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觀后感600字
通過寫觀后感,你可以鍛煉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從而更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下面小編給大家提供一些清明節的觀后感600字參考,希望對大家寫清明節的觀后感600字有幫助。
清明節的觀后感600字篇1
可愛的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子來到了人間,我們的校園在她的點綴下也變得更加生機勃勃了!當我們在享受著陽光的普照,春風的撫摸,花兒的芳香,鳥兒的歌唱時;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吮吸著知識的雨露,放學后又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家在等著我們時我們不禁感慨: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可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烈用滿腔熱血換來的,我們的美好家園也是他們用滿腔熱誠筑建的!
回望歷史的長河,錦繡的中華大地上,哪里沒有動人的悲歌?哪里沒有戰士的熱血?從精忠報國的岳飛,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從抗倭名將戚繼光,到“茍利國家生死已,起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英雄,華夏兒女的驕傲!
從918事變到日本帝國主義戰敗投降,多少中華兒女在這片土地上灑下了最后一滴鮮血,多少華夏子孫為了這片土地獻出了滿腔赤誠。十五歲的劉胡蘭為了革命事業英勇就義,無怨無悔;江姐和戰友們含著眼淚繡出五星紅旗,赤膽忠心;狼牙山五壯士毅然跳崖,驚天動地。
我們不能忘記盧溝橋的第一聲槍響,我們更不能忘記512大地震中譚千秋老師和無數抗震英雄將死留給自己,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
時間的長河流淌不息,卻沖刷不了我們對烈士們的懷念。同學們,又一個清明節即將到來,你們是否想過去給英雄的先烈們掃掃墓,去給他們獻上一束鮮花呢?同學們,讓我們好好學習,好好生活,好好做人,發揚祖國的光榮傳統,踏著烈士們的足跡勇敢前行。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興則中國興!
清明節的觀后感600字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是呀,清明即將來到,有誰不思念自己已故的親人?每當這時,爺爺那親切和藹的笑容便浮現在我的眼前,令我的雙眼一片模糊。
我的爺爺生前曾是一位軍人,十分吃苦耐勞。在我的印象中,他總是忙碌的,不僅給兒女們無私奉獻,而且時常熱心地幫助左右鄰居。每當雙休日,我和妹妹他們都要到爺爺家吃飯。爺爺總是笑呵呵地迎接我們,慈愛地撫摸著我和妹妹的頭,說我們又長高了。吃飯時一家人其樂融融,談笑風生,我和妹妹搶著為爺爺斟酒……
可當我聽到爺爺病倒時,一下怔住了。
病床上,我緊緊拉住爺爺的手,心中如刀絞一般又有無數蟲子在撕咬著。那還是爺爺嗎?因為多次化療的關系,爺爺的頭發即少又白了許多,臉上血色全無,指骨分明,蒼白的好似一陣風隨時都能吹走,很難與平時健朗,活力十足的那個人相比,心又被再度揪了起來。
爺爺很堅強樂觀地接受每一次難以想象的化療,依舊堅持寫日記。盡管已竭力治療搶救,可由于癌細胞的擴散,爺爺安然離我們而去。
下葬的那一天,天下起了蒙蒙細雨。我的心就好比這天氣,沒有一絲陽光,一種欲絕的悲痛痛徹肺腑,令人窒息。所有的人都沉默了,淚水如泉涌一般。我用力咬緊嘴唇,拼命把嗚咽聲壓下去,可無聲的淚仍然像斷了線的珠子滾滾滴落,眼前一片迷茫,寒風如利劍般扎入人心,臉上不知是雨還是淚。結束時雨過天晴,也許老天眷顧吧!
又到清明時,爺爺,您是否能在天堂聽到我內心深處的呼喚?是否能感應到我對您的思念?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您定會為有這樣的孫女而自豪,我會努力地朝自己的奮斗目標拼搏,一定!
清明節的觀后感600字篇3
清明雨上,那綿綿的雨,蒙蒙的雨,勾起了我無限的遐想……
人們常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是啊,那一層薄薄的霧,那一陣綿綿的雨,確乎能引起我們的憂愁,確乎能讓人倍感凄涼。
早上,乳白色的霧籠罩著大地,蓋過了天空,人們都去掃墓,山路上都堵了車,而那淅淅瀝瀝的雨卻也一整天縈繞于心,捫心自問,清明時節,有多少人能想起為我們犧牲的人?捫心自問,清明時節,有多少人盡享榮華富貴,卻對祖先的墓無動于衷?又有多少人能在霧籠罩下,在雨中沉痛哀悼、流淚?
這山路的堵車不能象征我們的蒸蒸日上嗎?但是,生活蒸蒸日上的我們能去為烈士默哀嗎?他們能刻在我們的心中,成為榜樣嗎?如果我們做到祖國將是何等的繁榮,世界將是何等太平!他們,有的在戰場上沖鋒陷陣,有的像雷鋒一樣為人民服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
中國保存著清明掃墓的傳統,人們恭恭敬敬地為自己的祖先呈上食物,恭恭敬敬地把墓邊的垃圾清掃干凈,我認為這是一種承諾一種對祖先的承諾,在死去的祖先面前,承諾自己多行善,不行惡,承諾自己當助人為樂!每一次的清掃墳墓,也是在清掃著我們的心,要為自己的承諾負責!
清明,意味著春將至。我現在還是忘不了革命先烈李大釗是在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義的!同樣是春日,為何在1927年卻倍感凄涼?因為,我是為人民服務的,他是人民驕傲,他視死如歸和堅守黨的秘密的精神讓我們欽佩!這樣的偉大,怎能早早地逝去?這樣的偉人,怎能早早地毫無怨言地被兇殘的敵人殘害致死?當大家準備劫獄時,是他說出了堅勁有力的“不”字,這樣的偉人為何早已逝去?如果世界少了硝煙,如果世界充滿和平與愛,就不會釀成這么多的悲劇!
清明節的觀后感600字篇4
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流至今日仍被代代相傳,它正在以他雄偉的氣魄,崇尚的科學向世界訴說著他深長的歷史。
清明祭祀,就是他的一部分。
清明節,我們對此都不陌生,我們經常隨大人在每年的清明節“上墳”“燒紙”等一些活動。人們總是在清明前后祭奠已故的親人,以表對其的尊重與思念。
不過,我們要祭奠的'對象不僅僅是自己的親人,還有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的創造者,那些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中華民族的興盛作出重大貢獻的先輩升值因此而獻上自己寶貴的生命。
在今年的清明節,我們學校組織全校學生去西路軍瓜州縣最后一站遺址紅軍紀念塔舉行了清明掃墓的活動。站在紀念塔前,聽著徐校長講的七十年前紅軍在這里戰斗的事跡。我的眼前仿佛浮現出了那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面,仿佛我就是七十五年前的紅軍的隊伍里一名戰士,正在為著保衛祖國疆土保衛祖國人民而浴血奮戰在疆場上……
再回到現今的生活當中,我們今天所擁有的美好生活,是多少戰士用生命的代價換回來的。所以今天 你也可以投稿,我們再次來到紅軍紀念塔前,向革命先烈獻上我們的思念與敬重,獻上我們最真摯的贊歌。
祭祀先烈,讓我們再翻歷史;祭祀先烈,讓我們不忘國恥;祭祀先烈,讓我們邊恥辱為前進的動力;祭祀先烈,讓我們更加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祭祀先烈,讓我們更加珍惜美好今天。
祭祀清明,重要的不是它的過程,而是它的意義。它寄托了我們對故人的思念之情,對故人的思念之義。它猶如一只船只將我們的思念與敬重帶向遠方……
清明節的觀后感600字篇5
春風吹動著,打破了周圍的寧靜,樹葉風飄四起。烈士們號召著番禺的人們出來極力反抗。當我們來到“番禺革命烈士紀念碑”前,旁邊的壁畫,讓我們感受到了當時人們的英勇氣概。我們作為星海人,很慶幸能為番禺的烈士感到無限的驕傲。
烈士碑在星海人的面前,烈士的靈魂目光,注視著我們。我們也都用感激的眼光,投遞在他們身上。嚴肅的神情,喚起了大家內心的悲憤,無限的悲憤,轉化為無窮的力量,向著敵方前進。我們作為星海人,代表我們的學生,他們發自內心,向烈士們表達了我們共同的心聲,共同的希望。這種高尚的品質,只有我們作為高尚的人才能體味得到。向著烈士們深深恭敬的一分鐘。大家沉思著,他們的靈魂,仿佛貫穿了我們的全身,使我們身體各處,都充滿了烈士的強勁力量。眼前的一切,不再是風花雪月,不再是大樓棟棟,只見沙塵滾滾,濃煙彌漫。他們催使我們不斷奮斗,要頑強拼搏,不要向惡勢力低頭。烈士們給予了我們堅定力量,要向前進發,為打好祖國基礎,我們更應努力作出回報。我們不能白白浪費他們肩負在我們身上重任,他們的犧牲,為廣大民眾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獻上了寶貴的生命。正是因為這種高尚的品格,化染了共同的高尚星海人……
烈士們正在呼喚我們,為他們奮斗,做一位永不賢敗,積極奮斗的人。
老師們,學生們,總之是星海的人,都被這極度渲染力的話語所感動。
烈士們,我們會無時無刻想念著你們,是你們,使我們變得高尚,變得積極。我們定會堅守著你們的信念。你們的風范,我們刻骨銘心!
高尚的星海人正是被你們這些高尚的烈士所渲染。我們將永遠以你們為榮,以你們為學習、奮斗的好榜樣!
清明節的觀后感600字篇6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祭奠長眠地下先烈的英靈,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
站在烈士墓前,我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天空自由翱翔的和平鴿,仿佛把我們的記憶又帶回那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我們不會忘記,從盧溝橋的槍聲到平型關的大捷;從臺兒莊的血戰到百團大戰的反攻,從南昌起義到陜北快師,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多少中華兒女為了民族獨立撒盡了最后一滴鮮血,多少華夏子孫為了和平解放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革命烈士們是時代的先鋒、是民族的脊梁、是祖國的功臣!他們的精神光照千秋,他們的英明永垂青史。
同學們,我們身處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在我們身上寄托著黨和國家的殷切希望,祖國未來繁榮強盛的重任,已不可推卸的落在了我們肩上。我們今天緬懷革命先烈,就要弘揚先烈的崇高精神,繼承先烈的革命遺志,珍惜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安定祥和、幸福美好的生活,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堅定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信念,勤奮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報國本領,加強道德修養,鍛煉強健體魄,努力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我們當代少先隊員一定要牢記人民的重托,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爭當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爭當勤奮學習、追求上進的好少年;爭當品德優良、團結友愛的好少年,爭當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的好少年。現在,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努力成為一名真正的四好少年!
常言道: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國富。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樹立建設強大祖國為理想,堅持不懈,努力奮斗!震我中華,揚我國威!
清明節的觀后感600字篇7
當紅花攀在枝頭爭奇斗艷時,綠葉卻默默無聞地倚在角落,靜靜追尋著“葉落歸根”的心愿;當大河浩浩蕩蕩地向東奔流時,細雨卻悄悄地落下,滋潤著萬物帶來勃勃生機。而我們和平幸福的生活背后,又怎么離得開那些把生死置之度外,對任何困難都懷著無畏精神的英雄?
又是一年的清明節,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來到了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解放和人民安寧而犧牲的烈士們。
來到烈士墓前,望著那一束束寄托哀思的菊花,我不禁回憶起他們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戰士們浴血奮戰的情景:他們冒著炮火硝煙,與敵人奮力拼殺;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奔向戰場。正是無數的烈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建起了新中國的鋼鐵長城。
微風輕撫過我的臉頰,吹散了發梢,也吹亂了我的思緒。在和平年代的今天,雖然不再有轟隆隆的炮火,但依然有血與火的考驗。
他們不害怕死亡的魔掌嗎?他們舍得就這樣離開家人嗎?他們也是血肉之軀,在他們的身后也一定有著提心吊膽等待著他們回家的親人。此時,在我的腦海里閃過新聞中那一個個年輕的臉龐,他們也有著想休假,想出去旅行,想陪一陪生病父親的愿望。而這一切,都變成了難以實現的遺憾。“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國家資源的保護和社會的安定,他們的死比泰山還要重。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人的生命是無價的,而他們卻舍身為國,赴湯蹈火,他們就是國之大義的英雄。
英雄也曾是平凡的人,只是有些事總要有人做,而他們做出了偉大的選擇。雖然他們的生命永遠地定格在了那一刻,但英雄的精神卻變成了火種,點燃了我們心中的信念。愿英雄們安息,向英雄——致敬!
清明節的觀后感600字篇8
在我們餓的時候,能有飯吃;在我們冷的時候,能有衣服穿;在我們困的時候,能有舒適的床睡覺……可你們想過沒有,如果沒有那些革命烈士的付出,我們能有現在嗎?能有今日安定的生活嗎?
在這次清明節的時候,我了解了一下革命歷史和一些為了我們國家拼死拼活的。我認為,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巾幗英雄,那些女同胞們為了我們的國家也做了不少貢獻,例如:毛澤東的妻子―楊開慧,寧愿死,也不背叛中國;還有秋瑾,紹興的女英雄……
還記得,那一次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你帶著兩個孩子和丈夫一同殺敵奮戰。回到家鄉之后,你又擔任潯溪女校校長;七月,再赴日本、諸暨、義烏、金華、蘭溪等地聯絡會黨,可是,在會合情報人員時,因不小心,在會合地點被捕,之后,又因為在日本鬼子的嚴刑逼供下,被折磨死,最后,你的生前好友趕去日本,把你的尸體運回家鄉,埋葬。
看完之后,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憤怒、惋惜、佩服。我為他們的做法感到憤怒;我為你們的犧牲而感到惋惜;我為你們堅強的毅力而感到佩服……你們太偉大了。我從心底佩服你們,我可以這么跟你們說:“你們是我們女同胞的榜樣;你們是我們女同胞的驕傲;你們是讓我們引以為榮的、讓我們驕傲的榜樣。”
為戰爭而犧牲的女同胞們,我要告訴你們,你們是真正的巾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