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青見聞作文
好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層次和結構,要對文章進行整體的規劃和設計,合理安排段落和層次,使文章的結構有條理、有邏輯。如何撰寫優秀的清明踏青見聞作文?這里分享一些清明踏青見聞作文寫作案例,供大家參考。
清明踏青見聞作文篇1
今天,我和媽媽來到了梅園,開啟了我們的賞梅之行。
未進園子,已是車水馬龍,進了園子,更是觀者如堵。一走進梅園,頓時感覺春意融融,一派“雞”祥如意。雞媽媽和雞爸爸領著5只小雞的巨大卡通形象佇立在主干道的花圃中央,引來無數的游客駐足拍照,本命年的我也不例外。漫步在小道上,道路兩旁滿是梅花樹,朵朵梅花爭奇斗艷,層層疊疊,讓人仿佛置身于花海一般。亭臺樓閣,假山怪石,被掩映其中,好一派美麗風光。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最香不過臘梅,尋著一股沁人心脾的淡淡幽香,我不知不覺地來到了一片臘梅林。走進枝頭,細細觀賞,一朵朵臘梅花昂首怒放,它們三五成群地擁在枝頭上。舉起一根枝條仔細端詳,蜜桃形狀的_花瓣成螺旋狀排列著,錯落有致。一簇簇花朵在寒風中搖曳散發出陣陣清香,令人心曠神怡。
最雅不過宮粉梅。沿著小徑,我們又來到了另一處梅花林。這里的梅花粉粉的,煞是好看,名曰宮粉梅。它們花開繁密,花色淡紅,嬌艷欲滴,仿若林花照水的美人,脈脈含情,欲言又止,惹人生憐。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拿著照相機,飛奔到了梅花樹下,踮起腳來,看了又看,聞了又聞,拍了又拍,開心極了。
梅園的梅花真多啊,我們一路走,一路賞;一路問,一路醉。我喜歡梅花,不僅是因為它的顏值高,更是因為它的品格高。自古以來,人們就把松、竹、梅并稱為“歲寒三友”,“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不正是對梅花的真實寫照嗎?
清明踏青見聞作文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表達了我們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今天天氣陰沉沉的,爸爸帶著我們全家去給我的爺爺掃墓,一到那兒,我和媽媽拿著抹布和掃把認認真真將墓碑上的灰塵和垃圾清理干凈,爸爸就在爺爺的墓前擺上了水果、糕點等供品,然后又把買好的紙錢點燃,我們恭恭敬敬地站好,給爺爺磕了三個頭,我偷偷的看了看爸爸媽媽,他們眼睛里噙滿了淚水,我默默禱告
他在天堂里幸福,同時也能保佑我們全家平平安安,身體健康。
回來的路上,天上下起了小雨,也許是告慰完爺爺的緣故,我們的心情也放松了許多,爸爸在車上還給我講了一些有關清明節的習俗,我聽完后也更了解清明節的意義了!
清明踏青見聞作文篇3
細雨蒙蒙,透過細膩的雨絲,仿佛能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好像“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是的,街上的人不多,嘆,又是一個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開桌前,看天未暗又下著幾滴小雨,伴隨著這種天氣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齊的綠,鋪滿老房子前面那塊地,聽爺爺說那是米麥,他還笑我沒見過這東西。下地后一股清晰的味道撲鼻,似乎是從天空飄下的余地濺落在大地上,順便還吧藏在土里的香味帶了出來。是的,這的的確確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麥,整支米麥里都沾著春雨,一有什么動靜,水珠就滴溜溜地滾進葉子于桿的縫里去。細看這支米麥,有六股,它們還沒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顆顆,都有以根常常的須沖天向上。爺爺告訴我它們是先長殼再長肉的,成熟后可比現在大多了。
其實剛進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并非這片麥綠,而是遠處寧go頭(方言,院子)里兩棵高達的梨樹以及那漫樹白花。看完這片綠,我就迫不及待地跑是看這片白了,哦不,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站在這片雪下,滿地都是春風帶下來的花瓣,零零散散,灑灑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轉了轉,欣喜發現14年前那棵枇杷樹結果了。有好幾棵枇杷樹在支小小的土地里孕育,生長。那是14年前媽媽懷我的時候所吃的枇杷,隨便一扔,誰知所扔之處必有發芽,它們與我同歲,與我一起成長。
時間還早,又與哥哥去了后山,這個小小的村莊依山而建,后山不是一座兒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這是一條經常走的路,小時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卻找不到什么寶藏,今日卻感覺整座山都是寶藏,它正堅守著小時候與伙伴們冒險留下的快樂與回憶。上山依舊做著那同樣的事,走同樣的路,吹一樣的風,卻又不一樣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風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憶中。依舊做著看似幼稚的事,采了一大把紅杜鵑,小時候也如此,仿佛上山就是為這片春風春雨滋潤過的紅色似的,時間怎么過還是如此風塵不變。
這些植物以及這些山,完好地保留著我的回憶,觸摸著空氣,觸摸著風,看到它們仿佛打開了記憶,那扇陳舊的門。
清明踏青見聞作文篇4
清明節放假,我對爸爸說:“我們一起去山上踏青吧!”我用懇求的眼神望著爸爸,希望爸爸能夠同意,爸爸可怎么都不干,我便大哭起來,爸爸奈何不了我,只好點點頭答應了。
早上,我早早的起床,帶上上山的裝備,和爸爸一起去踏青。半個小時的路程讓我筋疲力盡。
到了山上,我貪婪的呼吸了一大口空氣,看著那巍峨的雄山,流淌的小溪,碧綠的泓碧水,嘰嘰喳喳的小鳥在天空上自由自在的飛翔,還有那隨風搖曳的柳樹,更是讓人神往。
頓時,我仿佛明白了高山流水的'真正含義,那美景勝過一件華麗的衣服,勝過一棟舒適豪華別墅,勝過一個優美舞者。對于此時此刻的我來說,那是一件無價之寶,沒有人能夠買走它。我欣賞著美景,俯視山下,看到了一棟棟房屋,一個個忙碌的人,一只只引領孩子前進的母親
轉眼間,到了中午,爸爸采了一些野菜,我吃著野菜雖有些苦澀,但我吃到了自然的味道,這就是我們的人生,先苦后甜,只要努力,就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目標,說到這,我又回味了這里的美景,午飯后,和它告了別。回到家,我并不覺得勞累,只認為那是一種享受,享受到了從未享受過的美好。
這一次踏青,讓我感受到了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也感受到我的未來人生。
清明踏青見聞作文篇5
今天是清明節,一大早天空中飄起了毛毛細雨,真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開車去盱眙游玩.盱眙離南京有100多公里,是龍蝦的生產地.為此,人們又將盱眙稱之為蝦都.一路上,道路兩旁開著金燦燦的油菜花,遠遠望去就像一片片金黃色的地毯.
目的地到了,我們一起走進了盱眙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
我們走到小河邊,看見一群鴨子在水里歡快的游來游去,它們只要發現食物,就一個猛子扎進去把食物吃掉.還不時"呷呷"的叫幾聲.
來到了孔雀園,還沒進門就聽到孔雀"哦哦"的叫聲,循著聲音我們穿過了一片竹林,發現遠處有一群人圍在那里,我想:那兒一定有孔雀.我們走到那里,果然發現這兒真的有一群孔雀.人們在給它們喂食拍照.就在這時,有一只雄孔雀好像為了迎接我們的到來,展開了它那美麗的羽毛.孔雀開屏了,游客們紛紛按下快門,拍下這美好的瞬間,爸爸也不失時機給我拍了幾張照片.
出了孔雀園,我們來到山腳下,又聽到了"咩咩"的叫聲,只見那兒有一群山羊在歡快地吃著嫩草.
最后我們來到一座浮橋上,這橋有幾十米長,十幾米高.一開始我很緊張,看著橋下的流水,不敢過去.在媽媽的鼓勵下我邁出了第一步.走了幾步后,我終于戰勝了心中的恐懼,走過了浮橋.我不禁為自己的勇敢而感到驕傲.
來到了蝦都,那當然要一品龍蝦為快了.到了飯店,點了龍蝦和當地的特色菜.我們按照當地的歌謠吃起了龍蝦:抓起龍蝦鉗,品嘗龍蝦味;抓住龍蝦腰,撥開龍蝦頭;吸掉龍蝦黃,撥開龍蝦腹;拽下龍蝦尾,吃掉龍蝦肉.不一會,我們就把美味的龍蝦統統消滅光了,那鮮美的滋味讓我至今回味.
清明踏青見聞作文篇6
今天是清明節。對了,我還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哩!清明節來源于2500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晉文公為了紀念他的大臣介子推而定的節氣。以后,這一天就發展為紀念祖先,拜先人的日子。另外,清明節是春天的好日子,可以出去踏青、放風箏、蕩秋千等等。我還知道有一首寫清明節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知杏花村。
清晨,我和爸爸等一起在家拜我的爺爺,外婆。我們拿三柱香,把它點燃,再拜三下,然后,把它給插上陽臺花盆泥土里。香靜靜地燒著,燒出的煙靜靜飄走。我在想:爺爺、外婆,你們在天堂還好吧!
下午,我和爸爸一起去南海邊踏青。我看見波濤洶涌的大海,禁不住嘆了口氣,因為我們發現海面上有許多臟油、臟垃圾。海邊的石頭里還有許多小蟲子。我們覺得美麗的大海,都被人污染了,把一些臟東西都扔上海里,人類呀,你們老是只顧著自己,也不關心別人,這樣是不對的。不過,海邊的樹木和青草還是清翠欲滴,告訴人們:美麗的春天來臨了。
晚上,外面霧蒙蒙的,我吃過飯后,去下面蕩秋千玩。我覺得自己好久都沒蕩過秋千了,還以為忘了呢!結果,坐上秋千,我把腿一蹬,嗖的一聲,秋千蕩了過去,又嗖的一聲,秋千又蕩了回來,原來我的水平還是和以前一樣啊!在秋千上晃來晃去,我的心里很快樂!
今天真是難忘的一天啊!
清明踏青見聞作文篇7
4月5日這一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關于這個節日,還有一個感人肺腑的傳說呢。
相傳在兩千多年前,晉文公感恩于介子推的“割肉奉君”,想封他做大官,但介子推每次都拒絕了。最后,竟然為此自愿燒死在山中。他留下血書提醒晉文公要做一位賢明的國君。晉文公為了紀念他,將這一天定名為“清明節”。現在,“清明節”已經漸漸演變成為了人們紀念去世的祖輩的一個重要的節日。
這一天,家鄉的人們不論工作的地方有多遠,都要趕回村里,扶老攜幼,一起去上墳。我也和爸爸做好了準備,跟著他們出發了。首先去祖墳。祖墳離著我家的墳地有好遠,我們在老人們的指點下先后祭拜了后土神,開山老祖,以及我們這一支的老祖宗。然后轉道到另一座山去祭拜我的老祖和爺爺、奶奶。祭拜的時候,先將扁豆、豆腐、扣肉、米飯、茶、酒、水果供在墓碑前,點燃三柱清香,燒點紙錢,然后三叩九拜,祈求去世的祖輩們保佑他的子子孫孫們一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這一天,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不但能見到出門在外的叔叔嬸嬸,還能見到可愛的表弟表妹。一路上,大人們有說有笑;而我們則一路拈花惹草,追逐打鬧。清明節變成了親人碰面,小伴聚首的佳節。我想:去世的先人們最樂意見到的,也正是這種子孫滿堂,其樂融融的情景吧?
這就是我的家鄉“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踏青見聞作文篇8
清明節的雨,渲染了迷蒙黯然的氣氛,給人帶來憂愁和悲傷。我和爸爸媽媽因為思念家鄉,便一起到美麗的鄉村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讓我們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奏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郁郁蔥蔥的樹林綠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里的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呈現出一片白色。山間到處鳴響著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蒙蒙的細雨如煙似云,輕輕地飄灑著,這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啊!我們欣賞著美景,興致勃勃地前進著。這時,兩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映入了我們的眼簾,他們在路邊追逐打鬧,在和煦的東風中放起了風箏。“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我吟誦詩句,這兩個活潑的孩子給美好的春天平添了幾分生機。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我們走進農家的花園,美麗的景色讓我們驚嘆。小路兩旁開滿了鮮花,壓得花枝都彎下了腰。游戲的蝴蝶在花叢中時來時往,盤旋飛舞,依戀著不愿離去。自由自在的黃鶯在樹上發出嬌柔的鳴叫,聲音是那么和諧動聽,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
我們又來到田野,真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田野上長得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枯榮,又一度繁榮,春風吹來,它們生機勃勃地生長著,充滿了生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田野無邊無際,一陣清風吹過,草兒低伏下去,顯現出成群的牛羊,給靜寂的田野增添了無限樂趣!
清明踏青見聞作文篇9
云遮艷陽雨綿綿,濕紅落英惹人憐。往年的清明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著迷蒙黯然的氣氛,勾起人們的憂愁和悲傷。幸運的是今天天公作美,終于肯放了一點晴,我們一路人,出發準備去掃墓,但更多的是興沖沖地去尋覓春天的芳蹤。
車行在公路上,四周的油菜小花將我們包圍其間,田野里的油菜小花襯著天空的光輝,顯得格外生機盎然,雖然沒有牡丹那樣堂皇,沒有玫瑰那樣絢麗。沒有工筆雕琢的刻意,也沒有濃墨重彩的痕跡,只輕輕幾筆,就勾畫出春的律動。多想駐足,漫步到那無際的小花海中去啊。但是還有任務在身,我只希望能在接下來沿途會遇見更多的春景。下了車,一棵桃樹,終于來到我的眼前,粉紅的小花兒,已經被昨日的雨澆得所剩不多,然而剩下的如一個個含羞嬌美的女子,紛紛投來盈盈的笑意。
走在記憶中的崎嶇上路上,青松漫布了大半個山陵,兩旁仍是一年四季清麗的小草,還有點點細細羞羞的小小野小花。淡淡的紫色小花朵,黃色的小小小花朵,一片片,一簇簇,一叢叢,散落在小草之中,交相輝映,一片繁盛景色。這里的一切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路邊有一些棉菜,說是可以做清明團子的東西。在綠葉外面好像是裹了一層絨毛,這樣看上去好像是銀白色的,綠葉之間的小花呢就像米粒一般大小,是黃色的。我彎下腰一摸,毛茸茸的,那么柔軟,那么嬌嫩。我們埋頭摘棉菜,雖說不是滿載而歸卻也已是收獲不少。
到了太公墓前,像一把大交椅。經歷了一年的風吹日曬,這里布滿了雜草和一_。大家都動起手來清理,我看自己幫不上什么忙,罷了,還是去看看小小花小草吧。小心翼翼的踏在松軟的泥土上,一種不知名的小花兒映入眼簾,是白色長條的小花瓣,小花朵不是很大,卻散發著淡淡的幽香,后來知道說這種小花是可以止血的。祭奠過后,我們就帶著一路春色準備啟程回家了。
遠遠地,揮手再見,春色明年我們再來。
清明踏青見聞作文篇10
清明放假,我和家人一起到郊外踏青,野外到處都顯現出欣欣向榮、生機勃勃春的景象。紅燦燦的太陽,湛藍的天空,嫩綠的小草,綠油油的麥苗,粉色的桃花,隨風擺動的柳梢,特別是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黃綠相間的油菜花,在春風里昂首怒放,盈盈招手,展示著迷人的風姿,花叢間飛舞著七彩斑斕的蜜蜂和蝴蝶,沁人心脾清新的油菜花香撒滿空氣,讓人心曠神怡,春天的顏色真是五彩繽紛,就像一幅油彩畫。
在郊外踏青的時候,我也看到與大自然極不和諧的一幕,到處都能看見“白色殺手”---塑料袋,它們在春風里像蝴蝶一樣在空中“翩翩起舞”,有的掛在樹梢上,有的躺在綠瑩瑩的麥苗上,有的掛在電線上,有的飄落到了河面上,對環境和視覺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晚上,我在家里上網了解塑料袋的危害,它埋在土里200年才能融化,而且造成土地污染,導致農業減產,寸草不生;還經常被小動物誤食,造成動物大量死亡。如果燒掉會產生大量的有毒煙霧,污染大氣,并且促使酸雨形成。它在溫度達到65℃時,毒害物質就會滲入到食品中,對人的肝臟、腎臟等人體重要部位會造成危害。
為了我們身體的健康,為了保護美好的環境,讓我們每個人都自覺減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如果人人都愛環保,拒絕塑料袋污染,明天的環境一定會更加翠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