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人讀書筆記感悟
通過寫讀書筆記,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讀的內容。這里給大家分享擺渡人讀書筆記感悟,方便大家寫擺渡人讀書筆記感悟時參考。
擺渡人讀書筆記感悟篇1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擺渡人。當我們遭遇困惑時,總是他先出手相救,帶領著你,追逐著光明。
《擺渡人》中,女孩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藉,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里經常受到同學及老師的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為轉學而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倫忍無可忍,無比痛苦。
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后,卻驚恐的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但后來迪倫才知道自己是唯一沒有逃出來的人。而眼前卻是一片荒原。此時,迪倫看不到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的身影。男孩叫崔斯坦,他似乎并不是偶然出現的路人,而是特意在此等候。
命運交纏的起點,崔斯坦就是迪倫的擺渡人。讓他們穿過荒原,路途上驚悚、恐怖。卻迎來了痛苦的離別,終于再次相遇,并一起重回了人間。
在這本書中,擺渡人就是附送死去的人去天堂,就像黑暗里的一束光芒,為我們照亮前進的大路。這篇故事耐人尋味,不但透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擺渡人,他幫助我們追逐著夢想,也許在人生道路上就會有書上方言中的瘴煙重重,也會有懸崖峭壁的起伏,也有深不可測的黑水。然而在這些困難后,似乎還隱藏著隨時會把你拉下水的惡魔,他們陰險狡詐,貪婪無比。讓你迷失在自我的隱蔽世界。就在這時,你的擺渡人從光明的一點中走了出來,他扶起你,幫助你跨過坎坷,并尋求光明。
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明白自的擺渡人來引領自己,在將要溺水時獲救,在深陷泥濘被扯出來,在不知道方向時被指引。但是當我們身處逆境時,如果我們感到天空都在哭泣,如何能體會到陽光其實依然燦爛呢?猶如書中所描述的,方圓的風景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的是我們內心的景象。你哭泣,天空便因你而狂風大作;你微笑,身邊便是燦爛暖陽。所以或許擺渡人其實就是另外一個自己。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如果命運是一片陰森的森林,如果命運是一片沸騰的沼澤,誰又是你的擺渡人?是你遠在天邊的知己,還是勇敢面對的自我。
擺渡人讀書筆記感悟篇2
書的封面上這樣寫的:Iexistbecauseyouneedme.我并不是很清楚這句話和書的主旨有多大聯系。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愛情故事,或者說根本就不是。
故事很簡單,一女孩經歷車禍之后在生于死的邊緣遇到了擺渡人。然后一起穿過荒原,最后,此間兩人不對是兩鬼產生了感情。迪倫不接受現實,在愛的呼喚下有再次穿過荒原回到人間。故事并不是很精彩,作者只是想把他要表達的東西生硬的賦予這個故事之上。換句話說,這個故事之所以誕生,是因為作者有很多道理要說。有點類似《遇見未知的自己》這種。
什么是擺渡人,崔斯坦這樣說的:我引導靈魂穿過荒原,保護他們免遭惡魔毒手。我告訴他們真相,然后把他們送到他們要去的地方。其實這就是在表達現實,說現實中有很多惡魔,我們要不被腐蝕,就必須成功的穿過荒原,荒原是什么,荒原就是我們自己。因為作者也在表達一個哲學問題,我們所見,所感都只存在于你主體意識里。作者還有試圖去解答,愛情,孤獨,生死,命運是怎么回事,比如荒原中的小屋就是家的象征。或者說作者更想表達的是我們該用什么樣的心態去面對這些,我已經不再會為作者給出的答案感到激動,因為答案我已經見過。故事讀來有點像放了調料的雞湯。
最后我只想說:我的生命里沒有擺渡人,我也不是任何人的擺渡人,我也不會因為任何人需要我而存在,我存在只因我已經存在。
擺渡人讀書筆記感悟篇3
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以為這是一部簡簡單單的青春小說,然而當故事開始進入正題,所有情節開始明晰的時候,不止一次流下了眼淚,傷心到不能自已。
多少次,我把自己代入到迪倫的心境中,才發現迪倫她是多么的悲傷,讓人心疼。一次隧道事故,憑什么大家都能逃生,卻偏偏剩下她一個,而這場劫難,就發生在她滿懷期待去見自己朝思暮想的父親的前幾個小時。如果這是人世對迪倫的不公,那么崔斯坦一定是命運對迪倫的補償。
每一個人都是上帝的寵兒,在這個世界里虧欠你的東西,會在另一個世界加倍地補償給你。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需要確保你有一個正義又善良的心。
世事無常,萬物錯綜復雜,卻又有跡可循,所有的世界都遵循著一個準則,善良與愛。
去程,你是我靈魂的擺渡人,似乎在指引著我,去到我該去的地方,聽說只需輕輕一跳,越過那道分界線,所有惡魔都將對我無計可施,迎接我的將會是另一個世界的安寧與美好,是我夢寐以求的家,然而有你的地方才是家,無論是屋宇還是荒原,有你在,那里才是我靈魂的歸宿。
歸程,我是你心靈的擺渡人,衷于內心,衷于情愫,與子攜手,所以敢于探索從未經歷過的一切,所有的擺渡者都偽裝表情,匆匆前行,只有你逆道而行,冒著魂飛魄散的危險,勇敢地與我踏上這未知的旅程。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歡迎來到我的現實世界,擺渡人。
擺渡人讀書筆記感悟篇4
《擺渡人》,讀完之后,沒太大的感覺或是觸動。
全文比較白話,講述了女孩迪倫因火車事故去世,被靈魂擺渡人崔斯坦接引,穿越荒原,送至靈魂歸兮處,書中也稱為“家”的地方;女孩迪倫出生單身家庭,現實生活并不愉快,與母親不和,被同學嘲笑,在去見10幾年未聯系的父親途中出了事故,在書中被定義于純潔的靈魂,也就是魔鬼的最愛;男孩崔斯坦,一位盡職盡責的靈魂擺渡人,但擺渡過太多太多的靈,已經漠然,活著在無形的規則之下;兩人在荒原的路途中互生情愫,墜入愛河;先是崔斯坦護送迪倫至“家”之后,無奈無形的規則不允許崔斯坦穿越這道屏障,兩人分別;但勇敢的迪倫為了崔斯坦,不顧“生命”再次穿越回荒原,帶著崔斯坦,違背著原則,重回現實世界。
整本書大概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小說情節未有較大波折引起自己的情緒上的波動,并未有感受到“心靈治愈小說”或者“鄰千萬讀者心靈救贖之作”、或許是這本書的營銷有些過度了,讓讀者抱著莫大的期望開始,讀完卻收獲感覺平平,不免有些失望;也可能是我自己的原因,到了這個階段不在這么容易被觸動!也或許對這類愛情戲無感;想來,這部小說更愿意被或者更適合女性閱讀吧,總歸會有它的受眾群體。
所謂擺渡人,實則為相互擺渡,互相救贖,終有美好的結局;如是這樣,我也希望逢著這么一個擺渡人。
閱讀中,還想著,如果死后靈魂還會有這么一段旅程的話,那么死也沒那么可怕了;現在看完,想想還是算了吧…生命誠可貴!
書中最后一句“原來你在這里”“我在這里”,莫名的讓我想到了阿凡達中的臺詞“Iseeyou”,當年想來是被這句話有感動到吧,還為這句話記錄了一條說說。
擺渡人讀書筆記感悟篇5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
很久沒有一本書能讓我興趣盎然地拿起,意猶未盡地放下,然后還能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但是《擺渡人》做到了,起碼對我來說是這樣的。
網上把這本書定義為心靈治愈小說,我覺得不夠準確,因為它更像是一本勵志小說,它告訴你什么是生活,教你如何去生活,更重要的是,它教你如何勇敢、堅強地去生活。
在小說里,人死了之后,靈魂擺渡人就會帶著你穿越一個個荒原,護送你到另一個世界的邊界。在穿越過程中,你會遇到無數的惡魔,如果被惡魔抓住了,你就會灰飛煙滅。到達另一個世界后你將過上你心像中理想的生活,還可以找到先逝的親人團聚、等待后逝親人的到來,而靈魂擺渡人完成護送任務后,又將接受命運的安排繼續護送下一個靈魂。
如此定義的世界,除去靈魂擺渡人本身,倒也算圓滿,可是偏偏主人公迪倫死后與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在一同穿越荒原抗擊惡魔的過程中產生了義無反顧的情愫。故事的矛盾就在于:迪倫無法與崔斯坦在荒原里永遠停留,而崔斯坦也無法改變上天對自己命運的設定。到達另一個世界后,迪倫無法抑制內心濃濃的愛意,在另一個世界里絞盡腦汁希望能夠找到返回荒原重遇崔斯坦并最終回到現實世界的方法。雖然面對的是無法改變的既成規則,但憑著內心對一線希望的渴望,迪倫帶著自己的勇敢和決心,帶著對崔斯坦的愛,重新返回到惡魔當道的荒原。此時,她的靈魂擺渡人已經不再是崔斯坦,而是內心執著的信念和愛的陽光。歷經惡魔圍獵后的迪倫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在遇到崔斯坦后,她說服了猶豫不定的崔斯坦,共同跋山涉水,歷經磨難,最終到達了迪倫死亡的事故點。當迪倫蘇醒的時候,已經被救援人員發現,那一刻,崔斯坦坐在出口的左側,他們再次相逢在新的世界。彼此打招呼“嗨,原來你在這里。”
人生恰如一段段荒原之行,所到之處必定充滿困難和挑戰,還有無數的誘惑,總有人會在荒原中迷失方向,被困難和挑戰擊倒,被誘惑侵蝕。每個人都在行色匆匆地趕路,從一個安全屋趕到下一個安全屋,并不斷刻上年輪的記號,最終達到另一個世界。也許有些旅途,你身邊會有擺渡的先知和導師引領你前進,但更多的時候,尤其是在重大的抉擇面前,你往往都是一個人。這時,你的信念和勇敢就是自己靈魂的擺渡人,如果信念不堅定,左顧右盼,猶豫不決,就算穿過荒原,你也無法看到彼岸的花開。
人生旅途漫漫,若有靈魂擺渡人則心存感激;若無,亦無妨,只需堅守內心,執著前行即可。
有魅力的文字像跳躍的音符,是有靈魂的,但也是樸實、深刻的。它能讓一個故事變成能賦予人無限想象力的載體,引人深思,備受啟發。無論你經歷了多少起落,看過了多少冷暖,它都能在日落黃昏、曲終人散時讓你心中浮現感動。
《擺渡人》就是這樣一本書。
擺渡人讀書筆記感悟篇6
最近我讀完《擺渡人》,我讀這本書是因為書中的內容簡介很有趣和有意義。這本書的作者是克萊兒·麥克福爾,他是一個美國人,而且這一本書是從英文翻譯成中文的。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非常短,結構也很簡單,但是有一個哲學的感覺。寫的是從一個女孩的第一人稱的觀點和角度,那個女孩死了而且她是試圖穿越未知的土地去天堂,在擺渡人的幫助下她成功到達,但那女孩在天堂不開心因為她愛那個擺渡人所以她離開了天堂去找到她的愛人。
讀完這本年我的心緒到現在還悸動不定,好像自己和書中的迪倫、崔斯坦一起穿越每一座山,一起被惡魔追殺,一起到達每一座安全小屋,中途慢慢了解彼此的心意,迪倫勇敢的表白,彼此的坦誠,快到達邊界時,決定在一起,卻因現實而不得分開,本以為故事在這里就遺憾的戛然而止了,卻不曾想到勇敢的迪倫因為愛,重新踏上恐怖之及的返回之路,尋找崔斯坦。每當迪倫到達一個小屋,我心里都默默的勸阻迪倫就在這個安全屋等待崔斯坦吧,前面太危險了,崔斯坦肯定會過來的,可是迪倫每次都無畏的往下一個安全屋趕,去找尋崔斯坦,這讓我既害怕又特別期望崔斯坦趕緊出現,激動的是迪倫和崔斯坦終于相遇了,也一起跨越了所有的障礙,返回人間在一起。
我非常喜歡這一本書,當我在閱讀時,我放不下這本書,因為真是太好看了。我喜歡這書的神秘感,讓我一心在想書中會發生什么事。
擺渡人讀書筆記感悟篇7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題記
夕陽下黃沙肆虐的凄涼的荒原上,迪倫害怕著,驚慌著。崔斯坦輕撫她的左肩:“我會帶你走過去。”
……
合上書,茫然望了望窗外:城市的喧囂已經落幕,田間的阡陌緩緩向遠方延去,枯黃的樹葉凋零而沒入了泥土。回想起過往歲月的種種,我不禁沉思:何為擺渡?誰又是我的青春擺渡人?
——興許是你?——或者是他?
記得那是一個清晨,風很輕。我和他正躺在輕柔的草地上,和風輕輕拂過面頰,幾縷陽光透過細紗般的薄霧照射在我倆身上。他說:“清晨曜靈,和風容與。”喔,真是好詩!我于是被這種唯美的文字折服了。我問他:“在哪里可以學到?”他又說:“在我身上,就映在我的心里。”我懂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確實是這個道理吧,我想。我常和他待在一起,我的青春,我的生命被他口中的心中的一些哲理一些文字給著上了鮮艷的顏色。——看到了滿池荷花蓮葉,我便會吟道:“接天蓮葉無窮碧”;領略了大海的浩瀚,我也要說句:“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接著的一個冬季,我和他的來往更甚了。
一天,他輕輕地問我:“你想知道以前的事嗎?在你出生之前。”我以為他要說的是我的父輩又或是長輩的趣事,便點頭答應了。可誰知,他一張口便是:話說中華五千年……我愣住了,看看水杯里冒出的熱氣,裹著厚棉襖的行人。我只能靜靜地聽他說,他講得很快:從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到三皇五帝;又從“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豪杰項羽到“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的曹操;還從“與爾同銷萬古愁”的李白到“把酒問青天”的蘇軾。
我這才明白這是在講歷史!在我這一片青春懵懂中,又因為他的闡述,多了幾分睿智與成熟。我生命的圖畫又被他勾勒出了一條條的墨線。
回過頭來,原來迪倫和崔斯坦早已度過艱難險阻,乘風破浪,駛向了對岸的春暖花開。抬起頭,凝視窗外的景象:秋菊在寒風中傲然怒放,老樹近乎枯死,卻仍有幾片深綠硬撐著。在我的一片青春中,幸運地遇見了你——書!是你,讓嘈雜的生活放慢腳步;是你,讓我的生命得以充實;是你,讓我的青春得到了擺渡!
書——我的靈魂擺渡人。
書——我的青春擺渡人!
擺渡人讀書筆記感悟篇8
《擺渡人》中15歲的女孩迪倫原本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單親女孩兒,在一次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中,成為了唯一的罹難者。她的靈魂必須穿過荒原,躲開惡魔的吞噬,才能抵達靈魂的棲息地。而崔斯坦是她的靈魂擺渡人,她,也是崔斯坦萬千擺渡過的靈魂中的極普通的一個。
迪倫從一個原本必須受到保護、掙脫惡魔、穿過荒原、邁向靈魂棲息地的小女孩,原本應該抱怨命運的不公、對未來充滿恐懼的女孩,卻因為一場發自內心的愛,使她對自己的擺渡人崔斯坦的命運關懷,反而超出了對自己的關切。
崔斯坦本身就是荒原上的擺渡人,保護、引領過無數的靈魂穿過了荒原,來到了靈魂的棲息地,當然偶爾也會有失敗的時候。但是,他不知道,自己的終點在哪里?他不知道,為什么自己會有這樣的宿命?他不知道,如何才能改變自己當下的命運安排。
從年齡與經歷來說,他是一個飽經滄桑、經歷豐富的人,見過了無數的靈魂引領,經歷了無數次的惡魔攻擊;內心早已波瀾不驚、心如止水;只是機械地、重復地穿過荒原。與其說他是一名擺渡人,不如說他是一個無可去處的孤獨靈魂。他已經完全習慣了宿命的安排。
直到,他遇上了迪倫。
迪倫是一個純潔的女孩兒,以至于說到自己仍是"處女"時,羞得面紅耳赤。但是,恰恰她的純潔與淡定,給崔斯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迪倫并沒有因為知道自己是火車上唯一死去的人時,悲傷煩悶,反而很平淡地接受了這一事實。但是,她卻對崔斯坦以前的擺渡生涯中的其他靈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從崔斯坦的故事里了解了他,并且感受到了他的力量和正義;在受到崔斯坦保護的過程中,漸漸地對他產生了依賴,以至于愛戀。所以,盡管她安全到達了靈魂的棲息地之后,卻因為沒有了崔斯坦的陪伴,她痛恨這樣的結局,她寧愿永遠在荒原中與他一起漂蕩,甚至不惜死在惡魔的手中。
她只知道:我要走回去,我要陪伴他,我要拯救他——擺脫他的宿命!
愛,使她充滿了力量。前途即將如何?不知道;能否找到他?不知道;如何面對惡魔的吞噬?不知道!
有了勇氣,就有了一切;剩下的,交給命運就可以了。
于是,她以一種無人嘗試過的方式,以一種孤身一人戰勝恐懼的勇氣,義無反顧地踏出了尋找崔斯坦的冒險歷程。
沒有了迪倫的崔斯坦,重復著自己毫無意義的擺渡生涯。也許太久的禁錮,以至于他再次遇到迪倫時,除了驚喜,更多地卻是對未來充滿了恐懼;他不敢嘗試、甚至不敢想像,自己還能去哪里?
此時,他才是荒原上需要"擺渡"的靈魂;迪倫才是崔斯坦的靈魂擺渡人。
迪倫的愛牽引著他們,回到原點,回到事故的起點,穿越回時間的剎那,奇跡必然誕生。
迪倫瞬間回到了事故的現場,并且從事故中蘇醒了過來;而崔斯坦,卻在不遠的地方,微笑地看著她。
她說:“原來你在這兒。”
他說:“我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