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優(yōu)秀作文三年級
在寫作文前,首先要明確文章的主題和結構,想一想自己要表達什么觀點或情感,以及如何安排文章的內容。寫中秋節(jié)優(yōu)秀作文三年級要注意什么?這里給大家提供中秋節(jié)優(yōu)秀作文三年級下載,供大家參考。
中秋節(jié)優(yōu)秀作文三年級篇1
“圓魂上寒宮,皆言四海同。”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終于到了,我可是盼了好久的呢!我最喜歡的是我們這里中秋節(jié)的習俗,有賞月、祭拜太陰娘,俗稱“月娘”、喝茶、吃月餅……
中秋節(jié)這一天,我們拿著水果、月餅、茶、學習用品去老家拜月娘,一到老家大家就忙起來了,有的掃地,有的把桌子搬到花園外面,這樣就可以看到圓圓的月亮。然后奶奶把要祭拜的東西擺放好,大家忙完時個個滿頭大汗。等到月亮升到最上空,露出又大又圓的臉,奶奶就開始點香。我們都要拜月娘,并對著月亮說出我們的愿望。桌上擺著十杯茶,俗稱“甜茶”,喝了又聰明又可以快快長大。小航這時候來我家玩,他總是來搶我的甜茶,害得我只吃幾杯而已,太調皮了。
我等了好久好久,終于到了賞月和吃月餅的時候,我拿起一塊香噴噴的月餅邊吃邊賞月,太滿足了!這時爸爸問我:“你知道哪些故事是關于中秋節(jié)的嗎?”我想了想,井井有條地回答:“有玉兔搗藥、嫦娥奔月等等。”“中秋節(jié)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放孔明燈。”我驚訝地說道:“爸爸,難道每個中秋節(jié)都有孔明燈嗎?”爸爸點點頭。我馬上跑到外面空曠的地方,果然看到一個個明亮的孔明燈飄在空中,就像一顆顆小星星。
我喜歡中秋節(jié),喜歡吃月餅,喜歡賞月,更喜歡漂亮的孔明燈!
中秋節(jié)優(yōu)秀作文三年級篇2
中秋節(jié)是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家家戶戶都會吃月餅,做月餅,最重要的要屬賞月了。
我們家也不例外。吃過晚飯,我們下樓了。這時天空還沒有完全暗下來,我們坐在草地上靜靜地等著。過了一會兒,天空出現(xiàn)了一輪圓圓的月亮。這時,媽媽拿來一盤月餅,我低頭看了看月餅,又抬頭望了望月亮,不禁說道:“十五的月亮是圓的,甜甜的月餅也是圓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夜的明月似圓非圓啊。媽媽,不會那一小塊被天狗當月餅吃了吧?”我的一句話把爺爺奶奶都逗樂了!”
天空越來越暗,明亮的月光上漸漸的蒙上了一層薄紗。月亮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一樣躲了起來,望著明月,爺爺給我講起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和玉兔搗藥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再次聽到吳剛伐桂這個故事,更讓我懂得了做事要有耐心和毅力,只有堅持才會有好成績!我要好好學習,靠自己的努力取得好成績!
涼風習習,一路上我們全家有說有笑,踩著明月回家了。今年的中秋賞月真是意義非凡啊!
中秋節(jié)優(yōu)秀作文三年級篇3
中秋節(jié),是我國古代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到中秋節(jié),親人們都會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親人們聚在一起,有說有笑,過著美好快樂的中秋節(jié)!
在中秋節(jié)的前一個晚上,我躺在床上,心想,明天就是中秋節(jié)了,明天媽媽她們會怎么過中秋節(jié)呢?我?guī)е闷娴匦倪M入了夢鄉(xiāng)!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媽媽已經買了好多種口味的月餅,有五仁的、有豆沙的、有蛋黃的、有蓮蓉的……。我對媽媽說:“媽媽,今天外婆她們會來嗎?”媽媽說:“會來,我們準備一下,等外婆她們來后一起過中秋節(jié)吧!”我說:“太棒了!”說完,我和媽媽就去準備東西了!過了半小時,外婆她們終于來了!
到了中午,媽媽叫我們吃飯,我一看,今天中午的飯菜真得太豐富了,有燒雞、有烤鴨、有牛肉、有青菜、還有我就愛吃的蝦,我“大開殺界”吃了許多東西,還加了一大碗米飯,吃的肚子鼓鼓的,打了幾個飽嗝!大家看著我這樣哈哈大笑!我們都異口同聲地說到:“太美味了!”飯后,外婆她們坐在那里閑聊,媽媽拿了些水果出來,我因午飯吃得太飽,已經吃不下水果了,便偷偷地溜回房間,等他們吃完我才敢出來。
晚上,媽媽拿著幾個月餅和柚子放在盤子里拿到陽臺上說:“晚上,要用月餅和柚子來回憶在月球上孤獨的嫦娥。說完就對著月亮說起了祝福語!
中秋節(jié),真是一個美好的節(jié)日,我非常喜歡它!
中秋節(jié)優(yōu)秀作文三年級篇4
盼啊盼啊,中秋節(jié)終于到了!這天晚上,我也像課本里的那個孩子一樣,和我的爸爸、媽媽和哥哥一起去走月亮。
中秋節(jié)的月亮可真美呀!真是"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我們走到樓下,靜靜地欣賞著那一輪滿月,它低低的懸掛在枝頭,好像伸手就能摘到它。除了月亮,還有那星群密布的天空,那樣的廣闊,那樣的深遠。那許許多多、半明半昧的星,眨著小眼睛在向我們打招呼。
我們手牽著手,慢慢地走著,星星和月亮也跟著我們慢慢地走著。我走過草叢,走過大樹旁,走過落滿黃葉的花壇,好像一切都在發(fā)光一樣。
看著看著,我仿佛走到了月亮上。我聽見嫦娥在訓玉兔的聲音,我聞到廣寒宮里桂花姑娘的香味……
啊,走月亮!在中秋節(jié)的晚上,我們全家人在灑滿月光的道路上走著。花草睡覺了,鳥兒歸巢了,連愛叫的蟈蟈兒也不叫了。只有我們還在欣賞著美麗的月色。
這真是一個最棒的中秋節(jié)啊!
中秋節(jié)優(yōu)秀作文三年級篇5
今年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jié),我們家很熱鬧,全家來了一個大團圓。中午那一桌豐盛的飯菜,讓我們大家高興的吃了個團圓飯。下午,天氣適宜,我們到人民廣場去釣魚,喂鴿子,在我的努力下,還小有收獲,釣了兩條小金魚。
晚上,姑姑建議去哥倫布餐廳吃自助,那里有很多好吃的,大家吃的可飽了。夜幕慢慢降臨,月亮也露出了笑臉,我們決定到北街去賞月,街上可熱鬧了,到處充滿了節(jié)日的氣氛,大家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們一邊賞月,一邊往江邊走去,不遠處,我看見天空中飄著很多孔明燈,姐姐告訴我那是人們通過孔明燈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出于好奇,我們也買了一盞孔明燈,取了一個小火點,孔明燈就慢慢鼓起來了,在風的帶動下,升到天空中。天空中的孔明燈越來越多,此時,月亮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孔明燈的光,就“回家吃月餅”去了。雖然今晚的月亮“偷懶”了,但孔明燈就像一個個月亮照亮著每一個人。江邊還有一些人在放蓮花燈,各式各樣的燈在水中飄動,漂亮極了!
這是我過得最難忘、最快樂的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優(yōu)秀作文三年級篇6
八月十五,一個團圓的日子。在這個本該和家人坐在圓桌前一起吃月餅的節(jié)日,卻有許許多多的人愿望不能實現(xiàn)。那些乘著火車離家而去的的大學生們,將在陌生的學校度過一個不能“圓”的中秋節(jié)。第一次遠離家鄉(xiāng),老師為了給他們一個溫暖的中秋節(jié),放棄了和家人團圓的機會,在中秋播撒濃濃的師情。
這天的中午十分明麗,我和媽媽趕去姥姥家吃團圓飯。走在路上,我嘆了口氣問媽媽:“爸爸為什么不能和我們在一起吃午飯呢?”媽媽臉上掛著淺淺的笑,說:“你爸要去和學校的新生們會餐。”我撇了撇嘴,“新生會餐能有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重要嗎?”媽媽笑著搖搖頭,講大道理一樣的跟我說:“那些新生第一次離家,過中秋節(jié)了,老師就是他們在那里的父母。”聽罷,我覺得自己的確有點自私。爸爸從家離開,給我們帶來了一絲遺憾,我卻不懂,他給遠在他鄉(xiāng)的學生們帶去了怎樣復雜的感情。也許,爸爸作為一名老師,學生就是他的孩子,過中秋節(jié),父母難道不就應和孩子在一起嗎?
我和媽媽來到姥姥家,圍坐在圓桌前,我再次想起了爸爸,他就應也想到我了吧!不在特殊崗位工作,也不遠離家鄉(xiāng),而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和不是自己家人的人們會餐。哦,為什么?只因為老師。老師,放棄了中秋和家人團圓的機會,送給第一次離家的“孩子”們一個溫暖的中秋佳節(jié)。我想,我可能永遠也無法了解老師對學生們的愛吧!
八月十五,一個團圓的日子。在這個本該和家人坐在圓桌前一起吃月餅的節(jié)日,卻有許許多多的人愿望不能實現(xiàn)。那些乘著火車離家而去的的大學生們,將在陌生的學校度過一個不能“圓”的中秋節(jié)。第一次遠離家鄉(xiāng),老師為了給他們一個溫暖的中秋節(jié),放棄了和家人團圓的機會,在中秋播撒濃濃的師情……
中秋節(jié)優(yōu)秀作文三年級篇7
一場秋雨拉開了中秋節(jié)的序幕。
在我的再三央求下,爸爸媽媽終于決定提前一天帶我回外婆家過中秋節(jié)。一路上,天空下起了忽大忽小的雨。雨點落在爸爸車上,透過玻璃縫隙溫柔地落在我的臉頰上。冰冰涼涼的,舒服極了!
到了外婆家,我迫不及待下了車,然后向外婆外公一一問好!這時天空已經放晴了,外婆也早早準備了一桌子美味佳肴,有紅燒肉,清蒸雞,香辣排骨,辣椒炒肉……一番戰(zhàn)斗后,我把肚子填得圓鼓鼓的。
晚飯過后,我們一大家子搬著凳子坐在院子里賞月,只見月亮緩緩升上來,又大又圓,像一個淺黃色的玉盤,照亮了深藍色的夜空,給大地披上一層朦朧的銀紗。這時,媽媽端上了一盤五仁月餅,我將薄薄的油紙拆開,香噴噴的月餅讓我不自覺地咽了下口水,我們一邊吃著月餅,一邊有說有笑的。
中秋落幕了,真是一個令人難忘啊!
中秋節(jié)優(yōu)秀作文三年級篇8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中國的農歷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亮,所以又叫“月夕”“八月節(jié)”。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節(jié)又稱“團圓節(jié)。”
今年的中秋節(jié)我是回農村和爺爺爸爸媽媽大爺一起過的。媽媽做了許多好吃的,弟弟問“為什么要吃這么多好吃的?”爺爺告訴我們“今天是中秋節(jié),這一天要吃團圓飯,還要吃月餅,還要賞月。這一天還有許多故事。”弟弟鬧著要聽。爺爺就給我們講起了《吳剛伐桂》的故事。
傳說漢朝有個叫吳剛的人,很聰明,但是他不好好讀圣賢書,卻總是想著怎么能做神仙。有一天,他真的遇到了一個仙人點化成了神仙。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十分生氣。說他德行修行的還不夠,還不具備做神仙的資格。于是就罰他到月亮上去砍桂樹。如果把桂樹砍倒了,就準他回到人間繼續(xù)修行成仙就可以升天。可是誰知道,吳剛的斧頭砍下一塊木頭,桂樹就會重新再長好。就這樣吳剛在月亮里砍了幾千年那棵桂樹也沒砍倒。所以直到現(xiàn)在吳剛也沒有回到人間。
吃完飯后爺爺帶著我們一起吃月餅賞月亮。月餅有五仁的,有黑芝麻的,有蘇子的,有豆沙的。我和弟弟喜歡吃豆沙的,爺爺和大爺爸爸媽媽們喜歡吃黑芝麻和蘇子的。弟弟還鬧著讓爺爺再講故事,還鬧著說怎么看不見月亮里有吳剛在砍樹。全家人都哈哈的笑他。
這個中秋節(jié)我過的很快樂。我祝愿家里人平安健康。
中秋節(jié)優(yōu)秀作文三年級篇9
八月仲秋,天高云淡,金風送爽,谷粒豐稔,果蔬飄香。又是一年一度中秋佳節(jié)。
人們盼望著在這一宜人的季節(jié)旅游、休閑、走親、訪友、和家人團聚,度過其樂融融的節(jié)日長假。
中秋節(jié)是一個古老而又悠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賞月在唐代已很流行,到了宋代農歷八月十五日被正式定為中秋節(jié),以后歷朝歷代大多官府和民間都把它當作一個大節(jié)來過。人們把中秋節(jié)定義為“花好月圓、人壽年豐”的喜慶節(jié)、團圓節(jié)。
民間在中秋節(jié)的主要活動是賞月、祭月、拜月。八月十五月兒圓,九州人家樂團圓。人們在自家門前或庭院中設供案,擺供品,北方多供蘋果、葡萄、西瓜、梨、毛豆、雞冠花、月餅等;南方則供柚子、芋頭、香蕉、柿子、菱角、藕和月餅等。當月亮升起來后,全家人點燭燃香,向月神跪拜,祈愿五谷豐登,全家團圓。
八月十五吃月餅的習俗,世世代代沿襲下來。人們普遍認為,拜月的供品,特別是月餅是取團圓之意。全家拜月是強調血緣家族團結。其意義是全家團圓。
月餅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據(jù)史書記載,早在商周時期,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太師餅”,這是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進芝麻、胡桃,為制作以芝麻、胡桃為“餡”的圓形餅提供了輔料,那時人們把這種圓餅稱為“胡餅”。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編的《夢梁錄》中。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和品嘗月餅結合起來,以月之圓象征人之團圓,以餅之圓象征人之長生,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情意。中秋節(jié)是人們祈盼和喜慶豐收、團圓、美滿的節(jié)日。
大詩人蘇軾詠月懷人的《水調歌頭》最為膾炙人口,他是在中秋節(jié)這天因思念遠方的兄弟而寫下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倩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自古以來,中秋節(jié)有許多動人的傳說: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月蟾宮等。這些家喻戶曉、代代相傳的故事,雖是遠古天象的崇拜,古老敬月習俗的遺痕,但是人們都不愿意扔掉這幾千年的傳承,因為這是人們精神的一種寄托,一種慰藉,一種情結,并愿意世代永遠保守的一種習俗。
傳說月中有蟾,屈原《天問》就有月蟾的記載。到了漢代,月中除蟾外,還有玉兔;漢晉以來,傳說月中有桂樹;唐代又有吳剛伐桂樹的傳說;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那是在遠古時期,人們崇敬的英雄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得到一包長生不老的仙草,送給了妻子嫦娥珍藏在梳妝臺的盒子里,這事被一個叫蓬蒙的人知道了,他便想盜取這包仙藥,在一次后羿帶領眾人外出狩獵時,蓬蒙手持利劍闖入其家中,欲奪仙草,嫦娥自知打不過強盜,便急中生智,匆忙將仙草送入口中吞下,瞬間,嫦娥飄飄欲仙,離開了地面,升入了天空,嫦娥因牽掛著丈夫,百里一回頭,便飛落在離人間最近的月宮成了仙人。后羿打獵回來后,得知妻子的情況,悲痛欲絕,捶胸頓足,拔劍欲殺惡徒,蓬蒙早已逃之夭夭。后羿遙望天空,圓圓的月亮里仿佛嫦娥在走動,無法追逐,無比思念,就在自家的院子里,擺設香案,放上她平時愛吃的水果和糕餅,遙祭遠在月宮里也在眷戀著自己的嫦娥。天下百姓知道嫦娥奔月成仙事情后,紛紛在自家的房前院子里擺上桌椅,放上供品,仰望星空,向善良的嫦娥遙祝吉祥平安。從此,中秋拜月這一充滿神奇與浪漫色彩的祭月賞月之風,便在民間傳播開來。這一傳說中的故事,其實是天下蕓蕓眾生為追求美好、表達情感、向往團圓美滿的一種愿景。
北宋時期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jié),京城開封,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少,都要穿上節(jié)日服裝,焚香拜月,祈求月亮神的保佑。“男則愿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愿貌似嫦娥,美如皓月”《東京夢華錄》說:“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弦重鼎沸,直至通宵”;《夢梁錄》也說“金風送爽,玉露生涼,丹桂飄香,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樓,臨軒玩月,琴瑟鏗鏘,酌酒高歌。至如鋪席人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jié)。此夜天街買賣,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焼不絕。”可見當時中秋節(jié)是多么熱鬧。
明清時期,賞月活動盛行不衰,我國各地至今仍遺留著古風逸韻的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月壇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拜月修建的。大概是因為孩子的關系吧,或者是月中有“玉兔搗藥”的說法,民間在祭月時總是和祭兔聯(lián)系起來,北方的兒童喜歡用泥塑的穿戴完整、制作精美的兔爺當作玩偶,甚至成為中秋節(jié)的吉祥物。
八月十五過中秋人們吃月餅的習俗,還與紀念朱元璋“月餅舉義”的故事有關。那是在元朝末年,中原百姓不堪忍受元朝統(tǒng)治者的殘暴統(tǒng)治,紛紛起來反抗。朱元璋聯(lián)合各方面的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是朝廷的官兵搜查的十分嚴格,傳遞消息非常困難。軍師劉伯溫想出一個計策,把“八月十五夜起義”的字條,巧妙的藏在了月餅里面,快捷而順利的把信息傳送到各路起義軍中,各路義軍嚴守秘密,到了起義那天,一齊響應,很快集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義軍如燎原之勢不可阻擋,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城池。首先是大將徐達旗開得勝,占領了大都城,起義取得成功。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的傳下口諭,全體將士在中秋節(jié)與民同樂,將起兵時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禮物送給官兵,以示慶賀。朱元璋得了天下,做了皇帝以后,更加重視中秋節(jié),經常在八月十五將月餅作為節(jié)令糕點賞賜給群臣,以紀念當年起兵舉義的成功。
從此,月餅制作種類越來越多,工藝也越來越精細。品種有什錦、五仁、豆沙、芝麻、蜜餞、肉餡等;味道有咸、甜、葷、素等。
中秋節(jié)秋高氣爽,人們有許多娛樂活動。東南沿海地區(qū)流行觀海潮,劃船串月、月夜嘗蓮、斗蟋蟀、歌舞雜技等活動;廣東梅縣在中秋節(jié)舉辦山歌節(jié);海南有八月會,唱歌、跳舞、交換月餅,通宵達旦;還有的地方舉行花會,賞花、戴花,愿花常好,愿月長圓,愿人長久。
中秋節(jié)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也很流行,西北地區(qū)的土族、南方地區(qū)的京族、毛南族都過中秋節(jié),祈福家庭歡樂,歲歲團圓。
在我們家鄉(xiāng)每當中秋節(jié)全家人都笑逐顏開,秉承祖先的習俗,把這一節(jié)日當作喜慶豐收、團圓美滿的大節(jié)來過。
中秋佳節(jié),云漢天高,金風送爽,皓月當空,星光燦爛。在月光如水的自家的小院子里,擺上八仙桌,上面放滿酒、菜、瓜果梨棗、月餅和糕點,再煮一壺綠茶,全家人圍坐在桌旁,飲酒,品茶,進餐,祭月,拜月,共賞圓月,懇談親情,說古論今,聊敘家常,歡慶經過一年辛勤勞作,即將獲得的豐收成果,真是其樂融融。
這是多么愜意、溫馨的境界。
我們的祖先把這種節(jié)日的風俗傳給了我們,更把他們對節(jié)日氛圍感受的心境也傳給了我們。因為這個世界不僅是物質的,更是精神的。
中秋節(jié)優(yōu)秀作文三年級篇10
中秋節(jié)稱“月夕”。又稱“團圓節(jié)”。我國人民在古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人們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和葡萄等祭品來進行祭月。
今年中秋節(jié)的前一天晚上,月亮潔白無暇,臺風帶來的朵朵云彩映襯著月亮,真是所謂的彩云追月!我和媽媽買回了一只烤鴨,還在飯桌上陸陸續(xù)續(xù)地擺上與眾不同的味道的月餅,味加欲香噴噴的。7點整,我們開宴了,看著天空隱約浮現(xiàn)出好似玉盤似的月餅,點爍著漆黑的天空。
我一邊全神貫注地看那圓圓的月亮,一邊挑了個上面是天鵝的月餅品嘗。這時爸爸講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這古事是講古時候........。他們娓娓動聽地講,我聽得津津有味。
這個中秋節(jié),我不僅嘗到了月餅的味道,而且家人又一起賞了月。這真是令我難忘的中秋節(jié)啊!
中秋節(jié)優(yōu)秀作文三年級篇11
中秋節(ji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我們依然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的,月圓人也圓。
一大早“咚咚咚咚咚咚”我被一陣敲門聲所吵醒,我迫不及待的打開門,心里樂開了,撲在叔叔的懷里,嬸嬸也回來了,姐姐跟著嬸嬸,一家人住在遙遠的北京,我趕忙為他們泡茶,不一會功夫大人們都已經忙碌起來,哦,原來大家都在做月餅和美味佳肴,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這一天的到來,我期待已久,忽然一陣肉香撲鼻而來,使我更加的饑餓,湊上前一看使人垂涎三尺。我趕忙幫著家人們包包子,不一會兒,一鍋熱騰騰的肉包子就出鍋了,看著圓滾滾白花花的熱包子,跟這輪明月好像呀,我終于知道為什么中秋節(jié)要包大包子了,沒到一分鐘,我就把一個大包子給吃沒了,弄得滿嘴都是油。
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佳肴,品著親手制作的月餅,其樂融融,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呀!尤其對于那些遠離故鄉(xiāng)的人,能夠團聚在一起,這是夢寐以求的事。我喜歡這個歡樂的時刻。看著那禮花沖到天空,綻放出美麗的花朵,與月亮相融合,顯得更加美麗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相互祝福著,表達著內心的祝愿。
晚飯過后,走出家門抬頭望著月空,月亮圓圓的亮亮的掛在天空,讓我感受到了無比的幸福,心里溫暖極了!
中秋節(jié)優(yōu)秀作文三年級篇12
中秋節(jié)又叫月餅節(jié)。爸爸帶我和媽媽一起回老家過中秋。
晚上我們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媽媽說:“我們來背背月亮的詩吧!”話音剛落,弟弟脫口而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也迫不急待地背起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哥哥也不甘示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媽媽說:“你們背得真好!”
我們想伸手抱住月亮,可是月底離我們太遠了。半夜我做了一個夢,夢見了天宮二號把嫦娥姐姐帶回地球過中秋!
中秋節(jié)優(yōu)秀作文三年級篇13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又到了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到啦!。
我和爸爸媽媽趕緊吃好晚飯,等待著月亮公公的出現(xiàn)。月亮公公終于出來了,它一閃一閃的,好像在說:“祝大家中秋節(jié)快樂!”我們坐在陽臺上,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我拿起一個豆沙月餅,咬了一口,覺得不好吃,就往桌子上一放,又拿了一個水蜜桃的,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媽媽把臺上的月餅拿起來,還對我說:“孩子,你知道孩子,你知道我們小時候是怎樣過中秋節(jié)的嗎?在中秋節(jié),我們一家七八口人買一個大月餅,只能等月亮出來來后,供了月亮公公后才能分著吃,那時候的月餅,最好吃的也比不過你剛才扔掉的那個好吃,可是我們都吃得津津有味。你們生長的時代不同了,科技也發(fā)達了,月餅也非常好吃了。這些都離不開為科學做貢獻了人。你長大后也應該為后人做出一些貢獻。通過這次吃月餅和媽媽的教誨,我知道了我們中國的科學正在迅速發(fā)展,時代正在快速的進步,可我又應該為這樣的發(fā)展做一些什么呢!
中秋節(jié)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