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孝的作文記敘文
好的作文應該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情感反應,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用意和情感。關于孝的作文記敘文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關于孝的作文記敘文,方便大家學習。
關于孝的作文記敘文篇1
什么是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小時候,不懂事的我總是埋怨爸爸媽媽不陪我玩,每天不聽爸爸媽媽的話。后來,我去媽媽的公司里玩,看見媽媽搬那么重的貨物,我才發現,原來爸爸媽媽每天都這么辛苦,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多幫媽媽做一些事。
從那以后,我只要有空,總要幫媽媽做一些事。要吃飯的時候,幫媽媽拿碗筷、盛飯;在吃完飯的時候,收拾一下碗筷,洗洗碗;回家之后,掃掃地。但是,媽媽好像還是那么累,于是,我一直在思考媽媽為什么還會這么累,終于在媽媽給妹妹收拾衣服的時候,我忽然明白原來媽媽根本不需要我么們做什么,只要我們把自己的東西整理好,其實就可以減輕媽媽的很多負擔。于是,我漸漸習慣了整理好自己的書桌,起床之后整理一下床鋪;這樣,我就經??吹綃寢尩男θ荩液蛬寢尵投紩芨吲d
其實這就是孝,這些對我們中學生來說,是很簡單的事情,那為什么我們就不能替父母分擔一下呢?許多學生拿著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去買零食買玩具;寧愿把時間花在打游戲上也不愿意去多看兩本書,多寫幾個字。我記得我看過一期《變形記》,里面有一個15歲的初中生女孩,打架、斗毆、一晚上能進派出所3次,買一雙鞋要幾萬元,傷透了父母的心。難道這樣子就是孝了嗎?不是的。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遠古時就有“禮儀之邦”之稱??梢?,孝順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絕不能丟掉祖先流傳下來的良好品德。
朋友們,時光易逝,讓我們珍惜現在的時光,來孝敬父母、長輩吧!
關于孝的作文記敘文篇2
人有云:“羊有跪乳之義,烏鴉有反哺之恩,況乎人?”中國漢字往往形簡而意深?!靶ⅰ边@一字,上部分為“老”,下部分為“子”?!白印北掣改福饧醋幽艹衅溆H,并能順其意。自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便是恩重如山,而“孝”則是我們回報父母的最好方式。
漢文帝劉恒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雖身居帝王之位,侍奉母親卻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用的湯藥,都必須由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用。他在位共24年重德治、興禮儀,使得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發展。而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也被譽為“文景之治”。
帝王之軀,也為人子。“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它不僅是一個人行為的準則,也是衡量一個人品德的重要標志。孝子的故事在我國古代比比皆是。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幾經曲折,好不容易得到線索后,他決心棄官到陜西尋找生母,并發下誓言不見到母親永不返回。終于,朱壽昌在陜西遇到了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他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血濃于水,時間的距離無法淡化親人的思念。眾里尋親,因為我們是這世上最割舍不下的緣分。
“百善孝為先”,“孝道”總在不停的延續,由古至今。一個平凡的女孩,孟佩杰,有著一個不幸的童年:五歲父親去世,母親重病,無奈將她送人領養。三年后養母癱瘓,養父離家出走,此后杳無音訊。八歲的孟佩杰開始為生計操勞,承擔起侍奉養母的重任。她每日悉心照料養母,為她洗漱梳頭、換洗尿布、涂抹膏藥。十幾年來,不離不棄,直到考上大學還是如此。
盡孝何難?不過是像父母照顧你一樣照顧他們,滿足一下老人們的愿望,讓他們渡過一個開心幸福的晚年。
古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蔽覀冞€能等待嗎?
關于孝的作文記敘文篇3
“有句老話講,百善孝為先,父母操勞一輩子,就圖個膝下盡歡顏,一聲叮嚀囑托,聊聊家長里短,講過多少遍老故事,咱靜下心去聽完?!泵柯牭教礆g的《百善孝為先》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被觸到,淚水也如同決堤的洪水?!靶ⅰ笔侵腥A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的愛是崇高的愛——只是給予,不求索取。不溯既往,不討恩情。父母是弓,兒女是箭,弓因箭而彎。
論語中有這么一則是說“孝”的: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蹦茉陔p親健在時盡孝,才不會當他們生命風華幻滅后,才發現有好多無處表達的懷思和傷感。對我來說,父母的愛是世上無與倫比的偉大力量,這種愛凝聚成我的勤奮和毅力,它永遠閃耀在我青春的光芒之中。
古有朱壽昌棄官尋母;曾參齒指痛心,董永賣身葬父。一個個都是讓人難忘的事,也成為了人們口中千古贊頌的榜樣,我們在家中應尊重長輩,也要孝敬父母,若沒有父母,我們怎會有機會來用心觀察世界。
孝是最容易的,也是最難做到的。為人子女,必須盡孝,必須學習長輩的優點,遵從長輩的正確指導,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你的品行代表了你的教養,你的父輩們教導你的知識是由他們那豐富的閱歷總結得來。但是,這并不代表盲從。為人父者,不可能事事正確,故子女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边@才是真正的孝。當今社會,有些子女忙于工作,疏于最父母的關心,而我也不例外,由于在外地學習,與父母相處的時間便少了,沒有盡到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反而事事要父母為我操心。
在一些家庭中因種種原因,幾歲的孩子承擔起照顧全家的責任。它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在古代,都說功名重要,可朱壽昌,棄官前往陜西尋母,發誓不見母親不返回鄉,最終找到母親,歡聚而歸。由此可見,功名雖重要,但在親情面前,功名又有多重要?我應在學習之余也要好好的孝敬父母。
孝,既然是傳統美德那我們就因當將其更好傳承。父母的愛是治我頑劣的一劑良藥,我會用我的行動去報答父母。用心去傳承這一美德,因為有孝,因為有愛,我才能更好的成長。
父母的愛,如松,雖有時傷害了你,但你應知他們是愛你的,他們的愛是常在的,是不凋落的。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我會用心愛父母,用心行孝。
關于孝的作文記敘文篇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學會感恩,做孝順兒女”。
世界上有一種寬容的愛,他的名字叫父愛。
世界上有一種瑣碎的愛,她的名字叫母愛。
父母的關懷就像一把傘,為我們遮風擋雨
父母的教誨就像-一盞燈,為我們照亮前程。
父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溫暖如春;
母愛是一首深情的歌,婉轉悠揚,輕吟淺唱;
父愛是一泓清泉讓你的情感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依然純潔明凈;
母愛是一陣和煦的風,吹去朔[shuò]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
一件件生活中的小事蘊藏著親人們對我們的愛,一句句動人的話語洋溢著父母對我們的情。
我們在無微不致的關懷中成長。父母為了我們失去的太多。父母為了我們付出的太多。但是我們對他們連了解都做不到,更不要說做了什么。
在家中,我們是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讓父母為自己忙前忙后;是不是在不高興時,對他們冷淡,甚至頂撞他們,使他們失落傷心;在學校里是不是對學習敷衍了事,不努力學習,學習不盡人意,是否違反校規校紀,讓父母為此傷心擔憂;是不是在社會中言談不當,行為舉止無法做到文雅禮貌而是父母受到非議,作為兒女的我們是不是該反思反思了。
我們已漸漸長大,父母因為我們操勞,慢慢的老去,此時不報更待何時。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出色傳統,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今天,我們在這里,表達我們的感恩之心。那么,怎樣才能表達我們的感恩之心呢?感恩父母,絕不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贍養,更重要的是給他們精神上的安慰。這體現在我們的一言一行,體現在點滴小事中,在家中,多為父母分擔家務,與父母聊聊天。在學校里,努力學習知識,在收獲知識的同時,也為父母增光添彩,這不就是感恩嗎?
在社會中,我們舉止端莊,言談高雅,品德高尚,待人接物彬彬有禮。不驕傲自大,目中無人,贏得鄰里們的一致好評,我們,為自己代言,也是為父母代言,這不更是感恩嗎?感激父母,給了我們寶貴的生命,感激父母,給了我們最無私、最偉大的關愛。
孝敬父母并不是要求我們轟轟烈烈的去為他們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們從
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
感恩伴我們進步。
孝順讓我們成熟。
千言萬語一句話:讓我們學會感恩,做孝順兒女吧。感謝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最愛我們的人------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關于孝的作文記敘文篇5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要做好一個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孝是做人的標準,是人必備的品德。
有一次,媽媽和爸爸去上班,我起來后,看見屋里亂糟糟的,心想:“媽媽爸爸上了一天班,回來還要做飯、掃地、擦桌子,肯定很累,那就讓我來干吧,給爸爸媽媽分擔點?!?/p>
說干就干,我先把桌子擦干凈,再把地掃了,最后疊了被子。我又燒開了熱水,給爸爸媽媽倒了兩杯熱茶,還把拖鞋在門口準備好。
爸爸媽媽下班回到家,看到屋里很干凈,問是不是我打掃的,我說“是的”。他們微笑著,仿佛一天的疲倦都沒有了,爸爸坐在沙發上一直夸我懂事了,我心里比吃了蜜還要甜。
《三字經》里,有一句“香九齡,能溫席”。黃香九歲時,她的母親就去世了,于是,她把自己所有的愛都傾注在父親身上。天冷時,黃香提前給父親暖被窩,天熱了,為了讓父親睡個安穩覺,她扇扇子,趕蚊子,自己卻熱的滿頭大汗。
是誰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是誰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是父母。孝順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決不能丟掉老一代流傳下來的良好品德,讓我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孝順長輩,讓我們一起把孝傳承下去吧!
關于孝的作文記敘文篇6
九九重陽節,敬老愛老情。每年農歷九月九的重陽佳節,既是人們賞菊、登高的傳統節日,更是尊老敬老的節日。做為一名小學生,我當然要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星期六晚上,我來到奶奶家想為奶奶獻孝心。正巧,奶奶準備打水洗腳呢。于是,我連忙走過去,親熱地對奶奶說:“奶奶,讓我來給您洗腳吧!”奶奶被我這突如其來的話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她笑著說:“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我連忙解釋說:“您每天這么辛苦,孫女幫您洗洗腳,也是天經地義的嘛!”經我再三請求,奶奶終于答應了。
于是,我先從客廳端來一把椅子,讓奶奶坐下,然后又跑到衛生間拿了一個洗腳盆,倒上水。當然,我也沒忘了試試盆里的水溫。確定是溫水之后,我把盆端到奶奶身前放下。
一切準備就緒了,我開始幫奶奶脫鞋襪。剛把襪子脫掉,我就驚訝地發現奶奶的腳是那樣蒼老,腳上的皺紋多得像用抽水機抽過似的,一個個老繭好像一個個腫起來的包,看著讓人心疼。我定了定神,先讓奶奶把腳放在熱水里泡一會兒,然后用手給奶奶搓起腳來。摸著奶奶長滿老繭的腳,我不禁思緒萬千:奶奶作為一個家庭婦女,干了一輩子的臟活累活,洗衣,買菜,打掃房間,這一切都歸功于這雙蒼老的腳:她的雙腳不知走了多少路,但她從不叫苦,從不喊累。而我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摸到了奶奶長滿老繭的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奶奶的辛苦。想到這里,我有點兒抑制不住自己,為了掩飾要流出來的眼淚,我邊搓邊問奶奶:“我小時候,您給我洗過腳嗎?”“洗過啊,你小時侯洗腳可不聽話了,小腳丫一放進水里就撲騰,常常會濺我一身水。這時我會假裝生氣,朝你的小腳板上拍一下,你就會‘呵呵’笑個不停?!蹦棠膛d奮地說著我小時候的事,沉浸在幸福的回憶中。直到腳洗完了,我幫奶奶擦干時,她才回過神來,問我:“咦,你怎么突然想起給我洗腳?”我故作神秘地回答:“這個嘛,保密!”
看著奶奶干凈的雙腳和興奮不已的神情,我的心里感到陣陣內疚:如果老師不布置這樣一項作業,我會想起給奶奶洗腳嗎?不過,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從今以后,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老人們獻上一份孝心。
關于孝的作文記敘文篇7
孝是什么?孝是尊重父母,寬容父母,體貼父母,好好和父母說話,陪父母聊天,讓父母不要為了自己而操心。
要做到孝,就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從現在做起。我們應該在爸爸媽媽工作疲勞時為他們捶捶背,捏捏肩,在睡覺前,幫爸爸媽媽洗洗腳,在他們心情不好時,給他們講幾個笑話,當爸爸媽媽生氣批評我們時,我們應該站在他們的角度上想一想。
可我想不通,為什么父母對我們那么好,有些子女卻要虧待他們呢?我這就有一個小故事要分享。
生活在山區的一對夫妻,生了一對雙胞胎,他們家生活條件艱苦,父母相繼患上絕癥而過世。8歲的兄弟倆被一家好心人收養,兄弟倆很感恩,決定好好孝順養父母。一天,哥哥對養母說:“我想要上學,以后有出息了讓你們住上豪華的大房子。”養母拿出了所有的積蓄供哥哥上學,而弟弟選擇留在家照顧父母??商煊胁粶y風云,養父母也因病痛離開了人世,哥哥學成歸來后,回到家只能跪在父母的墓前嚎啕大哭了。這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這件事讓我明白:不要等到父母過世了,才會想起他們對我們的愛,才去后悔自己沒有盡到的孝。
孝應該放在第一位,孝是時時刻刻都應該做的事,更不能用金錢來衡量,應該明白“百善孝為先”。
關于孝的作文記敘文篇8
生活中的我是一個孝順的孩子,我給爸爸、媽媽、外公、外婆燒過早飯,生日時給他們送過禮物,這些回憶是我的寶藏,而最讓我念念不忘的還是我給外婆買的那壇酒。
外婆是我最親的人,也是我最愛的人。她是個“活潑”的老太太,她喜歡看電視,還喜歡和我斗嘴,當然,她最大的愛好是開心的時候喝點小酒,她喝酒時總一小口一小口的慢慢享受,喝幾口還和我們聊會兒天。 外婆雖然總是和我斗嘴,可她對我的感情是最深厚的,我想找個機會報答她。
正巧我這次小記者活動就來到了黃酒之鄉紹興,我本想買一包薄荷糖給外婆??墒屈S酒之鄉,顧名思義紹興盛產黃酒,這不正是外婆的最愛嗎?于是我改變了主意,決定給外婆買一壇黃酒,我在琳瑯滿目的酒壇子中挑了一個大小中等,形狀和其它酒壇子差不多,卻圖畫新奇的酒壇子。付完錢我雙手抱著酒壇子,仿佛抱著一個無價之寶。
回到家里,外婆看了笑得合不攏嘴,并開心地說:“阿楷買來的一定喝”。
百善孝為先,就像魯迅說的,不孝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惡的人,以后的我會更加孝順長輩。
關于孝的作文記敘文篇9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古老民族,“孝”做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深深影響著每一位炎黃子孫。
在我們耳熟能詳的《三字經》里有一句“香九齡,能溫席”。說的是漢代因孝敬長輩而流傳千古的小黃香。他九歲喪母,這使他更懂得了孝敬長輩。
夏季,他幫父親把床席扇涼,趕走蚊子;冬季,他用自己的身體把父親的床席睡暖,再讓父親睡到床上。小黃香學習刻苦勤奮,當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贊譽。
相傳在漢代有一個叫郭巨的人,家里有一個九旬的母親和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由于家庭貧困,他只能選擇贍養母親或孩子。為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郭巨和他的妻子連夜將孩子抱到山里,埋于山中。
百善孝為先,歷朝歷代像小黃香和郭巨這樣的孝子不計其數。我們對“孝”并不陌生,似乎從懂事起,我們就常聽長輩們教育道:“要做一個孝敬長輩的孩子。”可事實并非如此
上小學時,老師給學生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幫父母洗腳。可現在的孩子多為家中的“小皇帝”,家長也不愿讓孩子受累。只是在孩子的作業本上簽個字應付作業罷了。
不僅是孩子,歌曲《常回家看看》更是體現了現在人們的生活特點。不停的找個種不回家的理由,空巢老人變得越來越多。老人們不圖兒女回家做很多事,只希望兒女們回家看看。
前段時間電視上常播放這樣一個廣告:一位老母親忙碌了一天,做了一桌飯菜,滿心歡喜地等兒女回家吃飯。可她卻陸續接到家兒女的電話,都說有事,不能回家吃飯。老人放下電話,獨自一人坐在沙發上,直到深夜……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我不由得問:“這是怎么了?”
現在,我們不需要孩子像小黃香一樣為父母溫席,也不需要成年人像郭巨一樣為母埋兒。那是不是說,我們可以把“孝”拋棄了?
不!不是的!孝不只表現在這兩處。孩子聽從父母,少讓父母操心;大人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丶遗惆楦改浮际切⒌谋憩F。
為人父母更應該孝順于自己的父母,不能總為自己找任何不回家的理由。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贍養父母,?;丶铱纯?,不僅僅只是盡孝,更是給孩子做出榜樣。
若連大人都不盡孝了,孩子念再多的“香九齡,能溫席”也是無用的。因為他們并不知道怎樣做才是孝敬父母。
我們中華民族的“孝”已經在中華大地上存在了五千年,所以我們一定要將孝發揚和傳承下去,讓孝在我們心中,不能讓“孝”消失在21世紀。
關于孝的作文記敘文篇10
孝是每個孩子回報家長的方式,也是一種品德。
孝在生活中常常會被說起,它代表著對家人們的愛和孝順,我們每個子女都要孝順。我們現在可以幫家人洗腳、洗頭、做飯、洗碗……當父母老了,我們要給他們買他們愛吃的東西,有空要多陪陪他們,和他們視頻聊天……正如“百善孝為先”所說,不管怎么樣,干什么事情都要把孝放在第一位。
你們可千萬別以為只有人才會孝順,其實各種小動物們也十分孝順它們的媽媽呢!沈石溪的《狼王夢》就講述了一只小狼成為狼王,并幫助已經老了的媽媽捕捉食物,還幫她養狼幼崽。所以孝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使命。
“時間都去哪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時間都去哪了》這首歌非常能說明孝的重要。我相信只要活在世上多幫助別人,多孝順父母親們,你死后就會升上天堂。
關于孝的作文記敘文篇11
自從上次爸爸媽媽帶我去看《孝女彩金》這部影片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彩金的養父不小心在家門口摔成重傷,更使貧苦的家庭雪上加霜。但彩金還是選擇繼續陪伴養父養母,撐起了這個風雨飄搖的家。
孝女彩金這部影片感人極了,我想到了我和爸爸媽媽發生的事:去年冬天,爸爸媽媽帶我去西夏王陵看冰雕。冰雕是在一片寬闊的地方雕刻而成的,歡迎我們的是兩頭大獅子,它們被藝術家們雕刻的那么逼真,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狠狠的瞪著我們。我看到了一座巨大的城堡,就迫不及待的爬到城堡旁邊,拉著爸爸媽媽開始爬了。因為冰很滑,我們就像剛生出來的小孩一樣,趴在地上緩慢的向爬。好不容易我們爬到了半中腰,但后面傳來爸爸叫我的聲音,我轉身一看,原來媽媽的腿磕在樓梯上了。疼的眼淚在媽媽的眼睛里直打轉,但我問媽媽疼不疼,媽媽卻堅定的說不疼!我覺得媽媽實在太堅強了。因為我害怕媽媽的腿會越來越疼,就說不玩了,但我心里其實還想玩一會。媽媽就像我肚子里的蛔蟲一樣,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說我沒事,你們繼續玩,我在旁邊休息一會。但我從媽媽臉上看到了她呲牙咧嘴的表情。腦海里浮現出媽媽照顧我的一幅幅畫面,讓我感到我太自私了。實在不忍心玩下去了,就說爸爸媽媽我們回家。到家以后,媽媽坐在沙發上,我看見媽媽的腿漸漸由紅色變成紫色的,都腫了,摸都不敢摸,碰都不敢碰,我看著好心疼。就在網上東找西找,終于找到了消腫的方法。按照方法,我拿了一個雞蛋,煮熟之后放到媽媽的腿上,滾來滾去,網上說說這樣做能消腫。媽媽欣慰的說:你真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呀。我聽了高興極了!
彩金這么孝順父母,但我做的這些事還遠遠不夠,我們的父母既幫我們做飯,還要做家務。我們卻不懂得回報,反而有些同學罵父母。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像彩金一樣孝順父母吧。
關于孝的作文記敘文篇12
父母不僅賦予我們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們成長。教我們做人,這種恩情要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父母為家庭作出了貢獻,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他們應當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孝順。
在世上的多種愛中,至深至純的家是父愛和母愛,這種是無私的愛,永恒的愛,是無微不至的愛,不求回報的愛。為什么這樣說呢?例如:我小時候有一次發燒了,父母二話不說背著我到附近的醫院去。那時候又是冬天很冷,他們就只披了一件外套就帶我出來,到了醫院陪我在那兒等我我打完針,買藥再又將我背回家,還有父母將我們撫育成人,給我們買東西,有好吃的留給我們……都說明了父母愛是偉大的,無私的,不求回報的。
百事孝為先,孝敬對我們來說表現在各個方面,愛父母,心里想著父母,理解,關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這些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現。
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代價。我們可能付出時間,付出感情,付出體力,甚至委屈自己,但孝敬父母收獲的是甜蜜。
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順從,而是在平等基礎上對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當代道德和法律基礎上對父母辛勤勞動和養育之恩的報答,如果父母作出不道德的事,我們要勇于批評和制止,這是為父母好,也是孝的表現,如果他們觸犯法律,做兒女的要按法律辦事,不能因親情而寬恕、包庇其違法行為。
關于孝的作文記敘文篇13
在我漫長的人生路途中,一直有著一個平凡而偉大的人陪伴著我。是她為我撐起了我蔚藍的天空,是她教育我寬容待人,是她在我困惑時給我指明方向,是她讓我懂得什么是孝道。有人會問我:“她是誰”?那我會驕傲地說:“她就是我的媽媽?!?/p>
有一次奶奶生病住院,沒有人照顧奶奶,媽媽就主動請假,幫奶奶擦身子,洗臉,晚上回去做菜,燒飯。自己還沒有吃就先送到醫院喂奶奶吃。無論奶奶想吃什么,媽媽總是竭盡所能的去買、去做。爸爸下班后,帶我一起去看奶奶。那天,奶奶咳嗽厲害,一點胃口也沒有,媽媽親自給奶奶包了點小餛飩。奶奶看到很開心,一口一口地吃著。我和爸爸看到奶奶吃得那么香,真是太高興了!吃飯時奶奶又咳嗽起來,媽媽看到奶奶咳嗽,趕緊給她端水,“砰“的一下,奶奶吐了媽媽一身,媽媽一點也沒有嫌棄,還幫奶奶擦嘴,清理嘔吐物。
爸爸不好意思地說:“你快回去休息吧,白天晚上已經忙了好幾天了,媽這里我一個人可以的”。媽媽卻說:“我能頂得住。”奶奶也勸媽媽回家休息,說這些日子拖累你了。媽媽說:“做兒女的應該孝敬長輩,您老有病,伺候您是應該的。”聽了媽媽的話我連連點頭,我長大了也應該孝敬父母,要向媽媽學習。我笑著對奶奶說:“后天雙休日了,我可以來伺候您,讓媽媽好好休息一下?!蹦棠棠谴巫×藢⒈M一個月的院,就這樣一天一天我覺得媽媽變老了許多,白頭發也冒了出來,比原來瘦了許多。奶奶隔壁床的人都說媽媽是個孝順女兒,奶奶高興地說:“這不是我女兒,是我兒媳?!彼麄冋f:“這個兒媳婦是真的好,比閨女都好。”聽了這一番話奶奶臉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我的媽媽勤勞、善良,尊老愛幼,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媽媽,為我做出了榜樣,你是我生活中的楷模。
關于孝的作文記敘文篇14
孝敬父母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黃香溫席到魯迅寄書慰母,再到如今生活的點點滴滴。在我國上千年的歷史發展長河里,這一美德不斷被傳承,這一品質不斷被發揚。
陳強斌,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小人物。自母親患上老年癡呆癥開始,就將母親綁在身后,騎著電瓶車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去工作,堅持照顧母親,不離不棄。其實,陳強斌做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他只是將而是母親為他做的都在母親需要時再做一遍罷了。但,這件事卻觸動我們每個人。孝,其實很簡單,就是待之以禮。但正是這千千萬萬個待之以禮換來了一個個解決人口老齡化相關問題的大愛。
我國從建國以來就不斷就養老問題進行創新改革,想盡一切辦法解決養老問題,孝敬每個老人,讓每個老人老有所養。不光是這樣,我國還十分重視孝敬老人的宣傳工作,樹立尊老愛老的風向標,構成“孝敬老人,人人有責”的社會氛圍,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孝敬老人,雖然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但不是我們的專利。德國偉大的思想家恩格斯,因為怕母親悲痛生氣,不與兄弟爭奪財產,依然選擇放棄。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曾為歌頌母親寫過無數個詩句。孝敬父母在國外也很常見,雖然我們有著不一樣顏色的皮膚,但孝是不分國界的,因為我們善待老人的心是一樣的。
但,這世上總會有些特例。某個人,年輕的時候放蕩不羈,目中無人,從不把長輩放在眼里。直到老的時候,兒子也向他對待自我父親的方式對待自我,嘗到被自我孩子嫌棄的滋味的時候才明白當時的自我是多么無知,才明白孝敬長輩是多么重要。沒有一個人愿意在無助中孤獨離去,沒有一個人愿意讓自我所愛的人嫌棄自我。我們總青春不再,鬢發發白的時候。所以,我們理應善待每一個老人,用自我的真誠幫忙他們。
“百善孝為先”,孝是對長輩的回報,也是對社會的回報,僅有孝敬老人,讓這一傳統美德流傳下去,我們才不會有老無所養,老無所依的一天。
孝,很簡單,它可能是一句問候,一個動作,一個眼神。
孝,又很難難到沒有幾個人能夠堅持,難到讓一個國家手足無策。
關于孝的作文記敘文篇15
孝順父母,是一種中華美德,我曾在一本書里看到過一個故事:古時候,有個姓閔名損,字子騫的人。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就不幸過世了。父親娶了后妻,后妻又連續生了兩個弟弟,她對閔損很不好,經常把好東西都留給自己的孩子,所以閔損經常缺衣少食。
在一個嚴寒的冬天,子騫的父親外出辦事,要子騫駕車。冰天雪地,子騫身上蘆葦做的衣服哪里能抵擋住冬天的嚴寒!雙手被凍僵了,嘴唇凍紫了。一陣寒風吹過,子騫劇烈抖動的身體實在沒法抓緊韁繩,一失手,駕車的轡鞍就掉了,這引起了馬車很大的震動。坐在后面的父親身體猛晃,很是生氣,心想:這么大了連馬車都駕不好!便要下車呵斥。正要斥罵時,突然發現子騫臉色發紫,渾身顫抖。很是奇怪,便上前拉開子騫的衣襟,頓時臉色大變,眼睛濕潤:原來,子騫的“棉衣”里全都是一絲絲的蘆葦絮,沒有一片棉花的影子!這樣寒冷的天氣,怎么能忍受的了呢。讓孩子在三九天里受這樣的冷凍這樣的苦,是自己沒有做到作父親的責任啊!這時,父親也火冒三丈,沒想到,同床共枕的妻子竟然這樣惡劣,居然對一個孩子都如此狠毒。當即決定把妻子趕出門去。子騫聽后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含淚抱著父親說:“母親在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寒冷,可是如果母親不在的時候,家里的三個孩子就都要受涼挨餓了” 他的這番話使父親非常地感動,于是就不再趕他的后母了??吹介h子騫一點都不懷恨于心,后母深受感動,她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相當的后悔,最后也把子騫看成和自己的小孩一樣的愛護。
同學們,其實孝順父母很簡單,當爸爸下班回家,你可以給他揉揉肩,捶捶背,說一聲:“爸爸您辛苦了!”當爸爸媽媽幫你做事情,你一定要說:“謝謝爸爸媽媽!”……讓我們一起把這種美德傳承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