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一年級讀書筆記300字
法布爾的《昆蟲記》是昆蟲學家的觀察手記,科學史中一部經典作品,它不但科學嚴謹,而且文采超群,也為法布爾贏得了“科學詩人”的美譽,《昆蟲記》被選為中國人教版初一下學期學生必讀課外書目。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昆蟲記一年級讀書筆記300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昆蟲記一年級讀書筆記300字精選篇1
《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我覺得 《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 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 《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自從我讀過法布爾寫的《昆蟲記》后,就深深地被它們震驚了.
昆蟲記一年級讀書筆記300字精選篇2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生物學家法布爾耗費畢生心血所完成的一部昆蟲學巨著。法布爾出生在法國鄉下的一個小村莊里。他從小就喜歡大自然,他愛水里的魚,愛五彩繽紛的貝殼,愛那飛來飛去的昆蟲,幾乎每天都要來小河邊玩耍。
有一次,他在河邊玩,看見了許多美麗的貝殼,便全部拾起來放到口袋里,把口袋塞得鼓鼓的。回去后被父親發現了。結果挨了一頓揍。母親道:“一天到晚只知道拾些沒用的東西塞滿口袋,甚至撐破了。
以后還有什么出息,快把它們扔了!”法布爾來到垃圾筒旁扔又不舍得扔,父親見了用手使勁打了一下法布爾的小手才迫不得已松開。但是這次經歷并沒有打消他對世界的好奇心,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昆蟲的熱愛,反而更加堅定,最后成為一名偉大的昆蟲學家。法布爾懷著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五十余年深入到昆蟲世界中,用畢生的精力對昆蟲的種類、習性乃至覓食、婚俗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實驗,真實細微,詳細地記錄了昆蟲的本能特性,讓當時的人們掌握了昆蟲的第一手資料。法布爾以蟲寫人,用蟲性反觀社會人生,睿智的哲思躍然紙上。
法國著名戲劇家羅斯丹曾給予這樣一個評價:“這個大科學家想哲學家一般思,像美術家一般看,像文學家一般寫。”因此,被法國科學界、文學界授以“昆蟲世界的維吉爾”之稱并成為了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之一。遺憾的是評委們還沒來得及做出最后的決議,這位“昆蟲”偉人就與世長辭了。但他留給人們一筆巨資——《昆蟲記》。
雨果稱他“昆蟲界的荷馬”。羅曼·羅蘭稱他“掌握田野無數小蟲子秘密的語言大師”。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昆蟲的幾何學》。“幾何”不是數學中常用的名詞嗎?怎么會出現在這里?我懷著疑惑的心情讀了下去。
原來卵石蜂在卵上筑巢前,會先建一座完美的幾何小塔。他們從路面上最堅硬的地方刮下粉末再拌上唾液制成沙漿,為建筑物更加牢固,為節省水泥在沙漿凝固之前會在里面拌上細小的碩石,讓建筑看上去更加美觀。而修建時,正常的圓形輪廓線有弊,使用的話會使建筑物喪失平衡性。于是呢?昆蟲建筑大師就對現有空間進行了修改,克服了這一點。
黑胡蜂制陶十分高級。形狀為圓拱突肚形,類似東方的亭子和莫斯科克維耶那大教堂。圓拱頂的頂端有個開口,這是為幼蟲吃毛蟲時送入的通道。當糧食滿了,一粒卵幼蟲懸掛在窟窿時,這間蜂房喇叭就會被一塊黏土塞起來。
通常黑胡蜂用拌了泥漿的碩石來裝飾圓屋頂。封口黏土上放一塊扁平的石頭或小蝸牛來裝飾,使建筑顯得格外高雅。這就是昆蟲的幾何學。小小的蟲子竟能建造出這么偉大的工程,真是個奇跡,讓人折服。
《食素昆蟲》也是,《昆蟲記》中名篇之一。人們懂得吃,昆蟲也懂。但人們對食物十分講究,昆蟲卻沒這個限制。食肉昆蟲有:金歩甲、節腹泥蜂等。
素食昆蟲有:黑刺李象、色斑菊花象、榛子象、燕尾草象等。也許這就是它們同人類的區別。這是一本科學與文學結合的典范的書。雖然歷經百年,但至今是一座無人逾越的豐碑。
昆蟲記一年級讀書筆記300字精選篇3
《昆蟲記》是法國杰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著名作家巴金說:“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爐,以人性察看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作者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成果和經歷用散文的形式記載下來,以人文精神統領在自然科學的復雜實據,蟲性,融,使昆蟲世界成為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學形態,將區區小蟲的話題書寫成層次意味,全方位價值的巨制鴻篇,這樣的作品在世界上誠屬空前絕后。沒有哪位昆蟲家具備如此高超的文學表達才能,沒有哪位作家具備如此博大高深的昆蟲學造詣。若不是有為如此頑強的法布爾,我們的世界也就永遠讀不到一部《昆蟲記》了。
說我們幸運,還有更深的道理。法布爾之所以頑強,是因為他有著某種精神。如果他廢棄了,喪失了自己那種精神,這世界同樣不會出現一部《昆蟲記》。
《昆蟲記》中對昆蟲的細節描寫更是令人不得不佩服法布爾超人的察看力,如蟬和螞蟻乞討糧食時的狼狽形相:“螞蟻站在門檻上,身邊擺放著大袋大袋的麥粒,正調過臉去背對前來乞討的蟬。那蟬則伸著爪子,唔,對不起,是伸著手。頭戴十八世紀寬大撐邊女帽,胳膊下夾著吉他琴,裙擺被凜冽寒風吹得貼在腿肚子上,這就是蟬的形象。”這段乞討的描寫真是惟妙惟肖。
更令人贊嘆的是,法布爾對昆蟲倒掛姿勢的描寫:如在金屬籠子里,椎頭螳螂的幼蟲停在一個地方后姿勢始終如一,毫不改變。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鉤住網子,后背朝下,紋絲不動,高高掛在籠頂,四個懸點承受著整個身體的重量。倒掛棲駐姿勢是如此艱難,然而蒼蠅的倒掛姿勢卻截然不同。蒼蠅雖然也抓掛在天花板上,但是它總要抽出時間松弛一下,隨便飛一飛,操起正常姿勢走一走,肚皮貼地,肢體舒展開曬曬太陽。法布爾對昆蟲的描寫,真是過細入微,令人贊嘆。試問一下,那個人沒看到過蒼蠅倒掛的姿勢,但又有誰去注意它呀?但法布爾在《昆蟲記》中對上千種昆蟲進行了過細入微的描寫,這也正是法布爾的成功之處。
然而,法布爾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面臨著兩大難題:一是“偏見”,二是“貧窮”。法布爾勤奮刻苦,銳意進取,從農民后代變成一位中學教師:中學教書二十余年他兢兢業業,同時業余察看研究昆蟲及植物,發表過出色的論文。盡管如此,他想“登上大學講堂”的夢想始終沒有實現,開辟獨立的昆蟲實驗室的愿望始終得不到支持。教育,科學界權威們,骨子里看不起他的自學學歷,看不貫他的研究方向。這種漠視與某些人的虛偽,庸俗,妒嫉心里合拍,長期構成對法布爾的偏見。法布爾生在窮苦人家,靠自己打工,讀完了小學,中學;成年后只靠中學教師的工資,要后七口之家的生活,前半生一貧如洗,后半生勉強溫飽。然而,宣布而沒有向“偏見”和“貧困”屈服。他依然勤于自修,擴充知識儲蓄,保持不懈地察看試驗,不斷獲得新成果,一次又一次回擊“偏見”。他擠出一枚枚錢,購置壇,罐,箱,籠,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極了研究資料,化教書匠之“貧困”為昆蟲學之富有。
昆蟲記一年級讀書筆記300字精選篇4
當我讀到“但到了相當的高度,仍然難免后退.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不但球滾落下去,連自己也被拽下來……有時經過一二十次鍥而不舍的努力,才能獲得最后成功”的時候,我的心就像被刺了一下,一二十次,雖然不是大數目,但對于一只背著一個沉重的大圓球,經過險陡的斜坡,攀登簡直無法上去的地方的小小的甲蟲來說,卻是多么大的挑戰啊!有時,甚至可能將性命都搭上去.
多么值得我學習的小甲蟲呀!想起我以前玩電腦游戲,總是選“簡單”這一級別,跟那只小甲蟲相比,我真是無地自容了.一只小甲蟲,都知“勤奮+努力=成功”的道理.而我們呢?五年級的學生,當老師布置幾道難題時,同學們剛開始是蠻起勁的,沒過幾分鐘,就沒耐心了.這些題雖然有點難度,但是也不是困難到極點.況且,也總有做出來的人,為什么別人能做出來,而我們卻做不出來呢?那是因為我們太懶惰了,沒有上進心,只會向簡單的題目挑戰,不敢向困難的題目挑戰.
寫到這里,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如果只向容易攻克的題目,比自己弱小的人挑戰,那么,也就是永遠的弱者。
昆蟲記一年級讀書筆記300字精選篇5
里面寫到的昆蟲的品種很多;會做“圓球”的蜣螂“音樂天才”蟬、兇殘的黃蜂、“亮晶晶”的螢火蟲等.
我最喜歡的就是母甲蟲,并不是因為它有著美麗的外表,而是因為它對孩子的愛.它的卵是放在梨的最厚部分,這里的材料粘得很緊,只有少許的空氣.這樣,它的卵就會被悶死在里面.因此,母甲蟲為了不讓它可愛的小甲蟲受到死神的威脅,就想出一個很好的辦法,預備一個墻壁薄薄且精致透氣的小房間,讓它的孩子居住.其實,梨的中央也是有少許空氣的.但是,對于柔弱的小蠐螬來說,那還是遠遠不夠的.等它到中央吃食物的時候,已經是很強壯了,對于稀薄的空氣已經完全適應了.母甲蟲為什么會想出這個聰明的辦法呢?是因為母愛!難怪人們都說:“母愛是最偉大的”.
我最討厭的則是賊甲蟲,是因為它們不靠自己的勞動來尋找食物,只會用卑鄙的手段來獲取別人辛辛苦苦找到的食物.這不勞而獲的賊甲蟲真是太可惡了!同時,我們也不能輕易的相信別人,要有警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