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食堂食品制度管理
制度的制定和實施體現了人類對于人與物的關系的認識和調控,是人們對于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的意識和規范的反映。什么才算好的學校食堂食品制度管理?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學校食堂食品制度管理,供大家參考。
學校食堂食品制度管理篇1
1、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工具使用前應當按照要求洗凈消毒,不得使用未經清洗消毒的餐飲具。
2、不得重復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飲具,不得使用國家明令淘汰使用的一次性發泡餐飲具等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餐飲具。
3、采購使用集中消毒企業供應的餐具、飲具,應當查驗其經營資質,索取消毒合格憑證;直接入口使用的餐飲用具、清洗餐飲具的洗滌劑、消毒劑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并按要求留存票證。
4、設置專用的餐飲具清洗、消毒、保潔區域(或專間)及設備,餐飲具清洗消毒水池應專用,不得與清洗食品原料、拖布等混用。采用化學消毒的,至少設有3個專用水池。各類水池應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
5、《餐飲具清洗消毒保潔方法》應張貼上墻,從業人員必須掌握正確的清洗消毒方法。嚴格按照“除殘渣、洗滌劑洗、清水沖、熱力消、保潔”的順序操作。餐飲具應首選熱力方法進行消毒,使用化學藥物消毒的應至少用“一沖刷、二消毒、三沖洗”的程序進行,并注意要徹底清洗干凈,防止藥物殘留。清洗消毒時應注意防止污染食品。
6、消毒后的餐飲具應表面光潔、無油漬、無水漬、無異味、無泡沫、無不溶性附著物,并符合有關消毒衛生標準。
7、清洗消毒后的餐飲具,應及時放入專用密閉式餐飲具保潔柜(間)保存,避免再次受到污染。保潔柜有明顯“已消毒”標記,柜內潔凈、干爽,不得存放其他物品。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飲具應分開定位存放。
8、每餐收回的餐飲具,要立即進行清洗消毒,不隔餐隔夜。洗刷消毒結束,應及時清理衛生,做到內外清潔。
9、應定期檢查消毒設備、設施是否處于良好狀態,采用化學消毒的應定時測量有效消毒濃度。每次檢查應做好記錄。
學校食堂食品制度管理篇2
一、建立校長負責制,配備專職食堂管理員。
二、持有衛生行政部門發放的衛生許可證,定期驗證。
三、建立安全保衛措施,嚴禁非食堂工作人員隨意入內。
四、建立食堂衛生及飲食情況日檢制,并作好記錄。
五、食堂環境保持清潔,無鼠跡、無蠅、無蟑螂。
六、食堂管理員留存定點食品,采購場所的衛生許可證復印件。
七、葷、素食品原料分池清洗,洗凈后食品原料的盛器不放置地面。
八、冰箱內生熟、半成品分開,不放雜物或私人物品。
九、食品、原料無霉變,蟲蛀,變質。
十、食品燒熟煮透,烹飪后食品至供應時間不超過2小時,剩余食品必須冷藏,冷藏不超過24小時。
十一、加工后的熟制品放在備餐間,不得供應水產品和改刀的熟食鹵味菜。
十二、食品留樣放置48小時,每樣量足100克,并有留樣記錄本。
十三、從業人員分發飯菜、點心,有專人看管,戴口罩,不直接用手接觸。
十四、食品存放下墊離墻,原料、輔料缸加蓋,調味品分類,分架存放,無超過保持期。
十五、洗滌、消毒劑、餐飲具存放處固定。
十六、容器、刀板生熟分開,注明標志,嚴格消毒。
十七、從業人員做到“三白”,注意個人衛生。
十八、飲用水衛生足量,保溫捅加蓋加鎖,每天清洗消毒,專人監管。
十九、定期對食堂從業人員,學生進行食品衛生知識培訓,并作記錄。
學校食堂食品制度管理篇3
食品衛生工作是學校安全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確保我校全體師生食品衛生的安全,保障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和社會的穩定,特制定我校食物中毒處理預案。
一、食品衛生預防處理領導機構:
組長:鄧禮(校長)
副組長:何首清王吉科杜紹詩
成員:敬占偉、宋琦王興凡各班班主任、楊永新、王金海王加海
二、預防措施:
為了確保全校師生的食品衛生安全,學校必須加強對食品衛生安全的學習、宣傳、教育,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和各項管理制度及操作要求。
1、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的教育、宣傳,堅持上好健康教育課,定期對學生進行食品衛生知識和安全知識教育。
2、教育學生講衛生,勤洗手、勤洗頭、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學校食堂、小賣部從業人員必須具備健康證,定期體檢,無法定傳染性疾病,持證上崗。
3、教育學生堅持飯前便后洗手,堅持每天早晚刷牙。
4、每天堅持"兩掃一揀",每周進行一次大掃除,不留衛生死角。學校公共場所、食堂等堅持定期消毒,作好記載。
5、食堂采購食品必須在取得合法經營權的、手續齊全的正規經銷攤點定點采購。采購的蔬菜要新鮮,要用清水多次沖洗清除殘留農藥。不得加工變質腐爛的蔬菜,不得加工涼拌菜。每天堅持試嘗、留樣制度,并作好詳細、準確的記錄。
6、嚴禁他人隨意進出食堂,要有進出、檢查記錄,生熟食品存放要分開,熟食配餐間由專人負責。
7、從業人員加工食品時,必須穿戴清潔衛生的工作衣帽。不留長指甲,不留長發,不吸煙,要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8、小賣部出售的定型包裝食品必須有生產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不得出售變質、過期和不干凈的'食品。
9、嚴禁采購和加工霉爛變質、污染,未經檢疫的食物,未經化驗鑒定許可的野生動植物和病死的家禽、家畜不得食用。
10、制作食品應當燒熟煮透。生熟食品應分開存放,加工生熟食物的刀、菜板應當分開,并有明顯標識,剩余食品應冷藏保鮮,食用前仔細檢查并充分加熱。
11、食品儲藏柜應當保持干燥、陰涼、通風,防止食品霉爛變質,嚴禁將非食品、有毒物質存放在一起。
12、每年化驗飲用水一次,蓄水池應當加蓋加鎖,定期清洗、消毒,防止污染和壞人投毒。
三、食物中毒處理預案:
學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涉及到社會和家庭的穩定。一旦發生食物中毒,后果不堪設想。為了確保我校教育秩序的穩定和師生的健康與生命安全,特制定我校食物中毒處理預案。
1、如一旦發生食物中毒,學校行政領導迅速趕赴現場,及時組織教師和相關人員搶救治療食物中毒人員,盡可能按就近、相對集中的原則進行搶救處理。
2、立即用電話向教育辦事處、教育局、當地政府匯報,1小時內書面向教育局、疾控中心匯報,報告中毒情況、發生時間、主要癥狀、中毒人數等。
3、全力保持學校的穩定,全體教職工統一認識、統一思想,作好輿論導向和家長群眾的安撫解釋工作,避免教師、學生、家長和其他人員因不必要的恐慌而引起混亂。如懷疑是人為投毒,應立即向當地派出所報告。
4、嘔吐有利于毒物排出,病人發生嘔吐時,切忌止吐。學校安排人員配合醫院、醫務人員妥善救治病人,并派人到醫院守護中毒病人,有什么情況便于及時匯報、解決和處理。
5、學校領導應派有關人員保護好現場,保管好供應給學生的食物,對可疑的食物和留樣食品立即封存。待現場調查取證結束后,按照教育局、市衛生執法監督所的要求進行處理。
6、學校領導和有關人員要密切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學生、家長和社會各方面的工作,對發生食物中毒的學生逐一進行個案調查,內容包括主要癥狀、最早發病時間,如實說明24-48小時前的進餐情況等,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積極配合醫院醫務人員進行治療,遵守醫囑,爭取早日康復。
7、辦公室迅速通知班主任、生活老師到現場,安撫本班學生,校醫到現場指導急救辦法。并由校長報教育局申請該班或全校停課。
8、集中患者,以便急救車能迅速運輸患者。后勤人員、保安到現場維持秩序,關閉校門,疏導急救通道,防止校外人員涌入學校影響政常的急救工作。
9、班主任組織其余學生回到教室,并從心理學角度疏導學生的心理,避免造成群體臆病現象,等待學校領導的通知。
10、患者送往醫院后,當班行政、政教處人員留守學校外,其余行政人員、涉及班的班主任應到醫院慰問、安撫患者。
學校食堂食品制度管理篇4
食堂衛生管理制度
1、不加工不新鮮或敗變的原料。加工好的原料應分類放在架上,不得隨地堆放。
2、加工的工具要天天清潔,保持干凈。
3、蔬菜類不得與肉類等混合清洗。
4、切菜板要“三面”光潔,清洗干凈。
5、食具的洗、消專人負責,嚴格執行“一洗二沖三消毒四保潔”。
6、消毒后的食具要專柜保管,不能與未消毒的混放。
7、供用餐人使用的食具要符合衛生標準。
8、原輔材料要妥善保管,不得直接堆放于地面,成品和調味輔料不能空存放。
10、冰箱要定期清理,生熟食品要隔離,成品與半成品要隔離,食品與雜物藥物要隔離。
11、烹調時,不準吸煙、吃東西,不能用口直接試味。
12、抹臺布與抹食具的抹布要嚴格分開。
13、食品造型要用消毒的用具操作,不能用手拿。
14、保持個人衛生清潔,勤換洗衣服,不留長指甲,不戴首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上洗手間要先換工作衣帽,便后洗手消毒。
15、每天下班前須清洗地面、水臺、水池、餐桌椅,疏通溝渠,及時清理垃圾、廢物,保持飯堂內外環境清潔。
16、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有效的健康證,食品衛生知識培訓合格方可上班。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活動性肺結核,化濃性出性皮膚病以及其它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要調離接觸直接入口的工作。
學校食堂食品制度管理篇5
為確保食品衛生安全,根據《食品衛生法》和教育部、衛生部的20__年14號令的有關精神,特制定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一、建立校長負責制,配備專職食堂管理員。
二、持有衛生行政部門發放的衛生許可證,定期驗證。
三、建立安全保衛措施,嚴禁非食堂工作人員隨意入內。
四、建立食堂衛生及飲食情況日檢制,并作好記錄。
五、食堂環境保持清潔,無鼠跡、無蠅、無蟑螂。
六、食堂管理員留存定點食品,采購場所的衛生許可證復印件。
七、葷、素食品原料分池清洗,洗凈后食品原料的盛器不放置地面。
八、冰箱內生熟、半成品分開,不放雜物或私人物品。
九、食品、原料無霉變,蟲蛀,變質。
十、食品燒熟煮透,烹飪后食品至供應時間不超過2小時,剩余食品必須冷藏,冷藏不超過24小時。
十一、加工后的熟制品放在備餐間,不得供應水產品和改刀的熟食鹵味菜。
十二、食品留樣放置48小時,每樣量足100克,并有留樣記錄本。
十三、從業人員分發飯菜、點心,有專人看管,戴口罩,不直接用手接觸。
十四、食品存放下墊離墻,原料、輔料缸加蓋,調味品分類,分架存放,無超過保持期。
十五、洗滌、消毒劑、餐飲具存放處固定。
十六、容器、刀板生熟分開,注明標志,嚴格消毒。
十七、從業人員做到“三白”,注意個人衛生。
十八、飲用水衛生足量,保溫捅加蓋加鎖,每天清洗消毒,專人監管。
十九、定期對食堂從業人員,學生進行食品衛生知識培訓,并作記錄。
__學校
學校食堂食品制度管理篇6
為了保證學校食堂各項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提高學校食堂為師生的服務滿意度,強化食堂內部管理,制訂本制度:
一、食堂是學校特殊部門,由學校后勤副校長主管。
總務副主任任食堂主任。并由此建立食堂工作管理小組,研究食堂有關規章、考核、安全、衛生等主要問題,向校長負責。
學校建立膳管會,由主管校長任主任。總務處、工會、教代會代表及食堂代表為成員,負責對食堂進行監督。(膳管會職責另訂)
二、食堂主任主持食堂全面工作。
1、組織對食堂人員的各項制度考核。檢查食堂人員在遵守紀律、文明行為、服務態度、環境衛生等工作情況,并以此為依據,定期向管理小組匯報。
2、重點抓好廚師長、雜務長、倉庫保管員及當值廚師的工作職責履行狀況,并做好每周一次考核。
3、抓好食堂的衛生與食堂安全。
4、經常調查師生對食堂服務態度、環境整潔衛生、菜譜質量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并以此抓好整改和調整工作。
5、在管理小組的領導下,組織和安排食堂用菜、用米及器具的計劃及落實工作,協助學校領導做好食堂一周內盈虧結算工作。
6、抓好食堂規章制度的落實,杜絕偷竊、浪費現象,杜絕購物夾帶私人用品,購人情物和索取回扣等現象,并及時向校長匯報。
三、食堂設主任、廚師長、雜務長、倉庫保管員各一名,每周設當值廚師一名,在主任領導下開展工作。
1、廚師長負責廚師組各項工作,就廚師組工作紀律、服務態度、物品使用、用菜質量向常務主任負責,并協助常務主任進行考核。
2、雜務長負責雜工組各項工作,就每日各雜務工種安排、服務態度、工作質量、環境衛生向常務主任負責,并協助常務主任進行考核。
3、倉庫保管員負責食堂倉庫保管,協助主任抓好食堂內部管理,及時向主任和學校部門領導反映食堂管理狀況并協助考核。
4、由廚師長牽頭當值廚師負責擬定一周內師生菜譜,并提交食堂常務主任,負責本周師生主菜及小餐廳炒菜。
四、財務管理:
1、IC卡機房現金結算制度。
①凡是本校師生、員工在校園內售菜飯(包括打電話、出勤、借書),一律禁止現金交易,統一使用IC卡。
②凡學生購卡、充卡都統一到學校指定的IC卡機房操作老師處購和充,充卡時間規定為每周日下午,周一、周三中午。每次充值,通學生原則上30元,住校生原則上50元。
③總機房操作老師每周六下午把現金收入繳存銀行,到周六下午憑銀行交款單和收支匯總表(收支匯總表一式四份)與學校出納結算本周收入。
④購菜的備用資金由當日負責購菜小組于前一天向學校出納領取,并于購菜的當天放晚學前結清。
⑤菜價核算:以師生利益為主,同時兼顧學校利益,具體的菜價核定,應由食堂主任嚴格把關;其中菜的成本比例原則上原料成本80%,調味品成本10%,其他成本10%。
⑥食堂收支結算,食堂合計實行旬報、月報制度,為學校調節制定有關食堂措施做好參謀。
⑦凡食堂購菜的物品、發票,除經辦人、驗收人簽名外,300元以下由食堂主任證明,300元以上由主管副校長證明,后再送校長審批。
五、購物制度:
1、購菜(招標)人員的組成:
①常用菜肴(包括客菜)的購買由總務處、食堂、貨車駕駛員組成,最少兩人組成,一人記帳,一人付款,總務處成員要嚴格把關;
②常用的大宗物品(如大米、油、豬肉、燃料、調料)采購由食堂師傅、食堂正副主任、總務處出納(或會計)組成;
③對大宗物品的招標由食堂師傅、食堂正副主任、總務主任、主管副校長、校長組成。
2、常用的大宗物品(如大米、油、豬肉、然料、調料),原則上采用招標形式(招標期限根據情況定),考慮到我校離蕭山商業城較近的實際情況,對大米可以隨吃隨買。
3、每天去市場購買的蔬菜,原則上買批發商的蔬菜(即農貿市場外面的車子),嚴禁在固定攤位購買,如在里面買,應寫上攤位號。
4、對食堂中的物品進行維修、添置,要事前書面向主管校長提出申請,獲準后方可進行。
5、購菜人員嚴禁索要回扣和其它好處,嚴禁在親戚、朋友、鄰居的攤位上購人情菜。
6、去購物的工作人員,在集體購物時,嚴禁為自己(包括領導)代購任何物品。
六、驗收入(出)庫制度:
1、所有物品,不管大小,都要驗收登記入庫。
2、對采購的東西,要驗數量、驗質量,一切相符者,由保管員在發票上簽字。
3、對食堂的米、油、鹽、醬菜、調料等實行專管,保管員對每件物品都要有明確而詳細的記載。
4、沒有校長、主管副校長、食堂主任批準,嚴禁食堂的一切物品拿出食堂。
七、出勤制度:
1、食堂臨時職工性質的工作人員不享受國家工作人員的公假,實行實際工作時間結算制。但因學校客觀原因(學生放假等),使食堂停伙,但停伙不到7天者,食堂人員按到崗計,停伙超過7天者,發按日應該得的基本工資、福利工資。
2、食堂人員因事因病需要請假,半天內向食堂常務主作請假,一天及以上向食堂主任請假;請病者一律需鎮級醫院以上的證明。
3、對于事假,每天分別扣30.00、40.00元;病假減半;曠工按事假標準加倍,直至扣完。(特殊情況除外)
4、食堂工作人員遲到、早退、中途離崗者,除向負責食堂考勤的副主任辦妥手續外,每10分鐘扣除1元。(特殊情況除外)
5、食堂副主任協理員、廚師長進出校門原則同老師一樣,進出要打卡。
6、食堂工作人員在停伙期間,需要對食堂設備進行維修等,進行加班的,要事前到主管副校長處提出申請,批準后,加班有效。
八、安全衛生制度:
1、食堂所有工作人員必須體檢,取得國家衛生健康合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以后每年體檢一次。
2、工作人員,每天上崗必須穿工作服,戴上白帽,佩好胸卡,做到衣冠整潔,指甲干凈,嚴禁食堂人員在工作時間吸煙。
3、把好食品衛生關,把好進菜進料渠道關,食品衛生安全是食堂的生命線,不進過陳、霉爛、變質食品。
4、食堂內部做到生熟分開,不向學生出售隔夜、變質蔬菜。
5、嚴禁食堂人員用食堂器皿洗腳、洗頭等,嚴禁食堂工作人員在校洗衣(工作服、住在校內的除外)。
6、食堂內部保持全日清潔,做到一日三掃,餐餐清,堅決消滅蒼蠅、蟑螂、老鼠。
7、實行衛生責任追究制,食堂常務主任為食堂衛生安全第一責任人,凡食堂任何部門衛生出問題,校長第一追究主任責任,食堂常務主任應對食堂協理員、廚師長、雜務長及每一位職工分崗位建立衛生安全責任,做到每一件衛生崗位均有人承擔責任。主管副校長、總務主任對食堂衛生負領導責任。
九、其他制度:
1、食堂人員一律按學校規定標準吃菜。
2、食堂人員在為學生打IC卡時,實行子女、親戚回避制度,違反者每發現一次扣10元。
3、無特殊原因(經校長室批準有書面批準書除外),食堂一律不準為外單位,學校教師,學生加工生菜等其他物品,經批準加工的須收取必要費用。
4、人為原因造成熟菜大量浪費的,廚師長及相關責任人承擔經濟責任。處罰結果集體討論。
5、若有下列情況之一者,除以一定數量的經濟處罰外,情節嚴重者,教師有學校進行行政處分,職工一律開除。
①在購物過程中于學校的制度而不顧或故意抬高價格,拿回扣,購人情菜或故意購進變質物品。
②發現教師和職工沒有任何手續,隨便拿、吃集體物品,食品等情況者。
學校食堂食品制度管理篇7
為進一步提高食堂的食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保障學生的飲食安全,根據上級有關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制度。
1、學校每餐由學校領導進行陪餐,一名值班校長,兩名值班主任,餐費自理,以確保當餐所提供的食品都有領導陪餐,并能聽取一定比例就餐學生的意見。
2、陪餐人員應按照安排,隨同學生一起就餐。負責對食品的外觀、口味、質量等進行認真評價,負責對食堂衛生環境、從業人員工作情況等進行監督,負責征求就餐學生的意見建議,并做好陪餐記錄。
3、陪餐記錄由學校統一印制,內容應包括日期和餐次,食品的品種名稱、外觀、口味、質量等的直觀評價,學生反饋意見,發現的問題和整改情況,陪餐人簽名等。陪餐記錄必須由陪餐人員在本次陪餐后詳細記載。
4、陪餐人員對以下情況應當立即指出,并要求食堂管理人員及時整改糾正:
①食堂衛生環境較差的;
②食堂防蠅、防塵、防鼠設施不足的;
③食堂工作人員未穿戴工衣、帽,女工作人員留長發、戴首飾的,未戴一次性餐用手套或用專用工具直接接觸待出售食品的`,以及其他不符合從業人員職業行為要求的;
④食品口味過淡或過咸的;
⑤食品加工距銷售時間過長的;
⑥其他應當及時整改糾正以確保食品安全衛生的情況。
5、陪餐人對以下情況應當立即制止,并敦促食堂管理人員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①食堂食品未采取防蠅措施,食用前受到蚊蠅嚴重污染的
②食堂制作涼拌菜或提供冷飲的;
③食品有發霉變質等感官問題的;
④食品有明顯的口味異常;
⑤食品質量較差,學生反映突出的;
⑥其他危害學生食品安全衛生的情況。
6、陪餐人員就餐后發生頭暈、嘔吐、腹痛、腹瀉、嗜睡等明顯癥狀,排除自身身體原因的,應當立即向學校報告,并對當餐同類食品就餐學生進行跟蹤觀察。
7、陪餐人員應嚴格履行職責,對不認真記陪餐記錄、不及時指出整改問題的,給予批評教育;對危害學生健康的安全問題不能及時發現或不及時制止、出現明顯中毒或感染癥狀不及時報告,造成惡劣影響的,視情況輕重給予行政處分。
8、陪餐人員因故不能陪餐的,應及時向學校報告,由學校在就餐前指定其他人員陪餐,并做好相關工作。
9、陪餐實行成本核算制,由學校根據食品成本,每月或每季度核算一次,交由學校從個人績效中進行抵扣。杜絕免費陪餐,不得以陪餐等理由加重學生的經濟負擔。
10、伙房管理人員應認真聽取陪餐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對提出的問題及時整改落實。
11、校長每周至少陪餐一次,同時要加強對食堂陪餐情況的檢查,定期通報檢查情況。
學校食堂食品制度管理篇8
一、食堂負責人根據每日食譜要求,通知保管員準備每餐所用食品原料;
二、肉、禽類食品用專用清洗池清洗,用專用菜板、專用刀進行切割,裝入專用容器備用;
三、蔬菜類根據不同品種進行粗加工:
1、葉菜類摘除不可食部分,用洗菜池清洗干凈后,用專用案板、專用刀根據食譜要求切割裝入專用容器備用;根莖類:在洗菜池中清洗干凈外皮,需打皮處理的,打皮后再次清洗,然后用專用菜板、專用刀根據食譜要求切割裝入專用容器備用;
四、粗加工人員必須穿戴整齊工作衣、帽,佩帶有效的健康證及衛生知識培訓證上崗工作。
五、負責人隨時監督檢查各崗位工作人員操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