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春為主題的話題作文
作文是一種表達思想的方式,通過寫作文可以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情感和觀點,增強表達能力。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以立春為主題的話題作文,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以立春為主題的話題作文。
以立春為主題的話題作文篇1
春天是柳樹換上了新的綠衣裳,在風中跳著婀娜的舞蹈;春天是幾只輕巧的燕子飛過橋邊,它們一齊歌唱著春天;春天是小草在風的吹拂下盡情的搖擺。日歷一篇篇翻過,春的腳步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不知何時,春便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
走在街上,一陣微風拂面而過,讓人感到陣陣的暖意,暖得透心,明媚的陽光照在臉上,有一種愜意的感覺,周遭的一切都閃著金光,仿佛把我帶進了那夢幻般的境地。樹也發出了新芽,綠的耀眼,綠的透明,那不是蒼勁的綠,也不是濃密的綠,而是一種充滿生機的翠綠。小草也睡醒了似的,它輕輕地揉了揉眼睛,打起了精神,準備迎接這又一個春天。
天空是那么的藍,抬頭看看天,天空是湛藍的,給人一種無限清新的感覺,但若是只有藍天便會覺得單調,于是便有了那潔白無瑕的大片云彩。云彩的形狀萬萬千千,有時像一片片魚鱗,有時又像一團團甜絲絲的棉花糖。純凈的天空和潔白的云彩搭配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無比的畫卷,偶爾飛過的一兩只燕子,使這幅畫卷展現出了動態美。如此美麗的景象,除了在春天,還有什么時候能看到呢?
春以她獨有的特色,取悅著人們的眼。春天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季節,眼前的一切都活了起來,世間萬物都充滿了新的希望,煥發出無限的生機。
我獨愛春的雨,它既不像夏雨那樣的滂沱,也不像秋雨那樣的纏綿,它是溫暖的,富有生機的,如一根根銀針插在地上。坐在窗前看雨,是別有一番情調的,看雨落在地上,聽著滴滴答答的聲音,內心世界變得更加寂靜,于是我便到了雨中去散步,恍然間我聞到了空氣中夾雜著杏花的香味,這可真是“小樓昨夜聽風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啊!
春天是如此的美麗、多情,讓人難忘,但春天過去后,到了來年,便又是一個不一樣的春天,所以,現在讓我們用心、用愛去感受這美麗的春天吧!
以立春為主題的話題作文篇2
立春了!
春天來了!年頭歲末兩個立春,讓人覺得一年都生活在春天里,感覺真好。
昨天立春,今天早晨就春雷聲聲了,這不僅是為即將過去的一年送行,也預兆著新一年的好兆頭。真好!
立春作為一個節氣,早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同時,在立春這一天,各地都有很多不同的迎春的習俗,這些在先秦文獻中就有描述。到東漢時正式產生了迎春的禮俗和民間的飲食服飾習俗。在唐宋時,這些禮俗和習俗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明清兩代是立春文化的鼎盛時期。辛亥革命以后,立春的官方禮俗驟然消亡,而民間的習俗也逐漸式微。
現在,立春只作為一個節氣而存在,相應的民間習俗只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著,或者說通過春節的喜慶延續著。因此,關于立春的禮俗和民俗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相當陌生的了。于是,在昨天就舉辦了一次穿漢服,吃春卷迎春的活動。一方面是經濟富足的展示,另一方面也是喚醒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光大吧。
其實,在立春時,不僅有迎春的儀式,更多的時候還有吃東西的講究。就象冬至吃餃子,臘八喝臘八粥一樣。立春時,主食一般是春餅、春卷了。春餅用小麥面制作,烙制而成,是北方的習俗。在南方,一般是吃春卷了。春卷用米或糯米磨成粉,在中間包上筍絲、肉末等,油炸而成,香酥可口,和北方的春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迎春的禮儀也好,吃食的習俗也好,都是在提醒著人們,春天來了。播種的季節來了,要抓住春天的大好時節,播種你的希望。“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說的就是這些。
同時,我想也在告訴你,春天又來了,一年又過去了,過去的一年,您有什么收獲嗎?
春天來了,真好。
生機勃勃的春天來,真好!
以立春為主題的話題作文篇3
春姑娘踏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了我美麗的家鄉——舞鋼。
立春,舞鋼的玩物都發芽了,鮮花也開放了,美麗極了。一天,我來到舞鋼的山上游玩,我坐著車和媽媽一起走,走在路上,車外是一片美麗的世外桃源,有一棵棵大樹搖動枝葉,有一朵朵花在風中飛舞。我突然看到了一片田野,這田野綠得讓人形容不出來。那綠色的田野,像一面綠色的翡翠鏡,又像一片翠綠翠綠的大海。又像一片綠色的帶子,披在山間。那路面又是一朵朵爭著開放的小野花,顏色紅的,藍的、紫的、白的、黃的……五顏六色,好看極了。
在山腳下轉了幾圈,我們就要爬山了,爬山可是我的強項,之間,我三兩下便爬到了半山腰,可我媽她仿佛剛剛爬上來,就在我在一塊大石塊上休息時,她們也停了下來,在離我十米之內的地方也休息起來,我看到她們在休息,于是我想:快點爬吧!一會讓她們追不上。”就這樣我悄悄向上爬了四五米,爬山時,我只管爬。不注意看風景,當我坐下來看到這美麗的風景時,一切疲倦和懼怕都在這瞬間消失了,只見那一座座大山都披著翠綠色的大衣。天空好像也和那綠綠的湖水連到一起。到了山頂,我向下一看,那一個個小人如一只只螞蟻,那巨大的汽車也變成了小甲蟲,一切都是那么小。再向上看,那藍色的天空像被子,一下子把我們都包起來了,“啊!立春的景色多美呀!”我高興想。
舞鋼的立春就那么的美麗。
以立春為主題的話題作文篇4
大家猜:千萬根線,珍珠線上串,看得見,摸不見,掉在地上卻不見。這是什么?對了,就是雨。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這表達了春雨對于春天的必不可少,果真如此!
你聽,“沙沙沙”的雨聲時常回蕩在我的耳旁,像一首動聽的歌兒敲打著那無情的冬,用春姑娘賜給他優美的歌吼使得萬物復蘇。
你看,牛毛般的細雨從空中飄落下來,像一縷薄紗在空中飄蕩,它是多么般輕盈柔和。幾只小燕子在空中飛來飛去,不時“嘰嘰”地叫,像是要有自己的尾巴來剪斷雨簾似的。
你聞,那春雨與泥土混合的一種“春天的味道”是多么的新鮮啊!我聞得聞得,咦?怎么這么想嘗嘗這味道的滋味呢?這時,我又聞到了復蘇的植物散發出的那誘人的香味。
一陣大雨過后,大地出現了一片如詩如畫的景象:小草吸收了這種“營養水”后,從有氣無力的生病的老人變成了精神抖擻的小伙;梨花經過這場“及時雨”,也長出了雪白雪白的梨花,這讓它受到了人們的喜愛;還有那干枯的柳條上長滿了一片片翠綠的“長發”,有了這“長發”,他受到了許多詩人的贊揚:“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總之,這片絢麗的圖畫只有春雨才能構成。這春雨為田野里的莊稼也做出了偉大的貢獻、犧牲,真不愧是“春雨貴如油”啊!
春雨如絲,細雨蒙蒙。在這讓我如癡如醉的景象中,我仿佛也變成了一滴雨。這時,我富有感情的朗誦了那首膾炙人口的詩篇:“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以立春為主題的話題作文篇5
又到立春了:獨自望著窗外,嘈雜聲混合著雨滴聲一齊撩動著我的心鉉。我像一個失去了玩具與童真的小孩,纖細的手臂費力的拖著沉重的頭顱,即使不遠處是彩虹,那雙黯然失色的雙眸倒映出來的也只是灰暗與無助。
雨點不住的打在房頂,同時也打在我的心上,我猶豫著,我迷茫著,到底什么是春天?我明明經歷過的,可我卻……忘淡了仿佛從來不存在我生命中一般。木訥的輪回著夏,秋,冬。我疑問了……春天不應該是新枝嫩葉,嬌翠欲滴的嗎?春天不應該是連綿春雨,清新如潔的嗎?春天不應該是生機勃勃,煥然一新的嗎?可我大膽的睜開雙眼,我看見了什么?兒時常與朋友探險的高山,常與爺爺砍柴的青山,被雨水沖去了,便沉淪在了破滅中,人類的無情砍伐,人類的無盡索取,人類的無窮貪婪,便一一造就了我眼前的此景:
狂風孤單的吹著,她回憶起了曾和綠樹的約定,幫他吹出最美麗的發型,想到這她無助的的哭了,暴雨放肆的下著,他似乎是要將心中的悲傷傾腸而出,美好的記憶,快樂的約定,有蝴蝶飛舞的季節,有鮮花點綴的季節,有一群群孩子玩耍的季節,在漸漸破碎,便不會再回來了……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此時那稚嫩的歌聲回蕩在我耳邊,工廠的機器聲,集市的嘈雜聲似風煙般悄然離去……
一種叫做眼淚的液體不爭氣的奪眶而出,鼻頭一陣酸楚涌上心頭。兒時的夢,四季的夢,一切情感的夢,交織在這段短小的童聲中,一張張笑臉浮現在我眼前,音樂很短,但是我伸手觸碰到了我夢中的春天。
如果,可以找回那一個個虛度的春天,一個個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春天,一個個記載著摔倒與輝煌的春天,我便愿意……隨著段音樂仔細聆聽一代代走向滅亡的春,一點點漸漸破碎的春。
相信我,那會是永遠……
以立春為主題的話題作文篇6
我的家鄉在安徽,它一年四季美如仙境,所以家鄉的人給他取了一個好名字迷人的天國。
春天到了,萬物復蘇。小河里的水解凍了,小草從地里探出頭來,睜大眼睛看著美麗的大世界,小花也綻開了自己五顏六色的花瓣,柳樹發出了小芽兒,人們忙著在裸露的土地上栽更多的小樹。
夏天到了,小河里幾條小魚在悠然自得游來游去,有時從水里露出頭來,吐幾個小水泡。小草在陽光下,綠得耀眼,小花給綠油油的草地增添了光彩,柳樹姑娘在微風的飄下,頭發一動一動的,春天人們在土地上栽的小樹已經長出了嫩芽。當中午太陽當頭照,人們就在大樹林里乘涼,密密的樹葉,把太陽光遮得嚴嚴實實。
秋天到了,小草好像已經老了,黃黃的。樹林的小樹都落葉了,落葉像一只只蝴蝶落到地上,辛苦的農民在高興的收割自己在春天播種的食物。小動物們在收果子準備過冬
冬天到了,下起了鵝毛大雪,屋子上,遠處的山上,到處一片雪白,小朋友們在家門口,打雪仗,堆雪人玩得可真開心。
我愛家鄉的景色,更愛那迷人的天國。
以立春為主題的話題作文篇7
不知什么時候起,年例已成了粵西村落的獨特習俗。屆時村村鳴鑼醒獅,親戚匯聚,鄉俗繽紛,喜慶歡鬧。
我出生在農村里,正月十五是我家鄉的年例期。這是大人們裝滿祈愿的日子,更是人們小孩子盼望的快樂時光。
旭日東升,初春的早晨還散著寒氣,“迎神”隊伍就由祠堂出來了,一路歡鬧。列隊而回,旗幡開路,“文武”跟前。游神隊伍中有人撐陽傘“護神”,有人撐大旗扛關刀,鑼聲哐哐,村民紛至沓來。眾神被抬到村口,守候的婦女們手中燃旺了香燭,相率奔香案爭插頭柱香。大家都盼望著,求神保佑,期待百花爭妍、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更盛大的是“擺醮”和“祭神”。村前的荒地上聚集了幾百人,一派喜慶、吉祥的氣氛。花燈輕曳,紅聯飄香,燭煙裊裊,祭品豐盛。面對著神像的地上鋪放著長長的涼席,鎖吶吹響了,鑼鼓敲響了,穿著陰陽八卦袍的道公,用特別的語調,叨念著冗長的祭文。仔細辨聽,無非是邀請眾神光臨,以保佑六畜興旺、谷糧滿倉、益了旺孫、團結和睦之類的內容。村民朝拜,更是講究禮節,三拜九叩,動作規范,在虔誠地祈愿飽暖富余、世道清平。鑼聲再起,鞭炮氤氳,香油更旺,年例親意春情滿鄉間。
到了晚上,鄉戲招覽主人及親朋,木偶戲成了老人們的佳肴,而露天電影甚至輕音樂會則是年輕人的冰琪淋,我們這些小孩子最喜歡暗探后幕,洞察戲里春秋了。真是臺前熱鬧,臺后匆忙哪!
鄉俗,是一首大眾生活的抒情詩,老家的村落在每年春意盎然的時分,年例便抒寫著對生活的熱愛。
以立春為主題的話題作文篇8
一年之計在于春,為了迎接立春,我們牛通社舉行了一個活動:立春咬春包春卷。我一聽到可以包春卷,感覺很好玩,激動得馬上在網上報了名,這也是我加入牛通社之后的第一次活動。當晚睡覺,我翻來覆去,太期待第二天的包春卷活動了。
2月7日上午,我坐著爸爸的車早早來到了西溪濕地博物館等候。活動開始后,由老師做包春卷的示范。等老師講完,就輪到我們小朋友們動手了。我包得很專注,不一會兒,一個個精致的春卷就從我手里誕生了。不過,這個春卷還不能吃,要在油鍋里炸一下才能吃。等到工作人員把炸好的一大鍋春卷端上來后,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春卷就往嘴里塞,終于可以咬春嘍!要是叫我描述一下,那就是香脆可口,美味無比,意猶未盡!而且自己做的春卷就是比買來的好吃許多倍啊,這個味道可是商店里買不到的哦!
第一次參加牛通社活動就如此有趣,真是不虛此行!