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死亡詩社觀后感1000字
獨立思考,解放思想,追求心中的理想,是我看這部電影得出的感悟。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死亡詩社觀后感,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電影死亡詩社觀后感1000字【篇1】
昨天我通宵看了《死亡詩社》這部電影!我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孩子們的家長都應該來好好欣賞一下《死亡詩社》這部電影。拍的相當不錯,內容積極向上,形式活潑而多樣,它另我們在欣賞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
它讓我更加明顯地意識到:不受壓抑,崇尚自由,張揚個性!才是我們真正應奉行的教育體制!
CARPE DIEM 及時享樂
花開堪折直需折,時光易逝。
今日輕綻淺笑的花朵,
明日必將凋零!
“花開堪折直需折”,于此同義的拉丁文就是及時行樂,他們的英文老師,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基廷在開學第一次見面帶領大家上第一堂課時就教大家:及時行樂,孩子們讓你們的人生超越凡俗!也許有些人持異議,呵呵,那些人也都是些凡夫俗子罷啦,我覺得這樣來引導學生們建立他們的人生觀是有道理的,正如基廷先生說的我們都是凡人。
整個觀看過程中,我都一直很喜歡和欽佩基廷先生,真的。欽佩他的敢于突破,喜歡他的浪漫主義,喜歡它輕松有趣,富于創造力而且個性十足的課堂。
記得在課上,他為引導和激發同學們的創造力而這樣引導大家:
“我們讀詩寫詩并非為技巧,是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員,而人類充滿激情!醫藥,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高貴的理想。而且是維生的必要條件,但是,詩,美,浪漫,愛這才是我們生存的原因!“
尼爾的死是個悲劇,令人心痛之余不免要深思和反省她父親對他專制而過于苛刻的教育方式-------沒有自我,殘酷壓制,苛刻要求,過高期望。(概括下來無外乎這四點了!我想這也是導致尼爾因無法忍受而選擇來自殺的原因吧。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由于于父親缺少溝通和交流,不敢于反抗父親意志而委屈自己屈服,任意聽命父親的決定。從小,我最反對的也是這一點了,誰說得對聽誰的,不能因為是長輩就不論對錯,而強迫孩子一切都按自己的意志來辦事。這樣一點空間都不給孩子,導致的結果就是使孩子從小就缺乏主見,沒有自我,沒有創意,缺乏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這就是這個世界,可怕,虛假,而充滿欺詐。。。在故事進行到一半時我就能很準確的預料到他(基廷老師)的命運了,人性被壓抑的年代傳統的課堂向他這樣開放式的教學是不會被真正接受的,不過令我欣慰的是,故事的結尾很令人振奮,每個人都真正作到了,最讓我欽佩的是以前最膽小的安德森,他勇敢的說出真相,為被冤枉的基廷老師辯解為大家揭開真相……
這部電影于我而言,讓我又一次地看清了現行教育體制的弊端,而且喚醒了我對詩歌的熱愛。。。很久了,因為種種原因把我愛的詩歌不知拋在了哪里,終于又回歸拉,哈哈!
每一個愛詩的人都有難以遣散的懷念和憂傷…….
真的是這樣的么?
電影死亡詩社觀后感1000字【篇2】
今天,學校的仁愛講臺給我們介紹了一部極具教育意義的影片《死亡詩社》,在一個充滿了凝重風格的學院里,一群本應是朝氣蓬勃的少年在傳統教育的漸染下成為了一群循規蹈矩的傳統學生。但是不曾有人懷疑過它的教育模式,不曾有人有過反對的聲音,直至這位反傳統的教師——基丁的出現。這位老師的教育方法給學院帶來了一絲生氣,給他的學生帶來了思想上的啟迪,也給眾多的人們以更多的思考與反思。
劇中最具鮮明性格的兩個人——尼爾和托德:一個誠如“仲夏夜之夢”中的精靈:熱情洋溢、向往自由,充滿了青春的朝氣與活力;他那顆充滿了理想而又好奇的心是那么強烈的渴望得到理解和釋放。但是,“只有在夢中,人才能真正的自由,從來如此,并將永遠如此?!蹦敲匆粋€鮮活而又旺盛的生命只有懷著如此的信念讓自己魂歸天堂才能真正成為精靈的化身??吹侥且荒?,我們不禁潸然淚下,心腸糾結。到底是什么奪走了可愛的尼爾那年輕而又熱情的生命?人們將矛頭指向了基丁老師,這個沖破了目標模式“工具理性”的藩籬,尊重并鼓勵學生發展自我個性、讓學生自己去感悟人生真諦的人!
尼爾的死令所有的人心痛、甚至憤怒;基丁老師為此而被迫離開更使人心灰意冷。就在人們以為看不到希望的火花之時,“船長,我的船長!”曾經那個膽小、懦弱而又沉默寡言、只知發奮學習的托德讓人們重新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那些勇敢的站在桌子上的“托德們”眼中所閃現的希望之光?!拔也饺雲擦郑驗槲蚁M畹糜幸饬x,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被±蠋熛蛩膶W生介紹這些有思想的詩歌,提倡自由發散式的思維哲學不僅在學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使他們中的一些人從“死亡中醒來”,也給我們以巨大的心靈震撼和對傳統教育的反思。
傳統的教育模式也許會因為高升學率而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擁護,但是一群群鮮活而又充滿生氣的、本應該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學生卻在無形之中被鈍化了。人不是機器。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世界,都應該受到尊重和肯定。所以,在使學生掌握人類積累的知識的同時,我們應該反思,應該重新定位,把學生視為積極的活動者,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性、創造性,使他們能夠自主而又有能力的行動。如基丁老師一樣,教育者應該成為學生的學習伙伴和行為的引導者,而非主宰者、控制者。
尼爾被基丁老師“喚醒”,卻又用自己的生命使眾多的“托德”從“死亡中醒來”,這種代價太沉重了。誠如人類的每一次進步,都要人們以鮮血的付出為代價。我希望,我們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能以此為戒,從“死亡中醒來”。
電影死亡詩社觀后感1000字【篇3】
看這部電影才知道,原來自己已經死去了好久,從某個不經意間被打破的清晨開始。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太過純凈的故事。我說的太過是因為它沒有被商業化得很濫情,所以也成就了它票房毒藥的性質。一群青春年少的男孩們,一個對生命有獨特理解的老師,還有他們生活其中的一所刻板嚴格的名牌中學。
影片主要講了一群學生在基丁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反抗給予他們壓抑和束縛的教學體制,但又以一個學生的自殺和基丁老師的被辭為結尾。 情節的安排行云流水,沒有任何花哨,只是在喜劇式的上半場走到沉郁的結局時,多少讓人有點心情黯淡了,但正是這種被現實挫敗的感覺,和著最后一個場景里抑郁中的高潮,升華了該片的寓意?;剡^頭細細品味時,影片豐富的內涵甚至會讓人分不清,究竟誰是該片的主角,基丁老師?學生?還是如鐵屋般禁錮人的心靈的體制或者說是這個現實的世界?
在基丁的世界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育人者如何在體制和教條下成為放逐者的故事。如果說,這部片子里有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個是象征著束縛和壓抑的現實世界,另一個是體現了自由和激情的夢想的世界,那么,基丁就是這兩個世界的聯系點。他是現實世界里的老師,是擁有現實世界里諸多光環的人,但他更是指引著學生發現并珍視內心夢想的舵手(船長?),幫助學生坦然面對自己,面對生命的友人。他教會他們用不一樣的眼光看世界,做不一樣的自己,挑戰那些在別人眼里是金科玉律的教條,走真正自己想走的路。無論是讓學生撕掉權威關于詩歌的評價用自己的心去品讀,還是讓他們看到自己是如何隨著別人的腳步改變自己的步伐的,基丁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著這一群在禁錮里壓抑太久的年輕人,讓他們恢復了飛翔的勇氣和向往飛翔的激情。但,屬于基丁自己的結局是被校方因為“毒害”學生思想為名趕走了,似乎和遙遠切近的時空里,那些個挑戰者,背叛者的悲劇式命運無奈地呼應了。盜火者給人們光明,而自己卻永遠只能背負著盜者的惡名,默默走開。
在尼爾的世界里,展現的是一個人如何從別人生命陰影里走出來,看看陽光灑在自己身上的光輝,做在想要走的路。尼爾在基丁老師的課堂上被點燃尋覓生命意義的激情,重組了死亡詩社,瞞著父母參與他夢寐于求的話劇的演出,他飛揚的生命在“仲夏夜之夢”里的精靈身上光芒萬丈。然而當帷幕落下,他還得回到現實,面對父親嚴厲冰冷的目光。在父母夢想之間,尼爾無路可逃,終于,在一個飛雪的寒夜,他最后一次帶上精靈的荊冠,踏著冰涼如水的夜色,了結了自己短暫的生命以一個自由而鮮活的生命的姿態發出他最后無言的憤懣。在他的身上既能看到一個尋夢者的浪漫和激越,也能看到背負著現實生活壓力的被束縛者的無奈和呻吟。
而片中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色,那就是托德。膽小,懦弱,發奮學習,沉默少語,看著他的時候,總覺得自己體內有某些部分和他共鳴著。在他無能平凡的外表下依然是隱藏著激情的,但他的激情總是默默流淌,直到影片的最后才有了一次無發抑制的爆發?;±蠋煹淖?,他無能為力,甚至無奈地充當著指責人,在基丁離開教室的瞬間,他站在了課桌上,呼喊著:“船長,我的船長!”這是基丁教的方式,一種換種眼光看世界的方式?,F在,這種方式成為公然嘲笑現實世界可悲束縛的武器,雖然對于這個麻木了太久的世界沒有太大的殺傷力,但導演還是讓我們看到在托德的帶動下,班里的同學幾乎都陸續地站了起來,場面有點煽情,也不是很真實,但這確實給了我們每個人繼續前行的希望?;∽吡耍珱]有人會懷疑,青春張揚的烙印永遠留在了這些剛剛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的人心靈深處。
整部電影充滿張力詩意和激情。其中有兩個場景意象讓我刻骨銘心。
一次是表現秋野上黑壓壓的鳥群驚飛的空鏡頭,從未見過這么多鳥在一瞬間飛起,其漫天之勢宛如一股掙扎著奮起的力量,渴望一次不計代價不計后果的飛騰,它們撲翅的聲響驚起秋野廣袤的寧靜,即使是短暫的,但也讓這個世界聽到了它們自己的聲音。
還有就是黑夜里穿行于迷霧間的那幾個向往自由的身影,寂寞的靈魂,向詩歌取暖,在詩歌的激情里顫栗??床磺逅麄兊臉幼樱皇怯X得,不經意間,心隨著他們奔向某個山洞,在那里傾泄所有的憤懣,在亢奮的目光里尋覓生活的力量。
一片關于詩歌的電影,當然是俯仰皆是的如詩般的妙句警言,如“只有在夢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從來如此,并將永遠如此?!薄皟蓷l路在森林里分叉,我選擇走的人少的那條。”
“假如我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那我們至少應該改變我們的生活,自由自在地活著。”
遙遠的日子里,米蘭昆德拉如是說。
而在這里,在托德稚嫩的臉頰上寫著,在尼爾紫荊冠上刻著,在基丁悵然的微笑里流露著的是這樣的詩句:
我步入叢林,
因為我希望生活有意義
我希望活的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
我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
同樣的勵人自勵的文字。
影片名為死亡詩社,也許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義,只有讓不屬于自己的那部分思想,那部分靈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屬于心靈的那部分生命。開始真實的生,清醒的生,有意義的生!而割舍和死亡都是伴隨著痛苦的,所以有了月光下走向生命終結的尼爾,有了被迫離開學校的基丁,但,痛苦的背后是新生的孕育,所以,影片讓我們看到了托德,看到滿教室的托德們,這就是延續和未來!
電影死亡詩社觀后感優秀范文3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