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作文創新主題
好的作文需要有優美的語言和流暢的文筆,用詞準確、句子通順、表達清晰。那要怎么寫高中語文作文創新主題呢?這里提供一些高中語文作文創新主題,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高中語文作文創新主題篇1
公元前99年,司馬遷正潛心寫作《史紀》時,因李陵事件,遭到慘無人道的“腐刑”。這對他來說不能不說是一次極大的摧殘和恥辱。在逆境中他想到了死。但更多的是想到不能輕生,因為他的宏愿還未實現,偉業還未完成。他從先圣先賢在逆境中奮起而有所作為的事跡中得到啟發,在獄中,他含垢忍辱,磨礪心志;出獄后,勤奮耕耘,發憤寫作,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終于寫出了《史紀》。
高中語文作文創新主題篇2
愿望就像遠方的啟明星,指引人們前行的方向;愿望就像心中的火炬,帶給人們信念的力量;愿望就像永恒的指南針,改正人們錯誤的腳步。所以我在新年伊始立下心愿:讓自己認清自己的優劣之處。我相信這個愿望,能指引我走向蛻變。
說起自己的優劣之處,人人都能口若懸河,然而一次小事卻告訴我,一個人有些缺點自己永遠看不到。正如一個人能看到百米外的行人,卻不能看到自己的睫毛。
班里開展了一項活動,是要求每一個同學寫出另一位同學的不足之處。而寫好的每一份紙條,都由班主任私下交給我們。
我幾乎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著紙條交到我的手里。當我拿到寫有我名字的紙條時,那五六張紙條就像一本厚書一般沉重。雖然每一張紙條都不會寫上書寫者的名字,可我還是由字跡認出了,這些批評我的人都是與我關系的人。
在他們善意的勸說下,我明白了自己還不能注意玩笑的分寸,我明白了自己不能注意小節,我明白了自己不能及時與同學交流。而再次之前,我認為這僅僅是豪放、爽朗和善解人意的表現。難以想象,如果我不能聽到這些同學的意見,那么在我的身上會有多少瑕疵沒有被發現!
我為我井底之蛙般的見識感到羞赧。想想看,同學多少次將我的過失看在眼里。他們或許已經使用了委婉的方法勸說我,更正我,而我,卻視若罔聞。
唐太宗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如果一個人臉上有了污點,而他卻依然自負地認為那張臉完美無瑕,那么這種人是可悲的。如果我不想成為這種人,我就要將我的同學作為一面鏡子,時時刻刻觀察鏡中的自己,不讓自己漏過每一個缺點。
過去的已成歷史,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不再忽視自己的缺點。這是我在新的一年里的愿望,也是我為之奮斗的目標。
與同學老師溝通交流,才能不斷地引入活水,沖刷自己的污穢。雖然沒有人能做到盡善盡美,但是對自己的心靈多一次洗禮,對自己的行為多一次認識,豈不更好?
在新的一年里,愿我能將缺點鑄成的外殼蛻下,獲得一個全新的自己!
高中語文作文創新主題篇3
絕不氣餒的賈平凹
賈平凹在大學中文系讀書時,開始進行文學創作,他連連在校報上發表詩作,并逐步將作品投向社會上的大小報刊,盡管那時他收到的退稿單比稿費單要多得多,但他毫不氣餒,一如既往地看書、寫作、投稿,終于獲得成功。20年來,他以一枝靈秀之筆,寫下了七八百萬字的作品,出版了六七十部著作,數十次獲得國內外各種文學獎。
分析:毅力是一種閃爍著勇敢者光芒的品質。失敗了,不可怕,做一個有毅力的勇敢者,成功定是你的。
話題:“寫作之路”“堅持就是勝利”
高中語文作文創新主題篇4
如果沒有差異,我們的世界,我們的生活會過得平淡無味;如果沒有差異,我們的內心世界將會感到孤寂,如果沒有差異,世界將停在原地,不會向前發展。高考滿分
花兒并不是只有一種顏色,赤橙黃綠青藍紫,才顯得繽紛,動物并不是只有一種,飛禽走獸,花鳥魚蟲,才顯得歡騰;我們的衣服并不是只有一種樣式,人類也并不是只有黃種人。
在這個世界中不會存在相同的人,相同的事,相同的物,相同的景象。對于科學家來說,他為科技的強大功能而欣喜;對于天文學家來說,他更關注手機對人文情懷的改變。他們沒有是與非,只有視角的不同。
在這個世界,萬物相同是相對的,差異是絕對的。
我們每天所看到的太陽也并非是我們昨天看到的那一輪,它總會有變化,它總會存在著差異。今天跟昨天相比,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發生著改變,今天與昨天的自己存在著差異。差異是世界上最普遍的一種存在,如果沒有差異,世間將會是一片死寂,如果沒有差異,我們的生活將枯燥無味;如果沒有差異,我們將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唯有存在差異,我們的生活才顯得豐富多彩。
我們每一個人的思維、想法、態度、做法都有差異,就因為這些差異,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才會不斷前進發展,才能導致新事物、新科技的產生,才能讓社會越來越完美。世界越來越完美,生活才會越來越幸福。
在前不久,網上傳轉著這樣一句話:“元芳,你怎么看?”也就是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做法,有這樣一句人人皆知的話: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就好像南方人非常期待下雪,因為南方很少下雪,而北方人卻不想下雪,因為下雪會對農作物造成滅頂之災。在春旱的時候,農民盼星星盼月亮,盼著老天下一點雨,因為農作物需要雨露滋潤;而對于春游的人們來說,卻希望天天春風和煦,陽光燦爛,因為這樣的天氣更是游玩的好時機。
不難想象,如果千人一面,人類生活將是多么沒有意思,如果萬物同形,大千世界將是多么黯淡無色。我們認識并理解差異,我們更要尊重差異。尊重差異就是尊重個性。尊重個性,就是熱愛社會,就是熱愛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
高中語文作文創新主題篇5
擁有雙翅,鳥兒才能在藍天自由飛翔;擁有矯健有力的四肢,馬兒才能在原野奔騰;擁有深扎的樹根,樹兒才能茁壯成長;而人,有了責任,學會擔當,才能居萬物之首,傲立于世。
勇于擔當,是屈原自尊自強,憂國忠君為追求崇高理想而至死不渝的偉大情操。身為貴臣出生的屈原肩負著為百姓造福、使國家繁榮昌盛的責任,盡管得不到楚懷王的信任,盡管屢遭貶謫流放,他依舊執著著。他忘記了自身的安危和前途,卻始終銘記著自己的責任和抱負,在祖國淪陷之時義無反顧的抱石自沉淚羅江,以死來表明他的忠心。屈原,用自己的偉大品格和崇高追求,在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勇于擔當,是蘇武持節牧羊,忠貞愛國的執著。奉命出使匈奴,不料事有變故,因中原與匈奴關系破裂而被關押羈留塞北,但蘇武始終牢記自己身為漢使的身份和使命,威武不屈,貧賤不移。蠻荒的北海,蘇武迎著凜冽的寒冷,柱著手杖,啃草氈飲雪水,卻夭志不忘使命和責任,“生是漢人,死是漢鬼”的豪言擲地有聲。十八年的的辛苦堅守,十八年的滄桑歲月,蘇武用他的言行向我們詮釋了什么叫“擔當”。
勇于擔當,是袁隆平長年累月蹲在田間地頭研究試驗的不懈追求。讓所有的中國人都吃飽飯!就是這樣的一個樸素愿望,激發了他不懈追求的動力。凄風苦雨澆不滅他心頭的熱情,烈日酷暑摧不毀他堅忍的意志,冷言譏語擊不垮他堅定的信念。寒來暑往,幾度春秋,鬢華滿額也無怨無悔,終于成功培育出了雜交水稻,成為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只因一個樸素的愿望,成就了一副擔當的鐵肩。
縱觀當今社會,卻在當今中國仍然著許多不責任的行為。從三鹿三聚氰氨奶粉到蘇丹紅雞蛋,從地溝油到染色饅頭,多少不法商家為一己私利喪失基本的道義,更勿論擔當社會的責任了;月光族、啃老族、保姆族、跨掉的一代等等,這些詞匯都將矛頭指向了當代青年,當代青年責任心缺失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談起擔當一詞,在今天感覺是何等沉重!
勇于擔當是一種人生的大境界。人生短短數十載,因為有了擔當而譜寫不凡樂章,因為有了擔當而成就恢弘壯麗。愿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個勇于擔當的大寫之人。
高中語文作文創新主題篇6
中國的圣賢先哲大都強調一種格物致知的精神,認為做學問就要把它弄明白,搞透徹,不能淺嘗輒止,似是而非,因而孔子韋編三絕而精通周易。今日之時,商業化的文化如快餐般呈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往往手足無措,我們確實失去了什么,也許就是文化的厚重感。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非常快,“淺閱讀”同樣是快節奏生活的產物,我們也許根本就無法空出時間來一次真正的閱讀,更不用說研習經典了。但反思這種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生活,我們不一定快樂,同時也失去了很多趣味,難道生活本身就這樣嗎?
古代與現代的價值觀念體系截然不同。古人專心做學問,對于貧困饑餓當真能安之若素。孔子有云: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謂好學也矣。而今人則更多追求商業利益,一切以錢為主,這就引發一系列的商業炒作以及學術丑聞,爭論與批評過后,我們應該更深入地反思。
失去了厚重的文化支撐,一個民族很難立足于世界。正如四大文明古國中除中國外其它三國的沒落與衰亡,它們的衰亡歸根到底是文化缺失和沒落。相反美國只有兩百多年的建國歷史卻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同樣得益于那民主自由的先進文化。當中華文明經歷了數千載的傳承后,能否在當代發揚光大,確實還有懸念。
環顧我們周圍的讀物,十之八_九便是雜志,很少有人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鉆研一本名著。其實知識本身就需一個長期的理解與領悟后方可掌握,而鉆研名著正是這樣的過程,雖然艱澀難懂,但細細咀嚼后卻別有一番滋味。那些厚重的經典名著不應該是圖書館書架上的陳列品,我們只是恭敬虔誠地仰望,它們應該真正走進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
學海無涯,學習本身就無法一蹴而就,這就需要我們具有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閱讀厚重的書籍,感受厚重的文化,你也會變得厚重起來,腹有詩書氣自華,越是有學問,你才會越有氣質。
文化快餐只能作為一種嘗試,一種體驗,它不能替代主食。重拾遺落的厚重,沉潛寧靜,到知識的海洋中開拓一片全新的天地。重拾遺落的厚重,讓民族有強大的精神支撐,我們會看到真正的崛起與復興。
高中語文作文創新主題篇7
1、魯迅先生說:“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如果有人自以為很有才氣,單槍匹馬可以闖天下,而不注意與社會、與他人的合作,勢必會鬧得“人仰馬翻”。真正有頭腦的人會懂得,要成功一件事,就必須考慮多方面因素,借鑒各種事例,與各種各樣的人合作,與各種各樣的環境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所以,最新教育理論——合作教育學由俄羅斯的教育專家提出來了。師生在教育領域建立起嶄新的合作伙伴關系,進行研究性學習,在知識的海洋里和諧奮進。(《談合作》)
2、你可以在梅雨潭邊感受朱自清描述的綠色的陶醉,你也可以在西湖邊聆聽柳浪與黃鶯的對答;你可以小橋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西風瘦馬;你可以手持常劍,獨立朔漠,感受“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你也可以手握畫筆船頭賞花寫韻,領略一下“斜風細雨不須歸”的閑適。從西域到東海,從朔北到江南,綺麗的風光給世界增添一抹耀眼的兩色。
3、古往今來,“誠信”便是英雄們惺惺相惜,成就大業的根本,無論儒法,還是老莊。“誠信”,“誠”總是作為君子最重要的美德出現的,古書上處處寫著君王以誠治國,諸侯以誠得士的故事。信陵君正因誠信,打動了諸葛孔明,三分天下,成就霸業。而梁山上,那些英雄好漢,一諾千金,為誠信兩肋插刀的豪情,更被寫進才子名著,感動著千百萬讀書人。
誠信是對別人的尊重,是對過去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的承諾,背上“誠信”,我們便會感到一種責任感,那是對自己的要求。“誠信”是一只背囊,背上它,我們便勢必要面對一種可能,一種被拋棄,被欺騙,乃至被詆毀、被利用的可能。可誠信絕對會還你一份輕松,一片坦蕩,一身磊落。(《難舍誠信》)
4、有了它,才有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承諾,才有了五關之前“赤兔胭脂獸”的一騎絕塵,才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一”能坐上聚義廳的頭把交椅,將替天行道的大旗扯得迎風飄揚。因為誠信,平遙小城誕生出來的“日升昌”,才將分號開遍大江南北,將半個中國的財富匯集一堂。同樣是因為同廣大人民群眾的誠信之約,嘉興南湖的微波,井岡山的星火終于匯成滔天巨浪,熊熊烈火,席卷了古老的神州大地,一個年青政黨走過了八十載的漫漫征程。(《千年的呼喚》)
5、人類之所以能走出蠻荒,擺脫愚昧,踏進文明,就是因為人類有不盡的希望。梁啟超曾說“夫有希望者,人類之所以異于禽獸,文明之所以異于野蠻,而亦豪杰之所以異于凡民者也。”希望帶給人們無窮的信心、勇氣和力量,激勵著人們去克服艱難和困苦。希望使人類戰勝了自然,戰勝了自我,帶來了人類的光明,點燃了生命的火光。古希臘統治者亞歷山大在遠征前,把所有的金銀財寶、土地莊園等皆贈給大將元帥,一大臣見狀十分不解問道、“陛下,您把全部財產分掉了,那?把什么留給你自己呢?”亞歷山大答道、“我把希望留給自己,它將給我無窮的財富!”亞歷山大之所以赫然昭示于古今,是希望帶給他無窮的力量。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受阻于匈奴,九死一生,仍懷希望,終排除萬難,凱旋歸漢;史可法、譚嗣同、秋瑾、李大釗、江姐……太多太多的英雄拋頭顱、灑熱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又是希望幻化成的執著信念帶給他們巨大的勇氣和力量。是希望使人們在險境、絕境中勃然奮發,努力抗爭;是希望使人類代代生生不息,永遠在歷史的大道上奮勇向前。(《論希望》)
6、我覺得語文是初升的朝陽,噴薄而出,霞光萬道;語文是一顆草尖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晶瑩剔透,清澈靈動;語文是黃昏天邊如血的夕陽,映照旅人,染紅山川。
語文是古都洛陽國色天香的牡丹;語文是夜星下靜謐的荷塘;語文是古道邊長亭外無聲的冷月;語文是那一雙看清世界尋找光明的黑色眼睛。
語文就是青天里那一行白鷺;就是沉舟側畔的千點白帆;就是秦皇島一望無垠的大海中沖破萬里玻璃皺的打魚船。
語文是當陽橋張飛石破天驚的怒吼;語文是水滸好漢闖神州的風風火火;語文是林黛玉淚珠下飛紅萬點愁如海的片片花瓣。(河北考生《最后一課》)
7、身形憔悴的屈子行吟汨羅江畔,向我們蹣跚而來;衣袂飄飄的李白持酒仰天放歌,向我們狂奔而至。古老的歷史與文化的流程中,我們的民族曾有太多的輝煌與記憶。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甘愿讓我的父老鄉親們永遠銘記中華民族的苦難與輝煌,記住我們神色莊重的祖先,如何從綠草如茵的古黃河流域,踏遍荊棘跋涉到今天的艱難歷程,以及在今天依然值得我們引以自豪的遠古文明的中華兒女……(湖北考生《銘記民族的苦難與輝煌——假如記憶可能移植》)
8、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那我要三毛流浪天涯的灑脫;要柏楊的嬉笑怒罵間仍在擔憂吾國吾民的真情;要魯迅先生的一身傲骨,“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決心與勇氣;還要張海迪的生命力,諸葛亮的智慧……(1999,陜西考生《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9、“人是不能被打敗的,你可以把他消滅,但你卻不能打敗他。”
每每看到這句名言,我的腦海里便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洶涌澎湃的大海上,一只小漁船,一只由一位老漁民駕駛的漁船。老人正用他古銅色的身軀,鐵一般的臂膀,揮動著船槳,與鯊魚搏擊。濺起的浪花,灑在老人的身上,射出落日的余輝。
這就是桑提亞斯——海明威筆下的響當當的鐵骨。(《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10、第一次看到紅棉,我便深深為之折服,為之感動。紅棉,也稱木棉,木科植物。談到紅棉,第一個印象便是“直”,筆直的樹干高聳入云。沒有一株紅棉是彎著長的,也沒有一株紅棉矮矮的便生出許多枝條。一排排,一行行,像許多堅毅的戰士昂首佇立著。了解紅棉,第一個感受就是“韌”。紅棉不怕旱也不怕澇,不怕冷也不怕熱,即使遭受蟲災,也能盡快恢復。因此不管這一年它過得多么艱苦,來年一樣能開出滿樹火紅火紅的紅棉花,絢麗如霞。(1998,天津考生《此生愿為紅棉》)
11、蘇軾在千年以前就曾說過、“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莎士比亞的研究者們也說過、“一千個人的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有人看哈姆雷特是勇于思而怯于行的懦夫,有人看他是深思熟慮的勇士。魯迅先生在評價《紅縷夢》時,也曾經說道學家看見的是淫,文人才子們看到的是情。(江西考生《橫看成嶺側成峰》)
12、同是交戰赤壁,蘇軾高歌“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杜牧卻低吟“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同是“誰解其中味”的《紅樓夢》,有人聽到了封建制度的喪鐘,有人看見了寶黛的深情,有人悟到了曹雪芹的良苦用心,也有人只津津樂道于故事本身……(四川考生《回答》)
高中語文作文創新主題篇8
很多同胞都總是抱怨學校壓力太大,老師太嚴,作業太多……可是既然我們這么”痛苦”,別人不也是如此嗎?下面看看我的樣園生活吧。
學校、學校,顧名思義,自然是學習的地方。其實上課時的小動作,一句玩笑,如果適度就能緩課堂氣氛,發發呆也是為了緩解壓力,只要教師講的課聽懂會了就行了。
比如說,我們這個班真是奇人百出啊!最出眾的倒蛋鬼可是個攪亂課堂的大專家,教師正講到高潮,忽然冒出來一句讓人摸到不到的話,像生物課上教師講到“大頭娃娃”正講原因呢,他忽然指著圖片大聲說:“豪哥!”全班爆笑,豪哥指的是我們班另一個傳奇人物,至于是誰,在下就不提了。至于豪哥的反應,也是笑嘻嘻的,反駁不了,教師也跟著笑,盡管她在竭力維持紀律。
課間,上課時大部分時候的嚴肅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歡笑。同學們個個像不疲倦的麻雀,嘰嘰喳喳叫個不停,而我也不閑著,跟別人斗斗嘴,開個玩笑,講講丑人丑事。最經典的是我和那位嚴厲的大班長是死對頭,平時她說往東,我偏要往西,我建議向南,她就直奔“北斗七星”,搞得我們沒事找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吵一吵,我都快成辯論家了。就為了“指人不禮貌”這一說法,我們還吵出一種新的指人方式——以肘指人。
每當我們吵得不可開交時,我同桌充當“和稀泥”的好人,誰讓她惹不起我,又和班長是鐵桿兒的朋友呢?這時我們都得見好就收,班長是顧及朋友面子,至于我,哼!不和“無賴”女生一般見識。
在學校,我喜歡的事莫過于打籃球了,放學了,我經常和伙伴打球。籃球需要反應快,體力好,身體壯。對于我來說,第三樣是遙不可及了,所以必須練好前兩樣。現在我已基本達到我自己的要求了,和我一起打球的總是菜鳥居多,但是防不勝防,不可輕敵,他們都也各有千秋,有的三分投得準,有的速度比我快,有的突破無人可擋板而我特長是帶球、投球和防守三樣基本功。像那神機妙算的境界是很難達到的。這些先不細說,像學校這樣的地方籃球愛好者太多了,無籃的情況太多了,既然沒籃那就只能“望籃興嘆”啦,但關鍵時刻總能找到熟人,和別人一起打,甚至是初三的。這樣才能提高技術。
其實初三除了壯和胳膊長個子高以外也沒什么。在轉身過人時,初三的人胳膊長,很難夠到,其它像變向,跨下之類的動作都很容易對付。和初三打的次數越多,我的信心就更足了,技術提高了,鍛煉效果也就更好了。
校園生活多姿多彩,沒幾天幾夜是說不完的,或許更多精彩都是在未來中埋藏等待我們去挖掘。大家一起加油吧!
高中語文作文創新主題篇9
做你自己的上帝
一日,我與上帝一同出行。
路過一條河時,我看到水里有一個人在掙扎,我指著那個人問:“上帝,為什么你不去救那個人,難道他沒有向你祈禱嗎?”上帝回答:“不,他向我祈禱了兩次,但我也救了他兩次——第一次我讓一根圓木從他身邊漂過,他沒有去抓。第二次我讓一個人劃著竹筏從他身邊經過,他又不肯去抓那個人向他伸出的手。你讓我怎樣去救他,難道非得我親手去把他拉上來?”我啞口無言。
我們繼續前行,又路過一座城市。我指著城里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問:“上帝,你為什么不幫那個人脫離貧困,難道他不是你的信徒?”上帝不答,只是指著一座豪宅里的主人說:“那個人是他的弟弟,他們的父親死的時候,按我的旨意將遺產平分給兄弟二人。他自己好吃懶做,不肯上進,你讓我怎么幫他?我對他不公平嗎?”
我猛然驚醒,我明白了:擺在我們面前的機會很多,只是我們自己從不會去好好把握。
我明白了:生活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只是我們自己從不會去好好珍惜,只會一味的抱怨。
我明白了:我們就是我們自己靈魂的上帝,我們就是我們自己人生的上帝!
同情害死人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在森林中,不小心被樹枝戳傷了胸部,於是它捂住傷口搖搖擺擺的回家。一路上遇到其它的猴子就出示傷口,以博取它們的同情,猴子們為了表示關懷,也都撥開它的傷口,仔細的檢視,并且七嘴八舌的建議它如何治療,於是原來的小傷口逐漸變成了大傷口,并且嚴重感染發炎了。就在小猴子奄奄一息時,其它的猴子為了表示友愛,紛紛跑來看它,再三撥開傷口檢視,甚至希望它恢復活力,抱著它活蹦亂跳的,經過這三番兩次的折騰,小猴子承受不了,終于氣絕身亡了,其它的猴子不相信它竟因如此小傷而死,一再的撥弄它,希望能使它起死回生,一直到小猴子的尸體發臭,才黯然的把它埋葬了。
我們不能苛責猴子們彼此間的關懷與友情,但卻無法不痛心其愚昧無知,竟然因為好心而斷送了小猴子寶貴的生命。在為枉死的小猴子嘆息的同時,不禁警覺到,在萬物之靈的人與人之間,不是也常發生類似的問題,許多小小的誤會,造成的委屈與不平,由於親友們的撥弄檢視,造成傷口越來越大,終至不可收拾,永遠無法愈合。
高中語文作文創新主題篇10
時間匆匆轉眼間,我已來到了20__年,新的一年里,我想說的話只覺得在腦海中泛起了漣漪。當鐘聲響起的那一刻,我想我又長了一歲,我們沉浸在新年的祝福里,讓我懂了更為深刻的生活。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人,每個人心中甚至還珍藏著一個美麗的童話。我們都是有夢想的人,小學的時候,曾經的我們在老師問的問題:你們的理想是什么?各種各樣的童言無忌回答讓我們歡笑中長大,高中的時候,當老師再問起我們的愿望的時候,我們卻學會了深思熟慮,長大了我們遇到的事情越來越多,我們想要的結果總是不知不覺中擦肩而過,熟悉的面龐,歲月刻畫你滿臉的皺紋,我開始明白長大注定的失去和擁有!我一直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其實不然我只不過是比別人多了一點優點而已。我總是用狹隘的眼光看到別的短處,簡直是鼠目寸光罷了。晚上我來到了大伯家,一切都變化很大,大伯盛情的招待了我,親切的說:侄兒,你回來了。我抱著笑容說:是的呀!我回來了。
過年里,很多人都回來了,我家也不例外,哥哥姐姐在互相聊天吃著點心,大人們歡喜的打著牌,我看到了堂弟悄悄地說:陪陪我出去走。堂弟就和我一起出來了。外面一片甚好,家家都是張燈結彩,小孩子們在黑夜開心的放著鞭炮,一路上我們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哥哥你就快要高考了是么?弟弟打破了彼此間的寧靜。我點了點頭,堂弟說:那高考加油喲!不管你考的怎么樣我永遠支持。我心中莫名的涌動楚一種感動說:謝謝弟弟!你一樣努力吧。他又說:作為兄弟不妨我們透露一下彼此間的愿望吧怎么樣?弟弟,你先說吧。我說道。好,我想好好努力學習,將來考上一個好高中,同時希望家里人能夠在新的一年健康幸福。我沒有想到弟弟小小年紀卻為家里人這么著想,我可是從沒有想到過,我不禁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哥哥,你的愿望呢?我我說真的當時我真的不知道還能說什么呢?我啞口無言了。我會回過神告訴他:我希望自己在高考里考好點的!嗯。這個不錯嘛!不知不覺中我和弟弟碰到了叔伯,他讓弟弟去給他幫忙,弟弟和我說一下就去了。我也回到了家,家里人正在包餃子,我走到自己房中,鎖了門,我在想我的愿望到底是什么?我的理想又是什么?我不斷的自責不斷的反問自己。
冥冥之中有一個人告訴:你只要你腳踏實地的做好每一步,努力去實現心中的夢想,你遲早會實現的。孩子快去吧!我一會激靈我才發現自己睡著了。外面敲起了門來,快出來吃餃子了。媽媽說道。20__年的鐘聲悄悄的響起,我想它是在呼醒我沉睡的夢,但愿他能夠早點實現我的愿望那得需要什么呢?
高中語文作文創新主題篇11
林語堂上課請學生吃長生果
林語堂曾在東吳大學法學院兼英文課,一次,開學第一天,上課鐘打了好一會兒他還沒有來,學生引頸翹首。林先生終于來了,而且夾了一個皮包。皮包裝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撐破了。學生們滿以為林先生帶了一包有關講課的資料,興許他是為找資料而遲到了。誰知道,他登上講臺后,不慌不忙地打開皮包,只見里面竟是滿滿一包帶殼的花生。
他將花生分送給學生享用,但學生們并不敢真的吃,只是望著他,不知他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么藥。林先生開始講課,大講其吃花生之道。他說:“吃花生必吃帶殼的,一切味道與風趣,全在剝殼。剝殼愈有勁,花生米愈有味道。”說到這里,他將話鋒一轉,說道:“花生米又叫長生果。諸君第一天上課,請吃我的長生果。祝諸君長生不老!以后我上課不點名,愿諸君吃了長生果,更要長性子,不要逃學,則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高中語文作文創新主題篇12
于右任的臨終詩
國民黨元老于右任臨終前有詩《望大陸》云:“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詩作于1964年公開發表,立刻打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心。
分析:祖國的統一和強盛是華夏兒女永恒的愿望。于右任的臨終詩之所以能打動無數人的心,還在于他表達了這樣的愿望,引發了人們的共鳴。
話題:“故鄉情”“月是故鄉明”“殷殷愛國情”
高中語文作文創新主題篇13
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兩個關于狗的實驗
19世紀的時候,有位科學家做了一個奇特的實驗。他設計了一套復雜的外科手術,把狗的食道在頸部中央割斷,然后,小心地將割斷的兩端都引出體外,并縫在皮膚上……
一切準備順當后,他端來一盆鮮肉,放到狗的面前。我們可以想象得到,饑餓的狗立刻貪婪地大口吞起肉來,只在嘴里咀嚼了幾下就咽下去了。當然,這些肉到不了胃里——我們知道,它的食道已被切斷了,于是,咽下去的肉又掉到了食盤里。這樣,狗一直不停地貪婪地吃著,可是因為始終沒有把肉送到胃里,所以它一直吃不飽,盤子里的肉也始終保持那么多。
這算什么實驗啊?分明是在捉弄一條狗嘛。不,請不要急,再慢慢看下去。就在這條狗的肚子底下,還拖著一根細細的橡皮管。原來狗的胃也動過手術,已經插入一根瘺管通到體外,橡皮管就套在瘺管口上。隨著實驗的進行,大家很清楚地看到了:在狗徒勞地吃肉后的四五分鐘里,橡皮管里流出了大量的胃液。
這個實驗就是有名的“假飼實驗”。這個實驗解決了生理學家研究消化系統工作時的一個難題:消化系統在動物體內,消化活動進行時,人們看不見;如果把肚子挖開來看,動物又不能進行消化活動了。這個實驗使人們可以觀察到狗的消化腺的分泌情況,證明了:當食物還沒有進入胃的時候,胃就具有分泌胃液的機能。當時,許多科學家都稱贊“假飼實驗”是19世紀最有貢獻的生理學實驗。
這位拿狗做實驗的科學家就是俄國偉大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1904年,他獲得了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