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觀后感300字
《流浪地球》觀后感是一種深入思考人類團結和勇氣、人類文明傳承和發展等主題的思考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電影中所表達的主題和思想,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行動力。現在隨著小編一起往下看看《流浪地球》觀后感300字,希望你喜歡。
《流浪地球》觀后感300字(篇1)
今天,媽媽帶我去電影院看《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帶給我很大觸動。
《流浪地球》講述了在未來人類面對太陽老化和木星撞擊時所展現出的團結與努力。在那個時代,地面溫度可達到零下80℃。人類只能居住在地下城。為了尋找新的家園,人類在地球一側安裝了幾萬個大型推進器。在宇宙中,人類還建設了太空監察站,隨時觀察地球的動向。
電影開頭就說,“在此之前,人類不在乎火山的爆發,不在乎一種動物的滅絕,不在乎一場海嘯,也不在乎一所城市的`消失。只在乎一個東西——錢。為了錢,人們不惜一切代價,甚至生命。直到木星即將碰撞地球,人類才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我心里想:為什么只有在災難降臨才會團結呢?錢真的那么重要嗎,真的值得把生命都拋在腦后嗎?俗話說,錢沒了可以再賺,但命只有一條呀!這也讓我想起電影《美人魚》中的一句話:“如果地球沒有了氧氣,你有再多的錢又有什么用?”
世界真的是這樣嗎?只有失去,才會知道珍惜嗎?人類真的全是貪婪、欲望和自私的嗎?不,不是的。
螞蟻就算無比渺小,但所有螞蟻聚集起來,也能啃食掉一頭巨獅。花兒就算再弱小,但所有花兒同時綻放,也可以組成一幅美麗的春景。世界就算再寒冷,但只要所有人抱成一團,總會有那么一絲暖流!我們每個人都如同宇宙中的一粒星辰,所有星辰匯聚在一起,就可以組成無比璀璨的星河海洋!只有所有人團結在一起,這個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今天的中國需要團結合作,明天的中國更需要團結合作,讓我們攜手共同建設美好的祖國。
《流浪地球》觀后感300字(篇2)
新年期間,我和姑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做《流浪地球》。這是一部國產科幻電影,非常精彩,讓我至今難忘。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個人們帶著地球搬家的故事。因為太陽出現問題,人們決定把地球從太陽系推到別的星系中去,卻在途經木星時出了問題,最后,勇敢的人類解決了問題,地球繼續它兩千多年的航行。
電影的主人公叫劉啟。他的父親是“領航員”空間站里的一名宇航員。在地球被木星引力吸引,將要撞向木星的時刻,劉啟提出了用助推器火焰點燃木星的想法。然而由于火焰高度不夠,這個嘗試失敗了。他的爸爸用推進器點燃了空間站,并引爆了木星,救了地球。
看電影的過程中,我有好幾次都忍不住熱淚盈眶。為了工作,劉啟的爸爸十幾年沒有見到劉啟。為了地球和人類的未來,好多人犧牲自己,獻出了生命。他們這種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讓我深感傾佩。
不過,主人公劉啟讓我覺得有點小爭議。劉啟的.記憶力非常好,十幾年前的事情,他依然能記得清清楚楚。但是我感覺,他有時候是一個自作聰明的人。他總是說:“我可是個天才。”在他和妹妹偷偷開走運載車時,他自吹自擂說:“這車老難開了,我能讓它動起來已經不錯了。”可是他開起車來卻橫沖直撞,像個螃蟹一樣橫行霸道。而像他姥爺那樣的,才能平平穩穩地開車。可是他姥爺卻從來沒吹噓自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瓶水不響,半瓶水咣當”。
聽說因為《流浪地球》,大家把稱為中國電影的科幻元年,可見這部電影有多精彩,還沒看的小朋友們,趕快去看啊!
《流浪地球》觀后感300字(篇3)
《流浪地球》小說本就想象力豐富,讓地球連同地球人一同逃難的創意蕩氣回腸、驚艷無比。電影中的行星發動機很硬核,還原了小說中“雅典衛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寫;地球啟航產生的尾跡清晰可見,宛如一艘巨型飛船遨游宇宙之間;北京、上海被冰雪覆蓋氣勢磅礴;地木交會更是讓人瞠目結舌,試問有電影能看到這樣一幕?
中國導演能拍出這樣的硬科幻,看到這樣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動,可以讓人原諒一切不完美!說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腳,畢竟國內早就拍過很多軟科幻,但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說中國硬科幻電影的元年,這是任何人都無可反駁的',它的工業化程度在國內絕對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載入中國電影史的電影! 其實中國觀眾對于這類型的硬科幻并不陌生,只是國內一直沒有拍攝這種硬科幻大制作的工業基礎,也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沒有這樣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國獨有的文化語境,并不相信中國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終于有導演做了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給中國的硬科幻豎起了一個很高的行業標桿,在中國人的文化語境里用中國人的方式拯救全人類,也一樣可以拍的毫無違和感,一樣燃爆!
最后表揚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說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畫翻頁片頭還精彩。電影保持了小說的整體框架,有一定改動(嚴格說其實是擴充),只拍了小說的前兩章,最精彩的《叛亂》希望能在續集看到。新加入的點燃木星很有新意,這種有創意的改動我還是能夠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讓“中國科幻電影”迎來真正的春天。中國科幻迷從此不再流浪,因為我們終于有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觀后感300字(篇4)
今年的春節檔上映了很多電影,我卻只在意一部被導演稱為“小破球”的電影,這就是郭帆導演的《流浪地球》。對這部電影的解讀有很多,有環境和氣候的保護,也有人工智能的反思。可是我卻更多的注意到這是中華文化價值觀的輸出。
這不同于好萊塢的傳統災難片。這部片子我認為最大意義是好萊塢告訴大家拯救靠某個英雄團隊或者英雄個人。但現在我們告訴別人:不是的,我們民族經歷過的艱難困苦告訴我們,拯救我們的最佳方案,永遠是所有人都參與拯救自己,進行“飽和式救援”——100萬、200萬甚至一半人犧牲了,但只要有35億人能夠活下來,就代表著希望。這就是所表達的文化價值觀的'輸出,我們有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我們不應該被動的接受好萊塢文化和價值觀。很早就有先賢教導我們,人類的歷史不是由某一個英雄推動的,而是由人民推動的。就好像這部片子,劉啟是點燃木星拯救人類的關鍵嗎?不是;劉培強是點燃木星的關鍵嗎?是,但是同樣可以被替代,也會有人去替代。在流浪地球里,沒有劉啟的團隊,蘇拉威西照樣點燃;沒有劉培強,照樣有馬卡洛夫、或者空間站的其他蘇醒者執行點燃木星計劃。
這是中國人從自身民族和歷史中得到的感悟與思考——08年雪災也好,汶川地震也好,對災難的救援,是靠著一個或者幾個英雄嗎?不是,是無數科學家夜以繼日攻堅科研,是無數解放軍的“飽和式救援”,是全國人民的的眾志成城,他們才是英雄和關鍵,他們才是中國民族的“主角”,在他們面前,總理都自發讓出通道。今天中國越來越強大,也在國際上占據的更多的話語權。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流浪地球》出現,那時中國將會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巔。
《流浪地球》觀后感300字(篇5)
大年初一,去看了一場電影《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計劃,意思是帶著地球去流浪。人類在地球上建立無數個巨大的發動機,推動地球流浪,去到4..3光年距離外的另外一個星系,建立新家園。至于為何要流浪?或許由于太陽行將急速膨脹,吞噬地球。人類不得以出此下策,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根據聯合政府制定的“流浪地球”計劃,人類的流亡分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轉動,使發動機噴口固定在地球運行的反方向;第二步,全功率開動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第三步,在外太空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轉,掉轉發動機方向,開始減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恒星的衛星。
在人類撞向木星的最后時刻,主人公劉啟,與程序員李一一,初中生韓朵朵,混血兒蒂姆,上尉王磊,宇航員劉培強以及中國171_11救援隊的數人,在不到一天的緊張時間里,點燃了木星,巨大的'沖擊力將地球排斥開來。
在這影片中,我們深深感遭到了一種溫情。是宇航員劉培強和劉啟之間的父子關系,由于久長的時空阻隔而產生隔閡,卻又在絕境里彼此關愛,終究父子之間的隔閡消除。韓子昂,為了救劉啟和朵朵,犧牲了自己。上尉王磊,似乎對犧牲人不管不顧,實際上則關心著每一個人的安危,奈何他只有一個人,護不了全世界。
希望這個詞貫穿全片,片中曾多次提到關于希望的引人深思的句子“終有一天,冰會化成水。”“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像鉆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路”
《流浪地球》觀后感300字(篇6)
今天我和媽媽去電影院看了一場火爆全國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
影片主要講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將要吞噬太陽系,人類為了另尋家園,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萬多座行星發動機,在地下建了一萬座地下城,地球將通過木星的引力彈向2.5萬億光年的新家園,時間長達2500年,需要100代人去完成,這計劃就叫做“流浪地球”。
在片中,讓我最感動的是一位偉大父親的家國情懷。劉啟的父親---中國宇航員劉培強,在他兒子四歲的時候去了國際空間站,一直工作了十七年。在即將返回地球的前一天,全球一半的發動機站突發故障,地球即將撞向木星。劉培強為了讓地球脫離木星引力,駕駛載有30萬噸燃料的空間站引爆木星,地球被成功彈射出來。在燃爆的瞬間,兒子劉啟淚流滿面仰望長空,終于理解了父親的話:我是一顆星星,永遠在天上看著你。父親為了更多人生存,不惜犧牲自己,這種顧大家,舍小家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敬仰。
影片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拯救地球不是一個人的事,是需要全球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朝著一個目標奮進,才會有希望,因為坐以待斃不如拼死一搏。
《流浪地球》觀后感300字(篇7)
今天,爸爸帶我看了一部叫《流浪地球》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為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地球和人類就此踏上預計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這一宏偉計劃的進程中,無數人挺身而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我陷入了沉思:在我們這個年代,所有的人都關心金錢和物質,沒有人去關心環境,關心未來。如果人類都這樣,為了自己的貪欲,無休無止的向地球母親索取,那么電影里的情節,也許會很快發生在我們身邊。氣候巨變,動物消失,河流干涸,土地貧瘠,人類將面臨生存的挑戰。
電影中的男主角劉培強,為了點燃木星,拯救地球,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讓我們感動,但是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愛護地球母親,未來需要多少個“劉培強”來拯救我們?我們現在就要從自身做起,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保護自然環境,讓地球母親更好的庇護我們人類生存!
《流浪地球》觀后感300字(篇8)
寒假期間,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電影《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的大體內容是講太陽經過數億年后逐漸衰老膨脹,若干年后即將吞沒地球,人類為了自救,提出了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計劃。就是在地球表面共安裝了1萬臺發動機,企圖推動地球脫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
我是一個漫威迷,鋼鐵俠、美國隊長、蜘蛛俠……已經成為了我的口頭禪,更是我和同學們課間討論的熱門話題。但在《流浪地球》這部大片面前,復仇者聯盟他們也只能算是相當軟綿綿的科幻了。
在這部電影里面,有一個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片段,就是由于木星的引力太強,地球推進器受到干擾接連停止工作,地球并沒有按照人類預測的軌道行走,出現意外被木星的引力吸了過去,就在全世界人們要絕望的時候,女主角韓多多發了全球廣播說希望大家不要放棄,一起加入她們,抓住最后機會拼一把。不出所料,離開的人們又返回來幫忙,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可是推進器噴發的火力到達一半高度就沒了,就在人類再次徹底絕望的時候,空間站里的劉培強卻已經開啟了空間站向木星飛去,計劃用空間站里的30萬噸燃料引起爆炸,沖擊波使地球遠離木星。雖然劉培強犧牲了,但是計劃也成功了,人類取得了勝利。
就在這時人們明白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無論在什么時候一定不要放棄,要永遠充滿希望地活下去;還要團結一致,為了人類的利益,要有犧牲精神,舍小我顧大家。這是我感觸最深的地方。電影很好看,希望大家有空看一看。
《流浪地球》觀后感300字(篇9)
最近,《流浪地球》風靡全球。盡管過去了好幾個星期了,但隨著腦海中一個個畫面閃過,我又想到了這部給人深刻印象的電影。
本片主要介紹了因為太陽壽命即將結束,在那一時地球會被膨脹的太陽給吞滅。為了讓人類活下去,聯合國政府決定開展“流浪地球”計劃,用數萬座引擎將地球推離太陽系,找到新的太陽。
本片主人公劉啟的父親,是領航員國際空間站的一員,母親因為父親的決定不治身亡,因此劉啟發變得十分憎恨父親。一次春節中,劉啟和自己的妹妹偷來了老爺的行車卡,準備跑出地下城,出去過春節,可是卻被投進了監獄,前來探望的姥爺也被關進了鐵籠子。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在獄中的祖孫三人又遇到了大地震,三人和一位獄友僥幸逃出,和一支救援隊一起開始修復引擎。在修復引擎,劉啟的姥爺不幸身亡。但是木星引擎最后卻無法開啟,劉啟想利用赤道的引擎引爆木星,在眾人的努力下木星被引爆了,他的父親卻犧牲了。
在整部影片當中,有一個貫穿了全篇的線索,那就是自然比錢更可貴萬分,劉啟的姥爺在將要駕鶴西去時說,那時候的人們關心的只有一種叫錢的東西,根本沒關心過太陽。是呀,如今每個人口中十有八 九不離錢,根本沒人想過大自然,所以我們要重視大自然生態系統的良好,不要讓地球變成一顆灰色的死星。
《流浪地球》觀后感300字(篇10)
時間飛逝,轉眼新年已過去,豬年正式到來!在這個春節,看電影成了很多家庭必備的一項,我也不例外,尤其是看到《流浪地球》票房如此高,評價如此好,我更忍不住了!于是,帶著期待與好奇心,走進了電影院,哇,頓時驚呆了,影院里人山人海,每場都爆滿!我隨著人流走進電影1號廳,找到自己的位置,開始欣賞這部大作!
電影《流浪地球》確實不缺打動人的東西:星際流亡的悲愴命運,拯救地球的家園情懷,犧牲小我的集體主義……它強調“希望”,情感基調總體是向上的。電影院亮燈時,我看見有些觀眾在擦眼淚!看完后,我也震撼了,這部電影是中國拍的第一部科幻片,可以說非常成功,這讓中國電影邁出了新的一部,為中國驕傲!其次就是故事情節,里邊涉及了希望,團結,取舍,悲壯,有氣勢!法國哲學家帕斯卡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我們的全部尊嚴就在于思想。”面臨永夜,為了人類文明,劇中人用他們精純的血肉尤其是高貴的靈魂捍衛了人類的尊嚴,證明的生存的意義。
這部電影,讓我學到了,人無論什么時候都要懷有希望,用積極的心態來對待每一個困難。也讓我知道了為了更多人的幸福,有時候要學會犧牲,學會舍棄,學會顧全大局。最后,我知道,要永遠做一個勇敢的人,不怯懦,不退縮!
《流浪地球》觀后感300字(篇11)
寒假期間,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去電影院看了一部電影,《流浪地球》,看完,我熱淚盈眶。
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將會急速衰老膨脹,地球也將面臨著滅頂之災,為了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許多推進器,地球也將踏上它的流浪之旅,尋找新的家園。在尋找家園的途中,地球受到木星引力的影響,逐漸被木星吸引過去。一名人類想到小時候,爸爸對他說的:木星的大氣層里的主要成分是氫氣。他就想到一個巧妙的辦法:把所有推進器的能力聚到一個推進器上,把這個推進器打開,火噴到木星的漩渦里,就會產生很大的推力,一下子就可以把地球推離木星。可開火了,還有5000米才可以到達漩渦,失敗了。最后,他們找到了能源,可這名人類的爸爸卻為此犧牲了。這個人類是劉啟,他的爸爸叫劉培強。
劉培強是一名宇航員,從劉啟4歲開始,他們都再也沒有見過面。因為劉啟從小就缺少父愛,所以他生他爸爸的氣。就連對爸爸的稱呼也變了。不叫爸爸,叫名字。最后,劉培強為了地球,為了兒子,犧牲了自己。我為他的.偉大壯舉而感動。
我們要向這個人類學習。學會勇敢,學會堅強。
《流浪地球》觀后感300字(篇12)
大年初一的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現如今票房已突破20億,豆瓣上的影評從7.4分上升到7.9分,趕上這一波熱潮我也去看這部電影。
影片講述了人類為了拯救地球,阻止地球被木星吞噬所展開的全球救援行動。主人公劉啟帶著妹妹朵朵用換來的航空服到達地表,偷著姥爺的車卡啟動運輸機;在車輛行駛過程中遇到地震隨即被救援隊征用運輸火石前往杭州供發動機使用。
為了給火石提供能量,救援隊員被凍死;為了讓姥爺能多活幾分鐘,救援隊員被下降的電梯壓死;在聯合國放棄拯救地球的方案時候,朵朵和劉啟依舊在用自己的力量帶動其他人一起拯救地球;在國際空間站要求中國航天員劉培強進行休眠的時候,為了兒子他沒有那么做,反而在最后時刻選擇犧牲自己用空間站剩余的30噸燃料撞向木星,使地球遠離木星,人類得以拯救。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面臨著地球消失的局面,大多數人選擇與家人團聚,放棄韓朵朵一次次傳遞的希望和拯救方案,因為人們不相信還有挽救的可能;有人選擇開搶結束自己的生命、有人想吃家鄉的美食···處處充斥著絕望;但救援隊依舊前往發動機總部動員自己的力量把火石推入發動機內,千鈞一發時候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將火石閘門推動,并成功發射到木星。
個人的力量團結起來就是一個國家的希望,那些為了全人類做出貢獻的人都值得被尊敬。
《流浪地球》觀后感300字(篇13)
今天下雪了,片片雪花在空中飛舞,鄭州變成了一個潔白的城市,美麗極了!我和爸爸都十分開心,一路說著笑著打著鬧著去看電影《流浪地球》。
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發生在不遠的將來,那時候的太陽急速老化,太陽系不再適合人類居住,于是人類啟動流浪地球計劃,中國航天員劉培強等人傾盡全力,奮不顧身,在千鈞一發之際拯救了地球。
看了這部電影,我被影片中人們可歌可泣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我認為人類只要團結起來,就沒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同時,這部電影也警醒我們不能再亂丟垃圾,污染環境了。今年春節我去西安旅游,在明城墻上,雖然每隔五十米就有一對垃圾桶和滅煙裝置,但是城墻上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煙頭和垃圾。西安明城墻是明代留下來的珍貴歷史遺跡,我們要愛惜它,保護它。于是,我在城墻上游玩時又多了一項任務撿垃圾。勿以善小而不為,順手撿垃圾的行為不僅讓我開心,也能讓其他游客享受一個干凈的環境,可能也會讓這座歷史悠久的明城墻微微一笑吧!生活中我們應該堅持垃圾分類,節約用水用電,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提倡綠色出行,努力讓我們的天再藍一些,空氣再清新一些。不然,我們的地球有一天真的會不能居住的,就像珠穆朗瑪峰一樣,因為環境承載力達到極限核心景區不能再對外開放。
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只要我們時時刻刻把環保放心間,我們的地球一定會干凈起來的,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吧!
《流浪地球》觀后感300字(篇14)
春節,我們全家去看了這一部具有濃厚的團結力量的科幻電影。其中的每一個英雄不怕犧牲的情節令我十分震驚。
《流浪地球》這部科幻電影主要講述了:大陽老化,體積極速變大,要把整個太陽系吞掉。地球上的所有人用盡全部資源打造了十萬座行星發動機和領航員號空間站,由空間站帶路。結果事情并沒有成功,中途還遇到了木星引力,許多行星發動機停轉。眼看地球距離木星越來越近。劉啟、韓朵朵、王磊等英雄支持李依依萌發的一個想法。最終,當他們的推力柱距離木星只有5000公里的時候,劉培強帶領整個空間站的30噸燃料,把木星引燃,反推波使地球開啟了去新家園的路程。
這部電影有兩個情形十分感動我。第一個是:CN17-11救援隊的一個救援成員在李依依的想法的推力發動機只差一步的時候,老何把那一個可以使發動機重新啟動的插頭插上去。自己卻意外犧牲了。第二個是:在推力火柴光柱距離木星只有5000公里的時候,地球上的人民以為不可能成功的時候,劉培強中校這一位敢于犧牲小我,拯救大我的英雄做出了唯一能讓地球人民成功找到新家園的辦法。用空間站的燃料把光柱點燃到木星,拯救了地球。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的英雄讓我明白了:犧牲自己,拯救更大的生命才能成為英雄。
《流浪地球》觀后感300字(篇15)
上個寒假過后,同學們一開學就紛紛討論《流浪地球》,當初我還以為這是一部片名叫《流浪地球》的日本動漫呢!
電影中講的是太陽逐浙變大。到時候地球即將毀滅。所以在地球中心區附近的位置建了幾萬個大得像山一般的推進器。由于離太陽越來越遠,地球表面被冰雪覆蓋達到了零下七十多度!所以在推進器下建起了地下城。
但宇宙很危險,離開了太陽又得撞上木星。所以劉啟、朵朵、王磊等人開始了救援措施。其中敢做敢當的戶口,由于中途程序卡殼了,所以他就親自去啟動機器,當他成功啟動時白發哥哥便拉他出來,可卻卡住了。但一向膽小如鼠且沒用的他冒著生命危險跳下橫杠以自身的重量拉出了戶口。但人一救出來又露出真面目鬼叫著:“救命啊,救救我,我還不想死。”
在這次措施中一個個英雄犧性了。但最終他們成功把火力集中,噴向木星讓木星爆炸發出氣波,把地球再次推移開了。
人命保貴,每個人都想活。但為了后代必須做出犧牲,就像劉培強所說:“我們死了沒關系,反正我們還有孩子,孩子的孩子還有孩于。”就算牲犧也沒關系,孩子會以你為傲,世世代代以你為傲。從中我感悟了另一碼事。
人生有生死離別、有吵架、有悲傷、有成功……不管地球生死,這還是有點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