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作文元宵節
寫作文需要搜集材料,進行大量的閱讀,在這個過程中,閱讀和分析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好的初中的作文元宵節是怎樣的?這里給大家提供初中的作文元宵節,供大家參考。
初中的作文元宵節篇1
元宵節,當然少不了的就是元宵了,今年我們要自己包元宵。
今天下午,我放學回家,正好媽媽買菜回來。媽媽看到我就說:“洋洋,今天晚上吃湯圓。”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因為我吃過湯圓,感到非常好吃。而且我聽媽媽說:“今天我們自己包湯圓吃。”啊,真是太好了,我到現在只是吃過湯圓,可是從來沒有做過。
晚上,爸爸拿來一碗米粉,把它倒在臉盆里。然后用勺子倒進一些水。接著,他拿來一雙筷子來攪米粉。我已經迫不及待了。于是,我對爸爸說:“爸爸能讓我來和粉嗎?”爸爸還沒有答應,我就奪過他手上的筷子攪起米粉來。爸爸說:“洋洋,要輕一些。”我說:“知道了。”于是,我繼續輕輕地和粉。很快我攪好了米粉,然后,我開始和粉。和好粉,我們讓它放一會兒。然后,爸爸拿起一塊米粉搓了起來。接著,他把米粉切成一團一團的。然后,我們一起動手做了起來。我看到,爸爸把粉團一撳,里面放一些糖,拉起邊上的粉捏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只包子就做好了。我看了以后就想:“平時搓泥巴那么容易,這個肯定也非常容易的。果然不出我所料,真的好包。然后,就開始煮了。我在茫茫的等待中……
經過了好久時間,一股甜甜的香味撲鼻而來。我正想去揭蓋拿勺子舀來吃。爸爸卻對我說:“孩子,還沒有燒好,再等一會兒。”我只好退了下去。
又過了一會兒,我看到爸爸還沒有動手的樣子,心想還是主動出擊。可是,爸爸搶在我的前面,揭開鍋蓋,取出湯圓讓我吃。我拿了一雙筷子,一只大碗夾起湯圓放在碗里,然后,我端著碗到飯桌前坐下來吃了起來。
我拿起筷子夾起一只嘗了一口,軟軟的,甜甜的,真好吃!我不顧樣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這時,我覺得爸爸和我做的湯圓真是太好吃了,簡直比店里賣的還要好吃。
吃起自己包的元宵,幸福極了,雖然不好看,但那是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在一起的杰作。
初中的作文元宵節篇2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來到了,元宵節又稱上元佳節,是春節后迎來的又一個傳統佳節。
元宵節早在某某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
歲月不斷流逝,但元宵節的很多民間習俗至今非常盛行。比如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放煙花等活動,給元宵節增添了光彩。
除了這些活動以外,元宵節還有包元宵的習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媽媽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學了起來。外婆先用開水來和糯米粉,然后不斷地用力揉面,一直揉的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著把面揉成寶塔的形狀,從“寶塔”的頂兒上拽下一塊塊面團,搓成圓團,中間掏個洞,兩只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準備好的豆沙餡,放在這個洞里,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著把洞口封住,最后,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兩只手柔和地將元宵搓圓,這樣一個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癢癢了,卷起袖子也包了起來。雖然我包的元宵餡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狀,但還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揚。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們把元宵放在燒開的水里,不一會兒水滾開了,元宵一個個漂在水面上。看到這一個個白花花、圓滾滾的元宵真叫人眼饞!我們大家吃著這熱騰騰的元宵,心里感到非常舒暢,我的臉上堆滿了笑容樂呵呵地說:“元宵象征著我們的生活甜甜美美,團團圓圓。”
初中的作文元宵節篇3
今天是傳統的元宵佳節,一大早,我和媽媽就趕到政府大街去看鬧元宵的表演。還不到八點半,這里已經是人山人海,擠得里三層外三層,水泄不通。
首先是文化二中的同學們舉著一塊大牌子走了過來,上面寫著:祝全區人民新年快樂,這時,后面又緊跟來來一些敲鑼打鼓的,他們排成整齊的方陣,后面還有一些吹小號的,他們吹的非常整齊,似乎就是一個人在吹一樣,最后面,是一些舉著五顏六色的彩旗的`,手中的彩旗在微微地搖晃。后面又開來了幾輛掛著牌子的大車,還有一輛車頂上有一籃五顏六色的花籃。接著,后面各個村鎮的車輛、扭秧歌的、打腰鼓的都按照順序一個一個走了過來,其中,我們文化里村的前面的一輛車上坐著六個人圍在一個大鼓邊上,用勁地打著,后面,又跟來了一百多個老奶奶在打腰鼓。她們有的頭發已經花白,但是打起腰鼓來卻是精神抖擻,身手不凡。大家不由地為她們鼓起掌來。
我最喜歡的就是舞龍的了,龍頭至龍尾是十來個人在控制的,最前面有一個人拿著一個繡球在不停地舞動,龍頭也飛快地隨著繡球跑來跑去。我覺得最累的要數龍尾巴了,不管前面的龍頭停下來,還是動起來,龍尾巴都在賣力地轉來轉去。他們精湛的表演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大家贊不絕口。
遠遠的,我發現那邊來了一隊去西天取經的人馬。只是,孫悟空。豬八戒怎么那么高?我仔細一看,原來他們是踩著高蹺來的。雖然,他們踩著高蹺,但他們依然身手敏捷,如履平地。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和妖怪打成一團,而唐僧還是悠閑自在地往前走去。突然,白骨精拿著大刀向周圍砍來砍去,嚇得大家左躲右閃,連連尖叫。
元宵節真熱鬧呀!
初中的作文元宵節篇4
“身穿白外衣,心里甜如蜜。正月十五沿街賣,過了正月沒人提!”猜猜這是什么?對了,這就是寧波有名的特色小吃——湯圓。正月十五,是吃湯圓的好日子。關于元宵節吃湯圓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居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于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劫難,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并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漢武帝準奏,元宵姑娘終于見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節,而吃湯圓便成了元宵節的習俗。
"元宵"是湯圓的意思,是一種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的小吃。湯圓的煮法很多,可湯煮、油炸、蒸食。湯圓又叫湯團、粉果,因為熟了浮在水上,古代又叫它浮圓子。人們在元宵節吃湯圓,實際上是思念親人,渴望團圓的意思。
寧波豬油湯圓的做法十分簡單,先準備材料:黑芝麻、豬油、白砂糖、糯米、水、糖桂花以及工具。把黑芝麻炒熟,碾碎,豬板油去膜絞碎加白砂糖制成餡。然后,用水磨糯米粉加清水揉成糯米粉團,下劑,包入餡心,揉成圓形,就做成了湯圓。其次,在鍋中加水燒開,倒入做好的湯圓,改用小火煮熟,最后,把煮好的湯圓放入碗中,撒上糖桂花,一碗香噴噴的湯圓就做好了。
做好的湯圓色、香、味俱全,白白的湯圓色澤雪白如羊脂,晶瑩光亮,小巧玲瓏,讓人看了就忍不住想咬一口。舀起一咬,感覺皮薄而滑,糯而不黏,甜滋滋的餡一下子溢出,油香四溢,味道甜滑潤爽,香甜可口,甜味在口中徘徊久而不散,十分令人難忘。"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湯圓味道令人難忘,不愧是寧波的特色小吃之一,也是中國的代表小吃之一。
初中的作文元宵節篇5
元宵,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我家也不例外,湯圓的餡兒有很多,有芝麻餡、紅豆餡、糖餡,滋味各不相同,吃一個,滿嘴香味,不吃個肚子滾圓,我是舍不得放下碗的。
一頓湯圓美餐后,我們全家三口人浩浩蕩蕩地踏上去淹城的路,不時飄過一盞孔明燈。到了淹城門口,頓時眼前一亮,一對活潑可愛的小兔子正站在門口像是在迎接游客的到來。再往里走,我便看到一排排的燈籠掛在頭頂,好一個燈的世界!“咚咚!鏘鏘!”一疊的鼓聲和小釵聲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們聞聲趕去,哇!好不熱鬧!這里人山人海。我不斷地往前鉆,終于看見了舞臺的全景。“舞龍表演現在開始!”主持人還沒說完,幾個時髦的“俏老太”從臺下舉著龍跑上來。看,那條色彩絢麗的布條一到婆婆們的手里便立即活靈活現起來,只見這條龍慢慢地開始向上盤旋,之后還不忘“搖頭擺尾”—似乎非常開心。
“猜燈謎了,猜燈謎了。”不知誰喊了一聲。主持人先說了一個“建國方略”,我苦思冥想沒想出來,旁邊已有人在說:“玉”。主持人又說了“七仙女嫁出去一個”,我想來想去還是不知答案,爸爸在旁邊提醒道:“七仙女嫁出去一個還剩幾個呀”。噢!想出來了,是六神無主。但因為我人小,大人的聲音比我大,所以被他們搶先了,不過也沒關系,“參與”為主嘛!后來,我還去看了“皮影戲”。
八點過后,煙花聲一陣賽過一陣,響徹天地。五彩繽紛的煙花映亮了半邊天,讓人眼花繚亂,我舍不得眨眼,生怕錯過了瞬間的美麗。煙花把元宵節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想到明天還要上課,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淹城游樂園。
初中的作文元宵節篇6
元宵節,真是一個快樂的日子:傍晚,全家人緊圍在桌子旁,一邊吃著美味的山粉糊,一邊說著心里話,真是其樂融融啊!是啊,元宵節不僅有好吃的,還有好看的呢!
一出家門,我就感受到了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家家戶戶都已貼上了紅艷艷的春聯,什么“歲歲年豐添美滿,家家幸福慶團圓”、“一順百順事事順,千好萬好年年好”……多得數不過來。大街小巷處處張燈結彩,熱鬧非凡。一路上,我和媽媽有說有笑,談天說地。一陣春風拂過,吹進了我的心窩,好舒服啊!忽然,“噗”的一聲巨響,嚇了我兩大跳。呀!原來就在離我們三米左右的地方,有人在放鞭炮。幸虧我眼疾手快,趕緊退避三舍,才有驚無險。看來,走路還得小心一些啊!沒過多久,我們就來到政府大樓前,離目的地只有咫尺之遙。這地方更加熱鬧了,街道旁有賣燈籠的,有賣冰糖葫蘆的,也有賣各種老鼠玩具的。
一會兒,炮聲響了起來,“啪、啪、啪”那聲音震耳欲聾,響徹云霄。頓時,禮花綻放。哇!太豐富多彩了!有紅色的超大型禮花,有紫色的杯型禮花,有黃色的愛心禮花,有雪白的噴泉,有橘黃的瀑布,還有各色的降落傘……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
最引人注目的要屬“降落傘”了。只聽“呼”的一聲,煙花射入半空,隨而綻放的是許多各種顏色的“降落傘”,“降落傘”下還飄著紅色的條幅,在夜空中特別醒目。“哇!真是太美了!”“真有創意!”……人群中不斷響起贊嘆聲。“降落傘”慢悠悠地向下飄,似乎想在天空中多停一會兒。
轉眼間,煙花放完了。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隨著人流回家。這次元宵節真令人難忘啊
初中的作文元宵節篇7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啦,我早早吃過晚飯,和爸爸媽媽到西芹看舞龍燈。
8點鐘左右,街道上人山人海,我們站在道口車站等龍燈。龍燈出現了,這可真是一條好長的龍啊!舞龍燈的人把龍舞得栩栩如生,一會兒升天,一會兒入地,真有點分辨不出是真還是假。"龍頭前怎么會有一顆龍珠,那是做什么用的?"我問媽媽,媽媽說:"你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知道了。"我仔細看了一會兒,噢,我明白了,原來龍珠往哪里擺,龍就往哪里擺,龍追著龍珠,好像要吃掉它呢!
9點左右,我們回到南平,經過商業城,看見婦幼保健院門口有人在放煙花,我們下了車,爸爸拿出數碼相機拍攝起來。火焰好大,好美。有的像菊花,有的像蘭花,還有的像大蘑菇,我最喜歡的要數那種先是菊花,后像流星的焰火了。隨著"砰"的一聲,朵朵鮮花出現在夜空,綻放最美的一面。
這個元宵節是我過過最快樂的一個元宵節。
初中的作文元宵節篇8
明媚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和煦的春風吹拂著我的臉龐,我高興極了,因為今天是元宵節,我們一下午就準備著,而且爸爸經不住我的死纏爛打,終于答應我晚飯后帶我去坂頭宮看燈展。
晚飯過后,我來到坂頭宮,里面的花燈可真多啊!有金雞報曉,有彌勒佛扇扇子、還有刻著圖案的宮燈……真是應有盡有。最有趣的還是那形如孫悟空的花燈,那炯炯有神的眼睛,襯映著小巧玲瓏的鼻子,再加上那蠢蠢欲動的嘴巴,就成了個猴頭。紅黃相間的衣服,加上黃中帶紅,紅中透黃的褲子以及青黃色的靴子,就成了美猴王,它一手捧著讓人一看就垂涎欲滴的仙桃,一手揮著金箍棒,好像在說:“想吃仙桃就得過俺老孫這一關。”
開始燒香了,我學著大人的樣子,雙手合十,把香緩緩舉過頭頂。正當我許“今年成績名列前茅”的時候,一根香把我的頭發給燒焦了,嚇得我趕緊把香丟在地上,大人們看見了,卻不管我的死活,而撿起香,給菩薩賠禮道歉,讓我苦笑不得。
就這樣,燈展結束了,我回到家,不禁想了一想:“神”其實不存在,所謂的“神”只不過是人們用來寄托自己美好的心愿罷了。
初中的作文元宵節篇9
今天早晨,當我睜開朦朧的睡眼,便意識到今天的重要性,對于每個人來說,元宵節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節日。
中午吃過飯,我們便忙忙的回到了奶奶家,按照家里的傳統,今天的下午飯吃的是格外的早。到四點半的時候,我們便結束了晚飯。
一切都是那么單調。但是,如此單調的方式卻沒有讓我的熱情有絲毫受損。因為我知道,今天的“重頭戲”才剛剛開始。漸漸的,藍色的天空已經落下帷幕。天際邊的太陽已漸漸落下,天色逐漸暗了下來。
我和家里人都走到樓下。此時,遠處已經有人在點放煙花,一個個煙花旋轉向上、騰空,爆炸……一切的一切,都展示在我的眼前,依舊是那么熟悉。隨著稀疏的煙花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這個行列。
盛宴現在開始……
在八點左右的時候,放煙花的人已經不計其數,一個一個的煙花在空中舞動,綻放。爆炸聲在耳邊此起彼伏,當我每看到一個煙花在空中綻放,心中的壓力也便疏減一分。此時的天際,已經被煙花所點亮。
我仰望著星空,看著一個個煙花的精彩表演,自然會愉悅一些。可是漸漸的,我聞到了刺鼻的火藥味,這讓我失落了許多。
我明白:環境問題已經不容小視,一些大城市已經明令不許放煙花,但是,對于一向傳統的我們來說,這可是一個艱難的抉擇。想到這里,我已無心觀賞煙花,默默的走回了房間。
坐在書桌前,我思考了良久,但仍糾結。
我們究竟該怎樣做,這仍是一個問題…
初中的作文元宵節篇10
我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元宵節。
元宵節的夜晚最美麗,最壯觀。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處處張燈結彩,更特別的是燈會,觀音燈非常多,熱鬧非凡。更有意思的,就是猜燈謎,答對了有禮品,答錯了就要掏錢,買下這個燈。
燈會上,成千上萬的燈和人混在一起,啊!真是太美了。燈有的是玻璃的,透明而精致,有的是紗燈,薄薄的一層紗好像仙女的衣袖,隨風飄擺,有的是宮燈,六面的,全部都繪上了優美的故事,經典的傳奇,有的是紅燈籠,火紅一片。真是各種各樣!
最特別的就是孔明燈,只要你在燈上寫下你的愿望,點亮燈,雙手輕輕一舉,孔明燈就會飛上天,把你的愿望告訴天上的神仙,實現你的愿望。
留心的人總會發現,每一盞燈底下會有一張小紙條,這是干什么的呢?這就是猜燈謎,你要是相中了這盞燈,就可以找到店家,這店家就會在你的燈籠上寫下一個燈謎,你猜出來,不但把這盞燈送給你,還送給你一和精致的巧克力和湯圓。
說到湯圓,這十五元宵節可不能忘了湯圓呀!這一天,一家人坐在一起,把湯圓放在鍋里熬熟,盛上來。一聞,啊!好香,你就會忍不住流口水。一咬,里面的餡就流了出來,有黑芝麻的,有白糖的,有花生的,真是甜。這是就告訴大家,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的,就是最好。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元宵節,如果你要來,就告訴你,保證你眼花繚亂,不住發出贊嘆聲的。
初中的作文元宵節篇11
2月17日晚上,我咊爸爸、媽媽一起去看元宵節燈會。
我們先在清河坊古街上游覽。清河坊古街上到處都洋溢著節日的歡樂氣氛。古街上面掛滿了紅紅的燈籠,每個燈籠都很精致,上面畫著漂亮的圖案,有小孩兒、荷花、鞭炮等。遠遠望去,好像一片紅紅的海洋。古街兩邊的店鋪生意十分興隆。有賣工藝品的:鮮紅的中國結、紅鞋子、大鯉魚,手工精細的竹編花籃、竹編小桌椅,色彩鮮艷、圖案美麗的油紙傘、絲綢服裝手帕;有賣收藏品的:玉雕、石雕栩栩如生,龍泉寶劍的做工十分精細,上面刻著的花紋、圖案非常美觀;也有賣名小吃的:西湖藕粉、天津大花、吳山酥油餅、定勝糕……每家店鋪里都擠滿了人,熱鬧極了。
接著,我咊爸爸媽媽又來到了涌金廣場看花燈。這里的花燈特別漂亮,有旋轉的大茶壺、紅帆船、三羊開泰、樓外樓咊各種塔、房屋咊動物的造型。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在涌金廣場中央的旋轉大茶壺。
旋轉大茶壺的造型非常有趣。它的底下是一個圓臺,像一個大池塘,上面有三潭映月、荷花荷葉、紅鯉魚咊許多動物造型,都是漂亮的花燈。圓臺的兩側有一個半圓的'燈架,就好像是一座天橋一般,架在大圓臺上。燈架上吊著一個巨大的龍井茶茶壺,茶壺是褐色的,茶壺的壺口中不斷噴出了水,而且大茶壺還慢慢地旋轉著。在燈架上面有許多金黃色的燈,燈架的一邊還會隔一段時間,噴出許多大大小小的泡泡。
“紅帆船”這個花燈造型很漂亮,是一艘紅紅的大帆船。白色的風帆上裝著許多金黃色的小燈,整面帆遠遠看去,發出了耀眼的金色光芒。在紅帆船的桅桿上,掛著許多紅燈籠,上面寫著“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八個大字。其它的花燈造型,也都非常漂亮美觀。
今年的元宵節燈會令我大飽眼福,各種花燈造型都非常好看,我拍了許多照片,把它們都留在了照片里。這真是一個快樂的夜晚!
初中的作文元宵節篇12
今天2月2日,是元宵節。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是從唐代流傳下來的。這一天月亮特別圓,要吃湯圓,湯圓又叫湯團,意思是團團圓圓。
元宵節的活動也很多,有耍獅子、舞龍、踩高蹺等。今天晚上,月亮很圓,像一個大玉盤,高掛在夜空,又像一個精致的銀盤。我們一家和親戚朋友去吃自助餐。然后,我門去潮陽買燈籠、猜燈謎去參加燈會。還沒到廣場,只看見人群向四面八方涌來,黑壓壓的人群一眼望不到頭,仿佛是一片人的海洋。廣場上空不時地在放煙火,把夜空都照亮了。人們都發出嘖嘖不絕的驚嘆聲。大家喜笑顏開,齊聲叫著:“哇!”煙花的形狀有很多,有圓形、愛心形等,五彩繽紛。廣場上的花燈真漂亮呀,五顏六色,色彩十分明艷,有蓮花燈、宮燈、龍燈等。這些燈上總是有一些吉祥的成語,比如:吉祥如意、恭喜發財等。我們還去了文明塔,文明塔旁邊有一口古井,直徑長1。6米,總長12米,至今還有水!我們還登上了文明塔的最高一層從上往下看可以看到半個潮陽,我看著下面的人像一只只螞蟻。我們還看到了在天上飛的孔明燈,半夜三點了。我們還去玩、去唱歌,直到早晨6點多才回家。
這讓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是中國傳統節日,是從唐代流傳下來的。這一天月亮特別圓,要吃湯圓,湯圓又叫湯團,意思是團團圓圓。
元宵節的活動也很多,有耍獅子、舞龍、踩高蹺等。今天晚上,月亮很圓,像一個大玉盤,高掛在夜空,又像一個精致的銀盤。我們一家和親戚朋友去吃自助餐。然后,我門去潮陽買燈籠、猜燈謎去參加燈會。還沒到廣場,只看見人群向四面八方涌來,黑壓壓的人群一眼望不到頭,仿佛是一片人的海洋。廣場上空不時地在放煙火,把夜空都照亮了。人們都發出嘖嘖不絕的驚嘆聲。大家喜笑顏開,齊聲叫著:“哇!”煙花的形狀有很多,有圓形、愛心形等,五彩繽紛。廣場上的花燈真漂亮呀,五顏六色,色彩十分明艷,有蓮花燈、宮燈、龍燈等。這些燈上總是有一些吉祥的成語,比如:吉祥如意、恭喜發財等。我們還去了文明塔,文明塔旁邊有一口古井,直徑長1。6米,總長12米,至今還有水!我們還登上了文明塔的最高一層從上往下看可以看到半個潮陽,我看著下面的人像一只只螞蟻。我們還看到了在天上飛的孔明燈,半夜三點了。我們還去玩、去唱歌,直到早晨6點多才回家。
這讓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初中的作文元宵節篇13
春節剛過,一年一夜的元宵節就來臨啦。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我家鄉,元宵節這幾天可熱鬧啦!
古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還沒到正月十五,人們就早早地開始扎花燈,作燈頭,準備元宵節的舞龍活動。正月十三那天,從早到晚,你都能聽到大街小巷里傳來“哐——哐——哐——”的鑼鼓聲,這是在告訴大家“今天晚上要開始迎龍燈了。”民間也叫“起燈”。于是,家家戶戶都在大門上方掛上兩盞喜氣洋洋的大紅燈,準備好煙花爆竹,有些大戶人家還要準備幾個大紅包,好在晚上龍燈迎過來的時候包給舞龍隊。
天色剛暗,就有龍燈開始出村,村民們做的龍燈式樣很多,有板凳龍,就是在一條板凳上固定好兩盞描著精美圖案的燈籠,把這樣幾十條板凳連在一起,加上龐大綴滿精美小燈籠的“龍頭”,就成了一條漂亮的龍燈;有的每人舉一根木桿,木桿頂端是一節圓圓的布滿“龍鱗”的紅燈籠,再用紅色拉花把幾十節“龍身”連在一起,就成了一條活靈活現的龍。
隨著天色漸漸黑下來,越來越多的龍燈迎出來了。小孩子興奮地舉著自家的小燈籠,呼朋引伴,跟著龍燈走。龍燈迎到哪里,哪里就變成了歡樂的海洋。龍燈一直要迎到正月十五才結束。
正月十六的夜晚,人們要把龍燈舞到溪河邊或有水的溝邊,把龍放在地上,進行燒龍儀式。把龍燃燒完后,將燈龍殘骸送入水中,澆水沖去,意為送龍歸海。這樣,元宵舞龍燈才算真正結束。
在家鄉,元宵節晚上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元宵我們也叫“湯圓”,用糯米粉搓成圓形,里面常用豆沙、肉作餡,有團圓美滿意。
元宵節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別提有多美了!
家鄉的元宵節真熱鬧。我喜歡家鄉的元宵節!
初中的作文元宵節篇14
“走,換衣服,我們出去賞燈去!”每年爸爸這一聲出現,我就像個軍人一樣的行動起來,生怕去晚了燈就滅了,也生怕去晚了賞燈的位置就不那么好了。
每年到了元宵節,爸爸都會對我和媽媽說上這么一句,這句話已經成了我們家的一個習慣,聽到了也就是賞燈的日子到了,我們家要一起去過元宵節了。我們那里元宵的燈好看,各式各樣的燈,好看地掛在公園里,也掛住了我們那里元宵節的氣氛,掛住了我們元宵節的習俗。
我是一個做什么事兒都慢吞吞的人,唯獨元宵節去賞燈,爸爸那一聲出來,我就會像個軍人一樣非常迅速地換衣服換鞋子,站在爸爸媽媽身邊一起走去公園。毫不夸張地說,去晚了一點點,我和爸爸媽媽賞燈的位置就變成了犄角旮旯只能看見一點兒燈影的位置,而去早一點的話,我們仨可以像是皇家貴族一般,走在公園的橋上,一一賞玩元宵節里掛在公園里的燈,數一夜的燈花,猜一夜的燈謎。
印象最深的一次元宵節是我六歲時候的元宵節,那一次我和我的爸爸媽媽去賞燈去晚了,我因為看不著好看的燈,差點兒就要哭了,可過年是不能哭的啊,爸爸為了讓我不要哭出來,把我駕在他的脖子上,讓我夠得著看樹上掛著的燈,媽媽則在旁白出燈謎讓我們猜。我一邊猜燈謎一邊用手去碰燈影照著的樹葉子,又因為我駕在爸爸的脖子上,比爸爸媽媽都要高的,我到現在還記得清清楚楚我當時快樂的模樣,記得我還是個小娃娃時候的元宵節。
在那之后的元宵節,我們家都會盡早的去賞燈,免得錯過了好位置也錯過了元宵節的燈與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