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可可西里》觀后感
《可可西里》被稱之為“一部關于信仰和生命的電影”,該片不僅在國內國際獲獎,而且也感動了不少觀眾。《可可西里》的震撼在于它揭示了民族精神的核心,把一個理想主義者由生到死的過程鮮活地展現出來。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電影《可可西里》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電影《可可西里》觀后感精選篇1
今天下午我一個人來到德陽文化藝術宮觀看《可可西里》這部電影。這部影片使很多人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這部電影主要講在可可西里,有一個自然保護區,有很多非法份子在那里獵取我國一級保護動物藏羚羊。可是還有一群為保護藏羚羊而生的戰士,他們全是志愿者,保護藏羚羊的槍,子彈等都是大家集的資,而且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他們不怕危險!有時他們看見被剝了皮的'藏羚羊的死尸,慘不忍睹,會想到前一秒還活蹦亂跳的藏羚羊,后一秒鮮血滿地,死無完尸。
可憐的藏羚羊!那些盜獵份子還有沒有人性,為了自己的一點眼前利益,寧肯去殺死那么無助的一只羊。當看見幾百只的死羊躺在那里時,人們何時為它們流了淚?多么令人慚愧的畫面!看了這部電影后可讓人們更多的去保護動物,同時也更憎恨那些盜獵份子,那時我是多么希望那些盜獵份全部被抓住,讓他們也嘗一下刀架在脖子上的滋味。
走出電影院,望著蔚藍的天空,那些被殺害的無頭藏羚羊的死尸不斷地浮現在我的腦海中,那殘忍的場面使我覺得人類太可恨了,人類天天說:動物是我們的朋友,可我們何時為它們做過事情,我們不僅沒有保護它們,反而去傷害它們,我們的這種做法已經使很多動物滅絕了。我想:我們這樣做,下一個會滅絕的動物將會是人類,你希望人類消失嗎?那我們就要保護動物,不要為了錢而出賣自己的靈魂,更不要為了錢去殺害那些無辜的生靈。
我們常說獅子,老虎這些動物很兇很殘忍,但是我覺得人類才殘忍,我們為了錢,將剛捕獲的動物的皮毛剝下,可那些可憐的動物還在做無謂的掙扎,為什么人類在剝它們的皮時,不想一想,如果這只動物是自己,另一個人正在剝你的皮,你會有一個怎樣的感想呢,那樣會很疼,很難忍受。可那些動物呢,它們也是一條條活生生的生命呀,它們也知道疼,知道痛,我們為什么就不能放它們一條生路呢?有時你用心去感受,才能感受到動物在給你說話,說的都是內心話,講訴的都是它們的生活,還能讓我們明白我們現在所做的事對動物到底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保護動物,就是在保護人類自己呀!
電影《可可西里》觀后感精選篇2
今日看完電影《可可西里》,講述的是一群志愿尋山隊員為保護珍稀動物藏羚羊發生的一個杯具故事。故事發生的自然背景是在氣候極其惡劣的可可西里,但“可可西里”在藏語指的是:美麗的青山美麗的少女的意思。
有許多人為了眼前的利益很多捕殺藏羚羊,令藏羚羊的家園變成了藏羚羊的地獄,獵人們把羊肉吃了,羊皮高價出售,看到這一幕,我一邊為藏羚羊的死而感到悲傷,又一邊為捕獵者的兇殘而感到憤怒。
保護區的隊員和隊長是值得我們敬佩的,當我看到一個個保護區的隊員為捉那些可惡的獵人而一個個地犧牲時,生命的消失就這樣殘酷地呈此刻我的眼前。同樣,生命也是堅強的,巡山隊員們是為了保護藏羚羊而犧牲的,他們死得英勇,死得光榮。
最令我難忘的一幕是:日泰臨死前與記者的交流資料:“我明白這是犯法的,但我要照顧我的隊員,我的可可西里。我有得選擇嗎?也許他們的手和臉都異常的骯臟,但他們的心里比誰都還要純潔”我們還有什么話說呢?他們也是為了保護藏羚羊而知法犯法,要是政府能多些投入到保護藏羚羊的事情去那樣會更好。
最終日泰隊長死在了那些可惡的捕獵者的亂槍下,看到那里我哭了,當時我看到心里想:對動物已經很殘暴了,難道還要對同胞殘酷嗎?真不應當。
相信,那些沉眠在可可西里,巡山隊員們的靈魂,與可可西里公安,一同保護著他們的藏羚羊。在此向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片子的最終告訴我們,尕玉回到北京后寫出的報道震驚了全世界,一年后中國政府成立了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并且派軍警保護,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禁止交易藏羚羊絨,自愿巡山隊也解散了,昨日我看了中央電視臺的報道說此刻,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數量回升到了6萬多只,犧牲的這些巡山隊員們最終能夠瞑目了,他們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相信,在以后,藏羚羊的只數會比此刻多上一倍,二倍,三倍……
同學們,我們都為新世紀的小主人,不要學習捕獵者的殘酷,讓動物有一個屬于自我的天堂。
電影《可可西里》觀后感精選篇3
《可可西里》這部電影,講的是有關藏羚羊的悲劇,人性的悲劇。
1985年,盜獵者為了滿足歐美市場對于藏羚羊絨的需求,大規模地獵殺藏羚羊,保護站上的巡山隊員開始尋找盜獵者。可是,盜獵者如同隱形人一般,消失在茫茫的可可西里的荒漠中,只留下成百上千具剝了皮子的藏羚羊尸體。
巡山隊員不顧危險,繼續奮力追蹤。盜獵者終于出現在冰河對岸,隊員們不顧一切地沖過去,卻只捉到一些盜獵分子,盜獵的頭目再一次漏網。接下來,尋找的旅程更加艱難,隊員一個個走散,劉棟也陷入了吃人的泥沙。隊長日泰最后找到了盜獵者,卻沒有人,沒有搶而被盜獵頭子殺害,跟隨的記者尕玉幸運,沒有被殺害。事后,尕玉寫了一篇震驚全球的報導。
《可可西里》里面的巡山隊員都是志愿的,一年沒有工資了,電影中的一幕:隊長日泰從袋子里一個一個地拿出饅頭,掰一半,再給每個隊員。讓人感到心酸。可他們為了保護藏羚羊,寧愿犧牲自己,令人感動。
在這電影里,沒有特別的服裝,隊員們穿的只不過是最普通的衣服,他們沒有干凈的臉和手,但是他們的心石最干凈的。電影里也沒有特別煽情的情節,而是非常簡單、大方、樸素,卻令人感動,為巡山隊員的執著感動。看完這部電影,我感到了貧困的迫不得已,因為草原荒漠化,無法生存被迫去給盜獵者去剝皮子謀生。同時我也問自己,如果我們不穿動物絨毛做成的衣,不吃動物的肉,盜獵者不是就沒了嗎?我們花費千金,難道就是要把動物的尸體披在身上嗎?電影中被子彈打了一個又一個洞的藏羚羊毛皮,難道不就是藏羚羊代表全世界的動物的哭泣嗎?
動物的悲哀,也是人的悲哀,少獵殺動物吧。
電影《可可西里》觀后感精選篇4
很久以前就聽說《可可西里》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里面所涉及的人性思考令我心生敬仰之意。一向沒有機會完整地看一遍,當今日我靜心仔仔細細地看完之后,心理是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我明白,巡山隊的故事,其實就是野牦牛隊的故事。日泰的原型就是索南達杰,故事本身有些改動,沒動的是高原人的精神。
當年的索南達杰并不是圣人,身為副書記的他,首先要研究的是經濟的發展。野牦牛隊原本是為探索金礦而組建的,當他們看到那些高原精靈被殘忍的殺害時,他們放下了手中的鐵鍬,拿起了qiāng,為了藏羚羊的生命。日泰說,高原上磕長頭的人,臉和手都很臟,但他們的心是最干凈的。
現實中,索南達杰是在與盜獵分子的中因身中百余發子彈血盡而忘的,當三天后隊員們找到他時,他依舊堅持著單膝跪地的射擊姿勢。
當青藏鐵路穿越可可西里時,設計者們為藏羚羊留下了遷徙的通道;而在唐古拉山口,人們為索南達杰立下紀念碑讓每一位進藏旅客都明白,以往有這么一個人為藏羚羊付出了一切。
可可西里充滿了太多的秘密,她在藏語里是美麗的少女的意思,可事實上,可可西里也充斥著世間最瘋狂的罪惡。當卓乃湖畔近500頭藏羚羊皮依次展開時,意味著1000條甚至更多的羚羊的死亡,應為他們正處于產仔期。
真的,這部電影給了我一種叫做震撼的感覺。我也是今日才明白這部戲的導演和編劇都是陸川,我一向以為陸川就是從平地冒出來的一個異常不招我待見的導演,他的《南京!南京!》是我明白的屬于他的最早電影,印象很不好,還有平時的為人處世總覺著有些過于張揚和做作。而今,當我明白這個人就是《可可西里》的導演時,內心不免不免為他稍稍放寬了標準。能拍出這種水平的導演我為什么不能對他寬厚一點所以我不會再去計較他的為人,我只在乎他的電影能否帶給我一種震撼的人性思考。
永恒的可可西里,不變的藏民的淳樸,它是離天最近的屋脊,是我向往的一片凈土。
電影《可可西里》觀后感精選篇5
巡山隊員劉棟一腳踏進流沙,流沙漸漸的吞噬著他,他掙扎著,掙扎著,沒有了掙扎,最后一縷頭發也淹沒在流沙中。生命的消失就這樣殘酷呈現在眼前。
強巴走了,那個獨自在不凍泉守了三年的漢子,愣住了;劉棟走了,那在雪地里掙扎的洛桑也哭了:“我們走不出去了”。馬占林和他的同伴在生命線上掙扎,一個倒下了,同伴甚至連頭都不會回,“走出去了,但死了不少人”。
在生命線上,人無法用“好”與“壞”來評價,所謂的好與壞可以在瞬間轉換,追馬占林與他兒子的巡山隊員倒下,救他的是馬占林的兒子。最后,救下尕玉也是那個盜獵者的幫兇。
可可西里,沒有“好”與“壞”,道德屈從于生存。盜獵者為了生存而盜獵藏羚羊,而巡山隊員為了治病也賣藏羚羊。“轉山的人的手和臉很臟,但他們的心是很干凈的”,有多少人能說自己的心比那個馬占林干凈呢?扒一張皮子5元錢……
可可西里,暴力,血腥,對生命的挑戰,那里不屬于女人,“好姑娘多的很”,那只是一個美麗的謊言。冷雪離開了,會有其他的女人在劉棟的身邊嗎?日泰死后,那影片最后一個女人——日泰的女兒,她會去哪兒?
日泰的死,是向著這個沒有偶像的年代的最后呼喊,面對著槍口,依然揮出他那一拳,“砰”,倒地,抽搐著,一梭子彈,不再抽搐。漫天飛雪中,一個隊員一個隊員的消失,日泰隊長最后也躺在那,那樣的安詳。
“可可西里,是天堂,是地獄,還是見證生命與信仰的圣地?因為,可可西里的故事難以訴說,只有真正走過的人才能體會!”導演陸川如是說。
尕玉去了可可西里,他體會了。體會終將改變可可西里。人類踏上地球的第一個腳印不該帶著罪惡。“再走五里,那里是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