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偉業》紅色影片個人觀后感
《建黨偉業》向我們展露了歷史的悲愴與滄桑,戰爭的殘酷與無情,但恰恰是這種亂世之中誕生了讓中華民族走向輝煌與繁榮的共產黨,道盡了革命黨人的艱辛,不易與犧牲。“漫漫長夜,驅走黑暗的是太陽,給茫茫中國,帶來光明。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建黨偉業》紅色影片個人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建黨偉業》紅色影片個人觀后感(篇1)
今日觀看了《建黨偉業》,覺得還不錯,除了演員陣容十分強大之外,有些地方真的十分感人。在那里,說說我個人的感想。
此片吸引我的是劇本本身來源于真實的歷史記錄,其次就是178名來自兩岸三地,國內外眾多一線的明星們的加盟。
影片講述從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黨成立這段時間內的歷史故事與風云人物。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民族危機,內外戰爭不斷,人民出于水深火熱之中,在這個以往一度輝煌耀眼的東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戰火,滾滾的狼煙。仿佛把我們帶到那個艱難而又催人振奮的歲月中,去追憶那段歷史,緬懷遠去的革命先輩。心底由然想起了那句話:“僅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當然,作為一個中國人,對這段的歷史不可能不了解,可是看了片子之后,經過電影手法刻畫的人物讓我對此段歷史又有了一些不一樣的認識。大家都明白的"歷史"。可是影片既沒有故意歌頌什么,也沒有故意詆毀什么。
從當年的“風腥血雨”到此刻雨過天晴,又有誰能體會當時的艱辛歷程呢,僅有親身經歷過才明白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當共產黨誕生的時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所以我們要珍惜今日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它是由無數共產黨用鮮血換來的,祖國繁榮昌盛,人們幸福安康,靠的就是黨。讓我們張開翅膀,向廣闊天空飛去,為未來打拼,為祖國爭光!
《建黨偉業》紅色影片個人觀后感(篇2)
以前也有參加過__的活動,但一直沒有被抽中過。這次我依舊報名了《建黨偉業》的免費觀看活動,很幸運的被抽中了。
這段時間我母親正好在北京,聽到母親說已經幾十年沒有看過電影了。我發覺我必須讓母親去看場電影。母親節約慣了,讓她花幾十元錢去看場電影,是斷然不會的。正好這次免費觀影是一個極好的機會。一來可以不讓母親有“浪費”的感覺,二來《建黨偉業》正好能適合我母親這輩人看。于是我說服了母親去看這場電影。隨后我就簡單說說這次免費觀影的一些感受和我母親對這部電影的感受。
我以前去過金逸影城,感覺效果很棒。無論是環境還是音響效果都是很完美的。這次去的新都店,雖然地方稍微偏了一點,但我第一感覺還是不錯,首先,地方很好找,在新都環島西下車后走一點就能看見了。其次,服務也很好。工作人員很快的給我兌換了電影券,選好了座位。外面的等候區域也很高檔。讓人覺得環境非常好。
由于我要帶著寶寶,所以我母親去看了這場電影。我母親看完后說,放映廳環境很舒服,音響效果也不錯,是比在家看電視強多了。電影講述了我們黨從成立到發展壯大的歷史過程。很多明星參加了演出。雖然我媽那輩人眼中的明星和我們熟知的明星有區別,但我母親也說出了很多他們所熟悉的明星名字。看來這部電影適合各個年齡層次的人觀看。
我母親告訴我的感觸不多。但我知道這場電影還是讓我母親覺得很值得去看。而在我看來,拋開看明星不說,就通過影片了解我黨的歷史這一點來說,也是值得很多人去看的。
《建黨偉業》紅色影片個人觀后感(篇3)
隨著實習結束的臨近,基本上已經沒課了,除了做實習作業外,我下載了當下的熱播的電影來看,其中《建黨偉業》讓我重溫了下那個風雨飄搖時代的歷史故事,感受黨建立的來之不易。
要說什么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當屬172位當紅明星的傾情演出,這已經創下中國電影史上的奇跡,盡管很多演員的出場時間很短,甚至有的只有幾秒鐘,但他們都非常敬業,不計酬勞,為拍攝好影片盡心盡力,片尾的字幕播放長達5分鐘,可見演員陣容之強大,考慮到影片的時長和節奏的原因,很多演員戲份最后被刪除,但他們都紛紛表示能夠充分理解。
還有就是影片拍攝的很客觀,充分尊重了歷史,將當時的情形充分還原到觀眾面前,之前會擔心那么多人物的出現會使影片說教化、臉譜化、格式化,但看完后感覺人物刻畫很細膩、很真切,整部影片的歷史講述和人物刻畫都很客觀,展現出那個時期的狀態和面貌。
整部影片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突出了幾段愛情故事,使影片顯現的更真實、更有人情味,這是以往歷史性題材電影所缺少的,它們更突出的是歷史的厚重感和真實感,毛澤東和楊開慧的愛情,蔡鍔和小鳳仙的故事都為此片增色不少。
《建黨偉業》紅色影片個人觀后感(篇4)
__年風雨滄桑,__年日夜兼程。如今,我們偉大的黨又迎來了她__歲的生日!最近,我看了《建黨偉業》這部電影,心中充滿了驕傲與自豪。
《建黨偉業》從孫中山第一次領導的成功起義——武昌起義說起,介紹了中國共產黨在動蕩與變革的歷史時期中逐漸孕育的過程。1911年冬天,孫中山從海外歸來并在1月1日設立“中華民國”,擔任臨時大總統。可是,好景不長,袁世凱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皇室中的威信,又從孫中山手中奪取了大元帥的身份,不僅僅如此,他還準備恢復封建帝制。工農群眾大怒,雖他們努力工作,但沒有收入,都被軍閥剝削掉了!所以他們停止了工作,學生罷課,工人罷工,整個中國的老百姓忍無可忍
,他們要把腐敗無能的政府推翻!在這種情形下,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等革命志士清楚地認識到中國僅有建立自我的布爾什維克,團結工農大眾,才能拯救危難中的國家。幾經努力,中國共產黨在嘉興南湖游船上正式成立了。她領導著全國4億人民群眾,與反動派作斗爭,最終贏得了勝利。
中國共產黨,一個響亮的名字。她,一心為人民群眾著想;她,在危難關頭勇往直前;她,與敵頑強抗爭。看到這紅得似火的黨旗在空中飄揚,看著那熠熠生輝的黨徽在陽光下閃爍,看著新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我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強大的力量,這不都是中國共產黨鑄就的偉業嗎?我的眼眶漸漸濕潤了:共產黨母親,我們不能辜負您對我們的一片殷切期望,我要用實際行動來建設我們完美的家園,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報效祖國!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唱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紅色歌曲,我情不自禁地贊頌道:“黨啊,母親,多謝您!”
《建黨偉業》紅色影片個人觀后感(篇5)
觀看《建黨偉業》,重溫中國共產黨建黨那段崢嶸歲月,感受革命先輩崇高的信仰以及他們為了自我的崇高信仰而執著地去努力奮斗,用他們的青春與熱血,描繪出新生的中國,譜寫了一曲瑰偉壯麗的禮貌之歌。我們今日的一切,都與他們當年的奮斗和努力息息相關,血脈相連。影片結尾,共產黨員代表們在紅船上開會完畢,起身合唱《國際歌》,大家的眼睛都噙滿幸福的淚水,雙眸炯炯有神,充滿著對祖國完美未來的殷切期望,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們的革命精神所感動,自我的夢想信念也得到了洗禮,革命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華!
看完《建黨偉業》后,心境久久不能平靜,內心異常澎湃,我被那個時代所震撼,被那個時代青年的活力和熱血所動容,被他們為了實現夢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所感動。我的腦海中始終閃現兩個詞――“職責”與“使命”。
到底是什么催使他們從容的應對打擊、傷害甚至死亡?我想,那必須是他們強烈的愛國主義高度職責感。愛國使他們感知職責、使命使他們上下求索,不惜一切代價的尋求祖國富強、民主、自由之路。
無論在什么時代,我們都期望能夠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那么究竟怎樣才能最大實現自我的價值呢?毫無疑問,那就是將自我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齊,投身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當今世界,現代中國,我們的職責更加重大,使命異常艱巨。祖國的強盛,中華的振興,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要增強歷史職責感和時代緊迫感,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揮灑艱辛與汗水,為祖國的明天而努力奮斗,譜寫新的華章。
忠于黨,報效國家,服務人民,是當代有志之士永恒的追求。看了這部影片,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民族危機,內外戰爭不斷,人民出于水深火熱之中,在這個以往一度輝煌耀眼的東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戰火,滾滾的狼煙。仿佛把我們帶到那個艱難而又催人振奮的歲月中,去追憶那段歷史,緬懷遠去的革命先輩。心底由然想起了那句話:“僅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遐想著當年歷史的種種,心潮起伏。同時也感到了沉重的歷史使命感。
如果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身處在這個劇變頻增、競爭激烈的時代,面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多元化的挑戰,把祖國建設成富強、民主、禮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就需要全體中國人把強烈的愛國熱情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和為社會服務的具體行動。
作為一名有志之士,忠于黨,報效國家,服務人民,是我們的畢生不變的追求,而安心服役,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報國為民的最有效的途徑。所以,我們要志存高遠而腳踏實地,把獻身國防與加強學習、做好本職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使兩者互為表里、互為促進,更好地承擔起時代的職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