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征文緬懷先烈
寫作文可以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寫作技巧,讓自己的文章更加優美、準確、有力。這里給大家分享清明節的征文緬懷先烈,方便大家寫清明節的征文緬懷先烈時參考。
清明節的征文緬懷先烈篇1
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從此,中國的命運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人民吃飽飯了!中國逐漸走向繁榮富強!
然而,這都離不開我們的黨和那些革命烈士。
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5日,中日兩國軍隊鏖戰八年。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這場戰爭,中國傷亡人數達3500萬人,這是一個令人發指的數字。
在這場戰爭中,也涌現出了許多令人贊佩的抗日英雄。
狼牙山五壯士,為掩護八路軍主力轉移而英勇跳崖;“八女投江”,為掩護抗聯大部隊突圍而壯烈犧牲;楊靖宇,忍饑受凍孤身戰斗至死,當敵人剖開他的胃,里面全是樹皮草根與棉絮;趙一曼,鞭打竹簽晝夜提審逾月,當嚴刑拷打得連敵人都戰栗了,始終堅口不吐一字……
是什么,讓他們如此視死如歸;是什么,讓他們這般寧死不屈?
是義,舍生而取義,“寧以義死,不茍幸生。”這就是他們的信念。
1940年云嶺抗敵,新四軍軍長葉挺,憑著地利設伏,僅以200兵力,擊退日軍3000。1938年臨汾作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靠著靈活機動,也以200兵力,吸引日軍3天。都是以200兵力,就把敵人打得鼻青臉腫。
他們都是為著民族大義與救亡真理,前仆后繼,舍身忘死,無私奉獻的人。
相信大家都看過《為了新中國前進》這部片。里面講述了六班班長董存瑞的英雄故事。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停戰協定》,發動全面內戰。總攻的進攻號已經吹響,戰友們都已經開始向這里猛沖,不知道多少戰友要倒在旱橋的火力之下。董存瑞不假思索的用自己的左手抵住了炸藥包,然后拉響了導火索。在導火索“嗤嗤”的聲中,董存瑞回頭面對我軍陣地大聲喊道“為了新中國,前進!”隨著天崩地裂般一聲巨響,橋型暗堡被炸得粉碎。大批后續部隊踏著英雄的血跡沖進隆化中學,全殲守敵,紅旗插上了隆化城,隆化解放了!董存瑞和他的戰友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為部隊和解放全中國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
這就是英雄,這就是革命英雄,這就是英雄的故事。他們都值得我們敬佩,學習。他們可稱得上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與天地齊,萬世景仰。這就是中國的鐵血軍人。這種精神是可貴的,是天賜與的。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接班人,我們要向英雄們學習,把這種可貴的精神傳揚下去。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孝敬父母,愛護公共財物,努力學習,鍛煉身體,培養能力,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努力成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做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為共產主義事業譜寫光輝。最后,我祝中國共產黨90周歲生日快樂!愿我們的祖國強大繁榮昌盛!
清明節的征文緬懷先烈篇2
捧一束野菊,伴著綿綿細雨,沿著蜿蜒曲折的小路,佇立在親人墓前灑一杯清酒,傾訴滿心思念。期盼天堂不會荒蕪,沒有陰雨綿綿,每天都是艷陽高照,天空晴朗得仿佛人間的碧海青天。這樣活著的人才不會擔念親人迷了輪回的路,上錯了轉世的船。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上一束殘菊,燃紙焚香,祭奠親眷,那繚繞的煙霧中的升騰是對親人的牽念,眷戀與祝愿。并祝福他們在世界另一端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快樂的生活著。此時此刻,我總會情不自禁想起他們曾經與我們共度的美好的歲月,那些畫面仿佛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悄然淚下。
人們說,清明的色調是冰冷的,因為這一天心疼的幾乎忘乎所以,眼淚流的幾乎肆無忌憚。淚水模糊了視線嗎,用迷蒙的淚眼看世界,即使人間色彩在斑斕,又能看出它的亮麗和光鮮。在一看,遠處春的景色映入我的眼簾,鳥兒唱著春天的奏鳴曲滿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長了出來,到處是一個充滿期望和祝福的季節。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且重要的日子里。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這是悲傷之后的精神升華,離別過后的生命綿延。者更是一種可以沖破世俗雜念,擺脫悲愁傷煩的信念。
時間一去不復返,故人一去不復返。清明的雨漫漫,情翩然,它給了我們太多魚水魚水相容的情感,難分難舍的掛念。這一天,時間變得很輕,思念的變得很重。用厚重的感情去譏諷時間的膚淺,因為活著的人對親人的思念是不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被時光消磨掉。
如果清明時節有夢,那么就讓我們在夢中呼喊道:“愿你們在天堂過的溫暖些吧。”
清明節的征文緬懷先烈篇3
清明節是我們緬懷先人,烈士的日子。今天下午我們學校五年級全體師生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來到東山革命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而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瞻仰他們的豐功偉力。
走進陵園,遠遠地就看見高高聳立在東山之巔的革命英雄紀念碑。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金色的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登上長長的石階,我們來到了英雄紀念碑下。碑的四周刻著一幅幅革命先烈英勇戰斗的壁畫,記錄著革命烈士的光榮事跡。
在莊嚴、肅穆的紀念碑下面對鮮艷的隊旗,我們舉行了宣誓儀式。全體師生為革命烈士默哀3分鐘。那一刻,我想了許許多多:我們今天這美好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拋投顱、灑熱血,用生命為我們創造出來的。我一定要發憤學習,將來好報效祖國。隨后,我們想革命烈士們獻上了一朵朵小白花。安息吧,先烈們。我們會永遠懷念你們的。
最后,我們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館,館里珍藏著革命烈士的遺物和英雄事跡介紹。
這次掃墓活動讓我們很好的接受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清明節的征文緬懷先烈篇4
夾雜著幾句唐人的詩句,清明就這么杏花細雨,朦朦朧朧的過來了。
清明中缺一不可地活動當數是——掃墓。這也體現了我們對先烈們發自內心的緬懷與敬畏。
先烈們有的為革命事業而獻身,有的為了保護人民及國家的財產和利益而獻身,有的為了在自己崗位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嘔心瀝血而獻身,它們都是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永垂不朽的靈魂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有時候一個人的對與錯只在一念之間,因為對錯的選擇可能管護個人的生死,所有意志弱的人都會選錯,而成為烈士的人正是意志堅強的人,我敬佩他們那份不可阻撓的勇氣,為了國家和人們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它們是國家最寶貴的人才,使人們最寶貴的的子弟兵。
烈士們繼承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不怕犧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光榮品質,他們有著“鐵人”般的意志,永遠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怠慢,烈士們頭頂上耀眼的光環是人民對他們的肯定,我堅信:耀眼的光芒將充滿世界各個角落,照進每個人的心田。
新一代的重任將落到我們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身上,我們應以這些烈士們為榜樣,學習他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不怕犧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秀品質,為將來更好的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打下堅實的基礎。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烈士們的精神永遠陪伴我們走完人生之路。
太陽出來了,圓圓的、火紅火紅的,像烈士的精神之光照進我們心頭,伴著我們走向新生活,當然,希望也就此誕生。
清明節的征文緬懷先烈篇5
傳統清明節到了,我跟我的媽媽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云,感受著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里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么樣的。老老的房子里,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里。于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并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后,瞅著躺在棺材里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背著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夜晚,在那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里,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那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并不清楚外婆講了什么,但那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于是外婆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后,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舍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盡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后又馬上爬起來。家里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于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沖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么去搖外婆那只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于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傳統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傳統清明節啊,傳統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么的思念親人!
清明節的征文緬懷先烈篇6
坐著汽車上了高速公路,一路飛奔著。路兩旁高大的香樟樹撞進眼簾,目不暇接。我們一家將要去花山,祭拜祖先。車上的空氣是凝固的,是安靜的,深沉的呼吸聲在車中回響,我們的心一刻也停不下來,隨著各種聲響,到達了目的地。
下車之后,奶奶手中提著蛋糕盒,里面也不知是什么玩意兒;媽媽拎著一大箱子,重量卻非常輕,我想應該是些紙錢吧!我身上挎著包,里面塞滿了各種物品:水,零食,藥品等。
我們爬到了半山腰下,向后拐,第一個就是爺爺的墳。這墳是08年安的,還是嶄新嶄新的,就好像爺爺生前愛惜他的每一樣物品似的。奶奶把蛋糕盒打開,里面是用一個個一次性飯盒盛滿的青菜、豆腐、雞蛋、菜團、紅燒肉、紅燒魚,那色澤,香味,讓人垂涎欲滴。我想奶奶一定很用心地做著每一道菜,希望爺爺吃飽喝足,吃好穿好,享受另一個世界的歡樂、美好、幸福。媽媽提的箱子里是用錫箔和黃紙疊成的“金(銀)元寶”,那是給爺爺用的,爺爺上輩子缺衣少食,生活艱苦,下輩子一定要過上富人的生活,好好享受。接著我們在墳前點上了香和蠟燭,讓它永存、永不熄滅!
隨后,我們依次磕頭。我們家對磕頭祭拜的禮節是非常講究的:女性跪下,兩膝合攏,雙手合并,彎腰,手逐漸分開,放在兩膝之前,頭磕于雙手之間,要聽見“砰”的輕聲,方可行第二次禮,總共需行三次禮,最后手著地,人慢慢立起來,手漸漸離地放在胸前,合攏,鞠躬,仍行三次禮。男者則把手著地,不必將頭磕著地,其余一樣。
最后還要用彩紙做成的“飄墓紙”貼在墓碑的右上方,讓它隨風飄揚,顯得更加艷麗。
在回去的路上,回首那座墳墓,我看到了彩紙的鮮艷,蠟燭的火熄了,而點燃的香燭,卻輕煙裊裊,飄向上空……下午,我和家人還去了烈士陵園,參觀了徐霞客、劉氏三兄弟、曹穎甫等江陰名人故居。
清明時節,人動,心動。
清明節的征文緬懷先烈篇7
來到學校,便聽到了廣播通知,各班的團員干部,班長,學生會干部在校門口集合.到烈士碑前去掃墓. 只見一位同學舉著鮮艷的五星紅旗,領隊向市委烈士碑墓走去.
一路上,我們都是懷著無比沉重與悲痛的心情.天邊的云也時隱時現. 來到了烈士碑前.王老師交代了第一項任務,集體向烈士們三鞠躬.望著豎立的墓碑,望著碑上的幾個大字,我們每一次鞠躬都深深感到了今日的幸福的來之不易,和祖國的將來是需要我們來創造的.
接下來,王老師有請學生會副主席龍俊說話.他站在了碑前. 他莊嚴肅穆的表情與低調沉重的語氣,高度贊揚了偉大的烈士們用血肉筑起了萬里長城,用鮮血染紅了國旗.而現在卻還有許多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從未為祖國的興亡而感到擔憂過的人.聽著這振振有詞的話語,此時的我也覺得羞愧難當,祖國的未來,身為一名中國人是需要時刻擔起重任,為國,為民,甚至犧牲自己最重要的東西.
不一會,王校長又站在碑前.莊嚴肅穆地念著稿.天邊的云時不時地籠罩著大地. 最后,王老師要我們繞烈士墓走一圈. 踏上臺階的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好光榮,即使我們繞過的只是已被深深埋在土下的尸骨,可我卻打心底里的感受到碑上的幾個大字“民族英雄精神,永垂不朽”.
走下了太下,我們便又踏上了堅硬的土地趕回了學校. 我永遠不會忘了這一天,紀念英雄們的這一天!
清明節的征文緬懷先烈篇8
清明節是我國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緬懷先人的傳統節日。每年清明,人民群眾都要舉行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深情緬懷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爭取民族獨立解放、國家繁榮昌盛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獻出了寶貴生命的無數英烈。為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4月4日,青年志愿者組織了一次“清明節祭掃烈士墓”的活動。目的是讓志愿者通過緬懷民族英烈的英雄業績,更清楚地認識到奉獻精神的意義,更好地做好志愿服務工作。
我們懷著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南山寺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烈士陵園是那么莊嚴、肅穆,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我們先排好了整齊的隊伍,然后按要求站好隊,認真地聆聽主持人的致詞。我抬頭瞻仰墓碑,墓碑上寫者: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我想,如果世界上有永垂不朽,那么我相信那是一種精神——不悔。我們的先烈們就有這樣的不悔,不悔為革命的付出。所以,他們理應受到敬仰!
接著是在墓前默哀,我們衷心地感謝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的美好生活,也明白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做一個積極向上、身體健康、熱愛生活、熱愛祖國、情趣高尚的好少年。我們是幸運的一代,我們是幸福的一代。而我們的幸福是他們賜予的。我們該用一顆感恩的心來面對這個美好的世界。隨后,我們繞過墓碑,到了烈士墓前,莊重地用雙手把小菊花獻給了烈士們。“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奮起,陵園千
古慰忠魂!”在中國這方熱土上,有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篇篇悲壯激越的歷史篇章。是他們的生命換來了中國繁榮的今天,是他們的鮮血染紅了遍地的桃花。我們怎能忘記這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壯史詩?我們怎能忘記那一張張曾經鮮活的面容?讓我們靜靜的追思,深深地緬懷,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這鮮花中,讓它陪伴在先烈的左右。接著,我們參觀了烈士陵園。還認真的整理和清掃了烈士陵園。
清明節的征文緬懷先烈篇9
今天是四月二日,距離人們的傳統節日——清明節還差一天。張校長決定高一師生到革命烈士陵園掃墓。
早晨,空氣格外的清新,太陽格外燦爛,仿佛在為我們增添生機。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踏著有些沉重的腳步出發了。
不一會兒,我們便來到了革命烈士陵園的紀念碑下。看著那聳立在英雄山上的墓碑和墓碑周圍的大理石雕像,我的心里想著:原來革命戰爭時期,有無數位革命烈士都為了革命事業都沖鋒陷陣,與敵人進行戰斗。他們有的手持沖鋒槍,向敵人發起猛烈的進攻;有的撲在沙袋后面,用沖鋒槍向敵人發射仇恨的子彈;有的沖了上去,與敵人展開了殊死的搏斗。而人民正是因為有他們的保護,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掃墓開始了,聽著主持人說:“向革命烈士鞠躬,低頭默哀三分鐘。”我鄭重地低下頭,聽著哀樂,心中想起了革命烈士們為了創造今天的美好新生活,為革命拋頭顱、撒熱血、挺身而出的革命精神,默默地流下了熱淚。我們也應學習烈士的精神,學習時也應勤奮努力,將來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出一份力。
默哀結束,我們又排著整齊的隊伍圍著革命烈士紀念碑走了一圈,我把一束鮮花放在烈士墓前,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然而離去的路上,我卻感慨良多,如果沒有許許多多革命烈士前赴后繼的英勇斗爭,抱著不怕犧牲的精神,跟敵人戰斗,我不會像今天這么輕松的站在這里,而是會向他們一樣,在幼小的年紀里,就扛起槍去跟敵人戰斗。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才對得起他們的鮮血,才對得起那犧牲的英雄。
清明節的征文緬懷先烈篇10
又是一個清明節,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我來到革命烈士墓前,恭恭敬敬地獻上自己親手做的小白花,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英靈。
站在烈士墓前,鮮艷的紅領巾在我胸前飄揚著,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為了新中國的解放和崛起,多少烈士倒在敵人的槍口之下,任敵人把皮鞭舉的高高的,我們的烈士仍然巋然不動,寧死不屈!革命先烈們有的為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長城,與侵略者進行著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是先烈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偉大的新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先烈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我要繼承先烈們的遺志,沿著他們沒有走完的路奮勇向前,讓星星火炬代代相傳。練好本領,增強素質,為祖國的富強和民族的強盛做出自己的貢獻!
面對英勇的先烈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豐功偉績,深深地刻在史記上!你們的英名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同在!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和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諧社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艱苦的年代造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的機會。我想: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
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和精神,,珍惜我們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為家鄉的建設、為中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