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艾青詩選讀書筆記
《艾青詩選》,是近代詩人艾青的詩歌選集,他的詩歌通常都是富“五四”戰(zhàn)斗精神和飽滿的進取精神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二艾青詩選讀書筆記大全,歡迎閱讀和分享。
初二艾青詩選讀書筆記篇1
一縷風,從遠方吹,混著木質的芬芳和醉人的書香,令人滿心愉悅。書籍里一個個字沉淀著各式各樣的故事:有鐵馬冰河的壯闊氣勢,有胡風邊沙的駝鈴回蕩,有青排闥的田園休閑,有感天動地的情意濃切……這些都使人沉醉于書中。
魯迅說:“讀書如打麻將,真正愛麻將的人,不是在乎贏錢輸錢,而是摸著麻將的感覺。”其實,真正愛書的人也是如此。我覺得,讀書重在心境。一片陽光,一品茗茶,一本反復翻過已有幾分雜亂的老書,坐在陽臺旁的靠椅上,聽著樹葉的沙沙響,足矣。
在那些有著紛繁復雜裝飾的書中,我一眼就相中了你。你的外表十分樸素,甚至能夠說是有些舊了。然而,我就是被這樣的你,所深深的迷住了。
一個溫暖卻略顯燥熱的午后,我與你有了第一次相約。拂去你表面的塵灰,你露出了清麗的模樣——一株枯樹,幾只飛鳥,一葉小舟,一座高。你就是你——《艾青詩選》。
你的故事很清新,像是干凈的春日枝頭悄悄探出的嫩綠枝芽。同時,你又溫暖的,讓我在閱讀時,連呼吸都不忍過重。
你就像一場及時雨,滋潤了我那浮躁不安的心。那看似波瀾不驚的行,卻是一列翻越嶺的綠皮火車,在那外表安靜的車廂里,我能夠看盡人生百態(tài)。微微的酸甜苦辣,讓我受益匪淺,于是我在讀書筆記中留下了你的足跡。我如饑似渴的汲取著其中的水分,滋潤我荒蕪浮躁的內(nèi)心,讓它開出一朵清麗的花。
爾后的日子里,我又在晴朗的午后,牽著你的手坐在窗前。我看到了那名為《礁石》的組詩,這首詩讓我溢滿水的心,搖晃著,將那晶瑩的水珠從眼睛里潑灑出。
你說: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地撲過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沫、散開……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的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著微笑,看著海洋……。這首詩讓我更不舍得離開你。我眺望窗外,天空已微微泛黃,太陽已失去了些許的光澤。閉上眼睛,仿佛我也聽到了在很遠很遠的地方,海浪撲打礁石的聲音……
以微笑的方式生活,無論你遇到多大的困難與挫折,無論你是一個人還是一個民族。這也許是《礁石》給我的最深刻的啟示吧。
感激你教會我如此之思,我又想起了遇見你的那個午后,也忽然想起一句安意如的話:“邂逅一首好詩,如同在春之暮野。”
書香余韻。因為書,因為《艾青詩選》,我的青春不再蒼白,我的人生從此詩意。
初二艾青詩選讀書筆記篇2
我閱讀了《艾青詩選》,淡色的封面,配上一副土黃色的插畫,畫中有一顆生長在溝壑中的一顆綠樹,很引人矚目。
翻開書,第一首詩便是《當黎明穿上了白衣》,艾青用最簡潔的語言,描繪著最生動的畫面,一下就吸引了我。慢慢地,這一本書也讀完了,讀完后心中仿佛有一片陰云籠罩,有一股淡淡的憂傷。想到艾青生活的那個年代,那時戰(zhàn)亂紛紛,中國人民被日本人的鐵蹄踩在腳下,可艾青毫不畏懼,把國家放在第一位。他能成為一個偉大的詩人,這不是偶然的。他放棄了自己熱愛多年的繪畫,握起了寫詩的筆。艾青像魯迅先生一樣,用筆作槍桿,用字作子彈。這樣的人,怎能不叫我們敬佩呢?
艾青用筆寫下詩歌,激勵著中華民族勇敢的站起來,正如《吹號者》中所說“我們的吹號者,以生命所給予他的鼓舞,一面奔跑,一面吹出那短促的、急迫的、激昂的,在死亡之前絕不中止的沖鋒號……”作為當代的中學生,我們身邊沒有炮火,耳邊沒有槍聲,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我們也應該像艾青一樣,把國家放在第一位。“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為祖國的發(fā)展與進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初二艾青詩選讀書筆記篇3
圖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個暑假假期,學校要求我們讀《艾青詩選》這本書。經(jīng)過幾天的閱讀,我也頗有感悟。
初中有許多他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悟,抒發(fā)了他強烈的愛國情懷。他表達情感的方法非常直接,運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就將它深厚的感情表達了出來。從中我感受到了她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以及對光明的追求和渴望。
艾青的詩能使人振奮起來。他的詩會激勵人們怎么樣去做。他告訴我們,不能揮霍青春,把握好青春的美好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不要太過于注重其他人的看法。這樣積極向上的詩出自于艾青之手。
但他的詩也總能讓人體會到一絲深沉,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就是最能凸顯出他這一情感的小鋪墊了。他很熱愛祖國的一切祖國的土地,祖國的人民,他想讓國家富強起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的愛國精神,簡簡單單的從他的文字中流露出來,總是讓我驚嘆不已。明明就是平平無奇的幾個文字,為什么他寫出來就那么容易讓我深有感觸。
原來是因為我也有一顆愛國之心。現(xiàn)在通過他的詩,我體會到了這一點。身為中國的青少年,我們必將擔當重任,我定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最好的自己!
初二艾青詩選讀書筆記篇4
“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詩人呀,也應該拂去往日的憂郁,讓希望蘇醒在你自己的久久負傷者的心里。”
——《艾青詩選》《復活的土地》
《復活的土地》雖然篇幅短小,卻是一首真正的大詩。這首詩,作者以渾樸莊重的語言將中華民族覺醒的樣貌迎接新中國到來的喜悅之感充分的體現(xiàn)出來。
在這首詩寫下的第二天就爆發(fā)了戰(zhàn)爭,這是詩人多么真切的預感。
艾青由一個貧苦婦女的乳汁養(yǎng)育長大,自小就濡染了農(nóng)民的憂郁,在抗戰(zhàn)爆發(fā)之后艾青立刻投身解放戰(zhàn)爭中,用詩歌訴說著中華民族的苦難。他也十分關注民族的命運,所以才能夠預兆中華民族命運。
《復活的土地》的前三節(jié)看似是作者在描繪春天萬物復蘇,辛勤勞作,百鳥之鳴的景象。實則是在以春天的到來隱喻著中華民族即將覺醒的事實。前三節(jié)的語言風格十分的寧靜愜意,但是在后兩節(jié)中作者充分的展現(xiàn)出人民對中華民族覺醒的渴望。
“復活的土地”講的不僅僅是土地因為春天的到來而復蘇,而覺醒。更多的是將土地比喻成中華民族,在這首詩里,作者更想要體現(xiàn)的是復活的中華民族將要覺醒。詩人對中華民族的感情猶如個體對土地的感情一樣深厚,一樣親切
《艾青詩選》的語言在解放前是詛咒黑暗,向往光明。訴說著中華民族的苦難與人民的苦難。解放后,依舊歌頌光明,同時思考人生。而且內(nèi)容更廣泛,思想更渾厚,情感更深沉,手法更多樣,藝術更圓熟。
艾青的詩,不是簡簡單單的形式化和概念化,而是通過一些具體描寫來體現(xiàn)出自己內(nèi)心真真切切的愛國情懷。
我愛艾青的詩,愛那樸實莊重的語音;我愛艾青的詩,愛那渴望光明的情感;我愛艾青的詩,愛那心系民族的博大胸懷。
艾青不是一位清高的詩人,他也從不標榜自己。他是追求自由,保持個體特性的,他是一位擁有自由感的詩人。
初二艾青詩選讀書筆記篇5
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一段有骨氣的光陰,都在艾青的筆下?lián)]灑的淋漓盡致。
慈母深深情,乳兒記心懷——《大堰河我的保姆》。這是一首感人的抒情詩,這首詩描繪了大堰河為作者付出的辛勤及自己一生的悲慘命運。結合作者的背景看,大堰河更像是一位親生母親,每天洗衣做飯,曬谷,打掃,干著做不完的農(nóng)活。在作者受傷時給予撫慰,替作者醫(yī)治包扎。可他并沒有喊過累叫過苦,只因她深愛著自己的乳兒,默默地為他付出。她一生都含著笑,直到墜入死亡的深淵,她流淚了,卻只是因為乳兒不在身旁。作者把大堰河比作大地的母親,對大堰河深切的思念淋漓盡現(xiàn)。讀艾青的詩,我感受到拳拳的真情與深深的思念。
士兵的生命是屬于戰(zhàn)爭的——《他死在第二次》。這首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士兵抗戰(zhàn)受傷后再次奔赴戰(zhàn)場,把生命交給戰(zhàn)爭的全過程。這首詩歌的字字句句都是對祖國的滿腔熱情,其中有一句話:“一個士兵是必須在戰(zhàn)爭中受傷,傷好了,必須再去參加戰(zhàn)爭。”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是個死循環(huán),并不公平。可我卻認為這是一種面對戰(zhàn)爭毫不畏懼的勇氣、一種為國家做貢獻的途徑。其中兩個必須,是下了多大的決心,生死不過在一念之間,又是什么?能讓這個士兵養(yǎng)好傷后又重赴前線,戰(zhàn)死也無悔呢?是被迫?不,這是一種“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邊山”的信仰!讀艾青的詩,我感受到拳拳赤子之心。
讀艾青的詩,悟出許多道理,更貼切的了解舊中國,讓人的靈魂,不,連肺腑也受到震撼!
初二艾青詩選讀書筆記篇6
翻開《艾青詩選》,可見艾青用筆緩緩地書寫著人民、土地和太陽。他圍繞著這些最平常的事物,在黎明醒來,向著太陽創(chuàng)作。
有人說,艾青的詩是憂郁的。不錯,只看幾頁便可感受到他筆觸間淡淡的傷感。《向太陽》中的昨日之“我”帶著滿身傷痕行走在風沙中,被關在精神的牢房里獨自高頌自由。這是大家口中所說的“憂郁”。但他的愁緒是敢于直面中國所受的種種苦難,真情地關注廣大的勞動人民,為民族和祖國的經(jīng)歷傷感所產(chǎn)生的,卻沒有因此而郁郁寡歡。
他跟著光,用筆作為火把,指引人們?nèi)ヌ綄す饷鳌H藗兏猓絹碓蕉嗟幕鸢褧揭惶帲饷⒕蹟n到一起。光芒不斷地跳躍著,躥動中帶著積蓄已久的力量。然后太陽從昏暗的地平線處出現(xiàn),帶領著人們看清世間的美好。但事實上,那是人們自己心中的那道光,支持著我們看到升起的太陽。
而生活中也是這樣,沒有什么堅持不下去的事,只要心中有光有希望,最終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們的希望真實地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正所謂,滿懷希望就會所向披靡。
初二艾青詩選讀書筆記篇7
一提到艾青,我們都會不禁想到一句詩:“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作為“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詩歌中出現(xiàn)最多的意象之一。
艾青的詩蘊含著真摯的愛國情懷,他對于土地的熱愛在詩歌中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三四十年代時,在祖國被日寇侵略的那個年代。數(shù)不計的英雄為國捐軀,而艾青用他深情的詩歌來表現(xiàn)對祖國的愛。
他的第一首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給予大堰河一個勤勞、善良的形象,將中國農(nóng)民受盡蹂躪的痛苦展現(xiàn)在詩中。他心中聯(lián)系著農(nóng)民的命運,與他們共同反抗。在《九百個》中,以陳勝吳廣起義的故事,看出人民的覺醒與反抗。
當然,艾青的詩還飽含著他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之前,艾青在監(jiān)獄中,憧憬著光明與理想。他將這種情感,都賦予了“太陽”這個意象。太陽,光明的寓意。歌頌著抗日給民族帶來的新生。
里面也有著艾青對親人的思念。《我的父親》中,艾青帶著滿腔幻想與熱情,騙取了他父親的同情,離開了村子,流浪漂泊。當被關進監(jiān)獄時,他父親哭到了天亮。但艾青還是又一次離開村子,直到他父親離世……
時光流逝,但詩情不會逝去。《艾青詩選》里呈現(xiàn)著慷慨激昂的歷史,一樣會浸潤自己的心靈。
初二艾青詩選讀書筆記篇8
她含著笑,切著冰屑悉索的蘿卜,
她含著笑,用手掏著豬吃的麥糟,
她含著笑,扇著燉肉的爐子的火,
她含著笑,背了團箕到廣場上去曬好那些大豆和麥子。
這段詩句,選自著名詩人艾青先生《艾青詩選》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這一詩篇。
初聞此詩,還以為大堰河是詩人故鄉(xiāng)的一條長河。而后查資料,得知了她乳母的身份,卻又覺得這詩多了幾分悲涼。
詩人以墓的凄涼入筆,寫到大堰河無微不至的關愛,大堰河就像旋轉的陀螺一般每天忙個不停:她要搭好灶臺生火做飯,補好兒子破舊的衣裳,包扎兒子受傷的手掌……在幫傭時,她還要洗全家的衣服,切冰屑悉索的蘿卜,掏豬吃的麥糟,曬大豆和小麥……但即便這樣忙碌,她也依然擠出時間,用她寬厚的手抱起“我”,愛撫“我”。我發(fā)現(xiàn),她是中國大地上最辛勤的勞動婦女,一個最慈愛的老母親。
再往后讀下去,在知道身為童養(yǎng)媳的大堰河,在舊中國社會的黑暗里,承受了多少殘酷的凌辱—丈夫的打罵,繁雜的勞動和孩子的離開接踵而至。她只能“含著笑”,沉默著,堅韌地面對這個世界。她渴望在死前喝上她乳兒的喜酒,可她還尸骨未寒,乳兒就已經(jīng)進了監(jiān)獄。雖然在艾青先生的詩中,她是真摯的、熱情的、勇敢的農(nóng)婦,但她依舊沒能逃脫被黑暗社會逼死的結局。
艾青先生的詩句,全詩并沒有明顯的押韻,各段的句數(shù)也不盡相同。語句都并非用華麗的詞藻堆砌,卻顯得格外樸實,真切。他從平凡的生活中提取的意象,都因為他如大堰河般的樂觀、勇敢而顯得奔放赤誠。現(xiàn)代許多無病呻吟的詩人,用寡淡、庸俗的語言描寫著他人的苦難,但他們身在苦難之外,心態(tài)毫不波動,顯得一切告誡和勸慰都那么蒼白無力。所以艾青先生正因為經(jīng)歷過這一切,才能寫出那種切身的苦難。他的所有詩中,都用著最樸素、單純.
初二艾青詩選讀書筆記篇9
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動搖和改變的,比如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比如在心中始終保留著某些敬仰的人或者身邊親友的位置。無論歷經(jīng)世事滄桑,無論是歲月無情飄起,堅如磐石,這是我讀《艾青詩選》的最大感觸。
《艾青詩選》這是一本令人難忘的詩集,就像一部電影似的傳出了愛情的一生,一首首詩包含了一段段情,譜寫著他對祖國對大陸最深沉的愛,鐫刻著他對光明隊希望最真切的渴望。這本書仿佛將我?guī)У搅怂氖澜纾切┛此茦銓嵉脑捳Z,卻一次次的震撼我的內(nèi)心。
艾青的詩似乎就是那么的富有魔力,在讀《鐵窗里》的時候,仿佛是自己被囚禁通過唯一的窗,眺望了昔日的陽光,哀嘆封建的時代,懷念著過去故鄉(xiāng)以及遠方。
我喜歡艾青的詩,因為他用他那獨有的意象描繪出的希望,臨摹出向往,勾勒出祖國最美的模樣,他用他那最有力的筆尖抨擊著時代,諷刺著黑暗怒吼著敵人侵犯祖國時的狂妄。我喜歡艾青的詩,因為他那樸實的語句,激昂的語調,太陽般的溫暖,以及大地般的咆哮,他的詩或許憂郁,也或許豪放,但每一首都是意味深長。
我喜歡他的詩,因為我和他一樣深愛著祖國的土地和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