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作文觀后感
通過寫觀后感,可以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總結經驗,發現自己的不足和進步,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肖申克的救贖作文觀后感怎么寫才規范?下面給大家分享肖申克的救贖作文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肖申克的救贖作文觀后感篇1
《肖申克的救贖》作為一部位居在豆瓣等著名影評網站的榜單前位的電影,具有著它獨特的電影地位。它主要講述了主人公肖申克從無辜入獄到最后自我救贖的故事。然而在這里我想說的并不是肖申克,而是一位在影片中占據不到十分鐘的一個小人物,那位走出監獄上吊自殺的老人——老布。
你無法想象一位在監獄里生活了幾十年有著他的朋友,管理著圖書館,大家尊重他,他有著自己的身份的老人走出監獄后的茫然無措。出獄后他在超市中當著收銀員,被人嫌棄,無法適應這改變后的社會規則。最終他走向自我的解脫,在上吊的門欄上留下了“brook was here”,他想讓大家記得他來過。瑞德說:“他只不過是被體制化了,在這兒,他是個有地位的人,一個有教養的人,到了外面,他什么都不是。但我得告訴你,這些圍墻很奇怪,剛來的時候,你會恨它,慢慢你就會習慣它,日子久了,你會發現你離不開它,那就是被體制化了?!比欢诒O獄中不止老布一人不想離開監獄,有的甚至傷害同類為了繼續留在監獄里。在監獄中的每一個人都試著去尋求生存法則,然后逐漸去適應它,當他們處于這個叢林中生活下去,最終他們被同化了,這就是體制。就像大自然的物競天擇般,適應了體制生活你就生存,脫離了體制你就失去了自我,被淘汰。在同一年有著許多同類型的電影,《阿甘正傳》就是其中的一部。
阿甘似乎從一開始就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他智商不高卻勇敢善良,不斷挑戰這個制度化的底線。因為跑的快而進入橄欖球隊、參加越南戰爭、甚至歸來時敢于說出戰爭的殘酷。就是這樣的一個傻小子卻不斷獲得成功,他敢于挑戰,敢于突破常規。我想有時候線條般的思考方式,才是他真正突破制度化的動力在嚴復翻譯《天演論》時,他把達爾文叢林生存法則帶進人類的社會,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理論一直延續到至今。當今大火的996的工作制,9點上班,9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無疑壓迫著當代想出頭的年輕人,不付出超越別人的時間和努力,怎么成功?你不努力,你就不會成功,你拼勁全力,你可能會成功。這是成功法則,而作為員工似乎已經默認了這個理論,于是犧牲自己時間,無償加班,消耗自己。適者生存,為了生活,我們在體制規則里默默承受,不敢懷疑,抱怨也不會過明天。
或許,我們應該開始反抗?還是選擇繼續原來生活?
關于體制化的心理解讀:心理學中有一個社會化的概念,是個體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語言、規范、價值觀等社會行為方式和人格特征,適應社會并積極作用于社會、創造新文化的過程。個人成長就是一個由自然人到社會人的過程,也就是個體社會化的過程,所在環境會對我們規范相應的行為和思想。但是因為某種原因,比如移民、比如入獄,人們需要再社會化,就是重新學習相應的規范——老布從在正常生活中的狀態再社會化到適應監獄,從恨、習慣到依賴的過程就是再社會化的過程,然而當年邁的老布走出監獄需要再一次再社會化的時候,他有恨卻沒有習慣,由于無法融入高墻外的世界才最終選擇了自殺。
習慣是個很可怕的東西,現在的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如何能做到不斷適應社會,不與時代脫節,乃吾輩之責!喝過雞湯,我們就去奮斗吧,該適應就適應,該突破就突破!
肖申克的救贖作文觀后感篇2
近日讀熊培云的《重新發現社會》,其中多次提到美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熊培云的書是把電影來論述自由的。想起自己的影庫里早就下載了這部電影,礙于該影片屬于兩個小時以上的超長片,一直擱置著想找空閑的時間看,今日忽得空閑,一個人找出影片靜靜地看完。
原來,電影是可以這樣拍,電影是可以這樣看,電影更是可以各人各有各的解讀!
先說電影是可以這樣拍的:劇本來自一個短篇小說的改編,長達兩小時二十分鐘的電影可以把長達二十年的冤案發生、入獄、越獄簡練到總共不到十分鐘的交代,剩下的所有的時間,都交給了人性、自由的描寫!雖然沒有看過原著小說,但是憑借常識,想必靠情節吸引讀者的小說應該無法做到這樣的結構,但是電影做到了。
。再說電影是可以這樣看的:類似題材的電影不少,記得前幾年還有過特別火的美式長篇電視連續劇《越獄》,想必大家記憶猶新,一般此類題材,賣點都是冤案的本身、越獄或者翻案的過程、以及越獄或者翻案后或光明或黑暗的結局,劇情反應的人性、感情之類的,觀眾必須通過情節去了解、理解??墒?,熊培云因為《重新發現社會》一書主題的需要,從電影中看到了自由和限制這一哲學的矛盾,如果按照《重新發現社會》一書的邏輯,你的確會把電影中隱含的這一主題放大??墒俏蚁嘈牛芘嘣浦皇浅鲇谒闹髡擖c的需要才這樣寫的,其實他和我,或者和你們大家一樣,從電影中看到了人性,當然也看到了自由和限制的矛盾。
最后說一下,電影是可以各人有各人的解讀。其實這個話題我根本解釋不了,既然命題就是各有各的解讀,我如何替每個人來解釋?我只是想說,我們中國現在的電影,就像中國學生的作文,必須按照老師要求的“中心思想”去寫,文章結構也必須符合老師布置的要求;而老師要求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結構,又必須是按照升學考試的大綱要求來作。
行文到此,大家應該明白,其實我要說的,既是電影,也不是電影。
說的是電影,希望我們不要以為世界上只有好萊塢才有電影,也不要以為好萊塢只有3D大片和“越獄”,好萊塢也有“肖申克的救贖”!
說的不是電影,希望我們的生活不要像我們學生的作文一樣要有“中心思想”,即便要有“中心思想”,也不要有規定表達“中心思想”的格式。
肖申克的救贖作文觀后感篇3
高中時代大概就只有高一的暑假才放兩個月,雖然高中的生活充滿著緊張,但是誰在過程中學會了堅持與努力呢?無疑這個假期有人選擇旅游,有人好好計劃著自己的生活,待下學期讓人刮目相看。我也本著這樣的心態,完成的沒有完成的都將消逝在這個夏天。那么就寫下我看完這部電影的觀后感吧,好與不好,都希望自己能把敲下的字慢慢地滋潤起來。
瑞德是安迪最得力的友伴,安迪也是。安迪在里面用了20年的時間來救贖,其中忍耐著欺凌與侮辱。他卻從沒放棄過自己的計劃,用平常的愛好來掩飾自己的行動。時間慢也快,時間快也慢,但卻造就了一個人的成與敗。安迪最終逃出了獄,瑞德出獄后也不知何去何從,早已被制度化的他已趕不上外面生活的步伐,活在了恐懼之中。他答應過他的友伴,他必須去履行諾言,最終踏上了尋找安迪的路程。結局如大家所愿,他們終于還是再次相遇了,但是地點時間不再一樣。他們站在無邊無際的海岸上,他們笑著,因為他們離開了那個制度化和殘暴的世界。人生有好多條路可以走,在困難面前選擇毫無畏懼的人才能看到前面的希望,希望是生活中的良藥,若有了希望,生活便有意義。
我認為這部電影故事是以堅持和忍耐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的黑暗與腐朽,安迪用了20年的時間挖出了一道通往外面的隧道,這個秘密誰也不知道,誰也不敢相信他居然有這般的忍耐與恒力,剛進獄不久的他就像瑞德幫他弄到一把錘子。瑞德也不會想到他會有如此的與眾不同,他說想越獄至少要花上百年的時間...但結局也只有到最后才知道。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快否定自己,給自己一些時間與耐心,成功的光芒就會在黑暗中熠熠生輝。只要立下了決心,過程再苦再累又如何呢?只要達到目標,逃離這個負能量的地方,把希望放進心里,到最后再把它轉為現實。你做不到的事情,往往是因為別人比你更知道意義的重要性,是因為別人知道他想要怎么主宰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人生由自己主宰,別人無法完全懂你,唯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想要的。
追夢若冷就用希望去暖,希望的花兒便在陽光的沐浴下茁壯成長,盡管有再大的風雨,只要你愿意好好得看護它,又怎會怕呢。
肖申克的救贖作文觀后感篇4
剛剛看了肖申克的救贖,感覺自己被教育了,安迪經歷了那么多的不幸被誤判在監獄里關了將近20年,而他并沒有消沉的過這20年,他仍對生活抱著希望,即使身體沒辦法享受自由也要讓靈魂不受任何約束,在獄中幾乎所有人都被體制化,像老布即使給了他自由他也沒辦法在社會上生存下去,最后只能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他對生活已經失去了希望,而安迪從來沒有放棄希望,直到他逃獄成功,而他的朋友認為自己已經體制化的瑞德也受了他的影響,在假釋出獄之后并沒有消極像老布那樣死去,而是找到安迪和他一起奔向希望,人生要不忙著活著要不忙著死去。
面對挫折、艱難、失敗。是消沉還是奮進,是堅持還是棄守,是偃旗息鼓還是勵精圖治,今天我已經得到了答案。雖然我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雖然我已經變得有些心灰意冷頹廢不堪甚至有些絕望,而看了這部電影看了安迪的遭遇我的這些挫折又算什么?不過是自己每天無病呻吟。雖然我沒考上大學,人生不是只有這一條路,我不應該這么早就放棄生活的希望我要好好加油,要像安迪那樣勇敢的追求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作文觀后感篇5
自由,希望,信仰,三個對人的一生起著決定性的東西,它們是虛幻的,是看不見的,然而一旦人們失去了這三者,將最終走向死亡,走向自我毀滅。
聽,是肖申克傳來的音樂聲,“我到今天也始終不明白,這兩個意大利女人在唱什么。事實上,我也不想去明白。有些東西不說更好。”的確,他們不需要去知道,這音樂聲帶給他們的已經足夠了,短暫的音樂聲仿佛使他們有那么幾分鐘忘了自己身在何處,有那么幾分鐘感到了自由,有那么幾分鐘看到了希望。但是音樂聲停了,他們也不敢再去多想。安迪說他看到了希望,他希望……但瑞德卻警告他說:“希望是可怕的東西,最好不要有這個想法?!?/p>
所以,對于那位圖書館管理員,漸漸由于沒有了對未來的希望也就開始安于了在監獄中的生活,就像影片中所說的“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的,你習慣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币灾劣谠谖迨旰?,當這位已把監獄當成家的老人來說,聽到獲得假釋的消息時是多么的.沮喪,多么的恐懼。這樣的消息就猶如要把他趕出自己的家一樣,牽動著他的心弦 ,不過,無論他曾經犯下什么滔天大罪,當他想再犯錯時,卻在安迪等人的引導下最終打消了那個以故意傷害再次入獄的念頭,那個能讓他逃避面對獄外生活的念頭,那個將讓他無辜的傷害一個人的念頭。他放棄了那個念頭,他最終走出了那堵高墻。卻還是沒能戰勝自己,因為他在監獄中早已經絕望,認命,不曾想過有出來的一天,就如“海上鋼琴師”的恐懼一樣,他不知道陸地是怎樣的,對他來說大海就是他的世界,而那艘船就是他的家,他從不奢求什么,只是安于現狀,即使死亡對他來說也是無所謂懼的,最終圖書館管理員選擇了與鋼琴師相同的人生終結方式。
同樣的地方,同樣的情景,同樣的過程,只是不同的人,一切都變的不再一樣了?!皥詮姷娜酥荒芫融H自己,偉大的人才能忙活,或者等死。 ”對于瑞德,他的確得好好感謝有安迪這位朋友,若不是他,瑞德可能也會和圖書管理員走上相同的不歸路。一切只因為瑞德存在希望,存在信仰了,他看到安迪抱著希望出去了,于是當他變的失落時,他去存找安迪說要給他的東西。最終,同樣的一行字,不同的名字,同樣的經厲,不同的結局,同樣的假釋卻讓一個走向死亡,一個走向自由。
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這是安迪說的,也正是因為他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才促使他花了19年來越獄,并且最終成功了,實現了他之前的希望。
恐懼讓你淪為囚犯。希望讓你重獲自由!
肖申克的救贖作文觀后感篇6
電影主要講了銀行家安迪發現自己的妻子有婚外情,酒后本來想殺了他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但是他沒有,而有人把他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都殺了。他被關進了沙堡監獄。沙堡監獄的警隊長海利,在新人入獄的第一天,隊長就把一個大聲叫的人給打死了。人們還給他起來個外號叫肥仔。在后來的幾個月,安迪舊傷沒好就又添新傷。
當安迪答應給海利辦事的時候,只要有人打一下安迪,警隊長就能把這個人打殘。從此以后,再也沒有人敢打安迪了。在第一個月里安迪向瑞德買了斧頭,他開始砸墻。他用了19年的時間終于挖了一條地道,逃了出來。
他的老師在牢里住了50多年,一直不想出來。因為老布出來就生活不了了。所以出來以后他在自己的家里上吊自殺了。
在監獄里有一個安迪的學生, 他知道安迪是無罪的。可是典獄長卻把這個學生給殺了。典獄長還讓安迪給他洗__,安迪在逃跑的時候把那個本子給換了下來。警長知道后來抓典獄長,典獄長卻自殺了。
坐了40年牢的瑞德出獄 懷著對好友的囑托來到了一棵大樹底下,找到了一個鐵盒子還有一封信和一些錢。他的好友乘坐大巴來到了海島。倆人一見面萬分激動的擁抱在了一起,后來倆人就一直生活在了海島上。
我很佩服安迪,堅持了19年,不斷的進行著他們的逃脫計劃。終于成功的逃出了監獄,還洗清了他的罪名,獲得了自由生活。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學會堅持,不可以放棄。自由堅持我們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
這不電影真是忒好看了,真想看第二遍。
肖申克的救贖作文觀后感篇7
暑假看了不少的電影,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便是一部勵志的電影,名叫《肖申克的救贖》。
乍看影片,我認為這只是一場悲劇,一次花費了大半生的代價,用去了無數可能的機會的莫須有的“救贖”。安迪,是整部影片的主人公,也是現代社會中的苦難者的代表,他是一名銀行家,卻被誣陷謀殺自己的妻子及其情夫而被判終身監禁來到了肖申克監獄。
在這仿佛天昏地暗的監獄生活中,他并沒有因此一蹶不振,他用自己豐富的金融知識幫助獄長“合法”地逃稅,甚至幫助獄長洗錢,以此換得一些對囚犯、對自己稍微寬松的待遇。在監獄艱難的環境中,他并沒有像他的監獄朋友瑞德說的一樣,像所有的獄友一樣,被監獄的生活慢慢磨滅的沒有希望與信念。為了給予同伴們生的希望,他教獄友們讀書,學習,甚至不厭其煩地給政府寫信,并在得到了回應——政府向肖申克捐贈了圖書、唱機。在他的堅持不懈之下,在他的二十年的準備之下,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他終于成功的穿過了他挖了十九年的通道,奔向了那座沒有回憶的小鎮。
我深刻的記得,當他收到政府贈送給肖申克監獄的唱片后他欣喜的心情。他不惜被關禁閉一個月,將唱片通過廣播傳達給了所有肖申克監獄里的人,當時我并不知道他這么做是為了什么,但是當《費加羅的婚禮》響起的那個一刻,所有的獄友被這聲音震撼了——一絲來自凡間的氣息帶著自由的向往。哪怕只是剎那的爆發,哪怕只是一念之差,卻似乎喚醒了獄友們心里一絲尚未完全泯滅的東西。我也深刻的記得安迪說過的一句話:世上有些地方是石墻關不住的,在人的內心,有他們管不到的東西,完全屬于自己,那便是希望。是的,當我們什么都沒有的時候,還有希望在,還有未來在。
越往下看,我越佩服安迪如此強大的信念,他靠那一把小的如同拳頭大小的石錘,一點點,一點點的挖通道,然后把挖出的泥土偷偷地傾倒在場子上,這樣一晃就是二十年,二十年的他在肖申克監獄度過了大半青春,他也蒼老了不少,但唯一從未動搖過的便是希望。當他冒著大雨從通道中順利的逃脫出來時,他脫掉上衣,對著天空聲嘶力竭地吶喊時,我流淚了,漫漫無期的監獄生活,寂寞無望的日子,靈魂被禁錮,意志被消磨,有多少人在這日子中失魂落魄,有幾個人不屈從于命運的安排,堅定執著,恪守必勝信念,通過艱苦卓絕地努力擺脫厄運開啟美好的生活?想必是眾人皆醉,唯我獨醒!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人生中能舒坦平安一帆風順地渡過一生的人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人一生中肯定會有波折,既有順境,也會有逆境的時候,如何身處逆境而心存希望,安迪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在蒙受這樣奇恥大辱中能以一顆火熱的心,不斷溫暖自己,還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向周圍的人傳遞正能量,讓友友們感受到監獄只能鎖住人的身體,卻無法囚住人們對自由生活的希望,命運只會眷顧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實踐者,只有通過努力抗爭,艱難的付出后終有回報,自由之門才會為你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