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750字觀后感
寫觀后感是一種記錄個人成長的方式,可以幫助你回顧自己看過的電影和電視劇,總結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變化。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我和我的祖國750字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我和我的祖國750字觀后感。
我和我的祖國750字觀后感篇1
今年的10月1日,是我們偉大祖國70歲的生日,社會各界都用自己的方式去慶祝這個美好的時刻。我們全家利用國慶假期,看了一部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也來慶祝我們祖國媽媽的70歲生日。
整部電影分為7個篇章,《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分別由我國七位著名的導演拍攝制作完成。講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
最讓我難忘的一個故事是《前夜》,這個故事講的是1949年10月1日前夜,林致遠為了確保國慶當天的升旗儀式萬無一失,不停地在做精密的實驗,但一會兒是停電了,一會兒又沒有紅綢子當五星紅旗了,最重要的是升起旗后固定的裝置,承受不了電動旗桿的力量。壞了,他的助手爬到屋頂上用喇叭請求百姓們的幫助。讓我驚訝、落淚的是,那么晚了,老百姓們拖家帶口的來給送材料,擠滿了院子。那一幕,我的淚水再也忍不住了,奪眶而出。最后林致遠還克服恐高的心理把裝置安裝好,整個前夜都是讓人那么緊張、激動。第二天的國慶慶典很成功,我國的五星紅旗高高地飄揚在祖國上空,在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啦!中華民族站起來啦!
還有一個故事讓我印象也很深刻,那就是《奪冠》,女排奪得了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的冠軍,今年我國的女排也奪冠了!故事講述了冬冬的好朋友小美要去美國了,冬冬本來想送給小美一個禮物,但當天正好是奧運會女排的決賽,冬冬為了讓整個弄堂里的鄰居都可以在電視上看到中國女排的比賽,一次次地跑上屋頂調整天線的位置,最后他身披床單,手舉天線的畫面,讓我不禁想起了超人克拉克,是多么值得敬佩呀!
觀看完影片后,影院里有人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我的淚水又不由自主地流淌下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我為我們祖國的強大而自豪,為我們中華民族兒女的團結而自豪,為我們擁有的大好河山而自豪。我作為一名小學生,要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將來去報效祖國!
我和我的祖國750字觀后感篇2
《我和我的祖國》由七位導演合作完成,以七個重要歷史時刻為節點,講述七個重大事件背后的故事。與以往獻禮片不同的是,這部電影將鏡頭投向歷史瞬間背后的普通人,關注一個個平凡而偉大的生命個體是如何書寫出祖國讓人感動又感慨的宏大歷史。
第一個單元《前夜》講述了為保障開國大典中的五星紅旗順利升起背后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令觀眾動容的不僅有為了確保任務“萬無一失”而爭分奪秒排除萬難的自動升旗方案設計師林治遠,還有他的助手、警衛、國旗班戰士、軍樂隊隊員、北京城的老百姓等等。
雖然大多數出場人物都難以叫出名字,但是他們帶給觀眾的感動卻絲毫沒有打折。
而《前夜》導演的拍攝思路,貫穿于接下來的六個故事中。為祖國兩彈一星事業默默無聞奉獻乃至獻出生命的科研工作者,幫助鄰居們觀看女排比賽直播的小男孩,為了五星紅旗準時于1997年7月1日0時0分在香港升起而努力的各行業人士,把珍貴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送給汶川男孩的北京的哥,幫助貧困少年從精神上“站起來”的扶貧干部,為參加閱兵儀式戰友護航的女飛行員……七個故事連接出70年的奮進與輝煌。
影片將敘事的重心放在重大歷史事件背后的細微角落,用普通人的視角來觀察、感受并參與這個時代,這也使得影片可以令各個年齡段的觀眾產生代入感和共鳴。談起參演這部電影的感想時,青年演員彭昱暢說:“不管在哪個時代,不管是幾零后,我們對祖國的情懷都是一樣的。”
而與此同時,這些“小故事”并沒有淡化“大時代”。新中國開國大典、原子彈成功爆炸、女排奪冠、香港回歸、北京奧運會、神舟返航、閱兵盛況……那些我們曾經歷過或不曾經歷過的重大事件,被影片中這些融入時代記憶的故事喚醒,成了有血有肉的歷史,更是體現出祖國的成長與進步和每一個中國人息息相關。正如《護航》單元的導演文牧野所說,我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祖國護航。
電影散場時,有老人追憶“在當年……”,有小朋友問“后來呢……”。七個故事喚起70年的國民記憶,這或許正是這部電影的主創們想傳達的真正想法——“我”和“我的祖國”。
我和我的祖國750字觀后感篇3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是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而創作的。片分為七個單元,講述了關于祖國成立這些年7個具有代表性時間段發生的故事,比如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回到艙成功著陸等,每個時期的故事都很燃。
回顧中華民族的歷史,異常是自鴉片戰爭以來的屈辱史,落后、愚昧是那個時代我們無法抹去傷疤。一次次的簽署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更是深深刺痛了中華民族的民族自尊心,使我們國家陷入黑暗的深淵。然而,自新中國成立,異常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在經濟、科技、軍事、文化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舉例來說,在橋梁建設方面,各式跨江河、海、湖等大橋拔地而起,有的氣勢磅礴直沖云霄;有的新穎別致、充滿科技含量;有的兼顧使命,在世界的各個國家展示中國的強大。平潭海峽大橋就是它們中的一座,充滿技術含量而不失美感;構造獨特而不失安全可靠;處于惡略的環境中而不失莊重沉穩。它的存在離不開大橋人的辛勤付出,更離不開祖國的繁榮昌盛!
我們正處于一個新時代,需要正視的是,在這個時代社會的矛盾依然突出,國家的發展還很不平衡,人民所追求的完美生活的愿景依然沒有全部實現。在這個時代,發展依然是國家的第一要務,是民族復興的動力源泉。作為一名新時代九零后的大學畢業生,父母舒適的羽翼已成為過去,我們需要展開自我的翅膀,向著更高的目標去翱翔。
拿破侖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習近平說,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禮貌的獅子。
改革開放__年,中國夢正一點一點變為現實。中國這頭雄獅,正睜開他的鋒銳雙目,逡視世界,他的獅鬃像火焰一樣恣意燃燒。雄獅終將嘯徹山原,令百獸震惶,中國必將傲然屹立世界之巔。
我和我的祖國750字觀后感篇4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用七個平凡的故事反映了祖國的發展歷程中許多重大的事件。從平民的角度來展現偉大的祖國和人民精神,貼近生活的鏡頭和臺詞在不知不覺中讓人們產生共鳴,從細節中獲得感動。
《我和我的祖國》最觸動我的是它的“真”。不像慣有的大片用英雄主義的角度來震撼觀眾,《我和我的祖國》把視角縮小到出租車司機、小學生、手表匠、飛行員這種真真切切的身邊小人物,反而更好地將“愛國”的情感滲入到我們心里。
祖國的偉大不就是由每一位老百姓付出的一點點努力和貢獻累積而成的嗎?中國十四億人,每一個都為祖國的繁榮做著一點一滴的奉獻,盡已所能,才能完成中國70年來日新月異的發展變革。
電影里最富有小市民的性格情趣的是葛優飾演的出租車司機張北京。幽默、張揚、不拘小節但又善良溫暖的人格讓角色生動飽滿。這是一個處于社會基層的最普通不過的人,但也是偉大的、富有愛國情懷的、熱情善良的無名英雄。
而最動人心弦的要屬核彈研發成員高遠了。隱姓埋名,獻身科研事業,冒生命危險搶救基,遭核輻射犧牲……這樣的人生不需要多少渲染和點綴,就足夠絢麗和耀眼了。在那個人才濟濟的時代,在那個需要大量貢獻的年代,有無數這樣默默無聞的英雄,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名字,沒有人知道他們為這個社會做了多少貢獻。他們很可能不會被載入史冊,但是他們的心血融入了現代的、發展的祖國。
這部電影給我的不僅是震撼,更多的是來自小事的感動:放棄見小美而去撐天線的東東、深夜扎堆來送金屬小物件的百姓、錢被偷了卻用極大的愛和包容教育少年的老李……“愛國”不一定是要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要從幫助身邊的人這種小事做起,為這個社會盡一份力,我們的祖國就會越來越好!
我和我的祖國750字觀后感篇5
十月一日午時,我和媽媽觀看了《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體現出了深深的民族自豪感。看完后,我已是熱淚盈眶。
這部電影由《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七個小故事組成,記錄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七個最具代表性的大事件。
其中最讓我難忘的,也是最讓我感動的非《前夜》莫屬。
在開國大典前一天,電動升旗桿的試驗只做了四次,但因為安全的原因,天安門早已戒嚴,無論是什么人都無法進去進行實驗。就連當時的總設計師林治遠,在這種情景下也無法確保“萬無一失”,無奈,他只好將天安門的旗桿按照1/3的比例制作好,在天安門附近的小院中做實驗,經歷了停電、原材料短缺等困難后,在實驗即將宣告成功時,意外卻突然出現了:升起的國旗被卷進了旗桿里!阻斷器失靈了!這要是發生在開國大典上,后果將不堪設想。但固定國旗的阻斷球需要用鉻、鎳等稀有元素來重新鍛造。他們四個人幾乎借遍了整個北京城,仍沒有發現相貼合的元素。當時除了林治遠,幾乎所有人都放棄了,只想著在開國大典上碰碰運氣。這時,林治遠的一番意味深長的話,讓所有人都醒悟了,他說:“你以為升起來的只是一塊紅布?那是我們的國旗!更是中華民族的尊嚴!”
突然,一大群人涌入了小院兒里,原先是北京城的老百姓,他們都是來捐獻金屬的:有的大爺舉著自我唯一的旱煙管;有的廚子拿著吃飯的家伙--勺子;抱著孩子的父母說,這是孩子的長命鎖;“我是清華大學的教授,這是我們實驗室僅有的一塊原石”,身穿長衫,戴著眼鏡,用手絹仔細包著的原石,還有知識分子那篤定的眼神,這眼神與群眾的滿腔熱血不一樣,因為他明白這是最有用的東西,可這也是最終一個了……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午時三時許,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上空準時冉冉升起,這是全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的結晶,中華民族從此站起來了!
八年抗戰,3500萬死傷,才換來了這一面來之不易的五星紅旗!所以,我們要當好護旗手,不要讓它受半點玷污!
我和我的祖國750字觀后感篇6
今天,我看了《我和我的祖國》這部影片。沒有去看之前,聽很多人說,很好看,看哭了……滿懷期待,我走進了電_。
電影看完了,淚流滿面,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感觸良多,不知從何說起。我個人覺得,這是我看過的看的一部主旋律電影。導演不愧都是業界大佬,獨特的視角和切入點,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情節,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電影里找到自己熟悉的影子。第一次讓我這么深刻地體會到了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和祖國之間這種最緊密而真摯的聯系。敏姐不想再絮叨電影情節了,如果你想看,建議你自己馬上去看。
我想和大家說說普通人的愛國情結。
我們不是達官顯貴,也不是社會名流,作為最普通的人群,我們怎樣去愛國呢?這是和平年代,不需要我們去堵槍眼去經歷槍林彈雨,也不需要我們像董存瑞一樣去炸碉堡,為國捐軀。我們也沒有機會像影片中的林治遠和高遠那樣為新中國的成立和原子彈的成功爆炸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生活中的一地雞毛,但是我覺得這并不妨礙我們愛國的行動。
作為學生,讀好每一本書,上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道題,這就是愛國。今天你們是莘莘學子,明天你們就是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
作為老師,上好每一堂課,講好每一道題,批改好每一個作業本,這就是愛國。今天學生就像嗷嗷待哺的雄鷹,明天他們將飛向更遠的藍天。
作為職工,愛崗敬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就是愛國;作為農民,耕耘好每一寸土地,種好每一粒糧食,這也是愛國……
當然,如果我們看到有人在做危害祖國的事情,我們應該毫不猶豫站出來,阻止他們的行為。
所以,作為普通人,我們只要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不給別人,不給國家添麻煩,熱愛家人,關愛朋友,這就是愛國!
作文網為你精心推薦:
我和我的祖國750字觀后感篇7
國慶期間,影片《我和我的祖國》上映,我帶著父母和孩子共同觀看了這部電影。
觀影的時候,我深切地感受到這部電影的力量,滿場座無虛席,大家都在不停地抹淚、喝彩、自豪地笑,而我有時還會攥緊拳頭。為什么呢?
因為電影中的這些故事,無不激發了每一個中國人共同的記憶,也構筑了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脊梁。
影片七個不一樣的故事,回溯了普通人與祖國在這70年的奮斗歷程。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開國大典的前夜,以及關于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的故事。
開國大典前夜,我們的國家不但一窮二白,并且岌岌可危,這就是大典現實的背景。而整個大典,流程復雜,每個環節都不能出紕漏,電動升國旗只是眾多環節中的一個。
為了國旗順利升起,有捐出孩子長命鎖的婦人,有捐出自我錄音機的男人,有捐出實驗室最終一塊樣板鉻的教授……就像戰爭中推著小推車,給八路軍送物資的百姓一樣,他們是最樸素但也最熱誠的。最終,國旗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成功升起。
在我國成功研制原子彈的道路上,也是無數人的犧牲與無私奉獻的結果。當年一批批的科學家、工程師、軍人,在戈壁灘上隱姓埋名,把青春韶華都無悔地揮灑在荒無人煙的地方。
這樣巨大的犧牲,為的就是讓全體中國人能夠安然入睡,讓我們的后代能夠享受和平,讓新中國傲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我的兒子雖然僅有5歲,他仍然耐心并認真地看完了2個多小時的電影。
每個故事一出現,他就有好多的問題,問中國以前什么樣貌,問研制原子彈為什么會有人死去,為什么中國奪冠了高興還要哭泣……
在回答他每一個問題的時候,我感到的都是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而在他小小的心中,也埋下了對無數前人的敬佩,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正是這些不畏困難,不畏艱險的前人們為我們拼下的完美盛世,才有了我們此刻的祥和生活。
在這完美的環境下,作為工程建設公司國際事業部的一名普通員工,我該做并且能夠做到的,就是努力做好自我的本職工作,堅定不移、保質保量,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出自我的應有之力。
我和我的祖國750字觀后感篇8
國慶期間,觀《我和我的祖國》后有感而發。有一種感動叫做“感同身受”,這一次的歌頌不是為廟堂上的偉大;有一種感動叫“中國”,這一次歌頌的是許許多多在__年中奮斗拼搏的人們。這個國家仍會生生不息,耀若星辰。感慨于時光厚重如奔騰不息之江河,感動之于國家至于每個我們的意義。
前夜,是新生的開始。“一直向上就不會害怕啦”這一次,我們看到的不再是高臺之上的偉人,而是保證升起第一面旗幟萬無一兵的小角色。從一塊紅布到一根旗繩,談不上珠峰之危,但登高望遠那刻,看到的是新中國的未來。
相遇,伴隨更逢的喜悅。“起爆”,在那個年代的愛情,不是分分合合,是在國家之前的渺小。那個年代充滿信仰,似水年華的卑微愛情是多遙遠。那一聲爆炸是平地驚雷,在如今張狂的年代是多隱忍而偉大。
奪冠,是中國人的狂歡。“歡呼”,那次扣球揮舞的是艱難中奮起的決心。當冬冬淚水灑落,當不諳世事小孩都忍不住投以注視時,耀眼的不只是勝利,而是信心,是女排精神。
回歸,是祖國強大的見證。“這一秒對你們來說是結束,但對我們來說是開始。”為了2秒鐘,多番談判,底線問題一步也不能退讓。洛勇兄的眼圈沒有疲憊,英紅姐的換徽,干脆利落,達叔的淚中帶笑,觸動人心。
北京你好,是跨越的時空的問候。“歪瑞嗨皮啊。”一張奧運門票,一個失敗中年男人,一段關于2008的回憶。2008的中國,不會忘記汶川,也不會忘記北京奧運。
白晝流星,是他們改變一生的信仰。“孩子們,那是你們的星星。”不羈的造型,一個追逐的故事,神舟十一號的成功起降,承載的的卻遠不只是一次科研突破。站起來,這是一場找尋的我的過程。
護航,守護這偉大而強盛的祖國。“憑什么讓我當備飛”飽含傲氣,哪個飛行員不想馳騁馳藍天。呂瀟然明白了,護航才是最好的飛翔。飄揚在天空的顏色是歡呼雀躍。
七個篇章,書寫中國的七個十年。有創造,前行,猶豫彷徨;有愛情、親情,熱血揮灑。不一定平凡,但一定感同身受。我和我的祖國,是一種信仰,是一篇還在延續的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