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面小康作文命題
好的作文應該有邏輯性,段落之間銜接緊密,條理清晰,觀點明確。想知道如何寫出優秀的2024全面小康作文命題嗎?這里為大家分享2024全面小康作文命題,快來學習吧!
2024全面小康作文命題篇1
什么是“小康”?作為一個小學五年級學生的我確實不明白,于是我去問爸爸,爸爸說,小康大概的意思是生活過得比較富裕,而全面小康,就是要讓全國人民都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為了更科學地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查了《現代漢語詞典》,上面的解釋是:指家庭經濟狀況可以維持中等生活水平。說實話,看了這個解釋,我還是比較模糊。于是我又求助百度,查到的結果是:小康是指為中國廣大群眾所享有的介于溫飽和富裕之間的比較殷實的一種生活狀態,主要靠工資及薪金謀生。我想我大致懂了。
從這兩個查詢解釋看來,我們應該都已經進入了小康,那么,“我們來了”又該如何說起呢?我想,我還是求助于奶奶,因為在我們家鄉,進入小康已經是我出生前很久,也是爸爸小的時候的事了。
在爺爺奶奶還小的時候,日子過得非常苦,經常吃不飽飯,他們很小就開始干活,因為沒有錢,好多女孩子都沒得讀書,奶奶就是這樣一個受害者。那時候,村子里沒有樓房,地面是用泥巴夯實的,遇到下雨天,滑得很。夏天熱得像蒸籠,冬天冷得像冰窖。爺爺奶奶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有一頓沒一頓地慢慢長大。
爸爸出生的那年,正好是改革開放開始的那一年,那時爺爺開始到外地去做工,家里開始有了作文收入,爸爸也慢慢吃到了一些爺爺帶回來的新奇食物,大概在爸爸三四歲的時候,家里有了第一件電器——電風扇。奶奶說,剛吹上電風扇的那年夏天,感覺是有生以來最舒適的日子了。
后來,爺爺開始轉行,做起了生意。奶奶說,在以前,做生意是要被抓起來的,后來國家允許了,爺爺就大膽地去嘗試,很快就開始富裕了起來,到了爸爸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家有了村里第一臺黑白電視機,而且很快,黑白電視機被換成了一臺日本原裝進口的日立彩色電視機。那時最熱門的電視是《西游記》,許多鄰居一到傍晚就搬個小凳到我們家看電視,可熱鬧了!
又過了幾年,家里買了電冰箱,夏天變得更加清涼,有滋有味了。那段時間,家里還裝了一件非常昂貴的設備——電話機。聽奶奶說,那時候裝的一部固定電話,僅僅裝機費就是5000元,而那時一般工廠的工人一月的工資大概只有120元。我說,那時候,爺爺可真的算是一個小土豪啊!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變化,爸爸也從一個孩子長成了大人,他來到杭州參加了工作。爸爸經過很多年的努力,買上了第一套房子,開上了汽車。現在身邊有了媽媽、弟弟和我,爸爸說,他覺得現在很幸福,這種幸福就是他眼里的小康,他要守護我們的小康生活!
2024全面小康作文命題篇2
我家就在白洋淀邊的一個小村子。聽爺爺說家鄉以前很窮,家家住著土坯房,人人都穿著補丁裝,有時候甚至是還要餓肚子。下雨天,院子里、大街上全是爛泥巴,一腳踏下去,連腳帶鞋就會陷進去,拔都拔不出來。
經過幾代人的拼搏,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家鄉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喜人變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戶戶用上了液化氣、自來水,裝上了電話,智能手機也幾乎人手一部,更不用說電視、電腦等設備了。不容忽視的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地方的生態環境也在逐漸惡化。雜亂無章的違章建筑,尖銳刺耳的機器轟鳴,隨手傾倒的生活垃圾,偷排偷放的工業廢水在村里并不少見,連村子里的幾條小河,渾身也散發著令人作嘔的臭氣……
我希望,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的時候,我的家鄉變得更加富饒。家鄉由現在的磚瓦房,變成了居民樓,甚至是花園別墅,小院里滿是自己種植的各種花卉,就像花園一般。春天,迎春花競相開放。夏天的時候,荷花更加繁盛,甚至有五顏六色的新品種。秋天,本該百花凋零,菊花卻傲骨怒放。冬天,瑞雪紛飛,梅花卻在枝頭迎接春天的到來。一年四季,鮮花不斷,香味撲鼻。就連房前屋后,街道兩旁,村里村外,都種上了綠化樹,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來要靠自己去創造。我現在還是小學生,稚嫩的肩膀還不能承擔建設小康社會的重擔,讓我們勤奮學習、全面發展,早日成長為棟梁之材,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2024全面小康作文命題篇3
大人們總說“小康社會”,“全面奔小康”。可是他們口中的“小康”到底是什么呢?我問奶奶。
奶奶摸著我漂亮的小裙子說:“小時候,在我們班里,只有家里最富裕的小孩才能穿得上公主裙,而且一年也買不了幾套。有的家里貧苦一點,一件衣服需要‘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而如今,你可以經常買新衣服,公主裙再也不是奢侈品,款式更是多種多樣!現在的生活和以前相比,可謂是天差地別!”
爺爺也跟著講了起來:“我們小時候啊,村子里還都是泥巴路,一下雨,準會把鞋子褲腳濺得臟兮兮。碰到水坑,一腳踩下去拔都拔不起來!去什么地方全是靠走路和自行車。”我感到不可思議,因為我無法想象那樣的生活。
就在這時,爸爸從外面回來,熱得打開了空調,吃著清爽的水果,邊吃邊說:“還是現在好,熱了冷了都有空調。不像以前我上學那會兒,三十幾度還只能吹電風扇,頂著悶熱的天氣學習。”以前,爸爸的學習幫手只有一臺小錄音機。可是現在,我的學習幫手可多了,有復讀機、電腦等。
到了晚上,媽媽把掃地機器人開起來,讓它清潔地面,準備去做晚飯了。我們每天都能吃到可口的魚和肉,菜肴豐盛又有營養,早餐也多精致美味。媽媽告訴我,以前孩子因為經濟不好,經常飽一頓餓一頓,個個面黃肌瘦。像今天的百姓,解決了溫飽問題,提升了生活品質,科技更是發達。
再站在一個小學生的角度看一看,我們的教學器材不斷升級,我們的學習資源越來越豐富,我們的知識面越來越廣,我們的愛國感情越來越濃。這些,也是“小康社會”為我們帶來的改變。
我們家只是中國快速發展中的一個縮影,中國在慢慢變得富有繁華!
社會不斷進步,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之后,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國家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進步。
大家一切都變得越來越美好,這就是全面小康吧!
2024全面小康作文命題篇4
近幾年,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在提全民小康社會的話題,“小康”的意思是指家庭經濟狀況可以維持中等水平生活。
聽爸爸說,在之前的社會,農民只能住土房,穿粗布衣,吃不飽飯。夜晚,每當煤油燈點燃時,光線黯淡,還散發出一股難聞的味道。隨著社會的進步,農民穿上了漂亮時尚的衣服,每頓吃上了熱氣騰騰的大米飯。黑暗籠罩下的農村,家家閃爍著絢爛的燈光。
我經常看《新聞聯播》,發現幾乎每期《新聞聯播》都會播扶貧情況,自從扶貧的政策走進山里,大山里高樓正在建起,那干旱就嗆人,雨天就泥濘的鄉間土路早已不見蹤影,一條條筆直寬敞的水泥路“橫空出世”,鄉村汽車在蜿蜒盤曲的山路上排起了“長龍”。正是這一條條水泥路,打通了山村與外界之間互相溝通的大門,讓信息得到傳遞,讓當地的土特產走出大山,促進了生產,讓家家戶戶走向真正的小康。
一陣朗朗的讀書聲劃過我的耳邊。聽我媽媽說,她們小時候的學校都是瓦房,課桌椅子還是木頭做的,每年用下來便變得破舊不堪了。一遇冬天,笨重、臃腫的棉襖套在身上就成了累贅,行動十分不方便。如今,顏色清新的課桌椅可以隨著我們的身高自由調節,舒適的椅子仿佛為我們量身定制似的。冬天來了,里面套一件毛衣,外面穿一件輕便棉襖,依舊行動自如。
祖國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下蓬勃發展,小康走進了千家萬戶,正在長大的我們,一定要發奮讀書,祖國才能變得更加美好。
2024全面小康作文命題篇5
所謂小康社會不僅是解決溫飽問題而是要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滿足城鄉發展需要。人與環境更加和諧,每個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更好的發展。
在我心中的小康社會里,人們再也看不到裸露的黃土,再也聞不到污水的惡臭。人們看見的是湛藍如洗的天空,聞到的是令人心曠神怡的空氣。蘇州河煥然一新,像一條青螺帶,纏繞著城市。花兒綻放著欣慰的`笑臉,小樹扭動著輕快的舞姿,小鳥也“引吭高歌”。廣場上和平鴿與人們親切游戲。自然的美已經融進了城市,與其合為一體,組成了小康社會的一大亮點——花園城市。
伴隨著物質文明的進步,精神文明也步入了“小康”。當你步入這個陌生的城市,總會得到一聲聲親切的問候,熱情的幫助,讓你如歸故鄉,總有著一種埋在心底的熟悉,親切。每當你走進商店,也都能聽見一聲溫和的“您好”。人們漸漸懂得了說“不”“沒事”“沒關系”“請原諒”的藝術,也漸漸懂得了彎腰,鞠躬,點頭的禮貌。這一切的一切,使這個小康社會更加像一個大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