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忠犬八公觀后感模板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觀眾更好地了解其他觀眾的評價和看法,從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審美觀點和表達能力。要怎么寫電影忠犬八公觀后感模板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電影忠犬八公觀后感模板,供大家參考。
電影忠犬八公觀后感模板篇1
《忠犬八公》講述的是一只叫八公的秋田犬在火車上與自己未來的主人相遇,歷經波折才將八公收留了下來。八公長大后每天護送主人去火車站。一天,八公出奇意料的反常,叼著球和主人玩起了從來都不玩的接球游戲,可主人還是離開了。當天,它的主人在課堂上突然中風去世了,但八公還是每天在火車站前等待著主人的歸來,不論刮風下雨,等了九年,直到離開。
九年,三千五百九十天,多少個日和夜。對于我們人類來說,在這十年里,會發生許許多多的事情。十年,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會慢慢的放下,甚至遺忘……。很難在我們當今社會找出一個會為了另一個人等待九年,無論是春夏秋冬,還是風霜雪雨,都默默的說:守候。
可是,就是這樣一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狗,做到了連人類都無法做到的事,就是為了一個“忠”字。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關于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一天,一個未滿兩歲的小孩去馬路上撿球,一輛小車沖了過來,關鍵時刻,一只土狗沖了過來,將小孩子撞倒在地,自己卻被當時壓得停止了呼吸,這只小土狗是小孩家養的,它本可以不沖上去救小主人,但它沖了上去,用自己的生命換得了小主人的生命。來報答小主人的收留之恩。
我在四年級時,曾養過一對鸚鵡,一天,喂食時,一只鸚鵡逃跑了,可沒有想到到了第二天,它竟飛了回來,看它的同伴,幾次來回之后。終于,我和母親決定將它放生,我打開了籠子,鸚鵡一邊飛一邊回頭看,眼里滿是不舍。我留下了悔恨的淚水,我每天將它們關在籠子里,沒有自由,可它們并沒有怪我,而在臨走之前還回過頭來看我。我們在世上還有很多很多愛我們的親人,可動物們呢?它們一旦認定你,它在世界上就只有了你一個人,文中的最后,八公在生命的最后,它夢見了主人沖它溫暖的笑著,慈愛地摸著它的頭,夢里,它的主人說:“八公,我們回家。”所以,我們要好好的對待動物們,不要虐待它們,因為它們有著世上最純潔,無私的愛。
電影忠犬八公觀后感模板篇2
這是一個發生在日本歷史上的真實故事。影片以一個上學的小男孩在講臺上講述“心目中的英雄”開頭,而這個英雄,正是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八公。八公是一只秋田犬,1924年,他在火車站迷路了,教授帕克(真實故事中是上野秀三郎)發現了他,帶著他四處尋找主人。未果,只能將他寄養在家里。雖然妻子極力反對,但經過磨合,她還是同意讓他成為家中的一員。在家人無微不至的照料下,小犬八公快樂地成長著,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無盡的歡聲笑語。多少個寂靜的清晨,八公送教授去火車站乘車上班;多少個風雨的夜晚,八公守候在車站對面等待教授回家。隨著時光流逝,周圍的人們都認識了八公,他們都像老朋友一樣熱情地和八公打招呼。然而有一天,八公突然一反常態不肯出門,不停地沖教授叫。也許是動物對未來有預知能力,他知道主人將會遭遇不測,所以才盡量拖延時間想讓主人留下。教授卻沒有領會到這一點,還是出門上班了。悲劇還是發生了,就在那一天教授上課時,突然心臟病發作,一頭栽在了講臺上,回天乏術。后來,教授的女兒帶走了八公,希望八公能和她好好生活。然而,八公卻一次次從家里逃出來,去到原來的房子。可那里,已物是人非。后來,八公去了教授下班的車站廣場,像一位守護神,久久地,久久地,向過往的人群凝望,不愿離去。任憑嚴寒酷暑,四季更替;任憑廣場上大樹的葉子由翠綠到凋零,八公始終守候在那里,像一座豐碑,讓我們感慨萬千,熱淚盈眶。就這樣,十年過去了,八公也已經老態龍鐘了。直到有一天,帕克的妻子看到了等待了整整十年的八公,她坐到了八公的身邊,陪他一起等候。一天深夜,八公意識到自己已是彌留之際了,他坐到了平日等候教授的位置,仿佛看到了教授從車站走出,像往常一樣,親切地呼喚他:“Hi,Hachi!”他緩慢地,帶著滿足感,閉上了雙眼。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八公用他的一生去詮釋了什么是忠誠。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事跡,沒有跌宕起伏耐人尋味的劇情,平凡的動物與人之間的這種原始、真誠而又執著的深情讓我們為之動容。八公的忠誠,猶如黑暗中的一絲亮色,給這個冷漠的社會帶來了希望的曙光。
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充斥著欺騙、背叛,屬于我們人間的真情又將何去何從?利益和欲望,帶給我們的,只會是徹底的滅亡。每個生靈,都是這個世界最高形式的存在,我們為什么要因為自己的口腹之欲去傷害那些無辜的小動物?動物有時候比我們人類更懂得情感,犬亦如此,人何以堪!
電影忠犬八公觀后感模板篇3
媽媽推薦我看《忠犬八公的故事》,開始看的時候漫不經心,到結尾時已淚流滿面,幾度哽咽。一只小狗居然在教授死后十年間風雨無阻的出現在同一時間、同一地方等候他。連教授的妻子也難以置信:八公,你居然還在這里!連人都難以做到的事,一只狗卻用它一生來實踐了。狗尚如此,人何以堪?
老教授走了,但八公不明白。雖然它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而歸,但是在每天的那個時刻,八公總會蹲坐在老地方,等待他的主人像往常一樣,在五點零五的時刻,推開車站的大門,親切地叫它“八公”,并慈愛地摸摸它的頭。可是,對不起,八公,你的主人永遠不會回來了。我難以置信,一只狗可以忠誠到用它的一生來等待他的主人。你可知,十年是什么樣的概念,它或許只占取你人生的幾分之一,但十年,是狗的一生!它用它的一生,向所有人詮釋了什么是忠誠,什么是愛。當十年后教授的妻子歸來,她看到八公的一霎那,她也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當她哽咽地對八公說“你居然還在等”“我陪你等下一班車”時,我的眼淚,瞬間落下。
最令我動容的是影片的最后,八公知道自己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它卻在風雪之中毅然選擇走向車站。依舊是那個位置,它趴在那兒,有些疲憊的,緩緩地閉上了自己的雙眼,恍然間,它仿佛看見了他的主人就像十年前一樣,推開車站的大門,對它說“八公,我們回家”……真好,八公,你終于等到他了。
很多人都為這忠誠的狗感動,動物最美的地方正是它們的善良和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有句古話說“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無論美丑,不分貧富,只要它們認準了你,就會忠心相待,不離不棄。
這部影片,我不敢再看第二遍,我怕我會再次淚流滿面。只要一想起影片,我的腦海里就會浮現八公在車站門口苦苦等待的鏡頭,就算這樣,我的眼眶也總會在回想中逐漸濕潤。我想,如果可以,每條狗狗都會等待著它離開的主人。可是,我們何德何能,要它們用一生來等待。有那么一句話“你的狗也許不是你的全部,而對于你的狗,你就是它的全部”,或許這句話,便能很好地解釋它們的行為。八公不是寵物,我們亦不是主人。在這個世界里,付出忠誠才會收獲忠誠,奉獻愛才會享受愛!記住這只曾令我們淚流滿面的狗,提醒我們人性中的善與愛吧!
電影忠犬八公觀后感模板篇4
最近說到大家喜歡看的電影,聽很多朋友提到過“忠犬八公物語”這部電影,無意中在搜狐視頻看到了這部電影信息,就下載下來,昨晚終于如愿,看完了整部影片。
107分鐘的電影,前半部分看的感覺比較慢,不知道故事如何發展,等到上野秀三郎這個偉大的農學教授死后,故事的最精彩部分才慢慢展開,然后我也跟著鏡頭,不停歇的留下眼淚。的確,狗有狗的權利和感情,默默的在火車站不停的等待著一個不可以歸來的人是那么的痛苦和遺憾。或許人類遇到這種事情,還有人可以訴說和開脫,可可憐的狗兒呢,阿八,卻只有一次次失望。
感動于一個畫面是:火車站旁的賣飯的夫婦,對阿八的特殊感情,特別是因為一個客人說狗的一些褻瀆的話的時候,男老板和客人打起來的時候,那個片段是如此的揪心。
突然想到了小時候經常陪我們去上學的“擺擺”,那是我們家人傾注最多情感的一條狗,故事的結局也是有點傷感,以至于我們家人不愿意再給狗取名字,也不愿意傾注更多的感情,在喂養的動物身上。
世上的萬事萬物都是有感情和道德的,關鍵是養育他的主人給與了他怎么的行動和支持。
一部感人的電影,總是那么的值得回味和感動。
電影忠犬八公觀后感模板篇5
早就聽說過《忠犬八公》這部電影,但是一直沒有看過,據說很感人,但是我看過之后,依然落淚了。
《忠犬八公》于1987年改編成故事并拍成日本電影,由仲代達矢主演,該片當年曾在日本引起轟動。新版本由20__年好萊塢拍攝導演萊塞·霍爾斯道姆執導。由著名演員理察—基爾主演。
故事講的是大學音樂教授帕克旅行回來時,在小鎮在車站上揀到一只小秋田犬,他想養狗,他妻子極力反對,但最終小狗成為家庭的一員,并為它取名‘小八’,教授每天要坐火車去上課,‘小八’就跟隨教授到車站,晚上再到車站接教授回家。小狗終于長成了大狗,有一天,教授在學校講課時突發急病不幸逝世,‘小八’依舊在車站等待主人歸來,一等就是十年……
為了一份愛等十年,對于一只狗來說已近一生。是什么讓‘小八’如此執著,是在車站初見的寒夜里那抹溫暖的微笑,還是之后數年如一日的悉心相伴。人生若只如初見,世上有幾人能做到?為什么我們會被這樣那樣的事情感動,其根源在于我們自己做不到,向善向美的心,每個人都有,可是誰愿意無悔的付出,誰能單純憑感動生死相許,總是考慮的太多……電影里會不時的出現小八的視角,黑白灰,很微妙,我總感覺它看見的笑容格外燦爛……
我查了下網上的資料介紹,真實的忠犬八公于1923年11月10日在日本秋田縣大館市大子內的齊藤義一宅出生,隨后被作為禮物送給東京大學農學部的上野英三郎教授,上野教授很喜歡它,對它比對自己的老婆和外甥都要好。它也對教授感恩圖報,每天早上送教授去車站,傍晚準時到車站接教授回家。1925年5月21日,上野教授于大學因急病逝世,八公等回來的卻是教授的棺材。八公于教授逝世的第二天就回到澀谷車站,在往后的日子里,它依然跑去車站等教授,不論寒暑,不論刮風下雪,它天天等待著那個永遠不會回來的人,持續等待了九年,直到死去。
1932年,日本犬保存會的齊藤弘吉把八公在澀谷車站等候主人一事撰寫成文并寄稿至東京朝日新聞,以“惹人憐愛的老犬故事”為題刊登于報章上。八公因而成名,及后被稱為“忠犬八公”。1934年4月,人們在澀谷車站前為八公樹立了銅像。八公“本犬”也出席了銅像的揭幕式。此后,銅像附近的車站入口就被稱為“八公入口”。八公死于1935年3月8日,最后與上野教授同葬于青山靈園。如今在澀谷車站北口外,八公的銅像依然矗立在那里,它翹首遠望,好像總在等待著什么。
如今,澀谷站前的八公犬銅像,是人們等待朋友的最佳場所。直直地站在八公塑像前等。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是在等戀人,像八公一樣,他們臉上沒有表情,等待是沒有表情的,因為已經沒有雜念,已經斷念,無論如何就等吧。愛不需要聰明,而需要愚蠢;不需要算計,而需要忠誠。
電影忠犬八公觀后感模板篇6
那一天的夜晚,星星很亮,人群嘈雜。就在這時,他與它遇到了彼此,遇到了一生美好的守候。
當小小的秋田犬蹲在帕克面前時,屬于他們的故事,徐徐展開。
帕克很輕地彎下腰,抱起了小狗,他帶著這回到了家中。從那一刻起,八公的眼睛永遠停在了這個為自己操勞的主人身上,它望著他整理床鋪,將自己抱起,教自己撿球,用歡樂的語氣喊它:“八公!”
他們住在一起的那段時光,帕克經歷著,八公亦是。一起看棒球賽,一起吃爆米花,一起大戰臭鼬,一起……
帕克每天的上班,每天的下班身邊都有著八公。它會準時地蹲在車站外的花壇上,望著人流從它眼前走過,目不斜視,只是為了等到那抹身影,在熱切的眼光中奔向帕克。看到這一幕,我禁不住會微笑,這樣溫馨的畫面,多希望再停留一會兒,一會兒就好。
一個特殊的清晨,八公出人意料地學會了撿球,它興奮地跑動努力地撿球,只是為了讓帕克再多留一會兒,因為它早已感受到危險的信號。可惜,八公在那天下午,蹲在花壇上,卻找不到人群中的帕克。
它一直在等,等到了紛揚大雪淹沒了地面,仍舊等不到他。帕克永遠地離開這里。是的,八公和帕克之間有著羈絆,很深的羈絆。
花壇中的樹綠了又黃,黃了又綠,樹葉一年年的掉落又生長。可是八公沒有動,它很執著地等待著帕克。
一去十度春秋,直到最后,兩行熱淚緩緩流下八公蒼老的臉。他們終會相遇,在心靈深處,靈魂低端。像最初一樣,帕克會輕輕彎下腰,抱起八公。
電影忠犬八公觀后感模板篇7
這部電影根據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故事改編。這是一部跨越語言障礙,全世界都能看懂的影片。
八公是一條謎一樣的犬,因為沒有人知道它是從哪里來。
帕克教授在小鎮的火車站撿到一條走失的小狗,冥冥中似乎注定小狗和帕克教授有著某種緣分,帕克一抱起這小狗就再也放不下來。帕克對八公的疼愛感化了起初反對養狗的.妻子卡特,八公在帕克教授和家人朋友的呵護下慢慢長大。帕克教授上班時八公會一直把他送到車站,下班時八公也會提前到車站等候,八公的忠誠讓小鎮的人們對它更加喜愛。主人和八公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令人溫暖,令人開懷。然而,就是這樣,笑著笑著,就哭了。
有一天,八公在帕克教授要上班時表現異常,居然玩起了以往從來不玩的撿球游戲,八公的表現讓帕克教授非常滿意,可是就是在那天,帕克教授在課上因病猝死。帕克教授的妻子、女兒和女婿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埋葬了帕克教授,可是不明就里的八公依然每天傍晚五點準時守候在小鎮車站的門前,等待、凝視……從夏季到秋季,葉子綠了又黃,一直等到自己變老變弱,等了整整十年。十年時間里,風雨無阻,直到它最后死去,它始終如一。
十年對我們人來說也許很短也許很長,十年對我們而言會發生很多事情,在十年時間里隨著時間的流逝將沖淡我們對人、事、物的執著,我們會慢慢放下,甚至遺忘……很難想像我們會為了一個人十年如一日地等待,無論春夏秋冬,無論風霜雨雪,都默默地守候。這樣的情景似乎只有在愛情小說里才會出現。然而就是這樣一只普通的狗,卻演繹了這段真實而感人至深的故事。
十年對于人來說也許只是生命的幾分之一,但對八公來說,那是它的一生!它用它的一生來詮釋對主人的愛。
八公每天都抱著希望等待,即使希望一次又一次的落空,也許換成誰都會失望的吧。可是,在八公眼里,沒有失望,它要做的只是等待,等待,再等待,不管主人會不會來,它都要等待,因為這是它對主人的忠誠,對主人無言的愛。
十年后,帕克教授的妻子重回小鎮。看到八公的那一刻,她哭著說:"你怎么還在這里?你居然還在等……"這一刻,許多人哭了,車站旁賣早餐的人哭了,帕克教授的老友們都哭了,而觀眾,也哭了……
許多人會覺得八公真傻,去等待一個永遠不可能再出現的人,去憧憬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人們很多時候注重的都是結果,摻雜了太多的功利,所以忽略了過程。
影片的最后,八公知道自己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它卻在風雪中走向了車站。依舊是那個位置,它趴在那兒,慢慢的,緩緩的,閉上了雙眼。在這十年的時間里,八公心里一只有著一個溫暖的夢。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那個飄雪的冬夜,那個夢溫暖著八公。夢里,還是那個火車站;夢里,帕克教授沖八公溫暖地笑著,慈愛地摸著它的頭;夢里,它的主人說:"八公,我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