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格列佛游記有感簡短
通過寫讀后感,人們可以與他人分享自己對書籍的理解和觀點,與讀者交流思想、觀點和感受。寫好讀格列佛游記有感簡短要注意什么?小編給大家分享讀格列佛游記有感簡短,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格列佛游記有感簡短篇1
寒假期間,我看了一本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寫的書,《格列佛游記》。我覺得這本書對我很有幫助,最大的收獲就是勇于面對現實中的殘酷和美好。
這本書描述了格列佛在去小人國的路上做了什么。后來,格列佛和他的仆人們乘小船離開了這個國家,然后冒險出海,冒險,最后回到了他的祖國。路上發生了太多事情,有的被箭射中,有的被葡萄牙人強行抓上船
不要以為我沒有遇到太大的風險,我來說說我的經歷吧。有一次,我和父母去爬山。爬到一半的時候只聽到砰的一聲,山體滑坡。爸爸瞬間就帶著我和媽媽下山了。幸好爸爸反應很快。到了山上,我爸才說要離開這里。我轉過身,看見一個老人還在往下走。我趕緊給寫信,一步一步地幫助老人下山。我們周圍砸了很多石頭,但不知什么原因,我和老人都沒有被砸。我想:也許上帝在保佑我們!在山腳下,老人感謝我。我說: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是不能被幫助的,哪怕是一只動物都可以被幫助。老人夸我是好孩子,我的小尾巴差點翹起來。很快,我們回家了,我看了看那里的天氣和條件。原來那天那里發生了小地震,導致山體滑坡。這次我九死一生,不小心救了一個老人。雖然我很害怕,但我很開心。
我的經歷就像《格列佛游記》年格列佛被一個紐荷蘭本地人用箭射中之后一樣驚心動魄。不過格列佛很幸運,被葡萄牙人強行抓上船,受到了熱情的接待,知道葡萄牙菜超級好吃。為什么我沒有這么好的運氣!
讀格列佛游記有感簡短篇2
近期我讀了《格列佛游記》,這不是我第一次讀這本書,但較以前來說這次的感觸深一些,距離作者蘊藏在小說中的思想近了一步。
《格列佛游記》這本書出自1762年,作者斯威夫特借助一次充滿童話色彩的奇幻之旅批判了社會的墮落,批判了英國資產階級的腐朽和罪惡。小說講述了酷愛航海的外科醫生格列佛因為海上遇險落難小人國,小人過的居民把它當做怪物,將他捆綁,用弓箭射他,或施以拳腳。但他卻幫小人國擊退入侵者,幫小人國的居民蓋房子、種地……終于得到居民的認同和贊揚,但最終得罪了國王,國王要射瞎他的雙眼,格列佛便離開小人國準備回國。他的旅行當然沒有這么簡單地結束,格列佛旅行的第二站是大人國,他在這里的境況和在小人國完全相反,他成了這里居民的玩偶,被當成賺錢工具,可以說苦不堪言,幸虧后來得寵于王后。離開大人國后,格列佛又到了飛島國,這里的&39;人利用鳥的下部的天然磁鐵和海底下的磁鐵力量隨心所欲地移動,同時這里也是個可以召喚鬼魂對話,專門搞些莫名其妙研究的國家。后來,格列佛又到了慧馬國,這里充滿童話色彩,國家的統治者是類似于馬的生物,恰恰相反像人一樣的耶胡卻扮演者我們的世界里馬的角色。
慧馬國里人們不會說謊,內心善良,人與人之間相互信賴,這里就好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好似春秋戰國人們向往的大同社會。格列佛的終點站當然是自己的祖國,回歸后的他發現自己原來生活的地方絲毫未變,也是作者無力改變現狀的無奈。當讀完這本書,合上書本,深深地吸一口氣,然后緩緩吐出,就好像自己經歷過一次絢爛多彩的大冒險。再細細品味,其出彩之處不僅僅是故事的生動,還有隱含在故事背后的斯威夫特對社會的看法及自己的向往。在小人國,宮廷就相當于英國的朝廷,這里一樣有明爭暗斗。高根黨和地跟黨因為吃雞蛋先打破哪一端而引發戰爭,諷刺了英國議會中的黨派斗爭,而作者恰好將這樣的背景設立在了小人國,從格列佛的角度看這都是多么渺小,就好比玩具的戰爭。更好的反映出作者對英國資產階級內部矛盾的不屑一顧。其辛辣的諷刺有何不觸及到我們呢?反思一下,小到個人,大到國家,難道就沒有因為小事而興師動眾嗎?我們中華悠悠五千年歷史,有那么多的圣人賢士,沉淀了那么多優秀思想,為何還不能響應國家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方針。在大人國,格列佛遇到了一位博學多識,性情善良的國王,他用理智和常識,公理和仁慈來治理國家。
這是斯威夫特心目中理想的君主,與現實中殘暴蠻橫的君主形成鮮明對比。同時作者也借助大人國切入另一個批判的要點:人性的懷疑。在大人國,作為“小人”的格列佛用自己可憐的幾片小金幣討好巨人;和王后寵幸的侏儒鬧矛盾,舞刀弄槍,展示英勇……其都是在圍繞利益,無論是誰都會為利益所驅使,甚至會強迫自己做一些事,這也是自古至今,也會延續下去的一種人性弱點。當然,飛島國奇遇中的諷刺顯而易見,統治者高高在上,需要子民來養活,很貼切英國的現實,展露出的統治集團色厲內荏的真面目。但我所看到的另一個閃光點是斯威夫特對這里奇特研究的描寫,作者是想表達自己對科學的熱愛。在最具童話色彩的是慧馬國,格列佛在這里結識了仁慈、誠實的慧因,并度過了一段美好的生活。這里大概就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世界,這里沒有惡的行為,甚至沒有惡的觀念,理性至上,博愛和平。智馬們沒有文字,但天賦道德,知識少但精悍,沒有欺騙,沒有爾虞我詐。但這種想象如浮萍一般。恰巧這里代表人類的耶胡卻貪婪好斗,欺騙骯臟,明顯的諷刺了現實中的人。這里的智馬鍛煉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們學會自己解決困難,最終智馬個個孝順父母,這與現實形成鮮明對比,現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溫室里的樹,逆來順受,最后很難自己在社會上站穩腳,甚至成為啃老族,更別說盡孝道。
在慧馬國作者表述了自己心中的愛,親情之愛,友情之愛。讀完這部小說,我能感受到斯威夫特對當時社會的極度不滿,他看透了統治階級的殘暴、貪婪、腐朽,看透了人性的丑陋、人與人之間的懷疑,他對這個世界失望至極,但又抱有自己對理想世界的想象。作者對現狀無能為力,他只能通過辛辣的諷刺來表達心中不滿。而從格列佛的旅行來看,我又看到了世界的多元化,并不是指世界有多么繽紛多彩,而是說一件事情的不同選擇會讓你有不同經歷。就好像在走一條路時遇到一個分岔口,你選擇走這條路,但又怕錯過另一條路上的風景,這是貪婪,這樣無論選哪條路都不會好好享受即得風景。同樣,這個分岔口又可以比作做一件事的成功與失敗,成功了,你在這條路上看到一路芬芳,有形形色色的花鳥蟲石;但走向失敗那條路也會看到一番風景,同樣會看到各種各樣的事物。實際上你走的這條路并不是想停就能停的,因為你的每一個步伐都是時間的進程,時間不會停止,所以你的人生路不會停,無論你痛苦也好,歡喜也罷。所以無論選擇哪條路,都要懂得珍惜這條路上的經歷,你走的每一步都不會重來,都是獨一無二的。
讀格列佛游記有感簡短篇3
格列佛他是18世紀一個普通的英國人,同時他也是一個不尋常的魯濱遜,是一個天生喜歡冒險人。他是一個勤勞勇敢、機智善良的人。他記憶力很強,善于學習和觀察,善于思考,有獨特的思維,性情溫和,對人態度 友好,舉止善良,容易與人交往,知恩圖報,愿意幫助朋友,為了朋友他甘愿冒生命 危險,也會隨時準備抗擊一切對朋友不利的人。同時他聰明機智,有膽識,說話巧妙伶俐,做事堅決果斷,能夠見機行事,抓住一切機會追求自由,有著極強的自信 心,相信自己能夠成功。他為人坦率,愛國,也十分顧惜自己的面子,對敵視他的人充滿了仇恨、厭惡與鄙視,但敬重高尚的人、知識豐富的學者??偟膩碚f他是一個具有質疑精神,酷愛真理,有忍耐力的勇者。
書中的第一部分“小人國之旅”中的小人國,描寫了小人國王國中最高的職位要通過跳繩(不是以人的能力品德)來決定,誰跳得最高,誰就能獲得最高的職位,實際上反映了在當時的英國平常人難以憑真才實學獲得其應有的地位。
書中的第二部分“大人國之旅”中的大人國則充分暴露了大人國國王對英國如此喜好戰爭也表示出極大的憎惡,這也正是作者借大人國國王之口來譴責戰爭帶給人民的惡果。
書中的第三,四部分也分別表達了作者贊成和平制度和反映出由于歷史的限制,作者無法找出擺脫人類丑惡的態度。
讀格列佛游記有感簡短篇4
有這樣一個人,他是一個醫生,但對航海冒險十分癡迷,雖然每次都差點喪生,卻絲毫不減熱情,他在一個個奇怪的島上度過一段段難忘的時光,他是誰呢?對了,就是格列佛。
格列佛先后去過四個與世隔絕的小島——小人國、巨人國、飛島國和慧馬國。在小人國里,最初,國王就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格列佛??墒呛髞硪驗橐粭l荒唐的理由,導致這個大國分裂成兩個戰火不斷的小國。一國認為已款待了格列佛許多日子,就讓他去攻打另外一個國家,格列佛沒有答應,于是國王對他冷若冰霜。還有一次皇宮里起了火,格列佛匆匆趕來,忽然靈機一動用尿澆滅了火。本來立了大功,可國王聽信饞言,認為是侮辱了他,還想毒死格列佛,幸虧一個大臣告訴了他才避免了災難。
在巨人國里,情況可比小人國要糟得多。因為他們都認為格列佛不是真正的人,而是一種類似人的機器人,所以不把格列佛當回事,因為小巧,每天都要去街上表演節目賺錢。格列佛不能忍受這種奴隸的生活,便趁主人不注意逃走了。
在格列佛所有航海經歷中最有趣的莫過于在飛島國了。在那里有許多異想天開的人。有人說,能從黃瓜里提取陽光,但他從未成功過。還有一個建筑師想要從上到下建房子,還面紅耳赤地爭辯說許多昆蟲就是這樣造房子的。在飛島國的另一邊是巫人國,里面的人生下來就有魔法,那些花花草草看起來很普通,實際上卻蘊含著巨大的力量。
格列佛在冒險途中,用智慧和勇氣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也要像他一樣奮力拼搏,勇往直前。
讀格列佛游記有感簡短篇5
當我翻開《格列佛游記》時,我立刻被它的目錄深深地吸引了: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這些字眼仿佛帶著無限的魔力,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格列佛游記》是18世紀英國的一部優秀諷刺小說,作者是喬納森·斯威夫特,他以游記的方式,寫出了他在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慧骃國的旅行。在一篇篇的游記中,作者用了大膽的筆觸,虛構了一個又一個令人匪夷所思而又栩栩如生的奇幻世界,并借著故事中的主人公格列佛的奇遇對英國的政治以及人性的丑陋進行了辛辣絕妙的諷刺。
書中小人國、大人國里離奇古怪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格列佛的慧骃國之旅。在慧骃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人們更不理解它的含義。他們不懂什么叫“懷疑”、什么是“不信任”,一切都是真實、透明的。在它們的國度,統治者“慧骃”居然是我們平常見到的“馬”,它們擁有人類的種.種美德和理性,它們善良、誠實、自強……而奴隸竟然是桀驁不馴的人類!那里的“人”卑鄙齷齪,貪婪好斗,好吃懶做,有著難聽的名字:野胡。我很羨慕格列佛能有幸到令人追求和向往的世外桃源———慧骃國,結識了有仁慈、誠實的慧骃,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在慧骃國,你根本不需要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但在現實世界,我們的老師和父母從小就告誡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受騙。因為有太多我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卻時常發生: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拐賣兒童牟取暴利,有人利用好心人的幫助進行敲詐,有人甚至為了金錢而拋棄自己的親生父母……在平時生活中,當遇到有難之人需要我們伸出援助之手時,我卻遲疑;當我需要別人幫助時,我又不敢接受。這既妨礙了我去關愛他人,同時也錯過了別人的無私幫助。它讓我的內心感到十分痛苦和矛盾,這難道不是現實世界中一種悲哀嗎?
我期盼著有一天我們的生活氛圍會和慧骃國一樣,我們的眼中不再有疑慮,我們的社會只有真誠,沒有虛偽。
讀格列佛游記有感簡短篇6
一天,我在家中看了一本名叫《格列佛游記》的書,這本書寫的非常精彩,讓我這個“書蟲”難以忘懷。
當我看完了第一卷——小人國游記后,不得不承認作者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格列佛與利利普特人1:12的大小比例在全卷中從未出過一點差錯。我在看的過程中還不斷的想象如果我身邊真的有幾百幾千個不足六英寸的人,那該是怎樣的情景呢?當我看完簡介再一次細讀時,還讀出了一種諷刺英國統治階級的味道呢!
當第二卷大人國游記被我讀完后,我發現它與第一卷適成對比,格列佛來到大人國,比例就倒了過來,成了12:1。并且,我還感覺到作者很細心,不論是哪一卷,內容中的數字總是如此的精確。我還從簡介中了解到第二卷還是諷刺英國統治階級,但不正面去諷,而是大說反話,借大人國國王的口加以無情的攻擊。這時,我心想:“以前的統治階級真得很腐敗啊!
當第三卷的最后一個字也被我讀完后,我又覺得第三卷十分科幻,“飛島勒皮它”、“巴爾尼巴比”等游記(第三卷由五個游記組成)妙趣橫生??茖W院中的人有的想從黃瓜中提取陽光,有的想把冰煅燒成火藥,還有的想軟化大理石做出枕頭和針氈……笑話實在很多,常常讓我咧開了嘴。并且,第三卷也讓我明白:長生不老也并不好,做人就要一步一個腳印,在有限的生命內做有意義的事才行。
終于,我把最后一卷也看完了。我覺得最后一卷中的慧骃(指的是馬)們都十分節制、勤勞、熱愛運動,并且,它們都非常的善良。在慧骃國里并沒有表示罪惡的詞句,因此我覺得這個國度中所有的慧骃都很和氣,彼此之間的友誼肯定一直存在著。讀著讀著,我開始在心中想:“如果我就在這樣的國度里,那該是怎樣的情景呢?”
《格列佛游記》被我讀完了,我覺得整本書的情節都十分有趣,便情不自禁的感慨道:“作者的想象力可真豐富啊!竟然能用如此生動有趣的文字表達對當時腐敗的英國統治階級的批判!”
讀格列佛游記有感簡短篇7
星期五,我研讀了英國著名文學家斯威夫特的著作《格列佛游記》,感觸頗深。
《格列佛游記》,以第一人稱口吻講了一位旅行者在航海中因事故所發現的一片片新大陸以及在這些奇怪地方的見聞、經歷。這篇貌似童話的小說,實際上刻薄地諷刺了英國,乃至全世界的社會軟肋,成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諷刺小說之一。
我將這篇小說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格列佛在小人國的奇遇;第二部分,寫格列佛在大人國的.奇遇;第三部分,以對飛島的描寫為中心,對于勒皮他、日本等國的所見所聞;第四部分,是格列佛被拋棄在了一個馬國之后的經歷。
《格列佛游記》到底怎樣個諷刺法?我把故事講給大家聽。
讀格列佛游記有感簡短篇8
大家都知道,這本書最鮮明的特點在于諷刺,我仔仔細細的讀了這本書,準備和大家分享我的感想,這是第一部分小人國,每一段為我發現的諷刺點。
格列佛,原本是一名醫生,卻異常喜歡航海,在東渡印度航行中船遇險被礁石撞碎了,它隨著海浪漂流到了小人國。那里的居民身高僅六英寸,但都是出色的數學家。格列佛漸漸學會了交流,也被小人國的居民帶到了皇宮,他欣賞到了繩上跳舞比賽一種很可笑的選拔高官的方式,比賽中,大臣們一張張滑稽的嘴臉盡顯其中,作者用不動神色的筆調諷刺了英國的政治現狀。
小人國國內黨派爭奪十分激烈,國外又有強敵入侵,這時格列佛憑借自己的力量化解了危機。作者這時借用了小人國內高跟黨與低跟黨兩派之間的斗爭,使我產生了一種感慨,這兩大黨派之間的勾心斗角是不是太世俗了?我最看不起的就是假惺惺的人,其內心陰險,狡猾,作者在這里正想表達他對英國現狀的不滿。另一方面,格列佛也是一個講原則的人,因為他毅然拒絕了消滅布萊夫斯基。
文章第四章講了小人國的風俗,細細讀來,作者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用詞都別有深意。顯然,小人國的法律、教育和用人制度都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其實法律、法制對人是一種激勵,而不是單純的懲罰。只是一味地懲罰,并不能消除犯罪的根源。閱讀此章的人很快就知道,這里對英國的法律、社會和風氣進行了批判。
小人國的政壇更是充分揭露了論亂的秩序。許多職位只是空有頭銜,沒有實質的作用,腐敗的令人憐憫。作者壓抑直映心中的憤怒,卻宛然道來整篇故事,行云流水,更添我心中的悲傷。
最后一點也是全文的結尾,格列佛盡管立下了大功,但只因后來的幾件事得罪了國王,而被國王刺瞎了雙眼??墒翘旃髅溃尭窳蟹饍e幸找到了離開利立浦特的方法,經歷一些困難后終于安全回到了自己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