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范文高二
寫讀書筆記可以加深對書中內容的理解和記憶,特別是對重點內容和復雜概念的把握。讀書筆記范文高二規范是怎樣的?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讀書筆記范文高二,供大家參考。
讀書筆記范文高二篇1
《童年》一書的作者是高爾基。這部書是根據他童年的生活而寫的,是他的自傳體小說,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狀。
主人公阿廖沙四歲喪父,隨母親與外祖母來到外祖父家中,那是一個瀕臨破產的小作坊。在這個家中,阿廖少經常挨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貪婪、殘忍、愚昧充斥著他的生活,但幸運的是,他還有愛他的外祖母。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是幸運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和諧的家庭中。在這里,我們享受著被愛的滋味,不用理會那些勾心斗角,不會發生某些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折磨致死的恐怖事件。
但擁有這么多的我們卻不知道滿足,我們總是渴望更多。在我們眼里,大人們掙錢是那么容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的向他們伸手要錢。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十一歲就要去打工,可讀完《童年》后,我覺得我們應該學會珍惜,我們應該不再浪費。
從現在開始吧,拒絕奢侈,不再浪費。為了以后,為了將來,為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
讀書筆記范文高二篇2
做一個善于反思和創新的老師,“應該經常和學生商量一點教學實驗,這樣就使教學充滿了源頭活水。幫助二字很重要,幫助學生學習,就不是讓學生學習,更不是強迫、命令學生學習。”
魏書生是一個真正在實踐教育理論的教育實踐家。他點子多,辦法新穎,有實效。他工作的思路清晰,方法科學,這得益于他深厚的理論功底,并且他敢于做試驗,遇到困難不退縮,想辦法去克服和改進。教育就是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的推陳出新。
作為剛剛有幾年教齡的我,就更應該在接納前人的優秀教學手段和思想,不斷的夯實基礎的同時,一定要勤于思考,敢于實踐,,勇于克服困難。每個學生都是天使,都有閃光點,老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魏書生就是這樣一個老師,一個不平凡的教育家,他以學生為根本,以育人為宗旨的教育思想主要體現: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學兩大法寶上——所謂民主就是千方百計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幫助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所謂科學,即是從管理的角度組織教學。他靠這兩件法寶建構了卓著的實踐績效和精深的理論造詣。
他突出了一個“育人”和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從時間上,突出“事事有時做,時時有事做”,從空間上,突出“班級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級的人,人人有事干”。這和我們學校推行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如出一轍,使學生這一主體的各方面得以全面發展。學無止境,教育的魅力也無止境。雖然我并不從事班主任的工作,但讀了《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之后,我卻真正感受到了老師的教育魅力何在。一個教師,他的勝利青春是不能保持的,但是它可以保持職業青春。
讀書筆記范文高二篇3
這是詩人席慕容寫的一篇散文,全篇僅有二百余字。文章的好壞并不在于長短,它傳達的意境,卻深邃遼遠,令人回味無窮。“山茶花又開了”,忽然其來的第一句,直點所要開展的主題,一個“又”字,證明了作者長時以來對于“花”或者“山茶花”的關注。“潔白”與“開了滿樹”,給人以一種強烈的視覺感受,引申了所要展開的內容。“花”,給人以一種愉悅的心靈享受,它是一個畫面和時間的定格,它背后的內容很復雜,因為每一個生命,都有綻放美麗的追求——“每次,我都不能無視走過一顆開花的樹”,就是這個道理。
“潔白溫潤”是溫暖明朗潤濕而柔弱的,“潔白”象征著純潔,“純潔”是一個人的向往和追求(這是文章的文眼)。“小芽兒”是口語,讀來讓人親切,充滿了未知的幻想。“飽滿”和“綻放”,是一個成熟的過程,“越來越”、“慢慢的”是一種堅深,有種了然于胸卻不愿道出的苦痛。“半圓”、“將圓”、“滿圓”,非常形象而貼切,用一種象征的意蘊,同樣點明了一種成長的過程。總之,若花兒開了,你認真去體會,你會發覺它的過程有總有無限多的故事。“就因為每一朵花只能開一次,所以,它就極為小心地絕不錯一步。
滿樹的花,就沒有一朵開錯的。它們是那樣慎重和認真地迎接著唯一的一次的春天”,不知道為什么,看到這幾句,我的心中特別的感動,她的語言是那樣的質樸,卻又是那樣的深刻;像春日里的細流,緩緩地注入了我的心中。我不得不驚嘆于作者的才華,如:“就沒有一朵開錯的”;試想,花有開錯的時候嗎?因為對于一生僅有一次的生命,我們才必須要尊重,才不能錯過,才不能讓無情的歲月悄悄地溜走。我們是“唯一”的,每一個生命都是唯一的,你沒有理由給歲月留下蒼白印記,那些長長的拖著的背影,是玻璃般明亮擠過去的歲月,來來去去的路呵。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當我們穿越時空,用“神”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本身時,還有什么可說的?你只有愈加贊嘆于生命的美麗,屏心靜氣地再次感受于一種真切的感動——“所以,我每次走過一顆開花的樹,都不得不驚訝與屏息于生命的美麗”這段呼應了第一段,表現的就是這個意思。這是一幅立體多姿的畫面,通過對山茶花細致的描寫,著色的正是作者那顆多愁善感的心,寫出了人生的美好與追求,道出了對自然的崇敬,對生命的熱愛與不懈的追求。靜下來,我同樣驚訝于文字的力量,驚訝生命的美麗與這種明晰的感動
讀書筆記范文高二篇4
《一千零一夜》該書經過每一個小故事來說明道理,讓讀者深切領悟人生得道理。并且,道理沒有用明確得字眼來表明,而是讓你自己領悟出。
《一千零一夜》該書給我得道理有:
《國王山魯亞得故事》說明了不要輕信別人,要經過思考;《洗染匠和理發師》說明了“得人恩果千年記”,而以怨報德、忘記別人對你得恩,以“仇”來“報答”別人,這種人可恥,應該“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珍珠得故事》說明了自己做好事,別人受益,你會是最開心得一個;《一碗甘蔗汁》說明了智慧往往能扭轉乾坤;《小偷和商人》說明了“浪子回頭金不換”,只要你悔過,你得朋友和親人都會幫助你;《狐貍和狼》、《宰相和蠶豆小販》說明了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因為你對別人好,當你遇到困難時,別人也會伸出援助之手;《貓和老鼠》說明了自然得規律和本身得規律是無法扭轉,就算自己辛苦得希望可以改變,也是白費力氣。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酷;《松雞和烏龜》說明了貪圖安逸得生活,會使自己醉生夢死……
讓夢想守望你,因為夢想是創造之母,是激情燃燒得資源,誰有夢想,誰便能把潛力變成動力,而一個人得潛力到底有多少?則連自己也不知道。夢想吧,你!
讀書筆記范文高二篇5
“為誰工作”,平時很少想這個成績,且往往不禁自主地認為:“我在為學校工作,為師生服務”,所以經常覺得本人很累,受一點冤枉就有怨言,心里感到不平。讀了此書,才覺羞愧,懂得了工作是一個人的基本需求。
不只僅為了錢,為了生存,更是一種安全需求——使你的生活有安全感;
社交需求——能與別人開展交流,分享幸福,分擔發愁;
人格尊嚴的需求——可失去他人的肯定和投訴;
自我體現的需求——可充分展示本人的才能,表現人生價值。
由于工作,生活上有了保障,精神上有了支柱,生命有了意義。明白了這個道理,工作也有勁了,也能更投入更致力地去干好。由于我牢記“我本人致力工作”。
我如今的工作很辛勞,也很煩瑣:先生在校就餐的人數驟然增多,而且如今的孩子在伙食上比較挑剔。既要做到營養搭配,又要合他們的胃口,很難;老師的伙食更是不敢怠慢,他們上課很辛勞,讓老師們吃好是我應盡的責任,但是再難的事,只需用心去做,文秘網,是一定能做好的。我會珍惜如今的工作機會,認真做好本人的本職工作。經過認真地工作,讓本人生活得更好,讓本人更開心,讓生命更無心義。
我牢記“我在為本人工作”。
讀書筆記范文高二篇6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艷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云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我輕輕翻開了老人與海,讓思緒隨著老漁夫揚起的帆在叵測的大洋中遨游。
這部書講述了一個名叫圣地亞哥的老漁夫,連續八十四天一無所獲。第八十五天一大早老人獨自把小船劃出老遠,出乎意料地釣到了一條比他的船還長兩英尺的他從未見過或聽說過的巨大的馬林魚。他以頑強的毅力和過硬的技術與它周旋了兩天兩夜,最后抓住機會將它刺死。在返航途中,血腥味吸引了許多鯊魚,老人與它們進行了殊死搏斗。極度的疲勞更加削弱了缺少武器的老人的戰斗力,盡管老人殺死或重創了前面的幾條鯊魚,但夜里鯊魚成了群,搶光了老人的魚肉。最終精疲力盡的老人拖著森森白骨回到岸邊。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最負盛名的一部作品,曾榮獲1953年普利策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稱贊作者是精通現代敘事藝術,文筆有力,自成一體,這在近作《老人與海》中得到了證明。然而,我認為這部作品大獲成功的關鍵在于它刻畫了人性中永遠不能被打敗的堅強。
應對遠比自我強壯有力的對手,老人并沒有選取退縮,而是調集手頭僅有的物資為保衛戰力品與鯊魚奮力一搏。也許這一群又一群打不完的鯊魚贏了,因為它們奪走了全部魚肉,但我堅信老人永遠沒有被打敗,因為他在這場與整個大自然的惡戰中已經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無論他所處的環境多么險惡,應對的敵人多么強大,身邊的物資多么缺乏,他都沒有向命運低頭或放下為理想奮斗。我會誓死奉陪到底、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這兩句嘹亮的口號體現出了他在逆境中爆發出的可怕的巨大能量。圣地亞哥是精神上的圣者,理想上的贏家,他在這場心靈之戰中完勝!至于物質上的利益,能夠忽略不計了。
老人的鋼鐵意志讓我聯想到了體內埋藏著幾百塊彈片的作者;聯想到了慘遭臏刑的軍事家孫臏;聯想到了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又丟了手稿的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他們告訴了人們人性的強悍和生命的硬度,他們是永遠不能被打敗的英雄。
人生的道路荊棘叢生、溝壑縱橫,數不清的困難正等待著我們。應對它們我們務必拿出人類意志中最強硬的部分,毫不畏懼地前進,正如圣地亞哥所言:一個人能夠被毀滅,卻不能被打敗。
讀書筆記范文高二篇7
《三國演義》是由明朝文學大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得話本收集而成得,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群雄四起,爭霸天下得野心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吳這三國交織而成,其中,以蜀漢為主體,所以,作者對蜀漢中得主角包括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則是贊賞有加,對魏中得主要角色,曹操,則是以貶居多。
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最欣賞得人物是諸葛亮,他是一個國家得統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得忠臣。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得。
《三國演義》是我國得四大奇書之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說之一,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很重得地位,也得到了很多得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
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得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得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得栩栩如生,如:關羽得義、張飛得直、諸葛亮得忠及曹操得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得劇情融合為一體,隨著故事劇情得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為屬于章回小說,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得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得亂世之中,《三國演義》不僅是在當時有一種象征得功用,也是令一種體制得創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說得典范之一,所以,《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得好書,每閱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得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
讀書筆記范文高二篇8
拂過青春的臉龐,才悟到,人生是一種無法抗拒的前行,總是在走過一程又一程之后的一個又一個未知。或許那一段,沒有扶助的手,擁抱你的人,但我們前行的腳步依舊堅定。我知道,我夢中的山谷,一直都在。云霧繚繞。
那天,我遇見他。14歲的少年。白色的鷹帶來女孩紫煙的求助,暮夜的夢重繪紫煙的惶恐無助。夢啊夢,它時時牽絆根鳥的心緒。他聽見心中愈發強烈的呼喚:我要去救紫煙。我要去找大峽谷。我要找到大峽谷!于是,我的朋友,我目送你遠行。等待著你成長。對不起,我們不能同行,我缺少劈風斬浪的勇氣,亦不能義無反顧。為了一個夢而背離故鄉和孤獨的父親,少年蒙受無數恥笑。我懼怕他人的嘲笑,寧可將夢想慢慢磨碎,仔細藏掖著,不愿嶄露。我怕前行的風暴,怕旅途的孤寂。我閃閃躲躲,逃避他人的眼神他人的態度。我寄生于別人的贊同。
“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確,朦朧如霧中之月,閃爍如水中之屑”。前方使得少年興奮、如癡如醉。前方的未知撩逗著少年的心思,使少年不知疲倦地走著。在去“青塔”的途中,他變得堅韌。在“鬼谷”,他開始倦怠、懷疑。在“米溪”,他喪失斗志。在“鶯店”,迷失方向。當他厭倦了墮落,追悔過去,而米溪的一切美好已不再屬于他。我看著少年一路走來,眼中噙滿了淚水。我知道他的艱辛,他的牽絆,他的苦悶。我的朋友,我的少年。我怎么忍心看你沉淪,看你悲痛。
讀書筆記范文高二篇9
《致教師》是朱永新教授以回答來信的形式送給老師的建議。我用了幾天的閑暇時間讀完這本書。朱永新是新教育的發起人,李鎮西老師的博士生導師,曾擔任蘇州分管教育的市長。也就是說。他是老師、校長、領導。不管哪個角色都是非常出色的。這本書對于我們教師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值得一讀。值得老師們去實踐體驗。
和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樣,這本書的涉及面比較廣,因此無論我們哪方面有困難,從這本書中都可以找到一些答案。但是因為涉及面太廣,所以想從哪方面專門提高,又不太適合。也就是說這本書能為我們找到一個切入點,指點方向,如果要深入,還要繼續研究一下其他書籍。但無論怎樣,這本書還是非常有用的。下面把本書的要點摘抄一下:
教師職業的四種境界:第一,是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第二,是讓自己心安的老師;第三,是讓學校驕傲的老師;第四,是讓歷史銘記的老師。(目測一下自己,在一二之間徘徊。加油)
面對孩子,面對世界,教師需要一顆永遠年輕的心。理想其實是青春的表征。有理想的人永遠不會老去。(深表贊同)
很多教育家只不過把別人的精神財富應用到自己的教育實踐中,在此基礎上提出很多理論的共鳴而已。現在不少教師找不到感覺,找不到北,就是因為缺乏支柱。
時間抓起來就是黃金,抓不起來就是流水。
教師閱讀書目最重要的兩大類:一是提高教師職業認同的哲學、心理學方面的讀物,一是教師所教學科的專業書。經典讀多了,我們的閱讀審美能力就加強了,閱讀的口味也就養成了,閱讀的鑒別力自然也會提高。
閱讀那些好的文學作品,對于提高我們的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閱讀,閱讀,還是閱讀。提高自身能力的不二法寶。)
怎樣才算是善于思考呢?一是思維的深刻性,二是思維的敏捷性,三是思維的靈活性,四是思維的獨創性。(第四點尤為重要,誰能做到呢?)
讀書筆記范文高二篇10
《簡愛》是一部帶有自轉色彩的小說,它告訴人們一個人生的真諦。
《簡愛》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溫柔,清純,喜歡追求一些美好的東西,盡管她家境貧窮,從小失去了母愛,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出眾,但也許就是這樣一種靈魂深處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種非常敏感的自尊。她描寫的簡愛也是一個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著極其強烈的自尊心。
簡愛生存在一個寄人籬下的環境,從小就承受著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也許正是因為這一切,換回了簡愛無限的信心和堅強不屈的性格,一種可戰勝的內在人格力量。她堅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種光明的,圣潔的,美好的生活。
在羅切斯特的面前,她從不因為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反而認為他們是平等的。也正因為她的正直,高尚,純潔,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污染,使得羅切斯特為之震撼,并把她看作了一個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談的人,并且深深愛上了她。
而當他們結婚的那一天,簡愛知道了羅切斯特已有妻子時,她覺得自己必須要離開,她雖然講,“我要遵從上帝頒發世人認可的法律,我要堅守住我在清醒時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瘋狂時所接受的原則”。但是從內心講,更深一層的是簡愛意識到自己受到了欺騙,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戲弄,因為她深愛著羅切斯特。但簡愛做出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決定。在這樣一種愛情力量包圍之下,在富裕的生活誘惑之下,她依然要堅持自己作為個人的尊嚴,這是簡愛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小說設計了一個很光明的結尾--雖然羅切斯特的莊園毀了,他自己也成了一個殘廢,但正是這樣一個條件,使簡愛不再在尊嚴與愛之間矛盾,而同時獲得自己的尊嚴和真愛。
在當今社會,人們都瘋狂地為了金錢和地位而淹沒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富,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不愛。很少有人會像簡愛這樣為愛情為人格拋棄所有,而且義無反顧。《簡愛》所展現給我們的正是一種返樸歸真,是一種追求全心付出的愛情,還有作為一個人應有的尊嚴。它猶如一杯冰水,凈化每一個人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