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毛片生活片,国产真实系列在线,国产一级淫片免费视频,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

匯得文網 > 作文 > 觀后感 >

亂世佳人電影觀后感1500字

時間: 小龍 觀后感

《亂世佳人》是根據小說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小說《飄》改編的一部美國電影。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亂世佳人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亂世佳人電影觀后感1500字【篇1】

看過《亂世佳人》后,心久久不能平靜,內心情感的潮水仍在盡情地沖擊著理智的堤岸,沉思良久,經過對女主人公思佳麗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對愛的執著追求的思索,我既為其欽佩,可同時又為其深深地感到悲哀,也許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載體,在追求著愛情的同時又失去了人生中這最最寶貴的至愛情感。

作為思佳麗-—一個出身高貴的小姐,迷人的外表和特有的氣質曾傾倒了無數的癡情男子,使他們為其或歌或悲,但她卻獨獨迷戀上了衛希禮,一個并不是最出色的男子,愛情的魔力令其如癡如醉,但是衛希禮所愛的卻是美蘭而非自己,面對著即將結婚的衛希禮,她能夠拋棄少女的羞澀心理,將內心的愛慕之情大膽地表達出來,這需要多大的信心和勇氣啊!但是思佳麗偏偏做到了。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愛一個人并不是追不到,而是沒勇氣表達出來,當然表明了自己的心跡后是否能夠獲得愛情,這又是另外一回事,畢竟愛情是兩廂情愿,任何單獨的相思和強迫都是無濟于事的。愛情并不是形體上的結合,而是靈魂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溝通,琴瑟和諧,只有這樣,愛情演奏出來的音樂才是優美動聽、震撼人心的,在此思佳麗所表現出來的勇氣是我所深深敬佩的。

第二,當思佳麗的新婚丈夫查禮死后,她能夠拋棄世俗觀念而不顧,頂住壓力去參加舞會,這又是體現其勇氣的第二點表現。本來沒有愛情基礎的婚姻大廈就是相當脆弱的,丈夫的忽然戰死使其轟然倒塌,一切都灰飛煙滅,只留下名義上的片片殘骸和聯系,與其虛偽地放聲大哭,倒不如還 原自己本來的面目,將其真實的情感赤裸裸的流露出來,盡管她的這種做法人們在情理上難以接受,但是在虛偽和真實之間我寧愿看到真實。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能有她這樣的勇氣表現出真正的自我,少一些披著美麗外衣的人們,那么處處防范、漸漸冷漠的人際關系將會得到很大的改善,而越來越流行的所謂“隔膜”也便會冰釋瓦解,人們將會更容易地相處,所以我欽佩她的這種冒著將會遭到世人唾罵、名聲掃地的危險而展現真實自我的勇氣。

第三,我欣賞她的那種在困境中百折不撓、愈挫愈堅的頑強意志和對諾言的嚴格遵守。

在戰爭前,思佳麗可以不必為自己的吃穿住行擔憂,良好的家庭環境使其與勞動基本上脫離了關系,然而當戰爭爆發后,面對著昨日的財富轉瞬間化為虛有和那片燒焦的黑土地,她咬緊牙關以自己柔弱的雙肩挑起整個家庭生活和重建陶樂的重負,其毅力、其信心、其勇氣,又豈是一個柔弱女子所承擔得了的。生活的強者不是壓倒一切,而是不被一切壓倒,在隨時出現的天災人禍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在戰爭的熔爐里,在社會的動蕩中,她完成了一次由柔弱到剛強的全新蛻變。

亂世佳人電影觀后感1500字【篇2】

故事的開頭,一副淑女打扮的斯嘉麗聽一對雙胞胎男青年偶然提起,她所愛的艾希禮就要和另一個女孩梅蘭妮訂婚了。她又驚詫又痛苦,覺得心都要裂開了,很快就動身去找艾希禮,她不能就這么算了,她要挽回這一切。

斯嘉麗是家中的長女。所謂淑女,對她來說,只是外在的裝飾。她的個性太強,因而生活對她來說,就是不能逆來順受,所以她要抗爭,要搶奪,總想要回她覺得她應該得到的幸福。只是,她不知道,也許一開始她就迷失了方向,也許她一直追求的一切,都只是表面的存在。人生不是只有愛情,但愛情的錯誤難道不會帶來整個人生的錯誤嗎?

母親對斯嘉麗進行的淑女式的教育雖然沒有在少女時代的她身上成為完美的現實——她的個性更像她的父親,卻在她內心深處造成了一種由于自己不能真正成為母親的驕傲而導致的心理暗影,她對有優雅舉止談吐的艾希禮的愛慕也許也與這一點有關。

年輕的斯嘉麗沒有意識到,就她的個性而言,母親的正面影響是要在她的外貌不再具有對男人致命的吸引力以后。而在她剛走出少女時代去承擔社會角色時,就她的個性而言,她暫時疏遠母親的教育影響,向她的父親學習,這一點并沒有錯。

艾希禮是家中的長子。對于他來說,梅蘭妮和斯嘉麗是他從小就相識的最親密的女孩。梅蘭妮的溫柔賢淑是他喜歡的,斯嘉麗的活潑美麗也是他喜歡的,梅蘭妮喜歡靜靜地聽他朗誦,斯嘉麗喜歡他教她騎馬,她們都崇拜他,這對于從小就因表現優秀而遭受其他男孩嫉妒的他來說,她們是他少年時代常有的精神上的疑惑的最好安慰。

在父母幫艾希禮選擇了梅蘭妮時,他并沒有馬上回應。他有點失落,雖然上帝知道他寧愿犧牲自己也不愿因為選擇這一個而傷了另一個的心,但是在他并沒有完全消失的少年的激情里也許還是斯嘉麗比梅蘭妮更讓他心動一點吧。他也有點顧慮,由家庭的嚴格教養而得來的習慣,指出他的愛情應當服務于他的整個人生,而他的整個人生應當符合父母的期望——成為南方的上流人物,理智告訴他在這方面梅蘭妮比斯嘉麗對他更合適。現在,他的激情,他的理智,面臨著二選一的考驗,他該怎么辦呢?在父母的面前,他最終決定以一種平靜地態度來接受這一切。父母離去后,他心里充滿惘然,無論如何,他明白他多少還有點率性的少年時代就要結束了,從此他要用一個成年紳士的標準來生活了。

在家人為艾希禮籌備訂婚儀式時,他知道他本來應當找個時間去見斯嘉麗,告訴她這件事,跟她解釋,請求她的原諒。但是他應當怎樣說服斯嘉麗接受這一切呢?斯嘉麗可能像他這么冷靜嗎?而他能保證在斯嘉麗的眼淚下他還能這么冷靜嗎?他能對斯嘉麗撒謊說他不愛她嗎?而且斯嘉麗總會用她自己的辦法來解決問題的,那時他又該怎么辦,也許真的要私奔了呢,那不就毀了這場訂婚儀式,也毀了他們三個人的將來嗎?最后他只有安慰自己,總有人會告訴斯嘉麗這件事的,而只要他從此與斯嘉麗保持距離,她會慢慢忘記他的。

但艾希禮對斯嘉麗的估計還是太低了。斯嘉麗并沒有因為缺少他的配合而輕易放棄對他的追求,大吵一場還是難免,對她來說,即使私奔的機會終于沒有了,但刺激一下他的機會還是有的,查爾斯——梅蘭妮的弟弟,成了她的救星。即使,瑞德也出現了,而且還聽到了她和艾希禮的爭吵,但這時的瑞德,在她看來只是一個可惡的偷聽別人墻角的壞痞子,而她想也沒想過幾年后會與瑞德結婚的。

也許對艾希禮來說,他命中注定要夾在兩個女人當中左右為難吧。但至少,婚后的蜜月成了他一生中最幸福快樂的時光,他發現了梅蘭妮是他極好的妻子,使他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雖然,他見到斯嘉麗時她總表現得有點哀怨,但一切的不愉快總會過去的,不是嗎?只是,戰爭的烏云越來越濃厚了。

艾希禮是個天生的南方紳士,他對保持秩序的興趣遠大于對改變世界的興趣,如果沒有戰爭,他可以成為南方上層社會的名流典范。但戰爭無可避免地到來,使他也只有走上戰場,雖然他心里是那么地厭惡戰爭,為雙手沾滿鮮血而噩夢連連,而且,和瑞德一樣,他對南方的戰爭前景也并不看好。

戰后,艾希禮身心疲憊地從戰俘營里被釋放回來。然而,南方的戰爭結束了,他的戰爭卻還在延續。亂世和窮困,粉碎了他的矜持,使他在不得不面對戰場的殘酷之后,還要不得不面對生活的殘酷,他的痛苦,他的失落,越來越深了。

艾希禮并非不想努力去改變自己、改變命運。從戰場上回來一段時間后,他也曾想去紐約闖蕩一番事業,但面對兩個女人的哀求,愛情戰勝了雄心,最終使他留了下來,失去了也許是最后一次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兩個女人在現實事務方面的包辦,使艾希禮后來一直無所作為,使他越到后來越傾向于精神上的幻想。但梅蘭妮了解了他變得越來越不合時宜的脆弱還是愛他,而斯嘉麗以為他依然還是受難的王子而在愛他,所以,實際上越到后來梅蘭妮對于他的人生意義越大些。

但最后,艾希禮生活的平衡,隨著梅蘭妮的去世,再一次被打破了,他唯有痛苦地追問命運:為什么要這樣捉弄他?

艾希禮人生的悲劇,在他當初輕易答應父母為他選擇的婚姻對象時就已埋下了伏筆。人生的有些難題是不能繞開的,必須面對,繞開了,就失去了自己。假如他當初有勇氣在回答父母之前,先與斯嘉麗和梅蘭妮坦誠相見,再做出自己的人生選擇,也許情況會好些。但他沒有這樣做,他當時也沒有意識到,他的自以為是在他的心靈上悄悄劃了一道傷痕,傷痕雖然不深,卻會一直難以愈合,他本身的主動面對人生挑戰的勇氣將因此一點點流失,最后,使他趨于平庸。

亂世佳人電影觀后感1500字【篇3】

《亂世佳人》中,女主角蓮心在人生最黑暗的時候邂逅了“小混混”重陽,兩個有著相似經歷的人一起逃到上海,蓮心想要開始新的人生、重陽想要告別過去,堂堂正正做人,兩人還相約以后要一起去南洋。在上海謀生的蓮心認識了“高富帥”賀天,他對蓮心一見鐘情并開始追求蓮心,但是蓮心對賀天的追求表現得很冷漠,她告訴賀天,只有在最困難的時候相互扶持的人才是最珍貴的,此時此刻在蓮心的心里,她更加重視“雪中送炭”的重陽,而不是“錦上添花”的賀天。

這部電視劇一經播出就深受觀眾喜愛,大批“粉絲”發表留言,有的支持蓮心和重陽在一起、有的則是支持蓮心和賀天在一起。我也在猜測劇情的發展,對于兩位男主角他們在性格上形成鮮明對比,同時也是各有千秋的優秀,但是在我看來,愛情,并不是簡單的在選擇“雪中送炭”還是“錦上添花”。蓮心對于重陽的重視,不僅僅是因為重陽無私的守護給她了重新站起來的希望,更重要的是兩個人有著共同的目標,他們都想告別辛酸的過去開始新的人生,他們惺惺相惜互相扶持。但是做個大膽的猜測,隨著蓮心事業的發展、責任和目標的改變,如果重陽還沒有任何進步的話,到最后兩人的`人生軌跡變得越來越遠、思想交流變得越來越難的時候,重陽最終還是會失去蓮心。對于賀天而言,他集優雅、帥氣、聰明、富有于一身,在劇里是“完美”的化身,在電視劇的前部分,蓮心由于各種原因排斥他的追求,但是如果在蓮心越來越優秀以后,兩人或許會有某種默契,最后還是會有很大可能兩人因日久生情而在一起。

對于電視劇,現在還只是猜測。只是在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會想起上大學時一位老師的教導:女孩子一生不能忘記的事情就是上進,無論是工作還是嫁人。工作上出色的女孩令人賞心悅目;就算是選擇嫁人當起了賢妻良母的女孩,也要時刻提醒自己進步,不要在丈夫已經進入一個嶄新臺階的時候落后于人,那個時候也許拖累的不僅僅是自己丈夫,很可能還會拖累自己的婚姻。

兩個人無論是一見鐘情還是日久生情,無論是愛得轟轟烈烈還是細水長流,想要天長地久的感情還是需要兩個人的精心呵護,一是兩個人都要共同的進步,不僅僅是經濟上的進步,更重要的是思想、眼界、追求上的進步。二是兩人要有共同的目標。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兩個人可以性格不同、工作類型不同、愛好不同,但是必須要有共同的目標,一起奮斗、一起使之成為現實。

亂世佳人電影觀后感1500字【篇4】

《亂世佳人》,如此為這部好萊塢大片命名,亂世,一個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為背景的電影,佳人,一位高傲、美麗的千金小姐為主人公,象征即使擁有幸福,最后所有的一切也只能隨著南方塔拉莊園美夢的結束而終結,曠世的愛情也終于破滅,此情只可成追憶。

在我第一次觸碰到由《飄》改編的《亂世佳人》時,便被那凄美的愛情深深吸引。故事是這樣的:郝思嘉是塔拉莊園的千金小姐她愛上了另一莊園主的兒子艾希利,但艾希利卻選擇了郝思嘉的表妹——溫柔善良的韓媚蘭為終身伴侶。郝思嘉出于妒恨,搶先嫁給了韓媚蘭的弟弟查爾斯。不久,美國南北戰爭爆發了。查爾斯很快就在戰爭中死去了。郝思嘉成了寡婦,但她內心卻一直熱戀著艾希利。在一次聚會上,郝思嘉和風度翩翩的商人白瑞德相識。由于一心只想著追求艾希利,所以她拒絕了白瑞德的追求。戰火將至使亞特蘭大危在旦夕。郝思嘉在白瑞德的幫助下,駕駛著馬車在遍地大火的城中飛馳,奇跡般地逃出了火海。不久,戰爭結束了。生活依然困苦。北方來的統治者要莊園主繳納重稅,郝思嘉在絕望中去亞特蘭大城找白瑞德借錢,但得知他已被關進監獄。歸來的途中,郝思嘉遇上了本來要迎娶她妹妹的暴發戶弗蘭克,為了要重振破產的家業,她騙取弗蘭克和自己結了婚。思嘉在弗蘭克經營的木材廠非法雇用囚犯,并和北方來的商人大做生意。此時,白瑞德因用錢賄賂而恢復了自由。兩人偶然碰面,再次展開愛恨交織的關系……該片以戰亂紛爭的亂世為影片中主人公郝思嘉的愛情糾葛和人生遭遇為主線宏大壯麗的背景,它既是一部人類美好的愛情絕唱,又是一部反映當時政治、經濟、道德等諸多方面的歷史畫卷。

這部影片把美國人奮斗于逆境,追求個人獨立、尊嚴、愛情,永遠樂觀進取的民族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郝思嘉,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弱小女子,歷經情場失意,內亂戰火,家園重建,愛女夭折,丈夫出走等等一連串巨大的困難和挫折,但是她很少膽怯,一次次重新把生活的主動權奪回到自己手中。"After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畢竟,明天是新的一天)便是她樂觀自強人生的最好表白。這是郝思嘉留給人一句令人回味的話,這句話就總結了她對生活對愛情的態度了,是的一切都會過去,我們相信她一定能重新屬于自己的真愛。

幾年前,在央視六套的“佳片有約”中,我只是把《亂世佳人》當作一部佳片來觀看,具體“佳”在哪?我也說不出什么所以然來,只是欣賞作者帶給我的復雜而又華麗的故事情節,感受著女主角帶給我們的愛情故事。轉眼幾年過去,有了一定的閱歷,再回頭來看這部影片,審視的角度寬泛了許多。“佳”的地方數不勝數,政治上、情感上、精神上、生活態度上……它蘊涵了很多東西的,愛情故事是吸引人的,對愛情也有一些啟迪,更深層的還有一些精神的、人類的斗爭的,同時背景還衍射出整部美國變革時期的歷史變革時期人們的思想波動和演變,同時還描述了戰爭對人類造成的災難,損失,反戰追求和平等等。再次觀看完這部影片,有兩點對我影響最大,它讓我看到了許多生活的影子,感受到了復雜社會的余溫。

亂世佳人電影觀后感1500字【篇5】

斯嘉麗對艾希禮的固執的迷戀,讓瑞德對他和斯嘉麗的婚后生活深感失望。他們的情感沖突一次又一次,因為他們都同樣的固執。最后,瑞德無奈地認輸了,并把他從斯嘉麗那里得不到回報的情感都寄托在女兒邦妮的身上,寵愛得遠遠超過了一般父親。而后來邦妮騎馬時的意外出事,也給瑞德和斯嘉麗的婚姻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傷痕,只是在梅蘭妮的安慰和協調下,情況才沒有過于惡化。

梅蘭妮是家中的長女。家境的僅僅小康使她從小就感受到生活的壓力,而沒有像斯嘉麗一樣一味沉溺于對愛情游戲的幻想。她的父母對子女關注的焦點是她的弟弟查爾斯,而不是她,這使她也沒有受到如斯嘉麗那樣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被乳母糾正的嚴格的淑女教育,她不是憑教條,她是在實際生活中自己領悟到怎樣成為一個真正的淑女的。所以她的眼光既相通于世俗,又超越了世俗,從她對瑞德的情人貝爾的尊重就可見一斑。

梅蘭妮和斯嘉麗最大的不同,在于她早就清楚地了解艾希禮的優點和缺點,她憐惜他,用心去愛他。她幾乎是天生的賢妻良母,甚至比斯嘉麗的母親更出色一些。梅蘭妮也同樣了解斯嘉麗,她并非不知道斯嘉麗對艾希禮的情愫,但她也明白斯嘉麗的驕傲和艾希禮的修養使得他們的關系不可能有什么進一步的發展。她的天性反而使她同情他們,包容他們,把他們都當作親人。對于瑞德,她知道他意志堅定、世事洞徹、手段非凡,她也明白他的弱點就是感情,他只有愛了,才會享受被愛,他的沖動,緣于他不可抑制地愛,他的痛苦,緣于他認為應當屬于他私有的愛不屬于他私有,所以她才會在臨終前希望斯嘉麗珍惜瑞德的愛。梅蘭妮和瑞德雖然成長背景、性格習慣差異很大,幾乎是兩個世界的人,但他們的智力結構相似,對對方的人格魅力也彼此欣賞。正是對梅蘭妮的出于內心的尊重,使瑞德容忍了斯嘉麗和艾希禮童話一樣的愛情。所以,梅蘭妮的存在,是所有這些主人公平靜生活的定心石。

瑞德是家中的獨子。他從小就過于聰明,因而最受不了的就是強迫他遵守他認為是錯誤的規則,從西點軍校退學是他的叛逆性的最強烈的一次迸發。但是,他能從社會上學到的東西遠比他能從學校里學到的東西多,所以,他在對現實的理解上、在對商業機會的把握上、在對人情世故的運用上,反而比一般循規蹈矩的人更強得多。事業的成功對他并非一件難事,因此他把他要尋找的刺激轉移到了愛情上來。他不只有過貝爾一個情人,但貝爾的人格的獨立性令他欣賞,所以他保留了她作為他的長期秘密伴侶。他喜歡貝爾,但沒有愛上她,雖然他知道貝爾是真的愛他,但是他需要精神上對他誘惑性更大的女人。

瑞德當初愛上斯嘉麗,正是因為他在她身上看到了一種與他的本性相似的一面——對世俗虛偽的不屑、強烈的野性的生命力和不顧一切地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上帝知道他的心是多么孤獨,他不由自主地關注她,進而漸漸地愛上她。他和斯嘉麗一樣,本來就對越得不到的東西越感興趣,加上斯嘉麗對他的一次次完美出場總是毫不在乎,毫不感激,讓他對斯嘉麗更加念念不忘,并對自己居然會輸給艾希禮耿耿于懷。

但后來瑞德迫不及待地要與斯嘉麗結婚,從結果來看證明是個錯誤。他在求婚時就已經很清楚他要面對的情況,只是他的自負讓他以為他能處理好。他從來沒有這樣想得到一個人,想擁有她,想融化她,只是他沒有想到她不是一般的堅冰。他在她還沒有發現她會愛上他之前就娶了她,因為他相信自己遠比艾希禮強多了,沒有可能強者會輸給弱者,只是他沒有想到她雖然表面上看來那么精明,骨子里卻還是個傻女人。他以為婚姻是愛情的溫床,他以為時間的推移會慢慢改變她,只是他沒有想到他與她的婚姻對他來說雖然是第一次,對她來說卻已經是第三次,她既然能不因為愛情而締結前兩次婚姻,就已說明婚姻對她來說只是意味著一種法律上的手續,對丈夫不屑于愛已經成為了她的習慣。所以,兩個人婚姻的悲劇從某種角度說是緣于他的自以為是和無知。一方面他對斯嘉麗估計過高、對婚姻無知、對孩子溺愛,另一方面他又一直在努力盡著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因此很難給他適當的評價,也許再精明的男人在愛情真正到來時,都會犯傻。

人在年輕的時候,不可能什么都學會,因為人生道路上的一些重要的認識,是要自己經歷過后才會懂得。

對于一個年輕人來說,有自己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事,雖然很多時候不一定真能那么自信,而傳統是不容易理解的,雖然很多時候按照傳統的想法去做很容易得到長輩的贊揚。只是,雖然年輕人也能和老年人講一樣的話,但在老年人的話里,包含了他自己對生活的全部理解。

瑞德和艾希禮最大的不同,在于瑞德相信自己遠勝于相信傳統,所以他從小就把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塑造,而艾希禮相信傳統遠勝于相信自己,所以他從小就把自己按照傳統的想法來塑造。瑞德和艾希禮的相同之處,在于他們都以為他們自己的標準就是生活的標準,覺得人生應當按他們自己設想的那樣才對,他們都過早對自己有了太大的自信,對生活有了太高的期望。但是,命運是多么地令人難以想像呀!

11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