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貼春聯的作文
好的作文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思想,貫穿全文,統領全篇。這里提供優秀的六年級貼春聯的作文,方便大家寫六年級貼春聯的作文參考。
六年級貼春聯的作文篇1
今天一大早,我就被媽媽吵醒了,原來今天是除夕,媽媽和爸爸早早地起來是為了貼春聯。反正我把作業完成了,去湊個熱鬧吧!我邊想邊去洗漱、吃早飯。
吃完早飯,爸爸搬來梯子,爬上去先把就舊春聯撕下來,媽媽一會拿出新的春聯,一會又剪出幾段透明膠,她正在為貼春聯作著準備。“老婆”,隨著爸爸的一聲叫喚,媽媽趕緊把春聯遞給了爸爸,爸爸讓我站遠點看看他擺得正不正,我左瞧瞧右瞧瞧,然后一本正經地說:“完美。”接著媽媽把膠帶一段段地遞給爸爸,不一會兒的功夫,春聯貼好。
過新年,每家每戶都要在門上貼上一個“福”字,寓意“幸福美滿、福氣滿滿”的意思,我家也不例外。再貼“福”字是出了一個小插曲,媽媽要把“福”字給倒著貼,我連忙出聲阻止:“媽媽,大門上的福字是不可以倒著貼的,”“誰告訴你的?”媽媽疑惑地問。“是我在玩爸爸的手機時偶然看到的。”“對,沒錯,我也看了這則消息,”爸爸聞聲走了過來。“真是這樣嗎?”媽媽還是半信半疑。“沒錯,你就相信我們吧,”我笑著對媽媽說。“好吧,聽你們得了”。很快,媽媽就把福字給貼正了。
看著那鮮艷的紅色春聯,大大的福字,我心里特別高興,因為過年了,希望新的一年全家身體健康,幸福快樂!
六年級貼春聯的作文篇2
沒有了期末考試帶來的壓迫,寒假也在不知不覺地走近我們,這是我們步入中學后的第一個寒假。
假期中最忙的應該是年前兩三天了。大采購、打掃衛生、清洗物品……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除夕那天貼對聯了。除夕,家家戶戶都隨著笑聲,在自己的門上貼上了春聯,準備迎接新的一年,我們家自然也不例外。
在我“死皮賴臉”央求了媽媽半天后,她終于同意讓我嘗試了一下。我拿起了春聯,放在桌上。拿來了一把小刷子和糊漿。準備工作就緒了,我開始對春聯伸出了“魔爪”,在對聯背面涂上了糊漿,再往門上一貼,接著又貼上另一張和橫批。
拍了拍手,看著自己的“杰作”,我不禁仰天大笑:“哈哈哈!我簡直就是個天才鴨!”“天上掉下來的蠢才!”在我正得意時,腦袋上突然吃了個“爆炒栗子”。心里正惱火:誰想害朕?轉頭一看,媽媽正站在背后,用無語的眼光看著我,還翻了個大白眼,我的氣焰一下子就像被一桶水給澆滅了。還沒等我回過神來,媽媽指著被我貼得歪歪斜斜的春聯說:“這就是你貼的?上下聯都還沒對齊。”
在媽媽的嚴格要求下,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春聯完好無損地撕下來。接下來,我在媽媽的指導下重新貼春聯!我小心翼翼的拿起重新用糊漿涂過的春聯,笨手笨腳地將春聯貼好,再用手輕輕的撫平。看著被貼好的春聯,心中滿是成就感。
做事要多學,多練,才能夠做好!
六年級貼春聯的作文篇3
今天是年三十,家家戶戶都很熱鬧。有的貼春聯,有的掛紅燈籠,有的放鞭炮……我家也不例外,不過以前春聯一般都是大人貼,而今年卻不一樣。爸爸把貼春聯的任務交給我了。
我先搬來凳子把舊春聯撕掉,接著用抹布把防盜門上的灰塵擦干凈,然后拿出笤帚撮子將地上的舊春聯清理干凈。過了一會,門上的水漬干了,就可以開始貼新春聯了。
接著我從家里拿出那種大的透明膠、春聯、還有剪刀。天啊,連哪一句是上聯都不知道,怎么貼呀?爸爸說:“古詩絕句的第三、四句是對偶句,講究平仄對仗,第三句最末一字是仄聲,第四句最末一字是平聲。對聯也一樣,上聯末字是仄聲,下聯末字是平聲,按這個規律去貼就不會錯。”我想,原來貼對聯這么簡單的事,里面也有這么多學問呀!我把對聯打開來,我一看第一張“金狗賀歲福星照”的“照”字是仄聲,這一句是上聯,那么“財神進門財運高”就是下聯了。開始貼吧,等等,上聯貼左邊還是右邊啊?我便又問爸爸,爸爸說:“古人習慣從右到左,所以對聯也要從右貼到左。”“哦,我明白了”。
我先把上聯、下聯都沾上透明膠,然后爬上凳子小心翼翼地拿著上面,爸爸拉著下面,我們兩人把對聯拉直,然后把透明膠用力的壓平在門上,最后將橫幅的透明膠也用力壓在門楣上壓平,“萬事如意”四個大字金光閃閃的展現在我的眼前。還有一個福字沒有貼,我拿著“福”字粘上透明膠三下五除二剛要往上貼,爸爸卻笑了:“你貼反了,福到福到‘福’字是要倒著貼的。”我一聽立刻把“福”字倒過來貼上去。貼好后我問爸爸:“貼的怎么樣?”爸爸說:“不錯,挺好,以后過年貼對聯就交給你了。我讓你貼對聯,是希望你能對中國傳統節日的有關常識更加了解。”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今年貼春聯真是快樂和知識一舉兩得,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勞動帶來的喜悅。我希望每一個節日都充滿著快樂,每一個人都能從快樂中獲得更多更深的知識!
六年級貼春聯的作文篇4
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今年過年我只能宅在家里。雖然不能走親訪友,不能和小伙伴一起玩,但過年的樂趣絲毫沒有減弱。
年三十這天一大早,我就起來了,迫不及待地換上新衣,洗漱完畢,便跑向地下室。爺爺早已鋪好對聯紙,翻好對聯書等我來選。今年是鼠年,我就選了個帶鼠字的對聯:鼠須筆寫吉祥字,雀尾屏張如意圖。“怎么樣?”我問道。“好!”說著,爺爺已經拿起筆準備開始了。只見他筆走龍蛇,不一會兒,一個個毛筆字便躍然于紙上。我不禁沉醉其中,“吃早飯了啦!”突然爸爸的一聲吼把我給驚醒了。
該貼對聯了,輪到爸爸出場了。他輕松搬來一個梯子,吩咐我扶住,撕了點透明膠,粘在對聯的頂端,貼好,然后又拿起透明膠撕下幾段將中間也貼好,“滋滋、滋滋……”仿佛整個村都在撕膠帶。仔細一聽,可不是嘛!姐姐家在撕,隔壁在撕,對面人家也在撕……我頓時滿腦子都是滋滋聲。不過,這滋滋聲并不討厭,聲聲可都是“年”的聲響啊!
不一會兒,爸爸已經將對聯貼好了,這對聯似乎是房子的裝飾,瞬間將房子點綴得煥然一新。再放眼望去,姐姐家,隔壁家,對面人家,家家戶戶都已經將對聯貼上了,紅紅的樣子可都是“年”的色彩啊!
我沉浸在這滋滋聲響中和紅紅色彩中,真希望這新年的氣息能夠消除病毒的陰霾……
六年級貼春聯的作文篇5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每讀到王安石的《元日》,眼前便浮現出春節時貼春聯的場景。
說起春聯的由來,那可是一段悠久的歷史,春聯一開始叫“桃符”,在當時是驅邪的,現在過年換新的對聯寓意萬象更新,且增添節日氣氛。每逢春節,街上便有了一條條“紅龍”,人們在春聯集市上挑選適合自家氛圍的對聯。
今年春節,因新冠疫情影響,對中國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我們從每天的新聞聯播中得知: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正在打響與新冠病毒作斗爭的人民戰爭,我們堅信一定會取得最后的勝利,作為我們少先隊員,也要以各種形式參與進去,為醫生、護士們加油鼓勁。
春節前兩天,書法老師召集我們一起寫對聯,在出發的路上,我就在心里琢磨要寫的內容,到了教室,已經來了不少同學,只見每張桌子上已經擺滿了紅紙,各式各樣,有長有短,我找了個位置坐下,老師調好墨汁,給我一支毛筆,讓我照著對聯的范字樣本比劃比劃,做到“意在筆先”,書寫時還要注意“中鋒用筆,巧妙運腕”。我觀察琢磨了一會兒,定了定神,做了一次深呼吸,便提筆上陣,刷刷幾筆便完成了一幅,仔細一看,有兩個字歪了,整體看大小也不協調。在老師的指點下,我調整字形,又寫了兩遍交給老師點評,老師對我豎起大拇指,還說:“越來越好,真棒!”我心花怒放,接著又寫了好幾幅,“武漢加油、中國必勝”、“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吉祥高照、瑞氣盈門”、“福”字躍然紙上。
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弟弟一起把我寫的對聯貼到了大門上,看著自己的作品,心里別提有多自豪了!相信待到春來,必定疫去花開!
六年級貼春聯的作文篇6
今天是臘月三十——除夕,一年里這一天恐怕是最忙活的了,大人們都在熱火朝天地準備年夜飯,我和姐姐也從爸爸那里接受了一項光榮的任務——貼春聯。
我們倆拿著鮮紅的對聯來到大門口,首先,我們要看清楚這幅對聯哪是上聯,哪是下聯,然后才能動手,否則,如果貼反了,豈不讓人笑話。
我們扯開對聯,只見這幅對聯是:“人興家興事業興,你旺我旺大家旺。”橫幅是“福星高照”,看好位置后,我們便要著手貼了。可是得要膠帶呀,姐姐便打發我去找。可我翻箱倒柜的怎么也沒見膠帶的影子。到底在哪兒呢?姐姐可是急等著用呢。我忽然靈機一動,想起來了,在媽媽的房間里我好像見到過一卷。于是,我匆匆地沖到媽媽的房間里,東瞧瞧西望望,終于在床頭柜里找到了它。我如獲至寶,拿起膠帶迅速地跑到姐姐跟前。只見姐姐站在凳子上,早已作好了準備。我給姐姐當起了助手。我站在離姐姐一定距離的地方給姐姐指揮,保證對聯貼得位置適當并且不能歪斜。我們先貼門兩邊,最后,我倆把那個大大“福”字帖在了門上部的正中間。
好了,終于大功告成,看著這紅彤彤的春聯,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我覺得我們的生活都像火一樣紅呢。
六年級貼春聯的作文篇7
過年啦!過年啦!新年的腳步漸漸近了,大街小巷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商場里人山人海,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臉上都露出快樂的笑容。
今天是大年三十,村里男女老少都忙碌起來,爺爺奶奶正在蒸饅頭,殺雞宰魚,切羊肉、牛肉……滿屋子的美食令我垂涎三尺。
媽媽拿著燈籠,我看見了說:“媽媽,你是要掛燈籠嗎?我來幫你吧。”媽媽將燈籠遞給我,我拿著燈籠,歪歪扭扭地爬上梯子,爸爸看見我差點要摔下來,叫我下來,讓他來掛。媽媽把我叫去貼春聯,我找出對聯和“福”字,媽媽站在凳子上,把舊的對聯撕下來新的貼上去,意味著辭舊迎新,日子越過越紅火,這讓我想起了王安石的詩句“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先貼橫批,我指揮著媽媽貼,這邊有些歪,左邊有一點低……在我的指引下終于擺正了,現在要貼上下聯了,我家的上聯是:黃金寶地財源廣。下聯是:富貴門庭家業興。呵呵,這其中的寓意大家都應該知道吧。
對聯貼好了,該貼福字了,我站在凳子上讓,把“福”擺正,讓媽媽幫我摁住,我用膠帶把四個腳給粘住,一個福字就貼好了,我們喜歡把“福”字倒著貼,福倒著貼,諧音就是“福”到了。
春聯,原名叫桃符,是用來驅災避邪的,傳說是用來驅趕一只叫“年”的怪獸,“年”也很怕火和紅的東西,所以人們每年都要掛燈籠,貼春聯。
掛好了燈籠,貼好了春聯,院子里紅彤彤的,充滿了喜慶的氣氛。過年真好!
六年級貼春聯的作文篇8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爆竹聲中一歲除。過年期間,我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貼春聯了。
大年三十那一天,我們回到老家,我和爺爺帶上漿糊、春聯和毛巾,興致勃勃地忙活起來。
爺爺率先出場,只見他拿起粘著米糊的大刷子,在墻面上揮灑自如,三下五除二,那塊地方就被刷得非常均勻了。接下來爺爺拿起春聯,對準那塊地方一按、一抹、一擦,完成!春聯和墻上的漿糊無縫連接,這可不得不稱為天衣無縫呀!我看爺爺做得非常簡單,也躍躍欲試,于是主動請纓,請求完成下一個貼春聯的任務。我也學著爺爺的樣子拿起刷子,粘了粘漿糊,但刷子上的漿糊一直往下掉,弄得我手忙腳亂。這時一滴漿糊調皮地蹦到我身上,我剛要伸手去擦時,刷子卻又不小心涂到了手上,轉身想去拿毛巾時,刷子又不聽話地掉到了地上!我簡直欲哭無淚了。
看來貼春聯也是要真功夫的!我不敢小覷這項任務了,接下來的每一步我都做得小心翼翼。費了好大的力氣,我才把一塊地方刷完,可是我刷過的地方坑坑洼洼的,還有一些凝結物沒有涂勻,這時的我已經滿頭大汗了。我小心地拿起春聯,想對準那地方貼上去,但在關鍵時刻手抖了一下,竟然貼歪了,我不得不把春聯撕下來,重新調整位置。接下來我學著爺爺用毛巾在春聯上壓一壓,想使它粘得更緊,但因為沒有經驗,反而把春聯搞得黑乎乎的。最后還是爺爺出馬才把這一副春聯貼好。
我貼的春聯和爺爺貼的春聯一對比,就像是一個臟兮兮、皺巴巴的乞丐碰到了一個穿得非常體面的貴族。貼春聯這件事,讓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認認真真、仔仔細細。
六年級貼春聯的作文篇9
春節到了,在春節期間,我國的傳統民俗有放鞭炮、吃湯圓、貼春聯、逛廟會……最令我難忘的是歡歡喜喜地貼春聯。
大年三十那天,我和媽媽在老家平安場吃年夜飯、貼春聯、放鞭炮電光花……非常開心。開始貼春聯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著紅紅的春聯,拿著中華民族偉大的歷史。我再把春聯輕輕地放在長椅上,和媽媽一起往上面涂抹膠水。
媽媽鄭重地對我說:“瑞寶寶,一定要把春聯貼好,這代表了婆婆家的形象。還有,膠水只要涂滿邊緣就行,不要太多……”于是,我側著頭,上牙齒咬著下嘴唇,睜大眼睛,細心地拿著膠水瓶涂抹。媽媽看我這副模樣,不禁笑道:“別逗我笑了,我笑得肚子都疼了!”我吐著舌頭,說:“不至于吧,再說吧,春節需要歡歡喜喜的氣氛,開心才好呢!”
過了一會兒,我和媽媽終于把膠水涂遍了春聯的邊緣。媽媽將上聯輕輕地用三根手指頭捏在春聯靠中間的地方,注視著它,并把它慢慢地、端正地貼在右邊墻上:闔家歡樂迎富貴。媽媽按同樣的動作,把下聯貼在左邊墻上:內外和順接平安。最后,又把橫批貼在中間:大吉大利。那些字寫得干凈利落、瀟灑有力、落落大方,我想:“這真營造出了春節喜慶、熱鬧的氣氛!”
我在春節里雖然做了許多有意義的事情,但是令我最難忘的還是和家人一起開開心心地貼春聯!
六年級貼春聯的作文篇10
盼了一年的團團圓圓的日子又到了,大街小巷里已經充滿了濃濃的年味,這種喜慶的氣氛也寫在了每一個男女老少的臉上。
迎新春,貼春聯,這是中華文化的傳統習俗,如今已經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這喜慶的節日里,人們借助著春聯,表達著對新的一年的期盼和祝福。
伴隨著春節的到來,大街上擺賣春聯的也漸漸多了起來,超市里,也是到處掛滿了紅通通的對聯。看著滿目的春聯都是印刷體,有著各種各樣的字體,還有的是燙金的,在燈光的照耀下金光閃閃,但在我的眼里卻是千篇一律,毫無生氣,絲毫沒有體現出中國的獨特文化。于是我向媽媽提議我可以自己寫春聯,因為我以前學過很長時間的書法。
回到家,媽媽幫我準備好筆墨紙硯,那紅紙上還有燙金的龍鳳圖案。我擼起袖子,輕輕地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起毛筆在硯臺里來回滾動兩下,讓毛筆吸足墨汁,接著在硯臺邊上撇了撇筆鋒,然后提著吃飽了墨汁的毛筆,開始寫字。此刻的我,覺得自己像一個戰士,挺立的筆桿是我的槍矛,烏亮的墨汁是我的甲盾,在紅色的紙鋪就的戰場上,縱橫捭闔,沖鋒陷陣。不一會兒,陣陣酸麻從指尖蔓延到手臂上,細密的汗珠在鼻尖上微微滲出,落筆——頓筆——收筆,點——橫——撇——豎——點……每一筆都傾注著所有的努力,每一畫都凝聚著所有的執著,雖然沒有大書法家寫出來的那種龍飛鳳舞的氣勢,但也頗有剛勁。一副春聯,一個福字。看這紅艷艷的紙,烏亮亮的字,包含了對舊的一年完美告終的欣慰,也承載著對新一年的美好祝愿。看著春聯,那一刻,我的心開出了一朵美麗的花。
接下來就是貼春聯了,我搬來凳子,拿出大卷膠帶和剪刀,還有剛剛寫好的春聯,一切準備妥當。我展開春聯,讓它在門上挺直了腰桿,爸爸拿起膠帶小心翼翼地粘好,生怕把它弄壞。經過我和爸爸天衣無縫的配合,春聯終于貼好了。
看著這幅春聯,心中油然升起一種成就感,也仿佛聽見了新的一年美好愿望的期盼聲,我大聲地讀出這幅春聯——
財源茂盛家興旺,
富貴平安福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