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觀后感范文例文
通過寫觀后感,觀眾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作品或場所的背景、特點、意義等方面,并對其進行分析和解讀。如何撰寫優秀的電影觀后感范文例文?這里分享一些電影觀后感范文例文寫作案例,供大家參考。
電影觀后感范文例文篇1
說好的大年初一給星爺捧場,三十晚上訂好票,初一大早就去了電影院。
除了搞笑的片段,美人魚里有些“阿凡達”的影子,當然,這是個人的看法。里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經過幾個主演反復說過的,“當這個地球上沒有了一滴干凈的水,沒有了一口新鮮的空氣,你賺再多的錢,也是死路一條。”
單這句話就明白星爺為什么缺席政協會議了,道不同,不相為謀。
對自然的敬畏,對弱者的同情,反映在星爺的許多電影里。這應該是周星馳的核心思想,當然并不能說梁朝偉就沒有思想,不過兩個同時代的人,同時起步進入演藝圈,和梁朝偉早年的順風順水相比,星爺經歷了更多的磨難,對于人性自然也有更深的感悟。
相比于功夫的夸張手法,美人魚對于現實的批判要弱一些。畢竟,為了發展,不惜毀掉最后一滴干凈的水,最后一口新鮮空氣的那股勢力,是那么的強大。區區一個斧頭幫,那叫小巫見大巫。
劉鎮偉對于星爺的感情經歷,說過一句話,“在周星馳的心里,住著一個可愛的女孩,他不可能愛上其它的女人,那個女孩,就是他自己。”
我寧愿說,他心里的那個女孩,是他的理想。不論生命經歷些什么人,什么事。
都比不了那個份量,那是個需要堅持,也需要堅信的夢。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電影觀后感范文例文篇2
歌舞青春“是一個很好的電影,是我最喜歡的風格,美國中學生和大學生生活的電影既不是作為如此有趣的和嚴重的,不像如此豐富多彩的,不同的是如此難以遮掩,不老一輩,鼓舞人心的說教和其他財富電影然后,而不是更多的然后一個單一的,同時有自己鮮明的特色,歌舞青春讀后感。當然,最獨特的音樂,美麗的旋律,演員的聲音也超贊,特洛伊的聲音是純粹的,沒有雜質,特別是抓住一些重低音,高音,但可惜的是,一些偶爾休息的唱。加布里埃拉的聲音是清楚的,偉大的三冠王。瑞安我非常贊賞的作用,而不是人為的聲音,唱的歌曲的歌唱學校區域的R & B ,這將是理想的。 Sharpay的聲音,當然,非常人工,你比較她說話和唱歌知道。總之,在開始的時候,第一款四方我真的有一個美麗的,如自然,當他們掌握歌唱目光接觸也已到位。測試的第一個畫面在同一首歌的二雙2種人的風格的解釋,并有很大的味道。作為單獨一節加布里埃拉和抒情的歌曲,最后幾個人也不是特別深刻的印象。
特洛伊我不是一個角色一樣,感覺是很難做的,什么樣的身高不應該打籃球,帥做,我認為沒有帥瑞安和瑞安穿了很多少于還。加布里埃拉這個角色很好,非常純凈,墨西哥應該是出身,當然,我有保留這種風格的女性的外觀,再加上所有一個健康良好的語音,應構成要素的好女孩,更不要提她有對談的眼睛。瑞安和我真的很感激太,但也有一些人為的性能,而且穿著打扮羨慕的人,完全干凈的人面對嫉妒,質量非常好, Sharpay在一邊我認為他更嚴厲,甚至服務。我不想評價超過Sharpay ,我不喜歡這種類型的女孩,她讓我想起了我一個痛苦的女孩,同樣的美麗的顏色,同樣的Xingaoqiao ,誰不關心她的工資,甚至象誰做不喜歡她非常像的下落。則柯和Chade很難作出了一個對我不同意,非常Kelsi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孩,我真的很感激他的丑小鴨類型的特點,一個小機構在蘊藏著巨大的力量和驚人的美麗,等待真正了解她的人發現。
這部電影,當然有缺陷,如歌曲,以強調現場感,有點像一桿普通的MV音樂或電影(尤其是歌唱演員的未來) ,但這并不能反映作為一個鼓舞人心的電影學院青年的性質。而且還因為電影的限制,有些情況下,發展了一些倉促,為了追求情節曲折,增加了太多的巧合,但一些造型。
總的來說,該部是一個非常好的電影,值得推薦,我一直在期待著明天的決賽,一個數據。
電影觀后感范文例文篇3
看了《阿凡達》之后,我的心不禁慚愧萬分。
人類把地球逼向毀滅的邊緣之后,又想侵略美麗富饒的潘多拉,企圖搶奪這里的自然物產。他們把潘多拉的居民納威人趕走。當他們毫不留情地把納威人的家園樹用燃燒彈燒毀的時候,我頓時火冒三丈:他們居然如此殘暴,竟然忍心燒毀了家園樹。
同時,燒死了這么多的納威人。他們真是禽獸,不,應該是連禽獸都不如!所幸的是納威人的反抗迫使他們回到了快毀滅的地球。影片看完了,但一想到片中已經走向毀滅邊緣的地球,心里就感到后悔。難道地球真的會走向毀滅的邊緣嗎?
一聯想到生活中的一些場景,我就感到憤怒。全球變暖,冰川越來越少,沙漠逐漸擴大,白色污染越來越嚴重……這樣的事情就在我們的地球上發生。我看過一幅新聞圖片:一陣狂風呼嘯之后,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掛在樹上,躺在草地上。頓時成了一個“繽紛”的世界。這些塑料袋需要許多年才能分解,動物因誤食了它而生病、死亡,植物因它而無法吸收水份導致枯萎……如果再這樣下去,地球就真的像片中那樣走向毀滅的邊緣。
請看看我們身邊吧:小河逐漸變成“黑龍江”,動植物逐漸消失,自然災害越來越頻繁……我們現在雖然科技發達了,社會逐漸發展了,但付出的代價盡然是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這樣的代價未免太過巨大了。大自然正向我們求救,地球正在哭泣!
人類啊,發展自己的同時,請不要地球哭泣,不要讓地球一步步走向毀滅的邊緣!
電影觀后感范文例文篇4
影片《郭明義》為我們無疑帶給了形象的范本。
助人為樂、甘于清貧,是中華民族最為推崇的美德,能否安貧樂道、善于舍己為人,是衡量一個人精神境界的重要標尺。影片《郭明義》以細膩的手法展示了一個工人以實際行動接力傳承雷鋒精神的崇高境界,熱情弘揚了郭明義助人為樂、以苦為樂、“追求純粹”的價值觀。郭明義家徒四壁、兩袖清風,將自己的物質生活享受降到了最低從影片我們能夠看到,郭明義總是發自內心地做每一件好事,他把幫忙別人得到的快樂當成自己的最大快樂,最讓人欽佩之處在于能夠自覺地把道德完善與人生的充實、生活的快樂和家庭的幸福統一齊來。在他那里,助人為樂不是偶一為之的權宜善舉,而是自己的使命、習慣和生活方式。女兒郭瑞雪說他總能看到生活得不如自己的人,是的,他歷來不以善小而不為,眼睛最見不得貧困的人、生病的人、不如意的人。他看到生活得不如自己的人就坐立不安,就要下決心想方設法去幫忙。郭明義把就應得到的住房讓給比自己更困難的同事,他為社會上自己相識的、不相識的人無私地送去溫暖,他助人為樂,以能夠幫忙別人為最大幸福,他堅信奉獻使人快樂、助人使人快樂,影片十分形象地引導人們正確認識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如何去追求真正的幸
福。影片還具體展示了郭明義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和恒心,這才是最可貴、最了不起的,比如,他每一天都提前兩個小時上班,15年中累計獻工15000多小時,相當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1990年以來,他堅持20年無償獻血,累計獻血6萬毫升,相當于自身總血量的10倍。他累計捐款十幾萬元,花3年時刻為一個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兒尋找適宜的配型,他在這些善舉中獲得巨大精神滿足。影片《郭明義》是安貧樂道、助人為樂幸福觀的一曲嘹亮頌歌,它能夠形象地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幸福的含義、追求博大的幸福,也啟迪我們以自己的愛心和善舉,在幫忙他人、溫暖他人中找到真正的快樂、獲得人生的美滿。
電影觀后感范文例文篇5
此次跟隨《第一觀影團》超前觀影了此部新人導演的犯罪片。影片劇情環環相扣,一波三折,再加上此片在重慶山城拍攝,整體效果非常立體,劇本完成度非常高。
從影片呈現的效果來看,各位演員都表現得可圈可點,比如歐豪飾演的夏西,本身臺詞不多,但眼神狠辣,動作利落,完美地演繹出了亡命徒的&39;兇狠,同時沙寶亮的演技自然,真讓想不到。大鵬飾演的劉小俊表現也非常搶眼,打斗戲份看得出表現很用心用力,偶爾有幾個內心善惡沖突戲,沒有表現出層次感,看完以后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回憶,稍嫌用力過猛。小女孩的演技很不錯,當然可能是劇情需要,有幾個哭戲太突兀了,太多成年人的影子了。張茜在警局的那場戲比較出彩。
總體來就,是一部用心演繹的好片,值得推薦。
電影觀后感范文例文篇6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奮斗不惜、孜孜不倦的追求。很久以前就知道納什的美麗心靈很不錯,今天看了真的深有感觸,不怕別人笑,我確實也有一陣想法很多,不斷的想一件事情的n種解決方法,感覺有時像是瘋人一樣,但現在慢慢的對身邊的事情的接觸,已經基本上可以不必想的復雜了。其實我覺得那是一種思考的習慣,一種態度,只是,我不是科學家。
小的時候經常想自己長大后成為個科學家,但是我卻考了體育,呵呵...。但這樣也很好,起碼是我喜歡的東西,一個人的思想某中程度上是可以轉載在其他事物上的,其實有時候換位思考是真的能夠解決一些事情的,事物之間有很大聯系的,就像每個事物都是又不同的分子構成,又由不同原子構成,雖然說形成了不同的事物,但是在毀滅的時候卻又重新的變成了同樣的質子、中子,以至更小的粒子。
電影的最后,納什這樣說:“我一直相信數字,不管是方程式還是邏輯學都引導我們去思考。但經過終生的追求我問自己:邏輯學到底是什么,誰去決定原由,我的探索讓我從形而下到形而上,隨后到了妄想癥。就這樣我走了一個來回,在事業上我得到了最大的突破,在生命中我得到了最重要的人。”。。。曾經也看過納什的故事,他是一個經歷了艱苦人生,最終得到成功的人,最然這樣評價很委屈他,因為他是天才,是科學家,是大智慧的人。但我想,無論是誰,這樣的精神是要有的,這樣的思想是不能放棄的,也只有這樣的堅持和忍耐才能叫做完整的人生。
電影觀后感范文例文篇7
電影平安夜(SilentNight)觀后感
原文標題:一直對圣誕節沒感覺,直到看了這部電影
這是一個沒有硝煙、槍林彈雨的戰爭片。
故事發生在1944年圣誕前夜的德國。
那個時候盟軍已經登陸諾曼底,德軍正在瘋狂地做著垂死掙扎。
為了躲避戰爭,伊麗莎白帶著兒子弗瑞斯,來到森林深處的一個小木屋。
弗瑞斯的哥哥已經陣亡,父親此刻也在部隊中杳無音信,伊麗莎白不想再失去年幼的弗瑞斯。
這位母親的扮演者是琳達.漢密爾頓,大家對她最熟悉的是與施瓦辛格合作的極受歡迎的電影《終結者》和《終結者2》。同時她也是世界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第四任妻子。
琳達.漢密爾頓在片中的表演十分到位,她飾演的這位非常有主見,堅強勇敢,善良又智慧的母親,有著化干戈為玉帛的魔力。
她在艱苦的條件下依然堅持讓兒子學習英語,而兒子有點不情愿,他在法西斯政府的教化中成長,渴望著為國盡忠,早日應征入伍。
就在爭執中,門外有動靜,兒子以為是父親回來了,高興的喊著“爸爸”朝門口跑去。
然而迎來的卻是對著他的槍口。看到這里我瞬間眼淚出來了。
三個美國大兵破門而入,其中一個身受重傷。
伊麗莎白主動幫忙照料傷員,并讓兒子趁大兵不注意時,把他們的武器拿到外面藏了起來。
緊隨其后,三名德國士兵也來避雪,和美國人狹路相逢。
眼看就要打起來,伊麗莎白及時站出來制止,并要求雙邊必須把武器都留在外面,才能進屋借宿。
也許是內心深處對戰爭的厭倦,也許是冷靜判斷之后的權衡,雙方接受了女主人開出的條件:共聚一室,過一個沒有武器,沒有敵我的平安夜。
雙方均將武器放在屋外,但關系卻異常緊張。
美國人和德國人彼此提防,因為誰也不知道對方的真實想法,誰也不敢保證對方會有什么舉動。
面對這樣一位不卑不亢的女主人,這群荷槍實彈的戰士不僅很“聽話”,還變得可愛起來。
美國士兵Jimmy,從開始拿搶對著母子兩,小心戒備,到后來主動拿出自己的干糧,吃完了還主動幫忙收拾,逐漸展現出貼心又幽默的一面。
大家紛紛拿出自己的給養給女主人籌備圣誕大餐,德國士兵只有可憐的黑面包,美國人萬里之外卻還背來了紅酒,乃至芒果布丁,小小的補給,昭示著戰爭的必然結局,德國人又何嘗不知道。
圣誕節的到來讓這群原本對立的人安坐在桌前,此刻他們已經沒有了戰場上的仇恨,甚至開始分享彼此的食物。人們心中對和平充滿向往,祈禱著戰爭快一點結束。
德國中尉是一個以帝國榮耀為己任的職業軍人,爸爸,叔叔和哥哥都死于戰爭,都獲得了十字勛章,他以他們為榮,他堅信或者說希望,帝國獲勝。
然而在看到美國大兵的行囊中露出的鐵十字勛章是崩潰了,那是他的親人為之獻出生命的至高無上的榮譽,他咆哮著說出他心底的劇痛,哥哥的尸體被發現的時候,勛章不見了,什么都沒有了,象個野獸一樣沒有尊嚴的死去,身無一物。他一樣恨著戰爭,只是他不愿意承認。
14歲的德國士兵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是木屋里唯一不會講英文的德國人,但他有著金子一般的歌喉,當他的圣誕頌歌聲響起,每個人的臉上似乎都閃爍著一種圣潔的光芒。
在兒子弗瑞斯眼中,這些士兵不再那么可怕了,他們甚至可以像家人或朋友一樣。
這是母親讓他感到震撼的地方,似乎她的愿望,戰爭的結束,就是從那個平安夜開始的。
清晨,一個美軍裝扮的德國臥底持槍沖進小屋,打擾了所有人的圣誕美夢,把大家從圣誕拖回到殘酷的戰爭。
他不能理解眼前發生的一切,他要中尉槍斃這些手無寸鐵的美國大兵,這顯然有違一個榮譽感之上的軍人的道德標準,他甚至還侵犯無辜的婦孺,于是,他被打倒了,被他的戰友打倒了。
影片的最后,戰爭還在繼續,大家各歸其隊,只不過美國大兵們留下了他們的傷員療傷,還帶走了兩個俘虜,德國臥底和14歲的年輕士兵,長官把他托付給了自己的敵人,長官自己,還是無法背叛他的帝國,雖然他明知道結果,所以他把希望留給了年幼的士兵和德國。
兒子對美國大兵說,我們永遠是朋友。
全片沒有宏大的布景,沒有激烈的戰爭場面,有的只是人性的光,即使是在最殘酷的戰爭的小小空隙,也照亮了灰暗,照亮了人性。
這是一個發生在二戰期間真實的,圣誕節的故事。
電影觀后感范文例文篇8
今天重溫了根據《飄》改編的電影《亂世佳人》思緒萬千......我16歲時第一次看過這部小說。總的來說,每次看《亂世佳人》都有不同的收獲。年輕時看,討厭虛榮愛出風頭的斯佳麗(又譯:郝思嘉),喜歡純潔善良的玫蘭妮,不喜歡油腔滑調的白瑞特,喜歡溫文爾雅的阿希禮,喜歡南方如畫的景致和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不喜歡北方的浮華和放蕩。后來看了多次之后,不由得對斯佳麗敬佩起來,一個原本是農場主的千金,嬌慣的弱女子,任性而年輕美麗。她第一次結婚是看見自己暗戀的人結婚了,一時的賭氣、沖動報復,嫁給了并不愛的男孩,不久就成了年輕的寡婦。第二次結婚是南北戰爭結束后,在北方老的逼迫下交不起300元錢的地租,為了奪回她的土地和保障一家人的生存,她搶走了妹妹的心上人肯尼迪。肯尼迪雖然是一個做點木材生意的半大老頭,卻不是斯佳麗的對手,面對她的冷酷和無情,他束手無策。最終為了斯佳麗險遭侮辱一事,去報復窮白人,并在毆斗中被白人擊斃,不幸枉死,在他與斯佳麗的婚姻中肯尼迪卻從未享受過斯佳麗的一點愛。于是斯佳麗再次成為寡婦,而且繼承了肯尼迪的遺產,變成了個有錢的寡婦。時隔多年再次看這部電影感覺完全不同。因為經歷了那么多年的人情變顧,我也算長大了。我喜歡《飄》里的男主角白瑞特,他的聰明、果敢、執著,為愛去奮斗、去追求,為了真愛,去追求結過兩次婚的斯佳麗。而斯佳麗卻為了心中朦朧的愛,一次次的給白瑞特不該有的傷害。而斯佳麗為了答應她對所愛的男人那一句承諾,去照顧阿西禮的妻子玫蘭妮。最終玫蘭妮死去,她想嫁的男人成為單身了,可阿西禮告訴斯佳麗他的最愛是死去的妻子。當白瑞特知道斯佳麗心中愛的人不是他而是另外一個男人阿西禮時,他選擇的是離開,給他深愛的女人留下一個瀟灑的背影。也是給他深愛的女人愛別人的機會,希望他愛的人斯佳麗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可是當白瑞特真的離開她時,斯佳麗才恍然大悟,才知道自己等到的是那么不切合實際的結果,才真正感覺到要失去一個一生中最愛她的人,她不顧一切的追了出去......在影片結束時,斯佳麗很感慨的說出那句非常經典的話“明天將會是另外一天”她要找尋明天,把即將失去的愛找回來!
《飄》是我看過的書中最喜愛的。喜歡那里的三個個性鮮明主角,斯佳麗的勇敢堅強,白瑞特的機智果斷,玫蘭妮的外柔內剛。整部書及影片中,我最為喜歡的人物就是白瑞特。他勇敢、執著,他能那么執著的深愛著斯佳麗十幾年不變。他千方百計的保護斯佳麗,寵愛斯佳麗,照料斯佳麗,讓她事事稱心,而斯佳麗卻多次拒絕了他的真情求愛。白瑞特說過,“再永恒的愛也會有磨光的時候”。而他的愛,是被斯佳麗愚蠢的固執磨光的,他的心死了。特別是當他女兒離開他時,他的心再也回不來了。他說過,“他從來沒有那個耐心把剪碎的褲子縫好,再告訴自己這就和新的一樣,自欺欺人罷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縫,再也不是原來那條了。”
對于斯佳麗這個人物,我的感覺是矛盾的,是討厭卻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個非常有個性的人物,她一生中愛過兩個男人,而沒有很好的加深了解他們。如果她了解阿希禮,那她就不會愛他;如果她了解白瑞特,那她就不會失去他。她一直以來是辜負白瑞特的,她只是不停的追尋著自己夢中王子——阿希禮。她只是把自己愛的理想化的男人特點認為只有阿西禮具備,她只是做了一件華麗的衣服,穿在阿希禮穿上,而后愛上他。而事實是,她愛的只是那件衣服。只是虛幻的愛情,只是愛上了本來就不真實的意想中的情人。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追求到真正的幸福,而往往是得到了不知道去珍惜,一但失去才知道它的珍貴。其實,身邊的幸福是很容易在不經意間被忽略的、也會在沒有把握好的時候溜走的。真正的幸福不完全是榮華富貴,而是一生中能找到真正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愛不是建立在金錢和地位、住多豪華的別墅,而是心的認可。真心難買,愛情是可遇難求,不要讓真正的愛情擦肩而過啊!
美好的愛情和幸福的生活都是自己創造的,有辛苦的耕耘就會有美好的收獲。不要讓緣隨風《飄》遠,要讓真情永駐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