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瘋狂動物城觀后感1000字
《瘋狂動物城》是一部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一部影片,那么這部影片的觀后感怎么寫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瘋狂動物城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瘋狂動物城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1
總的故事是一只兔子為了自己的警察夢和一只狐貍搭檔,破了一件充滿陰謀的大案。充滿了福爾摩斯加教父的元素。下面主要說一下這部電影的反諷。
第一就是我們的主人公兔子朱迪,在以豹 牛 大象 老虎等為主要力量的警察隊伍,兔子作為警察肯定是受輕視的,所以兔子一開始在警察局里面分到的任務僅僅是協助交通管理。
然后就是我們兔子的搭檔狐貍,一開始影片定的基調就是狐貍都是壞的,所以狐貍作為破案搭檔總是覺得有些格格不入。但看完以后影片把狐貍的正面形象塑造的非常好。
再就是讓人印象深刻并且笑瘋了的那只叫閃電的樹懶,說話做事就跟放慢鏡頭似的,然后聽完一個笑話開始笑的那個情景,哈哈讓人捧腹大笑,而樹懶竟然叫閃電,影片最后也進行了呼應,時速開到三百碼的飆車黨就是這只叫閃電的樹懶,開車飛快說話做事確巨慢的樹懶是本片的一大笑點,一想起來那個像慢鏡頭的笑我就不行了哈哈哈。
接下來就是特別像反派的黑幫老大,手下全是威武霸氣的北極熊,一開始兔子和狐貍被抓起來見老大時一只比一只要大的北極熊一一進場,本來以為最大的那只北極熊就是老大了,結果那只北極熊把手一松,一只像教父一樣坐在椅子上的鼠才是老大哈哈雖然不太符合情理,但是真是讓人捧腹大笑,然后這只鼠開始像教父一樣講話,像教父一樣的做事風格,以德報德。
最后就是本片的大 boss,在這里就不劇透了。反正就是告訴我們看人不要看表面,要用心去看。
總之,本片非常不幼稚,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看得非常開心。今年看的最好的影片啦!強推大家去影院欣賞!
電影瘋狂動物城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2
狄更斯說過,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
在《瘋狂動物城》里,動物們也經歷著最好與最壞的時代。
他們的城市已經現代化,他們已脫離野蠻的狀態,沒有食肉動物與食草動物的追逐與殺戮,法院、警局、商店以及五花八門的廣告構成了這個世界,組成了這個時代。
但是,這個世界并非十全十美。在充滿文明與秩序的同時,這里還有欺凌,還有歧視,還有各式各樣的不公正。對了,幸好這里還有敢于挑戰不公的勇氣。
兔朱迪從小就有成為一名警官的夢想,盡管父母再三勸阻,她卻始終樂觀。但是,作為一只小型動物,在警察訓練的初期,她還是屢遭挫敗。當她通過努力最終進入警局成為一名警官之時,卻只被派去做一名交通警察。但帶著小小的失望、開著小小的警車超額完成任務的時候,朱迪仍然開心,依舊積極。
和人類社會一樣,動物城里的角色境遇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兔朱迪遇到了自己的“冤家”狐尼克。狐尼克領著超級呆萌的“兒子”——體型超級小同時又擁有一雙大耳朵的芬尼克——在冰棍店里慘兮兮地被店主欺負,兔朱迪出來主持了公道。芬尼克扛著大大的冰棍跟在尼克的后面艱難前進的景象讓人增添無數好感。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是一個美好故事的開端時,朱迪卻發現了狐尼克大冰棍的另一個用處——制作小冰棍。一群小倉鼠整齊劃一地走出來,步調一致地遞上零錢,再快速地用兩顆大門牙啃完,然后再以完全一致的步調把冰棍丟入垃圾桶,整個過程整整齊齊又可愛得沒話說。朱迪發現了不對勁兒,去找狐尼克理論,卻被搶白一番:“踏進動物城,誰都懷揣著夢想,成為理想中的自己,但卻一場空。你只能是你,狐貍還是狡猾,兔子依舊呆蠢。”
意氣風發的朱迪感受到了第一次挫敗。
所有的人,尤其是像朱迪這樣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輕人,他們以為自己擁有年輕和夢想,生活即便會有坎坷,也不會多么艱難。但是“現實生活可比墻上的標語復雜多了”。憑借夢想就可以單槍匹馬闖天下的人,除了擁有好運氣——比如遇到狐尼克,還要有智慧與主動爭取的心思。
在警局受到歧視并被狐貍教訓了一番的“呆蠢”兔子十分失望,而自己在工作中過于認真的態度也讓許多居民十分不滿。但第二天一樁搶劫案的出現卻讓她一瞬間重拾信心?!拔襾硖幚?,我是朱迪·霍普斯警官,我去追!”盡管最后遭到了牛局長的責罵,卻著實讓她興奮不已。
驚天大案開始浮出水面,朱迪攬下48小時破案的重任。從照片中她注意到了一個她熟悉的關鍵證人——狐尼克。外表是個兒童實則為成年人的耳廓狐芬尼克告訴了朱迪尼克的行蹤。兩個主人公再次碰面,并開啟了破案之旅。
他們詢問了自然主義者,明明記憶力很好卻一直謙虛的牦牛亞克西讓人哭笑不得。接著他們趕往警局尼克朋友閃電那里查找線索,一群樹懶公職人員們慢條斯理的動作和交談讓急性子朱迪頭疼不已。偏偏在朱迪剛要查詢成功的時候,狐尼克壞笑著又上來打斷:“嘿,閃電,你知道駱駝為什么有三個駝峰嗎?”
接下來的事情跌宕驚險。朱迪和尼克先被大先生逮住,但是朱迪以前的一次無心之舉卻救了他們的命,兩個人找到了有關鍵作用的司機后,卻差點被野蠻化的司機吃掉。就在朱迪因為完不成任務將要被開除的時候,狐尼克機智地幫她開脫。查到了監控的兩人再次踏上尋找的旅程,并最終找到野蠻化的動物們,兩個人也成功地從馬桶逃離險境。
這一系列的冒險十分刺激,對朱迪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但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剛剛破獲大案的朱迪在電視媒體前的一番發言讓尼克懷疑起朱迪對自己的信任。不僅如此,朱迪的發言又釀成了更大的災難——動物城里的食肉動物與食草動物發生了嚴重的分裂與不信任。對自己十分失望的朱迪辭去了警官的職務,回家操起了賣蘿卜的舊業。
此時,對于朱迪而言,無論是友誼,還是自己的夢想,都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她耷拉著耳朵在兔窩鎮賣著蘿卜,對于曾經的追求,心中也有無限的懷疑。
在追逐夢想的路上,困難與懷疑總是常伴左右。有的人堅持下來了,有的人在中途放棄。失掉了夢想的人可能也會過得很好,可終究他無法變成自己想要成為的模樣。
改變朱迪的是小時候曾經欺負過她的狐貍,這個現在和她家有著密切合作的童年伙伴讓她改變了對于食肉動物天生就會變野蠻的認識,同時朱迪也偶然得知了引起食肉動物野蠻化的植物“午夜狼嚎”的真面目——一種讓人發瘋的草。后悔不已的朱迪決定去向尼克道歉,以及追查真兇。
“我知道,你永遠都不會原諒我。我不怪你,換作我,我也不會原諒我自己。我又蠢又不可靠,還固執得不得了。但是,不能因為我的錯,讓肉食動物遭受這一切。當我們解決了這個案子,你可以繼續討厭我,沒關系,因為我是個糟糕的朋友,我傷害了你。到時候,你大可以大搖大擺地離開,確信自己至始至終都是對的。我真的只是一只蠢兔子。”
自責的朱迪說完這段話,尼克舉起了之前兩人一起破案時發揮了大用處的胡蘿卜錄音筆:“好了,到我這來。你們兔子就是愛哭。”后面的大圓滿結局,不說也罷。對了,男女主人公最終有在一起哦!
雖然整部電影有激動人心的冒險與抓捕,也有扣人心弦的陰謀,但毫無疑問,兔朱迪和狐尼克從矛盾爆發到重歸于好的感情波折才最引人注目。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因為驚險的大事業而有所成長,真正讓我們成長的往往是朋友,往往是我們身邊再普通不過的人。戰勝了自己并與尼克重歸于好的朱迪在之后的破案中有更好的表現也不足為奇。
動物城仍舊是那個動物城,時代仍舊是那個時代,不好不壞。唔,可能有好了那么一點點——歧視會少一點,友誼會多一點,小動物們獲得的機會會多一點,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之間的不信任會少一點,動物城可能會變得更加和諧,但也僅限于此,是的,僅限于此。時代很難有太大的改變,真正改變的是朱迪自己。
朱迪不再空談夢想,不再是那個對所有事情一無所知、對所有困難一無預料的兔子。在頂峰和低谷都經歷過后,她懂得如何去完成一項艱險的事業,如何去維護友情,如何去思考,如何去信任。
她有夢想,并一直沒有放棄。從年幼時期,就一直想成為警察,一直到長大,她成為了一名警官,然后用自己的努力證明了自己的能力。驚天大案的陰謀被她成功地發掘,一直到最后都能堅持初心,除惡揚善,不屈不撓。朱迪完成了自己的成長。
如果說這是一部喜劇片,那么它肯定成功地達到了效果。無論是啃著冰棍的小倉鼠還是長著大耳朵冒充小象的耳廓狐,抑或是兔朱迪那忽上忽下的大耳朵,還有那時不時就發揮關鍵作用的仿蘋果品牌的胡蘿卜錄音筆,笑點頻出,而且質量都頗高。
但除此之外,一部深刻的喜劇一定會在笑料背后留下讓人思考的余地。
兔朱迪的生活軌跡更像我們正常人,刻苦努力,克服挫折,最后獲得認可。狐尼克的人生軌跡無疑要復雜得多,從小夢想被挫敗,身背“狡猾”的刻板罵名,注定在人群中不被認可。
但是這個穿著衣服總是顯得吊兒郎當的狐貍又不太一樣。他擁有許許多多的鬼點子,不入流而且開始的時候還十分不情愿,但又酷得不像話,沒有什么壞心腸,總能在關鍵時刻幫朱迪一把,認真分析的樣子還大有偵探的風范。這便是尼克,難怪很多人都希望尼克和朱迪能有愛情。
兩個截然不同人生軌跡的人在相互鼓勵和理解的道路上,朝著夢想越走越近。遇見尼克是朱迪的幸運。同時,遇到朱迪也是尼克的幸運。從小狐尼克也有要成為警官的決心,不過小時候被嘲諷的陰影狠狠地困擾著他,他做著不入流的行業在動物城里得過且過,直到兔子出現在了他的面前,兩個人一起破了驚天大案,他也終于實現了當年的夢想。
“生活總會有點不順意,我們都會犯錯。天性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開始改變?!?/p>
這是一個充滿著夢想與溫馨的故事,這是一個充滿著成長哲理的故事。它讓我們在笑聲中體味友誼,在幽默中感悟道理。追求夢想,永不放棄,勇敢前行的同時又腳踏實地,成長自然伴隨著你。這可能是最好的動物城。
以及片尾這樣的對話可能是最幸福的成長——
尼克:你知道你愛我!
朱迪:我知道嗎?我的確知道。
電影瘋狂動物城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3
一個好的影視作品,尤其是要特別照顧到兒童觀眾群的作品,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讓觀眾們各取所需。zootopia都做到了。小朋友們看著萌萌的小動物們搞怪歷險,青少年看到堅韌樂觀的小兔子實現夢想的勵志雞湯和禁斷的戀情(誤),青年人看到絕命毒師、教父的致敬和梅西百貨、雷曼兄弟的映射,中年人看到對超低效率的交通管理局dmv的挖苦嘲諷。然后在潤物細無聲中,這部美國大型思想政治教育宣傳片已經get到了你,最后想宣揚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民族大和諧。
從inside out開始,好萊塢動畫已經慢慢脫離了以搞笑賣萌,營造奇妙幻想異次元來提供放松娛樂的格局,開始利用動畫的優勢來表達觀點,發揮其寓言作用來討論問題。近兩年美國因為種族問題一直不太平,歐洲難民事件和穆斯林群體對美國影響其實不大,但由于警察射殺黑人事件屢屢發生,游行抗議一直不斷,最近的梁彼得警官事件甚至把一向默默賺錢置身事外的華裔群體也扯進種族平等問題,奧斯卡也剛鬧完oscar is so white。而作為一個被標簽為“老少咸宜”的動畫片,竟然有這種覺悟和擔當,對種族問題社會包容性下手,不得不佩服其良心。
首先zootopia展現的,是一個高度發展的社會應有的樣子,一個真正的理想國:發達的科技創造出的極強的兼容性。列車車門有按個頭大小的設計,出站時還有供河馬的吹風和方便小老鼠的管道。生活區有照顧到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設計成沙漠區,雨林區,北極區。沒有誰會因為個頭小就受到欺凌歧視,而特殊的生理需要也都會被照顧滿足。最后講得道理也是誠懇:我們雖然dna和千差萬別,但那是上古的事了,雖然生活習慣千差萬別,但現在文明和科技讓我們可以共同生活在同一個社會。所以,不要讓stereotype定義我們,不要讓fear區隔我們,這個社會并不完美,zootopia也并不是utopia,所以我們都要努力的包容和理解。
樹賴絕對是本片最大亮點,而且dmv的工作人員真的就是用兩根手指。慢。慢。的。敲。字。的。胡蘿卜承包了所有兔子周邊,還有蘋果換成胡蘿卜形狀的iphone。。。技術上畫面上是一貫的精良,很多動物習性的捕捉很特別逗(狼嚎啊),還有很多很棒的細節。而用心的立意,直接把這部片送上了八分區。
電影瘋狂動物城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4
《瘋狂動物城》用賞心悅目又充滿音樂動感的動畫場景圖解了美國社會的烏托邦說明書——音樂動感很重要,以迪士尼為代表的美式動畫片有濃厚的音樂歌舞片血緣,《瘋狂動物城》在這一點上甚至隱約露出幾分“幻想曲”的美妙身影。
兔子朱迪是個鄉下農場的女孩——想想《動物農莊》,在不同的意義指涉下農場里的動物能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內涵——從小時候起,她就開始扮演關于“瘋狂動物城”是如何建立的兒童舞臺劇。
不要小看這出萌態百出的兒童舞臺劇,事實上,這出舞臺劇所闡述的理念正是當下美國社會得以建立的基石,或者說,是一次童心版的“社會契約論”演示,也是一次當代憲政社會的發生學理念活劇——動物們去掉了野蠻的“動物性”,(依循著契約精神)共同來到“動物烏托邦”(瘋狂動物城),幾乎建立起一個大同世界。
動畫片里展現的“動物城”實在是太美好了,美好到幾乎讓人相信福山的“歷史終結論”有了幾分道理。這里也有犯罪,也有官僚主義,也有不公平現象,但總的來說,不論你是何種膚色、性別、性取向——外表、習性各異的動物顯然是最好的隱喻——只要你努力奮斗,就一定能獲取相應的回報。
這是活脫脫的“美國夢”寫照,那個流光溢彩富麗堂皇高聳入云的“瘋狂動物城”,也正是鄉下兔子朱迪的兒時夢想——看來城鄉差別在美國也是切實存在的,這一點到跟正在大力推進城鎮化的中國不無相似。
“瘋狂動物城”到處是“政治正確”的鶯歌燕舞,起碼從基礎設施上看,不管你是高高在上的長頸鹿,還是矮胖敦實的嚙齒動物,在乘坐交通工具、購買公共服務甚至日常消費時,都不會有任何不適,總有相應的設施、尺碼符合你的要求。
不由得想起前兩年ABC熱播的喜劇《外星鄰居》,一群外星人來移民到白人社區里,發生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而且那群外星人都長著黑人或者亞洲人的臉孔——顯然,這是對當下美國移民問題的喜劇化反映,某種意義上,《瘋狂動物城》就是用動物取代了《外星鄰居》里的外星人而已,骨子里其實還是聚焦在美國社會的多元文化、多元種族問題之上。
你甚至可以把兔子朱迪看成是一個移民——她從小生活在遠離動物城的農場里,向往去動物城里做一名警察,從這個意義上說,朱迪的確是一名移民(為什么是女孩子?看看《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就明白了,現在想要掙美金,設置一個女一號比較靠譜)。
但是朱迪并沒有給人以外來移民之感,這無疑是因為她的兔子身份——從片頭一開始,“瘋狂動物城”就在渲染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的區別,而在動物城里,高達90%的居民都是食草動物,這自然使得朱迪與動物城的主流居民有了同種之感——折射進現實,就可以說朱迪是只白人、宗教兔子,當然這么說在美國絕對政治不正確,連奧斯卡沒給黑人提名都被狂吐槽嘛。
不過這從畫風和背景音樂上也能看出來,黑社會鼴鼠一出場就有著濃郁的南歐音樂風情,雨林里的豹又是典型的拉美氣息——動物的不同來源自然會被觀眾與現實相聯想,譬如報新聞的熊貓怎么可能不覺得是華人,鼴鼠老大一水兒的北極熊保鏢又有撲面而來的俄羅斯打手即視感。
在追查案件的過程中,朱迪去了不同的街區,這幾乎就是當下美國不同族裔聚居區的現實寫照——估計是因為沒有出現唐人街,所以中國觀眾感觸沒有那么明顯。
有趣的是,作為警匪故事的《瘋狂動物城》的幕后大陰謀居然是食草動物非法制造危機,意圖誘發食肉動物的動物性,由此來制造恐慌并獲取食草動物的大多數選票——這是一個相當高明的反派設計,一來在敘事上有翻轉,二來也是直指美式民主的命門:民主,是為了防止多數人的暴政。
很多人一直習慣建構一組“暴虐的特權統治者”VS“道德高尚的普羅大眾”的二元對立概念,并以此來確證民主的合法性,殊不知這只是一種民粹式的偽民主理念。某種意義上,這種思想跟跪舔統治者的奴才意識沒什么分別——現代獨裁者往往建立在民粹的暴政土壤之上,以“天子”恩威直達“萬民”,其他階層的有產者則分分鐘處在被犧牲的地雷陣里,只要需要,他們隨時會被拿出來獻祭給“國家人民”,所謂“有恒產者有恒心”,在一個滿是“打土豪分田地”意識的民粹\獨裁社會里,是斷然不可能實現的。
正確的理念,應當是盡可能的包容并尊重差異性(某種程度上一個社會的民主程度正是由其包容程度來衡量的),食草動物在《瘋狂動物城》里居于絕大多數,但它們也必須尊重食肉動物的合法權利(當然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這才是“動物烏托邦”的立邦之本(復雜的憲政原則在此取代了“一人一票”的簡單多數決,可參照美國總統大選的辦法)。
充分尊重每一個階層、族群的差異性并保障他們的權利,然后在契約(法治)的基礎上給所有人以個人發展的機會,由權利保障通向機會均等,這樣的“瘋狂動物城”難道還不是一個烏托邦?
至于被喚醒獸性的食肉動物,可以解讀為凡是出現反人類行為的暴力攻擊者,其實都是人性泯滅的結果(當然在《瘋狂動物城》里“人性”被“社會化的動物性”所取代),在當下美國的政治語境中,很容易聯想到ISIS等伊斯蘭原教旨。
對和平的教徒(食草動物)來說,伊斯蘭教確實有某種與生俱來的暴力攻擊性(食肉),這絕不是搞宗教攻擊,而是實事求是的從宗教典籍、儀軌而言。伊斯蘭教是在政教合一的體制下,隨著阿拉伯半島的戰爭過程誕生、傳播的,其教義中有不少“外向”之處,這跟宗教、佛教的“出世”色彩截然不同。
伊斯蘭教確實有很多與現代文明不融洽的地方,譬如要求女性素服頭巾,不能暴露身體,而且一夫多妻,這些在很多伊斯蘭國家是客觀存在的。從當下世界的恐怖行徑來看,伊斯蘭教徒也在大眾傳媒中給人的印象最深——特別以ISIS為代表——由此將其看作是“瘋狂動物城”里的“食肉動物”也不為過。
但是不能將“食肉動物”污名化,如果有個別食肉動物開始無差別攻擊善良的食草動物(教徒),那絕不能代表食肉動物的全體。在動物城強大的建城理念下,食草動物們相信能與它們和平相處——這是多么強大的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人們限制自己的動物性,從而建設起互相依存的人類社會,這正是《瘋狂動物城》的最深層邏輯。尊重差異,保護每一個個體的權利,時刻警惕以“多數人”為名作惡(如果片中的陰謀成功了,幾乎就是--通過魏瑪憲政選舉上臺的翻版,食肉動物很容易被解讀成是猶太人或布爾什維克的代表)。
在這樣的環境下,女兔子朱迪能實現哪怕最微小的夢想,而城中的動物居民們最反感的官僚主義也無非就是車管所里慢騰騰的樹懶——看看整日累得賊死的羊副市長,哪還有貪污受賄的機會?(在不同的社會體制和民眾心態里,官僚主義的車管機構可能引發截然不同的后果?!动偪駝游锍恰防锒何覀円恍?,但在《蠻荒故事》里則引發了恐怖的血案)
當然,美式民主都是資產階級的、虛偽的,我們的民主才是真正的人民當家做主。
電影瘋狂動物城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5
世界擁有無限的可能,我們可以做到自己想要做到的自己。
當有些人說,迪斯尼電影《瘋狂動物城》是兒童看可愛動物世界,青年人看追逐夢想,成年人看階級偏見和政治諷刺的時候,但我認為這部電影給我真正的啟迪是,我們要聽從自己的內心,在生活中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瘋狂動物城》電影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是朱迪始終如一永遠堅定十足的完成自己夢想的樣子。盡管萌兔朱迪的警察夢,是個除了自己父母都難以置信的夢,即使萌兔朱迪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后,也依然在警局里得不到大家認可的夢想。
在遭遇局長的冷落,同僚的奚落,破案的艱難,羊市長的誘惑時,萌兔朱迪始終記得自己最初的夢想成為自己想要當的警察。萌兔朱迪,哪怕自己的想法瘋狂到讓所有人都覺得是個難以置信的笑話,
想起我的一位高中校友,成績優異卻在高考報志愿的時候,因拋棄報送北上廣名校而選擇離家較近的985學校。畢業后在家鄉小鎮里安于一份穩定的工作并結婚,在二十幾歲的年紀里過上歲月靜好的日子。有很多人都問她,為什么不去大城市奮斗呢?她倒是笑著回答,她從小就愿意做一個擁有平凡幸福的人。這是我自己選擇的生活,也是我最喜歡的生活樣子。
現在社會媒體大多傳達給我們這種信息,怎樣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很多人一生都在為名權利奔波,忙忙碌碌,這世界推著我們往前走,有名有權有利的人生才算得上是成功人生。殊不知成功的標準都是我們給自己設定的條條框框,我們以為可以通向伊甸園的圈子,卻是個陷阱。往往我們身陷其中而無法自拔,可是每個人生活不一定都是一個模子,成功的人生沒有所謂的標準。
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探索自己的靈魂,聽從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最想要最喜歡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安逸?冒險?每天澆澆花草,出門悠閑逛街散步?每天工作14個小時,整天滿著滿世界飛?而我們自己選擇過的生活才是自己的人生。
正如電影里萌兔朱迪向往著烏托邦動物城,不過是因為在那里她可以真正去探尋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