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作文家鄉(xiāng)
作文需要有一些獨特之處,如新穎的思路、獨特的見解、獨特的文體等,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創(chuàng)造力和獨特性。怎么寫出優(yōu)秀的素材作文家鄉(xiāng)?這里給大家分享素材作文家鄉(xiāng),方便大家學習。
素材作文家鄉(xiāng)篇1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不知從何時起,清明節(jié)已經(jīng)離我們與我們越來越近。清明節(jié)又俗稱踏青節(jié),在清明節(jié)那一天,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也可以出外踏青游玩。并舉辦一系列體育活動。
我的家鄉(xiāng)是潛江,在清明節(jié)那天,街道上沒有多少人,在某些地方可以看見,門前有擺放白色以及其他顏色的花圈以表示對死者的紀念,在一些大樹下也可以看見已經(jīng)燃放的香。
清明這一天,我早早的起床,跟著爸爸媽媽來到墓園。我懷著一顆對姥爺無比思念的心,走到存放姥爺骨灰盒的柜子前,慢慢打開柜子,一張黑白照片印入眼簾。照片上的&39;姥爺安詳?shù)男χ路鹚械囊磺卸紱]有發(fā)生過。他似乎還存在于這個世界上。我的心猛然一緊。沉默一會兒。我輕聲的對著姥爺?shù)南嗥f:“姥爺,請您保佑我們?nèi)医】灯桨玻S游铱忌厦拼髮W。”說完我跪下去,對姥爺?shù)南嗥娜齻€響頭。爸爸媽媽給姥爺請過安之后,就與我來到燒紙錢的地方。我拿起一大把紙錢默默地往火堆里丟去,漫天都是飛舞的紙絮,落在我的頭上,衣服上,前方滾滾而來的熱浪也讓人受不,可我還是堅持把紙錢燒完,好讓姥爺在地下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燒完紙錢,爸爸媽媽便拿出鞭炮開始燃放,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我與媽媽走出墓園迷途中還看到幾個人在自己的親人的墳前上墳。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它用掃墓,燒錢等一些活動表達對親人對祖先的一種深深的懷念。
素材作文家鄉(xiāng)篇2
當火車飛馳著駛?cè)牒幽暇硟?nèi)時。爸爸告訴我,我們跨過長江了,長江以南是冬天沒有暖氣的世界。沒去過南方的朋友,一定會很好奇南方人是怎么度過寒冷的冬天的,或許會覺得痛苦難耐。而我卻覺得南方冬天的取暖方式別有一番樂趣。
記得小時候,在南方家鄉(xiāng)的冬天穿得厚厚的棉衣,室內(nèi)室外一樣的冷。每當入冬時,奶奶就會搬出一個東西——暖腳器。暖腳器插上電便開始發(fā)熱,用一個方形桌子罩們它。桌子上蓋一張曬得香噴噴的方形小棉被,這樣能更好的保留住溫度。閑暇時家人們圍坐在一起,將小棉被蓋在腿上,將腳放在暖腳器上,感受著桌子底下暖腳器的熱量慢慢的從腳底傳便全身,不一會兒身上就暖烘烘的了。桌子上總是擺著水果、瓜子、花生、堅果、零食,大家說說笑笑特別愜意。
南方農(nóng)村的取暖方式更為原生態(tài),堂屋中間放一個木質(zhì)方形低矮的架子,架子中間是圓形大鐵盆,將燒紅的木碳堆在鐵盆里面。不一會兒整個屋子就開始暖和起來。聰慧的人們當然不會就只是用來取暖喲。將生的地瓜、玉米、土豆、糍粑埋在鐵盤中燒盡的碳灰里,能煨出非常香甜可口的烤地瓜、烤玉米、烤土豆、糍粑。火盆的正上方往往還掛著一串串香腸、臘肉,借用木碳燒出的煙將它們熏得焦黃焦黃的顏色。這樣熏過的臘肉能存放一整年呢!人們圍坐在火盆周圍,像每天都有篝火晚會一樣,吃吃喝喝、聊著家常,談笑風聲。時不時會有臘肉滴下來的油掉到火堆中,傳來滋滋拉拉的聲音,好一派生活的生機與樂趣。
隨著科技越來越發(fā)達,城市里的取暖方式更加豐富多樣起來,然而農(nóng)村很多家庭依然延續(xù)著最原生態(tài)的樣子。雖然南方?jīng)]有政府集中供暖的便利,但人們都在利用自己聰明的才智過著自己最有樂趣的冬天。
素材作文家鄉(xiāng)篇3
我的家鄉(xiāng)德陽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在這個城市里,流淌著一條美麗的河,它哺育著德陽的每一個人,它就是旌湖。
清晨,旌湖像是一個剛剛睡醒的孩子,沐浴在霞光中,顯得是那么的寧靜,那么可愛。岸邊,有綠油油的小草,朵朵花兒爭芳斗艷,一排又高又大的的樹,像衛(wèi)士一樣,不分晝夜的守護著旌湖。
來釣魚的人們打破了寧靜。他們一路說說笑笑的走來,一邊把漁具整理好,還把魚竿架在湖邊的欄桿上,時刻準備著魚兒的上鉤。過了一會兒,瞧,一條又大又肥的魚上鉤了!
中午,太陽已升到了頭頂,釣魚的人們收拾漁具回家了。此時,太陽把一束束陽光射向水面,水面便如撒了一層歲金一般,一閃一閃的。成群結(jié)隊的野鴨向湖中心游去,有的在梳理自己的羽毛,有的在喝水,有的還在水面上玩耍。水里的小魚小蝦游來游去,仿佛在玩藏貓貓呢!微風吹來,水面蕩漾著,波光粼粼。柳樹微微低頭,好似害羞的姑娘,有的柳樹卻一點也不拘束,反而唱起了“沙沙沙”的歌曲,這時的旌湖熱鬧非凡!
夜晚,那可是一天中最美的時候。彩虹橋上的霓虹燈亮了,燈光倒映在水面上,水面立即變的五光十色,仿佛到了仙境一般。剎那間,旌湖周圍的一切都安靜下來了,好象都在欣賞著美麗的夜景……
啊!旌湖,我愛你的無私,我愛你的美麗,無論我走到哪里,我都會永遠記得,你是我們偉大的母親河!
素材作文家鄉(xiāng)篇4
我一直忘不了的景色,那就是童年時那條家鄉(xiāng)的河了。
春天,是一個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季節(jié),家鄉(xiāng)河旁邊的桃樹開出粉紅色的桃花,河對岸的桔子樹葉抽出了嫩芽,小河兩岸一片綠油油的。小河里的水嘩嘩地流動著。在這個美麗的春天里,聽著小河美妙的演奏,我們唱著那些動聽的童謠,感到十分的幸福。
夏天,河邊的一些大樹枝繁葉茂,人們在耕種累了的時候,還可以在大樹下休息。記得有一年的夏天,我正在和奶奶給青菜澆水施肥時,我的腳一滑,摔倒在旁邊的小河里,還好,那時候小河里的水很淺,奶奶找了爸爸,才把我拉了上來。
秋天,是一個豐收、愉快的季節(jié)。河邊綠色的桔子樹掛滿了黃澄澄的桔子,好像一個個黃色的小燈籠。小孩子們幫著大人一起收桔子。小河邊上還有許多田螺,等到水淺的時候,爸爸還會帶著我下去找田螺呢!這邊撈撈,那邊撈撈,玩得不亦樂乎!
冬天,河里很少結(jié)冰,因為我們這兒下雪很少,我們這些小朋友天天盼著能下雪,記得有一年,下起了雪,小河也結(jié)冰了,我們在河面上砸冰窟窿,還將一些冰往嘴里送,嚓,嚓地咬了起來。
我愛家鄉(xiāng)的河,它給我的童年增添了許多的樂趣。
素材作文家鄉(xiāng)篇5
一般中秋節(jié)的風俗也就不外乎吃團圓飯,賞月,吃月餅……可是我家卻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中秋節(jié)風俗”——大家團聚在一起看照片,講故事--回憶往事。
每年中秋節(jié),晚上,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全都來到了我們家吃團圓飯,他們都帶上了自己做的拿手好菜--外公外婆帶了糖醋小排,爺爺奶奶帶了八寶鴨,爸爸更是使出渾身解數(shù)做了一個油浸扇殼魚。在餐桌上,家人們都互相敬酒,祝福。大家團聚在一起,說說笑笑,氣氛溫馨極了。
吃完飯,在短暫的賞月結(jié)束后,家人們便都坐到了電視機前,開始看起了暑假在日本游玩的照片,客廳里也時不時想起家人們溫馨的談話聲。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談?wù)撝职峙牡恼掌?/p>
突然,妹妹提出了一個建議:“姐姐,我們一起來評出今年暑假日本游的最佳照片吧!”我還沒來得及回答,這個提議便受到了長輩們的一致同意,于是,我便選出了幾張我認為拍得不錯的照片,遞給妹妹,她很挑剔的看著那些照片,一會說:“這張背景人太多了。”一會兒又說:“這張?zhí)觳凰{,全是烏云,不好看。”毅然一副小評委的神情,最后,她終于做出了選擇——她挑選了一張,她自己在日本白川鄉(xiāng)的小屋子前拍的照片,雖然不得不承認那張照片,拍得確實不錯,但她還是被我們“光榮”的稱作為“小自戀”。沒想到,她聽了她的“昵稱”后只是不以為然的撇了撇嘴,說:“你們只是不承認我長得好看而已。”我們聽了,都哈哈大笑。
家庭聚會接近尾聲,妹妹制作了一個。“最佳照片”的獎狀貼在那張照片上。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也都陸陸續(xù)續(xù)的回家了。
這就是我家的中秋節(jié)風俗,和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度過一個愉快的中秋節(jié)。
素材作文家鄉(xiāng)篇6
我的家鄉(xiāng)在江西廣昌,那里有條美麗的河,它像一條蜿蜒的長龍穿過縣城,它的名字叫旴江。
早上的旴江是迷人的。太陽還沒出來,河面上一層水霧,遠遠望去像穿著一件白色的薄紗。不一會兒,太陽升起來了,水霧慢慢散去,陽光照在水面上,泛著點點金光。岸邊,小鳥在樹上歡快地歌唱,好像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早起的人們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極拳,還有的在岸邊垂釣。
中午的.旴江是活潑的。藍天、白云倒映在河里,整條河變成了藍色。走近河邊,只見成群結(jié)對的小魚正在尋覓著食物,偶爾幾片飄落的樹葉掉在水面,驚擾了它們,瞬間逃得無影無蹤,只剩下樹葉隨風飄蕩。不遠處,幾只野鴨正在水面嬉鬧,時而鉆進水里,時而撲騰而起,濺起點點水花。
晚上的旴江是美麗的。夜幕降臨,整個河面變成了黑色,就像打翻了墨瓶。突然,岸邊、橋上的霓虹燈亮起來了,燈光映在河面上,被拉成了長長的光影,隨著燈光的變化不停地變換著色彩,把漆黑的旴江裝扮得十分漂亮。岸邊的人越來越多,熱鬧極了!有的在彈琴,有的在唱歌,有的在散步……大家一直玩到深夜,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只剩下旴江靜靜地流淌著。
這就是家鄉(xiāng)的河流,我愛這多姿多彩的河!
素材作文家鄉(xiāng)篇7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是宋朝王安石的《元日》,每當我們讀了這首詩,喜慶之感就會油然而生,的確,春節(jié)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它不僅在漢族中很流行,滿族、蒙古族、瑤族、狀子、白族等十幾個少數(shù)民族也有過春節(jié)的習俗,只是形式上更有自己的特色。
別看這節(jié)日是多么的喜慶,在它背后,還流傳著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它只會給人們帶來壞運氣,人們管他們叫“年”,只要它一來,就會使樹木凋零,百草不生,而它一走,萬物重生,百花爭艷。后來,人們漸漸發(fā)現(xiàn)了年每次來的時間,就準備了爆竹以驅(qū)趕怪獸。“過年”這個詞語便是這樣來得,從此,放鞭炮也就成了過年的一種習俗。
相傳,年這種怪獸生性兇殘,村民家里的一些家畜總是逃不過它的眼睛,而且,年還時常換口味,從小吃到大,居然連人也不放過,真可謂是談“年”色變啊!此事發(fā)生后,人們都很恐懼,并且在年到來的那一個晚上,整夜不敢睡覺,也就是現(xiàn)在我們常說的守歲,其實,守歲習俗源于南北朝,有古詩寫道“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這種風俗流傳至今,寄托了人們的美好追求和向往。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餃子,過年吃餃子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了,記得去年我們家里包的肉餡餃子,我也出了一分力,雖說做的不是十全十美,但是也有七分像,我的原則是“管它是啥樣,能吃就行,”不過,這也讓一些食量大的人,沒了胃口,算是我新一年的一點成就吧。其實,餃子的寓意也很獨特,利用了諧音,“和”通“合”、“餃”通“交”,二者都是相聚之意,象征這合家團聚。
說了這么多,卻漏掉了一個我覺得相當有意思的,貼窗花和“福”字。中國的藝術(shù)己經(jīng)有很悠久的歷史了,剪紙也非常的豐富,各式各樣的窗花貼滿了窗戶和家門,既美觀,又漂亮。至于“福”字,有兩種說法,一是說正貼“福”字,二是說將“福”倒著貼,形式雖不同,但是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
素材作文家鄉(xiāng)篇8
我們家鄉(xiāng)有一條美麗的小河,它沒有名字,是一條無名小河。
如今因人們的惡意破壞,變成了一條慘不忍睹的“垃圾河”,在我心中的完美形象破滅了!曾聽大人們說,我們這條河,清澈見底,大人小孩老老少少都喜歡到那條河里釣魚、捉魚、嬉戲、打鬧。他們在路上走著也能清楚地看見水里的小魚呢!有的小朋友還下河搬螃蟹呢!因為那河水淺,水又平緩,所以不用擔心出事。春天,柳樹在河里照鏡子,小草隨風起舞;夏天,魚兒們嬉戲,孩子們打鬧,很是熱鬧;秋天,一片片黃葉子帶著小螞蟻去旅行;冬天,倒是一片安靜,但也時不時有些不怕冷的家伙出來“騷擾”它。
可那時為什么我還沒出生呢?從我記事起,我看到的那條河就是垃圾堆!說到這我就生氣!我本來就有強迫癥,我現(xiàn)在看到那河我全身不舒服。我印象中的河是多么的美好啊!可“想象是美好的,現(xiàn)實是殘酷的”。
其實我挺羨慕以前的人們,不要問我為什么。雖然現(xiàn)在的生活很富裕、很充足,又有手機電腦,科技又發(fā)達,總之,就是特別好,可是你們好好想想,現(xiàn)在的生活有健康、優(yōu)良、環(huán)保的生活環(huán)境嗎?沒有!請你們想一想,是誰造成了現(xiàn)在的惡果,是我們,是人類!所以請大家愛護好小溪河流吧!給我們創(chuàng)造美麗健康的環(huán)境,給我們的地球媽媽減輕負擔吧!想來大家也不想看到每條小溪、小河堆滿垃圾吧,所以請大家行動起來吧!
雖然現(xiàn)在這條河不是可愛的、美麗的、健康的,但我愿意永遠把它想象成美好的、可愛的。
素材作文家鄉(xiāng)篇9
南縣是一個風景美麗的地方,那里有寬闊的大樹林,有綠油油的草坪,有清澈見底的小河,還有充滿著豐收快樂的田野,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南縣。
南縣的春天是溫暖的,是萬物復蘇的。小草從泥土里鉆了出來,花兒也蘇醒了,小溪叮叮咚咚地唱著歌,小鳥嘰嘰喳喳的不知道說些什么。
一不留神,夏天就來了,太陽暖暖的照在我的身上,蟬不停的在樹上唱著歌,可愛的小魚在荷葉下乘涼,大樹伯伯的頭發(fā)變得更茂盛更綠了,人民乘涼更涼快了。
慢慢地秋天到來了,秋風習習,吹得樹葉沙沙作響,一片一片金黃的樹葉飄落下來,一眨眼間,葉子都掉光了,成了“禿頭伯伯”。從菜園那邊飄來蔬菜的香味,是辣椒,是秋葵還是西蘭花?
時間過得飛快,冬天就到了。大雪紛飛,我和小伙伴們一起在雪地里玩耍,有的在打雪仗,你打過來,我扔過去,有的在雪地里打滾,一不留神就把自己給滾暈了,還有的在堆雪人。
我的家鄉(xiāng)很美,你們愿意過來玩嗎?
素材作文家鄉(xiāng)篇10
天漸漸灰暗下來,夜晚拉開了帷幕,那帶著朦朧云霧的圓月若隱若現(xiàn),它穿過一縷縷云霧,映到了又香又甜的月餅里,流露出一絲絲的親情。
祥和的夜晚,大家歡聚一堂,品嘗月餅,欣賞月色,享受天倫之樂。“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誰都希望在這天與家人團聚,但我卻不能如愿。由于這幾年搬到了城市,我已經(jīng)有好幾個中秋沒有和家鄉(xiāng)中的奶奶一起度過了。想到這里我不禁想起蘇軾的那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小時候,因為父母忙于工作,到處奔波,于是便把我托付給了奶奶。她是個和藹的人,可能是由于年輕時過于操勞,如今頭發(fā)幾乎已經(jīng)發(fā)白,褶皺的臉上總是掛著一幅淡淡額笑容,讓人感到平易近人。她知道我喜愛月餅,每逢中秋,奶奶總是會到遙遠的小鎮(zhèn)里買一些月餅餡。她親手做了幾盤月餅,把它們放在避光的地方發(fā)酵,隨著中秋的臨近月餅也在空氣中散發(fā)著清香,我被那芳香的味道牽引住,但奶奶告訴我中秋那天才能吃。當炎熱的天空轉(zhuǎn)向蔚藍時,月餅夜就到了奉獻的時刻。
奶奶做的月餅品種單一,每塊月餅里都點綴著青紅絲,內(nèi)加冰糖,花生仁等。但吃起來卻香甜可口,回味無窮。很難想象她那雙千瘦、粗糙的手能做出這么美味的月餅。
中秋的月是圓的。夜,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jīng)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似得一般溫柔。空中云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構(gòu)成一幅畫,在深藍色的天空里顯得更加美麗動人。就在這美麗的環(huán)境之下,我和奶奶坐在屋后的一棵老垂柳上,我趴在奶奶的膝蓋上,聽她講嫦娥奔月;聽她講吳剛伐桂;聽她唱歌謠:月亮彎彎,編個花籃,盛上瓜果,四季飄香……她嘴里說著,唱著,還從頭上扯下幾根柳枝給我編個柳帽,逗得我咯咯歡笑。我抬起頭看著奶奶問:“奶奶,月亮上真的有美麗的嫦娥仙子嗎?”奶奶說:“當然啦,你看那滿天的星星就是她的眼睛呢?”我懵懂地點了點頭。
一旁是飄香四溢的月餅,往來的行人經(jīng)過時,奶奶招呼他們來嘗一些,他們想給錢,奶奶不要,順手拍拍人家車上的小孩,把小塊的月餅塞進了孩子的嘴里,用手摸摸小臉蛋,逗著,笑著。這一刻,她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腦海里。
回憶著與奶奶的一幕幕,我才發(fā)現(xiàn)那時生活是多么快樂。看著皎潔的明月,不禁引發(fā)了遐想:月亮中是否真的有嫦娥仙子呢?我想如果真的有嫦娥,我知道,這時她一定很后悔,真應(yīng)了那句詩:嫦娥后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她一定是在偷偷看著后羿,也盼望著能與后羿團圓。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奶奶,您還好嗎?我多么想念您啊!都說“明月千里寄相思”,真希望明月能把我的思念寄給您啊!
素材作文家鄉(xiāng)篇11
岳飛大將軍曾有一句詩說:“經(jīng)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將軍一生奔波在邊疆守衛(wèi)國家,難得有機會能欣賞祖國的壯麗山河,他的首選便是去往九華山下的“翠微”,探訪它獨特的美。而這“翠微”便是指代了我的家鄉(xiāng)——池州。
在我們池州有一種獨特的小吃名為“粑”,雖然長相平平無奇,吃起來卻會讓你的味蕾“心花怒放”。池州有句民諺叫“三月三,鬼下山。”那里的人們在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三都要吃粑,以求把魂“粑”住,和已逝的親人“團聚”。
每年寒假回老家時,外婆總會做一盤香噴噴的粑為我們“接風洗塵”。而且在早飯時,粑也是必不可少的食物。小時候,我特別喜歡看外婆做粑。外婆的手法剛勁有力,揉出來的面團都彈性十足,為口感增添了許多分數(shù)。每次外婆做粑時都喜歡用蘿卜和肉丁做餡料,而這樣做出來的粑口味也是我最喜歡的。當一塊塊的粑下鍋時,那“滋啦滋啦”的聲音總讓我感到非常享受,當我看到那一塊塊煎好的金黃的粑時,我總是在垂涎欲滴時也為外婆感到自豪——外婆的粑在我心中永遠都是最好吃的。
每年春節(jié),你總能在我們的飯桌上看見一盤一盤的粑。這粑總是飯桌上最炙手可熱的小食。不僅小孩搶,大人也跟著搶。吃粑時,你每每都能聽見人們對這粑止不住的贊美。不僅大人說,小孩也隨著說。總有那么幾個小孩“吃著碗里瞧著鍋里”,吃完了一個還想再吃一個。這時,外婆就會開始第二輪的工作,為所有人再做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粑,滿足所有人流著口水的嘴巴。吃粑,就是我們飯桌上最其樂融融的場景了。
現(xiàn)在在上海,我不能常常吃到外婆做的粑,就只能在吃早飯時對著那一盤盤的包子做“思想斗爭”。每次回想起那美味的池州小粑,我也會打心底里懷念我最愛的家鄉(xiāng)。小粑凝聚了外婆的汗水和對我們的愛意,承載了我在家鄉(xiāng)點點滴滴的回憶,這家鄉(xiāng)的風俗,我永生難以忘記。
素材作文家鄉(xiāng)篇12
春節(jié),是忙碌的代名詞。春節(jié),也是團圓和幸福的代名詞。
掃房子
“二十四,掃房子”,早在堯舜時代就有這種風俗,現(xiàn)在北方叫做除塵,南方叫做撣塵。家家戶戶,老老小小,這一天,都在忙。忙什么呢?忙著將家打掃打掃,忙著將家翻新。“除塵”中的“塵”是“陳”的諧音,于是便有了“除新布新”這樣的說法。它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年夜飯
年夜飯是指除夕的晚餐,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共度新年。在北方,人們通常吃餃子,餃子里面還會放錢、棗等物品,有時還可以吃到糖餃子,預(yù)示著新的一年甜甜蜜室。餃子一般會在零點準時出鍋,這時候陪伴人們的不僅僅是親人,還有滿是親情味的餃子。在吃年夜飯時,總免不了親人們的相互關(guān)心:“工作怎么樣啊?”“學習怎么樣啊?”……雖然有時會覺得啰嗦,但心里還是會暖暖的,畢竟是一家人,在不順心的時候,家人的陪伴和安慰就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法。
壓歲錢
每當大年初一拜年時,長輩總是給晚輩們壓歲錢。他們認為“歲”的諧音是“祟”,給壓歲錢就能壓住那些邪崇,讓孩子平平安安地度過一歲。每當拿到壓歲錢時,孩子們無疑是最高興的。他們總會在心里盤算著:要買多少鞭炮?那個玩具要不要買回去和伙伴們一起玩?或著說讓媽媽給自己買件新衣服?……還有一種壓歲錢是晚輩給老人的,這個壓歲錢的“歲”指的是年歲,意在期盼老人長壽。
春節(jié),讓平日相距千里親人得以團聚,每到這時候,總是充滿著中國獨特的親情的味道。
素材作文家鄉(xiāng)篇13
20_年的中國,經(jīng)歷了一場又一場的災(zāi)難,從新冠疫情到洪災(zāi),我們見證了祖國的強大。也見證了中國人民的團結(jié),愛國并不只是大人們的事情,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更應(yīng)該深刻的明白愛國的意義。
新冠疫情肆虐期間,我身在農(nóng)村,看到了村里人積極響應(yīng)祖國號召,在家里不出門.看到各個村口站崗的村領(lǐng)導,在寒風中守衛(wèi)著一村的安全。在對比美國的游行示威,抗議失去人身自由的場景,我深深感受到中國人的團結(jié)友愛,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
夏天的洪水肆虐了整個南方城市,每次在電視上看到解放軍叔叔在洪水中奮力前進,尋找那些受災(zāi)者。看到那些年輕稚嫩的臉龐,在泥水中摸爬滾打,我為自己在涼爽的屋子里學習卻不懂感恩而深深的羞愧。
對比香港,香港的教育讓身為中國人的我們感到強烈的憤怒。中國已經(jīng)從任人欺凌的時代邁入今天的強國時期,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年輕人向往外國的風景,這是教育的缺失,是身為香港教師的失敗。在我們內(nèi)地,課本上時刻教育我們要熱愛祖國,熱愛共產(chǎn)黨。每周的升旗儀式,抬頭仰望五星紅旗時,哪名學生心中不是充滿了自豪和幸福,這是每一位中國人從小刻在心里的旗幟。
身為一名學生,我們更應(yīng)該做的是努力學習,認真完成老師教給的學習任務(wù)。在學校團結(jié)同學,在家里尊敬長輩,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長大成人之后,為建設(shè)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素材作文家鄉(xiāng)篇14
過年是中國最隆重的節(jié)日,這一天中國人民同歡喜共度過,雖然各地的習俗不同,但歡樂仍在每個人的心中蕩漾。照我們家鄉(xiāng)的習俗,過年的開端大約是在臘月二十幾吧,一過臘月二十,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過年的物品,孩子們也陸續(xù)放了假。歡天喜地的和伙伴們一起玩耍,大人們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榮景象。
時間過得真快,轉(zhuǎn)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時候。媽媽的廚藝在我們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嘗她為我們準備的豐盛晚餐啦!面對著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桌邊,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們一群小朋友,手里拿著鞭炮,在大人們的帶領(lǐng)下放鞭炮,在天上炸開時,一朵朵七色花鉆出來,像彩虹一樣,五彩繽紛;又像仙女撒花,送給人們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媽媽去看過年晚會。家家燈火通明,熱鬧極了。
在第二天,天沒亮,媽媽就催促我快點起床,我起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起了。媽媽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盤子里,我們有說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會,天亮了,大部分的人都穿上新衣服去走親訪友給長輩拜年去了。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媽媽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顯得更英俊瀟灑,媽媽變得更年輕美麗!“噼噼叭叭”,陣陣清脆的鞭炮聲迎來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給親戚們拜年。走著走著,我們來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見老奶奶就像跪下給老奶奶磕頭,可是被老奶奶攔住了!“唉,你說你磕什么頭呀!來塊吃點瓜子,抽根煙!”“不用不用,我不抽煙!”。拜完老奶奶家,我們又去給大媽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們終于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過年就結(jié)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去上學了。新的一年開始了,人們紛紛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標進發(fā)、努力了。
素材作文家鄉(xiāng)篇15
在春節(jié)回老家前幾天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去了幾個地方旅游。其中,我最喜歡而且印象最深刻的是惠州冰雪世界。
我們首先在更衣室里換上厚厚的衣服,再去買兩個制雪球器,然后去拍張照片,最后就去玩了。
我們先去水上滑滑梯,我坐著滑下去,滑完,感覺__涼涼的。我站著滑下去,卻差點滑倒。接著我們?nèi)タ幢瘢切┍穸际且恍┛ㄍㄈ宋铮忻桌鲜蟆⑻评哮啞⑿艽蠛湍芏蓯蹣O了!然后我們?nèi)ヲT冰上自行車。我上車開了,過了一會,根本就開不動。玩完,我們還去了冰上過山車、冰上360度旋轉(zhuǎn)救生圈……
我們最后去了雪鄉(xiāng)風情,那是一個下滿雪的地方。我非常開心和興奮。因為那是我出生十年以來看過的第一次雪。我和妹妹比賽爬過一座大雪山,結(jié)果我先爬過這一座雪山。妹妹爬過這座雪山后,她亂喘不過氣了。雪花在空中飄落下來像鵝毛一樣在空中飛舞。雪花飄下來落在我的手上一下就消失了。因為我們手的體溫高,雪花飄花落在我們手上,我們手的體溫把雪花融化了。我們玩完,就直接回老家了。
我愛雪花,因為雪花非常的美!這個春節(jié)因為冰雪雨格外有意思。
素材作文家鄉(xiāng)篇16
我的家鄉(xiāng)在沙土鎮(zhèn)天堂村,那里風景優(yōu)美、鳥語花香、山清水秀。一年四季都很美,它雖然沒有大城市的小河那樣美麗,那樣豪華,但是它在我心目中是最美麗的。
春天,冰雪融化了,水叮咚叮咚的響著。小草從地上冒了出來。柳枝抽出了新芽。地上長滿了
五顏六色的小花和小草。河邊有一棵柳樹,它彎彎腰,好像在照鏡子呢!
夏天,太陽火辣辣的像烤焦的螞蟻,小朋友們帶上游泳圈,從岸上跳到小河里游泳,有的跳下去,像一只小青蛙。有的在打水仗,還有的在玩游戲。
秋天,樹葉變黃了,一片片的落下來。小朋友們走到果園里,一進果園,就能聞到香味,有梨子、有桃、還有西瓜……
冬天,下了大雪,小朋友們沖出家門,開始玩雪,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還有的在嬉戲。
小朋友們,我的家鄉(xiāng)美嗎?
素材作文家鄉(xiāng)篇17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題記
在中國,春節(jié)是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但各個地區(qū)過同一個春節(jié),風俗便不同。我們新疆的春節(jié),便別有一番風味。
新疆的春節(jié)大約,是從臘月三十開始的,在這之前的幾天,人們要準備年貨。
好在這一天為兒女們,準備上一桌好菜,無論如何,兒女們都會回家,即使回不來,兒女們的心也是在家里的。
在臘月三十一這天晚上,大部分家人會坐在桌前吃著團圓飯,看著春晚,享受這難得的時光。
“5、4、3、2、1……”沒錯,這就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跨年。每當這個時候,人們便會倒數(shù),迎接新年。父母們還會給小孩發(fā)紅包。
大年初一,本來一個寧靜的早晨,卻被一陣陣鞭炮,吵醒。人們紛紛起床,準備吃飯。一般情況下,大年初一,這天早晨是要吃湯圓的,寓意著: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團圓湯圓圓的。飯后父母開始把干果拿出來,擺放好。然后開始做飯,這一做便要到下午的三四點鐘才能吃飯。
飯菜可豐盛了,有香腸和紅燒魚,海鮮,丸子等等,除了這些吃的真的他還有個特點——熱鬧。一般是男人或者長輩們開始互相敬酒;女人和孩子們開始吃飯,聊天,談天說地。時不時發(fā)出爽朗的笑聲。
在后來的十幾天我們俗稱“走親戚、拜年等”。相互串門,孩子們時不時還能拿到紅包,我們到別人家去的時候,他們總是擺上好酒好菜迎接客人,若是別人到我們家來時,自然也不例外。
院子里布滿了初一放的鞭炮,是不可以掃掉的,必須要在正月十五之后后掃掉,提前掃掉會把一年的好運掃走的,這是習俗。
正月十五這一天是元宵節(jié),以前的人們會放孔明燈,看花燈,而現(xiàn)在我們一般吃元宵,接下來:低頭看手機,成為手機的奴隸。
如今的春節(jié)雖少了幾分,代代相傳的“年味兒”,卻多了幾分當今社會的氣息,冷了身邊的人。
這是新疆的春節(jié)。地區(qū)不同,人不同,“年味兒”自然也不同,你們家鄉(xiāng)的“年味”呢?
素材作文家鄉(xiāng)篇18
相信每個人的家鄉(xiāng)都有一條河吧!也許這是一條舉世聞名的河,也許這是一條默默無聞的小河。
我的家鄉(xiāng)也有一條河,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她的自述吧!
大家好!我就是贊成讀的母親河府南河!我可算是一條“上了年紀的河”了!
在七、八十年代時,我是一條清澈、美麗的河!魚兒在水里自由來去;河岸上種植了柳樹,岸堤上有許多住戶······
住在河岸上的人可幸福了!他們可以下河捉魚撈蝦,可以在河里游泳、玩耍,可以在河里洗衣服······
那時的天很藍很藍,太陽照耀著水面,碧波蕩漾。夜晚,河邊的屋子里燈漸漸地亮起,在河面映出淺淺的光暈······
那時的我多美!河水清澈見底,魚兒自由來往。可好景不長,住在我身旁的人們忘我身體里倒垃圾,附近的工廠也向我伸出魔爪:他們用過地下管道往我身體里排放垃圾、廢料,使我變得腐臭不堪。再也沒有人愿意下河玩耍了,河里的魚兒也死光了,甚至連兩岸的植物也受污水影向見見枯黃了!
于是,我又多了一個名字腐爛河!孩子們!我不想要這個名字!我不想變成現(xiàn)在這幅模樣!快救救我吧!快點醒悟吧!
聽了母親河的自述,你是否醒悟了呢?要知道,一方水土造就一方城市;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民族!快救救我們的母親吧!
素材作文家鄉(xiāng)篇19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朦朧的月光中,看到嫦娥和玉兔在月亮上思戀著后羿。每每中秋節(jié)到來之際,這些便一遍又一遍地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那一晚的圓月寄托了多少我們的思戀;那一晚的星星將月亮捧在天空里,好像自己只是給他們加了些料,這盤“星空”便完美了!
一大清早,我還沉浸在甜美的夢鄉(xiāng)中吃著月餅?zāi)兀捅粙寢尳衅鹑ソ稚稀岸谪洝崩?
“苦命”的我們好不容易從人山人海的菜場中擠出來。聽賣菜的人說:“姑娘,一大早就已經(jīng)有很多人來了,現(xiàn)在這批人是在搶菜呢!哈哈哈!過節(jié)了氣氛就是熱鬧啊!”說完,那人就早已不見……我興致勃勃地去超市一看,哇!映入眼簾的月餅琳瑯滿目,應(yīng)有盡有,品種可多了。有圓形的,有長方形的,正方形的。有棗泥的,有豆沙的……還有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雪梨,月牙似的香蕉,咧開嘴的石榴,圓圓的棗兒,燈籠般的柿子和紫瑩瑩的葡萄……想必,此時的超市門口肯定忙著進貨月餅,不到五分鐘,框架上的月餅必定一掃而光!
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我說:“我提議,咱們?nèi)ゴ皯羟百p月吧,今晚的月亮一點很大,很美。”弟弟也接話道:“對!我要用相機記錄這個時刻,記錄最美的時刻。”說完我們一大家子,去了一個較大的窗戶前,有的坐著,有的站著,可那幾雙眼睛卻炯炯有神的注視著月亮生怕錯過了每一個精彩的瞬間,還有的拿著手機,根本沒放下過!想必家家戶戶都這樣!
放眼望去,便是那個又大又圓的月亮,瞧去,它的周圍有許多星星保護著它,在昏暗的天空面前,那個月亮,是多么的與眾不同,浪漫的天空這上演著一副美麗的畫面。
再看看周圍,都是自己最親最愛的人,又望去月亮,想起了蘇軾的“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那些海外游子又能與誰一起欣賞著絕美圓月呢?想到這,不由得為他們惋惜,為自己感到幸運……
素材作文家鄉(xiāng)篇20
我的家鄉(xiāng)在臨岐新華村,有一個愛做美食的奶奶,樣樣都會做。她懂得也很多,知道哪個節(jié)日要做哪個美食來給我們吃。
就比如大年三十那天,我們村并不會很忙,只不過是貼下對聯(lián),掃一下墓,下午才會很忙,因為我們村的人更注重團聚。那天,我們都會叫來自己的親朋好友,擺出十幾張桌子,讓那些做菜好吃的人來燒菜,我奶奶也是其中一員,她要做暖鍋,因為她在村里算是暖鍋燒的最好吃的人。
快到傍晚,那一陣一陣的菜香撲鼻而來,一個個暖鍋冒著熱氣,幾位大人把分好的酒菜放在每個桌上面,從高處看,可以用人山人海這詞來形容,就像有人結(jié)婚時婚禮的樣子。
開始吃飯了,只見每桌的人打開暖鍋的蓋子,那正在沸騰著冒著香味的暖鍋,看看就夠讓人口水直流了,何況是大口大口地吃著,大匙大匙的盛著呢!
吃完了暖鍋,我們來到人民大會堂里面,坐在椅子上摸著那吃飽喝足的肚子,看著那一出又一出精彩的表演,獲得電玩具呢。這表演一結(jié)束,熱鬧才開始了,成群的小孩子們拿著火炮,噼里啪啦響個不停,直到晚上深夜才逐漸變小。
怎么樣,這就是我們老家過春節(jié)時與眾不同的分俗,我到現(xiàn)在也不知道這天為什么要做這些,但是我很喜歡我們家鄉(xiāng)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