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拓展活動教案
體育拓展活動教案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體育拓展活動教案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體育拓展活動教案(優秀7篇)】,供你選擇借鑒。
體育拓展活動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雙腳并攏朝一定方向跳,發展腿部的力量。
2、能遵守游戲規則,培養良好的規則意識。
活動準備:
蟋蟀頭飾,指定一地方為"家"。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今天天氣真不錯,小蟋蟀們,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帶領幼兒進行隊形隊列練習,由大圓走成小圓等。
二、基本活動。
1、真舒服呀,以后媽媽要經常帶你們去鍛煉身體。咱們蟋蟀可是昆蟲里的跳躍能手哦!小蟋蟀們,你們長大了,現在你們也來學一學、練一練跳躍吧。
2、幼兒自由練習。并請個別幼兒示范自己的跳躍方法。
3、強調雙腳并攏跳的規范動作。咱們蟋蟀跳的時候是向前跳的。我們只有跳得遠遠的,連續跳得快快的,這樣才能當最棒的蟋蟀哦!小蟋蟀們,現在就跟著媽媽一起來跳吧。
4、講解動作要領:雙腳并攏,腳稍弓,腳后跟抬起,腳掌用力蹬地,然后向前連續跳,注意腳落地時要輕。
5、幼兒跟著老師練習正確的連續跳。
三、游戲:蟋蟀找家。
1、講解游戲規則,開展游戲:你們真能干,今天全都學會了連續跳,能夠朝一定的方向跳得遠遠的、快快的?,F在媽媽分房子啦,房子在場地的各個方向,當我發出口令說"出發"的時候,你們就找準一個"家",然后用剛才所學到的方法跳過去,好嗎?
2、反復游戲數次。糾正幼兒不規范動作
四、放松活動。
蟋蟀們今天真能干,表現得都很棒,大家現在一定都累了吧,來,都到媽媽這兒,我們來抖抖大腿,拍拍臂,放松一下。
教學反思:
中班孩子的肢體發展,高于小班,又低于大班。比小班的孩子會玩但沒有大班孩子那種肢體發展協調能力,所以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規則游戲是一種最好的教育手段。寓教于樂,寓教于游戲之中,通過情景游戲讓幼兒既達到了鍛煉的目的,又能快樂的游戲,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本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掌握立定跳的動作,在進行這個環節的時候,幼兒的動作有些不到位,應該請幼兒多演示幾次,教師還應著重講解。給幼兒多次練習的機會,讓幼兒熟練掌握。在朝不同方向跳和游戲"蟋蟀找家"的這兩個環節中,教師同樣應多提醒幼兒做好準備動作,以防幼兒肌肉拉傷。
體育拓展活動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確健康的概念
2、培養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
教具準備:黑板上寫:“健康第一”
場地:教室內
活動形式:活動課,全班分為六大組
教學過程:
導入:
同學們:
健康促進學校是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倡導的,對人類健康促進有著深遠意義的活動。參與人員包括學生、學校的教職工、家長和學校所在的社區機構的全體成員,目的是努力改善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并通過學校學生向家庭、社區傳播健康信息,促進全社區成員的健康。
健康是人類永恒主題,當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把提高國民的科學文化和健康素質看成是21世紀人才競爭的基礎和社會發展的關鍵。未來國力的競爭主要是人才的競爭,健康的體魄是實現這一競爭的前提,所以我們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那么,什么是健康呢?
二、分組討論:
請同學們談談:你們對健康的理解;然后各組請出1—2位同學發言。
三、教師歸納:
闡述:健康的概念
人類健康概念的產生和正確的健康觀的確立是經過了一個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才形成的。
歷代人們(包括醫學家在內)都只是認為健康就是軀體無疾病,無傷殘和無不適癥狀。直到1948年WHO成立,在其章程中才提出了明確的健康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衰弱,而是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能力上的良好狀態”
1990年WHO又重新修改公布了關于健康的定義:“健康不僅僅是軀體沒有疾病,而且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備了這四方面的良好狀態,才是一個完全健康的人”。也就是說:健康是身體、精神、社會和道德的總稱。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認識和把握健康呢?
四、請認為自己是健康的同學起立:
注意聽老師對你日常生活的衛生行為習慣提出問題,(沒有做到的同學就坐下)。
1、你日常飯前便后洗手嗎?
2、你是否有隨地吐痰的不良習慣?
3、你有亂扔紙屑的不良行為嗎?
4、最近一周內是否出現過頭痛、腹痛、腹瀉等疾病癥狀?
5、你是否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認真做眼操、課間操,堅持每天體育活動?
6、你是否有偏食,吃零食的習慣?
7、你有近視嗎?
8、你早晚刷牙嗎?
9、你定期洗澡、洗發、理發,注意服裝整潔嗎?
10、你留長指甲嗎?
(看站立著還有幾位同學)
再繼續按WHO健康的十項基本標志對照(做不到的同學就坐下)
1、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負擔日常繁重的學業和工作。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勇于承擔責任,不挑剔要做的事情。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身體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變化。
5、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和瞼不發炎。
8、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齒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豐滿,皮膚富有彈性。
(看最后還站著幾位同學,一般沒有了。)
五、老師提出討論要點:
同學們:為什么剛才認為是健康的站著的同學現在都坐下了呢?難道全班就沒有一個同學是健康的嗎?那么,哪些因素可以影響我們的健康呢?
六、再次分組討論:
把討論結果寫在紙上,然后推薦一位同學把答案告訴大家(寫在黑板上)。
七、老師歸納:影響健康的因素有:
1、遺傳因素:(1)父母的體質狀況(2)家族遺傳性疾病
2、環境因素:(1)自然因素:空氣、水源、噪音;(2)化學物質:農藥、色素、各種添加劑;
3、營養狀況:(1)合理平衡膳食(2)偏食、盲目減肥
4、心理因素:緊張、壓力、悲觀、消極等引起心源性疾病;
5、不良的衛生行為習慣;
6、不良的生活方式等等。
八、課后小結:
健康教育課以活動課的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去體驗健康與不健康的心情。師生間的互動,使學生能積極參與對健康理念、影響健康因素的討論。從而,使學生更明確健康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和道德健康四方面的含義;了解了影響健康的因素,便于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注意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的養成。
認識了健康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向健康的理想狀態不斷地努力,改善了學生的健康能夠:(1)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2)減少缺課;(3)改善體質和精神健康;(4)促進家庭和社區成員的健康。
體育拓展活動教案篇3
課題:
體育鍛煉重在參與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參加體育鍛煉的意義
2、能力目標:樹立自覺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
3、情感目標:正確認識調節好自己心理、情緒的重要性。重點:明確體育活動對促進身心健康的作用!難點:爭取了解自己的體能!
教學任務:
1、參加體育鍛煉的益處2、體育鍛煉重在參與3、了解自己的體能
教學內容:
1、古希臘人對參加體育鍛煉的益處有的呢地認識:“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
我國先秦時期在《呂氏春秋》中用形象地比喻闡釋了“生命在于運動”的真諦:“流水不腐,戶樞不蠢,動也?!?/p>
2、體育鍛煉重在參與你必須真正理解“重在參與”的體育精神,并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只有殘疾阿體育鍛煉,才能體會到鍛煉的樂趣,并得到益處。應具有積極、樂觀和奮勇拼搏的進取精神,并把這種態度和精神滲透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3、了解自己參與體育的現狀在課本上做出選擇題1——10題算出分數,對應評價參考標準看看自己在哪一種類型當中!
4、課堂常規:上好體育課的基本要求
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必須認真上好體育課。
體育課是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是開展早操、課間操、課外體育鍛煉、課余運動訓練以及競賽活動的基礎。
上好體育課,使課內外體育活動很好的結合起來,對搞好學校體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上好體育課的基本要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端正學習態度,既要重視上好體育基礎知識課,又要重視上好體育實踐課,使學習科學理論知識和掌握動作技術、技能很好的結合起來。
(2)上課時要認真聽講,自己觀察老師或同學的示范,細心領會新學的動作要領,并自覺積極的進行學習,在練習中要勤于動腦,善于思考。
(3)要遵守課堂紀律和學習要求。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曠課,因病因事不能上課時,因事先請假;上課前要做好準備,有條件的要穿運動服和運動鞋上課(或輕便裝和軟鞋底);要提前2—3分鐘到指定地點集合;課中要服從指揮,聽從老師和小組長的調動。
(4)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注意自己和同伴的安全,愛護場地器材設備。
(5)要做到課內外結合。在課外體育鍛煉時,注意復習和鞏固課內外所學的內容,加強練習,積極參加《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測試。
(6)服裝體育課必須穿運動服運動鞋。
課后作業:
1、根據實際自覺積極的參加課內外體育活動。
2、學會發展健康體能的方法!
體育拓展活動教案篇4
說課人:
一、教材分析:
鉛球是人類日常生活中最常見與經常用到的一種人體活動,又是現代奧林匹克體育運動中一項重要的比賽項目之一。所以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的體能、運動技巧起到很好的作用。初中體育教學的基本任務有三點:一、全面鍛煉學生身體;二、學習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術,發展基本技能;三、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它們要由專業老師通過一定的教學原則、教學方式進行系統、科學的授教及學生積極主動的配合練習來完成。體育課的教學一般是雙教材,它既能授予學生新知識,又能教會學生溫故而知新的道理、培養他們的體育樂趣,有時通過分組輪換的教學方式還能較好地鍛煉體育骨干、小組長的組織,管理能力,使之成為老師的好幫手,也是溝通老師與同學的橋梁之一,同時,還可培養學生自覺練習的守紀品質。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體會握、持球的方法和“推”球的動作要領。
(2)能力目標
1、發展協調性、靈敏性、增強四肢力量;提高運動能力。
2、培養學生面對任何困難都不要輕言放棄,勇于向前、頑強、果斷的優良品質;且在不斷的嘗試中找出的方法與快捷方式,建立與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用力順序和協調用力
四、說對象
八年級學生年齡都在14歲左右,存在體質普遍較弱、運動技術較差的現象;在體育課中比較易興奮,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對于說教過多、技術要求的教學因其理性思維還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興趣;相反,對于直觀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維的體育課比較喜歡,學習興趣較高。
五、說教法
將教學內容溶合在游戲中,使學生樂于參與、易于參與的游戲中無形間達到教學的初步目的。由于學生的感性思維較強,而理性較差,宜多做示范,以讓學生模仿練習,當學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時,再做技術性指導,以提高學生的技術質量與興趣。
堅持循序漸進和教與學同步互動的教學方法,設疑引課題,解疑指迷津既體現教學的整體性和知識的聯系性,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想象創造力,
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力求教學氛圍輕松、和諧、自然流暢。在學中教,教中學,在教學的全過程中,盡力減少因動作難度而可能帶給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學生明確地意識到學習需要自己產生的,不是別人強加的;學習過程是自己實踐的,不是他人包辦代替的,學習任務的完成是自己嘗試的結果,不是機械地重復和模仿的結果。自己是學習的主體,學習活動是充滿興趣的探索性創造活動,真正體現“快樂體育”的宗旨。
六、說學法
八年級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體育實踐能力已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本次課通過將理論知識與運動技能的有機結合,運用導學、導思、導練、導評等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體育學習,讓學生通過一看二想三悟的思維活動過程,達到了解動作技術的結構原理,弄清動作技術的實質和規律的目的和使學生知識學習、身體鍛煉寓于教學、練習之中,教學中,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和自主性,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以限度提高課堂效率。
七、說教學過程:
1、在課的開始部分,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選用了創新“集體性”游戲,但是改變了傳統的你講我做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腦思考,發揮想象,創新練習的方法,并在合理運用情景導入的基礎上,更易激發學生的參與精神。培養高尚的思想品德。
2、采用了雙人徒手操和針對原地側向推鉛球動作的專門練習,即調動了學生的雜只鈐玖絲翁悶眨院蟮慕萄г誶崴傻幕肪誠陸小?
3、課的基本部分以教學原地側向推鉛球為主,加入接力往返跑來豐富課的內容,讓學生在豐富多采的活動中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并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教師先提出鉛球的起源,鉛球是世界田徑賽場上的傳統項目。在大約在公元1340年,希臘開始出現了火炮。而炮彈是用圓形鉛制成的。為了使得炮手作戰時裝填炮彈熟練、迅速、敏捷,以提高軍隊的戰斗能力,希臘人就在日常訓練中讓士兵用同炮彈重量大小相當的石頭練習,并進行比賽。后來又用廢棄的鉛制炮彈代替石頭進行模擬訓練,這是現代鉛球的直接起源。再之后,這一訓練從部隊流人民間,慢慢地變成了投擲鉛球的游戲,并很快得以傳播,成為廣受群眾歡迎的體育競賽項目。1896年,鉛球成為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上投擲比賽正式項目。從它誕生之日起,它就一直是大力士的寵兒,它使得各國大力士能一展自己的雄風
原地側向投推鉛球的內容看似比較簡單,而要教學的知識是較多的,例如握
持球的方法、蹬腿轉髖的動作和撥指的方法。為了能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投擲姿勢和轉體的動作,首先教會學生握球的正確方法。教師講解并示范握球的動作要領,學生直觀的感受動作形象,又加強巡視指導正確的方法,為以后學習完整技術打下基礎。然后,教師講解演示原地側向推鉛球的動作,學生跟著教師做徒手模仿練習投擲動作,體會投擲的姿勢和轉體動作,加強對正確的投擲姿勢的理解。整個動作由五個部分組成:蹬(腿)>>轉(髖)>>挺(胸)>>推(肘)>>撥(指)。分以下步驟完成:
1)、示范講解原地側向推鉛球的用力順序
2)、示范講解腳的蹬轉練習
3)、示范講解蹬地轉髖練習
4)、示范講解原地側向推鉛球的完整動作
5)、兩人一組徒手進行完整動作練習,按教師講解的要領進行自評自練
6)、原地側向推鉛球練習
在身體素質的的練習上,我安排了持球跑的接力游戲。在場地的布置上,繼續沿用鉛球的場地,這樣可以減少隊伍的調動,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下面的素質練習。一方面以激發學生的集體主義情感,另一方面給負隊一次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獲取勝利和成功的機會,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出啟迪心智、發展思維、強身健體、體驗成功的現代體育教學觀念。
4、優美的旋律,寬松的氛圍,優美、放松的旋律響起,同學們隨著音樂跟老師做身心放松練習......,教師及時地進行肯定總結。在輕松、自由的氣氛中,一堂課結束。教學設計:
整隊→游戲(音樂伴奏)、雙人操
→教:提問、要求、巡視
主教材(原地側向推鉛球)→學:聽、練、論、創、演。
輔教材→教:傳授知識、線路指令、講評練習。
(身體素質10×4往返跑)
→學:圖形跑練、競賽跑練、反饋評價。
整理———→放松(音樂)、小結、作業。
下課———→回收器材。
場地器材
田徑場、鉛球20個、錄音機一臺。
1)預計練習密度:54--56%
2)平均心率:120次/分--130次/分高峰期在第35分鐘左右,約為155次/分
體育拓展活動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送眼淚”的游戲形式讓幼兒學習雙腳屈膝立定跳的技能,起跳時雙腳蹬地,兩臂自然擺動,身體保持平衡,動作協調,落地時前腳掌輕輕著地。
2、初步培養幼兒克服困難,勇敢挑戰“自我極限”的體育精神。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裝滿水的中瓶裝可樂瓶。
2、場地布置一:60CM、70CM、80cm三條不等寬的“小河”。
3、場地布置二:“送眼淚”游戲場地一片,幼兒分成3組進行游戲。
①每組具體任務:一個裝水的盆子中有一塊海綿,游戲道具為吸足水的海綿,幼兒取吸足水份的海綿順利通過游戲三個設置好的游戲障礙,把海綿中的水擠到禿頭小獅子的家門口的小水桶中,然后直線返回把海綿交給第二個小朋友,才算完成任務。
②設置游戲障礙,順利闖過三關。
第一關:走過用平衡木做成的2米長、20CM寬的小橋。
第二關:跳過三種不同顏色、不同寬度的小河。
第三關:鉆過一個用直徑50CM的鐵環做成的小山洞。
活動過程:
一、簡單“器械操—瓶操”活動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隊型練習入場:由一路縱隊走成方形,后走成四路縱隊呈早操隊型站立,要求兩手自然擺動、抬頭挺胸、小腳踏起來、精神飽滿,邊神氣邊喊口令邊進場。
2、熱身運動:幼兒跟教師一起進行熱身活動,器械為裝滿水的中瓶裝可樂瓶,要求幼兒能跟著教師的口令做動作,動作到位,教師在操節編排中側重于腿步力量的熱身訓練,為下面的跳躍過小河做好鋪墊。
二、教師提出本次活動要求。
1、教師:剛才我們活動了自己的小身體,接下來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墒沁@個游戲里有一個很難的本領,我們先提前先來練習一下,學好了本領才能更好地玩這個有趣的游戲。
2、教師提出觀察要求:請小朋友來看看老師身后有什么?
觀察后面的分組活動場地:原來老師身后有三條不同顏色的小河,幼兒通過比較,總結出紅色小河最窄,黃色小河比紅色小河稍微寬一點,藍色小河最寬。(強調比較小河時,可以用寬和窄這兩個詞來形容。)
(一)自由探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跳過60、70、80CM寬的“三條小河”。
1、教師提出探索要求:這里有三條小河,請你選擇其中的一條小河試一試,然后努力跳過去;先跳過去的孩子還可以去試一試其他顏色的小河,檢查一下自己能跳過哪條小河,不能跳過哪條小河?跳的時候要小心注意,千萬別掉進小河里。
2、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選擇喜歡顏色、寬度的小河“魚貫練習”進行探索試跳,鼓勵幼兒嘗試跳過不同顏色的小河,此時教師要注意控制好幼兒練習的密度與時間,以3分鐘左右為佳,不至于使幼兒過于疲累。
(二)重點學習雙腳屈膝立定跳的技能,注意動作正確、跳躍姿勢規范。
1、交流嘗試結果:剛才很多孩子都在努力地練習,那誰來說說看你是用什么方法跳過小河的?(幼兒講述自己的方法并進行簡單示范。)
2、教師在幼兒交流的基礎上,發現雙腳屈膝立定跳的方法。
師:跳過這三條不同顏色、不同寬度的小河有很多方法可以跳過去,老師發現有一個小朋友跳的方法特別標準,又能順利跳過小河,請他來示范一下,請你仔細地看,觀察一下他的跳的方法到底是怎么樣的?
3、請一個能夠用標準的雙腳屈膝立定跳遠的方法跳的孩子進行完整范跳。
4、教師鼓勵大家說出剛才幼兒跳的零碎觀察經驗,教師提煉總結:
跳之前先要雙腳并攏屈膝,然后雙腳用力蹬地,兩臂自然擺動,使勁往前一跳,雙腳前腳掌輕輕落地。老師告訴大家這種跳的名稱叫:雙腳屈膝立定跳遠,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本領,我們可以用這種本領試著努力跳過不同寬度的小河。
5、幼兒跟隨教師在原地練習雙腳屈膝立定跳遠的正確動作,然后選擇不同寬度的小河進行分散魚貫練習。
①鼓勵幼兒在跳過“低難度”小河的基礎上,能向自己的跳躍能力提出挑戰,勇敢跳過“略高一難度”的小河。
②挑選一條你能夠輕松跳過去的寬度的小河進行“雙腳屈膝立定跳”的重點練習。注意跳的姿勢要標準,千萬別掉進小河。幼兒也可以再選一條小河試一試,看你用這種方法能不能跳過去?同樣,這一次也不能掉進小河里。
③教師注意控制好幼兒練習的密度與時間,仍以3分鐘時間為宜,不至于使幼兒過于疲累。
(三)游戲鞏固練習部分:
“送眼淚”(把幼兒領到游戲場地)
1、教師講解游戲要求:
昨天我們一起來聽了個故事《笑出來的眼淚》,波波從鱷魚那里討來了眼淚水,然后把鱷魚的眼淚裝在了這些水桶里,今天我們就來幫波波把鱷魚的眼淚送到小獅子托托那里好嗎?小獅子托托只要一涂上鱷魚的眼淚,就能很快長出頭發來了。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①這里有三種顏色的小河,代表三種不同寬度的小河,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本領選擇一條適合你的小河進行游戲。
②為了體現游戲的公平,請小朋友檢查一下三組參與游戲的人數是否相等,如果不等,可以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
(鼓勵幼兒相互協調,保證每組游戲人數相等。)
③我們請每一隊的第一個小朋友用一塊海綿吸足盆里鱷魚的眼淚,直線快速走過第一關用平衡木做成的小橋,注意過小橋的時候要走穩,不能掉進小河里。等順利闖過第一關后,馬上闖第二關:來到了不同寬度的小河邊,請你用“雙腳屈膝立定跳遠”的正確方法順利跳過小河,同樣注意別掉進小河里,這樣就能順利闖過第二關。進入第三關的時候,請你小心謹慎地鉆過小“山洞”,注意別碰動做“山洞”的鐵架子,否則算闖關失敗,只有順利闖過第三關,我們才算到達禿頭小獅子的家,小獅子在家門口準備了幾個小水桶,請你把取到的鱷魚的眼淚從海綿中擠出來,擠到小水桶里,就能幫助禿頭小獅子了。完成任務后請小朋友直線返回,把海綿交到第二個孩子的手里,然后第二個小朋友開始游戲,聽明白了嗎?
④請一幼兒上前操作、示范,教師提醒具體規范動作,強調遵守正確姿勢跳過小河的游戲規則,并能做到“直線返回”的游戲要求。
2、幼兒第一次游戲,教師觀察幼兒具體游戲情況,檢查幼兒游戲中有沒有用標準的“雙腳屈膝立定跳”的動作順利跳過小河,有沒有做到直線返回的具體要求。
3、幼兒第二次游戲,提醒幼兒繼續按照規則進行游戲,也可以再次選擇不同寬度的小河進行挑戰性游戲,并努力挑戰自己,爭取在游戲道具“海綿”內吸足夠的水,注意保護這些水分,為獅子運送比上次更多的眼淚,直到“眼淚水”達到老師規定的小水桶上的刻度,先湊滿“眼淚水”的一組獲勝。
4、為三組不同的幼兒小組集體送上“助人為樂”、“團結一致”、“動作規范”的三面小錦旗,以此祝賀不同小組的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任務。
三、放松活動:
幼兒和教師一起在音樂聲中做各種舒緩的放松動作,然后請部分幼兒和教師一起收拾場地,愉快結束本次活動。
體育拓展活動教案篇6
活動目標:
通過跳腳印地毯活動,發展幼兒彈跳力,動作的協調性。
鞏固垃圾分類的指示,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腳印地毯若干塊,三個不同顏色并貼有標記的垃圾桶各兩套。準備無機垃圾(易拉罐),有機垃圾(果皮、花生殼等),有害垃圾(廢電池,一次性快餐盒等)。
幼兒已有初步的垃圾分類意識及分類方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可樂罐操
幼兒扮小袋鼠,跟著教師袋鼠媽媽做可樂罐操(上肢運動,下蹲運動,體側運動,腹背運動,跳躍運動)
(二)基本部分:
1.幼兒一個跟著一個練習跳腳印地毯。要求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跳著腳印地毯上的腳注練習。
2.游戲:小袋鼠撿垃圾。玩法:幼兒把發現的垃圾放入自己胸前的袋子里。
3.游戲:小袋鼠送垃圾。要求:知道三種不同顏色不同標記的分類垃圾箱。
了解三類垃圾的分類方法:跳著腳印路,將胸前袋子內的垃圾送到垃圾筒里。
過程:
(1)教師示范跳著腳注路送垃圾。(雙腳跳-單腳跳分類放)
(2)請兩只小袋鼠練習跳腳印送垃圾。(教師提醒要跳在腳注上)
(3)全體幼兒游戲。
4.比賽:幼兒分成兩對。進行比賽。
5.要求動作敏捷,行動快,垃圾分類準確性。
6.結束部分:(公圓管理員出場)說:小袋鼠們真能干,把我們公圓地上撿起來,還把它們分類垃圾筒內,謝謝你們環保小袋鼠,為了表示感謝,我們要送你們每人一張廢舊物品小制作展覽的入場券。
環保小袋鼠跟著媽媽跳著腳印路到展覽室參觀。
體育拓展活動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匍匐前進、滾等能力,提高機體的協調性、平衡性。
2、在綁住雙腳的情況下,敢于運用自己身體各個部位來探索不同的動作,從中體驗運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彈性牛皮筋人手一個。
2、布置好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聽音樂運動
師:20__年的北京舉行了“奧運會”,你們想做運動員嗎?就讓我們鍛煉身體吧。。
2、師:小運動員們,你們剛才做了哪些運動?是怎樣讓自己的身體動起來的。
二、基本部分
1、參與運動項目
幼兒拿圈,探索各種方法向前運動。
2、集中,交流各種方法。
3、補償練習
4、學習“匍匐前進”
介紹“匍匐前進”的要點。
教師小結:
小小運動員們真是又聰明又勇敢。
5、游戲:“勇者總動員”
幼兒分成兩組準備比賽。
三、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本節體育活動幼兒的興趣非常的高,在游戲活動中孩子們能積極參與其中,發揮了全體幼兒的參與性、主動性。但活動中的難點“匍匐前進”幼兒掌握的不是很到位,后面的游戲活動如效果很好。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本節活動的活動強度達到了,趣味性很好,幼兒的積極性也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