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紀念英烈活動作文
寫作文中,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和流暢性,避免出現語法錯誤、用詞不當、邏輯混亂等問題。接下來給大家分享清明節紀念英烈活動作文,希望對大家寫清明節紀念英烈活動作文有所幫助。
清明節紀念英烈活動作文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潤濕的空氣中飄著豌豆花和青草的香味,我和家人提著鮮花、蠟燭來到了鳳凰山陵園給爺爺掃墓。
順著石階拾級而上,掃墓的人真多啊!一位老奶奶獨自一人站在墓前,雙手合十,低著頭、閉著雙眼在輕聲地念經,仿佛在念著什么密碼,我一句也聽不懂。可她看起來是那樣莊嚴虔誠,姑姑說她是在超度亡靈,我也聽不懂,我正想問,又想起媽媽給我打的“預防針”——莊嚴的場合不要隨便說話,我只好硬生生地把問題咽了回去。忽然耳邊傳來一陣哀痛的哭聲,我循聲望去,只見一位女士正拍打著墳墓痛哭著,邊哭邊訴說著什么。多可憐啊,她準是失去了自己最親愛的家人,我呆呆地望了她一會兒,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一群孩子跑上來了,他們急著想要放萬花筒呢,聽著那震耳欲聾的聲音,我忙捂上了耳朵,討厭這噪音打破了大山的寧靜。
終于到爺爺的墓前了,站在爺爺的墓前,我小聲地念著墓碑上的字,念完,我心里一震,原來爺爺在一九九八年就去世了,離現在有十五年了,遺憾的是我根本沒見過爺爺。要是爺爺還健在,我遇上困難一定會向爺爺請教,因為爺爺一定有辦法嘛。姑姑點燃了蠟燭、香,燒起了紙錢,她對著墳墓恭恭敬敬地拜了起來,拜著拜著,我發現姑姑的眼眶紅了,淚水順著她的臉頰滑落下來,我的心里也感到酸酸的。爸爸告訴我,爺爺是一個勤勞、寬容又多才多藝的人。爺爺一生坎坷,生前是婁岙學校的校長,為了辦好教育,他勤勤懇懇,募集資金建學校,招聘優秀的老師,把學校辦得蒸蒸日上。爺爺是村民們敬仰的文化人,他經常為村民們寫信、寫春聯,婁岙老人亭的柱子上就有爺爺寫的對聯。爸爸經常教育我,要向爺爺學習,做一個優秀的人。啪嗒,啪嗒,一顆顆大大的燭淚不停滑落,仿佛是寄托我們對親人的哀思。
離開鳳凰山陵園,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我們又去祭拜了曾祖父、高祖父。媽媽告訴我,掃墓不光是為了緬懷、感恩先祖,更重要的是告訴先祖,我們會更幸福地生活著,讓先祖們含笑九泉。山上開滿了一樹一樹的金銀花,樹木抽出了新的嫩芽,遠處,油菜花給遍野鋪滿黃金,紫云英染得滿地嫣紅……
清明節紀念英烈活動作文篇2
清明前夕,我們郁達夫文學院成立一周年。我們來到了郁達夫故居,緬懷郁達夫先生。
富春江畔,白墻黑瓦前,一位手持書卷的俊俏少年,正靜靜地凝望著前方,他在想什么?他是否還在思索如何讓人們安居樂業不再顛沛流離,思索如何讓國家安定富強不再任人宰割,思索如何以己之身尋報國救國之路?
我們站在先生的銅像前,聆聽蘇院長介紹郁達夫先生的一生。他求學之路的艱辛未能阻擋先生的步伐,他是一只意志堅定的小鳥,生活貧困卻始終在求學,在讀書。他投身抗日救國的毅然決然,“我們這一代,應該為抗戰而犧牲。”聽到先生在抗戰勝利前夕被日軍殺害,為國殉難,我的心情亦沉重了幾分。“我志愿加入郁達夫少年文學院……。”我們握緊右手,舉在耳畔,莊嚴而自豪地宣誓著。
跟著講解員,我們緩步走進郁達夫故居,院子里的櫻桃樹青蔥葳蕤,屋子里的家具古樸簡潔,“夕陽樓”里的書籍整齊地陳列著。這里是先生的家,先生在這里生活、學習。我仿佛看到,先生在院子里閑庭信步,在廳堂里慷慨激昂,在書桌前奮筆疾書。
跨出門檻,我們跟著一位家長制作白花,用白絹紙折疊出的朵朵白花,寄托著我們對先生的深深哀思。手捧白花拾級而上,我們來到郁達夫兄長的衣冠冢前,哀悼烈士郁曼陀先生。來到雙烈亭,面對亭內的兩座石碑,我們默哀,我們思念。圍著石碑緩緩走了一圈,我們把手中的白花輕輕地放在石碑前。回程路上,淡淡的哀思讓我的心沉重而酸澀。烈士們,你們不顧犧牲,為國捐軀,只為國家獨立,民族富強。現在我們國家早就實現了獨立自主,越來越富強,越來越繁盛。先生們的鮮血不會白流,未來的我們將會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最后,我們來到老樟樹下,有感而發,創作了一首首朗朗上口的詩詞,共同誦讀郁達夫先生的《志摩在回憶里》,感受先生的情懷。
中午的太陽,燦爛而熱烈。這一次我對先生又多了一點了解,多了一點敬佩,相信郁達夫先生看到現在的國家,今天的我們,會莞爾而笑,倍感欣慰。
清明節紀念英烈活動作文篇3
清明前后許多人士都以不同的悼念方式,祭奠先烈英靈,寄托哀思。
每到,我們全家人就會一起到騰沖的山上掃墓,一起學習在城里了解不到的知識。
今年,我們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跋涉到了騰沖的墳山腳下,我忘記了暈車和疲勞,不管三七二十一,抬起一箱“金元寶”,就往山上沖,巍峨的大山聳立在我面前,海拔有兩千多米。我跑了不到一半就已經氣喘吁吁了。休息了一會后,我接著向上爬。過了大約二十分鐘,大家全到了墳山山頂。我向山下瞭望了一會,啊!大自然真美呀!墳山下的田野、森林連成一片,群山環繞,我好奇地問外公那是什么地方,外公說:“那分別是龍陵、芒市和梁河。”呀!我們已經到了三縣市交界的地方了。大舅們忙得不亦樂乎,生火燒水,修墳掃墓,不一會,殺羊宰雞開始了,可惜我還很小,幫不上他們的忙。我在一旁看大舅們殺羊,看見他們把羊的腸子裝在一個袋子里,好奇地問了一句:“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嗎?”“這叫苦腸,是用來做苦撒的。”“哦,原來苦撒是用羊的苦腸做的呀!”
過了一會,我撿到了一根石竹,又摘了一片葉子,把葉子插進石竹的洞里當作竹笛,表弟看見了就來追我,要槍我的“竹笛”。我們跑呀跑呀,媽媽叫我們吃飯時我們已經跑得汗流浹背了。
這一天,我雖然流了很多汗,但是我很快樂、很開心。還看到了大自然的美,看到了城市里看不到的東西。今后每年都有這么一天讓我參與,那我該多么的高興啊!
清明節紀念英烈活動作文篇4
這是我們學校組織的“清明祭先烈”活動。我們步行2小時到烈士陵園。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把這天的景象體現得淋漓盡致。到了烈士陵園,由何功偉小學的學生給我們介紹何功偉。他們說:何功偉和劉慧馨別敵人囚禁在監獄,受盡苦行誓死守衛共產黨的一切秘密……
接著,我們為兩位先烈獻上白花。表達了我們全校師生對他們的無限思戀和無限佩服的思想感情。
在活動中,全市廣大青少年認真學習英烈事跡,用心寫下寄語。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繼承革命先烈遺志,發揚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把對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懷念和敬仰之情,轉化為學習的強勁動力,為黨旗團旗增輝,為紅領巾添彩。一條條寄語表達著青少年們對革命先烈的緬懷和崇敬之情。
管委會領導高度重視此次活動,將主題活動列入管委會公民道德建設及精神文明工作計劃中,對活動進行了詳細安排和認真部署,并委派專人負責督促活動開展落實情況,確保活動實效性。
何功偉和劉慧馨兩夫妻為了我們的幸福生活獻上了寶貴的生命。這也使我明白的一個道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才對得起各位先烈為我們打下的美好江山。
清明節紀念英烈活動作文篇5
今天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來到這里,一個埋葬著無數英雄的地方,這矗立在我們面前的烈士豐碑,訴說著英雄們光榮而無悔的事業,歲月的風塵早已在它身上刻下斑駁的印記,讓我們無法不回想起那段滄桑沉重的往事。
動蕩歲月中的戰爭連綿成一曲激蕩人心的軍歌,這令人激昂的旋律中,跳躍著一個個赤色的音符,他們——便是我們的英雄。在那艱苦不堪的歲月,人民整日受著壓迫與剝削,不僅有來自統治階級的壓迫,還有那些用槍炮和野蠻行徑壓制中國的帝國主義的壓迫,我們的英雄就在這時奮起,他們可以忍受自身所受的一切苦難,卻無法接受他們所愛的人民受到身心折磨。為了解放中國,解放人民讓人民都生活在和平自由的環境中,他們選擇了莊嚴而偉大的事業革命,經過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才有了今天。這些英雄們,或許,在他選擇革命的那一刻起,他已經準備好放棄肉體和軀干的生,但同時他也選擇了精神與靈魂的生。他放棄了短暫的生,選擇的卻是長久的,不朽的生!所有的人民英雄同他一樣,放棄的是自己的生命,卻換來了更多人民的生命。無名烈士,你們倒下的身軀為后來的革命者筑起了堅韌的基石,你們的鮮血激活了祖國的山川河流,你們的忠骨養育了神州大地的青青芳草殷殷花朵,我們永遠懷念你們!
看吧,英雄們的光芒輝映著云彩,暮鴉的回歸演奏著懷念的哀歌,風牽著晚霞撒向角角落落,告訴每一個人:他們不是傳說!
陳列館中的一幅幅威嚴的肖像會讓你感到和藹可親。他們眼神里蘊藏著含蓄的威嚴和一種堅不可摧的革命斗志。他們是中國革命奪取勝利的精英,他們是中國人民的父輩,他們是現代中國人無與倫比的楷模。因為在整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幾十年的革命戰爭中,戰勝艱難險阻,為中國革命能奪取勝利,為救廣大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他們不顧自己和家人的安危,他們不是為了當將軍而戰斗,他們不是為了報酬而升官。他們是真正的中國共產黨人的杰出代表。
站在這些偉大的,放棄了生而堅定的選擇了死的烈士們面前,你們是否在與他們的鮮明對比下覺得自己微不足道甚至羞愧難當?或者因為他們那偉大的選擇而激昂振奮;又或者為失去如此多優秀的戰士而伏案慟哭?無論你怎樣感受,都應當意識到:我們需要反省,需要學習。看看現在的自己吧,我們在跟父母頂了嘴之后,除了感到片刻的快意,是否想到了父母此刻的感受?我們在成績下滑之后,接受了老師的批評,為何顯得漠不關心?醒醒吧,朋友,我們需要多想想咱們的英雄,想想他們如何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艱難的攻下一個又一個陣地,想想他們如何在敵人威逼利誘時顯得那樣鎮定堅決。他們頑強不屈、堅持不懈、視死如歸、盡忠報國。他們將英烈千秋,這都是我們該學的,擁有了這些大無畏的愛國精神。我們何愁找不回方向和意志?有了這些艱苦奮斗的英雄品質,我們何愁國家不能富強,民族不能興旺?
烈士們走了,帶著他們來時帶的一切,在歷史車輪的碾動下似乎淡隱了。不!我們分明看見,在烈士的墓碑上,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英雄們的靈魂連同精神正熠熠生輝,先烈們堅定的信念,執著的追求,為真理而流血,為祖國解放事業而獻身的民族精神,激勵著子孫后代去開拓更加美好的未來。你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國旗的顏色,你們用自己的身軀筑起了萬里長城,請你,請你們相信你們的后代一定會繼承你們的遺志,把新中國建設的更加強大而努力!
清明節里祭忠魂,先烈豪氣耀昆侖。但使前輩英靈在,化作細雨潤鐘雨。熱血拋灑,終換得江山如畫;我輩矢志,再鑄光輝中華。
清明節紀念英烈活動作文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聽著外面的雨聲,腦海中突然浮現出這樣的詩句。清明時節飄起了這樣淅淅瀝瀝的小雨,呵,可真是應景呢。
街邊的店鋪里傳來一陣陣“艾餃”的清香,也許是一年只能吃一次的原因,我酷愛這種味道,像這個季節一樣的,暖暖的,有青草的香味……
閉起眼,想起前幾天在烈士墓園的場景,清明節,也是緬懷故人的節日呢……
我知道的烈士并不多,但耳熟能詳,謹記心中的總有幾個的。比如說――劉胡蘭。我在十五歲得時候,快樂幸福地學習、生活,會撒嬌,會發脾氣,偶爾會犯錯;而她在十五歲就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英勇抗敵,堅強無畏地走向死亡。她是一個與我同歲的農村姑娘,他是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卻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挫敗了敵人的罪惡陰謀,用自己的青春熱血,書寫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節操。曾贊揚她“生的光榮,死的偉大”。毫無疑問的,劉胡蘭使我們學習的對象,只是,這個時代太過平靜,太過忙碌。再尖銳的人也會被這樣擁擠的生活磨洗得麻木與平淡。我們需要像“劉胡蘭”這樣的人來激發那顆一直掩藏在我們內心深處那熾熱而用敏感的心。
還有一位,那便是“李大釗”,對于這位偉大的革命先烈,我一直有些些的成見。是,為共產主義事業而犧牲是很偉大,是值得我們每個人肅然起敬。可是,我想說,當您毅然走向絞刑臺走向死亡時,腦海中除了革命,是否還有你那至今還沒有成家,在外留學的兒子;你那兩個幼小可愛的女兒;還有那天天盼你回家,手無縛雞之力的妻子,你是否為了他們,而稍稍滯留你那毅然的腳步?您除了思考怎樣為共產主義奮斗,是否想過,如果失去了你,你的兒女,你的妻子,你的父母該怎么辦?在您為共產主義拼命消耗自己的身體時,您是否想過您應該為了你的家人好好珍惜自己的身體。當然,您是值得敬仰的,也許革命事業在您眼中勝過一切,可是,您又是為了什么而建立共產黨的呢?是為了人民能過上好日子,家家團聚,和和美美,一起用雙手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的生活……可是試問,要是這個家連最重要的頂梁柱都沒了,何來的好日子?何來的團聚?何來的和美?何來的美好生活呢?這一切都將是浮云。這樣的犧牲固然偉大,固然重于泰山,可是這樣的犧牲,社會要不起,我們的家人更要不起。所以,當我們在廢寢忘食時,請轉個身,留意下身邊是否有這樣一雙擔心有焦急的眼神默默的注視著我們,就算為了家人,也請我們好好珍惜自己。
生活在繼續,未來會更美好!長眠于地下的烈士們啊,你們誓死守衛的國家正在日益壯大!你們的名字被刻在歷史的教科書上永遠嶄新,請你們永遠安息!
清明節紀念英烈活動作文篇7
清明節快到了,城里人的紀念儀式是掃墓。在我們家鄉,清明節的時候,各家各戶買上燒紙,是一種粗制的紙,燒了以后給陰間的人當錢用,也就是紙錢。清明節的前一天,帶上一把鐵锨,帶上燒紙,提上一壺酒,大多人家是一壺水,到自家老人的墳前。現在墳上培土,再燒上紙,倒上帶來的酒或者水,然后磕頭,以示紀念。不管生前他們對老人如何。都是一樣的。孝順老人的,來到老人墳前,懷著悲痛的心情,燒紙送錢,以示紀念。那些不孝順老人的,在清明節的時候,也和大多數人一樣,給自己的老人燒紙送錢。不知道九泉之下他們的父母,此時此刻有何感想。是喜是悲。
我們有父母的人,父母健在的時候,應該孝順父母。給老人最大的滿足。無論物質上,或者是精神上,都要滿足老人的需要,老人歸西以后,不后悔。逢年過節我們我們來到老人的墳前祭祀,送去紙錢和美酒,老人是否能知道呢?正像古詩的最后一句:一滴何曾到九泉。九泉之下的父母,怎么能感覺的兒女的孝順呢?
作為上了年紀的人。更要善待自己,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喜歡什么。來點什么。愛喝酒的,喝點小酒,愛喝茶的喝茶,愛唱歌的唱歌,愛跳舞的跳舞。不要委屈了自己。安享晚年。就是死了之后,也不后悔。等到兒女來到你的墳前,燒紙紀念,你能感覺到嗎?看看宋代詩人的詩,你就明白了,今朝有酒今朝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節紀念英烈活動作文篇8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烈士的日子。今天我們來到了烈士的墓前,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英靈。站在烈士墓前,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你們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前赴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顯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常常會想起你們,革命先烈們,在我們的內心里感謝你們,謝謝你們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一定要珍惜這美好的生活,我們一定會做到的,這樣才對得起你們的生命。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是你們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拼搏。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以摧枯拉朽之勢,宣布了蔣家王朝的滅亡,建立了人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面對你們,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彪炳史冊、萬古流芳!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烈士,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境界,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成棟梁的機會。我有信心,因為我有榜樣!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知道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更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要發奮學習,為她添光,為她添彩!我還從你們身上學會了勇敢,智慧和堅強,我要用這一些來豐富我們人生,珍惜我的生命。我也知道,在這個世界每一個生命都是那么特別,但我們都能更友好地相處,我們可以一起來為世界的和平,為美好的生活而作努力。
烈士們,我要繼承你們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清明節紀念英烈活動作文篇9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又一個清明節到來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充分說明了清明節悲傷的氣氛。清明節,我們要緬懷逝去的親人。以這樣的方式傳遞我們對他們的思念。
我也來到了老家。一路上,路口總有幾個人,面色悲傷地在路邊燒紙錢,以這樣的方式思念著先祖,也表達了對他們的敬意。這些人,是因為有事不能回家,所以迫不得已的嗎?我相信,此時此刻,他們的心情,一定比站在墳前時更加沉重;那種掙扎,內疚,慚愧,是我們無法體會的。但是,我還很幸運,可以回去,看看遠在天國的親人;這一路,我和爸爸媽媽都沉默著。我們都很傷心。半小時的路程像是過了半個世紀那樣漫長。終于,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爺爺墳前的土被大風刮下了幾粒,像是爺爺以這種方式迎接我們的到來。我們一家三口面色沉重,莊嚴的倒上酒,放上噴香四溢的食物。隨后,火點起來了。火燒的很旺,很旺。過了一會,等火滅了,我們神情嚴肅的在墳前磕頭,我們都很長時間沒有起來,尖銳的草似乎也不是那樣尖了,燃燒的味道也隨著風散去了。但大家都沒有起來,都以這種方式,向爺爺表達我們對他的敬重,以及我們的哀思。過了好長的時間,我們才起來。我的膝蓋麻了,褲子上全是土,還帶著一些草渣。但我并沒有把它們拍下來,而是任由他們待在我的褲子上。我覺得那些草都是神圣的。我們在墳前又站了很久,很久,久的我忍不住咳嗽起來。隨后,我們沉默的離開了。
在離開的路上,依然是安靜的。我們都在思念逝去的親人,都傷心欲絕。“路上行人欲斷魂”小時候,我只是背下了這一句,會填寫,卻并沒有參透它的意思。在這一瞬間,我忽然明白,這沉痛的悲哀。
清明祭先烈,讓我以這種方式,表達我的哀思!
清明節紀念英烈活動作文篇10
細雨蒙蒙地下了幾天,落花紛紛,揚揚灑灑。此等寂靜,似乎是上天在蒼憫著逝去的亡魂。午后,云層拔現,空氣中帶著清新的花香與溫暖的潮濕氣息沁入心脾,滌蕩肺腑。
沉寂,在這去往一段幽魂的路途上,斜斜的光影打在玻璃的車窗板上,但氣氛卻依然是一片肅穆。喧鬧與紛嘩,此刻皆已靜止。
“明德門”,帶著敬意與稚嫩的畏懼,胸前的那朵白花也變得悠然蒼白了起來---------
碧波蕩,幽魂斷,夢回斷橋。
—————題記
浮雕下的哀悼聲(一)
踏入石鋪的階梯一路上去,默默無語。在烈士暗紅色的浮雕之下,黑壓壓的一片是我們肅仰的人與心。三鞠躬,向烈士們,我們深深地哀悼;哀傷并敬仰著的默哀,寄托著我們深深的哀思。每一位浮雕上的烈士們,他們聽不見,但他們看得見,我們在這里,一直同他們在一起。他們,不孤單。
他們之中有學者,有游擊隊員,有醫生,有戰士------他們悲壯又安然地去了。但,他們,不后悔。
思念堂的震撼心(二)
這里,安靜又負重著,寄去了給逝者們那一段深深地思念。這里,或許只有他們的一張蒼白的老照片,和幾句或一段簡短的文字,但我們仍被那股子氣魄而震撼。我深深地,也許,也只能這樣深深地去體會那種逼人的,甚至使我發抖的氣勢。平平的人民,到士兵、烈士,我只有一顆感到震撼的心。
他們,有一張張不復還的,憨厚忠誠的臉;他們,讓我有了一顆震撼的心!
石碑里的愛國情(三)
這里,敬獻著無數人送上的一朵朵白花,一列列的墓碑整齊地排列著,像是等待著出發戰斗的號角一樣整齊地排列著。石碑上只短短地刻著他們平生的幾行字,我將胸前那一朵白花恭恭敬敬地獻給他們,一并地,他們也將那份愛國之情微笑著傳給我們。
深深地向他們躬腰回禮,我們都已被他們的愛國之情所渲染。
后記——堅韌不屈的民族魂
踏出這片不能平靜的魂途,夢中,思緒又回到了那座悲傷的斷橋。橋是斷了一半,但幾百年的滄桑過去,“他”依然屹立在此,幽幽的一段夢般魂,久久凝聚;然,久久不散。因為,“他”堅韌不屈地扛著一個久經興衰而永不言棄的不敗民族神話,“他”托起了一段堅強幽然的中華兒女的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