和嘲諷,對人民的苦難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小說揭露了西班牙統治階級外強中干的本質和彬彬有禮的外表下掩蓋著的陰險、兇殘的本性。小說中寫到官僚們貪X污納賄,買賣黑權,賣官鬻爵的社會現象,好大喜功的國王瘋狂的軍事侵略,幾千名無辜士兵,盡成炮灰。在面臨重重危機的情況下,統治階級以挑起宗教沖突或民—族—矛—盾來擺脫困境,勞動人民被—逼迫生活不下去了,只好鋌而走險起來反抗。作者真實的反映了官逼X民反的真情。
在當時黑暗腐朽、貧富懸殊的社會里,作者為我們塑造了一個“不畏強X暴,不恤喪身”、立志掃盡人間不平的堂吉訶德。小說中的主人翁生活在資本主義興起時期,充滿著崇高的理想主義精神,總幻想掃除一切社會不平,這就與客觀現實造成了沖突,這一沖突既具有喜劇性又具有悲劇性。這個犯了時代錯誤的堂吉訶德卻要在現實生活中恢復過了時的騎士精神,因而使得他成了一個夸張的、滑稽的、喜劇性的角色。但是作者在種種場合中,反復突出他醉心鏟除人間罪惡的這一特點,從而展示出他性格中的高貴品質,即為了追求正義、理想而置身危險于不顧,愿為社會而不惜犧牲自已的生命。
只要不提騎士道,堂吉訶德的談吐應答都十分高明,是一個學識淵博的學者,他的見解高于周圍的人,他對社會的批評,對戰爭、法律、道德、文學藝術的看法具有遠見卓識,閃耀著人文主義的思想光輝。他追求的理想社會是“不懂得什么叫做‘我的’、‘你的’”的“黃金國士”。他心目中的游俠騎士是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全才,還要具有勇敢、膽大等各種美德。這樣的人正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作家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堂吉訶德同情受侮辱受壓迫的婦女,熱情地支持追求個性解放的青年男女。
堂吉訶德清醒時是一個學識淵博的智者,糊涂時又是一個亂沖亂殺的瘋子。他時而清醒,時而糊涂,這些極端矛盾的現象集中在他一個人身上,就構成了他的復雜、豐富、多方面的性格。作者雖然嘲笑騎士制度,卻又贊美理想化的騎士精神;痛斥種種罪惡現象,但又把許多社會問題歸結到抽象的道德上去。這正是作者塞萬提斯的人文主義理想與西班牙社會現實的矛盾的反映,也是人文主義弱點的反映。
《堂吉訶德》問世三百多年以來,經受了時間的考驗,堂吉訶德的名字在不同的歷史年代,在不同的國家都流傳著。堂吉訶德的名字已經變成了脫離實際、醉于幻想、主觀主義的同義語。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精選篇6
經過幾年的掙扎,終于在病毒流行的這幾天把《堂吉訶德》讀完了。
首先,我覺得雖然我讀了一遍,卻好像我的腦袋里并沒有留下什么有用的東西,感覺依然空空如也。但即使如此,我對最后的部分還是有些印象的,最后的結尾按照作者的愿望,堂吉訶德悔悟了。他的肉體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也正如騎士道在作者腦海中應有的歸宿。說實話,我對這個倉促的結局并不是感到很滿意,但在這里也不深究了。
對于整本書,我覺得也許作者的意圖在于諷刺當時社會上騎士小說的流行,但不知為何在我讀來更像一本真切的人物傳記與一方的風土人情記敘。
經典為何是經典?經典的精髓是扎根于時代的。正如莎士比亞的戲劇能深刻反映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思想生活,從而有的放矢的批判,《堂吉訶德》在被閱讀時,也許更應該被放在一個騎士小說禍害百姓的背景下。
堂吉訶德,當之無愧的主人公,沉迷于騎士小說,在大多數人眼中他是瘋傻的,他的眼中,是與常人生活不一樣的騎士道世界。他可以把銅盆當做頭盔,可以為了騎士道不吃肉,可以聽信各種讒言,可以忍受各種苦難。他在自己的世界里揮刀舞槍,“行俠仗義”,大多數不是幫了別人的倒忙,就是無中挑釁,再吃一回苦頭。縱有真才實學,卻只能被騎士道思想操縱,可嘆、可悲。
他已對騎士小說瘋魔,并且還把自己的思想成功灌入了桑丘的腦海中。僅有的科學知識不能幫他辨明真假,只能在騎士道休息時才能出來冒個泡。因此,他必定是不能與常人相融的。別人都當他是個瘋子、傻子,盡可能的取笑他,并以此為樂。最典型的是最后部分的公爵夫婦,總是想方設法、絞盡腦汁的捉弄堂吉訶德和桑丘取樂,直到最后兩人快回家時還不肯放過最后的機會。正如書中所說,被捉弄的人固然傻,可是這兩口子捉弄兩個傻子捉弄的那么起勁,可見自己也傻得不輕。
從這種意義上來講,騎士小說不止害一個人,還欲要整個社會在騎士的刀槍下陪葬。
但是,拋開某方面來講,堂吉訶德的確可以說是個高尚的人。他懂得天文地理,說出來的話也使人佩服。他可以在危難面前鎮定自如,舍生忘死的去拼搏;他可以在狄艾果面前侃侃而談教育,儼然兒子們的人生好導師,他可以為了心上人杜爾西內婭堅定不渝,始終如一……他不缺財富,不缺才華,唯獨缺了點心眼。
故事中其他人物也是值得肯定評價的。參孫、神父、理發師,為了堂吉訶德,也是不辭辛勞了。桑丘,這位忠誠、口直心快、又具有管理才能的侍從,雖然也有點傻里傻氣,嘴上一直說要離開,卻一直跟主人上刀山下火海,是可遇不可求啊。
對堂吉訶德這個人,我不吝于自己的批評,卻要給他更多的贊美。我寧愿視他一位勇于追求自己理想的勇者,在路上不服輸、不丟初心,即使這個理想在世人眼中荒誕不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