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電影觀后感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它真實地描繪了北京一個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看完之后,大家有什么感想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駱駝祥子電影觀后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駱駝祥子電影觀后感(精選篇1)
這是一個悲劇。同時,祥子最終的墮落與社會之墮落是分割不開的。有些人因出身貧寒,所以為自己的將來而努力奮斗,卻無果。這是什么造成的,是殘酷的社會。現實社會中,錢似乎能代表一切,什么知識大于金錢,根本是個“假命題”。因此,若想在現實社會中立足,充分的知識、良好的生活背景必不可少。相比之下,后者因素比例更大,所以制造了那么多的遺憾,甚至于悲劇。現實社會中的機遇也決定著理想的實現與否。法拉第小時候家境貧寒,偶然的機遇使皇家學院院長哈維認識了這個聰明好學的孩童,最終使法拉第成為了著名的電磁學家。日本著名商業家松下幸之助剛剛創業曾一度破產,但也是偶然的機遇使他認識了世界名牌公司,使他走向了富裕之路。但是這樣的人畢竟只占少數。理想和現實并存才能實現突破,創造歷史。
與此同時,作者通過祥子所反映出來的有關人格改變的問題,也給我很深的印象。祥子迫于生活的壓力一步一步墮落為社會垃圾,如果環境不是這樣惡劣,那么祥子一定不會是這樣的。可是事實是這種事情即使是在現在的社會也在不斷發生,每天都有很多人為生活所逼,失去了一開始的品格,成為和祥子一樣的行尸走肉。很多時候我在想,如果祥子生活在現在的社會里,那么情況一定就不一樣了吧?可是事實告訴我,那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即使是在現在的社會里,依然有很多問題值得大家去思考,很多事情就象魚和熊掌那樣,不可兼得。而這種問題似乎也越來越多,大多數人和祥子一樣,為了生活拋棄品格。當人們驚醒時會發現后悔已經來不及了,只有硬著頭皮走下去。所以說,祥子變成后來的樣子不是一個偶然,而是一個必然。
其實祥子一開始也在努力地與生活斗爭,只是他失敗了。而他的失敗就敗在沒有堅持,如果他堅持了,那么事情就不會是這樣。可是,事情是沒有如果的,當生活開始的那天起就沒有了如果,所以我們沒有退路,所以我們不能退縮,所以我們只能向前,所以我們要讓自己永不后悔。
駱駝祥子電影觀后感(精選篇2)
一個正直,好強,自食其力的洋車夫從肉體到靈魂加以毀滅的過程。駱駝祥子善良淳樸,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和堅韌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買一輛自己的車來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電影講述了祥子的三起三落,經過多年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錢換來了一輛嶄新的洋車,但是沒過多久,卻在動亂中被大兵搶走,接著反動政府的偵探又騙去了他所有的積蓄,虎妞對他那種推脫不開的“愛情”又給他身心都帶來磨難。用虎妞的錢買了一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他的這一愿望在經過多次挫折后,終于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熄滅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墜落。這個悲劇有力地揭露舊社會把人變成鬼的罪行。這個故事,反映了北平當時勞動人民的生活,命運與遭遇。祥子本是一個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人,他熱愛生活,但系列的挫折使他恨透了整個世界!
電影通過祥子的經歷痛斥了壓迫人民的無德之人,揭露了黑暗的舊社會對淳樸善良的勞動者所進行的剝削、壓迫,控訴了舊社會活生生把人“變”成鬼的罪惡,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狹隘的個人主義,也揭示個人奮斗不是勞動人民擺脫貧困改變境遇的主題。更體現了人是隨環境變換而改變的動物,可謂是最不堪一擊的。人性的丑惡在此暴露無遺。老舍無情的批判了這個社會——它不讓好人有出路。
原先的祥子是那樣的善良,勤懇踏實,幫老人家抬水,認認真真拉車,對自己的生活充滿了希望,他讓我看到了中國勞動人民的經典形象。雖然打擊重重,但是依然寄予希望,這樣的祥子讓人既心疼又感動。盡管最后自甘墮落了,我卻無法怪他,只恨當時社會現實讓人無奈。不是他不夠堅持,不是他不夠努力,而是黑暗的社會不容他。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在黑暗的社會中,人類的力量實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憑自己來打敗命運,可是最后,卻使身心一次又一次的傷痕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掙扎,越陷越深,他漸漸的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負且滿是骨氣的祥子,最后只剩對錢的貪念而已。在社會的黑暗與金錢的誘惑下,祥子沒有了骨氣。這是多么的可悲!
這部電影讓我很震撼,雖然很同情祥子,感嘆他的命運,但我還是覺得不管怎樣,自己都不能放棄自己,雖然很難,但一定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如果自己拋棄了自己,只會在黑暗迷茫中越陷越深。但是祥子原先的善良和踏實很值得現在的我們學習,在經濟和科技越來越好的當今社會,人們的心也越來越浮躁了,迷失了本性。
駱駝祥子電影觀后感(精選篇3)
看完《駱駝祥子》這部電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祥子的命運是那么悲慘,當時的社會是那么黑暗,人生是那么無奈。令我更傷感的是,近一個世紀過去了,現在的社會還有那么多不公平,不平等的現象:有人富,有人窮;有人太多錢,為不知怎么花錢犯愁;有人從早到晚不停地干活也拿不到多少錢。為什么?為什么!祥子的理想其實很簡單:擁有一輛自己的車,成為一個上等車夫,與心愛的小福子結婚。但是,他這個美好的理想卻破滅了。為什么呢?因為代表權利的大兵搶走了他好不容易買下的車,因為同樣擁有權利的偵探騙走了他用血汗賺來的錢,還因為有些小錢的虎妞的阻攔和欺騙。在當時的黑暗社會中,像祥子和小福子那樣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經常受到有錢有勢人的欺壓,生活根本沒有希望。在現在的社會里,仍然還有許許多多生活非常貧困的人,他們迫切需要社會的關注和幫助。我覺得國家應該采取一些辦法幫助他們,比如:少收他們的稅,給他們補助。有錢的人應該多做善事,分一些錢捐助他們。當官的要少貪污,多做幫助他們的事。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比以前的黑暗世界好上幾千倍,因為父母的努力,我的生活環境比許許多多生活在貧困地區的農村孩子好得多的多,他們連學都上不了。我應該好好珍惜我現在的美好生活,認真學習知識,長大后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還應該影響周圍的人去幫助那些貧困的人,等我有能力后,就要設法幫助他們,設法消除社會的不平等
外面的天氣好陰沉啊,我的心情也是如此!
剛剛看完電影〈駱駝祥子〉,我的心起伏不定,猶如波濤洶涌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靜。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老舍先生用他那生花的妙筆向我們展示了舊社會人力車夫祥子起伏跌宕的悲慘遭遇,讓人看了之后不禁心生酸楚,感慨萬端。
祥子本性善良、淳樸、勤勞、憨厚,從農村來到城市,想憑借自己的力氣過上平穩安定的日子,他不怕吃苦,講究信義,他希望娶上一個健康、能干的窮苦人家的女兒過日子。但他生不逢時,在經歷了好不容易買來的新車被搶、委曲求全地娶了自己并不愛的虎妞、自己喜歡的小福子被賣到白房子后又自殺等一系列不幸后,他對生活的企望和信心以及要強的性格都在生活中一點點地喪失。他變得懶惰、自私、狡猾,墮落成了一個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那時的社會簡直就是一個魔鬼世界,讓好人沒有出路,沒有好報,卻讓壞人橫行霸道。祥子的悲劇,不僅是個人奮斗的悲劇,更是時代和社會的悲劇。
祥子生活在那個時代是他的悲哀,是他的不幸,他無法擺脫和逃避,只有被黑暗的殘酷的社會所吞沒,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冷漠無情。
而現在的我們是多么幸福啊,與那時的社會相比,簡直一個是天堂,一個是地獄。我們現在每天都吮吸著新鮮的雨露,沐浴著溫暖的陽光,享受著快樂的生活,真是幸福無比。我們每天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讀書學習,有師長的關懷和父母的呵護,與祥子的悲慘遭遇相比,我們真是太幸福了,同學們,讓我們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勤奮學習,去努力創建美好的明天吧。
一部經典的影片,使我懂得了許多,給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我的人生之路似乎又多了一盞指路明燈,我堅信我以后的道路會越走越明亮,越走越寬闊。
駱駝祥子電影觀后感(精選篇4)
《駱駝祥子》是一部經典的電影,讓我百讀不厭,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可是到現在人還把自己的同類驅逐到野獸里去.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可是變成了走獸.一點也不是他自己的過錯.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殺了人,他也不負什么責任.他不在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墜,墜日那無敵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賭,他懶,他狡猾,因為他沒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個高大的骨架子,等著潰爛,預備著到亂死崗子去".
"在先前,他唯一的指望便是拉車;現在,他討厭拉車".一個有志的人變得如此狼狽,思想與行為的墮落,足實讓人反思.本文揭示了當時政府的無能與腐敗,才導致社會富貧明顯.從文中不難看出,一個人的命運的根本改變是客觀因素,是由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文中的祥子正是如此.由此及彼,一個人追求理想的過程是困難重重的,不能被困難打倒,意志不能動搖,勇往直前才行.
諾貝爾正是如此.當他研究炸藥的時候,他和他的一家付出了血的代價.在實驗中,他的弟弟被炸死,他的父親被炸成殘廢,他自己也曾被炸得滿身鮮血.在科學崎嶇的山路上,他沒有退縮,而是選擇的前進,終于憑著他的頑強到達了光輝的頂點.我們達成一個正確的目標,正需要他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才行.
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優越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要分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大好時光.所以,我們更應該發奮圖強,好好學習,掌握科學技術,長大后建設祖國,使祖國更加繁榮昌盛,讓祥子那樣的生活一去不復返,讓每個人都過上幸福的生活.我要以諾貝爾等一些人作為榜樣,力爭上游,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擊垮阻止我成功的種種困難,最終達成目標.
駱駝祥子電影觀后感(精選篇5)
主人公農民祥子一心想成為富豪,對這大千世界充滿了無數的信心。他認準了拉車一行,一心想要一輛屬于自己的新車,他憑借著自己的勤勞,總算在3年后了了自己的心愿,成為自食其力的高等車夫,可是當時中國軍閥統治黑暗,祥子拉車不到半年,就被逃兵虜走了,當然車子也就不翼而飛了,回來時,祥子只牽回3匹駱駝,自認為是好運又至。祥子沒有灰心,他從頭開始,更加賣力的拉車子,爭取再買一輛新車,可是這年頭,農民能有什么權力啊!祥子的所有的錢又被偵探敲詐洗劫一空,當然買車也就成了泡影。作孽的祥子,對拉車事業還不放棄,和一個名叫虎妞的女人結了婚,于是他又拉上了車。生活總是那樣的折磨人,祥子拉車沒多久,不幸的事又發生了,老婆虎妞死于難產,祥子人財兩空。經歷三次的折磨,是誰都會無法對這世界再抱有任何希望,祥子從此走上了不歸路。他不再象以前那樣喜歡拉車,他討厭拉車,討厭勞力。他開始了玩弄生活了,吃喝嫖賭,販賣人口,徹底變為城市的垃圾,行尸走肉之人。
這個故事反映了北平當時勞動人民的生活、命運與遭遇。祥子本是本是一個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人,他熱愛生活,熱愛北平,一系列的挫折使他恨透了整個世界!
讀完這篇小說,感慨太多,不過都是悲在其中。這樣的事件正好應了一句俗話:“什么樣的世道,容納什么樣的人才”,國家尚處于軍閥,其軍閥目的均在于私人,你有錢有勢,天塌下來,你也不怕,你貧窮,什么都由不得你。祥子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老舍是北京人,所以文章中的方言也特別多,舉個例子。“滿天打油飛”意思是到處游蕩,沒個落腳的地方。什么“不論秧了”就是不論是誰。這就是所謂的地方色彩吧!當然這些我是聽不懂的。
這篇文章寫于1935年至1936年,正好是白色恐怖籠罩時期,從而,老舍筆下的祥子不免帶有點現實生活的真情實彩,我們可以從中看出當時的社會是多么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