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電影觀后感600字
在春節期間我觀看了《星球大戰》。聽爸爸說:《星球大戰》是在80年代拍的,當時這部電影震驚了全世界,它的導演是喬治。盧卡斯。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星球大戰電影,供大家參考。
星球大戰電影觀后感600字(精選篇1)
星期六, 我和爸爸媽媽來到電影院觀看目前最火的電影——《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第7部。爸爸媽媽都是星戰迷,他們看過前面所有的電影,我是第一次看,與他們的興奮與迫不及待相比,我可淡定多了。
但觀看完電影之后,我的想法已完全改變,我準備把前六部都看看——
這部電影展現了一個奇異的世界,城市可以在空中,也可以在水中,建筑都華麗精美、美輪美奐。故事講第一帝國想要用太陽的能量來摧毀抵抗組織,正要成功之際,千年鷹號帶著一個原力很強的少女,前來阻擋,在不懈的努力下,少女打敗了第一帝國,成功找到天行者。近3個小時的電影從頭到尾一氣呵成,既有緊張激動的時刻、又有歡樂搞笑的部分、還有溫暖感人的情節,真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好片。
在這一部電影中,我最羨慕的,就數導演的無限現象力。想起了我看過的一句廣告語“想象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那么多星球、那么多飛船,都一一有名字對號入座,真實的就像真實存在。來自不用星球的各種各樣的人物,或可愛或兇猛或聰明或愚笨,每一種族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與風格,各不相同,呆在一起又不覺得沖突。我最喜歡莫過于絕地武士,他們個個身懷絕技,充滿正義,如有兇惡,必定大打出手,武藝高強。他們都有不同的光劍,有紅的、綠的、藍的,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光劍?原來紅色表示強壯、綠色表示躲避、藍色表示敏捷。還有神秘的原力,這可是只有絕地武士才有的,原力可控制意志不堅定、心懷鬼胎的人,也可以控制物體。在電影中,想象力可謂天馬行空、無限大。
回到家,我把樂高千年鷹號重新組裝,發現腦海中有了一個故事藍本,玩具的好玩指數立即飆升,我覺得我的腦海里也有很多奇思妙想,很想和導演盧卡斯認識下,把我的好點子告訴他,說不定在下一部作品中可以用啊。
星球大戰電影觀后感600字(精選篇2)
首先,這部片子我是在周一看的,劇情上有很多地方可能很亂,看劇情的人自己去豆瓣吧。然后就是劇透比較嚴重,因為這部片子有幾個點不提不行,但是提了劇透就很大了。另外我只是個小學生,吐槽水平業余,可以去豆瓣看更專業的(我去看過,黑得太狠,沒敢看下去)。
首先劇情,我真的是很沒弄清楚,義軍的人是不是腦子有問題,為什么這么說呢,感覺違背邏輯的地方太多了。我們慢慢講,一開始,波帶了一堆人去炸了對面一個“大家伙”,然后就跑了,然后就跑了!!!全義軍最優秀飛行員犧牲那么多人,炸了對面一個飛船不是為了抗戰,不是為了勝利,而是為了裝!!!實在是想不明白。好,那行,你跑就跑吧,被超時空追上以后你想出去反抗,很好,終于有種了一把,結果被一個凱洛倫帶著兩個人炸了大本營,和——武器庫。唉我就想不明白了,那么大一個主艦,好說歹說也有四百持槍軍,被三個人愣是壓住了。據劇情描述,是因為“第一秩序”的主艦在提供火力支援,不讓他們的小飛機出去狂轟濫炸,那難道抵抗軍的主艦沒有火力嗎,那么破大個飛船,一挺炮都沒有。抵抗軍是偷了個運輸船就造反了嗎!還有那四百個人,完全只活在主角的口中啊,我咋沒見到呢。接下來大本營被炸了,沒錯,公主要死啦,要去那邊陪索羅和馬上就來的盧克啦。但是,沒死成,睜著眼睛用輕功飛回了主艦,還被救了,唉我又想不通了,精神飽滿的回去之后瞬間就生命特征微弱了,鬼知道她經歷了什么。而且既然你們搞新時代,弄死了上一批幾乎所有主角,干嘛不斬草除根呢?后面就是芬恩和一個配角一起計劃了一個很猛、很牛的行動,最后——失敗!三個人就敢闖“第一”,你們當那幫白兵白吃的啊,還有傳說中的高手居然是在賭場監獄里找的,我覺得周潤發應該都比他牛吧(起碼還會扔個牌)。總之這邊就是逃了兩個半小時。
而盧克那邊呢,本來我非常期待盧克,結果……原力耗盡,死了!唉,不說了,說多都是淚啊!那個女的'呢,走了兩個半小時,感覺一直在走來走去,時不時聊聊天,打打架,再出去拯救一把那幫落難兄弟,可以說是“獨善其身”,可能絕地秘籍里面有提到遙遠的東方有個叫老子的人……
總的來說,還行,為什么這么多槽點,還是還行呢,因為跟七比起來,真的還行。總比整部電影就是一個槽點要好說,不過差的也不遠了,希望下一部會有驚喜。
星球大戰電影觀后感600字(精選篇3)
最近,我讀了《星球大戰》正傳三部曲和前傳三部曲。該書主要講述了發生在銀河系的關于正義與邪惡之間的戰爭。安納金·天行者原來是塔圖因星球上的一個奴隸,后來被一位絕地大師找到,因為他對于原力的天賦,這位絕地大師不顧絕地長老會的勸阻,開始訓練他,他也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絕地戰士。但他為了心愛的妻子不發生意外,去追求更強大的力量而投奔了原力的黑暗面,成為達斯·西迪厄斯的徒弟。但是最后,他還是被黑暗面的力量所影響,親手掐死了他的妻子。他的師傅將他的雙腿和左手砍斷,巖漿將他燒得面目全非。安納金被裝上義肢,需要呼吸器才能呼吸。從此以后,安納金就變成了達斯·維達,成為帝國軍隊的一把“利劍”,與絕地大師及義軍為敵。最后,他被兒子盧克·天行者所打動,變回了安納金·天行者,并親自殺死了他的師傅--達斯·西迪厄斯,幫助義軍取得了勝利,但他自己也倒在了他兒子的面前。
讀了后,我覺得盧克·天行者和安納金·天行者都是對的。雖然安納金的一生走了這么多彎路,但是他最后改邪歸正,也是值得欣慰的。他以前被認為是“天選之子”,有一句預言說“天選之子會重新給原力帶來平衡”。當他投奔黑暗面時,大家都認為他沒救了,但是盧克堅定不移地認為達斯·維達的心里還有善良,并沒有完全轉移到黑暗面,于是下決心要拯救他。最后在盧克的勸導下,做到了大家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達斯·維達被盧克從黑暗面拉了回來,最終一起消滅了帝國領袖,安納金也以生命贖罪,證實了預言。這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任何人都值得被拯救,因為每個人的心里都有善良的一面,要想盡辦法把善良找出來。
由此,我想到了《三字經》里的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說明人本身就是善良的,是因為各種誘惑和所處環境的不同,才有了邪惡。我們要做的,就是堅守自己的本心,做一個正直和善良的人!
星球大戰電影觀后感600字(精選篇4)
3099年,人類科技飛速發展,社會十分和諧。可是,這時卻來了一位“不速之客”——E星球。
E星球位于銀河系之外,當它通過星際望遠鏡發現地球這塊“肥肉”——礦產資源、林木資源、勞動力資源都很豐富,便對它發起攻擊。E星球發出了一顆威力巨大的“響尾蛇”導彈,其破壞力相當于普通導彈的300倍,足以摧毀二十個日本!地球人也不是吃素的,聯合國秘書長馬上下令還擊兩顆“霹靂—6”導彈進行攔截,這種導彈的威力是“響尾蛇”的1。5倍。“響尾蛇”被兩顆“霹靂—6”夾擊,在“轟”的一聲巨響中爆炸了。
正在地球人彈冠相慶的時候,可惡的E星球不肯罷休,又發射了十顆原子彈,分別投向地球聯合軍的軍火庫、物資儲備庫、地球作戰指揮中心等地,幸虧有宇宙級星際雷達,敏銳的發現并識破了E星球的陰謀。正在地球人感到措手不及的時候,有一顆體積小巧的導彈突然出現,成功連續引爆了這十顆原子彈。
誰也不知道這顆小導彈的“家鄉”在哪里,經過仔細查找,發現是一向討厭侵略者,反對侵略戰爭的C星球發射的“CR—CPQ”導彈。這是一顆“特務”導彈,潛伏到敵星作戰隊伍內部后,連續打破敵人作戰計劃,完成任務后回到母星。
在C星球軍事部長的勸說下,E星球軍事聯盟主席決定不再發動戰爭,并且與地球人握手言和。
經過這次的星球大戰后,人類更愛自己的家園——地球了,也更珍惜和平了。
星球大戰電影觀后感600字(精選篇5)
JJ在接下星戰后傳三部曲的時候,肯定同時咽下一口苦水,他有情懷有能力有老喬治的首肯,但是要續拍星戰,這些都不夠,還要有guts,因為他在12年接下了和星戰迷不共戴天的迷航陣營,導演合一的結果肯定不是兩邊的握手言和,現在,他是名副其實的腳踩兩條船了。
星球大戰的北美上映時間是12.18,老套路,卻又完全是不講道理的聰明,圣誕假一放,身子、腦子就全解放,北美的各個階級會團聚在一起,用星戰開啟派對之門或解開親情之網,當然還有衣服扣子。放眼全球,同一批上映的基本就是理所當然的普世價值陣營,唯有意大利似乎還要早上兩天,據說是影迷不滿一月份上映的愚蠢決定,抗議迫使廣電總局提前再提前。中國一月初上映,不是不抗議,也不是廣電總局太頑固,純粹是要建設獨樹一幟的社會主義,群眾都很理解。
作為一個身體力行玩潛伏的在臺人士,我很羞恥,亦非常喜樂地看到臺灣是“臺美同步”上映的。其實對于世界上任何一個身處開放國家的人來說,花錢看星戰完全自然而然的事情,誰不喜歡吊炸天的特效和全宇宙合家歡的至上意淫主題呢,是不是了解故事線,是不是腦殘粉,都是之后的事情,我也不例外。
我不是不了解星戰,是不很了解星戰,初中的時候也不知道看了哪幾部,只記得巨大的機械,炫目的射線和一個草綠色的、矮個卻強大的、一出現就使人心安的外星人老頭。那大概是在,我們這個世紀剛剛告別初葉的時候,距離最近的《西斯的復仇》也有個五六年,所以我實際上是在有意無意地補番。不對,我再潛入腦海,就要意識到在更早以前,多彩光劍的符號就已經出現:紅的和紫的似乎很緊俏,藍的和綠的卻是爆款,只不過,看到紅色我會怕。當然還有身著麻布衣的世外高人纏斗在一起,以劍抵劍咬牙切齒的場景經常出現,他們揮揮手,東西不是吸過來,就是砸過。
當你是在兒童時期接觸到哪怕一點點星球大戰,它就已經足夠成為你宣稱自己是粉絲之一了。這不是夸大其詞,也不是對死忠粉的刻意褻瀆,因為我就是這樣一個非常真誠的偽粉。
言歸正傳。
看著幽藍的字幕和七十年代完全一致的排版浮上來,后排的印度家庭帶頭鼓起了掌,然而掌聲稀稀落落,并沒有經久不息。和最開始的logo和同樣變成logo的主旋律炸響沒有兩樣,JJ不敢褻瀆星球大戰的哪怕一點點神圣。按照近年來的不良風氣,類似電影應該是要有或畫龍點睛或狗尾續貂的彩蛋的,可是我們等到全部結束,也就是字幕走完而已。我在這里完全不提示劇透是有原因的,因為我以為真正的熱愛者會為沒有彩蛋這件事拍手叫好,既然是好事,我就先說了,免得錯過公交或者地鐵。
好吧,其實我并沒有一點評論劇情的欲望。
迪士尼和片名同樣覺醒的女性主義傾向,畫面風格的復古化,影片當中安插的種種致敬和梗,這些都是被廣泛討論的事情。看星球大戰,我的想法不出意外地走向了私人。
說一個東西很酷,我會覺得很不具體,想要追問酷在哪里。星球大戰不同,看它會讓我意識到自己的偏執可笑,因為除了酷,在爆炸、追殺的間隙,我完全想不到什么別的形容詞,這時候要問我酷在哪里,我肯定回答哪里都酷。事實上,我們回頭仔細檢查“酷”這個字的發音的時候會發現,當你被斤斤計較、四處合理的艦船造型,濃烈徹底、片甲不留的爆炸鏡頭吸引得張開嘴巴的時候,一個停留在嘴邊就是想不出來的名稱呼喊,儼然就是“酷”的發音的全部理由。
我后來突然覺得,星戰這回首次設定了女性主角,但本質上大艦巨炮的視覺震撼,摧枯拉朽的酣暢鏡頭還是男性中心主義作祟的結果,只不過男性霸占了歷史太久太久,女性可能已經忘記或者說不可能想起自己原來會有一套完全不同的價值取向和審美偏好的。可是,一旦我這么站在替女性發生的立場上時,就好像我之前說的男性永遠不適合代言女性主義一樣,會慢慢陷入一個好像是女性制造的深淵。這時候我再看熒幕上那個手持機械打狗棒的女主“芮”,心里面覺得她好像是真的絕地武士,她一張開虎口,坐在舒適的軟質躺座位上,我也覺得有梗在喉。
當然我也曾經不止一次地贊嘆,星球大戰簡直抱著預言人類未來生存狀態的宏大野心。這個未來可能搖搖無期,但以當代的視角投射出,各類科幻電影確實都有預言的潛質。他們當中所為寫實派、冷靜派大都成為過眼煙云,唯有星戰所構建的宇宙觀是我愿意相信是真的,也許是是因為它把有無外星智能這件事情完全看開了,宇宙觀也因此變得豁達。也許生物多樣性真的走到那步讓會人心生恐懼,但起碼所謂的“恐懼的是恐懼本身”這件事情在星戰里面是用幽默和難以想象的跨星系對話消解掉了,未知在極大的有知面前也就可以忽略。而人類似乎依然占據的主導權更是讓我心滿意足,可下一秒我又開始意淫人類作為一個星球整體對外星球或者星系施行民族主義的可能。
最后,我莫名其妙地想到了教育問題,當然我要說的,是娛樂的教育。不得不意識到的一點是,當我們的孩子通過《喜太郎》和《出沒》等作為集體回憶的時候,敵對勢力,或者說在二十一世紀通過意淫手法預言將會和我們發生新興大國關系的美利堅的孩子,卻在三四十年前就走上了超級英雄、星球大戰這樣的新路,制作水準不提,傳達的能量、信息量和啟發智慧的力量,很難不承認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當然如果我們把同樣存在于這個世界的別的螻蟻也考慮進來,同樣的青少年科幻或者動畫,掂量掂量自己的同時一定又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原力席卷而來。
不要等到世紀推向中葉,我們才看到最可怕的場景:孩子們目光空洞,缺乏激情,有限的孩子在有限的盜版里度過干枯的童年。
那時候,我會說:“我有一種不祥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