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活著總結
讀書筆記是人們記憶力的延長,是人腦有效的外存貯器。怎么寫好讀書筆記活著總結?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讀書筆記活著總結,方便大家學習。
讀書筆記活著總結篇1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這是我在閱讀完小說《活著》后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作者余華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沉重壓抑的故事,講述了一段心血與淚水并存的往事,在感慨遺憾之余,又像一記警鐘,敲醒了我們,讓我們更深刻的理解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故事發生在20世紀,那時的新中國動蕩不安。小說中的主人公富貴,作為底層人民的代表,生動形象地向我們展現了當時社會的黑暗,現實的剝削。曾經的是地主少爺的他,因為賭博輸掉了全部家業。窮困潦倒的他面臨著人生中的一樁樁悲劇,母親病死,女兒聾啞,兒子意外身亡,然而這只是命運的開始。當富貴看著自己的親人一個一個地死去,親手埋葬他們的尸體,他的`內心是崩潰的,但他并沒有放棄,依舊堅強的活著。這是一種多么強大的信念,他熱愛自己的生命也珍惜自己的生命。書中富貴娘說過這么一句話“只要活的高興,窮也不怕”,是啊,還有什么比活著更有意義的事呢。
這雖是一部小說,但給了我強大的震撼,人是為了活著而活著,人活著就是為了享受這個過程,不管這輩子是貧困是富有,是被痛苦折磨還是享受著榮華,時過境遷的時候,我們所經歷的種.種也都不過是一個過程。人活著就是要嘗遍世間的酸甜苦辣,感受著喜怒哀樂,這樣生活才會有滋有味,余生回憶起來才會覺得不枉此行。我們需要學習《活著》中主人公的精神,熱愛生活,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堅強的活下去,也許我們考試會失利,也許我們事業會下降,但活著是一件最基本的事。
剛剛步入高中的我,同樣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每天都有繁重的作業,課程的加重充斥著我的生活,不禁讓人有些疲憊。半夜十二點,臥室微弱的燈光依舊亮著,筆尖在紙上飛舞著,面對新的環境,新的朋友,新奇的同時也夾雜著少許的不適應,曾經的我也想過在困難面前投降,這樣就不會再有困難,也不會有堆積成山的作業。通過《活著》,我體會到了生存的不易和活著的重要性。困難、挫折其實并不算什么,他們就像是一個個音符,正是因為有他們,才會譜出美妙的人生之歌。是的,只要你熱愛生命,積極向上,不停想出解決困難的方法就會在生活中尋找到快樂,快樂無處不在。讓我們用這種積極地心態去感染身邊的朋友、親人,這樣世間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積極向上、自強不息。
世界上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的,也沒有一個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活著就是對自己生命最好的負責。
讀書筆記活著總結篇2
這本書主要講了福貴玩物喪志,貪圖享樂導致家業凋零,父親慘死,母親去逝。中年時的福貴黑發人送走白發人,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人,家人的離去或許是對他的一次解脫,就連他自己也在想自己的身后事,活著便是也一同和自己同名的黃?;钪鴥H僅是為了活著而活著。
不得不說這樣的結果與社會有很大的聯系,主人公福貴的一生也反應了那一代人的坎坷一生土地改革使農民得到了緩歇,緊接著的人民公社化大運動、全民煉鋼和文化大運動讓人民喘不過氣來,福貴的親人也因此離去……
那為啥福貴還笑得那么坦蕩,那么的真誠,卻又沒有駱駝祥子的頹廢,麻木,更像是一種超脫世俗的平靜?,F實世界中的痛苦遠比想象的多,活著不一定如意,甚至生不如死,但這是蒼天給我們的考驗,我們要忍受,當到了最后不要想你這一生經歷了多少磨難和挫折,不要去遺憾;而是要回想一生中的到了什么,是幸福?還是感激?我們沒有理由去拋棄任何人,更不要去埋怨!
活著,真好!我曾出生并在這里經歷過一生真好……
讀書筆記活著總結篇3
喜歡看書,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看的很雜,文學名著,流行小說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筆不是太差,總能讓我從頭到腳看完整本書。只但是很多時候是當成故事來看,看完了感嘆一番也就丟下了。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看了余華寫的小說《活著》,《活著》講述的是一個叫徐福貴的老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作者的筆觸很平靜,沒有刻意去烘托一種跌宕起伏的氣氛,隨著作者平實的敘述中,經歷著主人公的一生苦樂哀愁??赐旰笱诰沓了?,內心沉重,感覺有說不出的悲――悲涼,悲哀,悲傷……似乎人生所能經歷的不幸都降臨到了主人公身上。想著主人公的經歷,禁不住疑問:活著的好處究竟是什么
徐福貴出生富貴,卻是個地道的敗家子,從小到大干盡了荒.唐事,嫖娼,賭博生生讓自我從一個闊少爺變成了個窮光蛋。這期間,他唯一做對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這個同樣出生富貴的富家千金沒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撐起了日后苦難的天空。
從地主到赤貧,徐福貴也不是沒有恨過,恨這個,恨那個,最后恨的還是自個,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誰他活著,理解了自我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說:"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活著的好處并非只是富貴。
自從做了佃戶,也許勞動是能改變一個人,不,就應說是生活,為了活著,一家人的活著,徐福貴努力勞作,再不若從前的荒.唐,活著也似乎有了目標。用書中的話說就是:日子過的又苦又累,心里反到踏實了。他想著透過自我的努力讓他們徐家從小雞變成鵝,鵝變成羊,羊變成牛,慢慢的重新發起來。只是世事難料,他被抓壯丁上了戰場。在戰場上歷經生死,成了俘虜后應對解放軍是選取留下還是領了盤纏回家時,他毫不猶豫的選取了回家,那一刻,對家庭的牽掛也許是他活著的唯一理由吧。只是此刻想想,如果那時他選取的是留下,也許人生會有所不一樣吧,就如那同樣成了俘虜選取留下參加解放軍的春生。
解放了,土地改革,買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龍二被槍斃了,真當是福兮,禍兮。這一刻,主人公已經想開了,認命了。用家珍的說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齊,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是啊,經歷過分離之苦的家人才明白團圓的真實可貴。活著,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齊。
日子就這樣清貧而又安穩的過去了。直到……
"抽一點血就抽一點,醫院里的人為了救縣長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兒子的血就再不停了……那時有慶已經不行了,但是出來的醫生說血還不夠用。抽血的那個烏龜王八蛋,把我兒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有慶嘴唇都青了還不住手,等到有慶的腦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來醫生,醫生蹲在地上拿聽筒聽了聽說:'心跳都沒了。'醫生也沒怎樣當會事,只是罵了一聲抽血的:'你真是胡鬧。'就跑到產房救縣長的女人了。"?
看到那里真是說不出的憤懣,一條鮮活的人命,就這樣沒了,怎樣會如此荒.唐怎樣會有如此草菅人命的事真是什么樣的人心也許這就是當時社會的沉重吧。
回頭看我們的主人公,他活著,因為家珍。兒子有慶死了,老婆家珍病重,好像隨時會跟了有慶而去,想著往日種.種,徐福貴撐了下來,跟著他受盡苦難的家珍需要他活下去。
小時候生病成了聾啞的女兒鳳霞嫁人了,女婿雖然是個偏頭,卻是個極好的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了奔頭。鳳霞的懷孕更是讓這家飽經苦難的人喜極而泣,但是,這簡單的幸福又終結在鳳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來了,鳳霞卻死了。三個月不到,家珍也死了。
徐福貴和他的女婿圍著他們的期望――苦根,艱難的活著??喔粋€古靈精怪的孩子,懂事乖巧的讓人心疼。四歲的時候,苦根的父親,徐福貴的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壓成了肉醬??喔夤搅似邭q,發著高燒,幫著徐福貴在地里摘棉花。徐福貴心疼外孫,沒錢買藥,煮了一大鍋豆子,出門下地去了。不想回來后就發現苦根被豆子撐死了。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著自我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么些年。……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的平平常常,……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我的命。"
這是主人公的話,書看完了,很壓抑,活著的好處是什么也許無所謂活著,塵世的苦難,活著的人總得承受,在命運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獨,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痘钪凡⒉皇且嬖V我們就應怎樣活著,只是在陳述活著這樣一個事實。套用徐福貴夫婦對春生的話來說:活著,好好活著。我們只能等待被時光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利拋棄生命。在命運面前,也許不能不感嘆人類的無力吧。改變不了活著的事實,就改變活著的態度吧,只要活著,總有期望,態度也許至少是能夠改變活著的狀態,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盡頭至少能夠告訴自我,我們活過,也以前努力過。
讀書筆記活著總結篇4
“活著,作為一個詞語。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边@段話出自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活著》。
作者用一種平淡而冷靜的語言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立體豐滿的人物。一開始福貴的出場,我看到的全是福貴的好吃懶做,吃喝嫖賭,不禁讓人怒其不爭。而隨著故事往下推進,善良賢惠卻患有軟骨病的家珍,聰明懂事但聾啞的鳳霞,機靈卻早逝的苦根……命運給了他們多舛的人生,他們在《活著》的故事中一個個死去。讀著讀著內心只有無聲的嘆息和刺痛。留下福貴孑然一身,只有一只叫福貴的老牛陪伴,也許這種悲劇式的人生,才是生活殘酷的本質。
故事的背景對于我來說不是同一個時代,但透過福貴,我看到土改,大煉鋼鐵運動還有自然災害時期的中國。這些生活離我過于遙遠,但也不禁引起我對自己的生活重新審視,自己生活在如蜜般的環境里,默默地感恩現在。
整本書我讀得很沉重但卻在結尾處感到了吃驚和另一種重獲新生般的感動。生活對于福貴來說是殘酷卻又無奈的,但他在歷經重重打擊和痛苦之后仍能好好活著,在鄉下田園恬靜地生活著。讓我對他肅然起敬,他的堅韌,他對生活之苦的坦然接受,讓我感受到要好好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并從苦難中汲取教訓,泰然處之,勇往直前。
讀書筆記活著總結篇5
也許大多數讀者在讀完《活著》這本小說后都會有一種為小說悲劇的強烈震撼,同時淡淡地思考:這本書以如此悲傷的一個主題,到底想表達怎樣一種狀態,一種態度,一種精神呢?
這本書所涉及的時代背景相當豐富,故事主人公福貴經歷了民國到共和國的轉變,熬過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人名公社……然后活著。強調活著。生存活著是故事的主題,為襯托生活的主題,作者描述了大量的死亡。主人公親朋好友的相繼離去,一次又一次給主人公以感觸,一次又一次重塑了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離去的第一個人是主人公的父親,之前主人公認為父親和自己一樣是個敗家子,自己便有理由去敗家,去毫無顧慮,肆無忌憚地敗家。敗家由起初一個有趣朦朧的概念,到一個沉重壓著的現實,主人公猛然驚醒并感到自責后,才猛然發現父親原來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父親也才得到了尊重。
其實主人公對父親生前的尊重,對父親死后的追念都是愧疚的一種形式,意識到父親的死,母親的悲傷,妻子的為難都源于自己的愧疚。主人公的人格已發生轉變,彌補了自己人性上的缺失。與此同時,主人公也成為一個只是帶有特殊歷史的普通人了,這也是書中的一個妙處,故事的發展又得以從勞苦大眾的角度凸顯那一種苦難。
我們都已經發現到,每當一個親友離去時,主人公誠然會感到悲痛和孤獨,但都不會感到絕望。每當陷入一個困境時,主人公誠然會苦惱,會迷茫,但都在努力地走出困境。
作為一個小人物,他能堅持活下去,只要命運不徹底擊毀他,他就活下去;只要他還有生存的希望,還有生活的可能,他就堅持活下去;他能活下去,無論生活多么悲傷,多么貧苦,多么缺少快樂享受而充滿了傷痛。這種活下去的精神是一種最平凡的精神,也可能是人性中最堅韌的一點。
當主人公由富貴跌入貧窮的時期,是他敗光家產的那段時期,生活發生轉變的那段時期,也是主人公擺脫行尸走肉這個形態的時期。期間主人公恐懼過,迷惘過,失去過生活的動力和方向,在父親的開導下,決定改變現實,通過勞動再次積累家業,人活著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某種需求,滿足自己的某些欲望,這是一種原始而強大的推動力,同時也是活著的一種精神,那就是有一個方向,有一個目標。
在后來的變折中,主人公感受到了小角色的艱苦和幸運。艱苦在于,無論在哪一種浩劫中,他都會成為間接利用和受害的目標,只能盲目地隨波逐流,渾渾噩噩地活下去。幸運在于,他永遠不會成為矛頭所向,矛盾所在。即使在內戰中,他只能毫無怨言的去做了壯丁,但永遠不會像那個被弟兄倒戈的連長。投降后還是能活下去的。他只能選擇被生產隊壓迫,被紅衛兵侵害,但永遠不會像可憐的春生失去生的希望。把頭低下還是能活下去的。他為生計的奔波,他對生命的熱愛,他對生活的不放棄,就是活著的一種精神————熱愛并堅持。
讀《活著》讓我想到了《駱駝祥子》,這兩本書的主人公有趣的異同引起了我的思考。兩者活著都有一個目標,隨著現實中苦難的打擊,不停地降低目標,降低要求,最后目標變得十分簡單————活著。可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活著”的含義是不同的,祥子遭受挫折后是放棄了希望,喪失了抗擊挫折的能力,安于現狀沒有追求的生活,已經成為標準的行尸走肉了。
可福貴的活著是在與挫折抗爭中活著,在化解悲傷尋求樂觀中活著。雖然目標越來越小,可他是有追求,有希望的。直到最后一個親人苦根離開之前,他都存留著一種可以把日子過得幸福快樂的期待。即使所有人離他而去,他也能在老牛的陪伴下,回想親人,回想過去的一點一滴,繼續樂觀地生活下去,這是難能可貴的,這才能真正反映“活著”這個主題,這是一種平凡的精神中的可貴,不平凡的那一點。
“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币苍S,平凡地活著,這種平凡的精神,真的不失為一種成功的人生智慧。
讀書筆記活著總結篇6
平靜的近乎冷酷的筆觸,余華用他哲學的思考為我們勾畫出了血肉豐盈的福貴;艱難的近乎殘忍的人生,福貴用他那杯具的命運向我們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與活著的意義。
鮮紅的封皮,一本《活著》,我幾乎是哽咽著踏在福貴的人生之路上,每走出一小步,我都能感受到苦難的沉重,感受到淚水的微不足道??諝庵刑幪帍浡^望的嘆息,精神的支撐似乎隨時會被瓦解,會在眨眼間煙消云散。福貴幾乎時時身陷生與死的邊緣,痛苦的掙扎,忍受著至親們一個個的離去,在一次次期望的破滅中堅忍不屈的依舊活著。
以往看過一部電視劇《笑著活下去》,很喜歡這個劇名,“笑著”是一種人生態度,“活下去”則是要去踐行的生命狀態,“笑著活下去”則是以一種樂觀的心態去對待生活與實現生命,而這,也就是所謂的人。
很多人之所以在人生中困惑與不安,或許是因為他們把人生復雜化了,活著,其實就是最簡單化的人生,也是人生得以實現的基本前提?;钪囊饬x就在于活著本身,它沒有額外的喧囂浮華與功名利祿,它僅僅是生命的延續,是最自然的生存狀態,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在福貴輸光了祖上留下的所有家產時,福貴的母親這樣對他說:“只要活的歡樂,窮也不怕”。是的,有什么可怕的呢?活著已經是一種幸福,而能夠歡樂的活著,也許就是人生莫大的追求了,其他的虛名浮利都只是身外之物,只是迷亂了雙眼的一時虛幻。對于失去了所有親人的福貴來說,活著是簡單的幸福,一步一個腳印,孤零零的走下去。
如果文章最終輒止于福貴老人一個人的繼續生存,將失色不少,而作者似乎也看到了這一點,于是為老人福貴找了個伴:老牛福貴。從此,兩個“老不死”在屬于他們的土地上繼續耕耘,本書的境界也在此中進一步得到提升,在給了人們更多哲思空間的同時,更深層次揭示了活著的本質意義,也暗示了人生在經歷困苦艱辛,嘗遍了所有的酸甜苦辣之后終將歸于平靜,就像大海在洶涌過后終會變成一個安睡的孩子。
也許有人會說,簡單的活著會很平庸。平庸?你們覺得福貴平庸嗎?不!他不平庸!因為他承受住了所有難以忍受的苦難,他還有強烈的活著的信念,他有著一股子與命運抗爭不屈的精神。他是一個平凡的人,注定只是蕓蕓眾生中的普通一員,但他是平凡中的偉大,他所承受的一切鑄就了他的偉大,他的堅忍與抗爭升華了他的價值?;钪撬麑γ\抗爭取得勝利的最好證明。
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個被播種的苦難都會成長為一個期望,他們就是我們自我的馭手,不管身上承受著什么,不管脖子上套著什么,不管肩上負載著什么。
夕陽下的兩個“福貴”漫步在自我的土地上,悠然享受著“老不死”的幸?!?/p>
讀書筆記活著總結篇7
其實在第一次讀《活著》的時候,每每看到了主人公福貴,總會想起另外一個福貴——那是經典國產動畫片里的“神廚小福貴”。雖然早已經過了看動畫片的年齡,但這部動畫片給我留下的印象是難以磨滅的,記憶中,這是我看過的唯一一部邪不壓正的動畫片。在最后小福貴的爺爺死了,小飛蝶也走了,只剩下象征著黑暗勢力的K大人在朝堂上耀武揚威。就像這本書的主人公一樣,失去了所有的親人,在故事的最后孑然一人。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當年《神廚小福貴》的文學顧問正是《活著》的作者余華。
富貴這個名字也是相當諷刺了,除了在他還是少爺十那段紙醉金迷的荒唐時光,他的人生處處受挫,也無福分也無貴。
或許正如作者余華自己說的那樣:“活著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著。”富貴最終對生活的從容是建立在親人一個個離去的痛苦之上的。有慶、鳳霞、家珍、苦根等人先后連續給他帶來的痛苦大到他連痛苦的必要也沒有了,這時候他只能活著,漫無目的的活著。作者似乎是故意將它們從富貴身邊畫去的小說情節的發展,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親人的離去或許是偶然的,福貴的痛苦不斷延續卻必然的,兩者交匯出了福貴的淡然人生態度。
這才有了開頭,他牽著老牛談笑,從容的一幕從始至終,他沒有過激的語言,都是輕描淡寫的帶過,仿佛那個受苦受難的人不是自己一般。
是現實的苦難練就了農民對生存產生了淡然以至于麻木的態度,既然生活沒有反抗的余地,干脆就認命,茍全性命于亂世,這不是一個人的悲劇,而是千千萬萬中國人民的悲劇。
關于活著的意義,從來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種豁達,其實也是一種消極避世的態度,漫無目的的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活著,真的就能算活著嗎?活著不僅僅是不要死去或者不在乎生死,活著更應該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當一個人在死亡與生存邊緣選擇淡然時他應該是超脫的,但倘若一個民族在生死關頭上也抱著如同福貴一般無所謂的念頭,我想這將是一個民族的不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