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700字的作文
清明節700字的作文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清明節700字的作文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清明節700字的作文(優秀5篇)】,供你選擇借鑒。
清明節700字的作文篇1
相信大家都看過電影,不知你有沒有看過《舉起手來》這部電影的,這部電影就是在新鄉的郭亮村拍的,我們這個清明節假期就去了新鄉的郭亮村。
我們是清明節放假的最后一天去的,我們早上六點多就醒了,吃完早飯我們就出了門,我們先去商店買了一箱奶,商店老板說:“現在搞促銷,買這箱奶,再送你們一個菠蘿。”于是我們就拿著奶和菠蘿出發了,我們去高速的事后發現對面下高速的堵車了,于是我們想回來的時候走低速,三個小時后我們就到了。
我們到了那里,買完票之后,我們就坐著景區的大巴車去郭亮村的山下了。到山下后,我被眼前這些高聳入云的山嚇了一跳。聽叔叔介紹:郭亮村隧道全長1300米,高五米,寬四米,是人工開鑿的世界第九大奇跡,臨著懸崖的天窗有35個,是鑿洞時清除時咋用的,還便于通風透光,現在是最好的觀景臺,我們開始上山了,這個隧道的坡有點陡,還有很多天窗,從天窗那里觀看風景非常的美,下面有點石頭,對面還有飛流的瀑布往上望去,藍藍的天空也非常的美,那里的石頭也很特別,在外面都沒有見過,所以我們拍了很多照片,我們走了半個小時才到山頂,看到指示牌上寫著:郭亮村向前走兩百米,我們又走了兩百米,終于到了郭亮村。那里的場景跟電影里的有點不一樣,但有些地方還和電影里的場景一樣,比如:村子,山坡……我們又買了一些吃的和一些紀念品,就準備下山回家了,我們是坐車下來的坡很陡,坐車的時候嚇死我們了,我們到了山下就準備回家了,于是我們就又開著車回家了。
過兩天這個地方真美啊!下次你們也要來看看。
清明節700字的作文篇2
清明節是“感恩節”。到了清明節,在外地工作的親朋好友都會不約而同地從五湖四海回到自己的家鄉參與祭掃先人的活動。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清明節是為了懷念過世的親人,通過掃墓祭祀等活動向先輩表達感激之情的一種方式。沒有祖祖輩輩的辛勤付出,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人們懷著感恩之心祭拜先人。因此,在我的眼里清明節就是“感恩節”。
清明節也是踏青節。清明節,家家戶戶都要爬山登高去掃墓,而清明節正是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季節,雖然在前往墓地的路上十分勞累,但也能收獲許多的美景。你看,一路上的樹木都脫下了冬天的棉襖,穿上了春天獻給的綠衣裳。瞧!遍地的野花競相開放,它們是多么的鮮艷,春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還散發出淡淡的芳香,引來蝴蝶飛舞,小鳥歌唱。聽!山間小溪傳來“嘩啦啦”的水聲,猶如一首好聽的樂曲,溪中小魚還不時向水面吹泡泡,似乎是在給樂曲打節拍……這一切構成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美麗畫卷。爬到了山頂,在祭拜親人的同時能領略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真是讓人喜出望外!
清明節還是美食節。大家在清明節期間可以嘗到各種特色美食,在我們家鄉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五色糯米飯了,它由紅、黃、白、紫、黑五種顏色的米飯組成。五色糯米飯不僅好吃也非常好看,它煮熟后還被別出心裁地擺出許多有趣的造型,寓意著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多姿多彩。除了五色糯米飯還有許多美味的小吃哦,比如炸紅薯、炸小魚、油團、紅糖糕……真是數不勝數,不愧是我們小吃貨的天堂啊!
清明節700字的作文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到了,我和爸爸冒著細雨去給爺爺上墳。
我和爸爸來到墳前,插上帶有白紙條的柳枝,又把墳頭的草拔光了。這時我和爸爸腳上已沾滿了泥。
爸爸拿出帶來的紙錢放在墳前小房子里用打火機點著了,在火光中我仿佛又看到了爺爺慈祥的臉龐。爺爺對我的關心與疼愛又一次浮現在了眼前.....
小時候父母沒在身邊,爺爺在家照顧我。我的身體不大好,經常生病,特別是鼻子時常不通,可是我又害怕扎針,爺爺只好用中藥給我治病,每次的湯藥都是苦的難以下咽,我說什么也不喝。爺爺就在里面加了許多糖,邊給我講故事邊趁我不注意時喂下一口,就這樣,慢慢地,在爺爺的細心照顧下現在我的鼻子已經沒什么毛病了。
爺爺每次上街總是要帶上我,背著我上街時他最常用的方式。每次他都給我買雞腿,幼小的我也想讓爺爺吃一點兒,爺爺總說:“佳佳(我的小名),爺爺不好吃雞腿,爺爺吃肉惡心。你是小孩子家,多吃肉能長高。”可我有幾次看到爺爺在廚房把我啃過的雞腿上剩下的一丁點肉啃得干干凈凈還把骨頭放在嘴里咂了又咂……
爺爺給了我太多太多的愛,在爺爺身邊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孩子。不幸的是——晴天霹靂去年因為生病爺爺去了天堂。
“爺爺,爺爺!”我大聲呼喚。“爺爺,你能聽到我說話嗎?”“爺爺,我想和你說說話!”淚水潤濕了我的雙眼,雨水淋透了我的衣裳。
我跪下來給爺爺磕了三個響頭,還跪在那里不肯離開,爺爺就睡在那里,我要等爺爺醒來。
爸爸拉起了我,此時的我臉上淚水與雨水交織在一起身上有好多泥土全身已經濕透。爸爸又勸了半天我才戀戀不舍地走了。我在心中默默地說:“爺爺,讓柳枝替我伴著你陪你說說話。爺爺,我走了!爺爺,我還會再來看您的!”
清明節700字的作文篇4
4月,春光明媚,4月,大地復蘇,4月,春色滿園,4月,萬紫千紅。4月,也有一個重要的節日:清明節。這一天,我和家人去給太奶奶上墳。
到了墓地外圍的停車場,我們下了車,通過一條小路,走到了墓地,在這條小路周圍,有許多的菜地,有一大片黃燦燦的油菜花,景色十分迷人。終于,我們到了墓園,墓園的上空煙霧繚繞,滿地都是紙灰。來到了太奶奶和太爺爺的墓旁,我給太奶奶磕了三個頭,并且給他們獻上了一束鮮花。之后,全家人都為太奶奶磕了頭,依據多年的習俗,我們就開始燒紙錢了。可是,燒紙錢的時候,一股難聞的味道撲面而來,原來是燒紙錢的味道,我們趕快站到另外一面來躲避,可是風一會兒往這吹,一會兒往那吹,我們不得不一會換一個方向。紙錢全部燒完了,我就在想,太爺爺和太奶奶會不會真的拿到這些錢呢?
回到家,我突然想到了燒紙錢的危害,燒紙錢是多年來人們的一種習慣,可是燒紙錢污染空氣,并且紙是由樹木做成的,燒紙錢還會毀滅森林,而且殘留下的紙灰還會污染環境。而且燒紙是一種迷信活動,是給天上的親人送去錢財,可是,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存在的,那如何來寄托對以去親人的思念呢?
在晚上,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了一條新聞,現在很多的人都使用了江葬的方式,他們把親人的骨灰灑向長江,在清明節時,乘船來到江中,往江里灑下花瓣,紀念已故的親人。這種方法不僅能寄托對親人的哀思,也不污染環境,是一個折中的好選擇。
墓葬是一個由來已久的習俗,但是隨著有更多的人越來越懂得愛護地球,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江葬,我相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地球的環境會更加美好。
清明節700字的作文篇5
夜里雨聲,閑讀宋詞,聽北宋詞人晏殊淺吟:“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過幾頁,又聽見晏殊第七子晏幾道嘆息:“舞煙眠雨過清明”。
心里驀地一驚,春社已過,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多年歷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后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現代人眼里,“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系則更緊密。這是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于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于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為圖方面,人們干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為盛行。新中國成立后,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歷來有掃墓的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戶戶的后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為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個大睛天,心,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也許,也只有這樣的情與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濕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不凈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發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善待自己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于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才不至于面對死氣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嘆和無邊的自責,背負一團心冷在風里哀號盤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