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底辣妹影片大學生觀后感
如果說一個成績倒數每天只知道吃喝玩樂,化妝打扮唱K到天亮,連生活的基本常識都沒有,甚至相信圣誕老人存在的高二女生突然說想考清華北大,你覺得可能么?《墊底辣妹》的故事如果不是根據真人改編,肯定都要被嘲這雞湯太假,然而生活中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奇跡而讓人覺得生活還有所期待。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墊底辣妹影片大學生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墊底辣妹影片大學生觀后感精選篇1
我看完《墊底辣妹》感覺有點不可思議,一個人人都叫她渣子的女生后來居然考上了夢想中的大學。
這個是一部日本的真實電影,講述了一個小女孩開始沒有人和她交朋友,后來轉校到別的學校,有三個女孩子和她交了好朋友,她和自己的朋友都不聽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比如上課化妝,玩游戲機……
這個小女孩叫工藤沙耶加,后來她通過和坪田老師學習,不斷付出努力,最后考上了很有名的慶應大學,改變了自己人生道路,也改變了家人,以及其他人的看法和說法。
不管周圍人怎么說你不行,我們都要充滿自信繼續堅持自己的夢想,不怕嘲諷和失敗,更要勇于挑戰,這個世界會有奇跡發生的。
墊底辣妹影片大學生觀后感精選篇2
這是一部勵志電影,我們的主人公工藤沙耶加在母親和坪田老師以及好友森玲司的鼓勵下,戰勝挫折、失敗,找回自信,為自己的夢想努力拼搏,并最終考取了理想中的應慶大學。
青春,閃亮的青春,在影片一開始,女一號靚麗的外表和迷人的微笑,讓人不禁感嘆,青春真好!正值青春的主人公,可以大膽地玩樂,說笑,盡情地去享受青春歲月的美好。就像沙耶加的內心獨白一樣,每一天都是閃亮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青春,就是享受當下,盡情玩樂。
如果不是那包煙,沙耶加的歲月就會一直這樣閃亮下去。為了保護朋友,她被休學,她不得不去面對改變她一生的一個人――輔導老師坪田先生。遇見他,她的青春被改寫了。從此,她的青春歲月中沒有了那些閃亮的東西,多了一樣叫做“拼搏”的內容。這是她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看著她不遺余力地為自己的夢想打拼,真的讓人感動,如果這樣說,或者不讓人動容。那么,從小學四年級的課程學習,用了三個月補習整個初中英語知識,分數從0分到5分再到100分,她為此付出的努力,應該可想而知了吧。一個那么愛美的女孩兒,為了不讓自己貪玩,把美麗的頭發剪成了丑丑的齊耳短發,從那一刻起,她已經不是那個美少女了。
最后的結果,是勵志的,是讓人滿意的。當我們看到她對老師說:“我考上了”時,我的眼淚像珠子似的掉了下來,此時的淚水是對她的肯定和喝彩,是甜蜜的。人生短暫,每個人的青春只有一次,在青春的歲月里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做的事情,不遺余力地去拼搏一次,盡全力地去拼搏一次,是每個青年應該做的。
此時的她,對于學習的態度更加沉穩了許多,什么事都去不計結果地嘗試,即使結果不盡人意,起碼努力過也不會有什么遺憾了吧?就這樣,結果她也順利地考上了心儀的大學。
“正因為與你相遇,才使我的人生更加寬廣。有志者,事竟成。今天我也將其作為人生信條的,好好生活下去吧。”這是結尾老師給沙耶加的贈言,我們都以為是老師改變了沙耶加的人生,而實際上看到她拼命創造奇跡的身影,我們會說: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你肯拼搏。
我們常說,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與其說是一句規律性諺語不如說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種只為對得起自己這么一回,不記成果地去拼搏的人生態度。或許學霸,就是這樣誕生的吧!
墊底辣妹影片大學生觀后感精選篇3
吊車尾逆襲考上名校的故事,是《墊底辣妹》稍顯俗套的勵志脈絡,但電影將教育與夢想的締結,不僅有著女主自信奮進的一半,還有著對教育影響成功的另一半,以此對夢想做出獨出機杼詮釋的同時,也給不重個人成長的應試教育以喜劇化的譏嘲。
這是一部與眾不同的勵志電影,他的不同在于并不像很多類型片中一味的灌輸自信與夢想的雞湯,而是以此為奠基,用一主一輔的雙線架構對教育問題做出了深刻的反思,主線自然是女主沙耶加從吊車尾考上名校的勵志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校老師不斷的否定與培訓班老師不斷的肯定形成了電影鮮明的對比,而輔線強加于沙耶加弟弟棒球夢并對沙耶加不聞不問的父親,更加深化主題的同時,也道出了沙耶加為何會退變為一個墊底女生的過程,家人與學校老師的放棄和日本內部升學制成為了沙耶加自我放逐的根源。
如果沒有培訓班老師坪田的正面引導,這是一個不可能發生的故事,坪田老師這一人物實則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靈魂,是她令沙耶加找尋到了迷失的自我,也是她幫助沙耶加最終實現了考入名校的夢想,他就是這部電影中沙耶加成功的另一半,而另一面學校老師對沙耶加的嘲諷放棄,更加為人看到了教育制度的缺陷,沒有一個人是先天的墊底生,坪田老師所獻于的感動,就在于他對學生不言放棄的努力,在于他用心平等的去關愛著自已的每一個學生,才有了這樣一場堪稱奇跡的逆襲。
個人因素雖然占據了一個人成敗與否的主要成因,但不可否認家庭與環境的影響直接關系到了一個孩子能否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電影中如果父親能對沙耶加多一點關愛,如果學校老師能對學生多一點用心,那么這個逆襲傳奇本也就會是一個不會發生的故事,當沙耶加遇到坪田老師后的心理蛻變,在感動之余,更多的是感概,又有多少學生能遇到如電影中坪田這樣的老師呢?看著學校老師最終因不相信沙耶加能考上名校付出的賭約代價,會心一笑的同時,也希望更多的父母與老師相信自已的孩子“他能行”。
羅斯福曾說“ 相信自己能做到,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但夢想的成功,并不僅是源于一味的自信,成功的另一半實則包含著更多的因素,《墊底辣妹》這個本自真實的故事無疑正是對此做出了最好的例證。
墊底辣妹影片大學生觀后感精選篇4
《墊底辣妹》和《誰的青春不迷茫》幾乎是同期上映,兩部電影故事背景和受眾都非常類似,主角也都是女高中生,講述的又都是青春期女生追求自己未來的故事。
如果要評分的話,我給來自島國的《墊底辣妹》打8分,《誰的青春不迷茫》大概能拿到4分。不過從票房的數據來看,再一次驗證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故事不僅發生在經濟生活當中,也發生在電影市場。《誰的青春不迷茫》一天票房就超過萬,而《墊底辣妹》上映近十天才拿到3000多萬的成績。
對此我做一個預測,我不認為《誰》能夠把票房高挺持續下去,這部影片的受眾群體實在太不明確了,影片用了“卡帶”,“航模”,“仙劍奇俠傳”,片尾畢業照片等標志性的符號,應該是希望讓80后、90后找到關于青春的回憶,但同時又用一個幼稚到不行的故事結構和導演自己臆想的高中生活,再加上過于成人化、表演化、宣講化的臺詞讓回憶基本沒有了可能。這部電影的最佳受眾群體因該就是高中生,能夠奔著電影的幾張鮮嫩的面孔而去,而在票房主力軍的80后、90后當中的口碑會急速的下降,票房最終不會有太好的表現。
那么好的青春電影到底應該是什么樣?我覺得應該從兩個方面進行評價,第一青春電影應該是真實而又略帶夸張的,第二青春電影應該是三觀正確,充滿正向觀念的。
好的電影就是真實的電影,哪怕科幻片、恐怖片也是如此,如果一部電影讓人看起來很假,說明電影本身出現了很大的問題,而青春片更不能忘記真實兩個字,那應該是可以引起人們回憶的故事,而不是在看一群你根本沒有印象的孩子們的游戲。
《誰的青春不迷茫》在這一點上犯了國產青春片的通病,太用成人思維方式來演繹十六七歲孩子的行為語言和表達方式,影片里無論是男主角還是女主角講起道理來一套一套的,感覺是從黨校畢業的一樣。而男女主角對學校和社會的反抗以及對未來的追求所說的話更是脫離那個年齡孩子們應該有的實際表現,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虛偽鏡頭就是,喜歡女主角的男二號在祝賀女孩拿到優秀學生時,握手祝賀的動作,非常像兩個公司談判完握手祝賀,青春的概念在這一刻蕩然無存。
真實不是用道具或者背景音樂就可以裝扮起來的,真實的故事一定是發自內心的,導演要么要有類似的經歷把故事進行還原,要么就是有敏銳的觸覺能夠把別人的故事完整的映射。我覺得在這一點上,年輕的導演并沒有好好地把握,她忘了或者是不會表現青春的故事,只記得幾個標志性的道具或者物品,對整部電影的完成并沒有很大的幫助。
這部電影在價值觀上也沒有太多令人稱道之處,和《墊底辣妹》相比差了不止一個檔次。我一直認為電影不應該說教,但是電影是最好的說教工具。因為文化作品是一定能夠引領社會風氣的,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的文化作品,在十幾歲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的時候,他們遇到什么樣的文化產品對塑造他們的價值觀意義重大,在不同程度上會引導他們去做類似或者相似的事情。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少不看水滸”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已經有研究和數據顯示,當年紅極一時的《古惑仔》系列電影對大陸青少年的的確確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響,在古惑仔錄像帶光盤大肆流行的那幾年(98年之后),社會犯罪率是直線飆升的,尤其是青少年犯罪。雖然我們不能排除當時社會經濟大環境的因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古惑仔的走紅使得大量青少年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出現了偏差,他們變得樂意去嘗試建幫派、拜把子、混社會,在他們當時的心里認為為了兄弟去砍人就是義氣。
回過頭看看這兩部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雖然沒有太多的價值觀偏差,但相比《墊底辣妹》的無敵勵志立刻相形見拙,國內熒幕很少有日本影片,這次中影公司沒有選錯,《墊底辣妹》給大家展示了一個超級勵志的故事,問題少女沙耶加,在補習老師的幫助下,在父母,在閨蜜,在學校老師等幾種不同外界因素的影響下,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自己的目標。
我在這里更多的是用完成目標來描述沙耶加的勵志故事,而不是說實現理想。我不太認可《誰》中所體現出來讓高中生們如何去找到人生真諦的故事,其實在高中階段可以有自己憧憬和愿望,但是真正應該做的還是腳踏實地去做好眼前,影片用喊口號的方式就給出了一個圓滿的結局,我認為會對一些高中生們產生誤導的,讓他們認為在十四五歲去尋找自己的理想是一件浪漫并且肯定會成功的故事。
導演還嘗試了塑造一種多元的價值觀,但是讓二號女孩剃光頭并且哭哭啼啼地說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做家庭主婦、相夫教子,我真的覺得導演應該好好補補課了,這樣做合適嗎?
而在《墊底辣妹》里,沙耶加就是這樣,她并沒有抱著特別宏偉的目標或者理想去希望成為什么樣的人,她可能只是為了讓學校老師脫下褲子裸奔,只是為了看看補課老師當年的青澀照片,她就可以付出非常多的努力,來爭取實現這一個又一個小小的目標。
影片中沒有談任何理想和目標,沒有什么大的道理,甚至對沙耶加父親給兒子樹立的遠大理想進行了批判,當影片結束的時候,你只能感覺到一句話,只要自己努力就會有收獲。
什么是理想的價值觀,這就是理想的價值觀!
沒有任何談戀愛的因素在里面,是這部電影另一個非常值得稱道的一個地方,并不是說青春電影不應該談感情,畢竟哪個少年不鐘情,哪個少女不懷春,只是《墊底辣妹》告訴我們青春片拋開男女之間的愛戀,仍然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我們的導演尤其應該學習并且反省,在他們眼里不加點感情戲就不是青春電影,青春一定要有談戀愛、要有墜胎、要有打架,這樣的青春才是多姿多彩的。
墊底辣妹影片大學生觀后感精選篇5
《墊底的辣妹》,這會是一部怎么樣的電影?有美國大片好看嗎?你可能會這么問,我想你肯定會猜錯,那么下面讓我來講講吧。
故事講的是一個叫工藤沙耶加的女孩,在小學的時候,她連一個朋友都沒有,從小就十分的孤單,在一次回家的路上,她突然看見了幾個初中女生,穿著校服,十分的可愛,她就想到那個女子初中去讀書。
在新的學校她終于交到了知心朋友,由于這所學校是初高中連讀,沒有升學壓力,平時與幾個朋友以玩為主,打扮時尚,還染個頭發,經常去大人才能去的酒吧、舞廳,就這樣,幾年過去了,到了高中。直到有一天,她媽媽帶她去了一所私塾上補習班,遇到了平田老師,從此,工藤沙耶加有了換天變地的變化。
平田老師讓她有了學習的目標,有了學習的興趣,有了學習的動力。她推掉了暑假滿滿的游玩計劃,開始了她的學習之路,從此以后,從一進家門開始,就貼滿了的全是知識點的便利貼,墻上、樓梯上、房間里……你能想像一個幾年來平時都不用心讀書的人一下子要學習這么多知識是有多么的困難。
在平田老師的幫助下,在沙耶加自己的努力下,成績也有了起色,但哪個人的命運不是一波三折的呢?雖然沒日沒夜在學習,但幾次模擬考試中成績還是很不理想,遠遠沒有達到能上大學的要求,沙耶加想放棄了,在關鍵時候,平田老師開導她,她媽媽也帶她來到那所大學,感受大學校園的氛圍,這讓她重新樹立起了信心,重新投入學習中去。
這部電影深深地的打動了我,一個學渣成為一名學霸,讓我學到了就如這部電影的片尾曲中唱的那樣:不放棄、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