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體育活動教案怎么寫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怎么寫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小班體育活動教案怎么寫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小班體育活動教案怎么寫(通用6篇)】,供你選擇借鑒。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怎么寫篇1
設計意圖:
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它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因此,我園在小班開展了體育課教學探討活動。小班的幼兒特別喜歡玩球,在戶外活動中,孩子們自由玩球,玩出了許多花樣:滾球、拋球、扔球、踢球、追球等等。我想在幼兒已經會玩球的基礎上,增加輔助材料,想出新的玩球方法,提高孩子玩球的興趣,鍛煉身體,增強體能。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會玩球的基礎上,尋找最佳用球擊倒瓶子的方法。
2、發展幼兒手眼的協調性,鍛煉幼兒手臂肌肉的力量。
3、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1、材料:皮球8個,瓶子24個,籃子8個,貓頭飾1個。
2、場地:大圓圈一個,點子48個。
活動過程:
一、角色扮演,活動身體
師:你們看這是誰呀?(出示貓頭飾)我做貓媽媽,你們做誰呀?
幼:貓寶寶
師:我是貓媽媽,你們是貓寶寶,貓寶寶跟著媽媽做游戲,好嗎?我們活動一下身體吧!
將幼兒帶到圓圈上,一邊念兒歌,一邊做動作。
兒歌:
走走走,走走走,點點頭,點點頭,喵喵喵,喵喵喵。
走走走,走走走,扭扭腰,扭扭腰,喵喵喵,喵喵喵。
走走走,走走走,踢踢腿,踢踢腿,喵喵喵,喵喵喵。
走走走,走走走,跳跳跳,跳跳跳,喵喵喵,喵喵喵。
師:我們走的是什么圖形?幼:圓圈
師:象什么呀?幼:皮球、圈圈等
二、尋找方法,擊倒瓶子
1、師:貓寶寶們,這是什么?幼:球、瓶子。
師:我想請貓寶寶們來玩皮球。寶寶們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讓球擊倒瓶子呢?
請孩子們嘗試自己尋找方法擊倒瓶子。
四個寶寶一組,教師鼓勵一個組里的寶寶盡量用不同的方法擊倒瓶子。
師:你用什么方法擊倒瓶子的?誰還有其他方法?
請個別幼兒示范。
教師小結:寶寶們用了滾球、扔球、拋球、踢球的方法,你們認為哪一種方法能把瓶子擊倒了呢?幼:滾球。貓媽媽也覺得最好的方法是:滾球能擊倒瓶子。
2、師:我們用這個方法來玩球,它有一個名字叫“打保齡球”。
請寶寶們練習滾球擊倒瓶子的規范動作:兩腳分開,雙手抱球,眼看瓶子,用力滾球。
師請孩子們分組玩打保齡球。
對孩子提出玩的要求:我們分了八個小組,每組的第一個寶寶站到指定的點子上,擊倒瓶子后,要把瓶子放到指定的點子上,球放到籃子里。然后站到小組的最后面,依次類推:第二個寶寶,第三個寶寶,第四個寶寶。
第一次練習:嘗試距離1米;
第二次練習:嘗試距離2米;
第三次練習:嘗試距離3米。
三、放松整理,結束活動
1、師:貓寶寶們,我們今天玩得開心嗎?我們一起開心地跟著貓媽媽點點頭,點點頭,拍拍肩,拍拍肩,伸伸腰,伸伸腰,拍拍腿,拍拍腿。
2、請部分幼兒幫助整理材料。
師:我們今天就玩到這兒,請排頭的寶寶把瓶子和球送到籃子里。
3、扮演小貓,輕輕地走回活動室。
活動反思:
1、“角色”激發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教師以“貓媽媽”的角色,帶小貓玩的游戲情節貫穿活動始終,增加了活動的情趣。活動開始部分,老師扮演貓媽媽,孩子扮演貓寶寶,自編的兒歌配上動作,就創設了一種輕松活潑,生動有趣的情境,使幼兒精神愉快,提高幼兒對本次體育活動的興趣,達到了活動身體的目的。活動結束部分,貓媽媽和小貓一起開心的點點頭,拍拍肩,伸伸腰,拍拍腿,在歡快的氛圍中結束,形成首尾呼應。
2、“探索”尋找幼兒體育活動的玩法
活動身體后,通過提問:我們走的是什么圖形?象什么呀?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本次活動的主題材料———球和瓶子,引出活動主題———球擊倒瓶子。緊接著我讓孩子們4人一組玩球,在此過程中我盡可能多的實現幼兒的自主學習,把主動權交給幼兒,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同一個組里的幼兒盡量用不同的方法擊倒瓶子,孩子們發現了很多用球擊倒瓶子的玩法:有的幼兒扔球砸瓶子;有的幼兒滾球擊倒瓶子;有的幼兒踢球擊倒瓶子等等,自由玩好后,請幼兒示范,通過幼兒自己的探索,發現了最佳用球擊倒瓶子的方法———滾球擊倒瓶子,并且起了一個名字———打保齡球。教師總結出動作要領后,對幼兒提出打保齡球的要求。
3、“調整”增加幼兒體育活動的難度
本次活動采用了分組練習打保齡球的形式,分了八個組,幼兒不會等待很長時間。為了更好地發展幼兒手臂肌肉的力量,發展幼兒手眼協調能力,逐步提高難度,第一次是一米距離,第二次是兩米距離。第三次是三米距離,幼兒興致更加高漲,鞏固練習了本次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
4、“情緒”帶動幼兒體育活動的參與
教師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用自己歡快的情緒去感染每一個幼兒,融在幼兒當中,不當旁觀者,建立平等、民主的師幼關系,及時的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引導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同時,此階段的孩子已經漸漸萌發了一定的規則意識,教師也在活動中提醒幼兒按規則要求玩。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怎么寫篇2
一、活動目標
1、練習拖物走,能保持身體平衡。
2、鍛煉身體的協調性及耐心、細心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3、喜歡參與集體活動、戶外活動。
二、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個小皮球。
2、幼兒人手一個竹圈(直徑約25厘米,圈高約5厘米),并系有一根長繩供拖拉用。
3、在場地上畫一個大圓。
三、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走,走成一個大圓(可讓幼兒邊念兒歌邊走,歌詞為:走走走,走走走,走成一個大皮球)。能聽口令“立定!”、“齊步走!”做出相應的動作。
(2)游戲“撿皮球”。玩法為:幼兒站成圓形隊,聽教師講解游戲名稱和規則。然后幼兒四散在場地上,教師迅速將球拋向場地四周。幼兒每人撿一個球后迅速回到原位,并站成大圓。游戲可重復進行。
2、基本部分。
(1)游戲“拖小豬”。教師交待游戲名稱和玩法:“今天我們玩一個游戲叫‘拖小豬’你們手中的球就是小豬。待會兒,老師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個竹圈,請小朋友用竹圈套住‘小豬’后拉繩向前走,注意拖圈時不要讓‘小豬’跑出圈外(教師可示范玩法)。如果‘小豬’不聽話,跑出來,請小朋友趕快把它放進圈里,然后繼續玩。”(必要時可讓幼兒示范1-2次)
(2)幼兒游戲。老師巡回指導,并運用語言激發幼兒活動興趣,及時提醒幼兒向前拖時不要碰到別人。
(3)教師:“‘小豬’要回家了,請小朋友把它趕回家,送到豬圈(以教師準備的筐替代)里去吧。”游戲結束,并作簡單小結。
3、結束部分。
(1)游戲“小孩小孩真愛玩”。玩法:幼兒在場地上四散走,邊走邊念兒歌:“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摸摸那。”等幼兒念完后,教師繼續念:“摸摸大樹(或滑梯等物)跑回來。”說完最后一個字后,幼兒向指定方向跑去,直到摸到指定物體為止。游戲重復2-3次。
(2)評價、小結游戲情況后,幼兒隨教師離開場地回教室。
四、活動建議
1、竹圈可用鞋盒(去底和蓋)或其他物品代替。
2、為增加幼兒活動興趣,可在圈上貼些彩條或小動物圖案。
五、活動延伸
1、平時戶外體育活動時,可安排類似活動,并注意培養幼兒倒走、側走的能力。
2、戶外活動玩類似游戲時,注意經常變換拖拉的物體,以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怎么寫篇3
活動目標:
1﹑鍛煉手腳協調能力﹑反應的靈敏度,練習蹲﹑跑等動作。
2﹑在游戲中體驗與同伴交往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在地上畫一個大圓圈﹑泡泡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提問導入,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
小朋友們吹過泡泡嗎?喜歡吹泡泡嗎?今天老師想帶你們來玩一個吹泡泡的游戲!
2﹑教師說明游戲規則。
小朋友們手牽著手圍成一個圈,站在老師之前畫好的圈上,然后在原地踏步,邊走邊念:"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個大泡泡。"重復念完數次后。
老師說:"泡泡飛高了",小朋友做兩臂高舉的動作。老師說:"泡泡飛低了"。幼兒蹲在原地不動。老師說:"泡泡變小了"。幼兒向中間靠攏。最后教師說:"泡泡變大了",幼兒又回到原來的那個圈上。重復數次。
最后老師說:"泡泡破了",幼兒發出"啪"的聲音然后散開。當老師說:"吹泡泡了",幼兒又回來牽成一個圈繼續玩。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觀察泡泡的特點,可以讓幼兒用同樣的玩法玩小小飛機的游戲。
活動反思:
1這個游戲在我們玩之前班上的老師已經帶他們玩過很多次了,所以他們有已有經驗,我們應該提高這個游戲的難度。
2在游戲中,小朋友會往不同的方向走動,所以讓他們原地踏步走,以免造成混亂,所以我們應反復強調游戲規則,讓小朋友注意安全。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怎么寫篇4
活動目標:
1.訓練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訓練幼兒身體的協調性。
2.培養幼兒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小鴨頭飾若干、小鴨圖片2個、小魚模具或圖片若干、椅子2把、《走路》、《母鴨帶小鴨》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放《走路》音樂,帶領幼兒做熱身運動,引導幼兒學一學小鴨走路的樣子,學一學小鴨叫。
二、基礎部分
1.場地布置
場地中間放兩把椅子,在椅子背上貼上小鴨的圖片,表示小鴨的家。在椅子后面各畫兩條相距約25厘米的平行線表示小路。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分別站在小路的一端,并拿好小鴨要吃的魚。
2.玩喂小鴨的游戲
(1)介紹游戲玩法及規則游戲玩法:排頭幼兒沿小路走到小鴨的家,將手中的小魚喂給小鴨吃(放在椅子上)然后沿原路返回,下一個幼兒再去喂小動物。所有的小朋友都喂過小動物后,游戲結束。
游戲規則:在給小鴨喂食的的路上,一定要小心不要偏離小路,不準爭搶,要一個一個的按排隊順序來,不遵守規則的幼兒就會被逐出局,最后看哪一隊獲勝。
(2)教師示范游戲,讓幼兒觀看,引起幼兒的活動興趣。
(3)小組pk活動幼兒戴上小鴨頭飾,站在自己隊伍后面,進行小組pk活動。前一個小朋友喂小鴨時,后面的小朋友為他鼓掌加油。
3.活動評價
活動過程中,對遵守規則、獲勝幼兒或小組及時表揚,對有進步的幼兒及時鼓勵,增強其自信心,提高活動興趣。
三、放松活動
播放《母鴨帶小鴨》音樂,幼兒隨著音樂旋律做自由放松運動,活動活動手臂,放松腿部肌肉。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怎么寫篇5
在這次活動的設計與備課過程中,我反復針對幼兒依賴性強,怕生,不合群,做事沒有信心的個性,不斷調整活動方案。
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由于個人的表現要溶于整個集體,所以特別注意個人行為,遵守活動規則,在互動活動中,引導他們發揮個人的特長,通過游戲,我逐個了解各個幼兒的動手能力、團結精神和個性特點并及時調整以下的游戲活動,促進幼兒各方面的均衡發展。
這次活動我自己認為是成功的,達到了預期活動目的。通過活動,發展了幼兒的自我動手能力,培養了幼兒積極主動的心態,增強自信心。經過對整個活動過程分析,我在活動中對幼兒的要求,積極鼓勵方面做得較好。通過生動活潑的語言來感染孩子、鼓舞孩子。自然大方的表情給孩子創建了一個較為輕松的心理環境。并在活動過程中適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如果給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加強在互動活動中的個人游戲項目,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自我參與欲望。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怎么寫篇6
活動目標:
1.探索紙袋的多種玩法,增強創造思維能力和表現力。
2.練習手腳著地爬,掌握其要領。
3.樂于參與活動,體驗活動樂趣,綜合素質得到發展。
活動準備:
紙袋若干、螞蟻頭飾、口哨。
活動過程:
一、介紹材料
1.出示紙袋,介紹紙袋。
2.幼兒每人拿一個紙袋。
二、自由探索,玩紙袋。
1.引導幼兒用紙袋游戲,看哪一個小朋友玩的方法多,而且跟別人不一樣。
2.幼兒玩紙袋,老師注意觀察幼兒的玩法,及時表揚玩得有新意的幼兒,并鼓勵幼兒想辦法和別人玩得不一樣。
三、交流分享
1.請幼兒說出自己的玩法并進行示范,其他小朋友學做,如當扇子、夾在腿中間跳等。
2.幼兒繼續探索。
提醒幼兒圍坐休息。把紙袋當做扇子扇一扇。
四、介紹新玩法。
師:老師有個更好玩的玩法,像老師一樣把紙袋套在手上做小手套。
幼兒跟老師一起爬一爬,指導幼兒手腳著地。
游戲《螞蟻覓食》。
1.廚師螞蟻頭飾,介紹游戲規則。
師:現在老師是螞蟻媽媽,小朋友是螞蟻寶寶,對面的的草地上有很多的彩虹糖,寶寶們想不想吃呀?我們一起爬過去吧。看看哪只小螞蟻爬的最快。
2.幼兒聽口令游戲。
3.師小結
六、放松活動。
幼兒跟老師一起捏捏手臂,捏捏小腿。
活動反思:
本次教研活動我收獲很多,在活動中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體育活動”和“體育游戲活動”的區別。本次活動,活動材料比較簡單,但是玩法很多,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因為天氣比較熱,所以我縮短了整個游戲活動的時間。幼兒自主探索紙袋的玩法時,由于時間較短,幼兒玩的不夠盡興。幼兒在練習手腳著地爬的時候,我沒有過多的指導,導致游戲環節時仍然有幾個小朋友是手膝著地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