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電影的觀后感
《攀登者》確實在演員表演、特效等方面較為突出,但遺憾的是,導演對于故事的整體把控能力稍遜一籌,尤其是被有些觀眾所詬病的感情戲過多的問題,有些破壞了影片的整體節奏。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攀登者電影的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攀登者電影的觀后感篇1
國慶假期前的最終一天,天悅影城,幾經換票改票,誤打誤撞走進了《攀登者》的放映廳。
之后才明白我是何其幸運!能在這樣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里,先睹為快。
影片來得始料未及,與之邂逅時也開演過半。前序的鋪墊都省了,撞入眼球的,是風暴!攜石裹雪的超大風暴,被風暴強行扯開的鋼釘,以及裹挾在狂風暴雪中看不清的飄忽忽一團人影……人們的千般預案萬般籌備,在無情的自然界面前,竟一擊即破!
影片以近乎殘酷的寫實手法高度還原了1975年珠峰攀登者們的險境與喘息,讓人心頭一震。
鏡頭靜止,轉向皚皚雪原,一座座雪峰林立如柱,浩瀚的雪白不見一粒塵埃,美得令人震撼又窒息。人在其中,真是滄海之一粟!迷途,坍塌,隊員搜救,恐怕僅有當事人才能品味其中的喜悲!
上世紀__年代是和平的,戰火的硝煙已退,國家間轉入微妙的較量,為國爭光使命之艱巨,等同于捍衛疆土。__年代也是相對落后的,科技尚不發達,通訊尚不便捷,戰勝殘酷自然所主要依靠的,還是攀登者們的血肉之軀!
中流砥柱方五洲,年輕隊長李國梁,氣象工作者徐纓……他們是珠峰的攀登者,更是背負著國家使命的人。他們既是偉大的人也是普通人。珠峰的風雪,見證了他們青春的奮斗,也見證了他們再平凡可是的喜怒哀樂,離合悲歡。他們個性分明,卻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隨時準備為國家的榮譽赴死。不畏現實,在殘酷的自然中堅持著不屈的斗爭……
李國梁死了。年輕的隊長在生命最終一刻,把攝像機交給戰友,自我割斷繩索墜下懸崖,讓其他戰友生還。
徐纓死了。如果她明哲保身聽從上級指示,如果她沒有自作主張登上雪峰……她是為自我的決定而死的??墒?,沒有這個決定就沒有方五洲登頂的成功!只記得她嘴角沾滿血污,臉上的笑卻還燦若春花……這一刻,她完成了生命中最偉大的任務。
和平時代的人如何去談民族精神去談愛國信仰當個人生命與國家榮譽同時擺在眼前,如何抉擇……看得見的對手易打敗,內心的敵人難降伏。為國家榮譽赴死,是一句平時誰都喊得出的口號,而緊要關頭能選擇舍棄自我為國捐軀的……唯英雄爾。
攀登者,他們的功績不亞于血灑疆場的勇士。
影片尾聲,字幕打出一段史料:197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世界供給了一個數據,珠穆朗瑪峰高度為8848.13米。這個數據不就是當年我在地理課本學過的那個數據嗎!……無憂無慮的少年,輕描淡寫的數字,如何明白它的分量之重如今才懂得它所仰賴的,是多少攀登者冰冷卻無悔的尸骨……
新中國成立今已__周年,電影事業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與等待,如今中國最終交出了震撼人心的冒險類大片。它不是科幻的童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史詩。
而歷史,遠比電影更加殘酷……
祖國__歲生日,是一座里程碑,未來仍任重而道遠。
攀登者的精神,將永遠縱貫在祖國源遠不息的血脈中,無止無疆。
攀登者電影的觀后感篇2
“也許你窮盡一生都不會攀登到珠峰山頂,但你心里一定要有一座山。那座山不一定要珠峰那么高,但會讓你永遠有一個奮斗的目標” ——題記(摘自電影《攀登者》)
《攀登者》是根據真實歷史改編的一部電影。1960年,3名中國登山者首次從最艱難、最危險的北坡登上了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然而,由于某些客觀因素,這個“首次”攀登的記錄沒有被國際社會認可。20__年后,1975年,9名中國登山者再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以中國人的行動成果,向全世界宣布:中國人做到了西方人認定做不到的事情!
電影《攀登者》中有一段描寫1960年中國登山者在北坡8000米以上的某個路段,靠搭人梯登上懸崖的過程。因為搭人梯不能穿布滿釘子的登山靴,所有攀登者就只能光腳踩在同伴的肩背。最終導致攀登者因凍傷失去了十個腳趾和半個腳掌。這是一個真實的細節,這位攀登者名叫屈銀華。在觀影過程中,我發現他無論身處何處都得拄著根拐杖,經常站不穩。這樣一位為了攀登夢而毫不退縮,鼎力前行的追夢人,可想也是激勵了許多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還有一句讓我印象頗深的,一位攀登隊隊長說的話:“攀登對于那些無知的人來說,是地獄,但對于我們這幫人來說,是夢寐以求的天堂”。它同時也在證明梵高的一句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過路的人只看到煙?!边@說明了什么?這說明了:在追夢的途中,你得接受他人的偏見,甚至是冷嘲熱諷。
影片中,攀登隊在向珠穆朗瑪峰進發的時候,也遭受了許許多多災難性的困難:暴風雪,雪崩,冰裂……每一個都足以致命,前前后后將近犧牲或嚴重受傷十余人,攀登隊前隊長甚至為了保存完整的錄像證明,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換攝像機的存在,盡管如此,中國登山隊仍然繼續完成祖國任務,在物資短缺,窗口期為時不多的情況下,中國登山隊不斷地創造奇跡,不但成功登頂,還準確測量出了珠峰高度,也是中國高度!這告訴我們:遠大的目標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堅定不移的信念,就算命運不公!
很多人都一直有個疑惑,登山對于那時的中國有什么特別的意義?我說,跟祖國的聲譽有直接的關系,也就是說,中國的聲譽都背負在中國登山隊身上了,為什么呢?珠峰不僅僅是一座山那么簡單,它關系到領土歸屬、國家的國際形象,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攀登精神的體現。據我所知,在上個世紀60年代,中國與尼泊爾發生了一次爭奪戰,對象是珠穆朗瑪峰,尼泊爾一直不承認珠峰是兩國的國界,找了很多的借口,其中一條就是既然珠峰北側是中國的領土,那你中國人怎么不登上去留下證據,而尼泊爾人已經沖刺了南坡登上了珠峰,因此登上珠峰成為了國家的政治任務,這已經不是單純的登山運動,而是為了宣示國家的主權,保衛領土重要事件。為了能夠登上珠峰,中國組建了自己的登山隊。歷時兩個多月的艱難險阻終于把國旗插在了地球的最高點,這一幕不僅展示了中國人堅強不屈的精神,更加維護了整個國家的威嚴!這向我們傳遞的,是要捍衛祖國,捍衛領土的斗志與信念,為了這片領土,我們要把它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
《攀登者》恰逢祖國成立__周年慶典,它不僅回顧了祖國這__年來走過的一些心路歷程,更是寄托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現在看來,攀登者攀登的不是珠穆朗瑪峰,而是在一步一步向中國在世界的新高度砥礪前行!
攀登者電影的觀后感篇3
電影《攀登者》改編自上個世紀珠峰登山隊將五星紅旗插上了世界之巔的真實故事,下頭是學習力為您整理的《攀登者》觀后感,期望經過觀看《攀登者》能夠讓大家記住那些壯烈犧牲的英雄,能夠讓大家銘記這一段歷史。
“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每每聽到這首歌,都使我心境激蕩,作為一名中國人,要時刻牢記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有我們此刻的完美生活。經過觀看《攀登者》,在中國第一代登山隊員精神火炬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中國登山隊員登上珠峰峰頂,讓五星紅旗在世界之巔飄揚。
看完《攀登者》讓我明白了什么叫初心。隊員們跋山涉水,應對的是環境險惡、地勢險要,面臨的是生命安危,可是隊員們沒有畏懼退縮,而是迎難而上,勇闖生命禁區,最終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世界之巔。
看完《攀登者》讓我明白了什么叫信念。那是一場沒有硝煙的領土主權捍衛之爭,“登上去,讓世界看到中國人”1975年,他們背負著前輩的重擔,他們肩負著祖國的使命,他們向珠穆朗瑪峰發起挑戰,這不僅僅是對體力的考驗,更是人內心意志的征程。低溫,風雪,缺氧,這些艱難險阻擋不住中國人,因為他們有著那一顆想要登上去的心。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心之所在,有夢想就有征程。
看完《攀登者》讓我明白了什么叫奮斗。當攀登者們佇立于世界之巔的時候,有力地詮釋了“奮斗”的內涵?!吨芤住酚醒裕骸疤煨薪。右宰詮姴幌ⅰ薄G嗄甑钠犯?,也應像天的剛毅奮進一般,奮發圖強,自我更新、堅持奮斗,永不止步。
經過《攀登者》我們看到了攀登精神,不論是求學、工作,還是整個人生,都是不斷攀登的過程,這個過程困難重重,每個階段都要克服不一樣的困難,可是有青春的地方,就會有迷茫,這正是成長與強大的過程,只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意志、努力奮斗,問題就會越來越少,精神在,期望就在,青春應當展現出奮斗的姿態。
攀登者電影的觀后感篇4
1960年5月24日,人類史上中國人首次從喜馬拉雅山北坡登上珠峰,令世人震驚,王富洲、屈銀華、貢布成為家喻戶曉的登山勇士,如今這部《攀登者》電影,又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了登山精神。
登山精神就是要有勇于攀登、不怕吃苦、胸懷天下,團結合作,樹立遠大的夢想和抱負的精神。登山精神是讓我們更好的去結合實際做好我們要做的事情,實現我們的目標。
扶貧攻堅好似登山,一座山登完了,還有山需要攀登,人生不到生命的盡頭,就要奮斗不止。扶貧攻堅如登山,循徑而上,則是在創造扶貧工作的輝煌。然而路途艱險,一路上重巒疊嶂,需要每個人付出代價。扶貧攻堅如同一座山峰,我們要想完美的成效就要勇于攀登,努力攀登。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我們登山如此,此刻我們的扶貧攻堅也是如此,只要我們努力了,就沒有無法逾越的障礙;只要我們努力了,就離我們預想到達的成功更近了一步;只要我們努力了,相信到20__年我們的目標必須能夠實現。
攀登者電影的觀后感篇5
9月30日下午,我們徐匯中學全校師生來到徐家匯美羅城電影院觀看影片《攀登者》。影片情節生動,畫面震撼,我深深地被影片主人公直面挑戰、不怕艱險、克服困難、勇攀高峰的大無畏攀登精神所感動,觀影過程是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過程,每一名中國人都要用攀登精神來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這部電影主要描述了1960、1975年中國登山隊員挑戰極寒氣候、極險山峰等一個個看似不可克服的艱難險阻并最終取得勝利的壯舉,實現了人類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峰、首次測量珠峰高度的真實故事。1960年中國登山隊首次向珠峰挑戰,完成了首次北坡登頂這一項世界奇跡;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挑戰世界,并首次完成了史無前例精確測量珠峰海拔高度的壯舉。珠峰位于中國和尼泊爾兩國邊境,它的主權歸屬問題雙方存在爭議。中方提議,將邊境線劃在珠峰頂峰,但尼方認為,珠峰完全在尼泊爾境內,與中國無關,“中國人從來都沒有登上過珠峰,何談珠峰是你們的領土“。這不僅僅是一次攀登,更是對國家主權捍衛的使命、對祖國熱愛的態度。在我國物質貧困的歷史年代,攀登精神已流淌在每個中華兒女的血液里、已扎根在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愛國情懷深處、已成為激勵每一名中國人面對困難迎接挑戰團結奮斗前進的信心和勇氣。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責任和使命,在這個奮斗的新時代,每一名中國人都是攀登者,沒有任何困難能夠阻擋我們中國人民奮斗攀登的步伐?!杜实钦摺吩鰪娏宋覀兊拿褡遄院栏校o予了我們深愛祖國的愛國情懷和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我們偉大的中國人民正是在這種不畏艱險、團結奮進的攀登精神的鼓舞感召下,取得了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一個個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偉大成就?!扒嗄暌淮欣硐?、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這是對我們青年學生的殷殷期望,青年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青年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作為青少年的中學生,我們應熱愛祖國、珍惜青春,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讀書,為國為家擔起我們青年人的責任,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攀登精神不在浩渺無邊的宇宙里,而在一點一滴的積累與日復一日的堅持中,我們中學生更應該把愛國情懷落實在每天認真刻苦的學習中,傳承攀登精神,戰勝成長道路上遇到的各種困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追求屬于我們的美好生活,書寫新時代中學生奮斗攀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