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讀后感450字
寫讀后感可以讓人們了解到不同讀者對同一本書的感受和評價,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是否全面深刻。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伊索寓言讀后感450字,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伊索寓言讀后感450字。
伊索寓言讀后感450字篇1
今年,我讀了一本名叫《伊索寓言》的書,書中有許多小故事,小故事的最后都會有一句感想。最讓人我流連忘返的是《公雞和珍珠》這個故事。
有一只公雞肚子而得咕咕叫,他難以忍受饑餓,便到糞堆里找吃的,也許有什么蟲子,他用爪子飛快地扒著用嘴巴東劃西找,扒著扒著,扒出一顆閃著光芒的珍珠,公雞問:“你怎么跑到糞堆里去了?!薄澳隳茏鍪裁?有用嗎?”“我能值很多錢呢!”公雞把它拾了起來看了看,又把它扔了,說:“你又涼又硬,除了會發光,什么都做不了,還不如一粒米好吃呢!”說完,公雞轉頭到糞堆中扒起來。實實在在找點能填飽肚子的吧!
珍珠被公雞扔到一邊,自己呆在那里,雖然公雞不理,但他一點也不在乎因為總會有人要他。
過了一會兒,一個路人見到了珍珠,高高興興地拿走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你想要什么東西自己知道,不能為了貪小便宜,而失去自己最需要的。
伊索寓言讀后感450字篇2
寓言是一顆魔豆,雖然小,卻能長成參天大樹。寓言是一根魔杖,雖然短,但能變出許多有趣的東西。
在《伊索寓言》這本書中,全是一個個短小故事。但是,每個故事里都講著不同的深刻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龜兔賽跑》。
兔子和烏龜賽跑,兔子嘲笑烏龜的步子慢,但是,烏龜笑了,說總有一天它會跑蠃兔子。它們馬上開始了比賽。烏龜拼命地爬,一刻都不停止。而兔子卻一個箭步沖到前面,并一步當先。看著烏龜被拋在后面,兔子心想,比賽太輕松了,自己先睡一覺也能蠃。它坐在樹下,睡著了。烏龜卻堅持爬行,它慢慢地超過了兔子,成了冠軍。
這個故事講了一個道理,穩步向前者,往往能獲得最終勝利!
現在,你們想知道我為什么喜歡這個故事嗎?告訴你們,其實我也有這樣的經歷哦!
我在上四年級時,數學成績一直不是很好,考試老是考不到分數線以上。有同學就笑我:“我一次考試成績,抵得上你兩次考試成績?!甭犃诉@話,我無地自容,暗下決心:我五年級一定考個好分數給你們看!在暑假的時候,我狠下功夫,認真預習五年級數學。有好幾次我都想放棄。但我的決心卻給我不斷地加勁。堅持不懈的努力換來了好的結果!我的數學兩次考試都在平均分以上!我回想起當時的場景,都為自己而自豪!
上面的事情告訴我們,只要不斷努力,就會有好的結果!
伊索寓言讀后感450字篇3
今天,我讀的是《伊索寓言》中的《螞蟻》。
螞蟻在我心中是個勤勞快樂的小昆蟲,但是在這個故事里卻是個貪心的小東西。還是讓我把這個故事中的主要內容來講一講吧。
古時候,螞蟻也是人。它們以種田為業,很勤勞但是也很貪心,一看到別人有什么東西就想占為己有。它們用糧食換來別人的珠寶,后來又偷偷將糧食拿了回來,那些人沒了糧食有的竟餓死了。萬神之主宙斯看到它們那么貪心很生氣,便將它們變成了現在叫做螞蟻的小東西。但是它們形狀改變了習慣卻依舊,還是到處搜集東西運回自己的住處。
看完了這個寓言故事,又看到后面說:天生的壞人即使受到最嚴重的懲罰,本性也不會改變。我想小螞蟻看到這個寓言一定會抗議的。
也許有很多人很貪心,但他們不是天生就是壞人,只要我們盡力去幫助他們,他們一定會在正義和善良面前感到羞愧的,可能從此也會變成一個好人了。我們可以用真誠善良去感動一些人,我想,這個世界一定會更美好!
伊索寓言讀后感450字篇4
最近,我看了很多課外書,其中最喜歡的是《伊索寓言》,它的作者是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伊索。每當我有空時都會抱起這本書,細細地品讀。
這本書包含著近三百篇寓言故事,短小精悍,人物形象鮮明,都蘊含著深刻的人生道理,值得我們認真地品味。比如《小蟹和母蟹》告訴我們在指責別人之前,要先檢查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確;《烏龜和兔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弱者經過奮發圖強也能戰勝比自己強的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螞蟻和鴿子》,一只勇敢的螞蟻決定到森林那邊旅行,走著走著口渴了,想到池塘里喝口水,不小心掉落到水中,命在旦夕。樹上的鴿子扔了一片葉子下去,小螞蟻爬到上面去,最后得救了。它非常感激鴿子的救命之恩。過了一段時間,螞蟻準備返程時,突然看見一個獵人正準備用箭射曾經救過自己的那只鴿子,小螞蟻靈機一動,狠狠地咬了一口獵人的腳趾。射出的箭偏離了,鴿子被驚醒了,立即展翅高飛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要銘記他人對你的好。
小動物都知道如此感恩,我們人類不更應該如此嗎?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感恩父母的,他們為我們日夜操勞;感恩老師,他們為我們辛勤的付出;感恩同學們的互相幫助,銘記他人對我們的好。
《伊索寓言》這本書讓我愛不釋手,教我懂得了很多生活中的道理。
伊索寓言讀后感450字篇5
學了《伊索寓言》這篇課文后。每當我捧起語文的時候,就會愛不釋手的翻到那一課。其中,我最喜歡看《蟬和狐貍》這個童話故事。
《蟬和狐貍》這個童話故事主要講了:一只蟬在大樹上唱歌,狐貍想吃蟬,便設下了一個圈套。他故意站在蟬的對面,贊嘆道:"您的歌聲多么美妙!您真是個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來讓我見識一下您那動聽的歌喉嗎?”蟬察覺其中有詐,就摘下一片樹葉扔下來,狐貍以為是蟬,猛地撲了過去。蟬對狐貍說:"朋友,要是你以為我會下來,那就大錯而特錯了。自從看到你的糞便里摻雜著蟬的翅膀,我對你就懷有戒心了?!?/p>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類似的事。就在幾個星期前吧,我奶奶碰到一個賣“金子”的人。那個人說他本來一個“金子”要賣5000元,但他好像跟我奶奶有緣,所以賣給我奶奶只要4500元。奶奶聽說這些人專門騙像她們這樣的老人。奶奶靈機一動,對那個人說她沒帶夠那么多的錢,要回去拿錢,然后趁機甩掉了那個說賣“金子”的人。
看了這個童話故事以及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我明白了:我們要從別人上當的基礎上總結出經驗,才能讓自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