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900字的作文
寫作文要避免說假話、空話,要盡量用生動的語言和事例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觀點。好的中秋節900字的作文要怎么寫?小編給大家帶來中秋節900字的作文,供大家參考。
中秋節900字的作文篇1
一字雁陣,拉開了金秋的帷幕;云卷云舒,涂鴉出蔚藍的天穹;葳蕤的白楊,落盡昔日的繁華;淡淡的果香,舒展豐收的畫卷。秋如一葉飄落,書寫著余韻未盡的詩章。而中秋,便出現在這詩章的華麗盡頭。
每逢中秋,家中都會擺上幾盒月餅,那淡淡的桂花香夾雜著月餅的甜膩彌漫在空氣中造成最熟悉的味道——中秋的味道。
團圓是中秋的味道。哪怕工作再忙再累,哪怕單位離家再遠,一時中秋節至,總會忍不住提上一盒月餅在月升時趕回家。或是包裝精致的宴會月餅,或是散裝成袋的普通月餅,也許味道迥然不同,但那有什么關系呢?重要的是一顆期盼團圓的心,渴望一家人團團圓圓地聚在一起的心愿。這樣,即使再膩的月餅,也會膩出幸福團圓的味兒來……
思念是中秋的味道。“每逢佳節倍思親”雖然此節非彼節,但“思親”總歸是一樣的,漂泊在外的游子,在瑟瑟秋風的吹拂下,望在異鄉的月亮,月亮很圓很亮,卻終究不是自己相看的月亮,道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所以,不管怎么樣,那頭上月亮都會透露出冷清的感覺。身后萬家燈火交相輝映,屋內觥籌交錯的喧鬧聲聲入耳,更使得夜幕下的游子倍思親。思念親人的音容笑貌,思念親人的絲絲關懷,思念彌漫在他的心扉,就連苦澀的空氣中也澀出思念的味兒來。
溫馨是中秋的味道。桂花樹下,古樹庭中,一家人圍坐在石桌旁,小孩子在庭中瘋趕嬉戲,為了一個月餅,為了一個禮物,管他呢?只要快樂就好。成年人翻看著相簿,指著一張張孩提時的照片,述說著過去的故事,不時歡笑,不時沉默,大概他們又重歷了一回少年往事吧。老人則沒多大興趣參與年輕人的陣營中,他們依偎在花樹下,安詳地笑著,他們為什么而笑呢?感嘆又一年月圓的日子到了嗎,還是看到子子孫孫如此健康平安而安心呢?總之,他們是笑著的,所以為了什么原因此刻也顯得不重要了。如夢如幻的月光下,一家人倒也笑出了溫馨的味兒來。
原來,味道竟是這樣一種歷久彌新的回憶。
當時光流逝,物是人非,那些曾經鮮明的片段在歲月的沖刷下漸漸褪色,也許我們怎么也想不到,多年以后,我們會循著一種味道的密碼,穿越層層疊疊如九月菊花般繁復的回憶,抵走一個舊日美好的瞬間。也正因此,我們才能重溫曾經擁有的那些味道,中秋的味道……
中秋節900字的作文篇2
今年的中秋節又到了。嫦娥正興致勃勃地玩著電腦,這臺電腦是玉帝今年春節送給她的禮物。如今聯上了互聯網,嫦娥天天在網上游,一刻也沒閑著。 電腦周圍堆放著包裝精美、品質優良的月餅。嫦娥看著這些可愛的月餅,咽了咽口水,雖說年年吃月餅,但這些品種不一、琳瑯滿目的月餅,還是有很大的誘惑。各路神仙送來了五花八門的月餅。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玉帝在月餅上刻上了自己的卡通形象;王母娘娘把月餅做成了仙桃形;七仙女自己親手做的月餅,充滿了仙氣,吃了可以美容養顏;孫悟空神通廣大,做了一只天庭最大的月餅,打破了天庭的吉尼斯紀錄,送給了嫦娥??禮尚往來,嫦娥推不過人情,又把月餅一一送出去了,自己只留了一盒禮盒上印著自己形象的月餅。這個月餅是用千年珍珠泉的泉水,把海底的珍珠磨成粉,再加上天庭上極其珍貴的靈芝做成的。味道好不鮮美,嫦娥歡喜得不得了。
嫦娥漫不經心地瀏覽著網頁,忽然發現,今年月餅不僅僅有用面、餡做成的,還推出了網上電子月餅。嫦娥心血來潮,立即買下一只,用電子郵件發給薩達姆,讓他在生存危機的困惑中嘗嘗中國的月餅。嫦娥打開收件箱,發現了一份電子郵件,原來是唐僧發給他的。打開一看,是一份電子月餅,發出動聽的音樂,變換這精美的動畫。(嫦娥上網,構思不俗,很有現代氣息。虛構電子月餅,更可見作者的想象力超凡。這是值得鼓勵的。)
嫦娥異想天開地想用她那半生不熟的電腦技術辦一個電子月餅展覽會,發現已經有人辦了。仔細一查看,原來是玉兔辦的。嫦娥氣沖牛斗,吼得整個月宮都震動了:“玉兔,過來!你不好好地搗你的藥,跑到網上來搗什么亂?”玉兔不以為然地說:“就只允許你上網,不允許我上?再說,現在月宮都機械化了,什么全自動洗衣機,全自動微波爐??就連我的搗藥器也稱全自動的了,幾百年的搗藥任務,早就完成了,現在我還在網上推銷我搗的藥呢!連流氓兔也十分欣賞我搗的藥,他還向我高價收購呢!我們早就成了朋友,誰像你呀,在網上玩了這么久連個網友都沒有,差勁!”嫦娥覺得十分沒面子,自己好歹是月宮的主人,中秋節的主角,竟讓玉兔搶盡了風頭。嫦娥氣得抓起玉兔就打。 突然,“轟”的一聲傳來。不知怎么回事,嫦娥跑去一看。原來吳剛丟棄了斧頭,用高科技激光技術,把月宮上的桂花樹砍倒了。
今年人間中秋節為什么沒有月亮?因為遍地的桂花遮住了月亮。細心的人還可聞到一股淡淡的桂花香。
中秋節900字的作文篇3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獲的積蓄又是收獲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于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收獲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獲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輕人情有獨鐘。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瑯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是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是花紋總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勻那么好看。所以一趕上中秋過節回家總要吃上兩大塊兒覺得好香、好甜……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臺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著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戶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獲。我愿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中秋節900字的作文篇4
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在這個收獲的季節里,我也有收獲。我收獲了什么呢?我先不告訴你,等你讀完這篇文章,你自然就會知道了。
星期四是我們學校進行大隊委改選的日子,我雖然是上屆的大隊委員,可是每年的十月中旬,大隊委都要重新改選,所以我要重新參加競選。這次我還的是競選大隊文藝委員這個職務。因為我從小就愛好文藝,上學以來,學校舉辦的各項文藝活動中都少不了我的身影,并且獲得了許多獎狀和證書。在不久前學校舉行的集體舞比賽,我們班由我組織和編排的舞蹈還獲得了一等獎呢。我的學習成績也不錯,每年都被評為校三好學生,上學年還被評為區里的三好學生。所以我對參加這次競選非常有信心,并且認真地準備了我的競職報告。
我和參加競選的20多名同學來到學校的演播室,準備發表競職演說。同學們一個個宣讀了自己的競職報告,終于輪到我上場了,我深深的呼了一口氣,信心十足地走上臺,大聲地讀了起來。
回到班里等待同學投票選舉結果的時候,我卻有一點緊張和擔心。為什么呢?因為這學期我們學校和濟寧路小學合并了,學生比原來增加了一倍,優秀的同學當然也不少,而且要從20多名競選者中選13名同學組成大隊委員會,競爭也非常激烈。萬一我競選不上,會不會被同學們笑話呢?
過了好長時間,廣播喇叭里終于響起大隊輔導員石老師的聲音,他念了13個同學的名字,要求到大隊部去,其中有我的名字。我心里暗暗高興,心想我一定是競選成功了。我美滋滋地來到大隊部,看到其他的同學已經在大隊部集合了,他們的臉上也掛著成功的喜悅。這時石老師走到我面前,態度嚴肅地對我說:“姜佳男,如果你競選不上怎么辦?”我一聽就蒙了,腦子一片空白,我該怎么回答呢?我想起我在競職報告寫的一段話,就像背書一樣說:“如果我落選了,我也不棄餒,我還要繼續努力。”石老師拍拍我的肩膀說:“你以后要繼續努力呀,你回教室吧。”我的臉刷的一下就紅了,心嘭嘭直跳。我連忙低下頭,轉身往門外走,心想:難道我真的落選了,不會吧?正想著,石老師又把我叫住了,我慢慢轉過身,看見石老師笑容滿面的臉,他大聲對我說:“祝賀你姜佳男,你當選了,剛才和你開個小小的玩笑。”“原來如此”,我深深地呼了一口氣。石老師又對我們大家說:“你們競選成功,是同學們對你們的信任,你們不要驕傲,要做同學們的榜樣,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YES”我們都一口同聲地的說。
在秋天這個收獲的季節里,我收獲了自信,收獲了成功。
中秋節900字的作文篇5
中秋佳節即將到來,在吟誦無數寄托相思、抒發感悟的詠月名作時,我們心中那股相思、團圓之情便愈加濃烈。
古往今來,中秋節就是中華民間傳統的盛大節日,只要是個中國人,就注定了八月十五,舉頭望月與天涯共此時。當人們和家團聚,賞月、游湖之時就賦予了中秋節這樣的意義,把人間溫情與風物美景聯系起來,讓人們感受到和家團員的溫馨、幸福與快樂,同時帶給離鄉背井的游子以濃濃的鄉愁。
記得在《東京夢華筆》中曾描繪出“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圣曉”的熱鬧景象,這正是古人向往團圓、慶團圓的形象體現,對于現在的我們過中秋可謂是多姿多彩。你可以選擇放煙火,朗朗月下,火樹銀花,普天同慶;可以選擇游公園,桂花飄香,月色纏繞于那暗香浮動的枝頭,在腳下灑落點點銀光;可以選擇江邊漫步,明月當空,江風清洌,煙波浩淼,月光如碧水中的銀螺般給人清新之感,或者干脆呆在家里,在輕柔的音樂里,吃幾樣精細菜肴,嘗點月餅,憑盒賞月,月光傾城的榮美必將充溢你的胸懷,詩云:“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中秋之夜更能讓我們體會到“明月照千里”的廣博至美,于是月光又賜予人們一份思索:遠寄鄉思!不論遠在天涯海角,只要能沐浴到月光,念親思鄉之情便融入到那一抹通的月光,借著月心之橋將祈禱傳遞到遠方的家中,愿親人更好,家鄉更美,一切更幸福,同時,在皓月中游子也能讀出遠方的牽掛與問候。
談到這里,還不得不提一提久負盛名的中秋月餅。東坡曾贊嘆道“小餅如嚼月,中有怡如酥”現如今的月餅更是琳瑯滿目,花式齊全,但不論如何翻新,不變的是它圓圓滿滿的外形,象征著家庭溫馨和美,家人團圓共聚,所以說呀,大家可千萬別小看了這一枚枚朋餅,它不僅僅凝聚著制作人的心血與汗水,更是古往今來華夏兒女渴望人月共團圓,天人和諧的縮影,同時也彰顯了中華民族取之不盡的文化源泉!
有人說思念像中秋的滿月,牽掛似漫天的繁星,在這歡樂的節日到來之前,我愿借著柔柔的風,譜上長長的祝福,讓它輕輕飄進所有人的心中!最后祝愿全校師生中秋佳節和家團圓,幸福美滿。
中秋節900字的作文篇6
秋天是一個美好的季節,它給我們帶來了豐收和快樂,秋天還有許多節日,其中我最喜愛的就是中秋節了。
今天是九月十八日,今年的中秋節。下午四點鐘,我們全家三人就一起乘車去洑院外婆家過中秋節。
我坐在車里,看著外面那美麗迷人的景色,覺得非常愜意。大約過了三十分鐘左右,外婆家就到了。外婆家的變化這幾年來真大呀!真是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連我這個經常去外婆家的人都差一點不認識了。那里原來的平房已經都變成了三層樓以上的小洋房了。
來到外婆家我找到了表弟。他今年九歲已經讀二年級了。人長得有點胖。我問表弟:“外婆在哪里?”表弟說:“上街去買菜了。”原來她還要給我們再買一些好小菜來吃。我看到廚房里的小菜已經很多而且比較高級。我沒有看到外婆只能和表弟玩。
一會兒,我聽到一陣摩托車的聲音由遠而近,在門前停止了。我想一定是外婆他們回來了。我立刻像狂馬一樣跑了出去。來到屋子外邊,我看到果然是外婆他們回來了。我立刻大聲叫著撲向外婆。外婆看到我也笑開了花。她立刻同我進屋給我吃許多我喜歡吃的東西。然后,外婆叫我同表弟去玩,自己就忙著燒菜燒飯了。爸爸和媽媽出去走走幾家親戚。
六點到了,大家都到齊了,于是,就開飯了。今天的小菜真豐盛呀!我拿起筷子把許多小菜夾到自己面前的碗里,再慢慢吃了起來。外婆還給我夾了許多我喜歡吃的菜放到碗里,多得堆成了山,快要放不上去了。我連連說:“夠了夠了!”外婆才停止不再給我夾菜了。可是,只要我吃掉一點菜,外婆就會再給我夾一些放在我的碗上面。后來,我只好端起碗跑到邊上去吃了。外婆說:“奇奇,你快坐到桌子邊上來吃,我不夾給你了。如果你吃不了可以剩下不吃。”我才回到桌子邊上繼續吃。
晚飯后,外婆拿出一種種月餅讓我吃,讓我每一種都嘗一點,還讓我自己挑最喜歡的吃。啊,外婆對我真是太好了!接著我和表弟上樓去看電視了,而爸爸媽媽和外婆外公他們一起在樓下喝茶聊天。
到了九點,爸爸媽媽叫我回家去了。我只好跟著回家去了。乘上汽車,我看到外婆他們還在邊上看我們的車子離去。汽車開遠了,我還模糊地看到外婆他們還站在那里看著我們遠去的車子。
中秋節900字的作文篇7
“小心點兒,這塊太小!”“注意,讓一下,小心燙!”我們在上午班隊課辦了一場月餅會,提前過中秋。簡單來說,就是分享自己帶來的月餅。
月餅會可熱鬧啦!電腦已經播放起蘇軾的《水調歌頭》。同學們拿出小刀,把擺在桌上的月餅一一切開。說不定個別貪吃的已經偷偷叉起一塊送入口中。
月餅種類可多了,讓人垂涎欲滴。當然有些同學帶的是傳統口味的廣式月餅,如豆沙,蓮蓉,蛋黃等,卻讓我百吃不厭。也有些同學帶的是蘇式月餅。廣式的甜,蘇式的咸,廣式的軟,蘇式的脆。新式月餅有抹茶、紫薯等不同口味。我喜歡的冰皮月餅也在場。冰皮涼涼的,Q彈十足。在一個個美味的月餅中,也有不少“炸彈”-流心月餅。假如這是榴蓮餡的,你一下子咬到流心,就“完蛋”了。這個汁像糖汁一樣流到嘴里。如果你常吃榴蓮,會覺得這是絕頂美味。如果不常吃榴蓮的,會覺得榴蓮味太沖。我腦海里不禁浮現出不愛吃榴蓮的同學咬到這個“炸彈”時臉上夸張的表情。
回過神來,我的同桌已經泡好了熱氣騰騰的草莓茶,說是給我們四人小組的。我暗自慶幸柯老師把我排到這個組。我拿出同桌給的小杯子,準備一飽口福,可是早有一群同學圍過來。“我要進去!”“明明是你擠我的!”招呼完這些同學,我才能嘗一點。我們用自己帶的月餅擺了個“全家福”。
一會兒我已經吃得大半飽了。月餅太甜,甜得我不想吃了。還好,草莓茶的苦味沖洗了我的口腔。苦中帶點酸,幾口下去,甜味完全沒有了。
講臺那邊已經被包了個里三層外三層。我踮起腳尖看不著,站在桌子上才看得清。柯老師用大部分月餅在講臺上擺了個中秋節的“中”字,正在拍照呢。“咔嚓”余音未落,同學們猛地伸出手來搶。某些“幸運兒”馬上搶了月餅,立刻咽進了已經被月餅撐得圓圓的肚皮里。沒搶到的也繼續奮斗,一手撥開人群,一手拿著叉子往講臺伸;某些“貪得無厭”的手“摸”了三四塊,那些眼尖的“可憐蟲”就在后面高聲嚷著,“給我留點!”高的踮起腳伸手拿,矮的貓下腰,手從大腿縫里伸進去。
好一場熱鬧的中秋月餅會!
中秋節900字的作文篇8
今天是八月十五,也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今天不管小孩兒大人都要吃月餅,看月亮。甚至有大人還給小孩兒講嫦娥奔月的故事。
今天早上我起的很早,寫完作業后,已經11點多了。所以我要和哥哥、姐姐一起去我奶奶家過中秋節吃團圓飯。這時候我媽媽已經在我奶奶家做飯了,所以哥哥騎著電車帶著我和我姐姐飛奔到我奶奶家的院子前。然后我們大步上樓走了進去。發現我大伯也來了,所以我有禮貌的說:“大伯好!”大伯也給我問好,這時候奶奶走了過來,狠狠地往我__上一打。我知道奶奶喜歡打我的__,不打不放心吶!我知道奶奶是在逗我,所以我不理會她。這時候飯都做好了,所以我們開始吃中午飯了。
起先,我們不準備吃,因為我爸爸和我小展哥、師征哥還沒有來。所以我們不準備開飯。過了一會兒我爸來了,又過了很大一會兒,我小展哥回來了。最后,師征哥也回來了。這時候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嘗嘗媽媽做的雞鴨魚肉了。
今天好吃的太多了,有雞肉燉冬瓜、手撕大骨頭、醬香牛肉、姐姐的爸爸釣的黃河大鯉魚(媽媽炸了一下,看著都好吃)、還有涼拌豆角、涼拌黃瓜洋蔥和變旦,媽媽炒了兩個熱菜,一個是西紅柿炒菜花、一個是黃豆牙,還有一個超好吃的就是媽媽做的油燜大蝦-我的最愛,媽媽今天做的太入味太好吃了,我戴著一次性手一會兒吃了十個八個,太香了我都停不下來。吃著吃著,我們覺得缺點“啥”?因為中秋節不就是要吃月餅嗎?我們沒有想到這一點。幸好我提出了這個問題,所以我們就一個人拿一個月餅開開心心的吃了起來。甚至我們還碰杯呢!我們都說一句祝福話:“中秋節快樂!”我們都非常開心。
到了晚上,我小展哥和師征哥都走了,就剩我,我大伯和我爸媽還有我奶奶和爺爺,我們吃了晚上的一頓飯。然后又出來看外面美麗的月亮。
月亮,其實是月球。只是我們離月球遠,所以我們看著月亮就小。而今天的月亮卻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一樣,躲躲藏藏的,若隱若現的。而以前的中秋節都是一個又大又圓又潔白的月亮。非常美麗。
今天,我和家里人過了一個愉快的中秋節。
中秋節900字的作文篇9
九月那變幻莫測的風,吹來了開學季,吹來了教師節,也吹來了中國的傳統節日,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古人曾言:“月到中秋分外明”。我曾盼望著親眼目睹這如兩子之明眸的圓月,證實古詩“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盼望著在“云中”漫步,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然而今年,中秋夜卻恰逢暴雨來臨,既不能賞月,又不能在戶外運動,真是讓人感到未免有些掃興。
誰知,這場暴風驟雨不僅沒有“毀掉”我的中秋,還帶給了我一個別樣的它!
中秋這天,我來到了遠近聞名的溱湖,一覽它的風光。
縱然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又怎能有它“引人入勝”,令人沉醉的美呢?
溱湖坐落于泰州市姜堰鎮,雖無杭州西湖的波瀾壯闊,卻獨具風光。
進入濕地公園,大片大片的翠綠色吸人眼球,高大魁梧的樹木郁郁蔥蔥,蒼勁挺拔。一叢叢修建別致的樹球,一朵朵細雨中綻放的野花,一只只可愛頑皮的小貓,一處處地怪石嶙峋……令我大開眼界。
撐著一把小傘,漫步林間羊腸小道,在雨天里觀賞景色,別有一番風味!
踮起腳尖,輕輕地走在這石磚小徑之上,生怕驚醒熟睡的小鳥,生怕驚動入夢的貓咪。
來到乘船大廳,我們準備盡情飽覽溱湖風光。
這是條大船,紅頂黃檐,飛檐翹角,古色古香,宏偉精巧。步入船艙,已坐滿了興致勃勃的乘客,各個興奮不已,神采奕奕,聊個不停。
隨著一聲響,船開了。我打開窗戶,貪婪地呼吸著淡淡的荷香。被雨水洗禮過的荷葉似乎分外純靜芳香。湖面上的一絲絲波痕在雨水的落下聲中滴答作響。船行之處,蕩漾著一圈圈漣漪,開船的師傅兒放開雙手,任由船兒游行于湖面。
午后,雨水已不再作怪,漸漸變成了細雨。細雨點灑在湖面,在枝繁葉茂的楊柳間穿梭,留下了自己斑斑點點的足跡,群柳將柔長細發浸于水中,放眼望去,竟是一片翠綠。看著近處,清澈而又深不可測。看著這純凈澄澈的湖水,不禁想伸手輕觸這柔水,轉念一想:這水是公共的,我怎能獨樂其芳?想到這兒,手迅速收縮。
夕月欲頹,雨水再度卷土重來,落在臉龐,趕忙撐傘停下,暫避這略大的風雨。那雨水密密的,斜織著,如一匹匹素錦傾瀉而下。注視著,那雨點打在水面上,如少女臉上綻放的酒窩;落在柳葉上,撣掉了一天最后的塵衣……
坐船返回,我們乘車來到了飯店,雖賞不到中秋月上,但大家其樂融融,十分盡興,談笑風生。
這次,在雨中度過了中秋,一改往日的習慣,度過了一個別樣的中秋!
中秋節900字的作文篇10
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說.云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愿隨月在云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愿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愿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臺灣的地震,它牽動著我也牽動著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溫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么,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征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溫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仿佛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云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這意境蕩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你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于自己的“心月”吧
中秋節900字的作文篇11
我們那兒過中秋要吃冷鍋餅。
做冷鍋餅是個慢功細致活兒,需要有十二分的耐心和毅力。還需要發面。這樣算來,中秋節前一天就得忙碌了,把干面和上水,添上發糕,再捂上棉被,然后細細地等,第二天半盆漲成滿盆了,才拿出來。
大鐵鍋鍋底燒火,鍋內抹油,將漲好的發面倒進去。想一想:整整一盆面在一口鍋里烤熟,需要怎樣的功力?火大了,外焦內生,火小了,外不熟內里也不熟。鐵鍋必須介于熱與不熱之間,這樣,鍋塘內的火不能斷又不能全不斷,添火的時間間隔不僅憑技巧、還憑悟性。
那時候我小,根本不屑于參與這些。只記得祖母總坐在灶間,間或添把火,間或又跑到鍋上……
我只管看男人們的熱鬧。月上柳梢了,男人們便在院子里擺上祭臺,祭臺上有蠟燭香爐,還有鄉人收獲的菱角花生,更不能少女人親手做的冷鍋餅。冷鍋餅整個地擺在祭臺中央,象兩只緊緊扣在一起的鍋,中間凸起邊緣薄,表面橙黃橙黃,上面一粒粒芝麻像天上的繁星,如果我抱,需要滿滿的一懷,這是每家每戶最圓滿的月,不遜于天上的月仙子,借助于八月中秋,讓天上人間的兩個滿月撞個懷,真興奮吶!
祭過月仙子,我們就開始享用冷鍋餅了。從中間切開,切開,再切開,切成薄薄的.三角形,外面面子酥脆,油香面香芝麻香混在一起,里面松軟,又甜又糯,還有熟面特有的柔韌……這樣的餅就不僅僅是餅了,還摻雜了鄉下女人的細膩情感和蓬勃靈性。
女人很為自己有一鍋好冷鍋餅而自豪。于是便互相贈送著品嘗品嘗。好的,大家一致夸贊。不好的,自己赧顏,別人也替她找原因。也有女人喜歡提當年勇,說:你可記得我去年做的冷鍋餅,不焦不生的,不知被多少人夸!
而城里的我們似乎不比這些。我們喜歡比一桌飯菜花多少銀子,喜歡比誰的口紅更漂亮,喜歡比哪個的繡眉更自然……都是錢能買到的東西,所以愈比愈顯示不出金貴。
也有錢買不到的,比如說冷鍋餅。那天中秋上街逛,想買個冷鍋餅品一品。結果轉遍小吃街無處覓,最后只能買幌子為冷鍋餅的餅。那種餅湯碗口大,一寸厚,表面無痂皮。回家切開嘗,內里有一點形仿,卻無神似。因為這是用烘烤機快速成形的東西,缺少鄉下女人掌心的靈巧,所以怎么也吃不出滋味來。
都怪我自小只顧貪吃貪玩,不曉得學一點點鄉下女人細膩溫柔的手藝……
其實,這是個急功近利的時代,即使我會做冷鍋餅,估計現在的我也懶得去對一個餅動用幾天的勞力和心思,也只配在城市的冷鍋餅前惆悵復惆悵。
中秋節900字的作文篇12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十五的月亮總是那么圓,那么明亮,好像是把一個巨大的并且會發光的白玉圓盤高高地掛在天空,她的光芒也永遠總是那么的柔和而曼妙。
圓圓的月餅也如一輪輪小小的明月,被人從高天之上摘下來放入這晶瑩光潤的圓碟中。
大而香甜的香蕉,紅艷而清脆的蘋果,如珍珠般圓潤的葡萄,還有甜如春蜜的蜜桃,爽甜可口的大西瓜……各種新鮮的水果似群英薈萃般一絲不茍的擺放在八仙桌上,似朝奉般恭聚于月餅周圓。
每年的中秋節,無論離家多么遠的人也總是要趕回來和家人一起過中秋。在桂花樹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月餅,看花賞月,其樂融融的在一起嘮嗑,一片歡聲笑語,一片幸福祥和的氣氛。
在這古老傳統的影響下我國一直有這樣的習俗每到中秋家家戶戶都吃團圓飯,讓許多親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動的事情.這讓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溫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溫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鄉的游子常年在外這使得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人們的”悲歡離合”這又讓多少人痛心!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這都是千古絕唱!許多游子不都是用月來表達對家鄉的深深的感情、對親人的關懷與思念嗎!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現在不也是有大多數部分的人圍坐在桌前”吃餅賞月”嗎!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征,是充滿喜悅的象征,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吧!
我眼中的中秋節是團圓的,是幸福的,是美滿的,一家人幸福的坐在一起吃吃月餅,聊聊心事,再幸福不過了。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征,是充滿喜悅的象征,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吧!
中秋節900字的作文篇13
今天,我們社區舉辦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晚會,傍晚六點,一戶一菜的活動就開始了,媽媽把做好的沙拉拿下去放,原以為連假五天很多人都會出去玩,沒想到夾菜的隊伍早已大排長龍,為了避免我們等一下沒有東西吃,所以我們也趕緊去排隊,有壽司、米粉、貢丸湯、炒面…等,真是吊足了我的胃口,這些雖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里面卻包滿了各位媽媽的愛心,令我吃起來特別溫馨。
飯后,就是小朋友最愛的游戲─丟球賓果,他會給你四顆球,你要把球丟到九宮格里,三個連成一條線,就可以抽獎,第一次我沒有投中,第二次我抽到一個甲蟲王者的吊飾,因為我不喜歡,所以就送給弟弟了。哇塞!等我回過頭來,看到隊伍變的好長喔!但我還是去排,花了我將近十分鐘的時間,抽到了一個薯條存錢筒,沒想到我一把它倒過來,存錢筒就掉到地上,還好沒有破掉,結果我一把它拿起來,就發現有一根薯條沒烤熟,黃色的薯條變成白色的薯條,因為我還要排隊,所以先把存錢筒放在旁邊,我抽到了泡泡水,因為我玩膩了,不想在玩,所以就去拿存錢筒,沒想到存錢筒不見了,沒關系,反正那個以經有點破掉了,帶回去也是要丟掉,不如送給那個拿走的人好了。
接下來是卡拉OK時間,都是大人在唱,因為小朋友全都攻進品茗室去了。有一個人帶撲克牌,所以我們都在玩,總共有八位小朋友,但只有一副牌,所以兩個人一組,我們有時候會跑出去看,因為另外一個人在玩。有一次,曹博凱的媽媽在唱卡拉OK的時候,我為了制造氣氛,就一直吹泡泡,好漂亮啊!透明的泡泡在燈光下閃閃發光,仿佛是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白葡萄在天空中飄浮著。據說今晚十點的月亮最接近地球,如果沒看到就得等到九年以后,也就是二零一七年才看得到這么大的月亮。
十點,我們全家就帶三個望遠鏡去看月亮,爸爸一直在調望遠鏡的角度,但他每次都只看到黑漆漆的天空,看不到皎潔的明月,我們四個人用兩臺望遠鏡看,可能是望遠鏡搖晃的緣故,我看到嫦娥在月亮上飄來飄去,媽媽看到玉兔到處蹦來蹦去,爸爸用他六十倍數的望遠鏡看到一團光,我在上面加上我的望遠鏡,竟然看到月亮上面的坑坑洞洞,我們全家人就在頂樓邊賞月,邊談天,直到累了才回家。
古人說得好“月圓人團圓”,希望明年的中秋節我們全家人也能在一起賞月。
中秋節900字的作文篇14
“中秋節,亮光光,家家戶戶賞月忙。擺果餅,燒線香,大家一起拜月亮……”唱著童謠,我和爸爸媽媽第一次回外婆家過中秋節。
媽媽在之前給我說,外婆會在中秋節的時候做一種好吃的,是我以前沒吃過的。所以,我們今天早早的就來到了外婆家。我迫不及待的沖進廚房,看見外婆正在把米放進蒸鍋里。我好奇的問外婆:“外婆,你做的好吃的呢?這又是什么呀?”“正在做呢,不著急哈。這個是我昨晚就泡上的糯米,現在要把它蒸熟了,等會兒才能做好吃的呀。過會兒你可要來幫忙呢。”外婆笑瞇瞇的說著。
過了快半小時,終于見外婆把蒸好的糯米給盛出來。我跟著她來到一個石頭做的缸前,外婆說這個叫石臼,是專門用來打糍粑的。這時,只見外婆把糯米倒進石臼里,并和媽媽拿起了一個像錘子一樣的東西,開始打里面的糯米。她們像挖地一樣,用那個大錘子捶打著里面的糯米。一上一下的,很有節奏感。我興奮極了,開始蠢蠢欲動的想去試試了。我對外婆說“外婆,我來幫忙,你快點讓我來試一下吧。”我搶過了外婆手中的大錘子,迫不及待的錘了下去。再提起來的時候,我卻提不起來了。“咦?怎么回事?怎么提不起來了呢?”我一看,原來打錘子被粘住了。外婆笑瞇瞇的對我說:“寶貝,這個糯米很粘,你打下去的速度要快點,不然就像現在這,提不起來了。而且打糍粑的力氣要大,你現在還不行呢。”我把錘子還給了外婆,她和媽媽繼續用力的打著。
過了很久,外婆終于叫我去幫忙了。我們把之前準備好的簸箕上撒上面粉,然后把糍粑面扯下一坨,揉成圓形,用手壓下去,壓成一個圓餅。我突發奇想的用糍粑面團捏了一只小兔子,并咬了一口。“呸,媽媽騙人,這個一點都不好吃。”外婆和媽媽都笑著看著我,外婆說:“寶貝,這個不是這么吃的,我們要把糍粑涼涼了以后,切成小塊,用蒸或者炸來吃。沾上黃豆糖面或者淋上紅糖汁,可好吃了。”“哦!原來是這樣呀!”
晚飯的時候,我們在小院子里擺上了外婆做的各種好吃的,當然還有今天做的糍粑、月餅、水果。外公還拿出了他珍藏的酒,要與爸爸喝上一杯呢。我們一家人吃著飯,看著月亮,聊著天。我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中秋節900字的作文篇15
20-年9月19日,是中秋節,我在家里過中秋,賞月。有很多人一定想知道中秋節有什么來歷吧,我來告訴你們。
中秋節,顧名思義,“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歷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于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于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中秋節一定要吃什么?大家一定知道,當然是月餅。中秋節美食首推月餅,其起源說法多種。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此后,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