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女孩》電影觀后感1000字
《向日葵女孩》講的是一個叫何平的女孩,在困難重重的生活中生存了下來的故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向日葵女孩》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向日葵女孩》電影觀后感1000字(篇1)
“我希望自己是一株向日葵,無論面對的是旭日還是驕陽,永遠向著陽光,向著希望,向著青春向上的方向。 —— 題記
以前因為喜歡向日葵,就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向日葵女孩”,直到今天看完這個與我年齡相仿的女孩的故事,才讓我真正的懂得“向日葵女孩”其中真正涵義。
她,5歲就到花炮廠打零工掙錢貼補家用,上高中時將父親治病的1600元錢捐給同樣需要救助的陌生人,大學課堂上為了集中精力主動要求站著聽課。她,帶著患心臟病的弟弟一起上大學,在食堂吃飯,弟弟吃一個葷菜,而自己就吃八毛的素菜。她,最多時曾兼職了7份工作,其中,利用休息時間打掃學院一個樓層的衛生,一掃就是兩年,因父親癲癇后遺癥喪失勞動力,媽媽智力殘疾,需要錢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她,出身平凡,卻有驚人的舉動。她就是 湖南科技大學的學生——何平,在父親中風癱瘓、母親患精神病、弟弟患心臟病等困難面前,孝親愛老,、勇于當擔、助人為樂,刻苦學習,被譽為“最有擔當的 90后 大學生”“向日葵女孩”。她的一句:“太陽越大,開得就越燦爛。現在雖然辛苦,但是我要像向日葵一樣迎著太陽生活!”讓我震撼不已。是的,她就是有著這種樂觀向上的心態,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再苦再累,她也能迎著太陽生活,勇敢的追求著自己的夢想!我覺得人就該如此。
敢問,現在的同學誰能夠像何平這樣。如果我們也面臨同樣境遇,我們能像這位90后女孩一樣,處之泰然、安之若然嗎?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一點點的小困難、小挫折,就去抱怨生活,互相推委。根本不會想到去如何當擔、去解決問題。與之相比,我們是多么的渺小與弱不禁風,真想打個地洞專進去。
試問,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她是如何來應付這一切,又是如何應對生活中的艱辛?這讓我們是無法想到的。可她做到了,用向日葵般那樣的陽光頂住了這一切,戰勝了這一切。還在求學期間,卻要背負起照顧整個家庭的重任,而且她還是那么堅強、那么的樂觀,身上那份擔當與勇氣真的令人嘆服。
何平,自強不息,樂觀進取,頑強拼搏的人生態度。你是最美的女兒,是最美的姐姐,是新時期90后的大學生楷模。我們沒有理由不向你學習,致敬。同時希望你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位置,相信生活會變得越來越好,因為陽光只照在揚起微笑的臉上。
《向日葵女孩》電影觀后感1000字(篇2)
父親中風癱瘓在床,母親患間歇性精神病,弟弟患先天性心臟病,一個個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在何平成長的人生路上。她沒有被厄運擊倒,用羸弱的肩膀扛起生活重負,悉心照料患病的親人,帶著弟弟上大學,成為這個多難之家的“頂梁柱”。她以超乎常人的毅力,演繹人間親情,彰顯傳統美德,傳遞出時代和青春的正能量。
這是一個多么不幸的家庭!父親1986年遭遇車禍切除脾臟,母親患有間歇性精神病。生長在湖南瀏陽農村這個命運多舛的家庭,何平經歷的艱辛和磨難不可想象。從記事開始,她就學會了做飯、炒菜、打掃、洗衣,她經常去附近的鞭炮廠捻引線、卷筒子,幫父母掙藥費,給自己掙學費。
屋漏偏遭連夜雨。3月,父親突發腦出血癱瘓在床;8月,弟弟何君心臟病突發生命垂危。17歲的何平面對“塌天”之災,一邊在醫院通宵達旦守護父親,一邊想方設法籌集醫藥費。巨大的精神和經濟雙重壓力,何平更加堅強:“只要一家人能平安地在一起,這些困難我都能夠挺過來。”媽媽常常發病離家出走,幾天都不回家,何平焦急地四處尋找。每當找回蓬頭垢面的媽媽,何平的爸爸淚流滿面:“沒有何平,這個家早就垮了!”
,何平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大學。她一邊讀書,一邊掙錢養家,每月要寄回家五六百元。當回家看到8歲的弟弟何君面黃肌瘦、發育極不正常時,她作出了人生中一個重大決定:帶著弟弟上大學。
早上,她先送弟弟上學,自己再去上課;中午,再接弟弟去食堂吃飯;下午,帶弟弟在操場打籃球;晚上,陪弟弟去圖書館看兒童書籍。節假日,她打更多的工掙錢。她做過家教,發過傳單,送過報紙……最多時暑假做了七份兼職。為保證弟弟每頓飯有葷菜,每兩天一個蘋果、一杯牛奶,她平常穿的是捐贈的衣服,每餐吃的是一塊錢的“無葷餐”。
何君有一幅畫,畫了一家人,在姐姐何平的臉上,掛著很長的兩串淚珠。何君解釋說:“姐姐累了就哭。”作為弟弟感同身受,在他的心中:“我的姐姐像爸爸!”
苦難面前不低頭,自強樂觀有大愛。何平的優秀品質,感動了許多人。外教Chris評價說:“在我教過的學生中,何平是我永遠記得而不可能忘記的學生。”何平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專業前茅,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今年考取了碩士研究生,實現了她的青春夢。
在何平房間的墻壁上,貼滿了向日葵。她喜歡向日葵,認為向日葵代表著一種樂觀進取的生活態度。她說: “太陽越大,開得就越燦爛。我覺得人也應該如此,雖然辛苦,但是我們要像向日葵一樣迎著太陽生活!”
“向日葵女孩”、“最有擔當的90后大學生”,人們這樣贊譽她。,她的事跡得到劉延東等中央領導高度肯定,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和各大門戶網站的廣泛關注。她獲得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湖南省優秀大學生、湖南省青年五四獎章、湖南省十大教育新聞人物、優酷網榜樣人物等榮譽。
《向日葵女孩》電影觀后感1000字(篇3)
在網上看了向日葵女孩何平的故事。她確實是一個很堅強的女孩,出生在那樣的一個不尋常的環境,就注定她要經歷很多本不屬于她那個年齡階段應該承受的事情,面對很多連大人都無從堅強忍受的現實。由衷的佩服她,因為她堅持過來了,并且精彩的活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看了她的事跡后,我的腦海里充斥最多的就是有關我的童年,我想,我應該比何平更早開始做那些家務吧,在我五歲那年,弟弟的出生,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爸媽要做事,所以從我六歲開始所有的家務都落在我身上,并且還要幫忙照顧弟弟。現在還隱隱約約記得那時的我曾是一路怨氣走過來的。相比何平,我是要幸福得多,因為至少我擁有一個健康美好的家。我雖不知何平怎么想的,但她至少比我堅強得多。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也一直是我所認同的,現在看來我從小時候的歷練中也是獲益良多。
如果是在上個世紀,我想,像何平這類事情應該隨處可聞,并不新鮮,但是現在畢竟是一個新的世紀了,而且正因為現在社會的安定和繁榮從而在我們周圍的這個世界充斥了太多的享受和沉淪,而何平都一直在堅持做最真實的自己。她不僅照顧好了家人,還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并且一周做了七份兼職,這應該是多年的磨礪成就了此刻的她,不然一個瘦小的女孩又要拿什么去堅持呢?
我們可以拿她的經歷當做我們生活和學習中的一面鏡子,因為一個人的成長之中反省是必須的,但我覺得有比反省更重要更有用的東西,那就是從中學到一些對自己的行為有指示和激勵作用的書本之外的知識并采取行動去改善自己的內心。首先應該以一顆平常心對待周圍的一切,就像何平,她一生下來,周圍的環境已是不可更改的事實了,但是她并沒有因此而絕望或者怨天尤人,而是選擇去拼。就像我們現在要面對各方面的壓力,無論是學習是工作,但是這些貌似雷打不動的事實,我們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加以緩解和解決的。
在努力的基礎上我們還應該學會知足,不然就會時不時失去前進的動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何平也是幸運的,因為她還可以有為自己努力的自由,她還可以選擇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過自己想要的那種生活,至少她還可以為自己打工掙學費,而她正是因為滿足,才沒有唉聲嘆氣或者半途而廢,甚至在看到一則新聞里說一個男孩準備輟學打工救治重病的媽媽,在得知捐助者寥寥無幾后,她還拿出存款的一半,1600元,親自送到男孩家里。其實夢想對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幫助,人的一生就像在砌梯子和登梯子,誰砌得多登得高,看到的風景就越美,越完整。有些人,太懶惰了抑或是根本就沒有夢想,走到某處就選擇停留了下來,再也沒有往前踏半步的動力了。
有些人,夢想很偉大,但是走走停停又或者太急功近利,最終也不能爬得很高。在何平的心里,應該從小就住著一個夢想,并且她一直都在堅持一步一步的往上登,她踏踏實實的做事,把自己的人生之梯搭建得很穩固,才有今日的燦爛。就像她的簽名:路走好腳下的,不忘來時的,看準前方的。我們又何嘗不能做到如此呢?
《向日葵女孩》電影觀后感1000字(篇4)
這個周末的今天還算悠閑,早上睡了個懶覺,起來做了早飯像往常一樣邊吃飯邊看著電視,突然央視的一個新聞紀實深深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端著碗沒再吃一口飯,眼睛緊緊的盯住屏幕,邊看邊有種想流淚的感覺,是的,這個故事太感人…
講述的是一個向日葵女孩何平。
她,帶著患心臟病的弟弟一起上大學。在食堂吃飯,弟弟吃一個葷菜,而自己就吃八毛的素菜。
她,利用休息時間打掃學院一樓的衛生,這樣她一個月可以拿到200元錢。
她,站在教室里聽課,她說她怕一坐下就睡著了。
她,最多時曾兼職7份工作,因父親癲癇后遺癥喪失勞動力,媽媽智力殘疾,需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她,叫何平,今年20歲,湖南科技大學一名大三學生。她說:"太陽越大,開得就越燦爛。現在雖然辛苦,但是我要像向日葵一樣迎著太陽生活!"
這就是平凡而又偉大的何平,她身上的勇敢、樂觀、勤奮、堅持每一點都觸動著我,現在雖然辛苦,但是也要像向日葵一樣迎著太陽生活。是的,她就是有著這種樂觀心態,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再辛苦,她也能迎著太陽生活,勇敢的追求著自己的夢想!我覺得人就該如此。
和她相比,我的辛苦真是不值一提,但有時還會抱怨生活,為了生活瑣事鬧的不可開交,整的家庭不和睦。或許是因為我的性格要強,或許是因為攀比心理在捉寵,或許是因為想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心太急。不管怎么樣,我該滿足現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心態該放平和,一家其樂融融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一直是很想給寶貝兒子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但是在育兒網駐扎這久也明白了一些道理,兒子更想要的是爸爸媽媽的愛,再好的物質也比不過多陪他一天,所以我在忙碌工作的同時也要記住兒子幼小的心靈只需要父母的愛,這點我一定不容忽視。
對于我的工作,以前由于各種原因做的不夠好,但是今年我一直在努力,工作態度、積極性也有著很大的變化,希望達到我的目標。
對于家庭,或許我以前做的也不夠好,但是我相信以后我會做的更好,為了我和睦的家庭,為了我寶貝的兒子,我愿意付出。
通過這個故事我重新審視了自己,我該樂觀,我該積極,再辛苦,也要迎著太陽生活!
《向日葵女孩》電影觀后感1000字(篇5)
“做家教30塊錢一小時,初二的學生每次教兩小時,一次是60塊錢,小學的一個女孩、一個男孩,一周兩到三次,這些一個月合起來能賺三千到四千元,除去開銷假期能存下幾千元。以后開學了課程緊,一個月只能做兼職賺一千到兩千元,加上假期存的錢,民政局這次給我五千元,正好夠用。”在中國青年網記者的關心下,何平細心地梳理了一下最近的兼職收入。
這個臉上常帶微笑的女孩叫何平,她是湖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級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今年四月通過自己的努力考研成功。盡管剛剛獲得了民政局五千元的資助,以及學校一直提供了獎學金,但何平對于身上的重擔卻不敢有絲毫松懈。
5歲開始打工,帶著全家讀大學
1991年,何平出生在湖南省瀏陽市澄潭江鎮吾田村。她的母親患有腦膜炎后遺癥,后來發展成間歇性精神病,父親在一次車禍后失去勞動能力,因為中風癱瘓在床,而弟弟剛出生便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屢遭磨難的家庭鑄就了何平堅韌的性格,據她回憶,5歲時她就跟著村里的嬸嬸、婆婆到花炮廠插引線、做“粑粑”、卷筒子,憑著幼小的肩膀早早扛起照顧全家生活的重任。18歲時何平考上了湖南科技大學,她將無人照料的弟弟接到自己身邊,一起吃飯堂一起去自修。雖然學校與國家為她提供了獎學金,政府為她家發放補助,但為了承擔爸爸看病所需的巨額資金,她曾同時兼職打七份工。
“開心又不需要花錢,為什么不開心呢?”在這個擁有向日葵般微笑的女孩看來,一切苦難都是命運的饋贈。
何平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她能如此明白事理,源于讀幼兒園時保護媽媽的經歷。據她回憶,當時一群小男孩在欺負何平的母親,她急中生智對他們說:“你們再這樣,我就去告訴老師、告訴你爸,老師會來揍你的。”她提到這段往事顯得十分開心,繼續說:“因為我知道我們小朋友最怕的就是老師和父母了,就該這么嚇唬他們,后來他們都不敢欺負我媽媽了。”這段經歷讓何平感受到一種保護媽媽、幫助媽媽的英雄主義式的滿足感,后來她對媽媽的態度更為包容與疼惜,這是同齡的孩子很難體會的幸福。
如今,爸爸看病欠下的8萬余元巨債已還清,何平在今年4月份拿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后,她為了方便照顧父母,將他們接到了學校,帶著全家一起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