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的世界讀書筆記格式
寫讀書筆記可以更好地梳理自己的思路,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并激發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里提供優秀的蘇菲的的世界讀書筆記格式,方便大家寫蘇菲的的世界讀書筆記格式參考。
蘇菲的的世界讀書筆記格式篇1
永遠的追問,你是誰?
就是現在,快去照鏡子,從什么時候起,你認可了你就是你。是由這副皮囊和思想所構成的。人的長相一直在變呢,人的想法更是稍縱即逝,明天的你與昨天的你,真的是一個人嗎?如果你進入深山老林中離世索居你并面目全非,那別人還會認為你是你嗎?
永恒的追問,世界從何處來?
是諸神創造的嗎?是“上帝”創造的`嗎?是在一瞬間產生還是恒久不變的呢?
你是不是覺得這些問題太過深奧,而且問這些問題的我像一個傻子?
可這就是十四歲的蘇菲遇到的問題,她接到一封神秘的來信,陌生的來客自稱愿意當她的哲學老師。帶她思考新的問題,而她也被家里當成了怪人,是不是吃錯了什么藥才開始這么想。
世界就像魔術師帽子中的兔子,我們就像寄居在皮毛中的微生物,大多數人沉溺在溫暖中,而哲學一位位竭盡全力往上爬,企圖將魔術師看個清楚的人。蘇菲知道了,這位神秘來客是將她從日常生活的雞毛蒜皮救下來的人。
不要說環境的壓力有多大,哪怕我們住在下水道里,我們依然可以仰望星空。
蘇菲的的世界讀書筆記格式篇2
《蘇菲的世界》全書由一個快滿15歲的小女孩蘇菲接二連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開序幕,“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這些看似很普通的問題卻蘊涵著很多需要深入思考的概念,蘇菲在彷徨中開始思索,并在她的私人哲學老師艾伯特的引導下進入西方哲學領域。蘇菲穿越時空,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了解;來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和已成為歷史的那些有著精辟的思想的大人物進行了一次心靈的談話,目睹了歷史又一次嚴肅的重演。看這樣一部作品,等于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蘇菲的所到之處,處處凝結著文明的精華,彌散著哲學的氣息。在這樣一本小說里,包括了整部西方哲學史,本身就極具魅力。一直覺得哲學是一門虛幻而不切實際的學問,生澀難懂,但其實一直是我不了解哲學。這本小說系統地涵蓋了各種哲學思潮。隨著小說人物在書中不停的追逐和尋求劇中謎團的解答,越來越深入的使我了解到以前不感興趣的西方哲學史。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告訴我們哲學是什么,在哪里,給很多哲學著作敲了鐘,或是指明了路。很多研究哲學的學者都認為“哲學”就應該是生澀的、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高深理論,并以自己能用艱澀的語言描繪為榮。而這樣的結果就是所有的哲學理論不能普及和推廣,
但《蘇菲的世界》改變了這一現狀,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講述哲學史,本身也是一個純粹的哲學命題,隨著探求進程的步步深入,使我了解到更多的哲學原理。與其說是在看一篇哲學史,倒不如說是在欣賞一部人類文明通史的真實演義!
蘇菲的的世界讀書筆記格式篇3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是竇桂梅老師推薦給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閱讀的一本書,我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來讀它并寫讀后感,可能顯得層次低了一些,但我并不膽怯,因為我有一顆童心、一顆愛心。我的知識并不豐富,活了三十多年,最大的遺憾就是青少年時期幾乎沒有讀過一本課外書籍,錯過了人一生中的黃金閱讀期,為了在六十歲回頭看人生的時候不再為此而遺憾,我開始了我的閱讀之旅。
在書店里拿起了《蘇菲的世界》隨手翻了幾頁,覺得很乏味,但是仔細的翻開一章靜讀后,便發現這不是一本空洞無聊的書,于是我便欣然的帶著它離開了。
蘇菲的的世界讀書筆記格式篇4
“我思故我在”可讀完全書的我卻很茫然我存在嗎?不過是在這個時段、在這個特定的空間的相對存在罷了。試問多年以后一切都歸于湮滅之中我會存在?渺小的我會存在過或曾經存在過?真不敢相信“恐懼”竟是我讀完書后的第一感覺。我不知道他人讀此書的過程中是否會有這荒謬的感覺。這是我真實而自覺荒謬的心靈體驗。訖今為止《蘇菲的世界》是讓我感覺最奇特的書真的在以往沒有任何一本書會這樣讓我沉迷其間而深感“恐懼”讀后對這“恐懼”深感荒謬。要解決這種恐懼這中荒謬就只有通過自己的思考通過思考來更加清楚的認識這個世界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終目的吧
我原本以為哲學是一門不切實際的學問但當我讀完全書后才發現哲學其實是最貼近現實生活的哲學是“關于天底下每個人都關心的一些問題的學科”。哲學所要解決的都是還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丑、生與死、秩序與自由等。我認為哲學不是科學因為它沒有什么精確的公式來計算、來衡量。哲學是對未知事物或不確切認識的事物的假設性解釋是追求真理的開路先鋒。在我們的這個世界僅有科學而無哲學僅有事實而無洞察力和價值觀是不能使我們免于浩劫和絕望的。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心里面想的還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來更加明白的表達也許只有我們自己親身讀了此書后才能和我一樣感受到《蘇菲的世界》帶給我們的震撼!
蘇菲的的世界讀書筆記格式篇5
我原本以為哲學是一門不切實際的學問但當我讀完全書后才發現哲學其實是最貼近現實生活的哲學是“關于天底下每個人都關心的一些問題的學科”。哲學所要解決的都是還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丑、生與死、秩序與自由等。我認為哲學不是科學因為它沒有什么精確的公式來計算、來衡量。哲學是對未知事物或不確切認識的事物的假設性解釋是追求真理的開路先鋒。在我們的這個世界僅有科學而無哲學僅有事實而無洞察力和價值觀是不能使我們免于浩劫和絕望的。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心里面想的還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來更加明白的表達也許只有我們自己親身讀了此書后才能和我一樣感受到《蘇菲的世界》帶給我們的震撼!
蘇菲的的世界讀書筆記格式篇6
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哲學家,只有一個條件:要有好奇心
——題記
我們對于時間變遷,空間更移心存的諸多疑惑,就像我們總是疑慮魔術師從“空空如也”的禮帽中拉出來的用絲巾做成的小白兔。
關于大變活兔,我們固然知道這不過是魔術師耍的把戲,但我們的好奇心仍然驅使我們探索她(她)是如何辦到的。
然而如果一下話題,情況便有些不同了。我們知道,世界的.更替不僅只是魔術師禮帽里面的把戲小伎倆。
我們可以把小白兔比作整個宇宙,那么地球則是它眾多毛發中微不足道的一小根。而我們這些蕓蕓眾生,從月球俯瞰,不見蹤影,就暫且稱之為寄居在小白兔毛皮中的微生蟲。
不同的是,若按照亞里士多德的分類,白兔無法像人類一樣進一步思考,它并不清楚它參加了一場魔術表演。而人類則相反,我們知道自己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帶著好奇心,去了解其中的奧秘。
雖都為蟲,亦有害蟲、益蟲之分。有兩種可能會成為在毛皮深處蠕動的寄生蟲。一類人閉上眼睛,不理會他人,假裝用所有的知識武裝自己而自欺欺人,就如當年清政府閉關,結果卒。而另一類人,太過自我,放棄一切迄今為止的探究結果,漠不關心,亦卒也。
還有一類人既不篤定也不漠然,他們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努力沿著兔子毛皮上的細發向上攀登,希望能一睹偉大魔術師的真面目,也希望能洞察技巧。雖然他們以個人綿薄之力并不一定會成功,但若他們像疊羅漢一般一層層往上加,他們會愈來愈接近頂端。而這也同時證實了:正因為多位哲學家對于概念的定義及修改,今天的科學才會如此達到巔峰。
所以說:要成為一個哲學家,一個優秀的哲學家,只有一個條件——要有新生兒般的好奇心!
蘇菲的的世界讀書筆記格式篇7
已經忘記因為何種原因知道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第一遍草草閱讀之后,僅僅為其巧妙的故事情節和構思感到驚嘆。于是,開始了對它的第二遍閱讀。總的說來,蘇菲的世界是一部關于哲學史的小說,它將人類智慧發展的歷史穿插在小說的情節中,按照時間的順序,將原本乏味的哲學講的簡潔而生動。它打破了哲學給人以脫離生活的印象,將哲學與實際的生活聯系起來,同時也促使人們跳出日常的瑣事改變思維方式用一顆好奇心而非經驗來對生活的本質進行思考。
在蘇菲的世界中,蘇菲和她的哲學老師艾伯特通過對哲學的學習和探討,發現他們只不過是上校為了給女兒慶祝生日而寫的一本小說中的人物,他們并不是真實存在的。繼而通過運用哲學的方法逃出了上校的擺布。小說中很多情節都安排的很巧妙,引人深思。例如,在小說接近尾聲時,艾伯特送給了蘇菲一本書名字就叫蘇菲的世界,而在現實生活中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是少校寄給他女兒席德的生日禮物,在真正的世界里,蘇菲的世界則是由它的作者喬斯坦賈德為全世界青少年寫的一本介紹西方哲學史的小說,而席德和少校也僅僅是書中的人物罷了。寫到這,不由地讓我想起了俄羅斯女孩這個玩具,一個世界包含著另一個世界。我們所處世界的外面是否還有一個世界呢?是否我們也像席德和少校一樣是另一本書中的人物而不自知?
這樣的安排多少會有些讓人產生不知是莊生夢蝶還是蝶夢莊生的感慨,或許我們就像處在少校安排的故事下的那個蘇菲的世界中的人物一樣,尚無法意識到自己是否真正存在,是否真正自由。這也是有可能的事,作為一個具有哲學思維的人,就不能輕易下論斷,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唯一不會發生改變的只有理性(就像2+3=5是永遠不會發生改變的)。若把世界比作一只兔子,剛出生時,我們處于兔毛的末梢,越長大便越像里端爬,越對周圍的事物習以為常缺乏好奇心,那么人們通常在兔毛最接近皮膚的那一端,享受著舒適的生活,而對其所處的世界全然無感。哲學便是幫助你往上爬的力,它使你抱有懷疑的態度及批判性地思維活著,它使你思考世界是什么?你是從哪里來?如何才能更好地生活?哲學最重要的不是解答問題,而是提出問題,科學也是哲學發展的產物。在蘇菲的世界中所介紹的各種歷史觀中我更相信的是直線式的歷史觀,歷史是在不斷地前進而非循環上演,在不同時期所謂正確的事情在其他的時期并不一定就同樣正確,在考慮問題時,通常需要將大背景包涵進去,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最終越來越接近兔毛的頂端,認清真正的世界。
蘇菲的的世界讀書筆記格式篇8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好書對一個人的一生有著重大的影響,接下來我將要介紹一本好書,就是《蘇菲的世界》。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少女蘇菲在一段時間內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就像一個謎團一般在她的眼前展開。當剛剛拿到這本書時,聽到看過的同學都在說這本書十分難讀懂,于是我便沒看這本書。
但有一次,我在家里閑著無聊,就從書架上拿下來了一本書,就是那本《蘇菲的世界》。我隨便翻開一頁細細的品讀起來,頓時我被這本書中的情節吸引住了,覺得越看越有趣。另外,在這其中也有很多的好詞比如“花木扶疏,無中生有”……一些我從來沒有看到過的詞語和許多句子如同這個句子“當天氣變暖,積雪融盡時,千千萬萬的花草樹木便陡地自荒枯的大地上生長起來了”。使我非常有畫面感,仿佛置身于其中,也在那個氛圍中,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同時文章中的一些好詞佳句都十分準確,使文章大大增色不少。其中故事里的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描寫的十分具體,因為這些句子大多數都采用了比喻、擬人、排比、夸張……修辭手法,這樣的寫作方式值得我們學習。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讓我領略了優美的文字的同時,也讓我感受到蘇菲的世界就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蘇菲的世界》一書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世界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與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