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簡單的日記
一年級的簡單的日記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一年級的簡單的日記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一年級的簡單的日記(通用5篇)】,供你選擇借鑒。
一年級的簡單的日記篇1
假期里,爸爸媽媽帶我去鼓浪嶼玩。這是我第一次坐輪船,心里別提有多興奮了。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航行著許多艘輪船,很是壯觀。很快,船就開到了鼓浪嶼碼頭,下了船,島上有許多好吃的,好玩的。
一家土耳其冰淇淋店門口圍著很多人,我也好奇地走過去,土耳其大叔給我了一個金幣巧克力。一會兒,我把金幣巧克力還給他,他從一大塊冰淇淋上切下一小塊放到冰淇淋筒里,遞給我,我接過來轉過身,旁邊的人都看著我哈哈笑起來。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低頭一看,我手里的冰淇淋不翼而飛,只剩下一個冰淇淋筒,回過身,看到冰淇淋已經回到土耳其大叔手上。“什么情況?我被耍了!”
這時候,土耳其大叔又遞給我一個冰淇淋,說“小朋友,歡迎你來鼓浪嶼。”我高興地接過來。
這是我最快樂的一次經歷,好難忘。
一年級的簡單的日記篇2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劉貝一起去游玩了九華山。這里的風景十分壯觀。山,綠綠的。花,紅紅的。水,清清的。
我們啟程了,過了三個小時到了安徽。我們先買票,在排隊。大廳里人山人海,人都擠來擠去,把我擠的熱死了。在車上,我喜出望外的東看看、西看看。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幸福。
在九華山上,到處是廟,我都不耐煩了。我忽然看見了天臺,我和劉貝猛的沖上去了。哎,吃苦頭了。聽爸爸說,去天臺的路長3592米。可是,我已經爬了半山腰了。忽然,爸爸插嘴道:“待會兒我們可以坐纜車下山。”
山很陡,走上去也很累。我看見有人熱得把上衣都脫了。終于,我們上了天臺。那里景色十分美麗。我們本想去坐纜車,可是去坐纜車要排三個小時的隊,我們只能自己走下去了。忽然下了一陣蒙蒙細雨。因為路很滑,我摔了一跤,我戰戰兢兢地走到了山腳,然后走了。
雖然爬九華山很累,但是爬得很開心,你也一定要去爬哦!
一年級的簡單的日記篇3
今天,我們全家一起去九華山玩,那里風景宜人,簡直就是人間圣地。它原名叫九子山,它從1600年就開始建造了。唐代大詩人李白,以山的九峰似天然削制成的九朵蓮花,而改舊名九子山為九華山。
我們三人先開車到山下,買好門票后繼續開車上山,在上山的路上,彎來彎去,繞得我都暈了,真不愧是九華十八彎。上山后,我們先把行禮放入賓館,就去參觀了,我們參觀了幾個寺廟,基本上都差不多,可是外面的裝飾就不一樣了,有龍有獅子,還有麒麟……
我們先坐纜車上九華山最高的天臺山,站在天臺山上,九華山的全景一覽無疑,雄偉的高山,和綠油油的樹木美極了!我們在最高的山上燒香拜佛,祝我學業有成,爸爸媽媽工作順利,身體健康。天快黑了,我們念念不舍的坐纜車下去了。
啊!真是美好的一次旅程。
一年級的簡單的日記篇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兒歌嗎?對了,它就是介紹端午節的兒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端午節。
端午節為農歷五月初五,端是“開端”、“初”的意思,所以初五稱為端五。農歷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依次排下去,五月為午,因此“端五”又稱為“端午”。端午節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端午節主要活動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和艾草,薰蒼木和白芷,喝雄黃酒。小孩還要在額頭上畫個“王”字,還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關于端午節,還有許多傳統的由來,有很多種,大致歸納一下,諸如:一、紀念投泊羅江而死的楚國人屈原;二、紀念春秋時期含冤而死的吳國忠臣伍子胥;三、紀念東漢王朝孝女曹娥;四、紀念龍神的節日;五、惡月惡日避邪的節日等等。
這就是整個端午節的介紹。
一年級的簡單的日記篇5
2021年的第一天,我們就來到了佛教名山——九華山。九華山位于安徽的青陽縣。從淄博到青陽,歷時11個小時。
路過南京,走過夫子廟。夫子廟建筑群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薈萃而成,位于秦淮河岸邊,只是如今的夫子廟已被濃濃的商業氛圍所掩蓋,全沒有了曾經的書生氣息。人頭攢動店鋪林立的夫子廟,更把其間的江南貢院顯得冷冷清清,不知孔老夫子對此會有怎樣的感慨。
進入青陽縣,已經感到了佛教的濃厚氛圍。街上到處是上香的用品,隨處可以看見穿著袈裟的和尚。在青陽住宿一晚,第二天一早,在當地一個大爺的帶領下,我們沿著九華山的后山向山頂進發。
冬天的九華山,依然是蒼松翠柏,松樹、翠竹、山茶,滿山遍野。濃濃的綠色植被將九華山的險峻包裹起來,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成了秀氣的美人。
早上的山茶上還掛著一層白霜,秋天的開的山茶花雖然已經干枯,但是仍然不舍得離去,卷縮在墨綠的葉子邊,不離不棄地相守在一起,抗擊著寒冬。九華山的竹子都是野生的,高大挺拔的竹子,葉子小而翠綠。低矮雜亂的竹子,葉子大而墨綠,大的小的,翠的綠的,一片連著一片。一陣嘩嘩的流水聲從山間下傳來。低頭探去,綠色植被中,一道冰川從山上蜿蜒而下。冰厚的地方,只聞水聲,不見流水。冰薄的地方,透過冰面可以看到冰下的清泉。還有的泉水已經跳出冰面,躍上石頭,在山間中跳躍一段后,又潛入冰底。
山間靜悄悄的,右邊一片秀美的竹林,左邊是綠樹掩映下的奇山,腳下是潺潺流水的山澗,好一個清幽的地方。朦朧中感覺前面有一對戀人在相依相伴。仔細看,呵,原來是巴哥和巴嫂走在前面。遠遠的望著,就像兩個戀人,很溫馨,很溫暖。
走過長長的天梯,來到天臺下。回過頭,極目遠眺,浩瀚的云海在你的眼前涌動。云中有山,山中有云。云上有幾個突出云海的山峰,像島嶼,像輪船,云中有無數的山巒似隱似現,云動山不動。云纏著山,山伴著云,相依相偎幾千年。向北看,天臺寺、蠟燭峰、十王峰、捧日亭等等,奇峰疊起,怪石嶙峋,令人目不暇接。呆呆地坐在天臺下,看著云,賞著山,北面渺渺的煙火伴鐘鼓,南面云霧繚繞著群山奇松,景色實在是迷人。置身這佛山之中,看得眼花繚亂、如醉如癡。
穿梭在九華鎮的大街小巷,處處感覺著佛教的神秘。九華山的建筑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寺院與普通的皖南民居沒有太大差別,好像只有用顏色才能區分。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群山環繞,奇峰林立。步不移而景換;田園村落,粉墻黛瓦,足不至而神往!這就是九華鎮的景色。
從天臺寺下來,在九華鎮中住宿一晚,第二天一早直奔百歲宮。
九華山的佛教,因新羅國王氏金喬覺遠道而來修行圓寂而聞名天下,清朝鼎盛時期,寺廟300多座,曾呢4000多人。這里古剎林立,香煙繚繞,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化城寺、肉身寶殿、袛國寺等廟宇古樸莊嚴,氣宇軒昂。在去百歲宮的路上,靜悄悄,沒有風,沒有聲,只有寺廟連著寺廟,香火連著香火,有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九華山的靜是我以前沒有體會過的,沒有人大聲喧嘩。從身邊走過的人,大都手里提著香火,虔誠地在廟宇中穿梭,跪拜。我們一行中就數弋妹妹最虔誠,一路燒香叩頭,虔誠無比。愿佛祖保佑她,愿佛祖保佑我們。五百羅漢的氣勢,金字塔的輝煌,菩提肉身的神秘,千手觀音的慈祥,我們一一拜訪。
賞過云,看過山,拜過佛,燒過香,我們重回凡間。
九華山,我們還會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