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200字讀后感
寫讀后感可以讓讀者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作品中所反映的社會現實、人物形象、思想感情等。接下來給大家分享朝花夕拾200字讀后感,希望對大家寫朝花夕拾200字讀后感有所幫助。
朝花夕拾200字讀后感篇1
最近,我看了一本散文書——《朝花夕拾》。這是一本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就更加充滿了個體生命的童年時代與人類文化發展的童年時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氣。
書中有批判,有嘲笑,可以視為魯迅的雜文筆法向散文的滲透,不僅使其中的韻味更加豐厚,而且顯示了魯迅現實關懷的一面,這也是真正的魯迅。這本書確實非常好看。
朝花夕拾200字讀后感篇2
《朝花夕拾》這本名著,今天我總算讀完了。最讓我有感而發的就要數《父親的病》這篇文章了。
在這篇文章中,魯迅寫了醫生救治他父親的事。可不幸的是他的父親總算是沒逃過這一劫走了。
“父親!!父親!!”魯迅在叫父親的聲音,依然回蕩在我的耳畔。這體現了他對父親的愛,和每個人都應對父母的孝順。“孝”從古至今都是一個重要的禮儀,傳承了幾百甚至幾千年。而我,卻又因為一些小事讓爸媽煩透了心。“孝”在我的心里藏了起來,埋在自己的深處。“父親”這鏗鏘的字眼,有力的聲音喚醒了我,明白了孝的含義。我們應在點點滴滴之中積累她,讓一粒粒微小的孝,滾入小溪,回流成小段長河。
我受益匪淺,于是合上了書,去做我該的事,說該說的話。
朝花夕拾200字讀后感篇3
在開心、快樂、的寒假生活中,我閱讀了《朝花夕拾》這本書。
《朝花夕拾》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記述了魯迅先生從童年的生活到青年時求學的不同階段的過程,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魯迅先生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
朝花夕拾200字讀后感篇4
讀完魯迅的《朝花夕拾》,品味童年時光的自由與歡樂,我好像已隨他回到了當時的快樂日子。
這本書是魯迅的一本回憶錄,這段“從記憶中抄出來的文學”的童年,讓我們體悟到生命最初的那份美好。魯迅兒時的點點滴滴,有過歡笑,也有過枯燥。他懷念在百草園時無憂無慮的生活,卻也在封建家庭的煩躁之下,進行嚴厲的學習。他憧憬著世間和平停戰,可終就沒有如愿。
童年越來越遠,孩子越長越大,最終也會隨時間而逐漸遠去,只留下美好的回憶。不一樣的童年,一樣的快樂。
朝花夕拾200字讀后感篇5
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寫到了兩位老師,有一位是他的啟蒙塾師壽鏡吾先生;一位是他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
關于壽鏡吾先生,魯迅認為他知識淵博,同時也很愿意去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當初魯迅父親病重的時候,他急需一種米,然后壽鏡吾先生知道以后,從他家里給他背了米來幫助魯迅。
朝花夕拾200字讀后感篇6
小時候,傍晚,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池塘邊,看著藍天上悠悠的白云,看著匆匆回巢的鳥兒,是多么的無趣!無聊的撇撇嘴,站起身,拍拍身上的塵土,大搖大擺地回家了。可惜在走的那一刻,天被渲染上了火紅的色彩,夕陽也慢慢落山了。我卻不曾發現這份美。第二天再來,卻看不到了。
漸漸長大了,床頭,書桌上推著一摞一摞的復習資料,課外名著,再也無法如兒時般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了。微微嘆一口氣,隨手拿起那本《朝花夕拾》,隨意一翻,‘父親的病’。“切……這么無趣的題目……魯迅,似乎也不過如此嘛!”一聲肆意的嘲笑聲落下,躺在床上看起來。卻看的入迷……
朝花夕拾200字讀后感篇7
在《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散文里,寫出了衍太太對魯迅小時候非常的壞。
只有一次下雪中,魯迅看到滿地白茫茫的雪就吃了起來,母親發現后并大聲喊到:“莫吃呀,要肚子疼呢。”可衍太太卻說多吃點,看誰吃的多,我從這一句就可以體會到衍太太是一個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而且非常的奸詐。
朝花夕拾200字讀后感篇8
《朝花夕拾》講的大多是魯迅的童年故事,用“貓狗鼠”等小故事組成。其中“貓狗鼠”說的是魯迅小時后。養了一只只有拇指大小的“隱鼠”一天保姆告訴他隱鼠被貓吃了。
從此,他見貓就打,漸漸變的“貓見貓怕”后來他偶然聽說隱鼠并不是被貓吃了,而是被那個保姆給踩死了,緊管知道了真像,但他還是非常討厭貓。直到長大后,因為名聲問題,才改變了對貓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