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博物館觀后感作文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你培養自己的藝術品味和判斷力,讓自己對不同類型的影視作品都有更好的認識和理解。參觀博物館觀后感作文規范是怎樣的?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參觀博物館觀后感作文,供大家參考。
參觀博物館觀后感作文篇1
寧波博物館是寧波市文化的核心與窗口,他是以展示人文歷史、藝術類為主,具有地域特色的綜合性博物館。寧波博物館占地60畝,建筑面積3.0325萬平方米,投資約2.5億人民幣。
博物館分三層:
一樓大廳,不定期舉辦展覽。
二樓主展廳,2個展廳組成了“東方神舟”,寧波史跡展。展出的內容涵蓋了寧波上下七千年的歷史,從河姆渡文化走來,歷史走過七千年的歲月,見證今天寧波的發展與繁榮。除了文物展示以外,這里還利用現代化手段,復原了很多歷史的瞬間:比如河姆渡的生活場景、越窯、宋代寧波港、寧波城等等。
三樓有2個展廳:竹刻珍品展、阿拉老寧波——寧波風俗展。前者主要是明清時代的竹刻作品。后者則主要是清末以來,寧波風俗的畫卷,很多留存在我記憶中的畫卷,都在這里重現走到博物館的門口,映入眼簾的是無數個三角形拼接而成的“全金鑲玉”建筑。走進博物館,里面陳列著成都平原出土的各式各樣的寶物,這全是成都的一段歷史記憶,真被人們大長見識!
踏進博物館的一樓,我看見的了一塊巨大無比的石碑,上面刻滿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字。館里的陳列物也讓我看得應接不暇:什么金器、銀器、石刻、字畫……。忽然,一只石犀牛把我的目光給牽了過去。我的見地真好,這只石犀牛重8噸,是鎮館之寶。雖外表有點萌,但它可是秦朝時期制作的,到目前是活了幾千年的犀牛爺爺了。
博物館一共有5層樓,每層樓展示不一樣的文化,但讓我最有興趣的應數皮影了。皮影的圖案有有動物、人物、風俗文化等,大大小小的皮影被人看得眼花繚亂,而且這部分圖案被制作得栩栩如生,讓我對皮影愈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看著博物館里的這部分文物,我仿佛看到了成都的歷史變遷。這次真是不虛此行,讓我又學到了新的常識,而且讓我對成都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認知。
參觀博物館觀后感作文篇2
我在八月參觀了省博物館。剛到省博附近,我就被眼前宏偉的建筑震撼了。說實話,省博建的很漂亮。我和朋友四下亂逛,這兒瞅瞅那兒看看。
走進博物館內,也是一派富麗堂皇,大理石的地面特別干凈,幾乎能映出人的倒影。我們直接乘電梯到了四樓(我們的參觀順序是從上到下)。四樓都是一些古代的貨幣,各式各樣、各個朝代的都有,看得我眼花繚亂,有各種寶鈔、元寶,我拍了好多照片留念呢。接著我們來到了三樓,哪里有各種房屋的模型,有的還建在假山的半山腰上,特別逼真。還有各家大院,如喬家大院、曹家大院、常家大院、王家大院等。他們的建筑構思各有特點,但都顯現出了那時晉商的富有。他們的房屋都氣勢恢宏。還有各種名勝,如山海關、岳陽樓等。我不禁佩服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他們怎么會指出那么精妙的模型呢? 三樓還有制作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畫面。比如有一個場景重現了原始社會的生活方式,它們用火烤魚,人物十分逼真,你甚至能看到他們的睫毛,咋一看我還以為是真人呢?還有的現實了春秋戰國時期戰爭的殘酷,讓人觸目驚心。三樓完了是二樓,那兒是書畫作品,大多出自名家,有各種字體,如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應有盡有。如果你對書畫有興趣的話,那兒肯定會讓你大飽眼福。另外還有大量繪畫作品。
參觀完后,我有種特別自豪的感覺,我為咱們的祖先感到驕傲,他們是聰明與智慧的象征。
參觀博物館觀后感作文篇3
今天去了博物館。讓我最難忘的就是一進門看見的那棵大樹,是銀杏樹。你知道這棵樹在這兒生長了多久了嗎?1800多年了,真不敢想象啊,1800多年前的東西還存活在世上,而且枝繁葉茂,上面結了好多好多的白果,就是銀杏。樹干好粗啊,估計要好幾個人才能抱過來,我沒上去試。站在樹底下往上看,感覺大樹把天都庶起來了,好大好大。第一次看見這么大的樹,還真有點吃驚!
他們都往前走去了,我久久沒有離開。我就在想1800年前是個什么樣子,這么這么長的年代,為什么還有東西留下來,還有東西可以做為歷史的見證。我如果能去到1800年前就好了,我要去看看那時候到底是個什么樣子?人和現在的人一樣嗎,吃的,用的,穿的都和現在一樣嗎?我想,肯定不一樣吧?唉,不用想也不一樣。那是古時候,人煙稀少,比較荒蕪,沒有生機,很原始。森林野獸比較多。這棵大樹能得以存活,真是不容易啊!它是歷吏的見證,我不由的對它肅然起敬。我希望它在國家文物單位的保護下,在全市人們的敬昂下,以它頑強的生命繼續存活,直到萬年之久。
繼續往里走,來到了博物館里面,這里很靜,恨不得掉一根針都能聽見。我們走路都得輕輕的,因為這里太靜了,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的,靜靜的觀看每一件古物,好多啊!真是不來不知道,來了你才知道你的知識有多么的貧乏,好多在電視劇中看到的東西,這兒都有,而且貨真價實。什么青花瓷、古墓碑、地主莊園,石佛頭,古代骨梳等等,真是數不勝數。好多東西讓我們感到很奇怪,古代人就是這樣生活的嗎?有些東西放到現在真是沒法用,不敢相象啊!來到這兒,真是讓人大開眼界,讓人對歷吏又多了一層了解!
博物館就是讓你了解歷吏的地方,就是讓你長知識的地方。朋友們,如果有興趣的話,不妨自己去看看,真的很神奇!
參觀博物館觀后感作文篇4
你去過天文館嗎?你知道有幾種隕石嗎?你知道籃球在哪個星球最重嗎?讓我來告訴你吧。
周五我們一起去了天文館。我看到了鐵隕石,老師說它里面含鐵91%,含鎳7%。鐵隕石身上有好多坑坑洼洼的地方,形狀不規則。老師帶我們看了流星的足跡,還看了有好多星星組成的星團。有一種星星著長長的尾巴,名字叫做彗星,也稱掃把星。
我們看完了a館該去b館了,b館都是體驗的。我看了望遠鏡,在哪個星球上的籃球比地球上的重呢?答案是木星。最后我們照了一張合影,就回學校了。我好期待下一次的活動啊!
參觀博物館觀后感作文篇5
結束了中山紀念堂的參觀,時間尚早,我們爺孫倆步行來到西漢南越王墓參觀。
還是06年我參觀過南越王墓。它位于市區北部象崗山,和著名的越秀公園僅一路之隔。南越王墓是1983年考古發掘的嶺南規模最大的唯一的漢代石室墓。出土文物一千余件(套),具有重大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它集中反映了兩千多年前秦漢時期嶺南地區地理、政治、軍事、社會、經濟、和文化概況,是最著名、最有價值的一處古跡,被列為我國二十世紀重大考古發現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越王墓博物館是廣州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見證,它保存有完好的古墓原址,以及內涵豐富的漢代文物。來廣州我覺得應當帶著小孫子到那里參觀,了解南越歷史,感受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
南越王墓占地面積不大,整個博物館擠在周圍的高樓大廈間。大門臨街,需要走上十幾級臺階。館內設三個展區:臨街的三層綜合陳列樓、古墓原址、主體陳列樓。
我們爺倆來到那里,購買了參觀券,在館前留影后,拾階而上,就進入館內參觀。也許臨近閉館還有一個多小時,參觀的人不多。綜合陳列部分已經沒有什么活動,沒有參觀。我們繼續爬樓梯,大概上三層樓,到達第二部分墓室位置,參觀了墓坑。
南越王墓這是嶺南地區目前已知的、規模最大的石室墓,共有七室,面積一百多平方米。墓室的占地面積很小,墓坑是掏空山崗建的,主要是用石料。墓坑不算大,可隨葬品挺多,包括活人妻妃、仆人十多人以及幾千件隨葬品。
走出墓坑,我們來到主體陳列室,那里由五部分組成:南越文帝、主室瑰寶、墓中殉人、御庫藏珍、鐘鳴鼎食。展出的文物薈萃有青銅、鐵器、陶瓷、玉枕、龍袍雕刻等文物飾品,讓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這些文物集歷史、知識、藝術于一體,透視了古時的歷史淵源,可窺見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生活景象。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血脈和精神,是勞動人民在在物質、精神、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展示。幾千年的禮貌成果真是豐富多彩,輝煌燦爛。深感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參觀后感到在這狹小的墓坑里,竟有如此豐富的文物,從日常生活用品、印章、飾品到兵器應有盡有,反映了古代帝王生活是多么奢華無恥。墓主人的陪葬品也令人觸目驚心,除了他的妻室,還有很多仆人,甚至小孩,可見古代封建帝制統治的殘酷。
我們走出主體陳列室,又來到一古炮臺,參觀了那里陳列的古炮,稍作休息,便啟程回到。
參觀博物館觀后感作文篇6
午后的學校沐浴在太陽的光輝下,顯得格外的朝氣蓬勃。同學們三五成群地拉著手,悠哉悠哉的向博物館走去。一路上,秋風習習,我憧憬著博物館的龐大和古物的豐富及歷史的悠久。
一進大門,映入我眼簾的是高低不平的琴銅器,它們整齊地擺放在展示框里。共有12件造型精美的青銅器,每個青銅器背后都蘊藏著朝代的背景及文化禮儀。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青銅器是祭祀禮器——豬尊。它上面雕刻了許多精美的花紋和凹凸不平橫縱交錯的線條。它雖然只有腹部刻著引人注目的八卦圖,但是它創造于西周時期。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了,豬尊高22.4厘米,長39厘米。也許卓文王和博學多才的姜子牙祭天神,拜地神的時候就是拿它來盛酒的。他們一邊灑酒,一邊向天發誓:“絕不助紂為虐,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在博物館里,我還看見了精致的鳥尊。龐大的壺,在燈光下照耀出歷史趣味的龍形弓和引人入目的酒杯。
剛同學們一邊漫步,一邊向教室走去時。我腦海里浮現出西周時期那派農民安居樂業的景象。在溫暖的陽光下我慵懶地揚起下巴腦海里幻想著男耕女織,老人小孩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情景。
隨心所欲的球風蕩漾在校園的每個角落。樹葉互相摩擦,簇簇作響。好像在說:“快點回到現實吧!同學們都回教室。”
參觀博物館觀后感作文篇7
我們去天文館一直跟著相國老師走。其實我們是和常天韻、周萊恩、張懷恩、徐依慧一組,可是我們沒有分組走。
我們先進了a館。在a館里,我們找到了節氣歌,還找到了彗星的圖片,我覺得彗星很像火箭。我們也找到了今日火星的天氣,然后參觀了其他的。看完了以后我們就到外面吃飯,吃完飯了以后去了b館。
b館有一個隕石形狀的`滑梯,我們滑完之后又去了挑戰島。然后我們就拍了一張集體照。
參觀結束以后,我們都很累,但是都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