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速五厘米觀后感200字
在寫觀后感時,觀眾需要對作品或場所進行深度思考,從而加深對作品或場所的理解和認識。接下來給大家分享秒速五厘米觀后感200字,希望對大家寫秒速五厘米觀后感200字有所幫助。
秒速五厘米觀后感200字篇1
《秒速五厘米》,電影中的每一帕,都可以定格為背景圖面,美是不用言語的。
天空、云、寂寞的城市,以及飄散在城市角落的細碎的情緒,這些片段組成了新海誠的電影——是的,是電影。與動畫片相比,新海誠的作品更像實拍電影。說得更準確點,是更像MV。其中有大量的靜止畫面,大段旁白,還有根據音樂節奏的快速剪輯。
人的生命有多長?一個人和另一個人可以走多近?青春期的渴望和悸動,或許是許多人一生難忘的回憶。影片分三個小故事進行展開,選取了主人公從少年一直到成人的3個片段。故事其實沒太多可說,轉學、離別、相互支持度過青春期、約定……當然,也包括長大后的麻木和遺忘。
這些情緒和類似的情節在許多電影、動畫片和青春文學中都出現過。從故事上說,其實并沒有新意,但新海誠的優勢是畫面。“畫得像照片”本是違背繪畫規律的一件事,但在工業流水線中,快速地畫出像照片一樣的背景,配合音樂和鏡頭切換,倒也容易讓人產生一種有距離的代入感——“像”照片而不“是”照片,反而產生另外一種夢幻感。
曾經有人抱怨,說新海誠的.影片不像動畫,更像幻燈片。人物運動太少,大量的靜幀連續播放,總給人偷工減料的嫌疑。先避開這個爭議不談,新海誠對節奏的控制畢竟可圈可點。節奏是一部影片的靈魂。我有一個觀點,那就是電影/動畫引人注目的地方既不是鏡頭,也不是角色表演,更不是畫面。能夠吸引人往下看而不轉臺不離場的,應該是節奏。對商業電影而言,還要再加上一點,就是敘事。
因此,雖然人物不運動,鏡頭不運動,但新海誠的影片就是可以抓住觀眾的情緒,迅速地令人產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作為貫穿三部分影片的男主角,貴樹的情緒從男孩時開始,對明里細膩敏感;到少年時已經想不起夢中人(明里)的模樣,并獨自寫著沒有收件人的短信;再到成年時對工作和戀愛對象的麻木……這部影片從頭到尾,從內到外都是寫實的。這種寫實不僅僅體現在敘事上:影調上的寫實,影片角色造型和場景空間上的寫實,人物表演上的寫實……
然而,寫實并不是照抄,而是一種特殊意義的揀選。例如第二部分《宇宙人》中在田野上的場景。火箭發射的巨大場面,作為寫實生活中的特殊時刻,令這一部分的故事有了重要的轉折。女孩期望向貴樹表白,但是又猶豫不決,終于緊張地哭起來……這時,火箭升空了。
用帶點夢幻色彩的寫實手法來對生活的周遭進行詮釋,這是我非常喜歡的風格。因為“寫實”是一切的基礎,沒有“寫實”的幻想就是沒有根基的、不具備生命力的想象。
《秒速五厘米》的結尾也如此“寫實”。男女主人公最終沒有快樂地生活在一起,而是漸行漸遠。網上一位朋友說到:“那又如何呢,人不就是應該活在當下把握好身邊的幸福嗎?那些年少時的執著總會隨著時間放下。這不是一種拋棄,而是成長。”深觸內心的感受,對遠方的人思念塵埋于記憶深處,感謝生活讓我曾遇過你。
秒速五厘米觀后感200字篇2
在看到這個畫面的時候,我的心忽然疼了一下,劇中的男主角很輕松舒服地仰頭笑了,而這一刻,相信很多觀眾都笑不出來。生活就是這樣,不經意間,擦身而過,即使轉身,也不會有人在原地等你!
在動畫賞析課上,這是我第一次看《秒速五厘米》這部動畫電影。很棒很棒,不僅是畫面的細節,還有背景音樂,故事內容,看過之后讓人回味無窮……
動畫中的天很藍,漂浮著一朵朵的白云,這就是最干凈純潔的世界。
一個約定,晚了幾個小時,貴樹君和明里在雪地里留下的一串串腳印,那么傷感,那么美好。肩并著肩,這是生命里對感情最初的詮釋,背影的拉遠仿佛把時間也拉回了我們曾經的記憶里。
貴樹君離開了原來的學校,往了遠方,在那里,他碰到了另外一個女孩,在沒有明里的日子里,男主角貴樹安靜而孤獨的生活。同時借另一個女孩子的描述,也可以看出貴樹對明里的思念。
那條他們上學一起經過的小路,棕色的土壤,兩旁綠色的草地,讓我的思緒一下子拉回了小時候,讓是我最最懷念的景象,一條通往奶奶家的小路……
年少的我們,在離開自己喜歡的人之后,一定也有過這樣類似相同的經歷,在思念和孤獨中開始一個人的生活,由于心中躲著一個人,于是,對身旁善意的問候再無心參讀。很多時候,我們知道一切都不會回到從前,也知道自己所謂的思念只是天空的浮云,但我們不愿意從自己制造的夢境里醒來,于是,守著腦海里那段記憶的軀殼,看著前面未知的旅途,硬著頭皮往前走……
曾經我們以為的目標,實在在不知不覺間已經變成了一道似有若無的影子,我們舍棄不下的,是那段美好的記憶。
又是一年的春天,依然是落櫻繽紛,陽光明媚。這一年他們二十七歲。
她曾告訴他:櫻花飄落的速度是秒速五厘米。
很短的時間,很短的間隔。然而,從第一次的相遇,十三歲,到二十七歲,十四年的時間。櫻花飄落的秒速間隔乘以十四年的時間,恰好是南極到北極的間隔,南極間隔北極,原來在櫻花飄落的這十四年,他們已經走到了兩條路的盡頭,再也不可能回往……
秒速五厘米觀后感200字篇3
沉靜的筆觸,波瀾不驚的情節就這樣敘述了一個關于成長的.故事,這種簡潔的真實告訴我們其實生活就是這樣。情愫的浮現,悸動的產生,思念的苦澀,回憶的美好,現實的無奈,情感的轉移,過程就是這樣。
時間如櫻花般在無數個五秒前靜靜墜落,又在無數個五秒后引起了永不可逆的變化。這就是時間的動與靜。影片以主人公沉默孤單的生活象征了時間的平靜,又以自然萬物四時的瑰麗變化和物質社會的運行發展展現了時間動態的一面,同時外界的動態深深也影響了沉默寡言的主人公的內心,使他的精神世界并不像表面那么木訥。
故事起于十三歲的貴樹和明里兩人相互思慕相信那樣美好純真的年少故事,我,你都曾有過。兩個人在櫻花樹下賞櫻,在快餐店里聊怪誕蟲抑和歐巴賓海蝎,那時候他們還小,不知道什么是時間,也不知道它的可怕。于是時間給了他們一個障礙就像給我們每個人一樣,兩人因為轉學而分別,空間的拉開重新定義了時間,于是兩人的聊天要等一封信郵寄的時間,見面要等一列火車輾轉抵達的時間。明里是這個故事的主動發起者,但卻不是這個故事的最終堅守者,這對貴樹來說有點不公平,可誰又能保證經得住時間的消磨呢,在時間面前我們都是敗者。就這樣故事終結于27歲,火車掠過,貴樹沒能開間明里,她并沒如想象中那樣面帶微笑的看著他而是消失在街道中,無名指帶著別人的戒指。影片真實不落俗套,雖然傷感重重但我寧愿如此欣賞品嘗。
花苗是個孤獨者,三個人的故事總有一個最孤單,但并不是每個孤獨者都能夠自我拯救,但她是個例外。電影極為細致的表現了一個女孩子的暗戀過程,鼓起勇氣的那一刻,她認識到了貴樹心里的人并不是自己從而全身而退,不再依賴心中不實際的寄托,努力面對未來。電影中表現了她在之后征服了海浪學會了沖浪象征著他鼓足了勇氣找到了新的方向。 花苗由從前內心的騷動重歸了澄靜從此完成了她自己在動靜之間的成長。
語言永遠不是畫片最好的表達方式,更好的途徑是畫筆和攝像頭吧。
秒速五厘米觀后感200字篇4
你知道嗎?櫻花飄落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
這部作品是新海誠導演十年前的代表作,《你的名字》火了以后,好多人去網上翻看他之前的作品,也讓這部老電影再一次出現在大家面前。
影片用一種記敘散文的手法描繪著主人公們之間的愛情故事,沒有大起大落,沒有熱血噴張,只有那道不清的傷感和惆悵。如果男主貴樹勇敢一點,將每一次編輯的短信,每一段想要告訴明里的話語發出去,還會不會有結局時兩個人在火車兩邊的對視,還會不會有火車過去之后,只留下男主落寞的背影。
遠野貴樹和篠原明里,生長在同一個地方的他們無話不說,形影不離。每每放學,緩緩落下的櫻花在空中盤旋,遠處是長長的街道,還有女孩和少年歡樂的背影。那是最美的時節,也是最美的時光,女孩撐著傘,雙眸明亮,轉身對少年說:希望我們可以一起賞櫻。
兒時的愿望總是那么簡單,可是簡單的愿望在長大以后,卻變成奢侈的幻想。
從小一塊長大的兩個人可能從未想過分別,分別那一年,他們十三歲,升入初中,好像要開始為自己的人生打拼了,盡管兩個人所在的距離遙遠,可書信依托著兩個人彼此的情感在。明里和貴樹掀開每一張泛黃的書信時,內心緊張,嘴角微揚。
木心曾經說過: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約定好一起看櫻花,貴樹沒有失約。當時,當寫了整整三個星期的書信被風吹走時,當風雪過大電車延誤時,停滯空曠的路面上面不知道還要等多久,那個時候,貴樹突然明白車站間的距離竟變得如此遙遠,未知到我不敢想象你是否還在那里。
里面有一句很經典的話:時間懷著明顯的惡意,緩緩地在我的上方流逝,我只能咬緊牙關,一直忍耐著,但求至少不要哭出聲來。他焦急的不是別的,而是擔心明里會走掉,自此之后,他會成為一個失約的人,內心孤獨不善表達的他又不知道如何解釋,只能在這里壓抑的等待著。
幸好,明里沒有走,幸好,貴樹沒有再晚一些。終于等到貴樹的明里緊緊的抓著他的衣角,似乎是在確實著眼前的他是不是真的貴樹。大雪紛飛,夜涼如水,兩個人走在路上的時候,仿佛能聽見雪落下的聲音。原本以為可以看到飄落的櫻花,清透的藍天,薄紗似的白云,可沒想到,預定的地點一片黑暗,樹上因為大雪的原因,沒有出現一朵櫻花。
他們在幻想中的櫻花樹下交換彼此的初吻,那一瞬間,無限的溫暖與光亮包圍著貴樹,讓他感受到的是此生從未有過的悸動與悲傷,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將明里這份溫暖珍藏,也不知道該如何把這份溫暖帶向遠方,他們之間有無法邁過去的時間與惆悵,過於沉重的人生與期望。
結局時候的兩個人又一次在火車面前重逢,只可惜,是車軌的兩旁,并不是靠在我的肩膀。小時候總是感嘆,也許只需要打聲招呼,也許需要再勇敢的邁一步,也許沒有那輛列車結局就會不同。
可長大后知道那只是新海誠不愿意打破這個尷尬的境遇,這么多年來,異地的兩個人并沒有交流,貴樹也變得越來越孤獨,或許他只是把明里當成腦海中的一種印象,談著柏拉圖式的愛情,又或者說無論曾經彼此寫過多少封信,也沒有將兩個人的距離拉近一厘米。
秒速五厘米觀后感200字篇5
"貴樹同學,要是明年能一起看櫻花就好了呢···”
當13歲的明理站在列車道口對面和13歲的貴樹微笑說著的時候,她也許不知道,這個簡單的約定卻成了他們以后一生中最大的愿望。
初戀——永遠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然而,初戀往往你在還沒來得及讀懂的時候就稍縱即逝了。等你發現時,那個讓你一生最難忘的人,雖然一直在你生命中,卻早已在你生活之外了。
櫻花落下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喜歡上一個人,又需要怎樣的速度呢?當櫻花以每秒5厘米的速度落下時,當那個撐傘女孩回眸一笑時,貴樹知道,此刻明理是他的一切。但是他卻不知,他的今后數十載中,在十字路口,等電車時的空隙,在小店的角落 ,在夢中,他不停的搜尋明理的蹤跡時,此刻他世界中的一切是明理。
秒速的畫面美的讓人窒息,飄然的櫻花落下,悠揚的大雪飛揚,急速的列車飛馳,神秘的浩瀚宇宙,帶著淡淡憂傷的每個畫面讓你毫不猶豫的全然融入。看著秒速,看著他們的故事,自己也仿佛回到了最美好的那一年```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 看過許多次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沈從文的這句話語何嘗不是貴樹內心的獨白呢?只為了排遣寂寞的話,找個伴很容易,但無論是貴樹和明理心中一直留著對彼此的羈絆,每次和別人相伴路過那個熟悉的收信箱時,總忍不住去望一眼,雖然很清楚,那里面不會再有什么了,有的只是那個時候那一封封書信的思念,那一份份等待的甜蜜。
列車,載著時間呼嘯而過。時隔12年,當他再一次走過那條熟悉的小路,櫻花還是那樣美麗的以每秒5厘米的速度悠然飄落時,在那個列車道口,他忽然看到了自己搜尋十幾年的身影,他站在飛馳的列車前等待著對面那個熟悉的微笑```
“昨天我做了一個夢,是個很久之前的夢。在那個夢里,我們還只有13歲,那是一個被白雪覆蓋的寬廣庭院,遠處稀稀落落的閃著幾家燈火,堆積的新雪上,有我們兩個人走過的足跡。就這樣,相信總有一天能再一起去看櫻花,我和他,毫不猶豫的,如此相信著···”
秒速五厘米觀后感200字篇6
在今天,我第二次看了《秒速五厘米》,還是一樣的對話情節,還是一樣的人物,還是一樣長的火車,同我第一次看《秒五》時一模一樣,但我在這一次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結局,與其說看到不如說感受到了。
在人生之路上,我們就像男主貴樹一樣,心里一直都藏著一個明里,可是現實卻一次又一次讓我們離別。如果時間倒流或許那天在櫻花樹下貴樹會說出那一句“我喜歡你”,如果時間能倒流或許在電話里貴樹會說出那一句“沒關系”,但時間不能倒流,而現實也無法改變。兩個人終究會分開,距離也會慢慢變得越來越遠,留下的只有回憶與那扎根于心的遺憾。不過就算分開,你的心里依然還有那個明里,在你孤單寂寞時,你會想起她、想起那個在兒時的初戀、櫻花樹下的吻。在那時我們都是那么的快樂,想將心中的一切與她分享,想著以后永遠可以在一起,那時他與她沒有距離。但現實就是現實,或許現實改變不了你的心,但它可以改變你的人,你慢慢長大,再也回不去了。在高樓大廈間仰望,是對現實的不甘,以及對無法彌補那遺憾的悲傷。明里也跟你一樣長大,她也會經歷人生中的點滴,這是多么希望自己可以在她身邊,但現實讓她和另一個人,另一個不是自己的人走到了一起,但這就是現實,這就是明里的路,與你不同的路,這時你心中理想與現實的距離早已無法拉進,那遺憾還是那遺憾,抹不去、擦不掉。在最后,與她擦身而過,那是你多想再一次與她重逢在那軌道中間,可現實就像火車攔住了你們,這就是現實,這就是人生。可是仔細想想,就算自已與她再一次相遇,你又能做什么呢?留不住的,追不到的是距離。明里早已離去,或許是對貴樹的不忠,早已對不起貴樹的是她那耀眼的鉆戒。這時我們只有一笑而過,因為現實對你的一次次打擊讓你知道了眼淚是不會把遺憾帶走的,這一笑是對自己的解脫,是對遺憾的釋懷。
在童話里,王子與公主在一起幸福快樂的結局,就是真正圓滿的結局嗎?倒不如偶爾品嘗一下遺憾,因為遺憾,所以不滿足,因為不滿足,所以將那回憶深深記憶,在一次次回憶中,這回憶轉變成了人生釋懷的幸福,這幸福只有你自己知道,只有那時見證了這回憶的櫻花樹知道。
而《秒速五厘米》帶給我的更多是我無法用文字打出來的感悟,恕我才疏學淺,無法用更多文字寫下去。也許這就是《秒五》成為神作的原因。今年我14歲,對愛我什么都不懂,真的什么都不懂……
秒速五厘米觀后感200字篇7
看了秒速五厘米,看完后不覺心頭一震,伴隨著而來的是無奈和感嘆,還有那種長長的惆悵,相比起完美的大結局,主角們自己開始自己新的生活,不是跟更好嗎,這也是這部片子的細妙之處,秒速五厘米 觀后感。秒速五厘米,他們分開了13年,13年時間,就是20498.4公里,這個距離正好是繞行地球半圈的距離,也就是南極和北極的距離。
當然也許這只是個巧合,經過一些專業達人的分析,貴樹和明里最后一次見面到岔道口的相遇,正好是13年。
如果這一切都不是巧合的話,只能贊嘆 新海誠的大綱寫的是如此的精細。
兩個曾經相溶的心,經過了13年的時間,彼此達到了地球上最遠的距離。
明里與遠野于鐵軌處擦肩而過,互相認出了對方。當兩人走到鐵軌的兩邊時,不約而同的轉過了頭。這時,飛馳的火車將兩人的視線阻隔在了兩邊。當火車駛過后,遠野發現明里已經離開。然后,在以每秒5厘米的速度飄落的櫻花雨中,遠野帶著一絲微笑轉身離開。
秒速五厘米觀后感200字篇8
"貴樹同學,要是明年能一起看櫻花就好了呢···”
當13歲的明理站在列車道口對面和13歲的貴樹微笑說著的時候,她也許不知道,這個簡單的約定卻成了他們以后一生中最大的愿望。
初戀——永遠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然而,初戀往往你在還沒來得及讀懂的時候就稍縱即逝了。等你發現時,那個讓你一生最難忘的人,雖然一直在你生命中,卻早已在你生活之外了。
櫻花落下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喜歡上一個人,又需要怎樣的速度呢?當櫻花以每秒5厘米的速度落下時,當那個撐傘女孩回眸一笑時,貴樹知道,此刻明理是他的一切。但是他卻不知,他的今后數十載中,在十字路口,等電車時的空隙,在小店的角落 ,在夢中,他不停的搜尋明理的蹤跡時,此刻他世界中的一切是明理。
秒速的畫面美的讓人窒息,飄然的櫻花落下,悠揚的大雪飛揚,急速的列車飛馳,神秘的浩瀚宇宙,帶著淡淡憂傷的每個畫面讓你毫不猶豫的全然融入。看著秒速,看著他們的故事,自己也仿佛回到了最美好的那一年```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 看過許多次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沈從文的這句話語何嘗不是貴樹內心的獨白呢?只為了排遣寂寞的話,找個伴很容易,但無論是貴樹和明理心中一直留著對彼此的羈絆,每次和別人相伴路過那個熟悉的收信箱時,總忍不住去望一眼,雖然很清楚,那里面不會再有什么了,有的只是那個時候那一封封書信的思念,那一份份等待的甜蜜。
列車,載著時間呼嘯而過。時隔12年,當他再一次走過那條熟悉的小路,櫻花還是那樣美麗的以每秒5厘米的速度悠然飄落時,在那個列車道口,他忽然看到了自己搜尋十幾年的身影,他站在飛馳的列車前等待著對面那個熟悉的微笑```
“昨天我做了一個夢,是個很久之前的夢。在那個夢里,我們還只有13歲,那是一個被白雪覆蓋的寬廣庭院,遠處稀稀落落的閃著幾家燈火,堆積的新雪上,有我們兩個人走過的足跡。就這樣,相信總有一天能再一起去看櫻花,我和他,毫不猶豫的,如此相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