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讀書筆記感慨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詹天佑創新了鋪設了三條鐵路,工程都很艱巨,而詹天佑不怕困難,一直前進,體現了詹天佑是中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詹天佑》讀書筆記感慨,希望大家喜歡!
《詹天佑》讀書筆記感慨【篇1】
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京張鐵路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建的。
《詹天佑》這篇文章講述了詹天佑不怕困難,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修筑從北京到張家口這一段鐵路的任務,利用各種巧妙的方法對付修路難題的事。
讀完課文,我被詹天佑的愛國之情感動了。外國人嘲笑他,他卻沒有一點在意,而是毅然接受了任務;外國人輕視中國,但詹天佑卻不畏艱難,為中國爭了一口氣。而且他還利用巧妙的方法讓竣工的時間縮短,連外國著名的工程師都贊嘆不已。
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習詹天佑。要善于思考,不怕艱難,還要仔細認真,這樣做事才會事半功倍。就拿做題來說,不能不會做就不去做,而要認真仔細地接合所學的知識思考,這樣才會得到準確的答案。
《詹天佑》讀書筆記感慨【篇2】
詹天佑帶著人民的希望去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大概’‘差不多’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詹天佑對工作一絲不茍,他夜以繼日的工作,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們欽佩。
一九零九年四月,京張鐵路全線貫通了。詹天佑終于憑著自己和工作人員的努力,建成了第一條由中國人自己修筑的鐵路。不僅給中國人爭了一口氣,還給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
我們要象詹天佑那樣,熱愛祖國,把愛國主義精神一代一代傳遞下去,因為只有熱愛祖國,才能全身心的報效祖國,只有熱愛祖國,樹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雄心壯志,只有熱愛祖國,長大了才能像詹天佑那樣去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
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已高高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為我是中國人而驕傲,我為我是中國人而自豪 !
《詹天佑》讀書筆記感慨【篇3】
在十分有趣的寒假中,我抽了一些空余時間讀完了《詹天佑》。
這本書中講述的是詹天佑在帝國主義者的威逼下,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張鐵路的事。書中的詹天佑是一個愛國、一絲不茍的人。他遇到困難絕對不會退縮,而是一心想著祖國的利益。詹天佑在許多地方都讓我敬佩。在修筑八達嶺隧道時他巧妙地使工期減短一半;在修筑青龍橋鐵路時,還用他的聰明才智設計了一中“人”字形線路,使京張鐵路不滿四年就全線竣工了。
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了詹天佑是多么的偉大!不怕帝國主義者的嘲笑,也不怕修筑京張鐵路時遇到的種種困難。詹天佑不但是一個杰出的工程師,同時也是一個愛國的工程師。他的愛國,他的一絲不茍,都值得我們大家學習。詹天佑遇到困難絕不退縮的精神最為可貴,更值得后人學習。
《詹天佑》讀書筆記感慨【篇4】
讀了《詹天佑》這篇課文,我想對詹天佑說:
詹天佑爺爺,在你修筑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時,一家外國記者藐視的說:“能在南口以北修鐵路的工程師還沒有出生呢!”在他們眼里,任命的你修筑這條鐵路干線是不可能的空想。可帝國主義想錯了,你在外國人的辱罵、譏諷、嘲笑下更加堅定了決心。你遇到了困難時總是想:這是中國自己修筑的鐵路,一定要將它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的嘲笑,還會使我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強烈的愛國心和杰出的才能使得你提前兩年完成了任務,給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一個強有力的回擊,同時也長了我們中國人的志氣。
你說過這樣一句話:“各出所學,各盡所知,是國家富強不受侮辱,足以自立地球之上。”在這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英雄兒女一身正氣,威武不屈,用自己的全力報效祖國。
我們要你學習那種堅決、愛國主義的精神!
《詹天佑》讀書筆記感慨【篇5】
今天,我讀了《詹天佑》這篇文章,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我國自己設計和制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就是他負責修筑的。
回國后,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修筑京張鐵路的總工程師。詹天佑在接到任務后不怕困難,不怕嘲笑,馬上開始勘測線路,他冒著生命危險去峭壁上定點、測繪。他開鑿了“居庸關隧道”和“八達嶺隧道”,還設計了“人”字形線路。經過四年的施工終于將京張鐵路全線通車,給外國侵略者們當頭一棒,也給中國人爭了光,爭了氣!
讀完后,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他那種頑強不屈,不怕困難的精神,用不拍困難的精神攻克學習上的難關。我們要發奮學習,長大后,用自己的雙手來建設祖國。他那種不屈不撓、不怕困難、一絲不茍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詹天佑》這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將永遠鼓舞我奮發向上。
《詹天佑》讀書筆記感慨【篇6】
今天我們學了《詹天佑》一課,知道了詹天佑在帝國主義者的嘲笑下還毅然接受了任務,他創造性地開鑿了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設計了“人”字形線路,京張鐵路提前兩年竣工,這些都體現了詹天佑對工程一絲不茍,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表現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卓越才能,顯示了中國人民的智慧。
每當我讀到第四段時,我就被他的所作所為感動。我仿佛看到了他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山上行走,在陡峭的懸崖上定點測繪,在微微的光亮下繪圖、計算……
詹天佑的故事讓我聯想到了茅以升先生,他血氣方剛,在外國工程師的妄言下,接受了任務,歷經兩年,造出了連外國人都不一定造成的大橋,那個橋就是錢塘江大橋。
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之所以繁榮昌盛,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像詹天佑、茅以升先生那樣一絲不茍、嚴謹治學、熱愛祖國的人。讓我們一起跟隨他們的腳步為中國的繁榮昌盛奮斗吧。
《詹天佑》讀書筆記感慨【篇7】
近日,我聽了一位教師《詹天佑》的教學,感到教者在用好教材方面值得稱道。現就其一點,談談她的做法和我的感受。
這位教師在學生精讀了課文,對詹天佑的杰出愛國有了感悟之后,以“京張鐵路不滿四年就全線竣工了,比原來的計劃提前兩年。”一句為切入點,啟發學生聯系課文前面的內容展開想像:假如面對提前竣工的京張鐵路,你會在報紙上怎樣給那些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呢?于是,學生再讀課文,前后聯系思考想像,同桌間相互討論。一時間,課堂上學生興趣盎然,生生互動。思考討論后教者組織交流。在生生互動的交流中,教者又適時點撥。同學們發言特別踴躍。他們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用自己的話,不但有力地回擊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也滿腔熱情地頌揚了詹天佑。他們對課文有了更深的理解,且想像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鍛煉。我從孩子們的發言中感受到了他們的情已為文所動,心已與作者相融。詹天佑的形象已經深深印在學生的腦海里。
《詹天佑》是小學高年級的一篇傳統課文,筆者曾多次聽過這一課的公開教學。聽完這位教師的課后,便不由得有了個比較:在以往聽的課中,不少教師最后總是抓住“贊嘆不已”一詞引發學生的想像,這固然是好的,但大家都這么做,不免讓人感到乏味。而這位教師卻另辟蹊徑,從新的角度,引導學生聯系全文,積極思維,馳騁想像,互動交流,教學效果不錯。
筆者不由得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實施新課程標準,改革閱讀教學的今天,對像《詹天佑》這樣的傳統課文,如何上出新意,體現課改精神,是值得我們認真探討的問題。
葉圣陶先生說得好:“處處是創造天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在第二輪教學改革的今天,希望老師們能做“創造之人”,把課堂變為“創造天地”,利用教學的“創造之時”,像這位教師那樣,“不嚼別人嚼過的饅”,用新的教學理念“洗”一“洗”腦子,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出發,以創新的精神去鉆研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材,不僅新課文要上好,傳統的老課文更要上出新意來。我相信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一定會跳出老框框,闖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